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文化创意

非遗文化创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遗文化创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遗文化创意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第1篇

正如我们在解读地方文化传统的复兴过程中常将“文化自觉”挂在嘴边一样,这是基于对文化多元性以及“全球化与地方社会之间有一互相对应的逻辑关系”的认识,特别在全球化时代中,“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与“文化自觉”的意识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不仅在于地方文化的传统与发展历程,更加在于文化的未来。②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一股新兴潮流,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实践一种“和”的可能性,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根基的地方性文化传统则强调“差异性”的价值。同样,文化创意产业在加强不同区域和群体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将现代市场的价值观念带入这些社区,这也将极大消弭地方文化的差异性。在这个意义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意义或许不仅仅是生存环境的转变,更可能成为其内省的契机,而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Bokova)也提出:“我们也意识到,当下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文化创意产业与电影、戏剧、节日节庆、工艺品和设计等紧密相关,不仅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回报,还有一些回报是无法量化的,那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可增加社会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并鼓励公众或者不同社区的人们广泛参与其中”。③无可否认的是,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时间、距离和技术等因素的现代化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而由地方性文化差异引发的“好奇心”则是其兴盛的根本原因,近半个世纪以来艺术品贸易、文化交流的繁荣局面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克里斯托夫•B•斯特纳(Christo-pherB.Steiner)从艺术品中间商的角度出发,将非洲的传统部落与西方世界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他详细说明了中间交易商通过展示物品、描述物品和改变物品的方式来控制非洲艺术产品。①我们仍不禁要问———在这个产业体系的两端,作为文化生产者的手工艺人和作为文化消费者的西方买家,是如何实现他们的角色扮演的?进而引申出对于内容更加广泛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疑问———其创意何来?又是谁来消费呢?而像弗雷德•R•迈尔斯在对澳大利亚土著丙烯画的艺术生产中所关注到的,“对于中部澳大利亚的土著来说,在帆布上作画(和在树皮上作画)是新鲜事物,是拿来出售而不是充作仪式或日常之用。但是他们还是用自己所知的词汇定义这些绘画。树皮画和丙烯画都是为卖给外人而制作的,但是两个艺术传统都在很大程度上从土著宗教活动中借用图案和故事”②。对于中部澳大利亚土著来说,丙烯画是日常生活的象征,也是地方民俗仪式的附属品而非艺术形式,如今却作为一种艺术品来进行创作与生产,其间充满了“有意识的创造”。这一过程中,丙烯画的图案和故事代表了土著社会的传统,同时也是艺术界眼中的他性;而作为新创意形式的帆布等材料的运用,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土著眼中则可能是西方审美的体现。其实,不管是由文化差异带来的“新鲜感”,还是在文化传统中衍生的新形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审视文化创意产业,大多是在固有文化逻辑下进行的,其意义生产的根基在于文化持有者的“日常生活”。如同萨林斯在美国的饮食文化中的食物选择与禁忌角度出发,认为美国人在以牛肉作为肉食的选择中“产生了食物的性别法则中的雄性一极,这可以追溯到印欧传统中对牛的认同或认为牛肉可增加生殖力的观念”③,进而形成了美国人一系列对动物的消费观念与方式。所有这些都隐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中,或者根本不为人们所关注,其实像诸多文化传统所面临的变革一样,如果将文化创意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领域,其影响也并非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作为创意主体的传承人往往失去鲜活形象,成为被产品、中间商和消费者所表述的对象。方李莉考察梭嘎生态博物馆建立之后长角苗人生活的变化,发现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地方性的文化变成了一种表演———日常生活与民俗活动都成为展示与表演的内容。如长角苗人正月里跳花坡的习俗,已经由未婚青年男女的爱情活动演变成为外来游客参加的“跳花节”,甚至有数千游客前来参观表演。④这种转变不能不说是地方性文化发展的一种悲哀,我们在强调通过生态博物馆保护这些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无情的将这些传统的社会推向了世界。其实,这种传统社会生活的景观化背后,就隐藏着现代市场的观念与体系,从封闭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终归是伴随着各种社会心理的、文化的阵痛。对于地方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先生曾经以“保人和保文化”的命题来解读其中艰难的抉择⑤,而萨林斯也强调“当不能够找到足够的金钱来支撑他们的传统生活时,大问题才会出现”⑥。当然,不管是政府,还是研究者,终究不能代替当地人做出关于生存、关于文化、关于生活的决定。正如梭嘎乡高兴村村长所说的,“这个问题我不是没有想过,你不许他们修(新式房屋),他们就只好住这种土墙房。你说是文化保护,大雨一来,土墙房(里的人)多半都找不到躲处,到处漏雨,不好搞呢。”①同样,像地方传统生活的“景观化”与转型过程中所面对的困境一样,社会环境的转变也带来了许多传统手工作坊的新适应方式。刘晓春教授关注到广东顺德地区广绣的传承“正经历从传统家庭式作坊生产向现代规模化集中生产的转型”②;无独有偶,黄旭涛也在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单位类型分化中发现了现代转型的趋向③。其实,广东凉茶等项目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已经见证了这种现代性转型的成效———市场化的运作与发展模式在传统酿酒技艺、食品制作技艺等传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凉茶在国内的销量早已超越可口可乐,而茅台、五粮液、洋河等也都已成为酒类产业的代表。当然,唯经济利益至上的观点并不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据主导,以生产的视角来看待传统的延续更加贴合国家的初衷,但这却不能阻挡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承载着地方传统的“物”与“人”、“生活”等实现了分离。如丙烯画创作被从澳大利亚土著人社会生活情境中抽离的过程一样,作为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丙烯画生产在西方被赋予“艺术创作”的名义———这限于丙烯画产品本身,而其背后的土著人及其生活,则被作为艺术作品虚幻的背景。“见物而不见人”的产业模式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某种惯习,但是这背后冷冰冰的价值、交换冲淡了文化的温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领域中,可能生产的结果是带有传承人情感与体温的文化产品,“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④。

二、脱离传统的文化消费

生产与消费的时空错位,这是当下全球化大市场体系带来的弊端之一,也将是文化创意产业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然面临的问题。与澳大利亚土著丙烯画产业相类似的个案并不少见,而在努力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地方性的生产也在不断被强化。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全球,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其间游刃有余的转化,他们会根据情境的差异作出自我身份的选择。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文化生产的具体情境区分“作为产业的文化生产”和“作为传统的日常生活”,⑤由此而来对文化消费观念的扩展。麻国庆教授曾以“无意识的传承”与“有意识的创造”来区别不同主体在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目前看来,“无意识的传承基本上不存在了”。①而由文化创意、生产与消费所带来的“有意识的创造”,则将我们带入对异文化的想象。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全国各地旅游区中经常可以见到把地方婚俗作为一种舞台表演,每天重复不断的表演,甚至许多观众也被纳入到表演当中———男性观众在舞台上可以“娶”到漂亮的少数民族姑娘。这种情境下,文化的庄重、仪式的内涵以及人们的情感都被抽离出来,仅仅婚礼的外壳被保留了下来。在演出者看来,这并非是他们的日常生活,而是一种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文化复制与生产。当然,作为文化消费者的观众也未必认为当地人就是这样。不单是对于传统的仪式生活,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技艺也被赋予了更加开放的内容。在韩国,汉山苎麻手工业的现代化让我们看到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创造过程和结果,不单传统的苎麻织造技艺被传承下来,当地还开发出苎麻添加食品的制造等,甚至苎麻糕成为韩国第一的销售食品。②其实,如同西敏司将食物烹饪的“去社会化”和“无时间规律化”作为当前社会转变的表征一样③,我们所观察到的可能仅仅是文化创意产业“有意识的创造”背后冰山一角,文化创意中的“日常生活缺席”、“去社会化”和“反传统倾向”等越来越明显,这是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选择。除此之外,在社会生活空间内部,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活动并不是以市场交换为准则的,或者说是为了满足群体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存在的,其背后隐含着地方社会的秩序与规范。其实不难发现,除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完成从技艺向产品的转化,其他大多不适合进行严格意义上的产业转化,如果一味借此追求经济利益,将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然而,虽然不能将文化创意产业应用到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当中,但我们不能因此限制在文化传统中衍生的“创意”———这些根植于地方文化逻辑、基于日常生活需求,并由传承人和文化持有者共同进行的“文化创意”活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或许萨林斯的叙述能够给我们某些启迪,“在西伯利亚和北美,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的人们,还是通过利用工业技术,来实现旧石器时代的目的”④。其实,不管是刀耕火种,还是机械化种植、收割,人们还是处在农业文明的社会当中。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点来看,我们强调其本质属性———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变”的属性,是“旧石器时代的目的”,而附属于其上的技术、形象等,都是“可变”的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基于文化传统的“创意形式”,大多附属于地方社会基本的文化逻辑。可以认为,“不变”的文化逻辑与“可变”的文化形式之间,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创意实践,构成了社会内部文化创意生产的自我消费结构。文化创意产业适用于文化生产者与外部社会的互动,或许其间除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外,还有所谓的“中间商”———在某种程度上,中间商扮演了叙述者与需求者的双重角色。贝尼塔•如勒-罗塞(BennettaJules-Rosette)曾写到:“艺术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不同的文化世界,只能通过艺术换的媒介建立融洽的关系”①。文化生产者通过中间商将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所蕴涵的地方性知识表述给外部世界;与此同时,外界消费者也可能通过中间商表达自身的文化需求,甚至中间商代表了对地方文化生产普适性的需求,是诸多文化产品最初的“消费者”。文化生产者、消费者和中间商等多方群体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性生产与开发进行协商和共谋,是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博弈的过程。

三、界限的消解

若非在某种理想的范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不可能单纯生产一堆产品去迎合市场的需求,否则就丧失其文化的真实性;同样也没有一个专为他们延续技艺而创造的市场体系,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差异性,并没有在两者之间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造成了一种相互混搭、相互依赖的局面。从宏观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所涵盖的内容原本就有诸多模糊之处,而对于要明确区分两者之间边界的想法,或许就掺杂了太多理想主义的色彩。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对传统地域范畴的解构、传承人文化与身份认同的混乱,以及人们对经济文化发展的抉择困境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无法分割,在两者之间划定明确界限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在我国的国家话语体系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限定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炮制类项目,这或许是与文化创意产业最相似的形式,甚至其运作模式都有许多可彼此借鉴之处。但是这种限制体现出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中的踯躅,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关联性认知的缺位———毕竟这并非是两者之间的唯一交集,或许在DavidThrosby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中就可见端倪。当然,宏观层面上对文化创意产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更加理想化的表述,2013年《杭州宣言:将文化置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地位》中称:“我们应当通过鼓励各类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及当代创意表达来推动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特别是公共空间的复兴,以期维护社会结构,获得更多经济回报,同时提升竞争力。我们还应当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基于遗产的城市复兴项目和可持续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强有力的经济领域将创造绿色就业岗位,刺激地区发展,同时鼓励创意”②。微观层面上,从特定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角度考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边界更加难以确定,人们往往习惯在两者之间左右摇摆,以获得更加直观的利益。研究者们看惯了“国家化”等社会背景下民间文化的顺从与反抗,对民间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也都与社会形势相衔接,但是却经常忽略一些细微的因素变化对人们所选择道路的影响。其实,对于社区、群体和个人来说,不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都只是自身生活的附属,“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观念在人们生活实践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生活在藏彝走廊中的白马藏人,随着民族地区旅游的兴起,其日常生活显示出更多的开放性,从旅游饮食与传统饮食的差异中就可以发现当地人的这种心态。对于饮食上的这种差异性,当地人有自己的解释,“外面搞旅游的都是这样,菜的名字要好听,家庭旅馆也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像白羽毛、夺博风情园、香格里拉这样,游客才喜欢”②。这些叙述背后反映出一种认知的差异,当然也有当地人对社会变迁的某种回应。或许对他们来说更加喜欢金锅银、火烧馍、炒洋芋等日常食品,烹饪羊肉也多习惯用煮的方式,但是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他们不得不选择腊排、回锅肉和烤全羊———白马藏人在“传统生活”与“现代经济”之间的抉择在餐桌上被展示出来。长远来看,如此日复一日的生活实践,传统生活与现代经济之间的界限还能存留多久,又有谁还能分得清楚呢?

四、结语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第2篇

早几年前,当创业服务这种形态还不被人关注时,车库咖啡和3W咖啡就已经在中关村西区安营扎寨,开始了各自的创业服务之旅。

车库关注最早期的创业,关注那些仅仅是有些想法并且愿意付诸实施的创业者,还有那些项目已成型、团队已建立的初创期企业。车库从来不做行业类别的区分,创业者在这里不会遭遇任何门槛。只要你想创业,都可以在这里尝试找到需求点。

而3W联合创始人马德龙认为,“在创业生态链中,创业咖啡馆处于源头,很多伟大的事情都是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的。在中国创业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在咖啡馆里呆着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正是有3W咖啡馆等机构的进入,中关村创业街的气氛才被很好地带动起来,才有越来越多的创业服务机构不断地参与进来,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融入其中。

可以说,创业咖啡馆在推动一个城市创业文化的塑造上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很多的创新思想是在咖啡馆里相互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其次,咖啡馆与科技媒体、体验展示、路演等功能的集成,增强了互动性,让创业服务变得更具观赏性。再次,咖啡馆对项目的无缝对接,为创业产品的输出提供了可能。

未来,“通过一条街,从而带动一座城的创业文化营造”,是这些创业咖啡馆的美好愿望。在这条街上,创业咖啡馆也将继续扮演着各自的“资源对接者”的角色。

车库咖啡:要沉下心来做事情

车库咖啡是中关村创业街的元老,是这条街最早的咖啡馆。可以说,正是车库咖啡推动了整个创业街的形成。

车库咖啡是国内外第一家做创业服务的咖啡馆。面对新来者,车库咖啡公关负责人李燕接受《中关村》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街区有9家咖啡馆,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百花齐放,各自有侧重的业务,把整个服务做起来,让创业者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选择。”

对于创业服务机构的汇聚,李燕认为,汇聚是有力量的。“回想车库从创立开始,没有做任何的宣传,从第一家客人进来,一直到现在,都是靠口碑逐渐将名气打响。”

车库咖啡也一直在与其他机构包括政府不断地沟通,让政府认识到创业服务的重要性,由此便有了中关村创业街。

行业汇聚会有很多的意义在其中,包括车库咖啡在内的十几家创业服务机构都认同这一点,所以大家不约而同地在这里扎根。未来,会有更多的创业服务机构和平台来到此处,基于各自的出发点,服务于创业者。

但是,李燕也不无担忧,在创业街区形态被大家所热衷的同时,创业服务者自身是否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事情。

“我们不希望炒概念,不是说挂着创业咖啡的牌子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创业咖啡。”

从这一点来说,车库咖啡很务实。从车库咖啡的经历来看,创业服务是一件琐碎的事情,要求服务者要专注于创业的产生,还要有事无巨细和全盘把控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服务对象是创业者,这一群体时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市场是残酷的,创业服务机构将规划定得大而空,对创业者没有任何意义。

另外,面对新来者的进入,这家老牌咖啡店显得颇有自信:创业服务市场很大,相互不存在竞争,创业服务机构越多,越容易将创业这件事做起来。

“车库一直把创业者、创业企业的需求放在主体的位置。我们从很小的切入点出发,摒弃高大上,只做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汇聚了众多的创业群体,这也是未来我们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据李燕介绍,车库咖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创始人,在这里,经常组织一些创始人关于创业的各种探讨。

“从一个项目出发,站好位置,找到有创业方向的企业,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如今,这个平台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他们愿意在这上面发展出无数的创业链条。咖啡馆也愿意让创业者自由地在这里生长。

“我们坚持自己做的事情,也愿意配合所有做创业服务的人,来推动中关村创业街的发展。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推动一座城的创业服务的发展。”

3W咖啡:

将创业服务辐射到全国

3W咖啡馆在海淀图书城的新址有一层孵化器,几乎是按成本价租给创业者。正是车库、3W咖啡馆等汇聚于此,才有了后来的中关村创业街。

对每个申请入驻的创业者,3W咖啡都会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因为我们这儿便宜,你们才来?”创业者给咖啡馆的答案基本就两点,3W有隐形的人脉和开放的商务资源。

这家创业咖啡馆的创始人大多是互联网从业人员。3W咖啡的创始人许单单是互联网分析师,背后还有100多位股东都是商界精英和知名投资人,比如徐小平、沈南鹏、曾李青等。

从2012年初,3W咖啡将活动品牌化,推出了3W公共课。北京的3W咖啡自开业以来已经举办了几百场活动,现在则保持了平均每周10场活动的频次。

创业街开街后,3W咖啡联合创始人马德龙对此表达了很好的憧憬,“街上的创业人流将会越来越多,全国各个城市都将关注街区创业形态,这条街将成为全国创业服务的焦点和核心,对3W创业咖啡馆来说,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街区聚合的形态,可以将全行业焦点聚集于此,所有的新鲜事情都可能在这条街上发生。“这条街曝光的力度和动用的资源会让这件事情的影响力提升;其次,相互学习的能力会提升,也会相互傍着一起走,对行业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

3W是一个交流加基金的综合体,也可以称其为3W孵化器。马德龙认为,3W咖啡馆是这条街上最注重交流的地方。“3W举办的沙龙是整个中关村、北京市发生行业交流最多的地方,很多先进的思想都在这里发生,我们是交流的源头。同时,我们有给一些很好的项目一些小的基金,我们有一个几千万的盘子,我们不仅支持想法,还支持行动,让创业可持续的进行。

我们是以基金的方式快速进入项目,为创业者提供纵深服务。首先,由180多位国内顶级企业家对项目进行辅导,加上招人的配套服务,以及媒体影响力,来综合地去影响创业者,释放和提升他们的力量辐射到全国。

如今,3W咖啡馆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交流、基金和人才招聘等综合服务的创业平台,用马德龙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大3W的概念。未来,3W咖啡馆将以这一形态,在全国的互联网领域和高科技的园区里开设分店。

“我们计划于今年到明年上半年之间,在全国开十五家分店,以北京为中心,把我们的互联网的精髓辐射到全国各个科技园去。另外,我们会把基金这项业务做得更精细,依靠分店的力量在全国物色最优秀的项目,为他们提供最早的启动基金推动项目顺利持续下去。同时,3W咖啡馆还可以凭借拉钩网这个招聘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人才招聘服务。

Binggo咖啡:

着眼于未来的天使投资

随着中关村创业街的落成,一个崭新的咖啡馆――Binggo咖啡也同时诞生了。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咖啡馆的投资方正是中关村创业街的运营方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事情变得简单了,Binggo咖啡的一举一动或许都能说明街区运营者的意志走向,就连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新闻会,也选择在并购咖啡举办。

6月18日,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新闻会在中关村创业大街Binggo咖啡厅召开。北京赛区以“创青春、赢未来”为主题,分为企业和团队两组,通过预赛、复赛、决赛最终评选出十强。即日起至7月15日,创业者可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统一报名注册。预赛、复赛、决赛将分别于7月底、8月上旬和8月底举行。

据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秦君介绍,入围选手将获得入驻空间、投资推荐、创业辅导、政策扶持、资金等资源,同时可以参加清控科创主办的“易路演”、Binggo俱乐部、投融资洽谈会等活动,与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企业进行交流。

秦君表示,借助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新模式,“创业大街”将推动中关村创新创业的生态链逐步完善、复制,打造一张支撑科技型创业的中国名片。

秦君介绍,创业的年轻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低廉的办公场所租金、快捷的行政审批流程、体系化的服务咨询、专业的培训等等初创必要支持,构成创业生态环境。

对于引进的专业服务机构,运营方有着独特的考量。秦君说,引入服务机构都是功能上错位互补的,不会恶性竞争。比如,联想之星擅长培训,车库咖啡吸引草根创业,Binggo咖啡着眼未来天使投资,这都是生态圈必不可少的。

“将专业的创业服务机构、中介机构汇聚在此,可以为年轻人在中关村创业奋斗提供一个入口。”秦君说,除了获得从培训、孵化、天使投资,甚至到A轮投资外,创业者还可以在这里建立属于他们的“圈子”,促成未来更大的发展。

据媒体报道,作为中关村的一位“老村民”,秦君认为,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关村履行了那个时期国家赋予的重要定位,也带动区域内高校、院所、机构、企业形成唯尚创新的理念。然而,近年来,“电子大卖场”在中关村西区正成为占用资源较多、产出附加值较低的业态,还会产生诸多社会管理问题,产业亟待转型。

同时,年轻人在中关村创业的成本飙升,这对有想法、有创意的年轻人成了桎梏。秦君认为,只有让中关村重新找到自己的内生活力,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创业大街”的模式成了北京市、海淀区及中关村各方倾力打造的抓手。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非物质 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是当今全世界的一个大课题,也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个大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多年前就制定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采取各国申报制、经审议批准后正式列入《名录》,予以保护。我国国家文化部也在近年出台了《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市、自治区与各地市,也相继出台了相配套的两个《名录》,采取层层申报、层层审议批准后列入名录的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地市级的两大文化遗产,予进保护。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从以下三大理论层面予以解读与把握――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传承保护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大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①而用英国18世纪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则是:“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②20世纪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与克拉克洪则认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③

非物质文化,是文化中的一部分,指由人们口头传承的、没有物质载体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它也是整个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凝聚与精神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的智慧之光与智力之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厚,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是民族的瑰宝与国家的骄傲,既向世界显示其曾经的辉煌,也向世人昭示其现在的伟大。

文化的传承、演变、发展,有一个进化播化涵化的复杂过程。所谓“进化”,是指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持续性的、有阶段性;所谓“播化”,是指文化现象是通过人们的交往与联系,如商业、战争、迁徙等途径传播开来;所谓“涵化”,是指外来文化的进入,引起本土文化的抵制,两种文化互相碰撞、交叉、磨合、渗透、融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具有口头传承性、不可再生性、民间性、罕见性、唯一性等特点,就亟待予以特别抢救和保护,以利更好地传承,否则就有灭绝之灾。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它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存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争分夺秒的严峻的现实问题。我国传统的节目――端午节,作为节庆文化,是中华民族为纪念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属于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但是令国人感到遗憾甚至耻辱的是,它已被韩国抢先“申遗”成功,列为该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照谁申报谁拥有的国际惯例,这种做法既合法又合“理”。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不利与缺失,也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内容与措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令世人瞩目,其中有许多项目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例如昆曲等。也有许多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具体而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

1.把握三个必备的条件

一个项目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备三个必要的条件:历史价值性、完整性、真实性。对这三个必要的条件,必须严格把关、认真把握。

2.把握三个保护阶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三个阶段:

①学者保护。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学者发现、挖掘、鉴定,肯定其历史地位、作用、价值,并加以收集、整理、维修、保护、抢救等。

②政府保护。指在学者与有关部门认可的基础上,以政府的名义加以保护,明令其不得损坏,并拨专款、设专人进行悠缮、抢救、补救等官方行为。

③世界保护。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按世界的通告保护规定予以保护。

3.把握保护项目的价值

我国有许多堪称世界之最的非物质文化价值,有的已成为绝艺,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演艺术”中的河北沧州狮舞、湛江醒狮、浙江奉化布龙、山西翼城锣鼓、高台花鼓、浙江永康九狮图,以及变脸、耍牙、吐火、飞钹、蹦杆、流星、中幡、皮影、魔术、哑鬼戏、少林棍、钟馗戏蝠、打棍出箱等等,都享誉世界。又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造型艺术”中,也有细纹刻纸、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嵊州宓风光吸塑、北京“免儿爷”、无锡“小花囡”、“大阿福”等)、瓷艺、鬃人、发雕、刻丝、吹画、拔花、吹糖人、捏油灯、火笔等等,也都成为国宝,令国际惊叹。又如仅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共十类总计多达225项,其中较著名的有传统戏剧的温州南戏、永康的醒感戏、金华的婺剧、绍兴的绍剧、金姚的姚剧、宁波的甬剧等;也有传统手工技艺的杭州张小泉剪刀、杭州西湖龙江荣采摘与制作工艺、湖州的湖笔、杭州萧山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等;并有民俗中的永康庙会、绍兴市的大禹祭典等等。可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具体措施上,应以政府保护为主,实行项目管理制度,一经列入各级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视为已经立项,在确定项目类别、名称、保护单位、主管部门的基础上,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包括保护目标、保护措施、确定传承谱系与传承人、划拨保护经费等),落实保护计划等等。同时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跟踪督查制等,并定期信息交流会、经验交流会、奖惩会等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落实到位,收到实效。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文物,不仅要发现、挖掘、收藏,而且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保护原貌的基础上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一个良性的动态过程、积极过程、主动过程、提升过程。在这方面,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项目的本体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以保护、继承为主,为此就要确定保护项目的本体特征,在创新发展中必须以这些本体特征为基础,不得失去原貌,也不能走样。这其实就是文化的“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是文学艺术的一个不可动摇的根本性原则。革命导师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④列宁也指出:如果讲到现代人所承受的‘遗产’,那就要区别有两种遗产:一种遗产是一般启蒙者的遗产,是对改革前的一切东西采取绝对敌视态度的人们的遗产,是拥护欧洲理想和广大群众利益的人们的遗产。另一种遗产是民粹派的遗产。我们已经表明:把两种不同的东西混淆起来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些人保存了‘六十年代的传统’,并与民粹主义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⑤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本体特征。

2.全面继承项目的文化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口口相传的文化,以“家传”与“师传”两种主要方式代代传承下来。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就要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在全面继承项目的文化传统上作大文章、收大效果。要虚心拜师学艺,对保护项目的一招一式、一点一滴,都要真正学到手,成为项目名副其实的新传人。

3.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绝不是简单地“复古”或“守旧”。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说:“人们老是老谈学习古人,但是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是说,要面向现实世界,设法把它们表达出来,因为古人也正是写他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世界。”⑥法国文艺批评家圣・艾弗蒙也说:“……荷马的诗永远是杰作,但不能永远是模范。它们培养我们的判断力,而判断力是处理现时事物的准绳。”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要审慎与大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使之在不失本体特征的前提下,更趋完善、完整、完美,成为文化精品乃至文化品牌。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确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更多、更细、更好、更深的工作,我们一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为民族文化事业的振兴做出应尽的努力与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辞海》缩印本第1858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②[英]泰勒:《原始文化》,转引自《文化学辞典》第109页,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③[美]克鲁伯、克拉克洪:《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转引自《文化学导论》第7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④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⑤列宁:《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列宁选集》第1卷第1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遗”纪录片 创作 传播 苏北大鼓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49-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之所在,它蕴藏着精湛的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现代科技文明、欧美思想文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濒危状况。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很多文化形式、传统工艺不能及时得到保护和发展,传承与创新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进入数字时代,利用高清数字影像直接记录和再现,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通过影像对历史的记录与传播,将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在江苏省第4届“阳光校园”优秀微电影作品大赛中,中国摄像协会副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摄影)考评员、中国高教学会会员、艺术与传媒学院刘峰老师,负责指导拍摄创作的电视纪录片《熊仔成长记》《时光记》《苏北大鼓》分别获得全省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而《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就是以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牛崇光先生弘扬“非遗”项目“苏北大鼓”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该片纪述了江苏省“苏北大鼓”第八代代表性传人、宿迁市曲艺队队长牛崇光,以锲而不舍精神发扬、传承苏北大鼓的纪实。被苏、鲁、豫、皖观众誉为大鼓状元、鼓坛泰斗的牛崇光,在这部纪录片中,以唱腔优雅,悬念强、说白利索、精湛表演、唱篇锦绣、故事情节生动、唱腔形象稳重等特点,展现了苏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

1.1 精心选择“非遗”拍摄题材

“选择好的题材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很多有拍摄制作纪录片经验的编导都说过:选定了一个好的题材等于纪录片的创作成功了一半。所谓好题材,就是题材内在的价值比较高,诸如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信息量、题材的审美价值蕴含量、对受众的吸引力等等。”[1]

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通过对苏北大鼓非遗传承人牛崇光的纪述,向世人展示苏北大鼓的魅力,从而赋予这部纪录片以史料价值。为此,我们小组的几位同学,先期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介,对“苏北大鼓”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随后深入拜访牛崇光先生,几经交流,最后拟定好采访拍摄提纲。

1.2 做好采访与同期声采集工作

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采访与同期声采集工作中,我们小组的几位同学多次深入牛崇光先生的家中。为真实展示苏北大鼓唱腔、技法,认真做好他在悬念、说白、表演、唱篇等方面进行声音、图像的现场演绎场景。从而以音像形式清晰完整且形象直观地呈现苏北大鼓的现状,从而激发人们对于“苏北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而使得这项“非遗”项目得到很好的传承。

1.3 真实客观进行相关影像叙事

在《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中,着力进行真实的影像叙事,每一部分的纪述都体现出“真人、真事、真情”的叙事原则。为此,在现场拍摄中,非常重视画面、声音以及声效的同步性进行真实客观叙事,力求展现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苏北大鼓”第8代传承人的真实形象。通过充分利用电视纪录片的光影手段,记录非遗传承人牛崇光独特的文化技艺,还原“苏北大鼓”这一非遗项目独特的文化地理环境,着力传播“苏北大鼓” 这一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在该片中,既充分发挥了电视生动、声画形象的优势,又精辟概括和客观记录了“苏北大鼓”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文化艺术价值、传承技艺等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价值。通过对这一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为之留下了珍贵鲜活的历史影像。

2 通过相应技法增强影像魅力

在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通过现场同期声采集、蒙太奇剪辑手法运用等,增强了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效地增强了影像的艺术魅力。

2.1 充分运用同期声增强现场感

同期声的采集是《苏北大鼓》这部电视纪录片真实性的重要体现,它采集到了“苏北大鼓”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与人物语言,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与真实感。此外,现场的环境音引起了人们的联想,丰富了整个画面影像内容,使得传承人牛崇光更加鲜活、形象,富有立体感,真实地把牛崇光先生洪亮圆润的唱腔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人们感受到苏北大鼓传承人技艺之纯熟深厚,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苏北大鼓的无穷魅力。

2.2 合理化运用解说词辅助叙事

“解说词是纪录片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的创作者应该让观众通过故事情节的延续或生活画卷的展开,自然而然地感受其观点,而不是通过解说告诉广大观众”[2]。合理化地运用好解说词,不仅能对纪录片起到辅助叙事的作用,还能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领起影片或归纳影片作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中对于苏北大鼓历史的解说,对于其现状和传承的解说,以及对牛崇光先生的背景介绍,都有利于观众对整个这部纪录片的理解。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基本不用,而是要适度。对于《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中难以理解的片段,通过解说词形式进行了相关阐释,比如在介绍传承人牛崇光先生的唱书技法时,对苏北大鼓的构造、用法、苏北大鼓的唱腔特点等给予了相应的解释说明,便于让观众有个深刻理解和认识。而对于牛崇光先生在周末书场上的表演片段,则没有使用解说词,而是以“留白”的方式,为观众留出更多的想象与思考空间,使得观众内心被震撼的同时,引发对“苏北大鼓”现状及未来传承的深切担忧。总之。解说词的合理运用,使得这部纪录片各个片段之间衔接更加自然合理,更具系统性,增强了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录片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2.3 以蒙太奇手法突出深化主题

前苏联纪录片大师狄加・维尔托夫曾经关于纪录片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纪录片是将现实的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3] 《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就是通过对镜头的组合与拼接手段,更加鲜明地突出纪录片的主题,从而让观众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以此来实现“有意义的震撼”。

为此,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后期制作中,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明了地认识唱书技法,我们在后期制作时,对采访到的相关素材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在剪辑中进行合理地组接,使得牛崇光先生的唱书技法主次鲜明而又富有节奏感,形象地诠释了苏北大鼓“板、鼓、唱”相结合的特性。体现了唱“苏北大鼓”,必须先练打板,再练打鼓,最后才学唱腔的“三眼对”学习过程。

此外,在《苏北大鼓》中,还通过镜头的组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以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这部纪录片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在书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苏北大鼓的听众,这些听众大多是中老年人,每一个人的神情都十分专注,有的甚至学起牛崇光先生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唱起来。观众的神情与牛崇光先生的神情相呼应,表现了苏北大鼓极强的吸引人与感染力。但是这些清一色的中老年观众,又不免让人感受到了苏北大鼓的日渐式微,以及它的传承现状让人陷入深思,从而使得广大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对于苏北大鼓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价值。

2.4 围绕主题思想展开情节叙事

作为一部成功的电视纪录片,首先要有一个核心思想,整个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都应该围绕这一核心思想予以展开。同时要分清主次,使得整个纪录片显得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也利于观众更好地把握整个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要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必然要体现人文关怀,如,《舌尖上的中国》则最为典型,它展现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现的是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舌尖上的中国》把观众的视线拉回到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揭示人们内心深处最喜爱、最渴望的是家乡的味道、家的味道、民族的味道、传统的味道。而我们所拍摄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则向观众展示了苏北大鼓的艺术魅力,它与现如今年轻人所追崇的流行乐、摇滚乐等大不相同,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体现,从而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深刻思考。通过围绕主旨思想展开情节叙事手段,使得这部纪录片在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切身体会到这部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

3.1 通过文化传播实现有效传承

有学者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精神活动。”[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意义上就是为了使它得以传播,最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传心授及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模式,后来便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主,而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影视媒介则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方式便是纪录片。我们通过电视纪录片传播等手段,来实现对“苏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3.2 通过媒介传播实现有效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从而丰富当今文化的形式和内涵。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状,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祖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为有效实现传承,当前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介进行宣传相关纪录片,比如:在各级电视台设置纪录片频道或栏目,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实现有效传承。同时要吸引更多的企业、社会团体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投资并拍摄出高质量的电视纪录片。比如:某企业中的某一产品形象与当地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吻合,则该企业就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拍摄来宣传某一产品的文化意蕴,以此丰富该产品的形象,从而提高了企业形象,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而间接起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3.3 利用多种平台实现有效传承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宣传,要重视手机和互联网这两大投放平台;在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官方网站平台上,播放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提高了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公交车载电视和广场大屏上进行投放,进行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4 结语

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以人为旨归,细腻把握这种情感,正是纪录片佳作的立身之所。他还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通过《苏北大鼓》这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使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苏北大鼓”的艺术魅力,也深刻感受到了地方文化之深厚,从而激励我们肩负起发扬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与传承,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1.

[2] 金延莉.如何创作纪录片解说词[J].现代视听,2009(S2):281.

非遗文化创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群众文化创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形成民族意识,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当今社会,对于群众文化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行时代契合尤为重要。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人们群众智慧下的产物,它的存在意义对于地方人民群众丰富自己的生活,发扬自我素质,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一种信仰,对于当地人们来说意义非凡。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区域辽阔的大国,不同民族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断的推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国人们群众的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不同的文化氛围有多改变,但是,在总的方面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大一部分仍在民间有很大的作用和发展。就如我们不同民族出现的民族音乐、舞蹈,以及关于文化的民间记载传播方式、还有民间美术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文化,丰富了基层民众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这些文化中,对于艺术的呈现也是纷繁复杂、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并且在现实发展和文化继承方面都在不断的完善。比如地方音乐,由传统方式的唱和伴奏,逐渐演变成适合现在发展的演唱方式和不同包装结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保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不管时代如何的发展,文化对人的熏陶下,人们在地方文化的熏陶下,总能形成相应的品质、素质。因此,在现今时代的发展历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发展使符合人们群众需求的事情,可以为人们群众提供丰富的生活方式,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并且在人民群众会自发的进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等于保护中国文化的千万年来的历程。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这片沃土上,中华文化已经就几千年的历史。勤劳的中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许许多多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文明,并且在时代的发展中历经不衰。这都是基于中华文化传播的思想都是积极向上,推动人的发展的。就像现代的社会,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自身的文化,中国人民会根据新的文化特点,融入到现实生活过程中,这些文化遗产都是中华儿女智慧的体现,都是历经许多年仍在适用的方式。就比如进入一个农村地区,你会很明显的体会到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当地人们在这种类型的风俗下形成的性格。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不可再生,只能创新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的作用,保护好我们的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以后更长时间的源远流长过程中,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历史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化过程中,我们不是一味的固守传统文化,而是要适当的进行取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且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是文化能够历久不衰,是我们中国人坚守的道德底线不会出现问题,并促进民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在现在的很多综艺节目中,有些会去乡村体验生活,有的会在不同的地方举办不同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活动。我们在关注综艺节目的同时,对于不同的地方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会更加沉醉于我国的文化气氛中。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道德底线,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对人民群众的尊重。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既是享受者,又是创新着。在时展和传统历史的碰撞中,选取精华部分进行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是地方的根,只有跟牢固了,才能在时代进步中,始终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并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在一个地方促进当地的文化繁荣有重要的意义。

三、发动群众力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民间的艺术才是纯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来源于民间,并对民间的思想文化成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地方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因此,在保护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对策可以借鉴:

1.宣传

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能熟知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对于地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精选出具有特色的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导。比如出一些相关的杂志,或者印发一些专门的宣传单进行普遍、广泛的宣传,使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思想深入人心;在新媒体发展至今,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方文化发展也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多媒体信息进行新的包装宣传,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的深入人心,使每个群众都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言人。渠县“非遗”办精心制作展板和宣传单,纳入了我县的“非遗”内容和一些民俗活动,图文并茂,让人民群众了解“非遗”,关心“非遗”,保护“非遗”。组织编印出版了《岁月 足迹---渠县文化馆建馆60周年纪念画册》,画册录入了我县的群众文化工作、活动以及“非遗”项目。同时,将非遗保护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新闻媒体、校园乡土教材、文化馆组织开展“非遗”活动等多种方式,让“非遗”保护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非遗”保护工作。

2.传承

对于传统文化,要做到传承工作,避免出现后继无人的状况,人民群众是传承的主体。这就要从传统文化入手,积极的融入现代生活的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使传统文化永远不过时。在传承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辨析,如果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充实有帮助的就要选择继承,对于一些不适合时展,并且可以f是文化糟粕的内容,要选择性的放弃。同时还要对一个特殊的传统文化培养专门的人员进行传承和发展,在地方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工作有固定的地点,和与之相应的设备,方便传统文化的进行。这个过程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3.特殊保护

首先是编纂成书,人民群众要自发的参与进来,通过相关部门一起进行编纂。记载的方式可以避免在传承过程中遗漏了重要的文化形式;其次是进行申报特殊保护,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政府的支持可以带动更多人的支持,有利于组织一些活动,切实的对地方文化进行保护;对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还要有资金上的扶持,政府要进行拨款扶持;对于已经失传或者没有新的^承人的文化遗产如民间手工艺等,国家要对其进行专项保护,统一进行存储,避免遗失。

渠县文化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至90年代末,以抢救口头文化遗产为主,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共收集民间歌谣1000余首,民间故事500余个,民间谚语5000余条,民间舞蹈100余个,民间美术50余件,民间耍锣曲谱130余个,并出版了《渠县民间歌谣集成》、《渠县民间故事集成》、《渠县民间谚语集成》、《渠县民间耍锣谱资料集》四套文艺集成。从2004年底开始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紧接着依照国家统一要求,更名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按照国家、省、市、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对全县60个乡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挖掘、整理、申报工作。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渠县刘氏竹编工艺”、“渠县三汇彩亭会”被文化部于2008年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渠县呷酒酿造技艺、“渠县耍锣鼓”被省文化厅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渠江号子和卢板鸭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截至今日,已有县级保护名录20项、市级6项、省级4项、国家级2项, 2人被公布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已有11人被公布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渠县三汇彩亭会、渠县刘氏竹编、渠县呷酒酿造技艺、“渠县耍锣鼓”四项名录被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真正的属于民间的艺术,是无价之宝。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对其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民众的创新意识会给地方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进行发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可以反过来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杰. 论群众文化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代契合[J]. 大众文艺, 2012(7):225-225.

[2]何晓薇. 辽宁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研究[J]. 满族研究, 2013(3):79-82.

[3]杨展.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思路――以合肥市为例[J]. 祖国:教育版, 2013(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