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纺织品服装市场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面临的环境及发展趋势
1、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区域性优惠安排增加的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和贸易的联系与依赖日益增强.对贸易保护主义形成一定程度的制衡,要求贸易自由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大。1986年,关贸总协定将纺织品回归自由贸易的议题纳入乌拉圭回合谈判.并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其宗旨就是主导世界贸易总体趋势朝自由化方向迈进。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本身就是贸易自由化的有力例证。因此.从长远来看.国际贸易包括纺织品贸易的大环境是自由化。
但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并不是全球性自由贸易。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全球贸易体系中出现区域贸易协定急剧增长的趋势。截至2003年1月1日.在WTO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总数达到259个在这些区域贸易协定中有许多专门针对纺织品的贸易优惠安排。如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就取消了北美三国之间纺织品进口的配额限制和关税.逐步实现其区域内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再如美国(2000年贸易与发展法》,赋予加勒比海邻近24个国家以及撒哈拉以南48个非洲国家生产的服装输往美国.在关税和配额方面享有优惠。在欧盟.其内部各国之间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关税已全部取消。欧盟还通过与地中海国家签订《联系国协定》.与巴尔干半岛地区国家签订《联系与稳定协定》.推动双边的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和自由化。欧盟还与南非、墨西哥、智利等国分别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分阶段地逐步取消纺织品配额和关税。事实上,包括正在谈判中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和构想中的泛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都把纺织品服装问题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来对待.并考虑特殊的安排。促进区域内纺织品贸易自由化,以对抗区外竞争者越来越成为这些区域贸易协议的重要内容。
大大加强的区域贸易优惠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所达成的惠及所有WTO成员的自由贸易制度。这种发展趋势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区域贸易优惠安排为贸易转移提供了机会,在对区域市场形成保护.促进与既定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发展的同时,事实上减少了各成员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增加从中国进口纺织品的可能性,增添了我国产品在其区域内扩大市场份额的难度。
2.贸易争端背景下,关税壁垒被重新利用的趋势
从2005年1月1日开始.纺织品全球配额取消。作为WTO的成员国中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中国理所当然地享受纺织品配额取消的利益。但是,配额取消带来的自由贸易仅100多天就被美欧的频繁设限打破。4月4日,美国启动针对3类中国纺织品进口的保障程序;4月6日.欧盟公布对中国纺织品特限行动指南;4月28日,美国对l4大类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行特保调查同日欧盟对我9类纺织品启动特保调查5月13日,美国决定对3个类别的中国服装产品重新实行配额限制5月18日,美国对我4种产品采取特保”;5月22日.中国宣布自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出口关税税率;5月23日,欧盟对和麻纱启动特保程序;5月25曰.欧盟宣布推迟对我和麻纱启动特保程序5月27日,美国正式对我4类纺织品实行进:13限制措施,设限期到2005年12月31日止月27日.欧盟对我T恤和麻纱提出正式磋商请求;5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6月1日起取消81种纺织品出口关税;6月,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磋商开始……中美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国家面临纺织品进口增长为推卸责任将矛头指向中国.希望通过打击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以转移国内压力。但是,随着中国政府外交策略的转变.单方面地实施限制或是特保的效果越来越难以掌控.而且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内部也出现种种责难。因此.关税壁垒作为WTO认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正出现被重新利用的趋势。2004年欧盟、美国、日本纺织品服装行业总体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分别为9%、lO.2%、8%.并承诺在2005年将纺织品服装平均关税分别约束至7.9%、8.9%、6.6%。虽然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平均关税约束水平较低但是下降幅度有限并呈现以下特点:(1)关税升级现象。以欧盟为例,享受最惠国待遇的供应方向欧盟出口纺织品时遭遇的关税结构为:原料平均关税为0。7%,纤维平均税率为5-3%,纱线平均税率为6.3%,织物平均税率为9.1%,服装平均税率为11.9%.从原料到服装的关税升级现象十分明显.使服装制成品的有效关税大大高于其名义关税:(2)关税高峰现象。以美国为例,美国至少对200种纺织品制定了高于18%的从价关税税率,对部分羊毛及人造纤维的征税超过30%,一些特定服装的从价税达到33%,甚至更高。就其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关税安排特点来看.关税仍然是直接影响竞争力并形成不公平竞争的最直接的因素。
3。自由保护主义背景下,贸易限制手段多样化趋势
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世界纺织品贸易并未从此真正步入自由贸易。在许多纺织品进口国不安地要求延长配额取消时限时,我们就已经体会到这一点。配额取消后,国际纺织品贸易保护不会随之消失,相反将以一种新的形态继续配额的影响。如果说配额制度是一种有限制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话(毕竟受多边协议和增长率的限制),这种新形态就是一种自由保护主义了。一方面,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贸易限制实施更为自由.因为这些措施不是多边的,而是双边甚至是单边的。
利用“二保一反”措施实施贸易限制。”二保一反指我国《入世协定书》中所规定的“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反倾销措施”。按照我国《入世协定书》中规定,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在截至2008年12日前,如遇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在短期内数量激增、价格下跌,对其造成市场扰乱”,可运用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进1:3限制:也可在截至2013年12月10日前(即中国入世后12年内).运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进口限制也可在截至2016年l2月10日前(即中国入世l5年内)根据反倾销措施条款在确定倾销时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可以预见各国以二保一反实施的贸易救济将成为我国今后很长~段时间内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
利用生态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形成出口屏障。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标准同时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安全为由.对产品制定了苛刻的绿色环保要求。目前.纺织品服装领域主要盛行的欧盟生态标签和生态纺织品认证已造成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货和出口限制并成为我国纺织品国际市场准入的“绿色屏障”利用劳工标准制造贸易障碍。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一些新的企业认证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主要涉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目的是希望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客观地说.社会责任标准是人类物质文明上升到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31的大量增加.发达国家抨击发展中国家忽视劳工权益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大多数地区企业的生产很难符合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责任标准。因此,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存在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又一大障碍。
4.新市场出现的背景下,纺织品市场价格下降的趋势
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回归WTO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削弱了一些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给与特定国家的优惠和特权.那些由此而产生的贸易也将部分被取消,生产和贸易扭曲将会被消除。当纺织品服装贸易不再受到数量限制.世界将出现一个巨大的、有待开发的市场。配额取消使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市场变得更为开放,增加更多的贸易机会。此外,发展中国家迫于发达国家的压力将进一步开放其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新的市场也会使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日益扩大。
在出现新的市场的同时,世界纺织品市场价格出现下降的趋势以美国为例自1996年以来其纺织品服装的进口价格持续下降.欧洲、日本和许多其它市场也是这样。究其原因,主要是进口服装的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进口服装在整个纺织品进口中占很大比重。配额取消后,来自低成本生产国的产品比重上升,进口纺织品服装价格还将不断下降,将使纺织品市场价格下降的趋势继续延续。一方面,进口价格持续下跌,给进口国带来明显的福利净增加效应;另一方面.价格下降的趋势继续下去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产生不利的影响
5.市场集中程度加深背景下。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
如果说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在配额取消前呈现的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话,那么,进入后配额时代后,它将成为一个几乎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在分析日本和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在1995年到2001年期间各自前5位的供应国和地区所占的贸易比重(表1)时,可以发现分别作为非配额国家和配额国家的日本和美国.其进口纺织品服装市场表现出不同的市场集中程度。2001年日本前五大进31服装供应国已基本垄断了日本进口服装市场.而相比之下,美国前五大服装供应国占美国进口服装市场的一半还不到。因此.可以预计,随着配额的取消.美国及其它原设限国进口纺织品服装市场集中程度将进一步加大。
因此.取消配额后,市场开始进行激烈的重组,过去靠配额的庇护生存的企业面临抉择。在这个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商品的价格逐渐下降,行业利润趋薄。在高端产品市场,我国产品仍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竞争;在低端产品市场,我国则将与为数更多的具有基本相同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竞争,这其中既包括东南亚国家,又包括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等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纺织品服装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不可避免。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拓展的对策建议
在日趋严峻的出口环境下.我国纺织品贸易要持续增长.必须有的放矢地拓展纺织品出口贸易。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对外拓展贸易市场
一方面,巩固和拓展传统出口市场。众所周知.欧、美、日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传统市场.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分布中一直占较大比重.一直以来我国每年有超过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是输往这些国家和地区。而欧、美、日同时又是世界纺织品服装进口的大国.2003年仅美欧纺织品服装进口就达2300亿美元。如果我们对美欧市场占有率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可增加2O多亿美元的贸易额。因此,欧、美、日仍应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市场拓展的重点。
但是如果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于某个或某几个市场.会造成对出口市场的依赖.增加贸易的不稳定性。从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些传统市场出现的市场竞争加剧、各种关税及有针对性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的利用以及区域优惠安排的趋势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带来发展障碍。要想在后配额时代的纺织品贸易中寻求进一步发展,优化全球出口市场的战略布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拓展贸易市场要实行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和拓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培育和拓展周边和新兴市场比如俄罗斯韩国和中东等市场。以俄罗斯为例有统计数据显~,2003年俄罗斯纺织品服装进口额比2002年增长了103个百分点从其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预计未来对于占尽地利的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俄罗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对内拓展出口动力
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是价格驱动.2004年我国出151177亿件服装平均每件服装的价格仅有3.51美元出1360亿双鞋,平均每双鞋的价格不到2.5美元。在这种价格驱动下,我国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形成了一种”数量大价格低“的现象。这其中有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客观原因也有国内企业由于“对外出口偏好”而过度竞争的原因,还有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主要出口常规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原因。
众所周知出口数量大价格低极易招致进口国的贸易争端和报复(比如“二反一保”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实现贸易动力的转型尽快地调整出口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品质以质量带动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这同时也是回避某些非关税壁垒的有效手段。
但是企业是为了追求利益而生存的。部分出口企业可能因为短期利益的驱动同时又缺乏长远的眼光而惰于收集信息并适时调整生产结构。所以不能奢望仅仅通过企业的觉悟实现动力转型这个目的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纺织服装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纺织服装工业是我国国际竞争力较强和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产业。英国是我国在西欧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本文通过对英国国内纺织服装市场现状研究分析,并结合英吉利民族的性格特点提出我国顺利走入英国市场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纺织服装进入英国
中国加入WTO后,中英贸易是两国关系中最为广阔的合作项目。英国有比较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非常先进,商业法律法规也十分完善。英国又是欧盟中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之一。英国市场统计显示,市场年销售规模在300亿~310亿英镑。2002年英国成衣销售增长约3.4%。国外进口服装约占英国服装市场的54%[1]。而且英国的经济以私有企业为主体,而制造业仅占五分之一,近年来英国纺织服装业发展速度减缓,而进口则逐年递增。因此,与英国在纺织品服装方面发展稳固长久合作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大有好处。
一、英国纺织服装市场现状分析
1.英国国内纺织业概况
纺织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减少劳动成本,英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将该行业的生产向劳动力低廉的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或转产,国内多为100的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致使国内纺织业就业人数减少。到20世界末基本上只保留了一些国内的名优产品,这些大企业如:伟业拉成衣(COATSVIYELLA)、考托尔兹纺织(COURTAULDSTEXTILES)、达威森国际(DAWSONINTERNATIONAL)。现在英国已经由一个纺织品服装生产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2.英国纺织服装市场需求
英国人平时喜欢穿的整整齐齐,西装革履,周末才换上休闲服装。所以英国人大多数时间里穿得是正装,名牌高档服装(如AUSTINREED,JAEGER,EPISODE,BURBERY等)仍有广阔市场,同时也可以看出英国人对服装品质要求很高。英国地处岛国,常年多雨水,所以新产品(如涂层防雨服装)仍有广阔市场,休闲服也很受欢迎。低档服装主要靠进口,这正是我国服装出口的强项。从纺织产业看,英国毛料质量较好,销量较大,生产毛料的工厂效益也比较好;但用于生产中低档服装的布料(棉坯布或涤纶布)需求较大。
3.纺织服装产品进口状况
进口对英国的织服装工业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为制造业输送原材料;第二,为加工业提供成品。国外进口服装约占英国服装市场的54%,英国主要进口服装有:套衫、T恤衫、各种裤子、女外衣、衬衫和滑雪服等;纺织品有:棉线、棉布、地毯、天然纤维、针织布料、化学长丝等。进口量增加较多的有:女内衣(166.4%)、套头衫(25.1%)、针织布(34.3%)、地毯(12.6%)。英国很受欢迎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
二、走进英国市场的对策研究
英国经济发展对外有很高依赖性,所以特别重视和倡导一个完全自由的贸易体系。虽然对外贸易法规,采取欧盟共同政策,但是总体上英国政府对企业从欧盟以外国家进口或者出口无限制,这为顺利进行国际贸易创立了良好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英国国内有广阔的纺织服装市场,而且英国政府也为外贸企业提供了良好市场环境,那么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如何走出去?将是我国服装企业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笔者针对制约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因素以及对英国的民族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顺利进入英国市场提出一些对策:
1.提高产品的品质
英国人很注重产品的品质,所以对于服装产品品质要求也很高。我国的纺织服装业以劳动密集为特征,多年来在国际纺织服装舞台上,中国主要扮演着加工者的角色。所以我国企业一定要注重服装产品的质量,因为英国人对于低档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很严格。在英国高档品牌服装很受欢迎,而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很多,但是都是贴牌,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我们的企业要努力打造自己得品牌,争取做到世界级品牌。
2.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加入WTO后,中英合作更加密切,而且英政府也为外国企业在国内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所以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应该在提高质量和创立自己品牌的基础上,到英国建立我们中国品牌的专卖店。只有创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才不会一次次在国际贸易中受制于人。同时力争进入英国纺织服装销售主营渠道,与英国较大的商业集团,进口商建立联系,通过主营渠道在英国分销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
3.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纺织服装业以数量增长模式已经不可行了,已没有竞争力。要求企业结构优化,结构要调整,向高附加值方向努力。并且英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现在成为了英国的再生行业,重视商展与科研开发相结合,努力学习并掌握经营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和品质控制技术,都是我国值得借鉴的。另一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途径就是拓展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因为服装行业的核心不再是制造业,欧美很多国家把它更多的变成了服务行业,真正的缝合和制造加工过程,在整个纺织服装价格成本的比例越来越低。
4.了解英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190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时至今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英国标准体系是世界上最为古老和健全的标准体系。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StandardInstitution)为全球首家发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BS5750的机构。但是纵观2005年欧盟贸易磨擦可知技术贸易壁垒将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又一大障碍。因此学习英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减少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标准体系。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目前,纺织品已经成为继农产品之后的印度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
印度纺织服装市场发展蓬勃,出口和内销的增长都非常强劲。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受到限制和其他各种障碍,印度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空前的好机会,出口大增。另一方面,印度是个人口大国,人们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内需拉动强劲。
印度还是个棉花生产大国,所以棉制品很畅销,T恤占了出口的很大一部分。同时,印度的丝绸也是一个大行业,丝绸制品享有盛名。
印度的服装很有民族特色,色彩亮丽,特别是面料很讲究。其服装喜欢采用带有绣品的面料,图案的内容则是美丽的印度花纹。传统的手工刺绣仍然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作品。但是,随着服装生产规模的扩张,刺绣机逐步在取代手工生产。
印度妇女的传统服装分为“莎丽”和“旁遮比”两大类。莎丽是具有印度民族特色的女装,与莎丽配套穿的还有衬裙和紧身小上衣。旁遮比是一种套服,是次于莎丽的民族服装,由卡米子、朱利达尔和杜巴尔达组成。卡米子是长及膝盖的长袍子;朱利达尔是一种自膝盖以下逐渐收紧的裤子;杜巴尔达则是一种长约3米左右的围巾。这种套服已经演变成印度最普通的服装,男子也可以穿,只是款式不同。
丝绸是用于制造莎丽的最佳原料,然而丝绸的莎丽价格高,故目前有真丝风格且价格便宜的真丝交织产品很受欢迎。印度销售丝绸服装的旺季通常是在每年的8~10月及来年的1~3月。
印度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普通消费者对高档纺织品的购买力不高。目前在印度市场上,“绿色”纺织品开始流行。纯棉、亚麻和丝绸类服装、家用纺织品、头巾及蜡染布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的传统服装产业在向现代产业转变的过程中进发了激情,国外的服装生产商也纷纷看好印度这片大市场,开始抢滩印度。目前,有几家世界著名的服装制造商如耐克、阿迪达斯已经入驻印度班加罗尔的大型工业区。据说,班家罗尔计划建立几个这样的大型服装工业园区,其他城市也在纷纷效仿。综合来看,南部的市场潜力比较大,发展的状态更好。
出口市场以欧美为主
印度的纺织服装从出口结构来看,主要出口国家是欧盟和美国。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各占纺织服装总出口金额的14%,而印度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占比则达
到25%和27%,二者之和已经超过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可见,印度对欧盟和美国的依赖性更强。
从总值来看,印度的纺织服装出口虽然还不能和中国相比,但已经相当可观了。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印度纺织服装出口金额由98亿美元增长到160亿美元,增长幅度为63%。
近四年来,中国纺织服装年出口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而印度只有10%左右。但从2006年以后由于反倾销和欧美设限,导致部分订单流向印度,致使印度出口增长幅度在2006年达到18%,已经很接近中国。尤其是,印度基数较低,因此预计在未来其增速可能超过中国。
印度服装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增长幅度很大,且主要是由于欧美对服装需求的拉动,而纺织品增长则主要对欧美之外的国家。相对来说,印度的服装竞争力要强于纺织品。
此外,印度劳动力成本低廉和劳工法改革等因素也推动了印度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可以说印度纺织服装业已经做好了在国际舞台上竞争的准备。
市场投资潜力较大
印度政府对纺织服装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视,对产业未来发展也都进行扶持和规划。
早在1999年,印度政府就启动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扶持政策:对所有要更新旧设备的纺织服装企业,银行提供低于普通商业贷款7个点的贷款。这个政策在这几年确实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整个纺织服装产业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特别是配额制度取消以后,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更是令人侧目。以前印度的纺织服装业一度处于高度分散状态,并且机器设备比较陈旧。并且原棉和人造纤维主要依赖进口,都面临着高额关税,因此成本较高。配额取消后,不仅原材料进口的税率下调了,纺织服装机械产品的税率也下调了。
由于印度纺织服装工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和出口潜力,印度政府把纺织服装行业作为软件业后又一个重要的突破点来培育,大力支持该产业的发展。
印度财政部长帕拉尼亚潘・奇丹巴拉姆说,未来几年,印度政府将继续鼓励该行业的发展。他指出,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印度纺织业已经从中获益。该国的纺织服装业的投资有望从年度的2000亿卢比增加到3000亿卢比。为完成2010年的出口目标,印度纺织部快速行动,推动纺织服装部门的发展。印度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
10月4日,从WTO总部日内瓦传来一个令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很多WTO成员很踏实的消息:部分成员提出的延长纺织品配额的提议,未能在WTO获得多数成员的支持,因此,2005年1月1日取消纺织品及服装配额的最终期限将不会被修改。
这就意味着,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及服装贸易自由化将如期实现。长达数十年的配额体制在明年初完全废除将使全球纺织品贸易真正迎来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的机遇。
漫漫长路有曲有折
根据世贸《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简称“ATC”),全球纺织品贸易将于2005年1月1日实现一体化,现行纺织品被动配额将全部取消。然而纺织品一体化的进程并非一片坦途。
美欧等发达国家已采取种种手段,试图遏制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截止到目前,美国已依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对中国针织布等三种纺织品实施长达一年的特别限制措施,欧盟也已对中国化纤布展开反倾销调查。这也就是说,纺织品一体化尚未到来之际,中国纺织品出口就遭遇了“警告”。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3月以来,已有65个国家的115个纺织行业组织签署了《伊斯坦布尔宣言》,鼓动并要求延长现行配额体制。这些国家包括美国、土耳其、墨西哥、意大利等,他们要求WTO将取消纺织品配额的日期延至2007年12月31日。
《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世贸组织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推迟取消配额的建议。尽管各方认为推迟取消建议难以实现,但是,有关人士认为,就算该项建议完全失败,对美国纺织业亦没有坏处,反而令其日后提出纺织业保护措施申诉的胜算更大。
日内瓦总部里的最后一搏
10月初,世贸组织举行会议就取消纺织品配额问题进行讨论,此次会议最为人所关注的就是审议纺织品配额是否延期的问题。这次会议被视为配额推迟取消的最后一次机会,会前的迹象以及WTO规则的权威性表明,配额推迟取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会前,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就正式表明,将在明年1月1日取消所有纺织品和服装进口配额。
会议上,利益各方纷纷表明自己的观点:代表美国和土耳其纺织公司的游说人士“预言”,明年1月份,中国和印度的产量及出口控制世界市场,导致全世界大约2700万工人失业。
毛里求斯代表说,非洲将是贸易体制转型期的最大输家,他们估计非洲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将下降70%。
会上,中国代表非常鲜明地提出:“为什么多边贸易制度要让时钟倒转,继续将纺织服装贸易置于WTO贸易一体化正常的贸易规则及原则之外?”中国驻世贸组织大使孙振宇强调,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等发达的纺织品进口方实行的进口配额体制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严重背离了世贸组织的自由贸易根本原则。随着配额限制的全部取消,游离于关贸总协定规则之外长达40多年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将回归鼓励公平竞争的正常状态。这也将为当前正在进行的多哈回合贸易自由化谈判发出积极信号。
此次会议的结果表明,由于延长纺织品配额的提议未能在WTO获得多数成员国的支持,因此,2005年1月1日取消纺织品及服装配额的最终期限将不会被修改。
中国:享受并维护贸易自由化成果
在WTO关于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会议之前,商务部外贸司的有关负责人就指出:全球纺织品在明年初如期一体化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不容含糊,试图使纺织品贸易继续游离于自由贸易体制之外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不符合世贸组织基本原则。
该负责人称,试图使纺织品贸易继续游离于自由贸易体制之外的贸易保护举动,不符合世贸基本原则。如期实施一体化是世贸成员履行WTO义务的重要内容,不可有任何含糊。
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国是在权利和义务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加入世贸组织的,目前也正在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义务,包括降低进口关税、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等。纺织品一体化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成果。作为世贸组织负责任的成员,中国不仅有权利享有、更有义务维护并执行该成果。
中国驻世贸大使孙振宇在日内瓦表示,部分发达成员所保留的纺织品进口配额经过10年过渡,将于2005年1月1日全部取消。这是国际贸易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表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终于回归到鼓励公平竞争的正常状态。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多年奋斗的成果。
对于配额取消后的形势,孙振宇大使认为,如果我们应对得当,中国无疑将是纺织品配额取消的受益者之一。由于主要进口国长期以来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实施最严格的配额限制,严重影响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一旦取消配额,中国纺织品出口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是预料之中的。但中国出口的增长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的短缺,中国纺织品原有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以及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等。
相关链接之一: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施加限制
美国纺织企业声称,将向政府提供证据,证明最近中国在一些服装领域的出口大量激增,同时,他们还会提交一些信息,表明中国纺织业产能迅速膨胀,并将针对中国的许多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提出指控。其目的在于对那些因中国产品进口激增而受到冲击的行业,可以要求对中国进口产品施加限制。美国纺织企业希望,通过施加单边配额来促使美中双方继续展开谈判。
虽然美国纺织厂商能否如愿获得新的贸易保护尚不确定,但仅仅是实施一系列新配额的可能性,足以让全球纺织业格局和未来前景增添变数。美国贸易官员拒绝就政府研究此事的可能性发表评论,但据估计,如果美国纺织厂商获得成功,那么明年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数量增幅将不得超过7.5%。
欧盟:“特保”将随时启动
欧盟尽管重申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全部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的配额限制。但欧盟同时宣布,如果配额结束之后中国的进口产品破坏了欧盟的纺织服装业,欧盟将采取类似“特保”的措施保护自己。欧盟和中国已决定就避免使用“特保”进行谈判。欧盟还要求中国确保其产品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印度:欲与中国抗衡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纺织品大国,纺织品出口120多个国家,出口额占全球纺织贸易的4%。执行了数十年的纺织品和成衣配额制度将于今年底取消,对于饱受配额之苦的印度纺织业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印度政府和行业协会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纺织行业整合力度,提高纺织行业的技术含量,并寻求和海外企业的合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以期在全球纺织品市场与中国抗衡。
印度的纺织专家认为,配额取消后,竞争会更激烈。印度政府正在促进特种或者高科技纺织品的生产,这些产品前景看好,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为此,印度设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研究如何促进特种或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专家委员会正在确定哪些技术型纺织品在印度有很大市场潜力,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工程中哪些产品会有市场。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紧进行,对特种纺织品的需求很大。为了提高技术型纺织品的质量,印度打算设立专门的检测和鉴定机构。此外,印度政府正在考虑用财政政策刺激在特种纺织技术领域的投资。
为应对非配额壁垒,印度正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成行业联合,这样可以增加讨价还价的力量。二是考虑到配额取消后美国将会对印度等纺织品大国扩大出口的行为施加政治压力,印度将以提高美国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作交换。三是提高产品的价值,大力推销自己的品牌,争取更多的出口份额。
相关链接之二:WTO报告:中国不成立
今年年底即将取消的全球纺织品配额让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担心今后世界纺织品市场会被中国产品所垄断。这一说法已被世贸组织否定。WTO经济研究部日前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后中国和印度两大纺织服装强国占世界纺织服装市场的份额,并不像有些人评论的那样危言耸听。
[关键词] 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 优惠性原产地规则 纺织品服装出口
WTO的《原产地规则协议》确立原产地的标准有两项,即“完全获得”和“实质性改变”。但对于什么是“实质性改变”,并没有就纺织服装产品达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因此各国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实施对自己有利的原产地规则,创造对自身有利的贸易环境。
一、美国有关纺织品服装的原产地规则
从适用范围看,美国的各种原产地规则可以分成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和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两大类。
表1 美国原产地规则的适用范围
资料来源:根据otexa.ita.doc.gov相关内容整理
1.纺织品服装的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
美国现行的针对纺织品服装的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主要适用于输入美国的纺织品和服装的数量限制、关税,以及原产地标记。长期以来美国就对纺织品服装进口实施严格的原产地规则以保护本国服装业的发展。
1984年5月,美国颁布的海关暂行条例规定:“就执行多种纤维协定而言,一件纺织品和服装的原产地应以该物品中的原料裁剪地为准”。
1985年颁布的最终条例中规定:“如纺织品经实质性制造和加工工序转变为一件商品上新的不同的产品,则视为发生了实质性改变”。
1996年7月1日美国新的纺织品及服装原产地规则――乌拉圭回合协定法案Section 334 (b)(2) of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19 U.S.C. 3592 (b)(2)]以纺织品或服装的加工过程或缝制过程作为判定原产地的依据。
美国1996年原产地规则生效之后,许多贸易伙伴纷纷指责该规则违背了美国对WTO协议的义务。1999年,美国同意修改部分纺织品的原产地规则。2000年贸易和发展法案405款(Section 405 of the Trade and Development Act of 2000对乌拉圭回合协定法案的334款原产地规则(the Origin Rules Section 334 of the URAA)[H.R.434]做出了修改。此次修改主要涉及丝、棉、人造纤维和植物纤维织物。但对于其他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而言,原产地规则并没有改变,甚至变得更为复杂。
2.纺织品服装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
美国关于纺织品服装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主要存在于美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美国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特殊贸易方案中。
表2 美国贸易优惠安排
资料来源:根据itexa.ita.doc.gov相关内容整理
这些贸易协定成员国的纺织品服装产品将享受特定的优惠安排,通常是免除关税和取消配额限制,但前提是必须符合“纺纱后”(yarn forward)原产地标准,即纺织品服装要想享受优惠待遇,从纺纱开始至产品完成的各道工序必须全部在成员国进行。这种严格的原产地标准基本上排除了协定成员国之外的国家通过在区域内转口或设置“缝制”工厂的方式进入区域内市场,从而享受关税等优惠待遇的可能性。
表3 美国有代表性的贸易协定/方案的原产地规则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cbp.gov/xp/cqov/import/internationalagreements相关内容编译
二、美国原产地规则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分析
1.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美国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受到美国的数量限制,而对于纺织品服装数量限制与原产地的认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原产地规则非常的复杂和严格,可以有效地阻止受配额限制的国家的纺织品转口至不受配额限制或者配额尚有余额的国家或地区后再出口美国。
另外,从前文所述美国原产地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美国政府往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和利益的需要,随时改变纺织品原产地的判定标准,以达到有针对性地限制我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的目的。因此美国的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造成了影响。
2.优惠性原产地规则成为美国纺织品服装贸易新的保护主义手段
WTO允许成员国在其领土之间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而针对自由贸易区设定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也是合法的。美国已经同十几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今后还将进一步推进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安排(FTA)。2006年3月1日,美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在提交国会的《2005年度贸易政策报告和2006年贸易政策日程》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美国今后的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安排(FTA)战略目标。
表4 美国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目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相关资料整理
而较为严格的“纺纱后”原产地标准使得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在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占据了较大的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加勒比盆地地区、墨西哥一度占据了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前两位。可以认为优惠原产地规则鼓励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的内部贸易,排斥非优惠贸易安排竞争者产品,成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3.ATC协议终止后,原产地规则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
在2005年1月1日之后,由于《纺织品和服装协议》(ATC)的终止以及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配额的全面取消,各主要出口国(地区)在美国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以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以其拥有的成本、质量优势,占据的市场份额正在上升;而长期享受的美国贸易优惠政策的加拿大、墨西哥、中美洲、非洲AGOA国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2005年美国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纺织产品。从进口国别(地区)增长速度来看,来自亚洲市场的进口增长迅速,来自周边传统市场的进口增幅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在主要进口来源地中,除中国高速增长外,来自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柬埔寨等国的进口金额增幅也超过10%,而来自墨西哥、加拿大、CAFTA国家等传统供应国的进口继续负增长势头。从进口金额来看,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墨西哥退居其次。
表5 2005年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金额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地区)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但这并不能说明从此以后我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将畅通无阻,更不是纺织品服装数量限制等贸易保护措施的终结。根据中美两国签订的《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的市场准入协议》,WTO进口国对来自中国的产品保留实施特别保障措施的权利。2005年4月4日,美国自主启动了对中国出口的棉制褥子、棉制针织衬衫、棉制及化纤内衣三种纺织品的“特保”程序,并于5月13日做出了对上述3种纺织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4月28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纺织品协议执委会也于同日宣布,对中国七类纺织品设限。
2006年1~4月,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速度比2005年明显放慢,进口金额同比增加0.83%,远远低于2005年53.91%的增长速度。印尼、越南等成为美国对中国纺品重新设限的主要受益者。印尼在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排名中由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越南则跃居第五位。
表6 2006年1~4月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金额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地区)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