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教育课程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69-02
在有关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相关资料的收集过程中,一些学者运用实证法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如庞云凤、张宗业在他们的研究中针对高职三年制的课程结构体系提出了在以实践为首的基础上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同的学者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成不同的模块,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实施措施。金建生将其分成五大领域:通识领域、学科专长领域、学科专业领域、教师教育领域、技能和实践领域。妍容则将其分成四大类: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技能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步社民将其划分为三大类:通识课程、师范性课程、专业课程,其中最重要的专业课程又可划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主干课程又可划分为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应用课程、专业实践课程。
Christopher pierce Brown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他在2005年选取了9个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生,让他们分别叙述在校教育经历以及对教师角色、课程设置的理解,以此研究得出学生的所学与实践之间脱节的结论,并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中的理论课程与实践安排提出了很多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知识,具备编制和实施具体教育方案的初步能力,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了解现代学前教育思想观念和发展趋势等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幼儿园、各种早教机构、培训学校等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技术技能人才。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热爱本行业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对不断变化的技术与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英语、计算机、地理、历史和生物等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热爱生活,具有法律法规观念,掌握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常识;专业知识: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动态,掌握学前教育的工作规范。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具备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查阅资料、获取所需信息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合作与竞争;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沟通和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具有较高的各项综合
――――――――――――――――――――――――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级教改课题研究成果(编号:WZJY201513),课题组其他成员:李永明、汪梅、王鸽子、高琴
能力素质,懂理论、精实践、强素质,专业化、技能化,能胜任各级各类幼儿园、早教机构以及培训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努力成为“能教、能管、能教研、能创新、能协调,会沟通”的“五能一会”的幼儿教师,具体包括“两种观念”(先进的幼儿教育观念、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三种能力”(保育能力、教育能力、保教反思能力),“六项技能”(弹、唱、跳、说、画、做)。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幼儿园、亲子园、早教机构、培训学校等婴幼儿教育单位从事保育、教育等工作。初始岗位为保育员、幼儿教师、班长等。发展岗位为教学园长、园长等。
保育员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严格按卫生消毒制度做好茶杯、毛巾、玩具等的清洁消毒工作;每天做好室内外包干地区的清洁工作;做好班级幼儿养护工作;熟悉业务,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加强安全操作,节约用水、用电;幼儿厕所保持无臭味;定点、定放工具,如有损坏及时修理,遗失要及时报损,专物专用;协助教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和课后整理工作。
保育员岗位的典型职业能力是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能力;讲文明、讲礼貌、以身示范的能力;精通业务操作的能力等。
幼儿教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班幼儿特点,制订工作计划,并做好期末总结;每天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观察、记录、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以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热情接待家长,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主动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发表意见;主配班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关心、团结、合作,勤于沟通,育方式、方法等。
幼儿教师岗位的典型职业能力是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能力;讲文明、讲礼貌、以身示范的能力;团队分享与合作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勤俭节约、废物利用能力;践行、执行能力;负责、担当能力;遵守、变通能力;安全掌控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等。
班长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负责本班成员的工作安排;制订班务工作计划;带领本班教师做好家长工作;团结班级成员努力完成教养任务,协调班级工作,为班级创设宽松、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做好班级财产物品登记、保管、清理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经常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确保班级财产安全;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班教育教学计划及活动安排,组织家访,做好家访及家园联系记录。
班长岗位的典型职业能力是全身心融入幼儿园工作的能力;分工与合作的领导能力;团队协调的工作能力;负责、担当能力;家园合作共建能力;安全、掌控能力;组织能力等。
教学园长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负责全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完成园长交办的各项任务;领导制订幼儿园的学期教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协助园长组织领导德育工作;指导全园科研工作,组织课题组正常开展研究活动;组织和指导家长工作,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为教师职称、晋升及各种奖励提供切实可靠的资料;领导、组织好教学人员的考勤、考绩工作。
教学园长岗位的典型职业能力是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安全教育领导能力;团队协调分工能力;教研、科研能力;总结、反思能力;计划、执行能力;负责、担当能力;承上启下协调领导能力;教师培训能力;家长工作能力等。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在对幼儿园、亲子园、早教机构、培训学校等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保育员、教师、班长、教学园长、园长的任职要求,从幼儿园一线保育员岗位任务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参照国家颁布的幼儿教师职业标准,与合作幼儿园、订单幼儿园合作构建的基于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社会人”“职业人”的通用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设置课程,完成从学生到幼儿园合格员工的身份转化。
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
公共必修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军事课、大学语文。
专业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应用文写作、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文学、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写字。
专业技能课: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舞蹈、美工、声乐、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即兴伴奏。
关键词:语文教学 预设 生成
随着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高职语文教学形成了新的预设与生成关系,一方面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多向性、过程的开放性、结论的丰富性决定了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生成的结果是实际意义上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对一定的生成(结果)来说,一定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成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师核验反馈信息和促进学生下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而预设又意味着在动态生成过程中设置了既定目标、难点、重点,固定的教学程序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于是预设中固定、既定、稳定与生成中的多向、开放、丰富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我们必须了解这对矛盾的内涵,消除对立、保持统一,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新背景下,我们如何作好充分的预设
(一)预设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的预设方面有很多,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个方面入手,我们都必须掌握预设的原则:从学生出发,从文本出发。学生是我们教学的对象,文本是我们教学的材料。所以高职语文教学的预设原则,要求教师要有“文本”的概念,也要有“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寻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
(二)课堂预设的几个方面
1.预设学生情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我们知道,高职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的知识框架、认知程度、鉴赏水平、学习方法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这与我们之前一直倡导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
2.预设个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
3.预设文本自身的多元性理解。有些文本所呈现出的主题思想就存在着多样性,在学术界本身就存在着争论,例如《项链》的主题的品悟和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分析就存在着多种理解,所以在课堂预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不要在课堂上力求整齐划一的答案。
4.预设拓展延伸。高职语文教学倡导“大语文”的教学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要求我们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阅读生活这部无字词典来获取信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因为学生拓展学习的方法、途径与内容丰富多彩,极易生成新的难以预测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学生的眼光对易于拓展的内容进行预设,了解他们可能使用的拓展方法与途径,做到胸有成竹。
二、在新背景之下,我们如何作好自然的生成
1.对生成的必然性有充分的认识,语文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课前的预设是必需的,课堂的生成是必然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一节没有生成的语文课并不能称之为好课。对此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
2.要形成“生成是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的理念。“教学相长”就是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双方都得到提高。教师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生成,只有生成才能让教师走出自己思维的定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从而使自己的知识构架更加完整,知识内容更加丰富,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3.自然的生成需要教师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的预设之外的,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事情。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能够从容指导学生。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方寸大乱,那么其他的一切教学设想都不可能得以实现了。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而不能居高临下,一棒子打死。
4.自然的生成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不要高高在上。当学生在就课本内容发表观点的时候,我们要用心的倾听,这样才能从中明确学生的观点并对之给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并在之后,进一步地明确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流,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我们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
5.把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整合起来寻找新的生长点。例如,我在教学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请学生鉴赏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满”字,我预先想到学生可能会说“满”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因为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大量地运用夸张和想象。可是学生们却围绕夸张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说夸张也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笛声不可能满洛城,但是有一位同学用《劝学》中的名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回答了其他同学的疑问,笛声借风势是可以飘得更远,或者让远处的人听得清楚。虽然这一解释也可能不够完美,但至少活学活用的精神值得提倡,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生成教育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活学活用。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6.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组。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我们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所生成的独特的见解,这时教师不可打压学生的观点,而要顺应学生思维走向。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顺水推舟,给以适当的鼓励,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起来,共同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让我们通过对预设和生成的不断研究来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陈杰.《建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新型关系》.《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9月
2.康长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
3.王华.《草根化研究――追寻教育理想与学校使命》.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4.许光新.《网络条件下学生建构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江苏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关键词]美术;学前教育;课程建设
从哲学上讲,破后而立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也应该从破与立的辩证角度进行一次革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重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课程的建设依托于正确的课程观、合理的课程结构、多元化的课程活动方式及课程实施途径等。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发展必须打破原有课程建设板块中的部分内容,重新树立新的观点。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中的“破”位
(一)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观
课程建设首先要有正确的课程观为指导,课程观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多以技能培养作为课程目标,这种指导思想直接反映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及教学方式上面。以简笔画、图案、素描、国画、水彩画为教学内容,这是典型的专业美术课程设置,其考核评价必然以技能掌握程度为标准,教师依然以培养专业美术生的观念进行授课,这种课程观违背了学前教育美术的培养目标。
(二)美术课程结构固化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源于早期幼儿师范教育基础,美术课程设置基本以绘画、手工及环境布置作为三大结构。近年来,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的前两年总是感觉工作压力大,对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有较长的适应期,这说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职后岗位衔接不够。多数高校把美术课程教学任务集中在学生绘画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美术文化的熏陶和美术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有:在讲解美术史论时,没有结合幼儿审美心理来进行欣赏教学;侧重专业基础写生训练(静物素描),没有配合幼儿点、线、面构成的技巧与方法;侧重中国水墨和水粉、水彩的色彩训练,没有符合幼儿油画棒画、蜡笔画等绘画形式的涂色、配色原理。
(三)美术课程师资不专的客观表现
1.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认识不足纵观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大都毕业于美术专业,在岗前接受非幼儿美术教育,自身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因此,他们对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认识不足,对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认知也是几近空白。他们步入学前教育美术授课这一特定教师岗位后,由于缺乏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容易导致教学理念的不完善、课程结构的单调、课程内容的局限、评价方式的僵化等现象。2.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不明在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是关系个人的大事。对于任课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师,担任课程主要是学前绘画、手工和环境布置等,因此在科研工作侧重于学前教育美术方面更加合理,这样又容易将自身的专业特长搁置一边,教师担心学前美术方向不符合大学所学专业,职称评定要受到影响。如果过多研究自身专业,对于学前美术又没有深入研究,教学也会大打折扣,故而导致研究方向不明。
(四)美术实训教学受限
作为学前美术课程,学生的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很大,而现实的美术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校内实训场地少。从手工、环境布置课程来看,手工课程的实训环节涉及剪、裁、刻等技法,因此需要有专业的手工实训室。而主题墙面布置需要大型实景课室,缺少实际场景的训练终究是纸上谈兵,难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二是校外实训基地不稳定。校外实习基地是开展学生见习和实习工作的有力保障,学生必须到幼儿园进行全方位的见习方能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从幼儿园的角度考虑,他们是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的,认为见习和实习的学生会干扰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管理及活动。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中的“立”点
(一)树立以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提倡美术教学活动与其他领域知识的融合,幼儿美育培养重在促进发展,幼儿的美育活动是以培养兴趣、开发思维和审美意识为主,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引导孩子开展创造性的美术活动,用美术熏陶孩子的心灵,通过材料探索一些美术表达方法,在兴趣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训练手眼脑的协调发展。结合以上分析,幼儿园教师培养不能仅仅注重美术技能训练,而应该把培养重点放在幼儿教师的美术综合素养方面。作为幼师培养机构,学前教育专业必须打破原来注重幼师美术技能的课程观,重新树立以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观,以培养幼师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审美感受为主。
(二)树立三大构成的课程主线
课程主线犹如文章的中心思想,对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进入高校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接触美术专业训练,所以在学习美术课程时出现诸多困难,由于缺乏课程主线的引导,加上课时紧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技能讲授,容易忽视方式方法的引导。三大构成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实践证明,它在美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课程地位,因此同样适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首先,平面构成主要包含点、线、面在二次元的平面上的构成形式法则,平面构成原理适用图案、环境布置等课程内容;其次,色彩构成是学前教育专业装饰画、水彩笔画、蜡笔画等课程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配色原理,并能够掌握色彩的综合表现能力;最后,立体构成是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基础,是利用各种材料并以视觉审美为基础,依据构成法则重组新的形体课程,也是通过点、线、面来重构空间立体造型的美术学科,重在研究构成立体形态中各类元素的方式方法。学前教育专业引入立体构成,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到手工及环境创设中。
(三)创立多元化的课程类型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内容广泛,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偏多。面对美术课时的限量、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以及就业岗位意向的现状,综合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出发,创立多元化的课程类型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有效措施。多元化的课程类型包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大学生社团活动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专业必修课是高校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将最基础的美术课程以必修课形式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教育,例如简笔画、美术手工教具制作等。专业选修课是为少数学生量身定制的学习形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未来岗位意向进行自主选择,这类课程是对美术课程的再补充。高校大学生社团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类型,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为例,高校美术教师针对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创办相关的社团。例如成立手工协会、美术活动设计兴趣小组等,手工协会就是对手工课程的延伸,通过活动探索更多的手工材料和制作技巧,利用业余时间提升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训练也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已经正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旨在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成的项目小组进行学术上的研究和创业实践训练等。
(四)建立高职院校与幼儿园的互助合作共同体
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以就业导向进行课程体系设计,高校一直提倡邀请校外专家和用人单位来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企合作也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建立高职院校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关系,不仅改善学生实训、实习基本条件,而且促进双方师资的深度交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1.幼儿园为学前教育专业提供实训平台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训基地建设,这也是教育类专业实施见习、实习必修课的基本条件,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为此,加强学校和幼儿园合作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途径。高校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见习,主要了解幼儿教师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在校学习的目的。另外,可以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加环境布置的实践。幼儿园经常有主题性的幼儿活动室环境布置,既锻炼了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也让学生熟悉幼儿园的相关工作,这些活动为学生适应社会岗位营造良好的环境。
2.提升双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近几年,全国各地开始组织中小学教学置换培训,即将双方教师互换岗位。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与幼儿园美术教师进行置换,双方教师置换前必须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即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任教师到幼儿园进行跟班教学,熟悉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以及各项常规工作,而幼儿园教师则到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实践教学,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理念与方法传达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使在校生能够充分理解和体会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及方法。
关键词:音乐艺术;学前教育;钢琴教学;课程体系;目的定位;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Piano Teaching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in HVE
LAI Shui-e
(School of Music,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02)
音乐对人类精神、情感、灵魂和品格素养产生的作用使音乐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尤其在幼儿时期,正是品格与审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音乐赋予孩子们丰富的情感和开朗的性格,为他们提供的是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发挥创造力的空间。钢琴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实践中,教师的音乐素养和能力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及其钢琴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钢琴教学在幼儿教育体系中分量的凸显,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的分量也越来越重。然而,这种需求所具有的学前教育特色和个性,使得传统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课程体系中钢琴教学部分的不足愈益显现。
首先,由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还缺乏相对统一完整、符合本专业实际的课程教学体系,这就造成了教学实践的随意性。同时由于教学定位的模糊不清使得钢琴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等各方面都缺乏明晰的框架和规范的标准。在实际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学方法的应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评估手段的确立等等,都没有一个经过合理论证的规范的依据,而是由各校、各系甚至个别的教师来分别制定,随意性十分突出。例如在教材的选择上,有的使用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教材,有的使用中师小教专业的钢琴教材,对实际教学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但使得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课程体系,而且教学效果和培养出来学生的水准也参差不齐,从长远来看这无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还是对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存在很大的隐患。
其次,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对象在专业上往往较低,而钢琴教学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占据课时的比例又相对较少,两者之间存在矛盾。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结构和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个体的差异也不断扩大。就钢琴基础而言,一部分学生仅在考前接受过突击训练,只会生硬地弹奏一两首应试曲目;更多的则是从未接触过钢琴,甚至对音乐基础知识也一无所知,对于钢琴教学来说基本是零起点;而在进校前就接受过较为正规的钢琴学习和训练的学生则是凤毛麟角。面对教学对象这样的实际情况,钢琴教师不得不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开始教学,再进入钢琴演奏技能及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意味着,要将这么多零起点的学生培养为能够担当幼儿音乐教育任务的幼儿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宝贵的课时。然而,从目前的普遍状况来看,各个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大纲能够分配给钢琴教学课程的时间基本为2-3个学年,每周只有1个课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来弥补音乐基础和课堂教学的不足,但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又比较多,在时间上很难保证。这种低起点和少课时之间的矛盾给钢琴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是钢琴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再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有着区别于一般钢琴教学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学前教育特殊的教学对象决定的。对于幼儿音乐教师来说,他们所要具备的并不是艰深的钢琴技巧和高超的演奏水准,而是在基本掌握钢琴演奏方法的同时兼具音乐基础理论、弹唱、编配甚至音乐创作等综合性的音乐素养。而且这些音乐素养必须融会贯通在幼教实践中才能得心应手,因为幼儿的音乐活动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各种音乐形式的综合。显然,这与一般的钢琴教学的目的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将其他层次的钢琴教学的课程体系照搬过来必定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的特殊性如何在实践中贯彻与体现,这无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课题。
面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难,客观上对研究和修整课程体系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人们应该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互动,来推进并努力构建更为合理的、具有一定普适性和规范性、易于推广运用的课程体系,让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做到:学有所依,即为确定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整体方案提供直接的参考,为学前教育钢琴教师开展教学提供适当的依据;学有所成,即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钢琴教学的定位,为学生提供学习钢琴的目标,促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评有所准,即为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效果提供具一定操作性的评价标准,纳入整个学前音乐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激励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加强学前教育钢琴教学课程建设对于提高整个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水平、培养全能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具有十分直接的现实意义。
第一,明确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的定位及教学目的。
构建符合本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是十分迫切且至关重要的,它既要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特点,又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真实情况,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指导开展特色钢琴教学。而这一切的前提则是要有准确的课程定位和明晰的教学目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那么它的定位并不针对比赛型、技能型、专业型的钢琴演奏人才,而是能够熟练并综合运用钢琴以胜任幼儿音乐教育的人才。从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来看,我们需要的是以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弹唱和编配能力、具有根据幼儿的实际音域进行移调的伴奏能力、能熟练表现和运用幼儿音乐甚至进行简单编创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教学理念和定位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转化为学生的技能,因而我们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基础性、针对性的钢琴技巧训练,使幼儿歌曲的视奏、伴奏、和声编配、弹唱、移调等实用性技能得到重点训练和有效提高。
第二,选择符合本专业特点和实际的教学内容,注重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的选编。
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并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内容应该涵盖的要点包括:学习乐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多种风格的幼儿音乐曲目并熟悉现用的幼儿教材,掌握弹唱和即兴伴奏的技能,注重移调的练习,尝试幼儿音乐的编创等。教学内容的每一项要点都要有目的性地展开,并将所有教学内容有条不紊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完整的、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于低起点的学生来说,学习乐理的基础知识是开始钢琴课程教学的第一步,它主要包括了对五线谱的认知,掌握音高、音值、速度、力度,认识节奏、节拍,准确把握音阶、旋律及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区别调性、调式、和声织体等,这些是学习钢琴弹奏的理论基础。
(二)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教会学生钢琴弹奏正确的姿势、手型及指法,五指练习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接下来可以音阶与琶音为基础来训练学生的手指弹奏技巧,音阶练习有助于旋律弹奏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琶音练习则有助于弹唱及伴奏的掌握和运用。教会学生连音、非连音、跳音等钢琴最基本的弹奏方法。适宜选用既能突出旋律的音乐形象感又能使演奏能力得到充分提高钢琴练习曲,如《拜厄钢琴基本教程》及《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等。这些练习曲很有代表性地涵盖了训练中经常遇到的、学生也必须明确掌握的手指技巧、旋律弹奏、伴奏特点、段落划分、调性变化、弹奏风格等知识点,教师可以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渐引入设计教学。这些针对性很强的基础技能训练可以为掌握幼儿音乐曲目的弹奏、弹唱及伴奏等打下良好的基础。需要提出的一点是,学生从弹奏练习曲开始就应该养成视谱弹奏的习惯,因为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恰恰需要教师具备的是现场视谱弹奏的能力,因而从弹奏练习曲开始教师就应该督促学生养成这个习惯。
(三)在钢琴乐曲的选择上,有的教师指导学生弹奏较长、较大、甚至较难的乐曲,这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并不相符,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对钢琴学习丧失了兴趣和信心。以实用性训练为前提,所选用的乐曲一方面必须涵盖主要的演奏技巧、代表性音乐风格,另一方面也可选择今后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将会大量运用的符合幼儿审美及幼教功能的乐曲,甚至可以从现在普遍使用的幼儿教材中适当挑选。通过这些乐曲的训练,希望能使学生掌握多种风格的幼儿音乐曲目,熟悉现用的幼儿教材,这实际是将实践的因素提前引入到了教学中,对今后的实际工作将会是大有裨益的。此外,由于我国各种版本的儿童歌曲绝大多数使用的都是简谱记谱法,因此培养学生简谱视奏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四)无论是钢琴基本演奏技能的培养还是钢琴乐曲的训练,最终都是为幼教实践做准备,掌握弹唱和即兴伴奏的技巧成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也是学生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最常用到的应用性技能。因而弹唱和即兴伴奏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是很明显的,应该适当增加旋律分析、配置和声、伴奏音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趋势风格等方面的训练并相应的提高能力。在弹唱和伴奏曲目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到多民族、世界性、典型性等因素,一些旋律性强、节奏特点明显、段落清晰、和声运用较为普遍、伴奏织体多样的作品就比较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练习和掌握。
(五)在幼教实践中,由于幼儿个体差异较大,学生们会碰到不同性别和音域的孩子,要实现灵活运用钢琴展开教学,就必须根据不同孩子的音域特色来进行弹唱和伴奏。这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同时注重移调的练习。在训练移调时可以经常在课堂中提问学生,使他们明确几种大小调分别有几个升降记号和升降在第几级音上,这种训练略显枯燥,但却是必须做到的基础性教学。
(六)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幼儿歌曲不但数量少、风格单一,而且大多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作品,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状况有着不小的距离,而新人新作却鲜有问世,传唱和产生良好的影响更是无从谈起。原因是现在的音乐创作者很少会关注幼儿歌曲这一领域,即便有所关注也因为幼儿歌曲特殊的受众而无法创作出适合幼儿特点的作品。其实这个问题值得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和学生思考,因为学前教育的学生无论从音乐技能还是对幼儿审美特点的熟识程度上来看,都是最适合的幼儿歌曲的编创者。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尝试着进行幼儿音乐的编创,教师也可进行适当的引导,以此来缓解幼儿音乐创作缺乏的现状。
此外,教材选择是许多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遇到的难题,因为好的教材对于解决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它首先必须符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必须以基础性、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为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来指导教学。除了依靠一至两本专业音乐教材之外,还要选好、用好与主干教材相匹配的辅助教材,这有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的程式化与学生需求多花样之间的诸多问题。目前使用的教材多为各校或教师自主选择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目前还缺乏规范、实用且得到实践检验和肯定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材。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们应该互相借鉴各自的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不断总结经验,着眼于全国范围,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编创出一套符合我国幼儿教育实际和学前教育学科特点的钢琴教材。
第三,运用多样灵活的钢琴教学形式,引导实践课程及早介入。
小组课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普遍采用的主要的钢琴教学形式。小组课虽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专门解决某一个学生的具体问题,但是它在讲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基本方法、解决初学阶段的共性问题时却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小组课的形式和氛围,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他人的一面镜子,使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不断提高,学会发现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
小组授课虽有其节约课时和教学资源的优势,但是却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实行因材施教,然而在“一对一”授课形式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教师还是可以在小组课中融合个别指导的形式,发挥电钢琴交互式较强的集体教学优势,开展多媒体教学,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从而深入观察和解决个别学生在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在技术与艺术处理上有针对性地教学。
钢琴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学前教育的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最终将面对无数的孩子运用钢琴来展开教学。如何消除学生演奏的紧张、羞怯的心理,同时检验教与学的成果,定期举办小型的演奏会是一种不错的教学形式。无论台上和台下的学生在互相观摩的过程中,都会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演奏上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案。除了演奏会之外,实践教学是学生更为全面地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的一种形式。因而要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建立直接或间接的实践基地,亲入幼儿园观摩和实践。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介入幼儿园实践教学的时间宜早不宜迟,如果可能在一年级就可以尽早介入,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逐步适应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氛围,同时尽早地认识到从事幼儿音乐教育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尊重钢琴教学及演奏的特点,采用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机械工程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视工业发展,机械工程专业成为各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高校各专业的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其中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必学的专业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部对高校各学科的课程进行调整,重点放在创新能力培养上,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拓宽专业发展口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中详细讲解机械材料的选择、处理和机械材料性能控制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对该门课程进行简单介绍,希望能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优化和师资力量建设
机械类专业课程分为四方面:金属学、热处理与工艺、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及其他材料。在金属学方面,除了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外,还要了解其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例如金属组织结构、金属材料结晶过程和相图等;在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知识方面,深入了解金属形成零件过程中选用的制造工艺,理解其形成原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理的制造工艺;在工程材料知识方面,重点了解合金的性能、组成成分和生成技术等;关于其他材料知识,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等,要求学生详细了解其分类、性能和用途等。
教师是传播知识的实施者,其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专业教学质量。高校应积极引进人才,新聘请的教师应该先做教授的助教两年,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试讲成功以后才可以为学生授课。另外,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师应该重视提高科研能力,关注最新科研方向,在教学中渗透科研新知识,并在实践课中不断更新实践内容,提高师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1.授课主要采用多媒体加板书的方式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主要研究机械加工使用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和应用等,其中材料的组织结构是微观抽象的,材料的性能需要用数据来体现。如果在黑板上板书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数据会占用课堂大量时间,而且结构符号繁琐,教师画起来可能不规范,没有针对性,使学生产生误解。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立体,学生能直观看出材料结构,对于表征材料性能的数据在多媒体上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分析起来更加直观。黑板板书课程的重要内容,提醒学生注意,并记录下来,所以采用多媒体加板书的教学方式,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2.合理使用电化资源进行教学
在授课之前,教师将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中的一些知识制作成幻灯片或者刻成光盘。制作成幻灯片的知识一般是理论知识,或者需要用图片辅助解释的知识,避免在黑板上手画图像。制作成光盘的知识一般是仪器的使用方式,因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高校条件有限,一些高端设施少,学生不能亲自进行操作,光盘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实验过程。
3.构建网络式教学模式
全国高校的教师相互学习。一些著名学者在网站上建立一个教学平台,录制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视频并上传、及时更新,供各地高校该专业学生n下学习。该平台也可作为一个互动平台,学生问问题,教师解答,对于意见不统一的答案,教师之间进行交流。
三、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
1.考试题型优化
优化后的题型分为概念题、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六大类。概念题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准确度;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简答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而综合题侧重Fe-Fe3C相图、钢的热处理与工程用钢三部分的综合。考试题目中还要加入实验内容,该内容考核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督促学生在实验课上好好学习,提高实践技能。
2.创新和完善试题库,集体阅卷和考后分析
机械工程材料方面的知识每年都有更新,并且关注的方向也有可能不同。为了督促学生了解该专业的最新动态,教师对试题库要进行优化和完善,更加系统地组卷,学生考试以后,进行集体阅卷,阅卷组长负责总结学生的薄弱点并商讨改善措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内容多的特点,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提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改革考试题型及阅卷方式等,希望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东,吴功平.机械类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