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艺方法

茶艺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艺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茶艺方法

茶艺方法范文第1篇

近年来,有关中英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把中英思维方式和中英句法对比相结合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从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入手,深入分析中英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汉英句法上的具体表现,从而在翻译中转换思维方式,译出地道的作品,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一、悟性—理性思维与语义——语法型句式

受儒家、道家、佛教等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悟”字,形成了中国式的悟性:思维主体对客体对象或主体自身的本性与内涵的直觉洞察与领悟。所谓“悟”即“领悟”,凡事不直接言明,含蓄而不外露,言外有意。表现在句法上,汉语句子组合根据语义,以达意为主,句法功能呈隐性,是典型的意合型或语义型句式。具体来说,词语和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组词造句中完全根据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的排列顺序。中国人写文章讲求“形散而神不散”,具有“以意统形”之特点,就是语义型句式的集中体现。

而西方人则重视理性,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形成了以经验为基础、重视形式逻辑论证的理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在表达自我时,注重语言结构及形式的缜密性。表现在句法上,英语句子结构多通过介词、连词、关系代词等有形的连接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句子组织严谨、层次分明,句法功能呈显性,是典型的形合型或语法型句式。

汉语的语义型句子根据在语义,重内在的逻辑关系,而英语语法型句子的根据在语法,重外在的形式连接。因此,在英译汉时,先分析句子的结构、形式,才能确定其功能、意义。而汉译英时,则先分析功能意义,才能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以下暂举两例,旨在抛砖引玉。

1.It was an old woman,tall and shapely still,though withered by time,on whom his eyes fell when he stopped and turned.

译:他站住,转过身来,定睛一看,是个年迈的妇女,虽饱经风霜,却身材高挑,风韵犹存。

析:原文体现了西方人“以形显义”的句法特征。全句围绕“woman”一词,句子主干清晰(It was an old woman),其余部分做后置定语。句式形式结构完整,主次分明。而译文则摆脱了原文句法形式的限制,从意义出发,句子略显松散。

2.一路上吃了半斤炒栗子,睡了一会儿觉,就到了北京。

译:We ate half a jin of roast chestnuts,had a nap and soon arrived in Beijing.[1]

析:原文中没有出现主语,是汉语中典型的无主语句,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句法,达到语义连贯的效果,增添了主语“we”。

二、本体—客体思维与人称——物称句式

中国传统哲学注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在人和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中,人起主导作用,强调人的主体意识。这种人本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了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本体型思维方式。因此,中国人理解、描述客观事物时往往从自我出发,语言表述中表现出种种主体性特征。尤其是涉及到行为主体时,汉语常用人称即有生命的词或隐含人称做主语,多采用主动语态,即便使用被动语态,也往往表明动作的执行者。

而西方哲学强调物我二分,主客对立,以自然为本,强调客体意识。这种物本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了以客观世界作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中心的客体型思维方式。因此,西方人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常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常用抽象名词或其它无生命的物体做主语,用物称代替人称,以区分主体和客体,强调客观性,多采用被动语态。翻译时,必须转换思维方式,根据语义逻辑改换或增添句子的主语,调整句子的语态,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1.The problem of jet propulsion is known to have already been solved by scientist.

译:人们知道,科学家已经解决了喷气推进问题。

析:原文是典型的被动句,译成汉语时,增加了泛指人称“我们”,原句中的宾语“科学家”转换成译文的主语,实现了英语物称、被动句式向汉语人称主动句式的转换。

2.发怒之后,我不难过,也不后悔。

茶艺方法范文第2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交通工具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机动车辆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作案和潜逃提供了便利,利用机动车辆进行违法犯罪的严重暴力案件逐年上升,各种跳跃式的跨区域作案,作案后向异地逃窜的动态犯罪特点日益突出。犯罪分子之所以如此疯狂,其原因之一就是利用了当今非常便利的机动交通工具,有的就直接利用盗抢来的赃车进行流窜、潜逃或伺机作案,因而对各种嫌疑车辆的现场查控便成为公安机关经常运用的一项重要的查缉手段。

由于犯罪嫌疑车辆在夜间作案易于隐蔽、易于逃窜,夜间也是犯罪嫌疑人作案的理想时间。警察在夜间对犯罪嫌疑车辆进行查控时,现场光线昏暗,不利于观察和识别,对潜在的危险不易发现,行动中又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车辆查控现场往往处于“敌暗我明”的状态,因而夜间查控嫌疑车辆具有对抗性强和危险性大的特点。下面分析几个典型案例。

1997年1月7日,3名操北方口音的男性青年从广东省潮阳市峡山镇租乘汕头市一红色桑塔纳出租车,沿广汕路向西行驶。途中一人称要大便,司机便按要求将车驶进路南侧叉弯内停靠。车刚停定,该3人一前两后,将司机套勒颈部,意欲杀人劫车。此时,陆丰市公安局铜锣湖派出所两位民警驾车路过此地,见此车情况有异,便停车上前盘查。一民警下车走近出租车低头向车内察看时,被车内嫌疑人猝然迎头枪击,弹中面部,当即牺牲。紧随其后的另一民警因事起突然,未来得及作出反击,亦被下车追杀的嫌疑人连击数枪,一弹击中胸部而重伤倒地。嫌疑人劫去牺牲民警的“七七”式手枪一支,驾出租车仓皇逃离现场。

根据上诉案例,我们分析认为存在以下失误:

(一)两位民警有一定的警觉意识,发现红色桑塔纳出租车有异,但缺乏必要的警惕意识和现场局面控制意识,致使本来对民警有利的盘查变为不利的被动挨打。

(二)车辆查控时的战位和与所要盘查对象的距离有误。

(三)车辆查控缺乏临战意识,未能利用配带武器的优势。

为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警察伤亡,提高执法效益,针对“夜间查控嫌疑车辆”这一基层警察在执法战斗中极易出现失误的重点和难点环节,按照常规的查缉战术的要求,浅谈以下方法。

二、对嫌疑车辆的发现和识别

对嫌疑车辆的查控,首先要准确发现和识别嫌疑车辆,只有准确识别了嫌疑车辆,才能选择有利地形、采取相应措施、合理部署警力,实施拦截查控。所以,对目标车辆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夜间来往车辆的灯光非常刺眼,不便于警察观察来往车辆,而且天越暗,车灯越刺眼,因此,一定要加强现场灯光照明。在选择车辆查控的路段时,除遇到特殊情况外,一般要选择路面光线较好的地段实施。

嫌疑车辆与其它车辆的区别在于其与犯罪活动有关,因而,它必然表现出与犯罪有关的某些特征,暴露出一些疑点,这给我们发现和识别嫌疑车辆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识别嫌疑车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从车辆的外部形态上发现疑点。

无牌、假牌以及挂“克隆”牌的车辆,号牌装挂方式或状态及位置不符合要求,安装不牢固,被涂改或有意搞的模糊不清;车身或车内有血迹或搏斗的痕迹;车门和车锁被撬过,车窗玻璃破碎或刚刚更换过;车辆的发动机及车架以及有些车型的车体、玻璃的号码与证件不符或有涂改的迹象等等,均为疑点。

(二)从车辆的行驶状态上发现疑点。

犯罪嫌疑人在逃避打击心理的作用下,当发现警察、警车或拦截的关卡时,往往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如突然调头、突然转弯、犹豫不定、突然加速或减速、车辆行驶摇摆不定、对交通标志和信号不作反应、夜间行驶不开车灯或开错车灯、不开转向灯或不关转向灯、拦截时有闯卡的动向的等等。

(三)从车辆中乘坐的人员身上发现疑点。

在对车内人员进行检查时,发现其表情不自然、神情慌乱,彼此间用眼神或暗语及某种手势传递信息;对某项检查表现出异常紧张或故意表现出不在意;穿着不合体,或穿着与身份和季节不相符;身上有伤、血迹和其它嫌疑斑迹;携带的证件有涂改和伪造的迹象;可以人员相互间对某一问题的表述不一致,或对某些本应了解的问题却一无所知等等,凡有嫌疑之处的,都应对其认真仔细审查,从中发现、确认真正嫌疑人。

(四)从车辆装载或车内人员携带的物品上发现疑点。

在对车辆装载的货物或车内人员携带的物品检查时,如发现嫌疑迹象,应认真审查,从中发现和确认犯罪。

三、对嫌疑车辆的拦截

对嫌疑车辆的拦截是查控嫌疑车辆的重要环节,在夜间实施拦截盘查一定要选择观察效果较好的地段进行,主要的方法有“直接拦截战术”和“间接拦截战术”两种,在查缉实战中,可以根据情况将两种战术灵活地结合起来运用,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直接拦截

直接拦截是警察采取公开的方式对嫌疑车辆实施的拦截。直接拦截通常在两种情况下使用。一是为发现、制止或查处某种犯罪或违法行为而进行的例行性设卡检查;二是为堵截和缉捕特定对象的直接拦截,往往是在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实施间接拦截的情况下进行的。

设卡拦截,是直接拦截的主要形式,夜间担负拦截任务的警察处于极其危险的位置上。因此,警察上路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由持枪警察担任警戒,并穿戴防弹衣和防弹头盔等,为保证嫌疑车辆查控的顺利进行,应配备火力强大的自动武器,如微型冲锋枪等。拦截卡点通常应设有固定式或移动式拦截路障,以防止嫌疑车辆闯卡。使用拦截路障进行拦截时,应在路障前方一百米处设提示牌,对嫌疑车辆实施警告。

在截查对象明确的情况下,对于强行闯卡的嫌疑车辆,在非常紧急和确有必要时可以进行火力拦截。火力拦截应使用散弹枪,并从嫌疑车辆行驶的垂直方向射击车辆的轮胎,可以避免伤人和直接击毙嫌疑车辆中的人员。对于巡逻中遭遇和已经闯卡的嫌疑车辆,除非有特殊需要和特别情况下,一般不应进行追击拦截。因为在追击拦截时可能给警察和行人及车辆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对此类事件的处置应当是尾随跟踪,同时通报指挥中心,部署其它警力进行设卡拦截。

(二)间接拦截

间接拦截是指出于保证安全的需要等原因而进行巧妙伪装或利用某种借口而实施的拦截。间接拦截所针对的目标主要是可能进行暴力对抗的犯罪嫌疑人,包括已被确认和需要进一步确认的对象。间接拦截是在不暴露警察真实身份或拦截真实意图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拦截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谋略色彩,能够使乘坐嫌疑车辆的犯罪嫌疑人在没有准备反抗的情况下即被拦截抓获。

常用的间接拦截方法有:

1、假借执行其它公务进行拦截。如交通检查、道路稽查、货物检查等其它措施。

2、化装拦截,即警察化装成与行动环境和场合相适应的角色,并以所扮角色相符的理由接近和拦截嫌疑车辆。如化装成小商贩兜售商品而接近疑车辆,或假扮成故障车辆或肇事车辆的求救司机而接近嫌疑车辆等。

3、制造某种事件的假象而限制车速进行拦截。如制造交通事故、堵车、道路改行或道路维修等假象,要求嫌疑车辆限速、缓行、边路行驶等情况,并伺机拦截。

特别注意的是在夜间车辆行驶速度较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意外,因此进行拦截时,警察一定要穿好反光衣,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发生。警车警灯也应该不停的闪烁,给车辆查控现场增加一种紧张的气氛,把潜在的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对嫌疑车辆进行控制

警察在截查嫌疑车辆的实战当中,其中一种极易出现失误的情形,就是警察面对已被截停的车辆,尤其是涉嫌枪支等暴力犯罪的嫌疑车辆,查缉警察常常在车内人员尚未被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甚至连车内人员都未看清的前提下,就急于接近嫌疑车辆,抵近观察,甚至去拉车门,结果遭到车内暴力犯罪分子的突然袭击,特别是在夜间实战中这种失误屡屡发生,为避免此类失误,警察在进行夜间查控中应遵循以下战术要求:

(一)加强优势,保障装备,合理站位

在夜间面对已被截停的犯罪嫌疑车辆进行查控时,可利用拦截警车的照明灯光或其他照明工具对准嫌疑车辆,照的犯罪嫌疑人睁不开眼睛,无法观察警察的动向,不敢轻举妄动,也便于警察观察嫌疑车辆内部情况。还可将拦截警车停在嫌疑车辆的侧后方并将车头对准嫌疑车辆,利用大灯照明,这样可对出现的危险情况作出及时的反应。警察在接近盘查前应尽可能以优势警力、配备优良的武器装备及防护装备,与嫌疑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对目标形成围控态势,对目标控制时警员之间应讲究配合,站位时应尽量抢占“三个点”,即嫌疑车辆“左前方”、“左后方”以及嫌疑车辆的“正右侧”,这“三个点”距嫌疑车辆一米,这对警察意味着“安全距离”,并尽可能构成一个“正三角形”,便于必要时对目标形成合理的“交叉火力”控制,在此特别强调切忌形成“对角火力”,否则极易误伤同伴警员,站位时应充分利用警车或其它有利地形与遮蔽物以有效保护自己。除按常规战术动作外,还要注意利用照明光源,选择照明光源以外、车内人员不易观察到的路线接近。

(二)加强控制,有备无患,攻防结合,措施得力

面对被截停或无法再继续逃窜的犯罪嫌疑车辆,警察应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因为险情可能随时发生,尤其当车上人员未被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警员切勿盲目地轻易接近嫌疑车辆,更不能直接上前去拉开车门,“敌暗我明”的局面决定了这样做非常危险,而应首先按上述“一”中做法进行,利用“武器威慑控制”方法对嫌疑车辆形成“正三角形”控制,并适时运用“语言控制”限制对方身体行为,如进行喊话:“我们是警察,执行公务,熄灭发动机,摇下车窗玻璃,扔出钥匙。”并命令司机打开车内照灯,两手伸出车窗将车门打开并两手抱头下车,下车后要命令犯罪嫌疑人高举双手,并慢慢地转身,以便盘查警察清楚的观察其身上是否藏有可疑物,然后,背向盘查警察倒行至车后位置接受搜身检查。若车上不只一人,应注意对车上所有人员进行“监视控制”,并令他们将两手都放在头上或前靠背上,然后令他们从左侧门一个个慢慢下车,并令对方背对警察两手放在车篷上、墙面上或树杆上等依靠物上面。

上述重要的操作过程要尽量在光源照明区域内进行。警察应对犯罪嫌疑人实施不间断的控制,视情况适时运用“火力惊吓控制”以加大震慑力度,对方若有持枪、持爆、持刀的袭警行为出现时,警察应迅速判明情况,在确保无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果断运用“火力射杀”的终极控制手段,做到先发制敌,以避免警员伤亡。

(三)强制盘查与抓捕紧密结合

对已被命令下车的人员进行强制盘查时,直接担任盘问检查的警察,必须在同伴的武器警戒下进行,一旦目标被确认,应立即将对方制服并予以缉捕。对严重暴力犯罪嫌疑人应先上铐后搜身若车上有三名以上团伙成员,应控制嫌疑人员下车的节奏,最好是控制一个人后,再令第二人下车,以防嫌疑人员趁乱逃走,下车时只能令对方都从左侧门下车。

(四)清查车辆,防范隐患,获取罪证

警察接近嫌疑车辆时,要注意观察车内尚未看见的空间,如果后排无人乘坐,应令司机下车后将后排左边一侧车门打开,以便警察对车内一目了然,同时应注意汽车尾箱的盖缝,看箱盖是否依然锁着,避免遭到隐藏于尾箱中犯罪分子的袭击,排除隐患后,应对嫌疑车辆全面清查,以获取可能存在的罪证。

五、结论

通过对夜间查控嫌疑车辆的分析和认识,执法民警必须熟练地掌握对嫌疑车辆的识别途径、拦截的要点、拦截卡点的设置以及如何控制嫌疑车辆和车内嫌疑人员的技能,还必须掌握犯罪嫌疑人利用机动车进行违法犯罪的规律和特点,经常性地进行实战演练,切实提高民警的综合实战能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制止其利用机动车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截获嫌疑机动车,捕获犯罪嫌疑人,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谓的伤亡,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水平和查控嫌疑机动车的技战术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犯罪手段的暴力化和多样化特点的增强,作案人在夜间犯罪中或者犯罪后利用机动车辆逃窜的越来越多,对这类犯罪嫌疑人的处置已成为警察查缉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夜间查控嫌疑车辆作为警察处置突发事件、打击刑事犯罪的快速反应机制的组成部分,对于有效遏止犯罪、捕获案犯、维护社会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警察与犯罪嫌疑人的正面交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所以,警察必须熟练地掌握对嫌疑车辆的发现和识别、拦截以及查控的方法,才能尽可能保证警察自身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因此,为了保证警察在夜间安全高效的完成查缉任务,夜间查控嫌疑车辆的方法值得我们研究。

关键词:夜间查控,嫌疑车辆,巡逻盘查

参考文献:

[1]周兴国,李国军.警察战术与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路巡逻民警警务技能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茶艺方法范文第3篇

67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32-02

自2002年起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以来,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从纳入前的80%提高到2004年的90%以上,首针及时接种率从纳入前的60%提高到2004年的75%。GAVI项目地区共有1100万儿童接受了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西部省份和贫困地区,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从64%上升到2005年的90%,首针及时接种率也从47%上升到67%。和田市即在乡镇的2家医院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经10年的观察证实,婴儿普种乙肝疫苗后能有效的降低小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或乙肝发病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人口数按市统计局统计数。全市2002年――2012年接种率由各乡镇(下同)每年年报汇总而成;全市接种率调查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抽调而得。乙肝发病率按每年疫情资料统计。

1.2疫苗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为0、1、6个月,全程接种3针,开始时为血源乙肝疫苗,首针为30ug,后2针为10ug。1992年起除已知HBsAg阳性母亲首针为30ug外,其余均采用10ug,1997年其改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每针均采用5ug。

1.3对照组

1.3.1同年龄组对照接种玉龙喀什镇2002年出生的儿童,经常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分别于2001年(3岁)和2004年(6岁)2次测定HBsAg。本组对照为玉龙喀什镇1995年出生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在2001年(6岁)测定HBsAg。异地对照为吉亚乡1995年和1998年出生均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同龄儿童,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测定HBsAg。检测方法为反向间接血凝实验(RPHA),判断标准以≥1:8(++)为阳性。

1.3.2幼儿与青少年组对照幼儿组为2008年――2010年幼儿园入园体检儿童,接过种乙肝疫苗;青少年组为2008年――2010年高校、中专招生体检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学生。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判断信赖酶标仪比色。

1.4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监测对象为玉龙喀什镇2009年1月――2010年3月出生的63名和吉亚乡2010年1月――2011年3月73名全程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分别于2010年、2011年采血监测,所用方法为酶联免疫法,OD值≥2.1为抗-HBs阳性。

2结果

2.1满1周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2002年以来在和田市采用结合孕妇系统管理,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后,当年全程接种率即达80.16%,2002年――2003年分别上升到83.30%-90.76%,2003年,在全市推广后,2004年全市乙肝疫苗接种率即达到96.45%,2005年后>99%。每年1次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2002-2004年为94.39%-99.12%,2005年后均为100%。乙肝疫苗第1针及时接种率2002年以来>94%。

2.2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HBsAg携带率的变化玉龙喀什镇和吉亚乡1995年出生、2001年6岁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HBsAg携带率分别为6.96%和8.57%,两者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u=0.4,p>0.05),但有可比性。玉龙喀什镇1995出生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3年和6年,HBsAg携带率分别为1.76%和3.05%,与对照组吉亚乡同龄儿童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后2008年――2012年入幼儿园的幼儿组体检共3349人,未普种乙肝疫苗的2008年――2012年高校、中专招生体检青少年组共8573人,两组的HBsAg携带率分别为2.09%和14.79%,两组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385.7,p

2.3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检测土沙拉乡63名儿童均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抗-HBs阳性者54人,免疫成功率85.71%;其中P/N≥10的45人,占83.33%。和田市区53名儿童均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抗-HBs阳性者47人,免疫成功率88.68%;其中P/N≥10的39人,82.98%。两地共检儿童116人,抗-HBs阳性者101人,免疫成功率87.07%,其中P/N≥10的84人,占83.17%。

2.4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发病率的影响由于和田市自实行病毒性肝炎分型报告,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偏倚,故人为地将1991年――1999年的疫情划分为初期(1991――1993年)、中期(1994年――1996年)和近期(1997年――1999年)3个阶段。乙肝年平均发病率3个阶段分别为51.6/10万、56.3/10万、48.3/10万,各个阶段的发病率差别不大,(x2=3.0,p

3讨论

茶艺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翻译;文化差异;补偿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一、引言

每一个学习语言的人都知道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对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这种语言所在国家的文化。同样的对于译者来说,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卡撒格兰德就提出:“译者事实上不是在翻译语言,而是在翻译文化。”由于文化间的差异,翻译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王佐良曾经指出“翻译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中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对本族语者不必解释的事,对外国读者得加以解释。”[2]译者的任务就是弥补文化差异。

二、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地理环境差异

在汉语的文化中,东风就是“春天的风”,“夏天”使人联想到酷暑难熬。而英国的地理位置是在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所以春天是“西风”夏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

李煜的《虞美人》中曾写过“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Hans H,Franke将这句话译为:On the balcony last night,againan east wind,The moon was so bdght I couldn’t bear to look towmxlthe oldland,在这“东风”被直接译为east wind。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风在我国被认为是温暖的,在西方国家却被认为是寒风。如若直接翻译,则会造成误解。莎士比亚曾将情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a summer’s day?如若将此句译为: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中国人和英国人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历史与风俗习惯差异

同样的时间,不同的历史与风俗习惯,看法会大相径庭。根据中国风俗,新郎新娘定亲时,新郎务必要给新娘家献上聘礼,而茶叶则是必备之礼。因此,就有了下茶和吃茶之礼。红楼梦中凤姐与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喝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如若直译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就非常难以理解。龙在汉语中是神圣的图腾形象,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则并非如此。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Dragon总是代表着邪恶,如若说一个人像龙,则是指此人凶恶歹毒,令人感到恐怖。

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差异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如若将Individualism直接译为“个人主义”,东西方人的感受则会大为不同。因为中西的Individ-ualism是不能等同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中国Individualism是集体主义的大敌;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Individualism是支撑一个积极进取,发挥个人独立性、创造性的基础。

三、补偿方法

补偿是解决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使用补偿的方法可以使译文中的缺省信息得到某种程度的弥补。翻译补偿是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约或规范的其他语言手段,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发生的损失进行的修复或弥补。关于补偿策略,Hervey&Higgins提出以下四种形式:类比补偿、换位补偿、融合补偿、分解补偿。马认为,如果从译者在特定文本中所采用的总体补偿策略看,补偿手段还可划分为显性补偿、与隐性补偿。

显性补偿主要指注释法,即将带有文化内涵的术语加注。如:radar雷达(英语无线电定位与测距的首字母缩写词);sauna桑那浴(源于芬兰的一种蒸汽浴);气功qigong(a system 0f deep breathing exercises);太极拳taijiquan(a kind 0f traditional Chinese shadow boxing)。

隐性补偿即将补偿隐身,不露出补偿的痕迹。如:情人眼里出西施。译为:Beauty is in the eye 0f the beholder,情人、西施在译文中通通不见踪影,而是归化处理为地地道道的英语谚语,有现存的英语谚语可用,以最小的原语文化的牺牲为代价,便可取得最佳的理解沟通的效果。

茶艺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汉谚语 文化差异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32-03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方梦之.2004:186―189)。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

二、英汉谚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其地理环境、习俗、宗教、历史等密切相关。作为语言表达特殊形式的英汉谚语,与各自文化密切相关,传达了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本国信息,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笔者认为,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指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它极大影响一国文化的形成和改变,对各国语言的特点也起决定性作用(包惠南,2001)。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英国为例,它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

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

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

To keep one’s head above,water(奋力图存)

to be all at sea(不知所措)。

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

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它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

play a 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

hook one's 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儿游泳,不要班门弄斧)

与英国不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不同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中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汉谚中“有眼不识泰山”,我们知道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汉谚中用到了这一特定地域的事物,以此来比喻那些显赫重要的人物。又如:“不到黄河不死心”,“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在英语中是无法找到相同的谚语的。

中国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枯木逢春、斩草除根、挥金如土、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瑞雪兆丰年等。

(二)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国或一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包括很多方面。英汉谚语中很多都与习俗有关,其中的形象不管相同与否,涵义却差别很大。

首先,最典型的是中英两国对动物的态度差异。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义: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狗腿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尽管现在越来越多人把狗当宠物,但狗的贬义形象却仍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英语国家大多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英语中,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许多谚语,如:

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An old dog barks not in rain.(老狗不乱吠,指老年人做事有经验。)

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 tail does often catch the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 the fox preaches, then beware your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另外,龙在中英语言中有不同的涵义。对中国人而言,龙是神圣的,被认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因此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封建帝王自称真龙天子,穿“龙袍”。许多人对子女都“望子成龙”,但如果翻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英语国家的人会觉得不可理解。在西方人的眼中,龙是邪恶的怪兽,能喷火,有三头六臂。因此在英语言国家中很少含有dragon的谚语。

(三)

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等;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等;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梁茂成,1995:36―38)。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 (造物主无所不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英语文化中受宗教影响更深,主要体现在基督教文化基本上控制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有关的谚语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像教堂里老鼠一样穷)。这些都带有明显的英语民族历史文化的烙印。

(四)历史典故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巨大。谚语好像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历史变迁。英汉两种语言包含大量由历史文化典故形成的谚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从字面意义去理解与翻译的。因此我们在翻译谚语时需考虑其历史背景,才能正确理解谚语的涵义。

公元前55年,古罗马统帅凯撒征服不列颠,英国历史上,罗马人占领不列颠400年之久。罗马人的文化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然存在,从今天的英谚中可以发现历史的痕迹。如当你翻开一本中型英语字典,在Rome(罗马)的词条下就会找到至少三条与“罗马”有关的谚语: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人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喻:殊途同归)。

由此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及其文化对不列颠的巨大影响。

除了历史,英语谚语的来源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 are all Adam’schildren (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 dog inthe 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而Never say 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则是出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

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汉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

汉语谚语同样也有来自历史传说和神话典故的。如来自文学作品的:“三顾茅庐”、“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来自历史典故的:“四面楚歌”、“完璧归赵”;来自民间传说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再如:“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到”等等。这些具有明显民族特点的词语都与汉文化有紧密的联系,都包含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那么,面对中英文化差异,我们怎样才能对英语谚语作最贴切的翻译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来处理。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谚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奈达(Nit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包惠南,2001:163)。所以,在把英谚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谚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易于说理,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Nit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包惠南,2001:164)。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李红,2001:62―65)。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提供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例如: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则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具体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特点,民族色彩很浓,西域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直译法更好地保留了英文中原汁原味的成分,因此,如果读者能对译后的谚语寓言一目了然,我们首先用直译法。例如:采用直译的谚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谚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常见的例子如下: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Walls haveears.(隔墙有耳)

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New-born calves make little of 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

A fire on city wall brings disaster tothe fish in the 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mind.(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二)意译法(liberal translation)

有些英谚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造成误解等弊病。例如,Achilles’heel 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这样的例子还有:

1.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 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 will out. 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 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

4.When Greek meets Greek, and then comes the tugof 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争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三)等值译法(equivalent translation)

谚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提供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2008:93)。如:

Like a duck to water.(如鱼得水)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

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

Two can play the game.(孤掌难鸣)

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说曹操,曹操到)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四)直译和意译结合法(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liberal translation)

有时在翻译一些英语谚语时,单纯地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

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fair mother.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What is a workman without his tools?(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If I have lost the ring, yet the fingers are still there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丰富和变化的。作为语言固定形式的英汉谚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中国和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比较英汉的文化差异不仅对语言有更深的理解,也增进了对文化的认识,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两种文化,译者就不能精准地翻译。希望通过本文,译者能对中英谚语有更多了解,也更熟悉两种文化背景和翻译技巧,以期他们在翻译时能时刻意识文化差异,用更完美的译文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2)

4.陈雯.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5)

5.常晨光.英语习语的人际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

6.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蒋磊.英语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

9.李红.从英汉习语看民族文化特征[J].山西大学学报,2001(4)

10.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11.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6)

12.唐亮.从文化差异看英语习语的翻译[J].科技信息,2008(4)

1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

1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