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饰纺织品行业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转型再造
《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中国纺织业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两化融合为重要支撑,以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完善价值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着力点,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环保、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为实现纺织工业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看,在“十二五”期间,作为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如纤维加工总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出口年均增速均保持两位数。虽然从纤维加工总量来看,产业用所占比重还小于服装和家纺,但是在2014年,服装、家纺、产业用纤维加工总量比重已经由2010年的51:29:20调整为46.8:28.6:24.6,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伴随着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渗透,中国纺织产业借力“互联网+”对传统纺织业进行了积极的改造和创新。以华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基于透明工厂、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的智能制造模式,以“自我进化的纺织制造产业链”为最终目标,通过物联网与服务网将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入到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PS)中,大大提高了全产业链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成功打造了“智能工厂”、“智慧纺织”。
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也多次布局“互联网+”,积极探索“互联网+”路径。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报喜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无锡吉姆兄弟时装定制科技有限公司及其股东签署增资协议,增资完成后持有吉姆兄弟35%股权。报喜鸟方面表示,投资吉姆兄弟的目的在于推进私人量体定制业务的发展,深化互联网营销,促进公司品牌服装主营业务升级。
版图重构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我国已经从资本输入国向资本输出国转变,培育中国自己的跨国企业,为中国的资本和产能进行全球扩张成为必然。为了适应产业发展新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十二五”期间,国内优势纺织企业纷纷进行跨国布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表示,目前来自我国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的26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进入约108个国家和地区以绿地投资、股权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等方式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同步投资。这些投资几乎涵盖了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从上游的棉花、木浆、麻等原材料,到棉纺、毛纺、化纤等中间产品制造,再到终端的服装、家纺的销售品牌和技术研发等都有所涉及。
国内方面,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要素价格的上涨,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增加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东部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纺织产业的相对优势已经逐渐消退。
“十一五”期间,新疆阿克苏地区聚焦于棉纺织业的发展,从年产10万锭发展至20万锭的规模,阿克苏轻纺工业园已成为南疆轻纺基地。而在“十二五”期间,国内棉纺织企业去新疆投资建厂的热情更加高涨,大型的棉纺织企业,如华孚、鲁泰、如意、天虹、新野等不是已在新疆建立生产根据地,就是正在投资。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新疆在建并计划2015年底投产的纺织服装产业项目有282个,总投资328亿元,全疆纺织规模2015年将增加400万锭、总规模超过1000万锭,而新疆棉花消费占全国比重也有望达到20%。
可以说,国内纺织业由东向西的迁移已经改写了棉纺织的产业格局。新疆等西部地区凭借着资源禀赋、各种政策优势和低廉的电价,加上未来“一带一路”的重点政策的惠及,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地区产业优势逐步凸显,而东部沿海利用更接近市场的优势将逐步向战略规划、研发创新和营销中心发展,东、西部区域化的分工将更加明确。
体制变革
棉花体制在“十二五”期间的两次变革,最令人记忆深刻。“十二五”初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八部门曾联合《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并于2011年9月份开始实行,我国棉花也由此进入了棉花收储时代。
比如在2012年,国家棉花收储价格是20400元/吨 ,2013年仍是20400元/吨,而同期进口棉纱价格甚至低于国内棉花价格,在这一时期,国内外棉价差最多时能达到6000~6500元/吨。三年临时收储制度,一方面使我国国内棉价远远高于国际棉价,而另一方面使我国棉花质量大幅下滑。
为了让国产棉花价格逐步回归市场,2014年4月,国家宣布取消实行了三年的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并在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19800元/吨,市场价格不足19800元/吨时,政府对棉农进行相应补贴。
经过两年的实施,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从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棉价已开始与市场接轨,行业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棉花产业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过需要关注的是,在棉花产业迈进新时代的进程中,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离真正意义上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还有一定距离。
动力转换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在经历“换挡期”后进入一种“新常态”,伴随而来的,是中国纺织行业增长速度放缓。产业增速放缓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原有生产模式难以为继,而新的模式还在探索形成过程之中。
因此,用创新来实现行业增速的动力转换成为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行业改变了以往对投资驱动、要素驱动的依赖,转为依靠科技、品牌、管理、体制、机制及经营模式的创新来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进一步督促我国纺织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自动化、高速化和连续化水平,促使纺织品生产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促使纺织品贸易向高档次、优质化、高附加值商品方向转变,促使传统纺织品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高层次的质量、技术和品牌竞争方向转变,重新构建发展模式和产业新优势。
就在不久前,纺织科技领域的又一项成果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该项成果荣获了香港桑麻科技奖特等奖,也获得了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在世界上首次突破了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的关键技术,是中国人完全自主创新的高性能纤维。
在“十三五”时期,纺织产业的发展,在横向上仍将会呈现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和产品创新实现新的合理化格局,在纵向上则是在三次产业之间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演进的高端化趋势。
回眸“十二五”:纺织业的质变
1 科技,从跟随模仿到自主创新
正值“两个五年”交会之际,纺织科技领域的一项成果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的当今,该项成果荣获了香港桑麻科技奖特等奖,也获得了“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并突破了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的关键技术,这就是“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该项成果不仅仅是一种纤维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中国纺织业科技创新正在从跟随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
自主创新,是纺织“十二五”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经过五年的发展,《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发展纲要》中的“十大类50项关键技术和110项先进适用技术”都取得了突破,获得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纤维材料、纺织加工、染整、产业用纺织品、重大纺织装备、纺织信息化等领域。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奖励了科学技术成果650项,其中一等奖63项,二等奖223项,三等奖364项,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荐的1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康平纳集团公司的“数字化筒子纱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评价说,“近年来建设纺织科技强国的实践表明,自主创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科技成果涌现的背后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产学研联合攻关被证明是科技创新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的突破是东华大学和江苏奥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攻关的结果;数字化筒子纱染色技术的突破背后是康平纳与机械研究总院合作的成就。仅在2015年科技获奖的项目中,就有近一半属于产学研联合攻关成果。孙瑞哲指出,“近年的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应用证明,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大中小企业共同参与,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渠道。”
在行业迈向“十三五”的关键时期,中国纺织业明确提出,科技创新将在全行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引领作用,是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等诸多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孙瑞哲提出,纺织科技创新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聚焦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科技体系协同创新,加强标准支撑体系建设,推进纺织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产品开发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
2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遭遇贸易拐点
回顾“十二五”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情况,总体平稳,但出口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2015年,纺织服装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未来随着一系列的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以及人民币汇率的下行,出口有望实现低速增长。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015年前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2569.46亿美元,同比下降5.8%。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997.21亿美元,同比下降2.6%;服装出口额为1572.25亿美元,同比下降7.7%。
回顾“十二五”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情况,总体平稳,但出口压力不断加大。2014年纺织品服装出口3070亿美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9.7%,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36.8%,一般贸易比重占76.2%。可以看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体仍然平稳。但自2012年以来,受到世界经济复苏仍显乏力、市场需求偏于低迷、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复杂形势下,纺织服装出口外部环境也愈加严峻,出口也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尤其是2015年,更是多年来纺织服装出口首次负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国际市场复苏乏力仍然是我国出口受制约的主要因素。“目前欧洲经济被难民危机、恐怖袭击等打乱阵脚,美国经济回暖对于中国出口的实际作用也在减弱,导致我国出口表现不佳。”白明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中心副主任刘欣也表示,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表现。首先是国际市场需求仍缺乏加速扩张的动力。发达经济体是主要的终端产品消费市场,但仅有美国市场在宏观经济缓慢复苏带动下持续增长,而占行业出口比重27%的日本和欧盟经济十分疲弱。其次,汇率波动也直接影响出口收入及统计。欧元、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较快贬值,一方面削弱我国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结汇损失风险。
商务部日前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5年秋季)》指出,出口下降主要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趋缓,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对中国出口形成较大冲击。从内因看,外贸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竞争优势继续削弱。加上前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
外贸压力确实很大,但是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江苏堂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荆玉堂表示,出口贸易中我们的成本优势不在了,但这并不是坏事,这就迫使我们去创新,去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生产出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产品,以满足国际消费者的需求。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家也都表示了相同的观点,地球是平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做好自己的产品,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差异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就不愁没有订单。
供给和需求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外贸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跨国衔接,自贸区和“一带一路”也都是为了和他国对准合作机会,只有对准了比较优势,红利才会出来。刘欣表示,未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压力仍然较大,但今年除了基数低之外,一系列的政策红利则将进一步释放,加上人民币汇率的下行,出口有望实现低速增长。
3 纺织业“内外”兼具,“东西”共舞
近年来,我国纺织业的跨国布局呈现加速推进态势,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国际化企业。未来,伴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纺织企业将着眼于全球化资源优化配置,更主动积极地实施产业转移和“走出去”战略。
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整体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深度调整阶段,全球贸易政策变革正在深刻影响全球纺织供应链的重塑,TPP等区域贸易协定将对我国产业健康发展造成较大挑战,加快纺织产业跨国布局的形势十分紧迫。
自从2000年“走出去”战略正式提出以来,国家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到海外进行生产投资,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更是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国内企业特别是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带来了福音。作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沿地带,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大力推动当地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正呈“东”“西”并进之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纺织业的跨国布局呈现加速推进态势,行业众多骨干企业进行跨国资源配置主要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条主线是以产业资本为主导,通过绿地投资、合作进行生产力的跨国布局,打造“中国+周边国家”的制造基地布局模式,维持和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领先优势;另一条主线是产业资本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并购,对全球范围内的优质原料资源、设计创新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进行垂直延伸和掌控,带动行业整体向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领域渗透。
据了解,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在境外投资的企业已近3万家,而来自我国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的26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进入了约108个国家和地区以绿地投资、股权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等方式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同步投资,并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国际化企业。如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主板上市公司的先河,在“中巴经济走廊”上持续发力的如意集团,及实施了以国际化为中心的“1+5”战略的上海纺织集团等。
纺织产业迈开大步“走出去”,机会在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给出了答案,他表示,“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纺织企业将着眼于全球化资源优化配置,更主动积极地实施产业转移和“走出去”。
一是进一步拓展纺织区域发展空间。新疆、宁夏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由过去主要依靠成本优势和政策优惠,更多地转向依靠市场配置、优化环境、提升服务和激发创新等方面,依托内陆城市群,满足不断升级的内需消费要求。东部地区重点发展技术研发中心、时尚创意中心和品牌营销中心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率先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制造示范基地,发展电子商务交易、纺织服装物流、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业。
二是加快国际化产业布局。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走出去”跨国布局原料加工环节,稳定原料供应保障。引导纺织企业在基础设施、政策和贸易环境方面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或间接控制实施“中国+1”的跨国产业链布局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在石油化工及棉花、森林、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及靠近目标市场的国家投资纺织项目,带动纺织装备出口,进而实现产能国际化。引导优势企业整合全球资源提升价值链水平,掌握目标市场属地销售品牌和市场渠道资源。
确实,中国纺织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走出去”对于建设纺织强国、巩固中国纺织业的全球地位有着重要意义,“走出去”应与国内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良性互动。
4 纤维创新领衔“新穿着体验”时代
“十二五”时期,纺织工业在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下,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产品升级方面成效显著,多项行业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得到推广,产品进一步升级,市场一片繁荣景象。
技术进步离不开创新发展。“十二五”时期,纺织行业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下,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问世。
据悉,“十二五”时期,高性能纤维研发和产业化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化学工业纤维协会会长端小平就曾举例说道,“十二五”期间,高强型碳纤维实现了干喷湿法纺丝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高模型、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也已突破关键制备技术;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等产品产业化达到国际水平;对位芳纶、聚酰亚胺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和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基本实现产业化生产。“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高性能纤维生产品种覆盖面最广的国家。”端小平强调。
此外,差别化纤维也得到快速发展。作为化纤行业的排头兵,盛虹就在“十二五”期间专注于在差别化纤维领域谋求突破,不断研发新品,为客户提供“私人定制”。截至2014年,盛虹化纤板块年产能已达165万吨,差别化率达85%。2014年11月,由盛虹主导完成的“新型聚酯聚合及系列化复合功能纤维制备关键技术”项目荣获“纺织之光”2014年度科技奖一等奖。
生物基纤维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在“十二五”期间也取得重要进展。竹浆纤维、麻浆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PTT)、聚乳酸(PLA)、壳聚糖、蛋白复合等生物基纤维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莱赛尔纤维、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与聚乳酸(PLA)共混纤维、海藻纤维等主要品种突破了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十二五”期间,纤维原料格局得到优化,单线10万吨/年的己内酰胺和单线250万吨/年的精对苯二甲酸生产技术和装备实现国产化。
同时,化纤新品种生产技术得到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也持续提高。“十二五”期间,由中国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启动以来,新一代聚酯仿棉纤维研发有序推进,标准体系逐步构建,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近两年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与中国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出的“逸绵”,已经成为整个纺织行业纤维品牌建设的典范,为企业建设纤维品牌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正如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负责“逸绵”相关工作的廉志军教授所说:“‘逸绵’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在发展中继续壮大,相信‘十三五’期间属于‘逸绵’的故事还在继续。”
目前,“逸绵”终端产品已经应用于几乎所有传统聚酯纤维所涉及的服用领域,特别是在高品质运动服、工装等纯聚酯、聚酯/棉混纺产品应用较多的领域中,“逸绵”产品以良好的手感、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性、出色的仿棉效果得到了各大运动品牌、中国石化等大客户的认可。尤其是在穿着舒适性方面,“逸绵”产品和传统聚酯产品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真正体现了仿棉的特点,“逸绵”作为传统聚酯升级换代产品的理念已经逐步得到市场认同。
5 棉花体制改革,“死结”解开
从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到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棉花产业经历了“风雨飘渺”的五年,纺织产业也受到了重创,至今仍处在恢复中。庆幸的是,被称为“死结”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终于在实施三年之后取消,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棉花体制改革正在逐步形成。
纵观行业整个“十二五”,没有比棉花更让行业“操心”的事了。
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八部门联合了《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并于2011年9月开始实行。我国棉花也由此进入了三年的棉花收储时代。
从2011~2014年,这一政策的实行,有效稳定了我国棉花价格,但伴随而来的负面问题也日益突出。
首当其冲便是国内外棉价倒挂。数据显示,这三年期间,我国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最高时候的差价达到了5000元左右。“过去企业用棉一般在70%~80%,现在大多数企业下降到40%~50%。”福建一家纺织企业主坦言:“巨大的棉价差让我们不得不减少用棉。”
其次是棉花质量下滑,三丝问题严重。行业人士就曾指出:“棉花质量问题非常大,有亏重、三丝、短绒、等级混乱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国储棉的棉花根本就纺不出高品质的产品。”
事实上,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也无法保障棉农的利益。“现在种植棉花,效益一年不如一年,而且棉花种植费工又费时。”山西运城棉农李六一向记者表示。
以上的这些问题极大制约了我国棉花产业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我国棉纱产品受到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强大冲击,同时也把保持数年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在2014年拱手让给了印度。
违背市场规律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境地。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此背景下,2014年4月,国家宣布取消实行了三年的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
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从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棉价已开始与市场接轨,棉花质量有所提高,棉农收入也有了保障,行业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棉花产业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需要关注的是,在棉花产业迈进新时代的进程中,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仍然存在着缺陷。如:强制入库公检,入库公检流程复杂、繁琐,且费用高等问题制约着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使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并没有真正走向完全市场化道路,这很显然有悖于以市场化为原则的改革。与此同时,就整个棉花产业链来说,关注的焦点除了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外,还要重视棉花质量的提升。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新疆调研中所强调的,现在企业棉花用得少,不是没有需求,而是企业对棉花质量不太满意。当前棉花产业发展问题在价格和质量上仍存在着突出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棉花销售困难。新疆在棉花生产上要继续下工夫,提高棉花生产效率,并要不遗余力地把棉花质量提上去,真正把新疆打造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开弓没有回头箭,棉花体制改革已经艰难迈出了第一步,希望在“十三五”期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能够真正走上市场化的道路。这也是棉花产业链最为迫切的呼声。
6 开创新格局,产业用增速领跑成亮点
“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除了承担起我国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任,还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和横跨诸多领域的多元化高新技术产业进军。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改善,技术进步成效显著,重点子行业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很好地承担起我国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任,并成为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和主要途径之一。
产业规模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改善。“十二五”期间,作为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纤维加工总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出口年均增速都是两位数,而最大的亮点就是工业总产值的增速,2015年1~8月,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增长13.5%,2014年全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增长达到12%,是整个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的两倍。可以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引领整个纺织行业的经济增长。
虽然从纤维加工总量来看,产业用所占比重还小于服装和家纺,但是在2014年,服装、家纺、产业用纤维加工总量比重已经由2010年51:29:20调整为46.8:28.6:24.6,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产业用纺织品产业规模和经济增长都向着做大做强方向发展。
“十二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不仅涌现出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获行业科技进步奖项目,而且产业用纺织品各个子领域中都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创新成果,形成了万众创新的局面。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服务链条不断延伸。行业创新还表现在从无到有的应用领域的拓展。煤矿的隧道矿井支护系统,过去都是用金属网,现在普遍用多轴向经编织物。“十一五”时期经编织物进入风电领域,现在经编管状织物进入了隧道,以预防爆炸隐患。
此外,行业生产性工程服务能力更加突出。产业用纺织品企业正不断延伸服务链条,除生产优质产品外,还提供后期的培训、安装、服务等一系列工作。而这正符合了国家提出的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变的要求。目前,产业用骨干企业的服务性收入所占比重正不断提高。
“十二五”已经过去,“十三五”就在脚下。李陵申指出,对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来说,“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机遇是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不过他也谈到,当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如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缺乏;产业链配套和产需衔接不尽完善;产业集中度偏低,品牌价值缺失;标准化工作滞后于行业发展需要等。因此,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十三五”时期将完成五大任务:一是转变发展模式,加强自主创新;二是促进产需衔接,推动产业融合;三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优势;四是倡导责任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五是完善平台建设,实现服务升级。
7 国产装备登上国际舞台,较量话语权
“十二五”期间,中国纺机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000亿元稳步增长至1200亿元;出口额突破30亿美元大关,并形成贸易顺差;国内市场占有率几近80%??卓越成绩的背后是中国纺机业硬实力的提升。
正如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总结纺机“十二五”的表现时所说,国产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出现了不少比肩甚至超越国际水平的装备技术。据中国纺机协会对228家内资重点企业专利调查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共授权发明专利99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176项,比“十一五”分别增长了176.7%和204.6%。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不少创新产品技术。
在纺纱设备领域,450钳次/分的棉纺精梳机研发成功并投放市场;自动落纱粗纱机及粗细联系统、细络联型和纱库型自动喂管自动落筒机形成小批量生产;全自动粗纱机及粗细联系统的全自动集体落纱及自动生头技术、管纱识别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在织造设备方面,国产喷气织机实际应用车速达到500~700转/分钟,国产高档剑杆织机实际应用车速达500~550转/分。片梭织机在产业用产品领域的创新能力也在加强。
化纤装备的智能化、全流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开始推广应用。化纤长丝生产自动落卷和物流系统已实现产业化。全自动高速卷绕头的锭长从1200mm发展到了1800mm。日产200吨涤纶短纤成套生产线已研发成功并填补国内空白。在线添加技术的研发成功,为化纤差别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支撑。
在针织装备方面,国产多功能针织圆纬无缝成型机研制成功,同一台设备可实现单面、双面、提花圆机、横机和内衣机的功能。国内横机生产企业纷纷推出单机头3系统或4系统的电脑横机。国产经编机已普遍采用电子送经技术和电子牵拉卷取技术,电子贾卡提花技术以及电子横移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印染设备工艺参数数字化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已取得长足发展,浓碱及双氧水浓度再现检测及自动配送系统、染料与助剂自动配送系统、定形机在线监控系统等在不断发展中得到应用。自动化筒子纱染色生产物流系统,实现从化料、染色到物料转运全过程自动化作业。数码印花机喷印速度已达1000平方米/小时。
国产多模头纺粘熔喷复合非织造布生产线研发成功。涤纶纺黏合梳理成网的土工布生产线已经实现产业化推广。数控、在线检测等技术也在非织造布装备中广泛应用,全自动汽车内饰一步法成型生产线研制成功。如高速非织造布针刺机、碳纤维三维立体织造技术与装备等新型产业用纺织品生产装备研发成功,并获得市场认可。
此外,纺机专件制造质量明显提高。如“钢丝圈表面处理技术研究 ”项目,解决了钢丝圈表面处理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钢丝圈的寿命显著提高。
事实上,这两年行业人士所熟知的鲁泰集团印染数字化车间、江苏大生集团数字化纺纱车间等行业重点项目,很多都是国产装备的杰作。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康平纳“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到经纬股份的棉纺自动化、连续化成套设备??国产装备已然“技术范”十足。
8 纺织业迎生态文明“第一考”,开启绿色未来
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工业率先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2014年,国家环保部开始更多地从行业角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选择纺织、煤炭和旅游三个行业作为行业性创建生态文明的试点。行业创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被国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年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高度,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并从重要地位、重大意义、严峻形势等十个方面描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形成五位一体的发展总布局。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所言,中国纺织工业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国内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之后,主动选择了绿色、智能和可持续这一艰难但充分体现社会责任的发展道路。作为纺织工业的主动选择,纺织业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可回避。从设计、制造到销售,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上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承担有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
“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树起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旗帜,很多企业积极响应,并涌现出很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2014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还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纺织工作委员会,致力于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并号召全行业推行生态文明万里行活动,对广东(番禺)互太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的实地走访,令更多业内外人士看到了纺织业生态文明建设脚步之快。
值得注意的是,在纺织行业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不仅仅包括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再利用,更多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其实,纺织产业价值链本身就是一个 “生态系统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价值链上各方需要共同努力,互利共荣,使生态文明成为纺织价值链的核心特征和价值追求,这也是进入“十三五”后,行业企业需要改进和学习的部分。
在纺织企业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企业员工的幸福感、企业绿色管理制度等都是考量纺织企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甚至包括纺织企业厂房内噪音指标,方圆一公里对水体的影响,周边居民对企业的认可度等。像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定期举办居民开放日,让周边老百姓来参观,这都是纺织企业走生态文明之路的重要体现和有益实践。因此,纺织企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要提高思想觉悟,增加自身使命感,加深对生态建设的认识,从一点一滴做起,全面、有序、稳步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影响纺织企业,乃至整个行业。
面对成绩不能骄傲,进入“十三五”,纺织业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2014年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上,王天凯就指出,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仍需要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环境保护和行业生态建设;二是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行业生产方式;三是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9 体系愈加完善,品牌建设提速
“十二五”收官之际,回顾纺织行业五年发展历程,品牌建设成为一大特色。
“十二五”规划对纺织等传统制造产业提出了许多发展建议及要求,其中,改造提升制造业中提出,轻纺行业要强化环保和质量安全,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同时,《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5~10个,国内市场认知度较高的知名品牌100个”的发展目标;在2011年的《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也确定了以培育一批“知名产品品牌、知名企业品牌、知名区域品牌和知名国际品牌”为重点,持续推进品牌强国建设。
这些政策规划既为纺织服装品牌的发展带来了压力,也成为了动力。“十二五”初期,纺织行业的品牌工作就已发力。2011年9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成立了“中国纺织服装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承担“品牌推进委员会”研究议定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这为纺织业的五年品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曾表示,有效推进全行业的品牌建设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品牌工作主要着力于推进纺织品牌强国战略的实施,打造和优化公共服务平台,营造、改善、协调、争取有利于自主品牌成长的生态环境。
而细数“十二五”期间品牌建设取得的成效,确实卓有成效。例如,经过协会与企业的努力,纺织行业的品牌发展规划更加丰富、明确,品牌培育、品牌评价、品牌建设等标准也愈加合理、完善;品牌企业健康快速成长,商标注册非常踊跃,仅2013年,服装申请注册商标就达到了21万个;品牌市场表现良好,2013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依据市场销售额和销售量表彰了87个消费品品牌,纺织品牌占56%等。此外,行业协会也通过评选等方式,不断给予品牌建设企业支持与鼓励。
纺织行业在五年品牌建设发展中,还有两大亮点不得不提。
第一,服务更全面。纺织行业在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的转变中表现尤为突出,如产品研发合作中可提供全方面解决方案,窗帘定制中负责上门安装等,这促进了企业的研发进步、品牌的实力丰富。“十二五”期间,家纺行业还与酒店、互联网等行业实现跨界合作,如与家具行业共同发起成立“大家居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宣言,推动家纺、家具行业渠道整合和产品的联动研发、营销,这些都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品牌建设。
第二,拓展至上游。品牌建设多认为集中于成品、下游领域,近几年,行业上游领域品牌建设大有成效,纤维品牌愈加响亮就是体现,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活动的举办正是推动力。中国纤维还将成为中国时尚舞台上新的主角,纤维流行趋势的正式将纤维推向T台,推到消费者面前,让专业的原料名称与流行时尚趋势相结合,给下游企业的市场开发带来了无限可能。
五年发展中,品牌价值有所体现,在中纺联与国标院联合的品牌价值500强中,有40家纺织企业品牌价值超过了5亿元。这表明了纺织品牌的发展潜力,及“十三五”期间的可持续推动性。如今纺织品牌建设还有待提高,亟待“十三五”时期多方协力推进,更加完善。
10 “互联网+纺织”重构产业链
“互联网+”是互联网融合传统产业并且将其改造成具备互联网属性的新商业模式的一个过程,而对于纺织产业来说,结合持续的科技创新,推动纺织产业向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向发展,是中国纺织产业“十二五”期间一种最积极的探索,也是实现中国纺织由大变强的必由路径。
“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成历史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推动下,涌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潮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个性化、快捷化的消费需求,也促使着纺织服装产品消费模式快速变化,对纺织行业传统的生产、管理、销售模式形成重大冲击。
“互联网+纺织”发展模式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影响首先是,“互联网+纺织”创造产业新生态,促进纺织业变革;其次,“互联网+纺织”创造新机遇,加速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最后,“互联网+纺织”创造新思维,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纺织产业在经历长久价格战和成本战之后,也开始转换思路,并期望在互联网的进一步投入中获得更大回报。广州国际轻纺城革新思变,该纺城基于城内三千多家纺织商户的切身需求,利用自身资源,突破传统行业的界限,自主研发“广州国际轻纺城APP”,利用独立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识别技术,为采购商提供拍照搜索找版服务,也为供应商提供手机拍照上传产品信息的功能。这种将移动采购的概念融入垂直化电商网络的做法,大大提升了行业的交易效率,解决实体经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
南刚科技有限公司则创造性地将传统的面料销售与服装结合,开发了基于面料大数据集成的模块化智能DIY系统,解决了面料企业与服装品牌前期沟通成本高的“痛点”。该系统可以提供工艺管理、订单管理,以及与消费者线上线下的互动等功能,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意修改虚拟成衣制作模块中的面辅料的设置和展示,最终通过移动终端将订单和数据传回工厂,直接下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中国纺织纱线交易电商平台“找纱网”,则为纱线供应商、贸易商及面料厂商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化数据,撮合上下游企业达成交易,在成立短短几个月内,认证注册用户就已经超过了4500家。
或是推出平台,或是投资收购,在“十二五”期间,服装企业也纷纷加大布局“互联网+”的力度,并与品牌自身特点相结合,推出多种吸引人眼球的创新模式。
比如,美特斯邦威推出“有范”App,被业界看作是美邦互联网转型的重要一步。有范App瞄准时尚行业中的穿搭市场,从消费者对于穿衣配搭有疑惑却无法得到有效建议这一痛点切入,通过多品牌引进战略及造型师资源,为消费者提供穿搭建议,并可一键购买平台提供的穿搭产品。
一、加强调研,充分摸清民营经济在形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应该说,近年来我们某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也十分注重培植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但是在实现特色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低、弱、散”的状况阻碍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以我县玻璃产业发展为例,该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从玻璃仪器加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生产企业逐步增加,外销产品不断增多,促进了该产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全县拥有玻璃及水晶工艺品生产企业250多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10家,加工点20__多个,从业人员15000余人,全县15个乡镇均有玻璃制品加工企业或加工点,星罗棋布,遍及全县镇村。尽管玻璃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层次较低。在企业层次上,不少企业规模还较小,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产品外销上,不少企业基本都是通过国内各有关外贸口岸或香港、台湾地区的商间接出口,产品利润被中间商获取太多;在产品层次上,大多数产品是为国内外客商搞配套、组装产品,直接销往国内外市场的还比较少,产品档次明显低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二是管理较弱。不少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较乱,家族式管理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现代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三是摊子较散。众多的生产加工企业缺少公司长期发展计划、产品研发规划,缺乏对产品市场的调研;缺少对公司内部和周围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工地点分布比较零散,集中统一管理难度较大,对企业整体形象的树立重视程度不够。
(二)同行业无序竞争影响了特色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一方面,同行业之间缺少正面交流和相互合作,缺少现代企业团队精神,缺少产品品牌和知识产权意识。以我县水晶产业发展为例,目前全县拥有水晶加工企业90家,仅某镇就有70多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5家,私营企业16家,个体工商户69家,销售过百万元企业16家,并有3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但是从今年工商部门参与协调和查处的几起商标侵权案例中,可以发现不少企业之间存在着故意仿冒本地同行产品设计、产品品牌,仿冒外地同行产品等侵权行为,有的企业还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同行产品研发方面的信息等,没有把精力用于本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创新上,而是满足于仿冒、抄袭上,造成了行业秩序的混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同行业之间产加销联接不紧,产业链不完整,缺少对周围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学扬弃,企业之间互补性不强,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地区行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如我县教玩具、石化管件虽然已成为乡镇的特色行业,但是这些区域特色产品生产大部分还处于分散的、粗放的、初级的状态,各家的生产设备、产品几乎差不多,家家一个样。如:目前我县某镇从事文体教玩具行业的企业就有148家,生产的产品有上千个品种,各家加工生产的产品基本上差不多,企业没有拳头产品,各自为战,相互竞争。某镇从事石化管件的企业有8家,基本都是从原来的镇石化管件厂裂变出来的,几家企业使用的主要设备、生产产品几乎差不多。业内人士分析说:“石化管件的产品有弯头、三通、大小头等系列近万个品种,没有厂家能做全每个品种,只有做精、做专才能做大、做强。有的厂家接到订单后,对自己无法生产的产品不愿到县内其他管件厂购买,情愿花更多的钱到外地购买。”
(三)无响亮的特色品牌制约了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目前我县共拥有民营产业注册商标720件,其中市知名商标20件、省著名商标6件,名牌商标所占比列较小,仅为3.6,跟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等地相比差距很大。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发展为例,近年来,我县十分重视农产品商标培育和注册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截止目前,我县农产品注册商标总数已达138件,占全县注册商标总数的近四分之一。但是,从我县现有的农产品注册商标现状看,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知名农产品品牌数量极少,目前全县仅有“金禾”、“某市湖”、“荷仙”、“怡味莲”、“纤纤”、“倾心”、“厚福”等10件。从市场调查来看,这些农产品不仅在本地市场占有份额很少,而且在外地市场也很难看到。这种状况跟我县
农业大县相比很不协调,说明我县农业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的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农业龙头企业还应进一步做大做强。就以我县荷藕产业发展为例,我县是全国最大的县级莲藕产区,全县境内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县境外承包种植8万亩,亩产鲜藕1200公斤以上,全县莲藕种植的农户5万户,莲藕加工业发展迅速。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30多家,主要产品有藕粉、水煮混合藕菜、盐渍藕、速冻藕、藕汁饮料、保鲜藕、保鲜慈姑等六大系列100多个品种,总产量达5万多吨,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市场。但是,目前荷藕产品仅有“怡味莲”、“纤纤”、“厚福”三个市知名商标,影响了产品的消费知晓率和市场占有率,跟荷藕产业的发展规模不相适应,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四)缺乏人才和技术创新能力困扰着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对“某市县迅达电磁线有限公司”的调查来看,人才和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做大民营企业和产业规模的关键因素之一。据公司董事长卢之云介绍,迅达公司自96年注册以来到02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企业负债已到临界点,几乎就要宣布破产倒闭。但是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候,公司从外地引进了三个关键人才,一个是多年从事电磁线技术的工程师,一个是具有多年产品质量管理的人员,还有一个是公司内部管理人员。自从这三个人到公司以后,公司简直是起死回生,不仅产品原材料消耗大大减少,而且产品的质量和日生产量大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也不断提高,在某市七个生产电磁线的行业中迅速脱颖而出,公司研发的电磁线产品还获得了省科技创新奖,在同行产品中独占鳌头。经过最近两三年的发展,迅达公司已从当初300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今天具有3000万元规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而公司为了留住这些人才,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他们的子女解决入学问题,家属解决就业问题,为他们的创业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拥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不仅如此,迅达公司的发展壮大也带动和刺激了周围同行业的发展。
二、积极应对,努力找准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1、整合特色优势,做大产业规模和经济链。正确处理好发展企业与发展产业的关系,重点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提升民营经济的规模。一是培育特色产业。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重培育电工电器、食品药品、玻璃工艺、石化管件、压力容器、棉纺织品、电子陶瓷、车辆配件、荷藕加工、教玩具等我县“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这些产业。要抓住优势产业中的产品、市场、专业化生产和龙头大户四个关键环节,加快现有优势特色产业的产品创新步伐,开拓产品市场,与国内外大市场的“链接”。二是兴办龙头企业。要围绕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依靠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建基础、创特色、扬优势、打品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头雁”作用。通过龙头企业、规模企业把“小而散”的作坊企业、千家万户的加工点链接起来,把一些分散的单户加工点组建成联户经济实体,发挥龙头拉动、大户带动效应。引导众多的中小企业跳出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生产专业化、配套协作化、营销集约化的格局发展。三是加快园区建设。政府要切实做好园区特色产业的规划、协调、指导工作,进区企业必须坚持以园区产业有一定的关联度,或配套延伸的产品为主,依靠园区载体,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加大对现有“两区四园”的建设力度,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增强各类创业载体功能。积极鼓励新投资项目、新建企业向各类园区集中,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四是搭建创业平台。要像浙江、苏南等地一样,在民营经济相对集中、产业特色明显的地方,引导和支持建设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专业加工户、专业街。要加强对服务业的规划引导,可以培育建设如IT一条街、美食一条街、精品服饰一条街、地方特色产品一条街等,着力培育特色街区和行业优势经济。
2、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有序竞争。我们都知道,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行业协会都在维护同行业利益、促进同行业发展、避免行业内部无序竞争、实行行业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对已建成的荷藕、玻璃工艺、教玩具、汽配等行业协会要完善运作机制,发挥技术交流、人员培训、价格商洽、安全管理、业务衔接等职能,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交流会,共同研究质量、技术、市场等问题,形成行业协作、行业自律的运行机制。同时,加快组织纺织、教玩具、农产品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尽快制定行业标准,行业规范,地方性价格约束,信息服务,竞争战略,为政府宏观调控当好参谋,为企业生产经营搞好服务,促进优势产业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服务作用。首先是人才培训服务,行业协会要为行业的发展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加强合作,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集成和传递信息;其次是技术服务,如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共性技术设备支撑、科技成果的转让和利用等;最后是信息咨询和市场开拓服务。行业协会要积极组织本行业统一参与诸如香港展销会、广州春、秋交易会等各类展销会活动,以行业统一设摊展示,形成行业特色和形象,制止无序竞争。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形象品牌作用。每个行业协会都要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形成行业文化,打造行业品牌,宣传行业信条,提高行业声誉。如行业协会可以以行业协会名义,建立行业宣传网页、网站,推荐行业企业和特色产品,整合和利用好行业企业和产品资源,加快推进网上交易,扩大产品国内外市场销售覆盖面。引导同行业企业间的协作与配合,协调行业内部会员之间的关系,减少和避免不计成本、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带来的不利后果,避免同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形成整体对外,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
3、实施品牌战略,争创产业名优品牌。品牌不仅是一个地方、一个企业的形象,还是一股巨大的竞争力。因此,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响地方特色民营经济品牌,才能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形成民营产业的集聚效应,地方特色产业的优势才能得到加强和发挥。就以如展农产品商标为例,要充分利用我县现有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品牌,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引导和帮助其争创名牌商标,建议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制定“创牌”计划。政府要从宏观上加强指导和协调,充分利用地方有影响、对外有宣传力的地方特色,指导企业合理注册商标,分配好和利用好商标资源。要鼓励和帮助农产品企业为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一些重点农产品积极争取原产地保护。如将目前发展形势较好的“金禾”西瓜、“某市湖”大闸蟹、“倾心”藕制品等通过注册证明商标来实行属地保护,强化地方特色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当前,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我县成为“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中国荷藕之乡”、“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的地域优势,借助“某市湖有机农业开发区”等载体,把已有的绿色食品品牌和无公害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要充分发挥商标协会在行业组织中的自我管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