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学历提升

计算机学历提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学历提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学历提升

计算机学历提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235.32【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130-01

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数与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计算教学”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掌握。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扎实灵活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培养,才能得以提高不是学生先天就有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将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人通过计算来进行,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通过计算来落实。同时明确知道,几何知识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通过公式的推导与运用来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适度把握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问题情境是直接或间接指向某特定数学问题的真实任务环境,包含知识背景、数学问题及其表征、操作空间等基本要素。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计算教学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尝试如下方法:

1.生活经验引入法。数学是“普通常识的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数学学习仅是其生活中相应数学知识体验的总结与升华,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由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在教材内容与生活体验间形成交互作用,建构数学知识,如“角的初步认识”就可以安排学生从红领巾、书本等实物去发现几何图形中各边角的意义;“元、角、分的认识”可从购买零食等日常活动展开。

2.现实问题模拟。主要就是将现实问题的表征与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建立起直接的联系,通过提炼后具有吸引力的表征来构设问题情境。如“有余数的除法应用——租船”。就可将租船情境模拟为呼拉圈的使用情境,以呼拉圈代指小船,每个呼拉圈内4人,14人要几个呼拉圈?在直观的演示、模拟环境中,学生自然就能很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数学内涵及基本运算了。

三、夯实基础

强化基础知识掌握和训练计算题的解答。首先须考虑的是如何运用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公式等。能否理解与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直接影响到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如四则混合运算,就应当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如95+5×(1-0.5),学生就应当了解到先乘除后加减,先计算括号的运算等相关基础知识,才能确保计算不出现差错。相对于低年级同学,高年级基础知识就更加丰富了。计算教学更应当注意不可急于求成,要从已学的基础知识整理出发,进行迁移训练。在教授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就应当从加法、分数单位意义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单位不同,是否可以直接相加?进而指导学生运用通分知识、化异为同,将问题转化为已学习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口算作为计算能力的基础,是仅依靠思维计算,快速得出计算结果的数学技能。口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畴,对于学生记忆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均有直接作用。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尤其应坚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的教学原则。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表等都应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对于学生口算方法的长期熟悉和巩固,教师要适时地推动学生计算方法方面的熟练程度转化为基本数学技能。增强计算教学的实效性四、自主探索。应在教师主导下经历算法探索过程对数学知识抽象逻辑的理解是学习活动与计算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中教师尤其应注意使学生在行为、表象与符号操作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心智活动。深入理解算理紧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刺激正迁移的形成。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可是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点,进入算理理解的新层次。如两位数相加的进位加法算术中,教师就可通过17+18=?,12+9=?之类的例题,引导学生比较两位数相加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之间的算法联系,即相同数位上数的加减,满十进一。当学生把握后新旧知识关联后,教师还应在掌控课堂的前提下,在对比分析两者联系后,引导学生认清本质。

避免负迁移的发生。简单的如大数的口算。700+500=900.学生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得出7+5=12,这时教师就应强调7代表的数学内涵——7个百,这些问题在高年级学生看起来似乎很幼稚,但对于数学基础技能的培养却是不容忽视的。

算法交流。保证算法交流的实效性,关键在于使学生学会倾听、质疑、体验、比较与评价。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互动教学中对话的“度”与其中蕴含的反馈信息,避免出现挤占课时的情况。我们可考虑从以下几句话着手:

如“你是怎么想的?”在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化的算法时,教师还应就学生算法中所反映的思维水平。适度地调整教学进度与重难点教学设计 “大家对于现在所学的计算法则有什么总结吗?”

计算机学历提升范文第2篇

1 注重口语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才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要提高学生计算速度,须从口算入手,其原因有二。

1.1 在教学中,只要留心的教师都会发现和体会到,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的班级,大多数学生的计算速度都比较快,准确率较高;反之,不重视口算能力培养的班级,绝大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较慢,准确率较低。

1.2 从课本的编排来看,不论是哪一版本,在每一个练习上都安排有1到2道口算题,如果口算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没有帮助,教科书为何又如此安排呢?

2 建立牢固的计算基础

古人云:“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句话道出了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基础牢固,高楼将会高耸入云,稳若泰山。假如基础不稳固,高楼就会成为废墟。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皆与如此,如若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基础不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数学,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例如教学中学习乘数是几位数的乘法时,计算方法是:“从低位到高位,用乘数依次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如果乘到哪一位满几十已上时,就向前一位进几”,这事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如若学生对乘法口诀背不上,要计算此类题,那就难以下手;又如在进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学生若不会。

3 笔算训练不能间断

笔算训练是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的综合计算能力培养和展现。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要只为抓重点而顾此失彼,对笔算时冷时热,甚至放弃。这样会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低下,因而应加强笔算训练,持之以恒。

计算机学历提升范文第3篇

一、巧用课堂展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的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学习目标的明确。只有学生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计算机多媒体则是运用文字、图形、动画、音乐、语音等向学生传递信息,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它最大的功效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探究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创设情境,能把已有的认知获得发展、再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通过课堂展示,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会创造、构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主体式教学方法,由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利用计算机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赋予多媒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二、利用个别化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及在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深入,计算机个别化辅助学习模式越来越得以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计算机人机双向互动交流和对学生信息及时反馈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个别化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尽量为学生营造个性发展的空间。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遭到理智的挑战,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才能学生最好。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地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独自去探索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的优势辅助教学,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实教学。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围绕主题自己去查询、获取、处理信息,结合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语文作文课时,教师除了情境激趣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较好的学习网站,如:中小学生作文网省略,拓宽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使他们敢于大胆地标新立异,学会用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去探索和剖析问题实质,充分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不要认为学生家中没有计算机就不给学生推荐较好的学习网站。

四、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新兴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在利用它培养学生现代学习方式时,要扬长避短,合理运用。其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活动必须服务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其二,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摆脱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仅放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演示上的弊端,把控制权交给学生。其三、教者在选择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时要注意学生学习的体验性、问题性,避免单一的直观性、直接性演示。

计算机学历提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编程能力;实验

1学生的编程能力现状与提高的重要性

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是获得企业青睐与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计算机应用中的程序设计和系统开发工作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而良好的编程能力具体包括稳固的数学基础、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灵活的建模能力,对集成开发环境、测试工具、软件工程规范的熟悉,除此之外还应当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与人顺利沟通的团队合作能力。但是当下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编程能力不强的问题,如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编程原理,老师教的编程方法也能够自己操作,但是当老师提出要学生自己完成一个程序时,学生就无从下手。这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找到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提高计算进专业学生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教学方面讲,造成学生编程能力不高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因而,必须改善教学方法。

2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2.1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术语

语言是教师教学的隐形工具,只有有效的使用课堂语言,才能更好的发挥语言的感染力,引起学生倾听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计算机编程课程中的专业术语非常多,而且晦涩难懂,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编程语言,学生难以理解,掌握起来也十分困难。所以计算机教师在讲授编程课程时应当将计算机编程的专业术语进行通俗化,例如在讲解语句格式时,向学生讲明,语句与祈使句类似,它是没有主语的,它表达的意思就是下达命令,而语句格式中的命令表示的是动作,参数表示的动作的对象,语句的深层含义就是命令计算机去执行工作。这样一比喻通俗化,学生就能很快的理解语句格式,并且不会忘记。又如在上排序这一课程时,将排序比喻成了学生体育课排队,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的队伍按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一样依赖,学生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具体的形象,感性认识加深了,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思考,理性认识也逐渐形成,最终掌握了知识要点。

2.2设置故错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编程时常常需要交换两个变量的值,讲此问题时,我就采用“故错”的教学方法。首先将题目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找一个直接采用A=B:B=A这种错误方法的程序展现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采用此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程序,当讲到这一语句时故意加上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至此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了,如何解决呢?此时就可将其比喻成两杯饮料,要交换,而饮料不能丢失,学生会马上说“再拿一个杯子来”,这样,必须借助于第三变量的问题就提出来了,程序也解决了。学生在编制这个程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教师通过一个错误的语句一步一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2.3实验中当好学生助手

实验是计算机编程课程的重点与综合体现,首先实验教学要选定合理的实验题目。实验题目应当具有实践性与趣味性,比如当我们编写一曲音乐演奏程序时,他的设计过程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时候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能力,不要局限在小范围内。所以教师不应当在授课之出就给定题目的解决思路与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万万不可以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学生的想法,即便学生的思考模式是“错误”的想法,而是应当鼓励学生,让他们通过完成实验来进行自我判断,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的勇气。其次,实验教学的开展应当合理的安排作业。我认为实验作业的布置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当堂完成的实验,这类作业应当尽量简答,因为实验课程占据的较多的时间,剩余时间有限,所以作业应当尽量简单但必须符合当堂教学的主题;二是综合类的实验,在课程安排上应当合理的安排集中上机时间。保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巩固,在这个基础上应当按照课题进行小综合训练。三是课程开展初期布置大作业,让学生带着这个大作业来学习,随着课程的进展让学生不断的去解决大作业中的问题。其实,这个大作业就是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涉及的问题应当广泛,可以有一些课堂上不会讲到的知识,让学生在课下去自主的查找资料,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分阶段的对大作业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交流。对于学生的结果不要直接就下定论,而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不断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等等。

2.4案例教学法

据我了解,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的程序设计案例。案例的应用能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应用实际,也能够让学生明白企业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案例法结合学生的自由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案例法的应用中,用侧重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其次要对涉及形式和执行过程的解释,遵守直观性教学的原则。再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应用一些较为经典的案例来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当应用一些较新的案例,避免所学知识的落后和与企业需求脱节,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从企业中获得进行案例教学的良好教材。

2.5项目教学法

引入项目教学法,从数据结构、语法、算法、优化、规范化编写代码等不同方面和角度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并通过具体项目实战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将对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促进和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项目教学,围绕项目展开教学。以任务为驱动,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实战工程项目的各种能力,包括团队协作、适合工作角色的工作能力等。同时也要求教师教学思想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掌握大型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大型软件的编写,这个时期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期。相关课程也要布置大作业,但这时的大作业要由一个组的各个成员配合完成,这时不仅要写程序,还要按照软件开发的规范完成各个阶段的文档,学生要根据自己所做的大作业进行答辩。大作业也可以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消化所学的课堂知识。

【参考文献】

[1]贺庆和.AOP编程思想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0(9):3.

计算机学历提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算;计算;数学;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1 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对、算得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在教学乘法的口算、笔算时,课前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乘法口诀的训练,或者采用男女竞赛的方式训练;课上用卡片的形式让学生口算,用小黑板视算,或者听算。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提高计算的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中,有意出现“小马虎”做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先指出错误,再看看自己所犯的错误,既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得以正确、迅速的保证。课堂上40分钟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所以要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真听讲、积极用脑的习惯。除了抓课堂常规训练外,还要重视狠抓听、看、想、讲的落实。

用心听。在听课的过程中,边听边动脑,积极思维,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及时考察学生会听的能力,我经常在班内组织听算、你问我答等练习。效果非常好

仔细看。会看懂书上的题目,同学的板演,凡是学生自己看懂的内容就尽量少讲,以训练学生仔细看的习惯,培养观察能力。

善于想。我不仅要求学生肯想,而且注意培养其“善想”的习惯,既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留有“想”的余地,又教他们“想”的方法。

敢于讲。训练学生大胆发言,训练学生讲思路、思维的过程,使他们从口练中发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3 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

传统教学的计算教学只注重计算结果,忽视算理的推导,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算对、算快的层面上。而课改初期的计算教学转到了另一个极端,十分重视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样算,而缺少计算方法的提炼,导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扎实,学生计算技能不够熟练。那么如何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呢?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 练习设计的多样性

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即练习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来设计编排。以除法这一单元中估算教学为例,先让学生估计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再让学生估计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时商是几;之后,又让学生估计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时,最高位上可能是几,这样层层递进的训练,体现了估算训练的层次性,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练习设计要有思考性。即计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算”,而且要会“想”,避免将计算练习单纯作为“程序性训练”。例如:教完整十数除整十数后,我出示了四组一位数除一位数和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对比性练习,旨在学生通过题组练习,在练习中比较,发现联系,从而形成和旧知识之间的类推、迁移。再如,学生在学完把除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试商后,设计初商后需要调商和不需要调商的题组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不同试商情况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比较中发现、孕新,深化了学生对试商方法的理解。练习中我们要让多让学生通过算一算、比一比,以比引思,以比促思,深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