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音乐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关键构成要素,同时也是美育的关键内容,在培养人才综合素质阶段中,音乐教育发挥了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推动力。音乐教育是普通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也是激发青少年自身潜力的良好方法,总体而言,音乐教育自身拥有修身养性,以及提升素质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状况入手,具体罗列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专门性措施和手段。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首先就是音乐课程无法得到落实,常规的教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应试教育。学校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从学生升学进行考虑,进而制定和安排专门的教学计划。对于一些并不属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尤其是音乐学科的教学活动,并没有依据教学计划安排进行具体实践,一些农村学校甚至直接没有设置这门课程。其次就是音乐教师素质偏低,为了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进行,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师很多都是临时由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兼任,但是一些教师可能在音乐上具有一些特长,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教学方面的培训。因此也就使得一些音乐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普遍偏低。甚至一些学校将音乐课开设为唱歌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再次就是忽略了音乐教学重要性,音乐教育属于美育构成的关键分支,也是不断落实党教育方针的重要方式。优美的音乐节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唯美。音乐教育的意义是其他学科根本上很难替代的,必须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从实际生活实践来看,政府以及家长对于音乐的注重程度偏低,觉得音乐课程可有可无,音乐教师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突出。甚至在进行职称晋级等方面没有其他正常升学学科科教师具有同样的资格,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音乐教师的主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和进步。最后就是音乐教学相关的设备非常简单。在对一些农村小学音乐器材设备调查分析中不难看出,仅仅只有少数学校的音乐教学器材设备符合国家在音乐教学器材方面的相关标准,很多学校音乐教学设备只有不到30%的水平。音乐教学自身所需要的音像资料以及专门的教师更加稀缺,同相关的建设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
二、改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措施和方针
首先就是提升认识,改革观念,强化小学音乐教学,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美育综合素养,在一定程度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高效措施和方法,所以应该不断的提升对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充分认识,更加关心和扶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依据音乐课程相关的标准要求设置音乐课,经常举行相关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就是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注重质量,大多数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自身并没有进行专业化的音乐培训,即便教师具有较高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不过因为自身的经验不充分,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如果无法得到提升的话,奈于学校整体基础设备不健全,领导没有引起高度的注重等,都无法取得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所以,必须要吸纳专门性的人才,对当前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还必须要求音乐教师进行规范教学,提升自我的教学手段和措施,最终提升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总体质量。再其次加强投入,注重质量,音乐教学基础设施是保障课程标准有效实施的基础。不同地区政府以及学校必须要加强对于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另外还应该加强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的投入力度,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可以配套一些设备较好乐器以及教具,条件偏低的学校也应该配置一些乐器以及教具,符合音乐教学的常规需求。学校必须要注重音乐专门性教师建设以及音乐设备的配置力度。学校图书馆和教研组必须要配置一定数量的音乐书籍以及音像资料,这样可以让教师进行一定的参考和运用。最后就是深化改革,提升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音乐教育理念,方法以及评价机制已经很难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标准。影响到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发挥,限制这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所以必须要更新理念,推广全新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意识,全面发挥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从本文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入手,提出具体的改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手段和措施。众所周知,音乐教育自身具备了培养创造力的效果,音乐教育还具备了推动学生身体健康的效果等等。因此全面的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农村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不但是社会的呐喊,也是培养出更加综合性人才的社会需求。
作者:余晴竹 单位:贵州省雷山县望丰小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 音乐教育 措施 建议
引言:目前,国家非常重视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员,人们早已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较大的“盲区”,现状令人甚为堪忧。本文主要分析了此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我国已经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改革尚不深入,改革方针不能很好地落实,甚至有的还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很多学校还将升学率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奖金挂钩,于是利用体、音、美课补习文化课成为农村小学的正常现象。[1]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其自身缺少文化,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考上好的中学、大学是摆脱农村劳作生活的唯一出路。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文、数学等“主课”的成绩,把音乐课程当成“副课”而从不重视,更不提倡学生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2、教学资源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础的教学条件教学就无从谈起。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学硬件投入本身就很紧张,而用在音乐教学设备等资源添置上的资金就更是微乎其微。很多学校连普通的风琴都没有,更不要说专门的音乐教室、专业器材以及现代化教学设施了。因此,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是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
3、教师专业能力欠缺。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2]目前,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中有不少并非音乐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学习,甚至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能唱几首歌、会一个简单的乐器就开始教学。这些教师本身对音乐知识一知半解,更不用提对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教学和艺术熏陶了。而对于从事音乐教育老师本身来说,学校的不重视、自身对本课程认识的不足等情况也导致教师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动力,甚至敷衍了事。
4、教材设置不合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适合该阶段的教材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现在的很多音乐教材根本不适应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教材比较深奥,内容设置不合理。甚至征订教材的老师并不是教音乐的老师,导致了所订教材的不适宜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因材施教,只好抛开课本来教学,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缺乏系统性。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进的对策
1、加强重视,加大教学设施投入。要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首要任务是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在农村开展和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音乐教学,重视音乐教师。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考核标准,使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规范化、切实有效。另外,还应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如增加电视、各种器乐、光盘资料等,改善现有的音乐教学条件,调动农村音乐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很多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本身就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有教学热情和基础的教师也大多闭门造车,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若得不到提高,即便是领导再重视、教学设施再完善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3]因此,引进专门人才、对现有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应要求音乐教师规范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3、教材选择注重针对性。要全面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水平不能忽视教材选取的环节,在教材征订的前期要做好调研和考察工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征订的工作应征求授课教师本人的意见,避免外行选择了不合适的教材而导致教材征订的形同虚设,不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4、因材施教,创造音乐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4]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注重生动性和技巧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从中找到自我实现的另一种方式,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真正做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作为基础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智力、创造力甚至人格塑造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村,更应该注重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只有认识到不足并积极改进,才能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边靖安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水平[J].实践探索,2009(6)。
[2]王玮 浅析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J].大舞台,2010(6)。
关键词:音乐教学;偏远农村;重要性
虽然素质教育早就已经开展,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目前仍有许多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音乐教育还是不能很好地进行。音乐教育属于美育,音乐教育不能顺利进行,素质教育就无法得到真正地贯彻落实。因此,对音乐教学尤其是偏远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偏远农村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一、偏远农村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
为了适应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要求,培养相应的社会发展适用能力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关注点。这一关注点对素质教育结构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注重知识结构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等的培养。素质教育首要的出发点是对人的心灵进行教育,其次才是知识教育。加之,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由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心灵教育。自古以来,人们常把音乐中的“五音”与人的性情教育联系在一起,音乐对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情感熏陶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
在人的所有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占据首要地位。小学阶段的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正处于幼稚时期,但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尤其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在这里就读的孩子们大多属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无法正常开展,家长无法对其进行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借助美妙的乐曲来洗涤他们的心灵,正如荀子所说的:“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美妙的乐曲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基础上还可以使其借鉴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自我修养等,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
(二)培养良好的性情
音乐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是塑造心灵的工具,是个性发展的工具。美妙的音乐可以自然而然地将人带进音乐的世界,使其能在乐符之中能够享受到灵魂的升华,对世界充满真爱。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生来说,在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的情况下,有限的学校教育无法从始至终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旦没有老师的关注或管教,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走向歧途。此时,教师需要发挥音乐的作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情,将音乐贯穿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以此提高其个人素质。
(三)增进身心健康素质
科学实践证实,音乐能促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乐曲通过听觉器官进入大脑皮层的时候,音乐旋律可以直接刺激神经系统,给以态度、情感的变化,并在血液循环的作用下,增强内分泌,缓解疲劳。众所周知,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较于城市地区而言,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地区的孩子为了上好学校,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此时,他们的神经会处于长期的高度集中甚至是紧张之中,一些疾病会随之而来。倘若在学习生活紧张的时候,给他们播放一些美妙的乐曲,其大脑神经自然而然会放松下来,缓解身体和神经压力,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自然会有所提高。
二、偏远农村音乐教学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之一
尽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已经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与支持,并在教学中有所贯彻、落实,但是通过对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进行调查,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其课堂教学改革收效甚微,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将应付考试作为教学的终极目的,仍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来讲述知识,仍将语文、数学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课改成为一纸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资源先进、教学手段先进的城市地区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而且,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学习压力不是过大就是毫无压力,这种两极分化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加之,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孤独的堡垒”中,自然会给其身心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既然音乐可以洗涤人的心灵,而且音乐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音乐课的作用,将音乐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以此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利用音乐来启迪学生的智慧,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其能在音乐的熏陶中得到自我发展,发展心理素质,以此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总之,偏远农村音乐教学是促进素质教育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教师需要重视音乐教学,利用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使其素质得到发展,利用音乐来提高农村学生的道德素养,以此缩小与城市教学的差距,为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郁晓艳.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亟待加强[J].新课程(上),2014(11).
【关键词】手段;激趣;提升
【Abstract】This text was main introduction how make use of theory of music knowledge teaching, rhythm teaching and sing a song teaching to availably stir up a student a study music of interest, make village primary school rare thus of the music character have a new of promote.
【Key words】Means;Arouse an interest;Promote
农村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如何提高,关键原因无非也就两方面,一是客观因素,二是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不必细说,无非就是家庭、社会、学校对音乐艺术的认识、利用、重视不够,特别是农村这种现象更是严重。下面我主要说一说主观因素,这也就涉及到音乐教师的素质、态度、责任心和教育方法如何。特别是教学方法,能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能保证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是关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抓住每分钟来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呢?我个人的做法是牢牢的抓住“兴趣”这两个字,时时刻刻让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尽最大可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首先,学习乐理知识中激发学生兴趣。
乐理知识是学生提高音乐素质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在教授乐理知识的时候,不是一味的照搬概念,讲理论,弄得教师精疲力竭,学生枯燥无味,把生动活泼的课,心情愉快的课,变成让学生讨厌,甚至是一种负担的课,不但没有真正达到音乐教学的实质,反而事半功倍。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制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如教学顿号记号时,抓住学生具有形象思维这一点,拿一个乒乓球在讲桌上连拍几下,先让学生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特点,然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该声音具有“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之特点。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顿音记号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把顿音的演唱特点引用于乐句的演唱中去。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顿音记号及其演唱特点。又如教授终止线时,我把它编成顺口溜:姐妹两人一样高,一个瘦来一个胖,瘦的在前胖在后,姐俩并排在最后,曲终歌尽并结束。这样的顺口溜,短小精悍,学生爱读爱记,并能知其形明其意,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节奏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长短不同的音符有规律的组织在一起就构成了节奏。音乐离开了节奏,就象抽了骨头的皮肉,完全丧失了思想和风格特征,节奏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重要环节。节奏教学并不难,有规律的节奏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我利用农村学生从小贴士自然,贴近生活的优势,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体验节奏。从熟悉的生活中找到的声音,经提炼便成为有规律的节奏,这样学生极有兴趣又在头脑中形成了很清晰的节奏概念。同时,在对一些曲子采用不同的节奏表现出来,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样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同学们就能很快准确、流畅的把握节奏。在此基础上,将节奏上升到音乐作品的欣赏中,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节奏的实际感受。
最后,在歌唱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评价 反思 课堂改革
我校处于城郊结合部,生源80%以上为外来农民工子弟。结合实际情况及课标的学段要求,教师对所教班级尝试结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制定了一套音乐素养评价标准,并注意联系教学,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那么现行的小学音乐课堂模式的成效到底如何呢?我们由调查数据一看端倪。
一、研究对象
六X班全体学生43名,男生27名,女生16名。
二、研究内容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学科分段目标,确定了以下调查内容:
(一)感受与鉴赏音乐的能力
(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三、研究结果
优秀(100-90分)——A类良好(89-70分)——B类尚可(69-60分)——C类加油(59分以下)——D类
(一)感受与鉴赏音乐的能力
1.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A.24人56% B.13人30% C.4人9% D.2人5%
2.体验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不同情绪的音乐。
A.32人74% B.9人21% C.2人5% D.0人0%
3.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能说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风格。
A.9人21% B.14人34% C.16人37% D.3人7%
(二)表现音乐的能力
1.学习课堂乐器(竖笛)的演奏,能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A.14人33% B.13人30% C.9人21% D.7人16%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符号。
A.8人19% B.19人44% C.11人26% D.5人 11%
3.主动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在情节性音乐表演中担当角色。
A.29人66% B.9人21% C.6人13% D.0人0%
4.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A.13人30% B.15人35% C.14人33% D.2人2%
(三)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A.9人21% B.13人30% C.17人40% D.4人9%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A.7人16% B.20人47% C.9人 21% D.7人16%
四、研究情况分析及反思
(一)横向分析
1.由调查表可以看出在感受与鉴赏音乐的能力这部分中,“体验和描述不同情绪的音乐”是学生最容易做到,也是优秀率最高的。而带有记忆特征的部分,例如熟知各地民歌、民间歌舞、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情况就不容乐观,这说明大多数的学生都有一对音乐的耳朵,他们听得懂音乐,也能浅显地理解音乐。后者由于受到地理、人文等知识的局限,加上音乐课程设置的特性导致欣赏过程都是“一遍过”,学生所接受的新知识没能得到巩固和拓展,因此大多数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是浅薄贫瘠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三多”,即“多听、多看、多感受”,并通过丰富有效的活动设计加深音乐记忆。
2.由表现音乐的能力这部分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学生既乐于参加又有非凡表现。对于知识技能(认识常用符号)这部分,学生的兴趣显然没有这么浓厚,因此得分率并不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让能力掌握先行,在此基础之上再认识相应的知识符号。对于器乐及歌曲演唱的部分,由于缺乏表演环境和自信,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应注意多让学生有展示演练的机会,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人前表现的自信心。
3.想象力是智慧的“翅膀”。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无所谓创造。我们培养的学生应是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音乐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会想象、有智慧、很有个性。在艺术想象和创造力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其实是愿意表现和创造音乐的,但是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创造它,而男生在这方面显得更欠缺,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如舞蹈、律动显然没有女生来得驾轻就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他们的思维创造空间。如在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这首乐曲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片段:
师:在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哪些自然中的声音?(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风声、雷声、雨声等等)
师:我们能不能自己创造这些声音呢?小组讨论,用我们身边的物品创造、模仿出这些声音。
(学生分组讨论,利用自备物品和教室里现有的音源,惟妙惟肖地塑造了这段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他们抖动塑料袋、纸张、书本表现风声,撩起水桶里的水模拟雨声,用铁皮的铅笔盒互相碰撞模仿雷声,教室里响起了风声、雨声、雷声等。)
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就是音乐的源泉,只要大家平常用心观察、发现这些声源和音源,并把它们运用于音乐中,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纵向分析
从学生的三类素养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的音乐能力表现呈金字塔状,即:
1.感受与鉴赏音乐的能力在塔底,最容易掌握,这部分的优秀率也最高,这说明学生的内心是愿意了解音乐的也是喜爱音乐的,因此在难度不大的这部分,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色。
2.位于塔中的是表现音乐能力的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不只停留在聆听和感受上,而逐渐转化到愿意合作表演,用身体、声音或者器乐表现音乐,融入音乐。只是这时候的一些知识技能对很多学生来说还稍显困难,比如,在学习《跳柴歌》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可让学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演这首歌曲:校合唱队的学生采取了演唱的形式;有的学生采取打节奏或打柴的形式,因为他们更擅长节奏的演奏;有的学生在歌曲前奏时采取朗诵的形式。这是学生从形式上与经验自觉联系的范例,在评价时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难度,让学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想要的“桃子”。这样,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更浓厚,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才能在耳濡目染中逐步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
3.对于我校学生来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得少,自然也就想得少、创造得少。因此,每每遇到需要孩子发挥具有童真的想象时,一个个课堂中的“精彩”都似乎变得可遇而不可求。当然,艺术想象与创造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这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学生的大胆协作,尝到了创造的快乐和甜头,学生才会明白什么是创造音乐,如何创造音乐。我们不该让学生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项目上,而应该让学生投入到喜欢的、感兴趣的项目中,从而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得到发展。
其实,擦亮一根火柴,我们就可以点燃一片天空,新时代的音乐老师要走在教学的前沿,做那手持火把,带领学生进入音乐天堂的引路人。让快乐的音乐课堂能够还学生一个梦想舞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