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线通信安全技术

无线通信安全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线通信安全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无线通信安全技术范文第1篇

    1无线通信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情况

    1.1卫星通信应急通道

    电力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提供控制主站控制子中心站与每个端站直接通信,构成星状卫星通信网络,实现端站-子中心站的卫星一跳通信方式。端站的各种业务通过通讯端口(IP接口)接入端站,经卫星通道进入子中心站,子中心站再将数据通过通讯端口送入调度中心的计算机,中心根据需要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应急通信系统。其应急通信部分通常包含语音、视频、数据通信等三部分,目前在实际运用的系统中存在与RTU直接相连的数据通信应用。

    1.2电量采集系统无线数据通道

    电能量采集系统与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比较相似,其采集终端与主站系统通信采用网络通道、专用通道及拨号通道,通常拨号通道是在前两种方式不能通信时的备用数据传输通道。

    1.3配电及用电网的通信通道

    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将负控系统、电量计量计费、配电自动化系统及配变监测等功能合为一体的大型系统。由于该系统具有点数多、规模大、电力通信网无法覆盖、实时性要求小及小数据量和电能量数据批量抄读的特点。经过对230M负控专网、中压载波、GPRS网络的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采用的是GPRS网络。

    1.4变电站的无线通信通道

    对于部分地理位置偏远变电站,不具备专网通信(如光纤通信、有线电缆、电力载波等)的条件,因此,不得不选择“公网”来解决RTU与调度主站的通信问题。典型的通信流程如下:利用DTU的RS232接口和变电站RTU对接;中国移动提供VPN接入方式,为每个DTU分配一个固定的IP地址;中国移动网络通过光纤或者2M方式专线接入调度通信机房,并在其接入路由器与调度数据网络之间加设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以网络或串口方式连接到SCADA系统通信前置机进行数据通信。

    2无线通信系统安全分析

    公用无线通信网是为广大市民服务的,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制订灵活多样的通信应用方式,并结合通信低成本等原则设定的,因此,公用无线通信网的首要目标是盈利,其次才是通信可靠安全。现在以应用最为广泛的中国移动GPRS网络,分析无线通信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2.1公网无线通信式

    GPRS网络支持无线方式的分组包交换功能,其永远在线,快速传输、按流量计费的特点,很好的满足了用户在移动状态下对数据业务的需求,其主要具备以下特点:实时性强、建设成本少、覆盖范围广、系统的传输容量大、数据传送效率高和稳定性好等。通常GPRS网络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其采用两个方面的防护措施:一是每个终端插有一张SIM卡(具备一定的加密认证功能)。二是在GGSN(GatewayGPRSSupportNode,网关GSN)和企业路由器之间建立GRE隧道(通用路由协议封装)以保证网络传输的安全性。

    2.2无线通信网的风险分析

    GPRS是基于IP模式的骨干传输网,现今的黑客都对基于TCP/IP的传输协议非常熟悉,因此GPRS网络更加容易受到黑客攻击。主要面临的隐患分析如下:

    1)黑客攻击:主要是指试图从外部网络入侵GPRS系统的人,目的是窃取用户信息或者破坏GPRS无线通信网络,出卖信息来赚钱,也有的是特意显示他们的入侵通信网络的能力。

    2)管理人员隐患:管理人员熟识网络的设置和运行情况,对GPRS网络的破坏能力很强,应对他们访问内部网络的权限要加以限制,避免管理人员对系统造成任何破坏。

    3)服务提供商隐患:服务提供商提供通信网络设备,并负责网络的建设和调试工作,日常的软件更新和维护如果缺乏监管,将对GPRS网络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服务提供商的管理,采用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

    4)合作者隐患:部分网络应用合作商例如ISP,服务系统直接与GPRS网络相连,直接深入到传输网络的物理层,合作者掌握了很多网络信息和用户信息,如果他们将信息泄露给一些恶意第三方,将使GPRS网络和用户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

    2.3公网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漏洞

    无线通信系统大部分采用数据终端单元DTU进行数据通信,DTU的功能是将串口数据流转换成TCP/IP协议传输的数据流,工作原理如下:

    1)数据上行传输:用户终端设备串口上的数据通过DTU封装成IP包,通过GPRS传输网络平台发送到传输服务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系统将IP包进行分包处理。

    2)数据下行传输:数据中心系统向在线的DTU发送一个数据IP包,通过GPRS传输网络平台发送给DTU,DTU将封装IP包数据还原处理,最终以串口数据流的形式发送给用户设备。

    由于DTU没有采用网络安全方面的身份认证和传输加密技术,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特别是网络传输时延较大时,往往生产很多重复数据包,出现数据堵塞和掉包现象,往往给黑客攻击有机可乘,安全性比较脆弱。因此,公网GPRS的传输模式应用到电力调度的数据传输时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电力通信安全防护技术

    3.1网络隔离技术

    面对新型网络攻击手段的出现和电力系统对安全防护的特殊需求,出现了网络隔离技术。网络隔离技术的目标是确保隔离有害的攻击,在可信网络之外和保证可信网络内部信息不外泄的前提下,完成网间数据的安全交换。网络隔离技术是在原有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弥补了原有安全技术的不足,突出了自己的优势。网络隔离,主要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路由的网络(如:TCP/IP)通过不可路由的协议(如:IPX/SPX、NetBEUI等)进行数据交换而达到隔离目的。由于其原理主要是采用了不同的协议所以通常也叫协议隔离(ProtocolIsolation),隔离概念是在为了保护高安全度网络环境的情况下产生的。

    3.2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是网络系统和计算机验证操作者身份是否符合条件的过程。计算机网络系统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用户的身份信息是由一组设定的数据代替,计算机系统只能够识别用户的数字信息,并根据用户数字身份的分类进行不同的操作授权。操作者是否该数字身份的合法拥有者,如何确保数字身份不被非法盗用,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网络安全问题。目前主要的身份认证方式主包括:户名加密码方式、USBKey认证方式、数字IC卡认证方式、动态口令方式、生物特征认证方式等等。近几年发展起来的USBKey身份认证方式是一种便捷、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USBKey内置了先进的智能卡芯片,可以存储用户的数字证书和密钥,运用USBKey的内置的密码算法实现用户身份验证,解决了易用性和安全性之间的难题。因此,电力无线传输可以采用USBKEY身份认证方式解决公网传输系统安全性的问题。

    3.3传输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又称密码学,它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技术,指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将明文转变为密文,而解密则是通过解密算法和解密密钥将密文恢复为明文。数据加密目前仍是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行保护的一种最可靠的办法。它利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实现信息隐蔽,从而起到保护信息的安全的作用。传输密码是通信双方按预先设定的规则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特殊的保密手段。密码技术早期仅对文字信息进行处理,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能对数据、语音、图像等进行加密解密。各国政府、大型的企业使用的密码编制及解密技术越来越复杂,具有高度的机密性。密码技术体系的主要类型分为四种:

    1)错乱:根据固定的图形和法则,改变文件原来的数码位置,使其成为密文。

    2)代替:使用固定的代替表,将文件原来的数码位置进行规则替代,使其成为密文。

    3)密本:使用预先编制的相应字母或数字组,代替对应的词组或单词,使文件成为密文。

    4)加乱:使用预先设定的一串数码序列作为乱数,按一定的规则插入原文件不同位置,结合成成密文。上述四种基本的密码技术,经常被混合使用,从而编制出复杂程度相当高的实用密码。

    3.4权限受控技术

    权限受控也称为访问控制,是按用户身份及其所归属的某预定义组来限制用户对某些信息项的访问,或限制对某些控制功能的使用。访问控制通常用于系统管理员控制用户对服务器、目录、文件等网络资源的访问。

无线通信安全技术范文第2篇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网络通信的发展。随着网络通信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用户对网络通信的信息存储效率以及计算机终端的运行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4G通信网络应运而生。4G通信网络的问世虽然为用户打造了一个更具效率的通信条件,并有效数显了数据的无线传输功能。

然而4G通信技术的在改善人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目前如何有效加强我国4G通信技术的安全性,我国三大运营商对4G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视频、语音传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 4G通信技术的网络结构和特点

4G通信技术的出现,一方面对蓝牙、无线局域网等网络信号机卫星通信进行了全面性、综合性的管理,同时还对宽带连接技术、网络电视播放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4G通信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无缝的无线网络,在确保用户对无线网络日常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将不同区域中的无线网络进行连接,创建移动性强、数据传输速度快的无线网络通信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人们在传输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的传输效率。

2 当前4G通信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

4G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主要由几大部分构成,即无线接入网、无线核心网、智能移动终端以及IP主干网等部分,而这些组成部分中发生安全通信问题的几率是极大的,简单来说,这些环节都是出现安全通信问题,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虽然4G无线网络通信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无线网络系统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但是依然无法消除一些影响因素;比如无线网络在连接方面的安全问题。一旦无线网络系统被中断了连接,就会给无线网络的安全通信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仅阻碍了用户数据信息的传输,同时还增加了被网络黑客入侵的风险,进而大大降低无线网络通信系统的安全性。4G无线网络通信系统的一大特点之一就是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越发密切,复杂性不断增加,导致移动终端需要处理和解决的信息问题越来越多,进而增加了4G无线网络通信系统潜在的风险。

3 基于4G的无线网络安全通信策略

(1)做好安全防护。由于影响4G无线网络通信系统的因素有许多中,如系统的可扩展性、兼容性等,为了确保4G无线网络的使用安全,做好安全防护是十分重要的,比如通过建立多策略机制、可配置机制、可协商机制以及混合策略机制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提升4G无线网络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下面我们对这些机制进行简单的介绍:多策略机制能够根据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例如用户在第一次登陆无线网络或者再次接入无线网络时需进行验证方能使用无线网络;可配置机制可以实现合法用户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对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选项进行配置;而可协商机制则是指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之间的安全算法以及安全协议可以两者之间相互协商确定;而混合策略机制则是将各种安全机制进行有效的结合,如数字口令以及生物密码相结合等方式,不仅能够为无线网络通信系统切换过程中实时性提供可靠的保证,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通信系统的可扩展性。

(2)物理硬件防护。4G通信无线网络系统的应用,一方面对无线网络物理硬件的防护功能进行了优化,将有可能被入侵的物理接口大大降低进而减少无线网络被攻击的风险,同时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另一方面4G通信的无线网络系统还能提高电压、电流检测电流,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此外还为确保无线网络使用的安全性提供了存储保护、可信启动以及完整性检验等安全保护。

(3)优化网络设计。目前4G无线网络通信系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系统数据传输的时延以及移动终端的业务量进行削减,二是对无线网络通信过程中句条信息数据长度以及安全协议的信息量进行压缩。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能够防止信息数据由于信息量过大或者过长从而影响系统通信的运行,同时有效提高了安全防护措施的透明性。此外4G无线系统还能帮助用户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中安全协议以及安全的级别。

4 4G通信技术研究方向的展望

目前4G通信技术在我国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为用户上网带来了更佳的体验,但是与此同时4G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开始显露出来。但是由于4G通信技术是目前我国速度最快,最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通信技术,因此各大运营商争相开始加大了对4G的追逐。由于政府不断增加对移动通信产业的资金投入,且我国用户对通信效率的追求为4G通信技术在我国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发展条件,因此4G通信技术在我国发展空间不断的扩大。市场为了满足我国用户的需求,响应国家的号召,会注重4G网络的建设,通过抓住机遇占领市场,获取较高的经济利润。就目前我国4G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三大运营商对4G移动通信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图形影像、语音的高效传输。当然,我国未来的4G通信技术额发展不局限于此,不仅会扩大使用范围,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例如资源调配、资源管理等方面,同时相信4G通信技术的发展还能为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更大的贡献。

无线通信安全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5G时代;5G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0引言

目前来讲,3G/4G通信仍是社会普遍的无线网络通信方式,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5G技术已经逐渐浮出水面,大家对于5G技术也有所耳闻。5G的技术诞生,标志着通信领域的全面升级。但是,除了5G技术带来的优势之外,还有一些网络安全的问题与挑战需要解决,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分析,以期5G技术可以取得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15G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1.1基本定义

什么是5G技术呢?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标准,英文缩写:5G。相比较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标准(4G),5G技术是前者的延伸,在理论下的通信速度为10Gb/s(相当于前者的100倍左右),100万/公里的连接数密度以及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5G技术之所以传输速率快,是因为采用了最新的IP地址作为数据的传输的基站,及时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放入移动终端,使得数据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1.25G无线通信网络的特点

5G无线通信网络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4G技术的延伸,频谱资源问题是要解决的一方面,5G拥有更高的频谱资源,并且充分合理解决频谱问题进而在此问题上做出了重大突破。这是基于无线技术领域技术的提高,比如全频谱接入、新型多载波、频谱共享等。第二,由于硬件设施的进步使得5G通信技术拥有了更大的系统容量,数据量持续增加也不会给用户在使用时产生不便。第三,在网络技术领域得到的提高,不但在软件定义网络(SDN)以及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新型网络架构等方面取得成果,并且在其他关键技术中都做出了突破。第四,重视用户体验以及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使得用户在使用期间不但拥有良好的上网体验,以及对用户的在网络当中的安全得到保护。第五,重视资源消耗一个我们现在必须要面对的问题,5G无线通信网络是以绿色节能作为5G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以实现无线通信的可持续发展。

25G主要技术简介

2.1多天线传输技术

多天线传输技术,多天线技术在5G技术探索当中提高到了三维,并且向大规模阵列发展,利用LSAL技术建设庞大矩阵,防干扰,优化分配频谱,使得频谱效率提高至原来的数十倍以上。

2.2高频传输技术

高频传输技术,传统通信技术运用的频段在30KHz左右6GHz之间,为确保5G无线通信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需提高频段资源的利用率。5G技术使用毫米波技术来解决网络拥挤现象,这就使得上文提到的频谱问题得到解决。5G通信技术提高频段资源的利用率,来推动5G技术的发展。

2.3D2D技术

D2D技术,可以完成通信终端直接通信,在此之间无须借助基站的协助。通过拓展网络技术,在能够充分覆盖的同时实现高数据速率的传输,和较低的时延,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2.4新型网络架构技术

新型网络架构技术,主要是采用C-RAN架构充分减低高速传输的成本,在远端天线和中心节点之间直接传送信号,达到大范围覆盖以及无线接入。同时可以降低干扰,降低功耗,提升效率,促进智能化组网。

35G无线通信技术面临网络安全问题

3.1数据交互问题

由于5G技术可以支持大量的联网设备连接,通信覆盖范围的庞大,导致遭受的安全威胁随之增加,面对大量的数据交互,必将造成接入网与核心网信令之间交互频繁。在这些数据之间的交互中,不法分子免不了利用多种多样的攻击手段从中取得非法利益,加上移动端的设备不断地进步发展,使得各式各样的不良程序可能携带不法分子撒播的病毒,导致在大量数据的交互中有机可乘。

3.2网络安全问题

由于基于5G通信技术运用比较先进的IP网络,5G通信技术作为一个融合网络,所以难以实现多个系统一起相互切合的运行,导致网络链路存在问题,会出现无线网络的用户出现被剑灵,篡改,删除网络链路数据。网络切片安全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网络切片问题不解决会导致运行网络功能资源以及某一些特定的设置得不到保障。为此,需定制网络切片,因而也能够最大限度低能耗、缩减成本,提高效率。此外,基础网络功能是否能与第三方提供的网络功能在切片内的共存等都对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3.3用户安全问题

用户的个人隐私保护成为5G网络当中最重要的问题。由于5G网络提出的服务种类繁多,会导致用户身份隐私标识会在网络当中在信道传输中容易受到攻击,5G技术的发展一定要考虑到此类的用户身份隐私的窃取。5G网络增加大量与第三方应用网络的开放,对于第三方应用网络开放的权限级别较高,对用户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与之而来的信任问题使得5G网络变的更加复杂。

45G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在原有的通信技术支持下,我们只有智能手机,计算机连入互联网。在新的5G时代,我们可以将大多数事物比如一本书,一张桌子,一台汽车等,做到万物互联。5G时代的产品皆带有传感器,人们可以对于自己想要关心的事物实现共享,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5G技术的支持下,让VR,自动驾驶,物联网,智能家居,云服务,智慧城市等等成为现实,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比如:虚拟现实技术(VR)在5G技术超快的网速的支持下得到更好的体验,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无人驾驶汽车在5G技术超快网速的支持下使得汽车的反应速度在1ms左右,人类在遇到紧急反应的时间是1s之内,相比较而言,无人驾驶汽车反应要比人类快得多。如此,人们就不必担心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了。5G技术作为4G技术的延伸,与后者相比不同的是,5G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无线通信技术,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融合网络。5G网络是包括2G、3G、LTE、LTE-A、WiFi、M2M等等,拥有数据传输速率高,延时短,容量大等优点,可以将原来的网络效能提升百倍。当然,想要真正进入万物互联的5G时代就必须在无线传输技术和网络技术上有所突破。从无线传输技术方面来说,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率,解决毫米波的问题是重点。从网络技术方面来看,利用新的网络构架,软件定义网络进行进步发展。5G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定是在网络传输技术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需加强对该技术的研发。该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给当代人们带来不一样的美好体验。

无线通信安全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变电站;安全性

前言

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接入点多、投入及维护成本低、扩展性好等特点,相较于传统的有线通信具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然而,现有研究成果中鲜少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在变电站应用的安全性分析,使得研究领域尚存在着较大的空白之处。本文此次围绕该命题展开的研究一方面可丰富现有研究体系内容,另一方面可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提供指导,无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1无线通信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站点日常业务内容发生了质的改变,要求变电设备信息采集、周围环境视频监控、现场检修与协同调试、移动巡检、分布式在线监测、应急通信对于通信覆盖提出的要求与日俱增。为此,变电站必须使用综合自动化无线组网方案以满足上述业务开展需求。具体方案内容如下:通讯线路采用光纤传输并接入到已有光纤网络,在智能控制、信息采集、应急通信环节中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并提供多个无线接入设备,促使变电站工作者能够随时访问变电站网络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目前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包括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ZigBee技术(IEEE802.15.4标准)、WiFi技术(IEEE802.11X标准),基于变电站的特殊性要求(安全性、可靠性),WiFi技术无疑为最佳方案[1]。鉴于变电站电磁辐射强,所以选取的网络为无线网格网络,利用点对点的网状拓扑结构进行组网运行。在频率选用上,目前包括2.4GHz和5.8GHz两种,由于前者为国内的通用频率,使用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多种设备的干扰,所以将5.8GHz作为无限频率,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变电站无线通信技术的抗干扰能力。网络设计上包括终端层、接入层、分布层三层,为了实现无线通信技术覆盖整个变电站,户外访问接入点(AccessPoint,AP)至少为6个,即:变电站四个方向各1个、进站口、消弧圈各1个。室内则视变电站数量设定,但必须保证每个变电站有1个。利用3个无线控制器(WirelessAccessPointController,APC)将各个接入点接入到无线路由器中,路由器采取1+1备份模式[2]。

2无线通信技术在变电站应用中安全性分析

无线通信技术无论是在变电站还是其他领域,应用过程中安全性均包括访问控制以及保密性两方面内容。如果变电站敏感信息在无线传输过程中没有进行加密或者是加密级别相对较低,势必会导致敏感信息存在着容易被窃取、篡改的可能,继而造成变电站的误动、拒动。为此,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已经普遍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以提高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具体包括跳频技术Frequency-HoppingSpreadSpec-trum,FHSS),在收发两端分别设定了特性形式的窄频载波来进行敏感信息的传输,从而保证了变电站敏感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大幅降低了黑客、不法分子窃取、篡改的成功率。另外,在变电站无线通信网络之中设定了严密的用户口令以及认证措施,只有取得了访问控制权限的访问者才能够进入到变电站网络之中访问。同时,由于变电站中工作岗位较多,相应级别的工作人员在信息获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所以本文指出,即使同为变电站的工作人员,但是应充分考虑其岗位特殊性赋予其访问权限,只有具有中高级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够访问敏感信息。第三,在无线通信应用时需要附加第三方数据加密方案,促使数据传输过程中被窃取后也无法从中解析出有用的信息。通过实施上述几种手段,变电站的无线通信技术安全性必将得到大幅提升,并且上述安全手段已经在诸多领域、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无论是有效性还是真实性均处于较高水平,能够满足智能变电站工作需求。此外,变电站在实施升降电压时将会产生强烈的磁场波动,容易对无线通信造成影响,使得其应用的安全性降低,所以必须纳入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考虑范围。一般情况下变电站内的电磁信号频率多在50Hz,波长为103km,容易消散于空气之中,在经过10m的空间传输下,220kV变电站的电磁场信号强度能够降低至0.5μT,并不会对其他设备以及无线通信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3]。同时,变电站内和谐波、放电、操作电弧都有可能成为电磁信号干扰源,但其频率无逻辑的分布于103~106Hz之间。当前我国变电站选用的频率波段为5.8GHz,显著高于变电站内电磁信号波及范围,故并不会对无线通信带来任何影响,安全程度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3无线通信技术在变电站应用中的优势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无线通信技术在变电站应用中具备了较高的安全性,使得其具有变电站中推广使用的可行性。本文在此进一步对其优势做出分析,内容总结如下:(1)便捷性。既往有线通信并不能够实现覆盖整个变电站,使得其存在着部分死角范围。而无线通信技术则有效的回避了该不足之处。通过户外以及户内的无线接入点能够在变电站的任何位置、任何时间利用无线网络进入到变电站中枢系统之中,及时获取相应信息,为故障排查、设备信息运转状况的及时掌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设备安装的快捷性。无线通信设备对装置的依赖性相较于有线通信而言处于偏低水平,在组网过程中避免了穿墙操作或者是布线的繁琐操作,使得整个工程量明显降低,提高了安装工作的效率[4]。(3)投资少。无线通信技术在组网过程中需要的资金量较大,但是却节约了布线的费用,并且相较于有线通信设备维护的繁琐性,无线通信后期维护较为简便,后期的投资回报明显高于后者,投资回报性较好。

4结论

综上所述,变电站在运用无线通信技术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访问控制以及保密性两方面威胁,通过利用跳频技术、定严密的用户口令以及认证措施、附加第三方数据加密方案将能够明显提升其应用的安全性,加之该技术具有便捷性、设备安装的快捷性、投资少的特征,值得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正万.基于WSN的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0(02):23~24.

[2]汪黔疆.无线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4,14(07):1~4.

[3]马跃军,翟伟杰,翟文博,等.浅析短距离无线通信在变电站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电子世界,2016,25(15):64~65.

无线通信安全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光线通信技术;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

1车载电子通信系统定义

车载电子通信系统是在交通技术及传感技术作为基础构成的,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通过无线通信形式完成。车辆中安装车载电子通信系统能够将让驾驶人员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进行信息智能化及及时性传递。车载电子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让驾驶人员对于路况上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增加驾驶人员在车辆驾驶中的安全性能。车载电子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信息网络环境作为载体,驾驶人员能够在驾驶中将信息资源及时性共享,降低车辆安全事故。车辆驾驶人员在没有应用车载电子通信技术以前,在实际驾驶中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交通事故较多,对于整个城市交通安全都有着严重性影响。车载电子通信技术能够在车辆驾驶过程中将通信要求进行满足,驾驶人员在有通信要求时仅仅按一个按键就可以完成通信要求,增加了车辆驾驶中的安全性能。

2车载电子通信安全的重要性

车载电子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在能够保证驾驶人员在实际驾驶中拥有高水平的数据安全要求,对于数据安全进行保证。现阶段,我国车辆中的车载电子通信主要就是对于道路情况进行监控,驾驶人员对于车辆驾驶周围的情况全面了解,保证车辆在实际驾驶中能够拥有良好的通信环境。车载电子通信想要将驾驶人员对于通信要求全部满足,就需要能够将数据及时性传输并且能够对于数据信息较为精准表现,传输中的数据传输中能够对于外界环境中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保证驾驶人员在传输信息过程中不会保证信息内容的泄漏。因此,车载电子通信在实际信息传输中需要对于信息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这样在能够保证驾驶人员的传输的信息不变篡改,增加的数据的稳定性。车载电子通信中对于信息内容的完整性也有一定要求,安全技术对于车载电子通信信息的完整性进行保障。

3车载电子通信安全需求

车载电子通信想要在车辆内广泛使用,就需要保证驾驶人员在通信中对于信息安全、安全性能的权威性、信息内容完整性、便捷性进行保证。车载电子通信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对于车辆驾驶中的路况实际情况全天候及时性监控,积极调整车辆驾驶状况,满足人们能够在车辆驾驶中办公的要求,这种就需要车载电子通信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较高的稳定性能。车载电子通信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于驾驶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防治驾驶人员在信息传递中出现信息篡改的情况,车辆中的信息内容也不会被第三方所侵入。车载电子通信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车辆在驾驶中出现交通事故后,车载电子通信还能够保证稳定安全运行。车载电子通信在实际运行中通常都是通过数字形式传输,这就需要对于数字网络环境进行安全性能保护,防治车辆中的信息被复制。

4光纤通信技术

高速公路信息传输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光纤通信技术,对于高速公路信息中整个流程具有重要作用。光纤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涉及发的范围广泛,因此光线通信系统是一个十分繁琐的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将多个模块进行协调性使用。现阶段,光纤通信技术主要从通信系统使用的光纤及特种光纤两个方面研究。光线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低消耗等优势,因此对于高速公路信息系统能够带来较为良好的经济利益。

5光纤通信技术在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措施

5.1完善车载电子通信系统的安全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光纤通信技术在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中应用中,需要对于传统车载电子通信系统中的安全机制进行完善,积极鼓励科技的创新,让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中能够拥有先进科技上的支撑,保证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能够更加完善。对于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应该不断完善,加大对于相对应软件研究上的研究强度。相关研究人员可以加大对于光纤通信技术在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中专业性人员的培养,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优良的社会福利待遇,保证研究人员在实际研究中能够有良好的积极性,推动技术的创新。

5.2做好车载电子通信系统数据资料保密工作

车载电子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硬件及软件上设备,保证驾驶人员在车辆驾驶中能够满足无线通信上的要求。驾驶人员可以通过车载电子通信系统对于路况实时性了解,完成车辆间的信息共享,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车载电子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安全性能就尤为重要。安全技术能够保证光纤通信视乎的车载电子通信可以将信息进行安全有效性保密,对于车辆中的信息及时性披露。车辆中的光线通信技术的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应用中,驾驶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环境对于车辆驾驶的信息进行科学性管理,并且对于驾驶中产生的信息内容进行存储,防治信息出现篡改的情况。

6结论

光纤通信技术的车载电子通信在实际应用中想要拥有良好的性能,就需要具有较为完善的安全技术,让车载电子通信真正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增加通信系统科学性管理。

参考文献

[1]姜黎,高志军,曹新星.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16(23):509-510.

[2]胡必武,余成.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在光纤通信的应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5(11):9015-9016.

[3]杜宁.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4]王海洋,凡勇.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设计与实现[J].信息网络安全,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