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资源 金融结构 金融功能 金融效率

F830A

佟硕(1982-),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策性金融、金融发展理论;张磊(1981-),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吕正日(1992-),男,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

现有的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在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层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构建了完整的金融发展理论框架,证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但是已有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金融发展问题本身,没有对金融的本质属性问题、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关系问题、金融效率以及金融体系生态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构建系统的社会科学分析体系,总体的研究状态还停留在量性金融的阶段。以白钦先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切入点,经过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建立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金融发展理论做出了创新性的完善和拓展。

一、对金融资源属性的研究

金融资源学说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又是金融资源学说的逻辑起点。白钦先(1998)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经过对百年金融发展史的反思和对已有金融发展理论的再认识,对传统资源观进行了拓展,确认了非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赋予金融以资源属性的定位,提出了金融是一种资源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金融资源是最基本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了全新的金融观。为了清晰地界定金融资源属性,白钦先(1998)将金融资源属性概括和抽象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广义的货币资本或资金)、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各种金融因素构成的体制机制及相互影响产生的关系),三个层次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同时,白钦先对金融资源的特征展开了研究,启发性地揭示了金融资源的二重性特征,即金融资源是资源配置的机制,也是资源配置的对象。金融资源在受到配置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传导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二重性之间是统一的。金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枢纽和关键因素。白钦先对金融资源属性的认识,是一种对金融问题研究的全新视角,从本质上提升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层次,为研究金融发展问题建立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将金融从单独的符号、服务、中介、工具、杠杆一类提升到人类社会一切资财之源的高度,提升到成为人类核心性资源,战略性资源的层面”。

白钦先建立的金融资源学说,通过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将狭义的金融观提升为广义的金融观,将对货币非中性的认识上升为对金融非中性的认识,从而使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与人类欲望无限需求的关系成为金融发展与经济研究之间重要的契合点,促使金融分析与经济分析有机结合。

二、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研究

从西方金融发展理论演进的过程看,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是理论研究的重点,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的转变,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金融发展问题的关键。白钦先从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融资方式结构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入手,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内,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比较银行学》中,白钦先首次提出了金融体制是由九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框架,开始了有关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研究。在金融结构研究方面,白钦先(1999)通过对世界一些主要国家金融业及其业务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观察到内生性自然演进过程的存在,即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间呈现出不平行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其将这种状态高度概括为“金融倾斜”。在此基础上,白钦先(2003)通过对传统金融(直接融资)与新金融(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和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直接金融在绝对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间接金融,并将这种现象定义为“金融倾斜逆转”,认为这种逆转是重大而深刻的金融结构变迁。通过对金融结构的重新认识,白钦先指出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结构(特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变迁即金融发展”的观点是一种量性金融发展观,是一种忽视了金融发展内在实质性内容的片面金融发展观。通过对这种观点进行修正补充,白钦先(1998—2004)阐述了“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观,提出金融结构变迁并不必然就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应该是质性发展与量性发展相统一的一种状态。

在金融功能研究方面。白钦先(1998)明确指出金融研究的重点应该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转变。他认为金融功能也是一种金融资源,属于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与金融结构相比,金融功能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稀缺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其更易于整体观察与把握,更少受人为干预,所以更难能,更难成,更难得,也就更稀缺(2006)。白钦先在关注金融功能问题的过程中,还深刻地揭示了金融正功能与负功能的辩证存在问题。其认为,现有的研究对金融正功能的关注和研究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受到比较广泛认同。但是,在关于金融负功能的研究方面,理论的深度还很欠缺。所以,结果是金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金融功能偏离正常运行状态,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白钦先、谭庆华(2006)系统地研究了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问题。他们对金融功能重新界定,提出了由基础功能(服务功能、中介功能)、核心功能(资源配置)、扩展功能(经济调节、风险规避)和衍生功能(风险交易、信息传递、公司治理、引导消费、区域协调、财富再分配等)构成的金融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功能的演进轨迹。他们认为金融功能的演进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发生共存状态下交替重叠。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功能演进即是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即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的功能观点实现了金融量性发展观与质性发展观的有机结合。

白钦先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系统阐述和深刻揭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触及到了金融及金融发展的本质性核心,对金融发展的实质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提出了评估金融发展的客观标准,使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的对象更加明确,层次更加清晰,理论基础更加坚实。

三、对金融效率的研究

随着白钦先对金融的资源属性的揭示和对金融功能观的阐述,金融效率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并成为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钦先(2001)对金融效率定义是金融资源在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以及金融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配置的协调度。金融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应该通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衡量,而这种效率应该实现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的统一。从静态来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既要实现金融各子系统的协调,也要达到金融与经济两个复杂系统的协调。从动态来说,金融配置效率既要实现时点上的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也要考虑发展过程中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影响关系。因此,白钦先,丁志杰(1998)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沈军(2006)基于系统科学的视角,将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整合在金融系统内进行研究,提出了SFE框架。他们认为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金融问题的关键是以金融效率为切入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三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金融结构通过金融功能这一纽带与金融效率发生作用,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环节是金融效率。在他们看来,已有的关于金融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金融个体或是诸如保险、银行、证券等局部的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方面,缺乏对不同金融市场互动影响、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金融结构内部构成、要素配置机制及其效率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他们引入了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重点通过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简称CAS理论),按照“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思想,将金融系统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研究。

通过在理论体系中引入金融效率因素,白钦先为金融发展问题建立现实的基础。将金融资源、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等问题与进行效率相关联,一方面为理论分析提供了现实的落脚点,另一方面也为评价和评估金融发展提供工具和方法,同时,为研究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了基准。

四、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白钦先(1998)提出了建立金融可持续发展观的问题。其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遵循金融自身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兼顾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与健全金融体制,发展与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质性金融与量性金融的良性协调发展,达到经济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白钦先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这是中国的问题,更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影响世界各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与的战略问题。白钦先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涉及经济资源观、金融资源论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领域。他利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了有力的解释。指出由金融危机衍生出的金融理论的危机问题,解释了亚洲一些国家在金融发展过程中,没有按照自身所拥有的金融资源属性,不合理配置,导致了金融的负功能超过了正功能,导致了泡沫的积累和金融系统的超负荷运转,最终危机爆发。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这种不可持续的金融发展战略必须得到摒弃。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白钦先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其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量和质统一的发展;二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相对稳定发展与跳跃性发展并存的发展;三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2003)将这一战略是应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挑战,保持国别和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性战略对策。

白钦先教授建立的以金融资源理论为核心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通过全新的视角审视金融发展问题,为金融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使得关于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不再只局限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方面,在金融发展的估计与测度时,更应该从是否实现人本关怀、人文精神、人性启发的角度,对金融发展进行评价。在现实方面,一个国家在构建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通过金融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须要理解本国金融资源的分配状况,针对这种客观存在,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既要避免开发不足造成的浪费,更要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掠夺性使用。因此,在金融资源利用上,也要关注金融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持,实现建设友好型金融生态环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钦先比较银行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白钦先建立面向21世纪的金融可持续发展观[J]城市金融论坛,1998(8)

[3]白钦先论金融可持续发展国际金融研究,1999(4)

[4]白钦先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J]国际金融研究,2003(2)

[6]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7)

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可持续发展

一、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体系研究

马克思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散见在他的全部著作之中,有:(1)国际价值理论;(2)国际分工理论;(3)国际贸易中的货币、信用;(4)世界市场理论;(5)对外贸易政策。

实际上,马克思从准备写作《资本论》开始,就已经构筑了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完整范畴体系,他把资产阶级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在“六册计划”的前三册,各个经济范畴被综合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体范畴,这个整体不断运动,从一国界限范围内,发展到国家层次上的概括,然后,又跨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最后“在世界市场这个最广大的场所,以最巨大的发展规模,作为生产中的国家的关系而出现”。理解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需要遵循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范畴体系的演化逻辑,这个逻辑体系把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与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运动和演化内在地、真实地结合在一起,与资本主义危机结合在一起。例如,《资本论》第1卷考察了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考察了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从而揭示了资本运动中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危机可能性。但是这些危机可能性仅仅是可能性而已,或者说是不充分的现实性而已,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危机才能得到充分展开,直至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消亡,这样也就把影响和决定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各个因素统一起来,统一在一个现实而又严谨的逻辑体系之中。从资本主义再生产角度来看,这个展开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再生产条件的国际化,原先国内矛盾“在局部危机中只是分散地、孤立地、片面地暴露出来”,现在,在世界市场上,“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暴露出来”,并且,“总是像排炮一样,按着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

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全球化

全球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发展的特殊形态,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以及相互之间的政治依赖都越来越深了,在我们今天的世界体系里,不仅包括资本主义经济:也包括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其他非资本主义经济。在这样一个体系里。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这种格局正是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所预示的结果。当然,马克思的全球化和我们现在所普遍观察到的全球化是有所不同的,用马克思的语言来说,全球化就是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必然的逻辑;同时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政治和文化活动等全部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如同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就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但是,这种不平衡性往往被全球化的表象所掩盖,乃至于当今世界产业大转移往往被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事实上,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愈加不平衡,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冲突愈加明显,世界范围内的矛盾、摩擦、斗争乃至战争更加普遍和激烈,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过程的必然逻辑结果。

三、基于环境因素的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

基于生态环境内生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克服了过去所有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关于生态环境外生假定的根本缺陷,转向在生态环境内生假定下考察现代经济发展及其可持续性的源泉和决定,将生态变迁、生态创新、生态资本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决定因素视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内在力量,突破了当今国内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形成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将环境因素纳入一国的生产要素体系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与土地、劳动、物质资本、技术、制度等要素并重的新的要素,为实现经济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结构的不可持续性,使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不能完全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充分暴露了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的根本缺陷,即将生态环境作为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外在因素而排除在生产要素体系之外。这就意味国际贸易应当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在生产要素的组合中把生态环境要素有效地纳入其中,同土地、劳动、资本、技术一样使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和贸易发展的一个内生因素,才能使经济、贸易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协调统一,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的要素禀赋理论的构建中,我们应该把现代生产力源泉之一的生态环境从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外在因素转化为内在因素,纳入一国的生产要素体系之中,当作生产要素。

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第3篇

医疗行业发展繁盛,必然使行业竞争愈加白热化,提升对医院的管理力度,能够积极促进医疗行业迅速发展,可实现医疗行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医院管理作为医院服务质量提升的需求,同时是现阶段医院发展必不可少的,医院想要在行业白热化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不被行业所遗忘,就务必要展开管理系统中方法与模式创新,增强管理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医院收获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于社会发展潮流中凸显。

1.1促进医院服务质量提升

医院管理在医院工作中顺利开展,既确保服务质量控制精准、高效展开,并为医院实现全面、系统的服务质量分析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在医院管理活动中迅速向医院管理者反馈相关问题,医院管理者通过对反馈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促进医院服务质量提升。

1.2促进医院社会、经济效益获取

医院进行服务质量管理及控制相关工作期间,在有效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步骤支持下,可以为医院管理进行问题分析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并在问题分析期间对医院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解决,促进医院社会、经济效益获取。

1.3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医院管理过程中逐步被提高服务质量理念所渗透。尤其在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方面,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在其中扮演着难以更替的角色,有效地为医院各级部门指引管理方向,并对部门管理准则指导进行不断规范完善,积极促进医院各项管理的有序进行。由此可见,医院不断加大对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构建的资金、组织管理力度,切实全面的发挥提高服务质量的医院管理效能,积极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2医院管理原则

开展医院管理期间,应当把握下述几方面原则:

①质量首要原则,医院管理质量主要影响医院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的运营情况,开展医院管理期间,务必要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永远遵循医院管理质量首要原则;

②预防为主原则,应当积极主动地开展医院管理工作,将管理前质量、管理中质量及管理后质量进行充分考量分析,遵循预防为主原则,早期就每一种影响医院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的运营情况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

③以人为中心原则,人作为医院运营的组织者、管理者及实施者等角色,开展医院管理期间,要遵循以人为中心原则,加强对人的素质、行为控制的重视程度,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为的管理质量促进医院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的有序运营。IV.遵纪守法原则,遵循遵纪守法原则,相信科学、认清客观事实,凡是通过信息数据说话,公正、客观地开展医院管理质量不足改善工作。

3加强医院管理以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医院管理是医院经营发展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医院平稳发展必须要得到医院管理的有利支持。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医院管理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医院管理必须结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对医院管理中提高服务质量进行开拓创新,有效发挥医院管理贯穿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中的作用,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3.1构建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下,医院规模越来越大,为先进医疗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医院管理过程中,医院管理人员。要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如何将繁多信息数据展开分析管理,是目前医院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规范管理理念开拓创新,医院管理人员要明确医院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结合医疗行业发展趋势,把握社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对医院管理的理解。医院应构建全面的逐层质量管理制度;贯彻“以章治院、科技兴院”方针,“以患者为中心”,构建起规范、安全、科学、合理的诊断、检测、治疗及康复的医疗机制,展开全面、综合的优质服务,实现医院管理人员对服务质量情况的知悉了解,可针对突况,采取有效的应急对策。

3.2规范质量管理及控制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人才属于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未来医疗行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从现阶医院内部人员管理不受重视问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有待提升出发,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行业形势市场动态,对医院质量管理相关人员展开针对性的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全面整合医院管理框架,注重职业规范,逐步完善质量管理理念;医院还可以组织质量管理相关人员对实际医院管理情况进行专题分析,提升质量管理相关人员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医院质量相关人员管理水平;同时在医院内部人员管理过程中,根据医院服务质量开展相关的专题教育,一方面教授提升服务质量的方法,一方面开展工作职责教育,加深医务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塑造其良好的责任心及道德素养,以在医院工作实践中更好地进行服务质量管理工作。

3.3提升医院管理重视程度

从现阶段医院管理不受重视问题出发,全力展开医院管理理念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医院管理指标构建管理示范项目、单位,提升医院质量管理效果的分析对比力度。全面展开医院管理科学合理策略探讨,提升管理人员对医院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医院管理者应提升医院管理重视程度,提升管理责任感,全面促进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到医院管理中。医院还应开展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盈利体系探讨工作,倡导发挥医院管理充分的利用价值,获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向并收。

4医院管理中管理技术的发展

4.1选取科学合理的系统类型

市面上基于医院管理技术的医院管理系统类型各式各样,包括独自开发的医院管理系统、联合开发的医院管理系统以及开发的医院管理系统等。医院在选取医院管理系统类型过程中,务必要结合医院自身实际状况,遵循科学合理性、实用性及成熟性等选取原则;并且,选取的系统一定要以满足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为出发点,并要切实兼容于医院自身原本网络系统。

4.2提升医院组织管理力度

基于先进管理技术的组织管理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医院管理人员要提升对管理技术应用组织管理力度,结合医院实际状况开展医院管理工作,以促使医院管理逐步迈向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4.3强化信息标准化构建

构建信息标准化属于医院管理的常规内容,属于医院管理的基本工作。医院要强化信息标准化构建,自我国现行标准及医疗行业规范角度出发,完善医院信息文档分类工作,促进医院信息资源利用率全面提升。

5结语

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第4篇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小,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我国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理论蕴藏容量为6.76×108kW,可开发量为3.78×108kW,占世界第一位。

水资源(含水能资源)是可循环再生的,经开发即可利用,可以除害兴利,如不开发,只能白白付之东流,还要带来水旱灾害。水利水电枢纽一旦建成,可以年复一年持续运行下去,这是水利和水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某些地区水资源极其贫乏或已开发殆尽,再修建新的枢纽就受到限制,这将影响水利和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在于水利和水电工程建设。各工程的建设条件往往差异很大。例如,长江和珠江干支流、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较好;黄河流域雨量虽然较少,但干流源远流长,集雨面积大,上游源头雨量较丰,故其干流的上中游也有利于水电的开发;其他如淮河、海河干旱缺水,源近流短,水量少且不均衡,水电开发条件不好;沿海地区雨量和水量虽然较丰,但有的地区或缺乏好坝址及兴建水电工程条件,或由于移民太多,影响环境生态以及经济指标不好等原因,水电开发条件也不理想。近年来,我国水电事业发展很快,在建和待建水电站星罗棋布。如三峡、二滩、李家峡、万家寨、小浪底等大型工程正在修建;待建的大工程更多,如小湾、溪落度、向家坝、天生桥、瀑布沟、拉西瓦、龙滩等等,它们的装机都在100×104kW以上,最大的达1820×104kW,为世界之冠。但是,这些水电站的地理位置偏重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及中部,华北、东北及沿海地区则较少。如海河流域已建大中小水库约190座,总库容已与全流域年平均径流量相等,控制了山区流域面积的83%和径流的55%,在全国各流域居首位。总的看,我国部分地区如长江和珠江干支流、黄河干流以及西南地区水电开发态势较好,而华北、东北以及沿海等地区进入1980年前后,水利水电已处于步履维艰的境地。

2抽水蓄能电站的兴起和发展

工业发达国家常规水电建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处于停滞不前地步,常规水电发展步履维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要日益增长,电网中各种能源包括煤电、油电、核电、地热发电,以及天然气发电等增加很快。而常规水电因受水能资源的限制,往往不能成比例增长,在电网中所占比例日益减少。这就造成电力系统中可调峰电源短缺,而低谷时又造成电流周波加大,影响送电质量。为此,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系统后半夜低谷剩余电能抽水蓄能转换在尖峰时发电,作为水电补充得到迅速发展。近三四十年来,工业发达国家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越来越快。迄今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抽水蓄能电站的总容量已超过2000×104kW,不少国家已占常规水电容量的一定比例,日本甚至已近相等。据不完全统计,世界抽水蓄能电站有400余座,总容量1.0×108kW以上。

抽水蓄能电站的迅速发展,不仅反映在日益增长的数量上,还反映在它的型式、调节性能等内涵上。这都得益于抽水蓄能电站技术的不断进步。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和效益表现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作为水电的补充并有利于水电的可持续发。

早期抽水蓄能电站既有常规机组又有抽水泵,称混合式蓄能电站。这类电站始建于欧洲。抽水蓄能电站迄今已有近100年历史,但开始进展不快,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才迅速发展。据统计,1970、1980、1990年总容量分别达到1604×104、4600×104和8300×104kW。国外各种类型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如表1。

表1列出了16座国外建成的主要有代表性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其中,10座为纯抽水蓄能电站,6座为混合式蓄能电站。纯和混合式抽水蓄能的区别主要在于上库有无来水。为便于了解抽水蓄能电站的性质,包括形式和调节性能,列出了上下库容和满载运行时间。纯蓄能电站中以日调节居多,满载发电5h和抽水7h左右,故它的上下库容积较小。但是,美国的BathCounty、Racoon和日本的玉原、奥矢作Ⅱ及南非Drakensberg等5座纯抽水蓄能电站的调节性能均超过日调节,可达周或2d调节。从文献记载,这些工程由于电力系统的调峰要求,以及它们上下库的特殊有利地形,使上下库容积加大并使发电和抽水满载运行时间达到10~20h左右,大大改善了电站的运用灵活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一般上库容积较大,可以对天然来水进行调节,下库专为抽水蓄能而设,故一般以日调节居多,发电和抽水满载运行时间仍以5和7h左右居多。如表1所示,也有一些电站为满足电力系统调峰要求定为周调节,如法国的GrandMaisoon和Montezic,日本的新高濑川和新丰根,意大利Edelo等5座为混合式周调节抽水蓄能电站。

从上述国外抽水蓄能发展可以看出,不仅在总装机的数量和容量上日益增加,而且在电站的型式及调节性能方面向各种不同方向和途径发展,更加提高了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适应性,增加电站的发电量和效益。

我国抽水蓄能起步较早,20世纪60年代即修建了岗南和密云小型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1×104和2.2×104kW抽水蓄能机组。混合式蓄能电站共装机42×104kW,其中蓄能机3台共27×104kW,常规机1台15×104kW。1992年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1993年全部建成。经多年运行,削峰填谷对华北电力系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对我国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近,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总装机240×104kW,为世界之冠。此外,十三陵、羊卓雍湖和天荒坪等已相继建成。安徽响洪甸在原有常规电站的基础上近扩建抽水蓄能机组,成为混合式开发。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见表2。

表2共列出我国10座抽水蓄能电站,其中,混合式2座,余8座为纯抽水蓄能电站。据1993年统计,我国大陆抽水蓄能电站容量为120×104kW,占世界第12位;近年来发展飞跃,容量已达555×104kW,预计居世界位次当可提前。这10座抽水蓄能电站均为日调节,发电和抽水时间为5h和7h左右。潘家口混合式蓄能电站下池库容虽留有余地(从700×104m3扩大至1000×104m3),还是不能满足周调节要求,但从调度灵活性上已留了一些余地。还应该指出,台湾省的明湖和明潭抽水蓄能电站的上库均为著名的日月潭水库,容积很大,达1.42×108m3,且有明显的天然来水,故这两座蓄能电站表中列为纯抽水蓄能电站,但实际上也可认为它们与已有常规水电厂大观一厂共同构成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3个电站具有1座共同的很大的上库,这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是非常有利的。它们的年运行时间高达5000h以上。潘家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经几年运行,实际发电量及运行小时数超出原设计值。从国内及国外运行资料看,一般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实际运行的年发电量及运行小时数常达不到设计值,故混合式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3抽水蓄能电站的类型和适应性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2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需要水但基本上不耗水,故抽水蓄能的规模不像常规水电那样决定于所在站址的来水流量和落差,而主要决定于上下池容积和落差,更主要的是决定于所在电网可供低谷时抽水的电量;二是电站形式很多,适应性强,可视情况选定。在山区、江河梯级和平原均可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1)在山区,根据地形,往往选择高水头,一般水头H为100m~600m居多,当然水头越高越经济,上下池之间距离则越近越有利。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对抽水蓄能选点要求,H≥500m,L≤3km,而东京电力公司条件则放松,对水头无规定。这说明只要地形许可,水头高一些是有利的,但还要视具体情况定。

2)河流梯级水电站需要时可考虑抽水蓄能混合式开发,一般以中低水头为多,即相邻梯级电站除常规发电机组外可设置几台可逆式机组,如潘家口蓄能电站。也可考虑在某一河流梯级水电站下游另建下池,如安徽响洪甸蓄能电站。总之,如蓄能机组(即可逆机组)和常规机组的水都来自同一上库,水量可在同一上库中调节,2种机组互为备用,互为补充,即丰水期可逆机组可按常规机组只作发电运行,而枯水期常规机组也可利用可逆机组所抽的水进行发电,这样可以增加工程效益。最近,安徽利用淠河磨子潭和佛子岭上下2座已成水库进行佛磨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这样上下库都很大,对满足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十分灵活。

3)平原及沿海地区低水头水电站和潮汐电站的蓄能运行,可利用电力系统低谷电抽水而在尖峰时发电会给这些电站带来显著效益。法国、英国、荷兰及我国都有采用可逆式贯流机组并进行蓄能运行的经验。此外,近年来国外在平原地区已有修建地下下池(专门开凿隧洞群或利用弃置的矿井),而上池可利用地面河、湖或另行修建。上下池之间落差可视需要确定,水头往往可达500~600m,甚至更高。这样就为平原地区创造了修建高水头蓄能电站的条件。

综上所述,抽水蓄能电站基本上不受地形和来水流量的限制,也不受当地水能资源蕴藏量的限制。在各种地形条件下,在山区、平原等均有条件修建抽水蓄能电站,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择优选择。

4多种抽水蓄能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经确立:要在各种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仅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还要谋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水电除了要满足自身的可持续性外,还要满足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在电网的各种能源构成中,水电具有较好的调峰性能,可改善电网中火电机组的发电状况,减少有害气体(CO2等)的排放量,既可改善电网中电的质量,又可改善地区的环境。

近年来几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相继投入运行,它的优越性逐渐被社会所认识,主要优点如下:

抽水蓄能电站本身虽不能生产电能,但可利用低谷电能(即剩余电能)抽水,在尖峰时发电,既可调峰又可填谷,还可调频和事故备用,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能量储存转换和改善优化的功能;

抽水蓄能与煤电和油电比,跟踪负荷性能好、开停机灵活,节煤节油,调峰灵活,与常规水电比还具有填谷功能,其调峰功能为水电的2倍;

一般认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量比常规水电站少得多,但可逆机组目前国内还无成熟制造经验,需要从国外引进,其价格较高。即便如此,抽水蓄能电站单位容量投资一般仍比常规水电为低,同时施工期限亦短。

此外,还应该指出,在水利水电枢纽中补充了抽水蓄能功能,有利于水资源(含水能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更大地发挥水利水电等综合效益,有时可大大改善工程的有关指标和枢纽在系统中的作用,使原来指标差、效益低的项目改观,增加工程的开发价值,给水利水电工程带来新的开发前景。

目前,全国水利水电和电力建设形势对抽水蓄能的发展非常有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各地区和各流域,常规水电发展很不平衡,有的水能资源储量贫乏或已开发殆尽,不得不发展抽水蓄能以补水电所占电网中比重不足,如华北、东北、及东南沿海地区。

2)有些地区水电比重虽不低,但多径流水电如四川、湖南、江西、湖北亦需建抽水蓄能电站。

3)我国煤炭资源不均衡,运煤困难,发展坑口电站,相应带来北电南送。目前我国西部大开发在即,而水电西南西北多,又将实现西电东送。随着三峡建成,我国东西南北输电网形成。这些输送电对平衡全国各地区电力有好处,但有时由于某地区为了接受上述几种送入的电又必须视送入电的情况,增建一些调峰能力强的抽水蓄能电站。

4)我国核电已在浙江、广东投入运行并将在江苏、山东兴起,也需相应增建抽水蓄能电站。

目前,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规划设计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从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抽水蓄能电站看,它们各具特色,有高、中、低水头的,有大型也有小型的,为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走出了第一步,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由于上述4个原因,预计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将在华北、东北、东南沿海地区以及华中、中南等地迅速展开。在今后设计建设中,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将逐渐改善其调节性能,逐渐向双日或周季调节过渡。

5结语及建议

当前,全国水利水电和电力建设形势对发展抽水蓄能极为有利,在过去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除进一步完善已建和在建抽水蓄能电站的管理运行和建设工作外,还要认真做好抽水蓄能规划选点工作。如上所述,在纯水蓄能方面除一般应注意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电站形式和布置外,有条件的站址还要注意选择上下池的有利地形以取得较大的容积,以改善其调节性能并增加工程效益;在混合式蓄能电站方面,有条件时要注意选择较高水头并适当加大下池容积,以改善性能并提高电站效益。此外,我国目前有许多已建成的水电站,电站设计规模水平年早已过时,电站容量显得不足,亟待增容扩建。因此,在有条件时可考虑增建抽水蓄能机组成为混合式开发,作为常规水电的补充,其效益当会显著增加。这种融水利、水电、抽水蓄能于一体,并结合当地电力的综合开发模式将给水利和水电带来新的活力。据国外经验(见表1),法国在新建GrandMaisoon和Montezic时即按上述综合开发模式考虑,前者设有120×104kW可逆机组和60×104kW常规机组,而后者只采用90×104kW可逆机组。日本新高濑川混合式日/周调节,原河段有5座常规电站,原总装机仅4×104kW,后按上述综合开发,改建为128×104kW的抽水蓄能电站。美国著名GrandCoulee电站几经改建,先后增水泵和可逆机组,总容量达888×104kW。我国潘家口、响洪甸、佛磨、双沟以及天堂等均采用这种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这种开发模式不仅改善了水利水电枢纽的功能,还大大改善了工程的指标,使原来效益差,指标差的工程改观,增加了工程开发价值,给水利水电工程带来新的开发前景。为此,建议今后视各地区,各河段水利水电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电力情况按上述模式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进行动态规划和设计。

水利水电(含抽水蓄能)和电力相给合的开发模式,水利水电与电力相辅相成,通过电力(电网)的支持提供了抽水电力,倒过来也为电网增加了调峰和填谷能力,改善供电质量,为电力的发展提供水源等条件。因此,多种形式的抽水蓄能作为水电的补充,对水利水电的可持续发展大有好处,扩大了水电的内涵,将抽水蓄能也补充入内。

这种混合式开发改变了过去“以水定电”性质,即只能在需要供水时发电,不供水时不能发电。如今可以完全按照电力系统要求进行抽水或发电调度,同时对水库的原有供水等功能也有好处。此外,这种综合考虑水利水电与电力相结合的模式,还可在发展核电、风能发电以及调水等工程中发挥作用。

考虑多种类型的抽水蓄能作为常规水电的补充,可以引入电力(电网)的参与,这种跨行业(即水利水电和电力行业)的模式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可以达到较高水平,有利于水利和水电的可持续发展,并提供新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陆佑楣,潘家铮抽水蓄能电站[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能源部北京设计院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实例[M]1990

[3]黄河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抽水蓄能电站图集

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人居环境;自然 ; 生态

[ Abstract ] this paper fro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both the relation between, analys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to the current concerns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omestic and abroad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ecological mental aspects of architectural practice, reiterated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world attention and importance urgency, we want to " focus on global thinking, based on the region of action ", construction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 Key word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nature; ecological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科技四个方面来看,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现存的制约条件下,争取环境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在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寻找最佳的生态体系和土地利用形式来支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

就整体性人居环境与建筑可持续而言,主要是处理建筑内部关系和外部环境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如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绿化布置与周围绿化体系形成网络化、保全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古建筑和传统街区,保存和发展传统民居。

(2)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是要创造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系,强调建筑的全寿命过程。在建筑使用过程的运行管理中,采用长寿命的建筑材料,内外装饰采用可更新的构造方式,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和重新利用。

(3)通过对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合理运用,力求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益最大

化,这是当前可持续规划与建筑研究的重点所在。

(4)可更新、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系统,如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等清洁能源;有效利用水资源,如中水循环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

总的来说:可持续的建筑追求环境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提高社会空间、

经济空间的效率,追求居住环境与建筑运行系统全面生态化。在技术方面,则提

倡依赖地方条件,以合适的技术解决问题。

二、“人类聚居学”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道萨迪亚斯晚年对于人类聚居与全球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表达了深切的关注,他觉得有必要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更明智地利用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对所有资源的浪费和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多地感觉到需要一场大的变革。”

三、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在处理人与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一,尊重环境的自然属性。二,整体地考虑生态、社会、文化等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强调设计每一局部,每一层次同各级环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三,强调设计过程的多学科性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共同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复杂关系。

生态建筑学的任务是改善人类聚居环境,目标是创造自然、经济、社会的综

合效益。生态建筑学是立足于生态学原理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所关心的不是生态学的全部内容,而是一部分。生态建筑学把建筑作为生态过程整体中的一部分来研究,并且以整体有序和循环再生为其基本原则。

四、国外创新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

可持续设计目标在于,“满足现在的需要而不用消耗自然的资源”。可持续设计必须包括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规则的关心,和关心建筑以及城市的能源使用以及环境影响一样,因此,可持续建筑的核心在于:低能耗、广适应性、资源效率。

高技派的典型代表性人物理查德・罗杰斯,曾经在东京中心区某小山上设计过一栋利用风能的写字楼。建筑的主体部分面对高速公路,外墙为直线;南立面是比较平滑的曲线型,曲面的形状使空气流经主建筑和服务楼之间的缝隙,当风通过办公楼和服务楼时,被曲面压缩和加速,从而推动缝隙间的涡轮风扇而产生电力。 “服务大楼”在太阳和风的作用下也像通风烟囱一样,装饰有透明玻璃、漫射玻璃和不透明板的北立面允许日光进入到需要自然照明的空间,而其他受阳光直接照射的立面是热绝缘的。热绝缘立面和内部的混凝土结构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热。地下室周围的水被用作热存储体。这些水在夏天被作为冷却剂,冬天作为加热剂来温暖冷空气。

另一位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他认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并不仅仅是单座的建筑,其概念可以扩展到整个城市、区域乃至地球全体。”现在的城市发展己经吞噬了太多的土地。一个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可以减少土地消耗而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社区。

在福斯特看来,“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用最少的来做最多的。这句话可能是密斯那句著名的“少就是多”的生态解释。建筑应该有比较灵活的可变性,这样它就可以为人类提供更长久的服务。从而减少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改建可以看做是福斯特在这方面的实践。

五、我国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

中国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在于它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顺应地域特征,巧妙地综合利用各种生态因子,达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l)对气候的应对

自古以来,房屋就是让人避免受外界气候干扰而得以舒适生活的空间,建筑从其产生时就表现出一定的气候功能。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基础也就是以满足人类生理舒适为目的适应过程。

(2)对地形地貌的应对

营建活动的进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充分利用基地的各种地理、环境因素,顺应地形地貌,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珍惜土地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3)对材料的应对

充分利用乡土建筑材料,发挥构件材料的天然性能。

(4)对资源的应对

保护和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首先表现在村落、城镇的选址上,“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就从总体上利用了自然资源,使整个居住环境享受到充沛的日照,回避了寒风,减轻了潮湿,重视理水,节约水资源。

(5)对植被的应对

中国传统住居历来重视植树绿化,护林、绿化的思想已载入到许多传统村落

的乡规民约里。从选址到建设整个过程,都力求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到最小。

结语

理想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早己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重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行动,它涉及到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

二十一世纪,环境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从生态到人文,原有的设计观念都不能适应人类生存的空间和审美心理的需求。环境是我们大量的日常现象组成的,每个人对于环境的感知都是独特的,但在深处又是一致的,否则对于环境认知就无法交流,无法定向和认同。

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也认为:“尽管存在着推动世界相互接近的全球化力量,但各国都越来越努力的寻求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将从一个单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因此,在探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居环境的道路上,要“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想人居环境。神州大地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衍生栖息的地方,我们的祖先建设了无数的城市、村镇和建筑,也留下了非凡的环境理念。

【引文】

C.A.Doxiadis. We Need a Great Revolution. Ekisties,1974.

C.A.Doxiadis. Eeology andE kisties. ElekBooks Ltd.,1974

C.A.Doxiadis. Eeology and Ekisties. ElekBooks Ltd.,1974.

【参考文献】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2月出版

《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美〕/著 华夏出版社 2001年4月第一版

董卫,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相关期刊更多

证券导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大学

桥梁建设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出国与就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