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就有以无为保姆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被人们誉为“皖军”,与川军、湘军、豫军、赣军等齐名,形成中国的民工潮。千万“皖军”浩浩荡荡,足迹遍布京、津、沪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
那么,这些在外务工的安徽籍农民工到底过得如何?他们为什么外出务工?工作如何?收入如何?生活又如何?他们又面临着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呢?
近日,国家统计局安徽省调查总队就此在安徽33个县(市、区)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60份。调查对象为农村家庭成员中外出从业者与举家外出家庭。
从获得的调查数字信息显示:2007年,相对于安徽省2006年农村外出的1046.1万劳动力,增长了4%,增幅处于相对稳定增长期,而值得注意的是外出劳动力从业现状有喜有忧,且喜大于忧。
4.4%成为私营企业主
2000年,安徽农民劳动力2821.5万人,流动劳动力在外地的时间按超过半年计算,就有513万人,其中安庆、阜阳、六安三地流动劳动力占全省50%以上。如果把短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计算在内,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有800万以上,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8%。
现在,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已经在1100万以上,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有些地方占50%左右。流向省外的劳动力按流量大小排在前列的省区依次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福建、天津、山东、新疆等,其中前5个省市吸纳了安徽流动劳动力76.3%。这说明过去以“空间距离远近来决定流向”的情况,正在逐步转向“以经济发达和资源丰富程度来决定流向”。
这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驱动力各异,但是最主要还是追求收入最大化与未来发展。本次调查显示,85.9%举家外出家庭是“为多挣钱,改善生活”,61.1%是“寻找更合适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48.6%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23.5%是“务农太辛苦,羡慕城市生活”,23.2%是“在家无事可干”,而“没有耕地”、“逃避家庭和社会矛盾”的分别占10.8%和3.5%;
在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女性外出的规模和频率正在得到迅速提高,流动的主动性正在加强,男性占57.4%,女性占42.6%,男女比例为134.6:100。这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从年龄结果上看,20―34岁人群占外出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4%,40岁以上的人群则呈递减趋势。
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中68%在民营企业就业,其中有4.4%已在流入地脱颖而出成为私营企业主,甚至成为拥有资产上亿、上10亿的企业家。其他的自谋职业、从事营销经营、充当自营劳动者占17.7%;大部分则为各类企业和家庭的雇员。即便在从事雇员的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中,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逐步在从低层次转向较高层次,本次调查的数据还显示,他们成为单位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调查人群的7.6%。
也许正是务工层次的提高,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安徽省内的平均水平。从收入来看,独自外出从业者的月人均纯收入,2006年为1324元,是同期安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中的劳均纯收入的3.73倍;2007年为1638元,是同期安徽劳均纯收入的3.89倍。
从消费支出看,独自外出从业者2007年每月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1.5元,是同期安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36倍,其中:交通和通讯、衣着、饮食支出是安徽农民平均消费水平的7.21倍、6.08倍和3.41倍。举家外出家庭的生活费支出也明显高于安徽农民的平均水平。2007年他们每月人均生活费支出448元,是安徽农民平均水平的1.95倍,其中:交通和通讯、衣着、食品消费支出最多,分别是安徽平均水平的2.89、2.31和1.91倍。这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随着务工层次的提高,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从业也渐趋稳定,40%举家外出家庭有住房。独自外出从业者从事当前工作的时间人均29.5个月,其中28%的人在2000年之前就开始外出从业,举家外出从业者,30.5%是在2000年之前外出从业。与独自外出从业者相比,举家外出从业者更倾向于自家住房。31.4%的举家外出家庭在城镇购房居住;8.4%的家庭搭建住房;51.4%的家庭租房居住。举家外出从业者虽以租房为主,但2007年在城镇拥有住房者高达39.8%(包括自购住房和自建住房)。购房者主要集中在35至45岁,收入相对稳定,比较适应城镇生活。而独自外出从业的购房者仅占2%,搭建住房的占5.3%,住集体宿舍比重高达44.1%,租房的比例也高达43.9%。这些都是历史性的进步,对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产生了促进作用。
56.4%从未接受技术培训
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这些问题与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外出途经狭窄,仍然依靠劳动者自我闯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在本次调查的受访对象中,73.7%的外出农村劳动力是通过同乡、亲友找到工作;13.3%的受访对象是自由就业;另外还有7.3%的受访对象是通过职业中价机构、劳务市场和招聘会找到工作;3.8%的受访对象是由“包工头、老板直接招募”;而“由家乡政府、社会组织介绍”找到工作的仅占0.5%。
足见,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仍然还是通过亲友介绍,地方政府在劳务经济的服务上仍然十分薄弱。而正是由于外出就业渠道的“陈旧”,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在找工作过程中有14.1%被欺骗过。
其次,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未能有效地帮助找到工作。农民外出从事工作技术含量一般较低。本次调查显示,独自外出从业者,49.8%是建筑、市政环卫等普通工人;12.7%是技术工人;11.4%是各类服务人员和一般职员;12.3%是个体业主或小商小贩及其他人员。而需要有较多经验和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13.8%。与此相互印证的是,在本次调查中,独自外出从业者中,84.1%的人过去一年中未受过技培训;56.4%的人从未受过技术培训。在已经受过技术培训的人当中,51.4%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有一定帮助”;36.8%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非常有帮助”;也有11.8%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没有帮助”。
三是外出农村劳动力遭遇的教育制度困境一直没有改变。外出从业农民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为让孩子受到良好的城镇教育,他们应支付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有11%的人把孩子带到从业地上学。这些在外地从业地上学的孩子中,在公办学校上学的占44%,在私立学校上学的占40%,在民工学校上学的占16%。他们都是外出从业者自己或通过亲戚与学校联系,使得孩子能够上学。这些在从业地上学的孩子人均支付学杂费2938元,其中借读费650元,所支付学杂费比当地居民高很多。举家外出家庭更重视孩子教育。他们外出从业的原因中,48.6%的人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他们的学龄孩子都在从业地上学,他们中87.4%的人在公办学校,在民工学校的仅占4.1%。平均每个孩子一年的学杂费1936元,其中借读、赞助费228元。
四是外出农村劳动力合同意识不强,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用工合同能够保护劳务供需双方的权益,外出从业应从签定用工合同开始,但很多人未能应用合同保护自己,以规避从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70.5%的人未签定用工合同,而在所签定的合同中,无固定期合同和临时合同所占比重高达34.9%,签定固定期合同的,合同期也较短,平均仅14.1个月。非固定期合同和临时合同不规范、不合法,强调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和从业者义务的较多,保证从业者权利的较少。在合同签定过程中,一些用人较多的单位往往不直接
与从业者签合同,而是先与包工头签合同,包工头再与从业者签合同。很多签了合同的从业者,对合同的内容不了解。对合同的内容“比较清楚”的仅占67.2%,“完全不清楚”的占13.8%。
最后,拖欠工资现象仍然严重。在本次调查中,从业者在获取报酬的方式上,“干完领取、按周领取和按月领取”的占56.4%;“按季度领取、按半年领取、按年领取、工程完工后领取”的占20.7%;“支取生活费,以后补发”的占15.3%。按季(半年、年)或在工程完工后发放工资,依法都是变相拖欠工资行为。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20.9%的人“偶尔被克扣”劳动报酬;2.1%的人“经常被克扣”;77.0%的人“未被克扣”。有69.7%的人被克扣的是正常工资;11.2%的人被克扣的是加班报酬;19.1%的人被克扣的是其他补助、津贴和资金。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多数农村外出劳动力是直接找老板,而老板往往找理由拖延或搪塞,从业者无可奈何。有的因农民工为讨工资闹事,影响社会稳定,政府相关部门才出面调处解决问题。
上述这些数字情况表明:当前农民工的处境依然令人揪心!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就业;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
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为此,本文通过对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及流动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找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难度和制约因素,为今后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出路问题提供思路。
一、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与结构情况
近年来,由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延安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使延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加之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返乡农民工人数达到3.07万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1.12万人;在返乡的农民工中目前仍未就业的还有2.44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后仍未就业1400多人,故延安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1.农村从业人员总量及结构
延安市乡村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农业。到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214.1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2.9万人,占总人口的71.38%。其中,农村从业人员700022人,适龄男劳动力39.69万人,占56.7%;女劳动力30.31万人,占43.3%。全市农林牧渔从业人员532461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76.06%,其他从业人员分布在工业、建筑业、交通仓储邮政、商贸餐饮以及其他行业。其中的延长县、富县、甘泉县、宜川县和黄龙县的农村从业人员的80%以上都在第一产业从业。
2.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
从农户调查也可以看出延安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集中在第一产业,给据调查870户有2495个就业劳动力,有89.49%的农村家庭就业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且此比例在增加,3.4%的从业第二产业,其中劳动力主要其中在建筑业,其次是采矿业,只有少数劳动力从事制造业,7.09%的从事第三产业。当前延安市按着“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实施“能源化强市、绿色产业富农、红色旅游兴业”的三大战略经济发展模式,对农村经济影响仍然是间接,但是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大致变化——从业非农化现象明显。
3.农村外出劳动力行业状况
全市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4823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13.27%。其中男劳动力87217人,女劳动力47606人,分别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59和4.69%。从外出劳动力的年龄结构,21~30岁占外出劳动力的38.6%、20岁以下的占16.2%、31~40岁的占23.9%、41~60岁的占21.3%;从文化程度看,初、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外出劳动力总人数的69.6%,整体外出劳动力素质偏低;从全区外出劳动力行业情况看,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共97747人,占72.5%,从事第一产业的1753人、第二产业的35323人,分别占外出劳动力的1.3%、26.2%。
4.农户收入结构状况
农户收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生产活动和就业情况,从下列表中可以看出2008年延安市农民纯收入总体上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占到81.7%,比上年增加21.6%;工资性收入占到纯收入的25,6%,比上年增长49.88%。其中农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获得的收入为554.61,占到全部纯收入的15.6%,增长幅度最大。外出从业收入只占全部收入的8.3%,说明延安市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工资性收入中主要来源于在在本乡地域内劳动所得。
二、当前延安市农村劳动就业状况存在的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县域收入差距较大
延安市农村经济总体上说比较薄弱,农民收入增长较慢。一般来说,农村农民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农村非农业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51元,增长24.8%,非农业产业纯收入只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3.9%,收入总量较低,增加速较慢。从收入构成看,主要是第一产业的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为81.7%、25.6%、13.8和5.8%,其中转移性收入在北边县区,尤其是子长、安塞、志丹、吴起要高于南部县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县区退耕还林面积较大,农户获得的补助款较多。南部县区的富县、洛川、宜川黄龙和黄陵各县的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比较高,因农业收入为主。延安市应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加快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
2.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还有一部分劳动力等待再就业
(1)农村劳动力总量较大,外出比率低
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据农业普查,延安市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外出从业的人员仅占16.0%,从业地点在乡外县内的有人81029人,到县外市内32762人,到市外省内有13213人,到省外7820人。
可见宝塔区农村有80%多的从业人员仍立足本地为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各县之间差距很大,流向省外的农业为主的富县和黄龙县人数居多,能源大县的志丹、吴起外出人员主要集中在乡县内。
(2)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多,需要转移的任务很重
根据催玉玲的《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机械总动力的增加就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变大,每增加1万KW的总动力就会增加0.89万人的转移劳动力。延安市农用机械总动力从2007年到2008年增加了1.94万KW,可以看出就一年农机械总动力的增加就有1.78万人农村劳动力剩余需要转移,这与从劳动力资源统计中还有17.0%的劳动力剩余基本吻合,也就是说,随着农村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农村将有60.78%的劳动力都要寻求非农业类的就业之路,劳动力隐性失业与剩余劳动转移压力越来越大。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延安市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使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就近转移的特点和各县区之间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不均衡的现状,要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合理有序的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要根据各县区域经济的特点,发展第一产业再加工和特色农业区域经济,充分利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利用能源优势进行工业园区建设等工业建设,积极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作,外出内用的方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延安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1.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从农民流到农民工的发展过程给社会带来的发展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是必须的也是很现实的。因为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牧业、小型加工业等,如果能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生产,可以使农村劳动就地就业,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也就是要利用当地资源,在城郊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优先发展集种植、养殖、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休闲观光高效农业。例如以洛川塬为中心的苹果种植带,以黄龙为中心的核桃种植区,以宝塔区为中心的山地苹果种植区。北部各县应以种植小杂粮为主,着力打造品牌产业。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搞活地方经济,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当然要在政府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税收优惠,逐步形成一批规划合理、效果明显、劳动就业密集的城郊发展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再有充分利用延安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市场前景较好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家政服务业和餐饮旅游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农民离开土地向城镇集聚。
2.利用第二产业发展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农民工创业园,积极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
3.利用红色旅游扩大就业渠道
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吸纳劳动力数量大,劳动转岗适应快,具有安置农民就业优势。旅游业是近年来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新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新兴产业。如延安旅游集团在开发经营万花山、枣园革命旧址、凤凰山森林公园时,通过组织劳务、旅游服务、旅游景区聘用、工程施工等方式为安置农村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到目前为止,共安置景区农民近 12000人。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安排一些小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给农民,吸纳部分农民从事工程劳务。延安市各县要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独特的旅游资源。根据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时间区域差等综合因素,设计建设沿线点上城镇或农村以冬暖夏凉的陕北土窑洞风格为形式的住宿区和陕北风味家常小吃点,像洛川圪崂的风味小吃值得借鉴。
4.积极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作
从延安市农村劳动力就业调查中,延安市外出劳动力主要通过自己找工作,其次是亲友介绍,自我创业的劳动力较少;82.9%的农民工没有劳动技能,有组织的劳动力输出只占13.5%,要积极探索就业培训资金的合理、充分利用途径,强化技能培训。据有关部门透露,目前我市劳动再就业培训资金积压高达3000多万元,但由于再就业资金使用门槛过高,一方面是资金积压,冲减下年度预算;另一方面是就业培训资金短缺,劳动力培训严重不到位,专业型人才太少,农民工一直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建议以市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再就业培训管理办法,合理、有效利用再就业资金,切实把农民工培养成技能型人才,增大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延安市统计年鉴(2000~2008)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一)县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1、在本乡镇内从业人口比重较大。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200541人,实际从业人员195426人。其中在本乡镇内从业人员114326人,占实际从业人员的58.5%;外出从业人员81100人,占实际从业人员的41.5%。在本乡镇内从业人口的比例超过外出从业人员。本地从业收入已成为县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
2、劳动力外出渠道以自发外出为主。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外出从业人员为81100人。其中自发组织外出谋业的有56689人,占外出人员的69.90%;政府组织6950人,占外出人员的8.6%;中介组织介绍9069人,占外出人员的11.18%;企业招收8392人,占外出人员的10.27%。
3、省内从业的农民工的数量高于省外从业的农民工数量。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外出从业的81100人中,选择省内从业的有46694人,占外出人员的57.6%;省外从业的有34406人,占外出人员的42.4%;在省外务工的人员主要集中在中部与东部地区。
4、农民工从事行业较为集中,主要从事第二产业。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县外出从业农民工从事第一产业的有3137人,从事第二产业的有51165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6798人。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5、外出从业形式以务工为主。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外出人员中务68253人,占外出人员的84.16%;经商8029人,外出人员的9.9%;从事萁他形式的4818人,占外出人员的5.9%。
6、外出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有6208人,占外出人员的7.7%,;月收入在501—1000元有20240人,占外出人员的24.96%;月收入在1001—2000元有38349人,占外出人员的47.29%;月收入在2001—3000元有12848人,占外出人员的15.84%;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有3356人,占外出人员的4.14%。
7、外出返乡人员以本地从事二、三产业为主。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年外出返乡人员17452人,占外出人员的21.52%。其中本地务农4370人,占外出返乡人员的25%;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6708人,占外出返乡人员的38.43%;再次外出从业6435人,占外出返乡人员的36.87%。
(二)县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地高校毕业生外出就业率较高,但是回乡就业趋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主要呈现出以下态势。
1、机关事业单位招录。
2、三支一扶录用。
3、大学生村官。
4、县内用人单位及其他形式灵活就业。通过县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公益,岗位招录等形式实现灵活就业。
5、县外多渠道就业。
(三)县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状况
1、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坚持把公益性岗位作为安置困难群体就业的主渠道,加大开发城乡保洁、绿化管理、环卫协管、交通协管、城市协管、劳动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等公益性岗位,尽最大努力满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岗位需求,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各级将公益性岗位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开发、动态管理,并采取社区推荐,社区公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招用人员,并报各级就业服务部门备案,用人单位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
2、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就业。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在促进就业、稳定就业的重要作用,在用足、用活优惠政策上狠下功夫,扩大政策覆盖范围,逐步提高政策标准。一是鼓励企业吸纳安置。及时出台鼓励企业吸纳安置就业的政策性文件,提高了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积极性,解决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困难群体就业稳定性。二是扶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积极组织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人员,对其集中进行创业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帮助制定创业计划,论证创业项目可行性,同时进行开业指导、协调办理营业执照等帮助实现自主创业。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工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仍偏低。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外出从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8997人,占外出人员的11.10%,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的58.89%下降了48.79个%;初中文化程度47988,占外出人员的59.17%,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的30.10%上升了29.0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4115人,占外出人员的29.73%,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的0.61%上升了29.12%。
(二)职业技能培训不足,缺乏就业竞争力。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外出从业人员中参加了政府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有9745人,占外出人员的12%;持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有6366人,占外出人员的7.8%。大部分外出从业人员未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只能从事报酬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工作。
(三)少数外出人员的从业环境较恶劣。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外出从业人员中雇主拖欠工资人数650人,占外出人员的0.8%;从事高危、有害工作人数3958人,占外出人员的4.8%,致伤致残人数435人,占外出人员的0.5%.享受劳保补贴人数4854人,占外出人员的6%。
(四)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社会保障机制亟需完善。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外出从业中与雇主签定劳动合同的有26427人,占外出人员的3.3%;参与养老保险的有15644人,占外出人员的19.29%;参与医疗保险的有26545人,占外出人员的32.7%:参与失业保险的有4919人,占外出人员的6.1%;参与生育保险的有5632人,占外出人员的6.9%;参与工伤保险的有12072人,占外出人员的14.9%;农民工大都从事高强度高危险的工作,但缴纳保险的寥寥无几,在事故发生时,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四)公益性岗位开发不足,工资待遇较低。公益性岗位开发不足,有的是有社会需求的领域未能开发,有的是缺乏资金不能提供岗位。已开发的部分公益性岗位加班多、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而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有所提高,公益性岗位的社会保险个人缴费额不断提高,公益性岗位工资却一直未相应提高,导致收入偏低,家庭生活困难。
(五)城镇困难群体多,就业矛盾突出。我县属于贫困山区,经济发展滞后,被征地失业农民、零就业家庭和城市低收人家庭群体数量大。特别是近年来,我县推进实施大交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被征地失业农民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可供开发安置就业困难群体的公益性岗位和适合困难群体就业的岗位数量较少。这种困难群体多,可供岗位少的现状,导致就业矛盾突出。
(六)资金保障缺口大,受惠范围较小。由于我县城镇困难群体庞大,地方财力和上级就业专项资金补助有限,用于帮扶援助困难群体就业资金受限,一方面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难以全面兑现。另一方面由于资金缺口大,政府购买岗位能力减弱,使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就业的渠道变得狭窄。
三、未来就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就业服务,为农民工提供真实有效的就业信息。加强劳动力输入地区的劳动力需求信息收集,建立输出地与输入地的联系,通过协作,有组织的进行劳务输出。
(二)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政府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持,从而为农民工提供本地就业的机会。进一步完善本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提高本地就业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三)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不足极大的限制了农民工就业的选择范围,多渠道多层次的组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工从单纯的无技巧体力劳动转变为技术型劳动。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教育。
(四)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少就业岗位并非人满为患,既存在着“人找岗位"的现象,也存在着“岗位找人"的现象。针对此,我们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改变他们只选择在大城市就业的思想。让大学生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能只把职业活动当成谋生的方式和手段。
(五)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强化就业援助制度保障。就业援助制度是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制度保障,只有建立起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对就业困难群体长期的、行之有效的就业援助。
摘要: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并且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的总量、整体素质、行业配置,都是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伴随着云南怒江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仍然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怒江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不能合理有效的转移,那么,一方面不利于怒江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和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怒江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思考
一、引言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安定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基于此,必须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云南怒江这样一个经济不是非常发达的地区来说,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显得更加重要。本文接下来将首先简单介绍云南怒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调查,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二、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调查
怒江州地处横断山区西南部,自然环境条件差、交通不便,社会发展层次低,观念落后,属国家级的贫困地区。目前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较大,一是获取市场信息和外出务工渠道狭窄。据调查,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占60%以上,通过政府、中介服务组织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只占15%左右,自由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达到了25%;二是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收入偏低,农民工月收入300-500元的占20%,500-1000元的占70%,1000元以上的只占10%;时下劳务市场的竞争正在变得日益激烈,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低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农村劳动者在进入城市之后很难有效地融入到城市之中,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显得不适应城市里的生活,很难在城市中扎根。
三、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力市场秩序
有关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法规,实现有组织、有秩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服务组织体系,进一步改进劳务信息、劳务培训等相关的中介服务,逐步规范农村劳动力市场秩序,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通过相关的政策规定,尤其是户籍体制改革,保证户籍管理变得更加宽松,逐步打破城乡之间的就业界限,逐步减轻就业歧视问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营造出更加宽松的环境。
同时,州、县、乡各级政府部门要力争做到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让劳动力市场由劳动管理部门来进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已经登记到劳动力市场的农村劳动力,政府可以根据雇佣单位的实际需求,对于那些即将签订劳工合同的劳动力有计划的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最终实现雇佣双方的满意。
(二)帮助农村劳动力转变择业观念,摒弃小农意识
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教育农村劳动力从“求稳怕动”、“依赖政府”、“不愿创业”、“不肯外出”等传统的择业误区中走出来,让他们能够具备符合当前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的要求的新型的思想意识,让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进行自主择业,让他们逐步具备依靠自有资本进行就业的风险意识以及勇敢地进行自主创业的竞争意识。
政府部门也要引导农村劳动力逐步摒弃小农意识。农村劳动力要解放陈旧、保守、目光短浅的思想;努力学习各方面的就业知识,努力接受新事物,做到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综合能力的大幅度提升,积极参与市场的竞争;尤为重要的是,农村劳动力必须大力提升自身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自己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
(三)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第一、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形势,各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做到密切联系怒江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就业培训机制,设置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相关的课程,对于农村劳动力给予一定的就业服务信息指导,使经过培训之后的农村劳动力能够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农村劳动力应该积极踊跃地参与各种技能培训班,从而不断学习到各种基本的就业技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第二、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充分利用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和乡村流通人才等示范性培训,依托农业、劳动、教育等部门建立“招生-培训-就业”联动机制。
第三、加强对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未就业的“两后生”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引入竞争机制,允许经省级以上部门认定的有条件的各种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承担转移培训项目;完善转移培训方式,坚持外输与内转相结合,大力推广订单式、定向、工读交替等针对性强、适合农民特点的培训形式,突出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
(四)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后顾之忧
第一、解决好留守老人的赡养、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和文化教育等问题,建立以在家党员干部为主体的互助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对留守儿童和老人进行帮扶,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
第二、在农村转移劳动力集中的一些地区,政府部门应该对用工单位自建宿舍制定适当的政策措施,充分鼓励用工单位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卫生、安全、舒适的居住场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索了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带动我国各个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促进农村的稳定,保证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曹开庆.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分析[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1,(Z1) .
[2]梁青青,田敏.影响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J]. 南方农村, 2011,(05) .
[3]闫彩红,刘殿臣.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与特点[J]. 经济导刊, 2011,(09)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素质;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15-1
1 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项目开设偏少,技术含量偏低,已不能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
近几年,大庆市肇源县担任农村劳动力素质系列培训任务的县属职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培训机构所开设的培训项目大多停留在低成本、低投入、低技术含量的一些项目,而新兴产业所需的高技术含量的培训项目,由于缺乏资金、没有设备、师资不足等原因而无力开设。
1.2 缺少市场竞争机制,实际培训效果有偏培训宗旨。
近几年政府出巨资鼓励扶持的系列培训,大都是政府定指标任务,定培训项目、定补助政策。培训机构根据政府的授权,组织开设培训班。为了鼓励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提高素质,实现转岗就业,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制定极其优惠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大批失土农民参加培养的积极性。但是许多人参加培训,动机可能不是为了求业,为了转岗,大多数人是为了补贴而来,甚至有了培训专业户。培训机构也是为了完成政府的培训指标而招大批量的培训学员。
1.3 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向有待商榷
近年来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经费就一个区、一个县而言就有几千万。几千万,确实可以办一些大事,可以造就一些业绩。但几千万元钱分散为几千万个单位花,这样在单位体内就难以见成效。如果集中财力扶持建设几个布局合理、设备齐全、场地开阔、师资强盛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按市场需求开展多形式、多工种的培训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再给参加培训合格取证的人员以适当补贴,这样既惠民、又能培养许多技术工人,或技术熟练员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4 培训机构软硬件建设落后于时代步伐
承担农村劳动力素质系列培训任务的主要单位是成人教育学校和一些民办培训机构、县属职业高中、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教育系统名位列最后,政府投资最少,社会关注度最低、设备最差,师资力量最薄弱,罗列校内陈设,档次较高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也大致有几个电脑室、几台多媒体投影仪。如此条件成培训机构主体单位,要想不纸上谈兵,也实在太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 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培训的任务指标定得过高,培训项目开设跟不上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求政绩而演变为培训
培训的宗旨应该是提高国民素质,根据市场需求,应时应地开设培训班,培训项目。但政府为了求政绩,于是乎培训的硬指标、高指标、超指标纷纷出来,培训经费也越来越多。由于政府培训项目的开展关系政府各部门的“政绩”,方方面面都需要,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年终统计数,各部门都有用,劳动管理站是主要数据,妇联也有用,共青团也沾边,科协是本行,农办是土壤,各部门一统计,一个成绩升上天。
2.2 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鉴定标准不切实际、缺少可操作性
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的对象是男18-60周岁、女18-5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不限智商、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培训政策范围内人员,如按目前的考试标准,规范化考试可能无一人能通过。但实际情况是人人都通过。考试已成了一种形式,培训也只是一个过程,培训的实际成效也只能是雨后的彩虹。
2.3 “需要培训”与“要求培训”发生位变
培训有市场,但不是大批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上岗前往往通过培训成为熟练工。有的企业需要几个技术工人需要通过培训。目前培训市场逐渐向高技术含量的工种发展,需培训的工种越来越多,培训机构的投资也需很大,确实需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政府没有扶持的意向或尚未纳入政府官员的视野。而政府热衷的是高指标、高速度、大批量培训。所以,要求培训的人员找不到相应的培训项目,而无须培训的人员却应“政绩”需要而得到鼓励培训。
3 开创全新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新途径之思考
3.1 整合培训市场,合理布局,重点扶植几个设备先进、师资强的培训点
在全县重点扶植几个设施先进、师资强盛的培训点,开设能服务地方经济所需的最迫切的培训项目,真正为地方,为企业培训技术人才,熟练工人。培训点全天候迎接来自企业、来自农村与城镇的切实需要培训人员,随到随学,学会考证。凭证到政府部门领取政府的培训补贴。这样,政府只要把住培训鉴定关,用财政补贴,激励培训单位与培训人员的培训积极性。这样的培训才有质量,才有价值,才有意义。培训后的学员才会受企业或用工单位的欢迎。
3.2 大力扶植新产业、新工种所需的培训项目
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帮手的方针,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大力扶植新产业、新工种所需的培训项目,逐渐取代已过剩,失去需求的培训项目,整合城镇乡村的培训市场。
3.3 企业主重视对员工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