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一地理期中总结

高一地理期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地理期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一地理期中总结

高一地理期中总结范文第1篇

现就中华慈善总会2010年以来发展团体会员、授予荣誉称号以及人动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向理事会报告。请予审议。

一、关于发展中华慈善总会团体会员的情况

2010年中华慈善总会共发展团体会员15家。这些团体会员是:山西省晋城市慈善总会、江苏省泰州市慈善总会、湖北省十堰市慈善总会、湖北省黄石市慈善总会、安徽省六安市慈善协会、山东省滨州市慈善总会、重庆市永川区慈善总会、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慈善会、辽宁省庄河市慈善总会、河北省高阳县慈善协会、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慈善总会、陕西省子洲县慈善协会、河南省台前县慈善总会、沈阳市职工爱心慈善基金会、鄂尔多斯市华隆事业有限责任公司。

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华慈善总会团体会员单位共计303家。

2011年1―5月发展新团体会员单位10家。这些团体会员是:四川省德阳市慈善总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慈善总会、甘肃省酒泉市慈善协会、内蒙古兴安盟扶贫基金会、甘肃省嘉峪关市慈善协会、河南省滑县慈善总会、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慈善总会、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慈善会、甘肃金塔县慈善协会、青海省圣源慈善协会。

截至2011年5月30日,中华慈善总会团体会员单位达313家。

二、关于授予荣誉副会长称号的情况

2010年以来,根据总会章程规定,经会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分别授予陈光标先生、田在玮先生、蔡光胜先生、杨金涛先生、周森先生、陈红慧女士、黄思展先生为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称号。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先生,长期热衷公益事业,多次与中华慈善总会在救灾、教育、扶贫等相关慈善领域开展合作,为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顺天通房地产开发集团总经理田在玮先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并于2010年7月向中华慈善总会认捐人民币1000万元,用于设立“中华慈善总会天通慈善基金”,首批200万元启动资金已经到位。湖北铭日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光胜先生多年来一直支持教育领域慈善工作,并于2010年11月向中华慈善总会认捐人民币1500万元,用于设立“中华慈善总会德源希望基金项目”,首批200万元启动资金已到位。山东金涛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金涛先生带领企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并向我会认捐1000万元人民币。北京诚信置森书画院院长周森先生现为中华慈善总会理事,多年来义卖自己的书画作品全力做着慈善事业,二十多年来,周森先生先后为慈善事业捐助的资金达千万之巨。此次向总会认捐100万元,并同时捐款100万元成立“周森爱心基金”。 中慈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红慧女士现任中华慈善总会民生养老基金执行主任,多年来一直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曾经多次捐赠款物支持慈善事业,并向总会认捐1000万元人民币。黄思展先生现任中美集团董事局主席,他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服务公众,计划5年内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1500万元用于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开展。

三、关于决定授予王希等人中华慈善总会永久理事称号的情况

2010年以来,根据总会章程规定,经会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分别授予四川莫氏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希先生、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宝先生、银嘉时(北京)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女士、中慈华夏(北京)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主任李佳女士、中慈华夏(北京)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白二青先生、中慈华夏(北京)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孙平先生、山东金涛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金涛先生、北京诚信置森书画院院长周森、中慈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红慧女士等九人 “中华慈善总会永久理事”称号。

四、关于成立中华慈善总会新闻界志愿者慈善促进工作委员会的情况

为加强慈善新闻宣传工作和更好地开展筹募工作,总会根据需要,同意成立分支机构《中华慈善总会新闻界志愿者慈善促进工作委员会》。该机构已于2010年12月30日在民政部批准并完成登记注册。

高一地理期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期末复习;效率课堂;地理学科

目前,地理学科在高一的教学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在高考语数外为主要考察内容的阶段,在高二文理分科未进行之前,高一地理(包括其他必修学科)似乎显得有些多余。可是,既然开设了地理学科,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地理,重视地理是每个地理教师努力的方向。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拙见。

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避免各科“撞车”

临近期末,各科对于学生的要求日增益长,有些教师抓学生心切,经常在课堂之外安排大量的复习题,认为学生多做题就能复习自己的学科,达到提高分数的效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听到某些学生抱怨某某学科的课后作业是抄写复习提纲。我想,这位老师本意是好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通过抄写知识点从而潜意识地记忆知识。但是,如此盲目地抄写提纲是否有些眉毛胡子一把抓呢?学生的时间是固定的,兼顾不得。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复习的时候也不应当单单注重本门学科的进度,还要兼顾其他学科。

对于高一地理来说,学生并不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这里。因此,如何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复习计划十分重要。在我所任教的3个班级中,我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课后复习方式:地理课每周两节,A班我将课后作业放在每节课后,每次约半小时。B班采取每天布置一点课后作业,每次约10分钟时间。经过几周的观察,B班效果明显,进步显著。

究其原因,我认为知识应当是连续不断的,A班的学生完成半小时的课后复习后很难再花时间去体会理解,因为他们还有其他课程需要学习,同时一周仅有两次作业,使学生写了这一次早已忘掉上一次的知识,效果很差。而B班虽然每天只有10分钟复习地理,可能是几个选择题,也可能是一道综合题,但是由于每天都有,知识延续不断,因此效果更好。

笔者认为,在期末各科紧锣密鼓地安排复习时,不妨少布置点单次的作业,多一点知识的延续加强,这样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又能起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二、前紧后松,前详后略

期末复习的时候,很多学科都会遇到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时间不够”。很多教师遇到时间不够,往往会将既定的教学计划压缩,一节课的时间讲了两节课甚至三节课的知识。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由于时间紧张,教师将本来应该由学生回忆的知识直接投影让学生记忆,表面上看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上笔者认为效果非常差,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记忆如此多的知识,而且很多旧知识可能已经遗忘,那么这样的知识罗列对于学生更是雾里看花,只能看不能记。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所记忆的知识在中长期时遗忘得最多,所以,复习应该就针对学生遗忘最多的知识进行复习,即学生期中考试前所学习的。以地理为例:本学期的地理课程,第五单元较为特殊,它是上册课本的最后一章内容。课本、作业本的不同,使学生经常忘记携带,记忆效果也较差,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笔者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看书,划书,相反,我使用投影将本章节的知识点投影在黑板,有课本的学生对照课本记忆,没有课本的学生根据幻灯片记忆,并且留足时间给学生复习记忆,最后两组学生进行记忆知识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样既不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又达到了复习记忆的效果。

而针对课时少,课程紧的现实情况,笔者大胆地压缩了后几章的知识点,同时对后几章的知识点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合并,如:笔者将农业与工业的区位选择两章节内容合并,列出表格归纳农业,工业的区位因素、类型等,同时对这两个区位的选择进行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课堂狠抓效率,打造有效课堂

相对于课外复习,课堂45分钟时间是完全属于本科教师的,如何使用好45分钟,将其效益发挥到最大,也是令许多教师头疼的:复习课必须要给学生时间思考回忆,5分钟不算多,10分钟不算少,但是这么多时间给学生思考,有些教师多多少少有点舍不得,认为这么多时间是“浪费的”,还不如多讲一道例题。

“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句话用到课堂上再恰当不过,给学生时间思考是让他们对这个知识点加深认识,达到过目不忘。如果这点时间不花,学生记忆就不牢固,根基不稳,那么处于上层的实际练习也会摇摇欲坠,整节复习课就成了无用功。因此,课上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记忆。

提高效率,扩大课堂容量,学生这端不能省,必须压缩教师这端,我认为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总结:语言简练不拖沓;牢记中心不偏差;从简从易多鼓励;教授方法不对题。

语言简练不拖沓,即教师在课堂上所用的语言应当简单明了,就笔者课堂教学而言,我秉承“能不说就不说”的原则,让学生说,让学生做,同样也能带动课堂气氛。

牢记中心不偏差,即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知道,本节课的知识点是什么,学生要知道什么,不要知道什么,什么知识可以给学生补充,什么知识不能给学生补充。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心里有数”,自然就不会出现在讲解某一个话题的时候“扯远了”的尴尬。

从简从易多鼓励,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生源较差,在日常课堂上,对于作业课本上的习题笔者大胆地删减,剔除较多较难的练习以及与考点无关的练习,将有效的练习给学生做,让他们会做,能做,从而爱做,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授方法不对题,题目内容千变万化,如果教师单单教授某一题的解题方法,难免有学生会了这题却不会类似的题目,因此笔者在课堂上试着只讲授方法,而不说出答案,让学生自己跟着老师的思路顺藤摸瓜,自己解出答案,增强学生的信心。

高一地理期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校学生 学生活动 有效性 讨论 知识竞赛 读图 指图 实验演示

【中图分类号】G633.5

1 地理课堂学习的涵义与形式

1.1 涵义:

课堂学习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形式和内容都十分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1]

1.2 内容:

地理课堂学习活动的形式范围很广,有分组讨论、辩论赛、知识竞赛、角色扮演、读图、指图、问答、练习、实验演示、实践操作、标本模型制作、现场展示、模拟训练等。[2]

2 体校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2.1 学习目的不明确:

大部分体校学生学习目的并不明确,认为学习仅仅是应付教师、家长、教练,因此会出现学习没有计划,基本依靠教师上课所讲;学习方法单一,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甚至有部分学生仅依靠考前突击的方法来应付考试;学习上易受外界影响,在学习上的自卑感较重。可以说,体校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危害,严重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自学能力欠缺:

因为体校学生普遍基础不是特别好,因此他们中间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很好,不善于质疑问难;现代化学习的利用滞后,体校学生的学习基本停留在课本、课堂上,即使去图书馆也多是借阅娱乐书刊,上网也不是检索信息资料,而多是聊天、看课外书籍与影片,造成知识面狭窄,在文化学习上缺乏创新精神。

2.3 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强:

体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有的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法精确回答,导致学生不愿开口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容易采取逃避退缩的方法;体校的教学设备滞后、陈旧甚至缺失,导致很多实践活动不能开展,因此体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不强。

3 主要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运用

根据体校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分组讨论、知识竞赛、读图、指图、问答、练习、实验8种学生活动比较适合。

3.1 分组讨论:

在课堂上开展分组讨论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1 认真准备要讨论的问题

讨论不能流于形式,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讨论而讨论,结果学生虽然聚在一起讨论了,但却是在闲聊甚至无话可说。其原因不是学生不愿讨论或学习能力不够,而是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得当。

那么,我们应该提供怎样的问题来让学生讨论呢?

3.1.1.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特点的讨论题。如:初一年级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一般会为他们提供一些关注地理事象的问题。高一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涉及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强的问题,以强调零散知识点的串联。

【实例一】高一地理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中,我提出了这样的讨论题:"从我国酸雨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北方的重工业分布较多,但为什么酸雨严重地区却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通过这样一个讨论题,帮助学生整理出形成酸雨的几点原因之外,还复习了初中地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的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使新、旧知识融合。

3.1.1.2 讨论题的表述要清晰、明确,难度适中。针对体校学生的特点,我一般会选择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归纳、分析解决的问题。

【实例二】高一地理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中,我提出了这样的讨论题:

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说说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具体授课过程中,我提出了几个递进的问题:

1) 说出四个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2) 这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 这四个地区在地形条件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4) 我们身边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我们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离开亲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呢?

这四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如图1所示:

3.1.2 根据每个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讨论时的小组。有的教师在开展讨论时,会随机安排前后、左右2位同学开展讨论。但实际操作下来,我们会发现,因为体校生知识面较狭窄,基础相差较大,这种讨论小组形式并不适合我们体校的学生,如果按照这样分组,往往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不但无法完成教学目标,也会使教师精心安排的学生活动失去作用,久而久之,还会给学生留下"讨论只是追求一种形式化,是不必要的"印象,不利于地理学习的后续发展。

我认为,在体校,比较适用的分组方式是安排相对固定的小组。分组时要考虑学习基础、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性别、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等因素,每小组4~6人。

3.1.3 座位安排讨论时的空间组织形式对于讨论的效果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图2是常见的两种小组座位安排。

座位安排要根据课堂讨论的实际需求来安排,如果1节课中只有5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而其他大部分时间仍然需要学生面朝黑板,就比较适合左图的座位安排方式。但如果这节课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那么就比较适合采用右图中的围坐方式。

3.1.4 讨论中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避免产生有的学生无法融入讨论的局面。研究过小群体行为的人发现,在群体里,最终会有许多不同的"角色"出现,有"活跃分子"、"求知者"、"知识提供者"、"创造-贡献者"、"细心人"、"提出观点者"、"评论家"、"调和者"、"促成者"、"鼓励者"[3]和"事不关己者"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安排不同的任务、提出分层式的问题等方法,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互相合作。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亲近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氛围,通过"激励、点拨、引导",使小组讨论达到预期目的,收到良好效果。

【实例三】初一地理拓展篇中的《北京市》这一课,由于考虑到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大部分学生在语文课或者电视节目上都对北京市有所了解,甚至少部分学生由于比赛、家庭旅游等原因,还亲自到过北京市,因此我将此课安排为一节讨论课。我将全班学生5人为1组,分成4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完成1个学习任务。并且,我要求每个小组在讨论开展前,先将小组内的分工确定下来,确保每组都有1名组长负责统筹安排、1名记录员、2名地图搜索员、1名发言人。这样,每个人都有事做,整堂课反响热烈,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当学习结束后,也有效树立了对于地理学习的信心。

3.1.5 讨论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可以首先由1名学生作为小组代表来发表,接下来请同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征询全班学生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重要观点或创新观点及时记录在黑板上。而对于讨论的结果,我认为只要参与的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理,教师都要加以肯定、引导。

3.2 知识竞赛

由于体校学生具有比赛型的性格,大部分学生属于爆发型性格,这就导致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长。针对这种特点,开展地理知识竞赛,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效延长注意力时间。而知识竞赛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前,预留5分钟时间,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可以在一个单元结束后开展,代替单元复习课;也可以在新课开展的过程中,以之作为新课讲授的线索,贯穿始终。

开展知识竞赛,有以下4点原则可以遵循:

3.2.1 选定适合的教学内容,太难和太易的内容都不适合作为竞赛题目。我认为,知识竞赛的题目应该以知识的广度为主,而不是追求知识的深度。

题目的选择和题型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一般可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其中,抢答题以考察知识点的识记为主,可以使用在以复习为目的的竞赛中。

3.2.2 分组时要确保各小组间实力相当,分组的原则可以与小组讨论的分组一致。

3.2.3 制定合理的竞赛规则。裁判可以由教师担任。在竞赛过程中,要服从裁判的安排。对于故意破坏竞赛秩序的小组,要给予批评及扣分处理,确保课堂的正常秩序。同时,还要强调全民参与,在制定规则时,可以规定每个小组成员回答问题不得多于3次。

3.2.4 竞赛结束后及时公布竞赛结果,对每次竞赛中获胜的小组与表现优异的个人进行表扬与奖励。到学期末时,可以将本学期中所有竞赛的结果做一个统计,根据每个小组的不同表现,在地理平时分中体现出来。

【实例四】初一地理1.1《疆域与行政区划》中,有众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识记,如: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与行政中心;国土的四至点;重要省区的形状等。这些知识点非常零碎,但却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至关重要。因此,新课结束后,我安排了一次知识竞赛。根据考纲要求,将要求识记的内容作为必答题;要求理解的内容安排为抢答题。5~6人为一组,竞赛开始前,我请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初步的分工:3~4人主要负责回答必答题,另外1~2主要负责抢答题。在竞赛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出色地完成了复习目标。

同样的内容,如果是以默写的方式开展,大部分学生都是临时抱佛脚,只求得到60分。但是以竞赛形式开展,他们会心心念念想要得到好结果,自觉主动得去记忆,同组成员间还会相互督促、相互帮助。

3.3 读图、指图

地图是地理的根本,所谓地理就是指从地图中寻找出道理、规律,因此,读图与指图在地理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学习地理的根本方法,又是各种地理理论知识经过抽象化的特殊形式。地理课堂中常用的教学用图分为:教学挂图、学生用地理图册、地理填充图等。

3.3.1 读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一张聚集丰富地理信息的地图,他们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因此,在学生读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读图的方法,让学生养成有序读图的习惯。那么如何有序读图呢?

3.3.1.1 宏观读图与微观读图统一:

宏观读图是从全局角度去获取地理信息;微观读图关心的是地图局部的各个部分的信息。

【实例五】当我们看到图3时,宏观读图首先注意的一般是地图的等高线或者地图的颜色变化规律;而微观读图留意的一般是等高线的数值、图例和注释等等。[4]

有时候,细节的缺失还会导致对整张地图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如:

【实例六】初一地理4.1《众多的河湖》中,为了说明我国南北地区河流水量的差异,课本配图(图4)。乍看之下,图中河流C是径流量最小的河流,因为忽略了纵坐标流量的数字差异。

宏观读图与微观读图都是读图的两个必然过程,为了获得丰富、有效、准确的信息,我们必须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

3.3.1.2 读图顺序与思维过程统一:

如果读图没有先后顺序或顺序混乱,容易导致地理信息缺失,在课堂中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在答题时则不利于思考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每当出现读图的机会时,首先要强调读图三大步,即:先看图名、再看图例、最后看图。明确了这三大步之后,还要培养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来读图。

【实例七】初一地理1.1《疆域与行政区划》中,学习中国的14个陆上邻国时,一般我们会利用图5。在读这样的地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依次读出邻近国家的名字,如:有的学生习惯顺时针读;而有的学生则习惯逆时针。但切忌上下左右没有规律可言。

3.3.2 指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指图时要用教鞭或激光笔等指图器,不宜用手指图。指图时教师要站在图的一侧,不能遮住学生的视线。对所使用的地图非常熟悉,迅速找准要指的位置。指图要有目的性,严格准确地区分出地理事物反映在地图上的点、线、面;指图器的移动速度要慢,且符合地理事物的规律,有一定顺序。如:指城市要指准地图上表示城市的图例--"点";指河流要指准地图上表示河流的图例--"线",指图器的移动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即从源头到河口;指气候区、地形区等区域时,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沿着该区域的边界指一圈。

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能够抓住地理读图过程中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东西。

3.4 实验法

地理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5]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直接经验,获得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由于直接展示知识获得的过程,直观且形象,因此这种方法对体校学生特别有效。

【实例八】高一地理专题7《地貌》中的学习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学习和判读,虽说是个很小的知识点,但因为这是一个"立体---平面",再从"平面---立体"的过程,对立体空间概念要求非常高,如果光是依靠教师讲授、看图、死记硬背,难免过于牵强,学生难以理解,出现听得懂、做不来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立体---平面;平面---立体"的过程,在头脑中形成初步感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具体过程如图6所示:

地理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那么简单,有效的地理学习更可以促进智能的发展,而对于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形成,地理更是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学习好地理依赖于较好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通过学生学习活动能更好发展学生的这四力。对于学生活动,我们不能光追求数量,而是应该向这些活动要效果,重视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2][3]江晔、刘兰.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 2008年6月第1版.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4]张春亚, 黄玉田. 高考复习中的地理读图规律[J]. 学科研究, 2011年(3月).

高一地理期中总结范文第4篇

一、工作目标

1、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长起来。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统招班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非统招班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初三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要达到全镇所有参考班级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要达到上级指定的保证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级组、科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3、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各类统考以及下学期高考、升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

5、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6、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在各班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7、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8、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并围绕专题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仍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应用。

9、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0、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抓好辅导的落实,举行1~2次学科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2、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9月3日——8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教师结对子会议;教师 制定工作计划

2、 9月9日——15日 毕业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市完中语.数.政.生.化科组 长会议;市语.数.政.生.化镇中心教研组长会议;市 政治课题组会;高中物理竞赛

3、 9月16日——22日 上学期期末考总结会议;完中物理科组长会;市各 科镇中心教研组长会;“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 发动工作

4、 9月23日——29日 班优秀作业展览;高中市各科中心教研组长会;市 数学课题实验评比;市教育科研课题工作会;市初 中、高中青年教师化学实验能力竞赛;完中计算机 科组长会;九月份文明班评比;参加镇中小学生文 艺汇演

5、 9月30日——6日 国庆节

6、 10月7日——13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新教师工作座谈会;市高中艺 术教育研讨会;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7、 10月14日——20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初、高中美术公开课;高一地 理、物理研讨课;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政治高中课 题组实验研讨活动

8、 10月21日——27日 教研工作检查;市高中艺术课(音乐、美术)教学 调查;初中地理教学研讨;全国中学信息学奥赛; 高一化学研究课;初中化学公开课;粤(顺)港澳 语文单元教学研讨会;初、高中数学教学研讨会; 十月份文明班评比

9、 10月28日——11月3日 教师结对子阶段性总结;高二历史研讨课;高三物 理复习研讨课;政治科高考辅导讲座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况研讨;市音乐教学研讨课;市教研 室下乡视导;“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学校体 育运动会

11、 11月11日——17日 班学法指导工作调查;市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情况 调查;省中青年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竞赛;高三 政治复习研讨课;初中计算机研讨课

12、 11月18日——24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研讨会;初中物理公开课;文学创作大赛 总结

13、 11月25日——12月1日 目标分层教学优质课评选;市中小学落实教学常规 工作调研;十一月份文明班评比,班主任工作调查

14、 12月2日——8日 班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之星评选;市中小学音乐 说课比赛;初中史地生教学情况调查;市中学生即 席作文竞赛;中学数学课题实验视导

15、 12月9日——15日 优秀论文评选,市中学生物说课比赛;市初中化学 单元目标引导探索实验研讨会;政治课题组实验工 作调查;高考备考视导;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16、 12月16日——22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探索性学习情 况调查;市学科带头人、新秀、教学能手复评

17、 12月23日——29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高三物理复习研讨课;数学 课题实验工作总结会;十二月份文明班评比

18、 12月30日——1月5日 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市中小学各科论文评选

19、 1月6日——12日 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 1月13日——19日 新教师期末复习督导

高一地理期中总结范文第5篇

一、调适学生心理,扫除听力障碍

高中教师应在高一新生入学时就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两种英语听力心态:一是听力水平较好的学生盲目自信。简单的内容,常掉以轻心,粗心而失分多;较难的材料,又显得焦躁不安。另一种是听力水平较差的学生缺乏自信,上听力课愁容满面、不知所措或怕出语法错误。在听力中难以进入角色,一听就怕,越怕越听不懂,造成一种听而生畏的心理。

对盲目自信的学生,要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指明要害所要。对缺乏自信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多肯定已有的成绩,帮助他们扫清语法障碍或避开无关内容,逐步引导他们从听不懂到听得懂,并且要训练他们的听力耐心和恒心。还有,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培养全体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保持全神贯注的状态,克服犹豫不决的毛病,有充分的自信心,熟悉试题的形式和要求。在听音时保持轻松的心情,听力水平也就会明显提高。

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听力基础训练

听力的好坏关键在于语音知识的熟练程度。教师在前期阶段应帮助学生过好语音关,培养学生正确辨认和运用英语语音、语调、重音、连读等能力。对一些容易发错的音素进行辨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音习惯,突破语音关。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朗读英语的习惯,因为朗读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语感,语感反过来也会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在中期阶段,教师应逐渐增加听的输入量,每周进行两到三次的听力训练和期中期末听力测试。到了后期阶段,即考前阶段,教师可根据高考英语听力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前强化听力训练。这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及面、由少而多、反复循环、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听力成绩不断提高。

三、有效、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有效的听力训练方式。如:

1.听说结合训练。听前问答,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听前进行预测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听后解释,对材料中较难理解的词、短语和句子要求学生听后依上下文进行猜测和解释,锻炼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能力;听后回答,根据材料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互相提问和回答,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听写结合训练。听写是听力训练的重要形式,它贯穿于中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常选用的听写内容是课文的一些含固定搭配词组、实用性强的句型结构和一些便于学生写作中模仿,并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极有文采的句子和概括课文大意的短文。

3.听音复述法。让学生听后复述对话或小短文。

此外,在听录音时训练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的能力,让学生记下有关的人名、地名、时间或数量等关键词,学会用最少的记录来体现最完整的内容,掌握一些速记符号和技巧。 四、利用多种手段实施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使课堂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缺乏主动性。为此,我们应当积极引入多种媒体来实施教学,除了听录音机外,还可以播放电视精彩片段、观看英语电影、学唱英文歌曲、组织英语角等。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五、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培养综合素质

听位于“四会”能力之首。良好听力的形成不能只局限于单一地听这一训练形式,听必须与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1. 以说促听,听说结合。要让学生掌握一种语言,听是必由之路。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听懂了,才能接着说。在课堂教学中,我常让学生跟着录音机读。因为从“听”进去到“读”出来,是一个吸收和反馈(准确完整地背出)的过程。它集理解、记忆、表达于一体,是一次高质量的输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捕捉语言信息。

2. 以读带听,听读结合。朗读与阅读是听读结合中读的两个方面,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输入过程”,也是积累过程。学生只有拥有了足够的积累,才能有丰富的词汇和背景知识。在阅读时,应有目的的选择难度适中的读物。同时尽量做到分类阅读,使题材和体裁多样化。我认为现行高中教科书语言地道、文笔优美,内容涉及中外传统背景、英语国家人文景观、风俗习惯,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教育、历史、地理、日常生活等,包罗万象,其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读物。

3. 以写拉动听,听写结合。听是对语言的输入,写是对语言的输出。听写练习是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一步。它是一种需要耳、脑、手、眼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活动。鉴于学生语音素质高低对听音的影响,我常把一些易混词放在一起报,如beat 和bit,fill和 fail,close 和clothes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些单词的区分度,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其原来不正确的读音。

六、培养学生听力答题技巧

1.根据题目对将听内容的主题进行预测,预测可能会出现的词汇,因为题目往往是听力材料的中心内容或主题,对准确理解全文具有指导意义。

2.抓主题句及信号词。经过预测后,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听段首句和信号词。段首句一般是段落中心思想的主题句,而信号词则体现出说话者的思路、态度和语篇的展开方式,关注段首句和信号词有助于理解整个语篇。信号词可分为:表示转折的but, however等;表示顺序的first,second等;表示原因和结果的because,as等;表示总结的in a word,to conclude等;表示举例的for instance /example等;表示强调的as a matter of fact,indeed,in fac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