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学是审美意识

美学是审美意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学是审美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学是审美意识

美学是审美意识范文第1篇

《全日制普通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首次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科学意义、文化内涵,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的观点,开创了我国在数学教育中进行数学审美教育的先河,把“能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作为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之一提到了数学教育的日程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逐步“……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2004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新教材版)中随即增加了对考生个性品质的考查,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使美育与高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出数学美育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探究数学审美途径,熏育学生综合审美意识

数学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既理所当然,又意义重大,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以有效实施:

2.1再现数学定理、公式及各种数学素材所蕴

含的美因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已有的各种数学素材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揭示和探究,是体验、欣赏进而再造数学美的重要渠道之一.按照波利亚的观点,发现是一种技巧,发现的能力可以通过灵活生动的教学加以培养,从而使学生自己学会发现的技巧并付诸实施.与此类似,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可以而且应当从已有的成功实践中揭示一般的审美客体,通过对数学史上一些著名定理、公式及猜想的剖析,再现其所蕴含的美因,给学生以有意识的培养,以便在以后类似的情况下,对学生起到启发与引导作用.

数学公式的概括、简练和广泛应用,展现了数学美的丰富意境.著名的欧拉公式eiπ+1=0把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而性质又相去甚远的5个不同数和2个符号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被列为24个被当今数学家认为最简明、最优美的数学定理之第一名.由于欧拉公式的发现,对1,0,π,e,i这5个数,被人们冠以数学中“五朵金花”的美称.这诸多的数学符号竟统一于如此简单的一个数学式子,我们无不为之感到赞叹、称奇,为数学的伟力所征服并被深深吸引!

数学语言和理论独具简单、清晰、明快、易懂的特点,极大地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曾几何时,代数与几何被认为是平行发展的,几何与代数相比处于支配地位.而17世纪竟发现二者是密切联系的,研究了数千年的漂亮的圆锥曲线竟被一个简单的二次方程Ax2+Bxy+Cy2+Dx+Ey+F=0所包罗无遗.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类似的素材是很多的,教师备课时,应时时留心教材内容的延拓,充分再现数学素材所蕴含的美因,实时地加以点拨,是进行数学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2深挖数学审美对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发展

所起的推动作用对数学美的完善与追求,是产生新发明、发现新理论的重要线索和有力手段.从数学美的角度来衡量一个理论是否完善,极大地推动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组合数公式Cmn=m!n!・(n-m)!中,规定0!=1,正是从数学的和谐美,亦即补美思想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除此之外,在直角坐标系下,椭圆标准方程、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两角和的余弦函数公式“Cα+β”的证明等,都是在数学补美思想的指导下,受方程和等式对称、整齐的启发,进而得到了优美简洁的结论.

在对数教学中,可对已学的各种运算作经典概括与延拓:在简洁美的追求下,人们为了避免重复的加法运算,就产生了乘法,而乘方运算则是对乘法运算的又一次高度简化;为了简化复杂的乘方运算,1614年,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使天文学家的寿命增倍的数――对数.

许多伟人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不能不说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数学审美直觉能力的长期熏陶并自觉运用进而产生顿悟的结果.在数学美的追求下,麦克斯韦断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开普勒深受数与和谐原则的启发,发现了著名的天体运动第三定律;狄拉克在1927年研究电子波动方程始初,完全是出于数学形式美的动机;在数学对称美的直觉启示下,狄拉克于1931年大胆提出了反物质的假说;量子力学的概念的数学基础是称之为希尔伯特空间的漂亮而抽象的数学理论,非阿贝尔规范物理理论是令人惊奇地建立在纤维丛几何上的;数学中神奇的菲波那契数列巧妙地解决了花瓣的排列问题.

在我们的数学素材中,数学审美对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做发现和渗透的有心人,给学生以强烈的启迪作用.

2.3从数学审美角度揭示数学素材所蕴含的德

育功能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用”和“育”,更深层次的是为了“享受”.享受人类这种理性的精神文明,也是人生的精神满足与快乐.对美的追求能丰富人的生活内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品位.发展与升华人对美的追求,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始终是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完《圆锥曲线》后,可对所学曲线作如下美学意义上的升华:静如处子,动若“天仙”,正是解析几何中点的轨迹的真实写照;直线刚直,曲线柔媚,方形稳重,圆形流转优美.双曲线,欲达而不能,人生要不懈追求,对于科学的探索就像双曲线与渐近线一样,越研究越深奥,但不可能有研究完的时候.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极限概念的直白描述,如此认识,有助于学生用更开阔的眼光、更高的观点、更博大的胸襟来理解极限,同时还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美学欣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达到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升华.

缺陷也是一种美,缺陷与完美是辩证的统一,是更高层次上的审美,是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如在给定圆的内接四边形中,以内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但是若加以推广,在内接于球的六面体中,体积最大的是不是正方体呢?1963年,人们借助计算机找到一种内接于球的六面体,它的同一顶点的三条棱不等长(形式上不美),但它的体积却比内接该球的正方体大12%左右.经过深入的探究,人们发现了更有趣却令人不解的结果:对于正多面体来讲,正六面体不是球的内接最大体积的正多面体,而其他四种: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则分别是球的内接最大体积的正多面体!缺憾带来希望,有希望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创新!

2.4对数学中的经典内容进行专题审美分析

学习完《数列》后,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提到黄金分割,进而联系数学和生活中的诸多数学内容:黄金分割、菲波那契数列、优选法、人体科学、美术、音乐等.

黄金分割是人类生活中最完美的比例线段,曾被开普勒称为欧氏几何学的两颗明珠之一,黄金分割比被达・芬奇称为“神圣比例”,它在建筑设计、美术、音乐、艺术、人体、养生等领域都有充分的体现:世界著名的古希腊建筑“巴特农神庙”的建筑平面与正立面的长宽之比,接近0.618;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高与底边之比也接近0.618;音乐的七声音阶中,按黄金分割可得到音程为纯四度与纯五度的和弦最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明的“优选法”中的“0.618法”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研中,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值得惊奇的是数学家泽林斯基提出了树枝的生长也满足黄金比,即第n年后的树枝高度/第(n+1)年后的树枝高度≈0.618.

对数学中的经典内容进行专题审美分析,有助于学生找到审美体验的载体,成为学生回味一生的良好素材.

2.5收集、整理并欣赏伟人和名家对数学美及

数学审美的阐释1817年,高斯在回顾二次互反定律的证明过程时曾说:“去寻求一种最美、最简洁的证明,是吸引我去研究的主要动力.”

数论大师赛尔伯格曾经说,他喜欢数学的一个动机是基于以下的公式:π4=1-13+15-…,这个公式实在美极了,奇数1、3、5、…这样的组合可以给出π,对于一个数学家来说,此公式正如一幅美丽图画或风景.

爱因斯坦科学思想的伟大继承人、物理学家狄拉克曾说:“我没有试图直接解决某个物理问题,而只是试图寻求某种优美的数学.”“如果物理学方程在数学上不美,那就标志着一种不足,意味着理论有缺陷,需要改进,有时候,数学美要比与实验相符更重要.”

伟人对数学审美的感悟和认识常常回荡在我们的耳边,成为激励我们认识美、创造美的源泉,自然而然地熏育了我们的审美意识,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3结束语

数学知识和素材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处处闪耀着哲人的睿智,并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历经千万年而恒美.通过课堂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把数学中所固有的美因发掘、揭示出来,实实在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渗透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全过程,使之潜移默化,进而转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审美的途径,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审视,她需要人们用心、用智慧深层次地去挖掘,更好地体会她的美学价值,领悟其对人类思维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乃达.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福建中学数学[J],1985(5)

2曹一鸣.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数学教师[J],1997(5)

3张维忠.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张雄.数学美与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教学参考[J],1997(8~9)

美学是审美意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书法教学;美术专业;审美意识;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50-02

书法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书法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书法教育通过对书法作品的书写、欣赏、想象、发挥、创作等教学活动,使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接受审美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理想和人格。所以,书法作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充分发挥美术专业学生书法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势在必行。

1 书法教学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美术教师的工作,同时也要进行美术创作,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美术教师,才能成为一位很好把握教学新理念的优秀教师。书法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这个阶段也恰恰是构建教师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重要阶段。

1)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教育教学的根本在于创新,创新在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这些又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由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智力水平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书法教育的方法就不同,反映在学生的创造力上也必然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如何在书法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修养,这是书法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书法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审美素质,书法教学应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审美爱好和兴趣。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书法训练,并及时指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书法理论,体悟其内涵。通过教师的书法理论教学与实践,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搜集素材,无形中扩大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所以,教师必须加强书法课程练习,从传统灌输向创新意识方向转化,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书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意识到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书写风格并突破自己,这是很难的事情,这不仅需要书法教师的鼓励,同时学生自身还要坚持不懈,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的审美意识,增强创造力。只有将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力才会在一定基础上得以显现。

2)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想象力的激发。审美想象力是一种自由把握创新形式的能力。在书法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求学生不断来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要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要适度地来鼓励他们去尝试不同书法艺术风格,不同的表现技巧,以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来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树立独特的思维观念,通过有计划地去实践,把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体现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把想象落实到现实中。

2 书法教学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发展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育任务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书法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美柔和、粗犷奔放的线条,气韵贯通的章法布局,等等,都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从总体来看,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个体审美发展的水平。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美活动的质量,决定了个体审美感受、审美创造的丰富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1)培养审美情感。情感是审美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情感广泛渗透在其他审美能力之中,是诱发和支配人从事审美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说,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书法艺术表达的不仅是人的思想,而且是表达人的情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书法审美情感培养时,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生活和艺术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教学要引导学生感知书法作品中的美的形式和意境,使他们融合自己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做出审美判断。如欣赏怀素的草书墨迹,人们所感知到的不只是此帖书法高华圆润、清劲浑熟、放逸而不狂怪,更是动不失规矩,静不失变化,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进而表现深刻的文化内涵;欣赏倪瓒的书法作品《静寄轩诗文》,笔墨清古瘦劲而自然,结字、笔画多含隶意,格调淡远静穆,殊有魏晋文风别具特色,是其晚年小楷的书法代表作。所以书法作品中的情感性是审美心理的重要特征,只有对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并且是一种有序的、自由超越的表现。

2)培养审美兴趣。在书法教学实践过程中,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审美的主体。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探讨、不断创造、不断反思的过程。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是直接书写生活,同时还要书写一种感受。如赵之谦的《汜胜之书》,在其端庄浓丽的字形上回荡着一股郁勃之气,清艳而不显富贵,妖娆而存骨体,若一朵朵盛开的芙蓉。这既是他的书品,也象征着他的人品。这乃是书法家融会了客观物象和主观精神的自己的意境,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书法家成熟的标志。所以,中国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特殊性,在自我创作的内涵上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书法艺术修养的同时,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会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同时书法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学手势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重要因素。

3)找准书法审美的着眼点。在具体的书法教学中要引导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从具体的着眼点进行审美训练。一是书法线条美。书法的线条具有力量感,粗壮则雄强,纤细则柔美;方则刚,圆则柔。书法的线条具有立体感,书法本来是平面的艺术,但是如果把线条写得平则显得薄气,没有厚重之感,没有立体感。书法的线条具有节奏感,线条有疏密、轻重、缓急等,产生一定的节奏感、韵律感。二是书法结构美。字的结构之美离不开5个方面:平正、匀称、参差、连贯、飞动。不同的结构特点体现着不同的艺术之美。三是书法的章法美。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幅与幅之间的结构问题是古人所谓的“章法”问题,章法美之要领可以归纳为:体式承接,虚实相成,错落有致。它们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3种联络方式,如清代的刘熙载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唐张怀瑾在《书论》中称:“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他讲的是穿插、呼应、断连犹如一首旋律优美、动人心魄的乐曲。四是书法的意境美。在书法中,古人称之为“神”“神采”“神气”“精神”等,讲的都是书法的意境美。

3 小结

总之,在美术教育专业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的鉴赏能力更是必要的。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因此,书法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唯有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审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才能使书法审美教育的功能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郎绍君.中国书画鉴赏词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美学是审美意识范文第3篇

众所周知,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它又是通过人的意识去感知的。在艺术作品中,无论是以哪种形式出现,它的构成方式与物质世界存在一定关系,于是产生了本质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谈到过“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观察。”①艺术应该要面对现实和生活,艺术作品也必然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并且能够从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否则,艺术作品就如同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艺术作品作为创作者抽象思维的具象表现,是当代大环境的缩影,同时,它从社会现实中汲取养料,社会也赋予艺术作品以顽强的生命力。“每个时代的诗的不朽都要靠那个时代的理想的重要性以及表现那个时代历史生活的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活得最长久的艺术作品都是能把那个时代中最真实、最实在、最足以显出特征的东西,用最完满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的。”②

被称为“电影新浪潮之父”的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具有任何艺术都不具有的反映现实的优势,因此,电影应成为最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他在《摄影影像本体论》一书中多次强调,电影美学的根本,是电影如实再现事物本来的样子,真實应该是电影发展的方向。纪录片探讨的是关于人类当下的生存问题,通过纪录片反射人类的处境与状态。

在确保真实创作的前提下,对人文自然的审美呼吁一直是雅克·贝汉作品的重要主题,不管是《微观世界》还是《迁徙的鸟》。当无数微小的动物在自己的世界里执着而蓬勃地前行着;一只鸟儿挣脱了满是工业垃圾的污水,在一声枪响后落下,它的迁徙其实是一路跋涉的生存之旅;一些精灵般的动物被套上桎梏关在笼子里丧失自由,命途多舛。这是雅克·贝汉一直阐述的道理。

人类的文明光辉是建立在自然家园的满目疮痍上,剥夺的不光是动物们生存的权利,更多的是人类的未来。雅克·贝汉迫切希望以自然电影为中介,让大家真正意识到,我们的家园原本与它们的家园一样美妙和谐,或者说,这原本就是我们共有的世界。现阶段工业文明发展的方向,如若不加以约束和矫正,可能会在将来带给我们难以接受的灾难。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试着放慢脚步来享受自然的美丽,让我们重新去感知美好,和自然真正接触。

二、无法割舍的情致信仰

在纪录片的审美形式里,所谓的客观性并不是以冷漠无情的态度去观察,而是在其中隐藏着深深的主观审视。这种主观性体现的是艺术家的一颗炽烈之心,这种对真实世界的情致信仰,使每位艺术家在精神上成为具有独特意义的人。

作为创作者,首先应该对一部作品的主旨有着深刻领悟,能够体会其中各般滋味,对于题材的理解更是深入骨髓,才能使读者或者观众感同身受。创作者会不顾辛劳坚定地从事某项事物的研究,这也意味着这项事物中有着难以抑制的热情在推动鼓舞着他不断向前,这股力量就是心中的理念或者信仰。

作为纪实类的影片类型,雅克·贝汉的作品有着深深的人文情怀,这并不是说他的作品不够真实、不够客观,而是以一种丰满的真实和完整的道德存在。在自然题材的外衣下,蕴藏着对生命之歌的赞扬和对人类生存的思虑。正是因为对自然的无上崇敬,才让萌芽期的理念转化为实际,使这种思考成为让更多人熟知的事实,从而铸就了有生命气息的作品。

在《微观世界》中微言大义,通过镜头向我们徐徐揭开昆虫们的神秘生活,体悟到生物之间、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影片着重表明了一种“生物圈中的一切存在物都有生存、繁衍和充分体现个体自身以及在大写的‘自我实现’中实现自我的权利。”③的思想。

《喜马拉雅》讲述的是一个波澜不惊却又荡气回肠的真实故事,影片呈现的是圣洁巍峨的雪山,幽远深邃的星空,澄澈碧绿的湖泊,一群在古老而僻静的村落里行走的藏人,久久回荡的藏密梵音,赞美着藏人铮铮傲骨里桀骜不驯的自然本色,他们面对自然,敬畏而虔诚。

在令人惊艳的纪录片《迁徙的鸟》中,上千种鸟类形态各异出现在镜头前,以富于视觉美感的画面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影片始终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期盼着实现自然的真正解放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无言谴责。

正是因为对生活有着至高的爱与理想,在情感上深受感动,才能在作品中自觉迸发出思想共鸣。这种情感的审美来源无疑是现实生活,在客观事实中渗透着主观意识,从精神世界里获得存在感,进而达到主客观一致,实现了精神的现实。

三、典型独创显现共同性

艺术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别林斯基无比看重艺术的典型化创作,艺术形象的真实说到底还是生活的真实,把真实集中体现出来便是典型性。塑造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可以从这个人物身上看到许多人,他所呈现的面貌可以是许多面貌,每个人的经历不会都这么幸运或惨淡,但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幸运或惨淡。别林斯基用“熟识的陌生人”来形容典型。在真实的基础上强调独到之处,万千世界,即便血缘相承,也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形象存在,生命个性以其独特具体的形象在作品中存活着。

《喜马拉雅》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的坚韧性。天尼是一个倔强的头领,他步伐壮健、音色宏亮、个性强硬。不管是在运盐队伍中的一马当先,还是暴风雪中不服输的背影,都闪烁着神灵般的光辉。同时,他的情感是隐忍内化的,在得知大儿子在商队意外死亡时,他淡然背负起关乎全族性命的盐块,走上艰险的运盐路。在自然灾害面前,他立刻成为一名斗士,传递出信仰的力量和对生命的礼赞。

诺布,一个喇嘛,天尼的二儿子,自幼在寺庙受教学习。他原本想在寺庙里终其一生,改变诺布初衷的是老师傅的一句话:“如果你要选择一条路去走,那么就选最难的一条。”终于,在父亲不顾一切准备出发时,诺布放下画笔,带着神明的力量来到父亲身边。整个旅程,父亲和同胞们在他的宗教力量影响下前行着,他用绘画的方式述说一切美好,鼓励小侄子帕桑,让他对旅途充满希望。寺庙里的壁画,是他对生命的领悟,却也显露出忧闷惆怅的宿命感。

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典型,在故事的发展脉络中一一呈现,用精美的形象描绘出时代的艺术美,唤起人们潜藏的审美意识,体现出创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和人生价值的真实看法。典型性体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形象特点,反映了人物所在的社会阶层、民族特色和生活环境,这种真实的典型是具有独创性的,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四、美在内容形式的统一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因为真实的就是美的。如何传达真实内容的美,在于艺术家选择怎样的形式表现。综合的美应该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生动交融、和谐一体。早期的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提出的“电影眼睛论”主张摄影机是无所不能的,它能看到事物表象,也能阐释出未知的天地,并且能通过剪辑手法尽显艺术的综合作用。

在影像的视听冲击下,观众的情感时常被起伏变化的场景吸引,而心灵撞击之后是长久的深思。雅克·贝汉用鲜活形象的诗化蒙太奇风格,以艺术化的叙事,构成了《迁徙的鸟》,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诗纪录片,它将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化为一场美妙的视听之旅。片中注重人与鸟、鸟与鸟、鸟与自然的关系过程描写,突出了特写与细节的建构,而不是情节的跌宕。

在叙事策略上,该片采用多视点,使每一个镜头都微妙绝美,既从人的角度观察鸟类的飞行,又从鸟的视点描述整个人类和自然的现状,茂密的森林、静谧的湖泊、安宁的村庄和喧嚣的都市尽收眼底。从画面造型看,镜头在大洋、山川、河流、高楼、南极、北极之间穿越,在穿越中景别、镜头、构图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面,而长镜头作为纪录片必不可少的要素,在片中更是体现得真实浪漫。

作品中的画面色彩转换异常丰富,雪地的洁白与金黄的高原之秋交替出现,绿色的原始森林与蔚蓝的海洋对应着四季的大地更是美不胜收。与国内自然类纪录片以解说词为主的语言构成不同,《迁徙的鸟》解说词微乎其微,完全靠画面和音乐的力量推进叙事,用优雅舒适的大提琴、激昂壮阔的交响乐、空灵音绕的圣歌、轻快活泼的舞曲和忧伤黯然的人声伴奏,共同掀起了情感。这些影像世界独有的形式,表达着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无限信仰和崇高敬意。

藝术源于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现实高于艺术,还是艺术高于现实,遵从世界的真实性是不变的,以此为基础的表现形式使人类永恒的主题显得多姿多彩。

五、结语

纪录片的出现让影像以更有意义的一种现实主义美学形式存在,作为纪录片的真实认知,不论是从内容摄取还是形式编排上,都以直感性作为出发点,丰富了现实主义美学的观点。作为审美的现代性体现,纪录片强调理性基础上的感性,雅克·贝汉的自然类纪录片就是在这种精神文化思潮下催生出的灿烂果实,阐述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并且处处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情怀。

艺术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生活与美、现实与艺术密不可分,脉脉相通。纪录片创作者以其独特的睿智,审视观察着社会周边以及人类发展,现实主义唤起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或赞美或反抗的思维倾向。作为成熟理论背景下的作品,“天·地·人”三部曲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实现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浪漫表达,成为纪录片史上的一部力作。

注释: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②戈洛文钦柯.别林斯基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③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美学是审美意识范文第4篇

所以我认为普通教育的音乐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主,专业性较强的技巧训练应放在从属的地位,而音乐欣赏正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个读者的心就有一个哈莫雷特”,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由于每个学生听觉上的差别,也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主管评定,这一切似乎告诉我们,对音乐的审美感受是纯主观的,欣赏音乐好像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到审美评价的客观标准,唯个人对个别音乐作品的体验为是,那么音乐欣赏的教学岂非在浪费时间?

有一位高中音乐老师在私下和笔者交流时说:“感悟音乐是人类得本能,有听觉,有情感的人都拥有音乐艺术。”我当时就提出质疑,我以为真是由于这些可怕的误解,导致了由音乐教师用接连不断的播放音乐,代替了课堂中的分析和引导。而学生则应因为无需对音乐作出评价,就算是评价也是纯个人的评价,从此便失去了对音乐的审视态度与审美体验的敏锐。要么由着寻求的本能将美感的程度误作为音乐的价值,甚至将宫功能的满足当着追逐的目标;有要么由着思维的惰性驰心旁骛,完全出于放任的情绪。

诚然,美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直觉性,欣赏一首乐曲,通常审美愉快就会直接产生出来,而无需反复思考之后再作判定。审美是不能强求的,就像人的本能――生理感觉。然而说审美就是本能的,又是不科学的,因为审美能力和审美愉悦并不等同于生理的,并不仅是先天具有的东西,不仅是动物的本能。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同时,时间告诉我们,音乐鉴赏能力需要后天培养,任何一个听力健全的人都可以不受训练而感受16赫兹高度范围内的音,但远不是每个人都能对音乐进行审美的感悟和领悟。因此,对音响的感觉是人类共有的本能,而对音乐美的感悟则是因人而异,取决于审美意识的强弱,审美能力的高下,并依托于人的感觉能力,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情感能力等心理功能。由此可见,音乐教师的职责不是放任学生看着本能去“欣赏”音乐作品,不是对“一千个哈姆雷特”说一声“由他去吧,主管偏爱”,而应抓住“哈姆雷特”的共性做一点“说服”工作,总结出成熟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来理解音乐直观性的符号对艺术信息的传递,了解作曲家运用某些表现法则或对法则的突破。而对教师的解释是否有理有据的最可靠的检验,则是学生是否能够依据这种解释所提供的方法来欣赏这首音乐作品。

美学是审美意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苗族服饰;特征;现代设计;审美意识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和中南地区。而在这些地区中,又以居住在贵州的苗族最为集中。由于历史原因,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靠衣服上的纹样记述本民族的历史,是苗族的“文字史书”。它体现了苗族特殊的美学原则,是中华民族服饰大家庭中的一朵奇葩。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剑河县,地处自治州的腹地,境内苗族服饰丰富多彩,以展架苗寨为大致分界线,沿清水江而下是穿“超短裙”为主的“高坡苗”服饰,沿江而上则为“施洞型”苗族服饰,前者服饰图案以几何型纹样为主,称为“红绣”,而后者则以带具象的纹饰图案著称。“高坡苗”主要居住在苗公山麓,由于山高林密,劳动和生活环境比较艰苦,为方便劳作逐渐选择了穿短的裙子,衣饰图案选择了较抽象的几何纹样。地处深山交通不便,难于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高坡苗”可能是苗族中较为古老和原始的一个分支,其纹饰保留了较早的苗族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则可以明显看出“高坡苗”的“红绣”纹样与中原新石器时期图案纹饰有较强的相似性。

一、都是在劳动中产生

从半坡遗址和河姆渡出土文物来看,当时的人们为了装饰生活,创造了大量既简单又方便在陶器上制作的几何形抽象纹样,如人字形纹样、花瓣旋转纹样等图案形式,是远古的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同样,“高坡苗”的“红绣”纹饰也是呈现出规则几何形,纹样的形制大致分为抽象性几何形、变化几何形、动物几何形和人物几何形四大类,如“红绣”中的动物几何形纹样与河姆渡出土的动物纹样有高度的相似性。

二、“苗绣”的形式与审美观

“红绣”的制作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主要的方法是点、线、面的组合,并根据衣饰面料的大小可进行相互的重复延伸、反复、交叉等,又可对图案纹饰进行疏与密、正与反、连续和间断的处理。这就使“红绣”纹样具有既能独立成像,又能四方连续成片的特点,很是有灵活性。展架周围苗寨的服饰属施洞型服饰,属施洞型服饰的尾段和清水江下游的“红绣”有明显的区别,它是以具象和带具象性的纹样为主,刺绣图案多出现在袖腰、肩花、前身围腰上,其图案极具幻想性,具有苗族特色的审美情趣。这些特殊的图案,反映了此地段苗族先民的原始宗教观念和对自然的归纳美化,其特征具有鲜明的情节化及对物体的形均以我为主的非表面化的人为造型。以苗服上最常见的“龙”为例,它与汉族的“龙”有明显的区别,汉族的“龙”是皇权的象征,具有威严、神秘的造型特点,是帝王专用的;而苗“龙”造型则呈现出多样性、平民化的特点。苗族的“龙”最初是主管雨水的“神”,以后又逐渐管山林、田土、守家护寨、送子等。因此,苗族的“龙”造型丰富,形式多样,如直接把牛头作为“龙”的头部的水龙,也有在“龙”身上加上植物的形象,成为苗族的山龙等。因此,苗“龙”造型的自由性、多样性、平民性的特征,对从事美术设计的学生有深刻的借鉴和研究价值。苗族的服饰上的色彩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色彩丰丽饱满,对比明显,常在服装上绣有大块红、绿色块。为了调和红、绿二色、用黄、白色锁绣线条加以调和,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冲击效果,既对比又和谐,节奏感强烈,深受人们喜爱。

三、苗族传统图案的造型特点及民族审美特殊性

苗族传统图案由于民族的审美习惯和地域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传统汉族图案的不同,这样的差异性可用来丰富我们的审美意识。从造型特点来看,苗族纹饰构图的“超时空透视法”的特殊性也可以运用到现代造型设计中。“超时空透视法”和美术院校提倡的“焦点透视法”的视觉习惯是有本质区别的,苗族服饰图案的构图常把天上、地下、水里的动物和陆地上的花草以及人物组合在同一画面中。这种打破时空、多视点及幻化变形的构图习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也暗合了西方现代派的审美观念,如果能够深入研究和挖掘,定会丰富我们的设计语言。

四、苗族服饰纹饰图案与现代造型设计的融合点

近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人们的审美趋向逐渐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观念深得人心。苗族由于种种原因,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苗寨周围都有很多高大的“风景树”来看,确实体现了苗族是个尊重自然的民族。他们把在自然界中感受到的“形”与“色”运用到服饰图案中,如在苗族的图案中不论是动物和人物都与植物的枝叶和茎蔓、果实相连或融合在一起。因此,将苗族的服饰纹样作为现代设计的元素并融合到现代造型设计中去,也同样给设计者注入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新风尚,从而创造出更多、更美的时代审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