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信技术专业能力

通信技术专业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通信技术专业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信技术专业能力

通信技术专业能力范文第1篇

    就业的几大方向都不乐观。另一方面,传统的通信专业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很多课程的实验课都难以开设,因为实验设备都很昂贵,动辄就几万几十万,所以学生们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这样学生们的技术应用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而高职教育就是应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所以说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很难达到培养目标。学生们的专业能力不容易培养,再加上就业市场不乐观,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很难办。

    2高职院校中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的改革方向

    面对上述的问题,通信专业就需要改革,转变专业的核心技能——数据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简言之,就是利用常用通信接口在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其他工业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一门技术。在工程应用上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利用数据通信技术(如:开发环境是VB,通信接口是串行接口或网络接口),可以使计算机与某种工业设备(如:智能仪表)互连,采集设备中的数据传回计算机,计算机可以发出数据控制设备动作,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设备的信息、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通过数据通信技术,还可以把普通的功能单一的仪表设备变成有通信功能的智能的设备,让通信技术渗透到仪表设备中去。可以看出这项技术,更加的贴近工程应用。这项技术理论易懂,实验设备较为便宜,实践性很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项技术就业市场很广泛,各种工业中均可用到。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在保持传统的专业基本能力之余,可以把专业的核心能力转变到数据通信技术上。这项能力不但容易上手,而且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档次。

    3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改革的实施方案

    3.1数据通信技术在其他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没有把数据通信技术作为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只是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VB语言、通信接口技术等课程,但是VB语言只注重语法格式、计算方法和编程技巧,通信接口技术只注重接口原理,并不注重如何通过接口进行通信。所以VB语言和通信接口彼此独立,鲜有结合。即便结合,也没有合适的教材,对于利用通信接口进行数据通信的教材往往都是工程案例,都是笔者根据自己在某项工程应用中的使用情况和所得经验来编写的,对高职学生来说,难度很大,难以入门。有些教材内容不够全面,要学习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往往要在多本教材中选取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教材东拼西凑,自然无法形成完整的培养数据通信技术的这一核心技能的教育模式。

    3.2在我校数据通信技术作为核心技能的优势

    在我校,经领导和老师的认真研究决定,在保持专业基本能力之余,把数据通信技术作为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努力做到利用VB的开发环境,通过串行接口和网络接口,实现在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其他工业用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传输。优势有4方面:(1)VB语言是通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有使用VB编程的基础;(2)工业用智能设备,应用广泛,具备该能力后,就业面更广。(3)目前工业中常用智能设备大多数都有串行接口,一些有网络接口。(4)在学习中,可以不购买工业用智能设备,可以用单片机技术模仿电器设备,单片机技术也是通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们可以自制简单的电器设备,所以在实验环节上,可以节省很多资金。

    3.“3一主一次,软硬结合,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

    根据多年的总结和经验,我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培养数据通信技术的这一核心技能的教育模式——“一主一次,软硬结合,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下图是该教育模式的示意图。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数据通信技术,我们把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方面:软件方面方面是数据通信技术,硬件方面是嵌入式技术。其中以软件方面的数据通信技术为主,以硬件方面的嵌入式技术为次。这两个方面的课程同时开课,在3个学期内完成。真正做到了“一主一次,软硬结合,双管齐下”。为培养软件方面的技能,开设了VB程序设计、VB与数据通信技术、VB与数据通信实训等课程,为培养硬件方面的技能,开设了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实训等课程。上述课程分别在前两个学期完成,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分别对软件以及硬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认知和掌握。在第三个学期,开设了数据通信技术训练,使同学们统一的对软件以及硬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和加强。即前两个学期分别学习软件和硬件的技能,在第三学期进行软硬件技能的综合训练,使软硬件结合起来,相辅相成。

通信技术专业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通信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手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02-02

1 概述

近年来,各种通信技术层出不穷,通信技术正在沿着高度集成化、智能化、IP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使得当前通信行业的应用现状与人才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外,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教学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拓宽学生专业面,培养既具有通信专业共性,又能突出专业方向特色的高素质、广适应、强能力的人才,因此当代大学生学习并掌握现代通信技术是很有必要的。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是发展较快的科技领域,如何在不断地变革中将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业务和新系统很好地融入到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目前“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许多通信类的相关院校针对通信技术开设的课程都是相互独立的,诸如现代通信原理、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等通信专业课程都是对通信的理论基础和单一的通信技术进行介绍,缺少融合通信理论和技术的系统介绍。关于各种通信技术的学习许多高等院校也仅是针对通信专业进行教学,对于非通信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通信知识的机会并不多,相关的知识比较欠缺。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校实际,近年来我院主要针对非通信专业学生开设了“现代通信技术”选修课程。该课程兼顾理论与技术,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立即就可以学习通信技术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但该课程信息量大,综合面广,内容繁杂,难以理解和掌握。在理论教学中不仅涉及很多通信原理的内容,还涵盖了光纤通信技术、数字微波通信及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的新技术等几大部分。因此就存在有些课程内容的重复学习,比如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也是非通信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多数学生对选修课程的态度也是不够重视,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比就比较懈怠。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当今的主流通信体系的介绍。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较而言,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内容更广泛,概念性较强,且对于当代信息化社会,通信技术及通信系统革新较快,相对来说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因此,若完全以书本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则很难让学生将实际通信技术和课堂知识结合起来。

其次,“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开设至今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常常是教师“独白式”的讲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公式和数学推导又较多,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准备的时间长,课堂信息量少,学生的学习效率低。通信技术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并且不断发展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好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和生产实际的联系。在实践教学中由于通信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新设备、新系统不断涌现。特别是通信仪器设备往往比较昂贵,学校投入实验的资金有限,学校建设的实验室一般只能完成一些验证性实验,对于典型通信系统往往难以开设相应的实验内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不高,很难和实际生产相联系起来,实验效果不理想。

因此,综合各方面考虑,对目前“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改革探索新的教学培养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3 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3.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目前选择的现代通信技术教材基本涵盖了模拟、数字、移动、卫星、光纤、计算机等通信内容,并涉及到现代通信最新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等诸多方面。考虑到现代通信技术课程面向非通信专业的理工科学生的问题,在保证教学大纲可靠实施的情况下,须针对具有不同背景知识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如电子专业的学生之前就系统地学习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微波通信相关课程,他们对技术原理已经有一定的掌握,因此讲授知识点时更侧重于对通信技术的新原理,新应用及其最近的发展进行介绍;而对于自动化、电科、生物医学专业来说,很少接触通信方面的专业课程,所以在讲授各类典型通信技术前需要保证能让学生获取一定通信原理知识,讲授过程中多侧重于系统级的专业内容介绍。

3.2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3.2.1 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所授内容覆盖范围较广,课程学时数一般仅有45学时,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概念性知识的讲授,这样即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也未能建立起对实际系统的直观了解,使得学生对本课程所授许多内容无法深入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改进传统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开放性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中对基本知识结构进行简略的讲解,给出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对自主学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重点针对提出的知识点中较难理解的部分进行详细解答。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问题,并带着疑问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找答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理论教学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使用通信实验箱完成相应的验证性实验,学生通常只是观察实验结果,动手操作的范围少,且多人一组完成,这样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性培养不够。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需要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前,学校加强了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比例,通常30学时课程中就包含了10学时的实验课,全部采用开放性实验的教学方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制定相应的实验任务框架和设计要求,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并完成相关的系统电路设计,利用Matlab,Multisim等仿真软件进行设计与实现,然后学生再完成实际的电路板的制作,调试。这样的实验教学过程增加了实验内容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实现了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软件仿真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进一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3.2.2 教学手段的改革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多,公式较多,某些知识点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口述清楚,在黑板上绘图非常费时费力,而且很难做到精准,如信号波形、频谱,通信系统等。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图形、图像和动画技术,有效地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表现和讲解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在多媒体的制作内容方面,除了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外,也会根据当今通信技术的发展添加进一些前沿的通信技术,让学生能对当下的通信技术有所了解,掌握,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若完全依赖多媒体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眼睛和思维常常跟不上讲解的速度,也很难形成整体连贯的思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相反,传统板书能够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解消化公式推导的过程,解决其中的难点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板书和先进的多媒体方法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实践和讨论总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教学改革措施,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绝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表现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通信的知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今后我们会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模式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打造特色鲜明、更具实效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谢士敏.《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9(33):248.

[2] 刘艳.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6):24-26.

[3] 唐秋玲,陈海强,刘志中.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改尝试与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6):229-231.

通信技术专业能力范文第3篇

本文是在对多家通信技术相关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后,由企业提供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重新确定了通信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重构基于新的人才培养规格下的高等职业院校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的选取和优化。

【关键词】通信技术 人才培养 改革 实践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内容,工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最近几年,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华为公司、三星电子、联想集团、中兴通讯、数字通广等为代表的高性能通信技术公司。

1 新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分析与思考

新的人才培养规格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里指出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发展型”特色

随着通信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岗位群急需大量的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的劳动者。高职教育应侧重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瞄准企业对于其发展所需职业岗位,强调专业设置的可持续发展性,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训练,强调职业技能的持续性教育,强调具有发展意义的特色职业技能教育。

1.2 “复合型”特色

现代科技发展呈现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毕业生从事的岗位需求随产业结构的变化正在发生改变,分工的专业化与专业的交叉综合并存。劳动性质和职业内涵随着新的岗位群的出现也发生了转变,在这种状况下,狭窄、单一的专业技能教育显然无法满足这一时代需求,因此,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将狭窄的职业技能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进行转变是必然选择。

1.3 “创新型”特色

随着行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工作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劳动增加了创造性成分,逐步变成为科学性劳动。劳动力出现了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自由流动;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自身教育的核心理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岗位弹性适应能力,能在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对工艺流程进行变革。

1.4 “技术技能”特色

新型工业化时代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应该既能掌握运用理论技术又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善于运用心智,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工作现场能从事具体单机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在具体操作中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来执行;必须对现场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完成工作任务。

2 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对通信技术专业改革的创新与实践意义

在通信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创新实践中,要大胆探索高职办学新思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很明显的区别,是高职教育的最大特色,人才培养新规格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型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2.1 人才培养必须定位于区域服务

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均由地方或行业主办,主要面向地区经济和行业需要,服务区域比较明确。因此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方向上,更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地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同时学校也可以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2.2 人才培养应该明确层次

目前,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强调技术,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综合发展”。从这个规格定位出发,高职教育要紧紧抓住“技术技能”、“发展、复合、创新”这两层涵义,从技术、技能角度来制定适合“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岗位或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注意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技术、技能等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在工艺型、操作型、管理型岗位上发挥才华。

3 通信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的思路和过程

在对京津地区近百名通信专业毕业生及多家通信技术相关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后,统计发现近一半的企业认为当前本专业课程体系不能满足这些企业所设实际岗位的需求,部分课程老化,知识陈旧,一些实训课程所对应岗位的人才需求很少,例如家用电器维修;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认为当前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整体构建上不能满足通信行业实际岗位的需求.

3.1 确定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调研,我们分析了通信技术行业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终端设备装配师,需要掌握智能设备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方法、操作流程、常用工具的使用及技术革新,掌握智能手机元器件的筛选、测试、高级装配,故障处理、产品工艺等技术。(2)智能终端程序员,掌握基于新型智能终端设备的APP设计,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JAVA程序设计及嵌入式系统开发与调试。(3)通信网络勘察设计师,掌握基于4G的通信工程工程文件编制、安全操作、新工具使用、线路勘察、网规网优、光缆敷设等技能。(4)工程维护与管理员,能够进行通信网开局、数据配置、交换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传输设备例行检查、通信网络硬件改造、优化、软件升级操作,以及网络故障诊断、排查、修复。(5)通信产品销售专员,能够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熟悉新的增值业务,提供移动互联网、IPTV、数字集群行业等领域新技术的支持与服务。

3.2 重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我们重新确立了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新兴通信产业的生产、服务和运营类企业,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与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在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和宽带接入以及物联网等通讯领域从事工程建设、运维、管理、技术服务以及通信产品和设备的生产、测试、销售、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借助在校期间培养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技术上改造并进行创新,在毕业后的3-5年中成为大中型企业技术骨干。

3.3 构建基于工作任务和的课程体系

为了能够很好的兼顾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通信技术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要求,我们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四个层面重新设计,包括新增课程、课程整合、课程改造和课程删减。

(1)新增课程,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基础文化素质,提高个人修养,增开大学语文课程,为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的了解,拓宽专业视野,为职业能力的迁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增开了智能终端程序设计与开发、物联网技术应用等课程。(2)课程整合,为了向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将电子工艺焊接与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进行整合,改为电子工艺实习。(3)课程改造,为适应职业岗位强调技术的需求,在数据通信课程中加入二、三层交换设备相关知识点,并提出学生应该通过本课程熟练掌握交换设备的配置技能。(4)课程删减,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家用通信设备的更新,智能化、集成度越来越高,很多的家用电器设备维修的价值越来越小,其岗位需求逐步缩小,因此将家用电器维修删除。

3.4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教学效果。遵循虚实结合,“教学做”一体的建设理念,大力加强通信技术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以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为导向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工作的内容就是学习内容,工作的场所就是学习的场所,教师从团队组建、任务选择、项目管理等方面引导学生团队逐步完成各项任务,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同学有具体的角色和任务,真正做到“教”与“学”的一体化。

3.5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创业与创新能力

通过举办、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通信技术技能大赛”,加强学生通信技术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和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结合具体产品开展网络运维、网络改造、网络优化等技能水平,促进各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对推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特别是校企合作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3.6 提高“双师”素质,优化教学团队

提高“双师”素质,加大现有师资的培养力度,派遣教师下到企业参加工作锻炼,加大力度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完善“双师”结构;逐步建立完善的兼职教师库,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能工巧匠进课堂,在学生技能指导、现场实习教学、学生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验实训指导环节,加强既懂理论又熟悉实践的实训教师的陪养,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形成专兼结合、分工协作的“双师”教学团队。

3.7 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虚实结合、学训一体的理念,从基本技能到专项技能,从单一素质到综合素质依次递进的培养规律,本专业与中兴通讯,华为公司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包括通信综合实训室、LTE实训室、数据通信实训室和网络优化实训中心。

最后,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课程重构、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通信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实践,严格把控质量标准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与企业的的“双赢”将是我们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文胜,基于项目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12(07).

[2]张晓红,创新型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深圳职业信息工程学院,2011(07).60-61

[3]李进先,郑涛,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研究[J].江西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12(01).

通信技术专业能力范文第4篇

根据通信行业企业特别是通信工程维护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参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于职业资格认定要求,提出“校企融合”模式下通信技术高技能人才认证方案,形成系统化的培训认证体系,提升专科学生的技术与技能。

关键词:

校企协同;培训认证;高技能人才;技术素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信息与通信行业企业对高职高专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企业人才需求与在校学生个人职业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目的及职业认知与规划比较模糊,对从事的专业岗位没有基本的认识。其次专业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以及在课程实训环节所选择的实训课题主要由教师自拟为主,与企业实际所使用的技术存在比较大的脱节。再次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少系统化的实验实训平台,对前沿技术的把握不够准确[1]。本文通过分析人社部最新(2016年)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并结合本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提出基于“校企协同”模式下的职业资格培训认证项目,提升学生的技术与技能。

一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国家政策的研究与对接

我校的通信技术专业的培养规格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通信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具备必要的通识能力和素养,较好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网络构架、工作原理;具有网络规划、安装调测、网络优化的实施能力;具有专业系统化思维、专业技术判断力与应变能力,能适应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的高职高专通信技术技能型人才。技能鉴定的方向不能偏离我校专业的培养规格[2]。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官网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人社部已经先后分7个批次,取消400多项职业资格考试。目前在151项职业资格的目录清单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8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93项;准入类资格42项,水平评价类109项。根据本校通信技术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参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种类,在校学生能参与的信息与通信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认证项目有表1所示:本校的通信技术专业在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自2011年以来与大唐移动通信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实施了对本校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人才培养基地、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建设,形成了系统化的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4G时代的开启为移动互联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随之产生的通信网络建设运行管理方面的人才缺口巨大。基于以上的条件与分析在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项目中遴选出“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这一认证人员类别,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研究设计与企业技术需求匹配的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技能鉴定方案,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让专科毕业学生能尽快适应企业岗位要求[3]。

二通信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知识与技术素养的养成

高职院校对通信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职业技能鉴定只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进行鉴定之前,学生必须要加强学生专业技术知识与技术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技术素养的养成。学生技术素养的养成关键在于如何将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不同通信企业的文化贯穿于整个3年的专科学习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将通识文化教育与行业企业文化教育相结合,邀请各通信行业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来校举办讲座,让新入学的通信技术专业学生了解通信行业动态与职业岗位分类信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后续技术素养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现有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及联合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完成对学生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4]。

三通信技术高技能人才培训认证方案的制定

针对学生在校内完成的专业技术相关课程,校企共同研讨形成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技能鉴定方案的总体内容,具体包括移动通信技术(4G)、通信网络工程管理两大方面内容。具体的认证项目课程内容模块如下表2所示:由于鉴定项目中的主要内容已经在日常课程中涉及到了,通过强化培训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并通过集中实操训练,使其实际动手能力达到技能鉴定所达到的要求。

四结语

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技能鉴定方案的设计内容必须同时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与鉴定中心对项目的技术技能要求,整个方案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同时项目的实施必须要得到电子通信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核,需要政、企、校三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庆幸的是最新的国家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及国家积极倡导的高职院校“校企融合”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思想为学校专业技能鉴定的最终实现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高职通信类专业技能鉴定的“技能要求”与“素质需求”协同研究,宋艳秋,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42-144.

[2]俞兴明,范海健,苏品刚.基于校企合作的3G通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3(3):68-71.

[3]范海健.通信联合人才培养创新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4(3):56-58.

通信技术专业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

引言

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围绕专业课程体系为中心,将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合与归纳,运用集中式的管理方法进行储存,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是专业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重要的辅助工具。因此,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1.1助力教学内容改革

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不仅能够为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还能够结合时展与社会进步,对教学资源库内容进行实时更新,促使专业教学内容始终具有先进性,对于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教师还能够根据相应的课程标准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对资源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制定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教学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此外,还能结合大学生个体差异性,为其制定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借助教学资源库开展自主学习,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1.2促进校际合作深化

高职院校在办学特色方面十分突出,通信技术专业包含诸多优质的课程体系,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而专业实践需要诸多昂贵的实训设备,许多高职院校由于资金限制,很难全面购置实习实训设备。然而利用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可以上传丰富多样的实习实训演示课件,学生可以借此开展模拟实训,充分发挥共享型教学资源的优势和作用,为通信技术专业构建精品实训课程,在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1.3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在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可以与当地的通信行业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着手资源库建设,并展开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师资培养等,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使其累积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进而更好地开展专业教学工作。

2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规划路线

高职院校建设通信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根本目的是为专业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通信技术专业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整理以及整合归纳并收入资源库。在共享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树立与企业合作的意识,与企业协同推进资源库建设,在遵循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源采集渠道,进而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的多样化、形式标准的科学化,且与行业和企业生产实际具有紧密结合的关系。在进行系统管理平台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可操作性、便捷性以及实用性[1]。总而言之,通信技术专业在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循序渐进地推进,保证教学资源库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实时对其展开更新和维护。

2.1围绕课程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可与兄弟院校展开合作,充分凸显双方优势并根据通信技术专业统一课程标准,进行资源开发和建设,以课程作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着手点,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整合,避免过度重复的教学资源入库。同时,还应对资源库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按照相应的步骤循序渐进推进。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先从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具备完善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的课程展开,特别是具备坚实基础的优质专业课程,在不断建设过程中累积经验,随后展开其他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

2.2校际校企协同共建

高职院校在打造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可以聘请通信技术领域的专家以及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制定通信技术专业的标准化文件。例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标准、职业岗位能力标准、通信工程建设资料、企业通信故障处理案例,协同发挥各自优势,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分类建设,为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库建设完成后,应与其他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使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也为行业或企业通信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资源。

3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具体策略

3.1系统管理平台建设

系统管理平台建设是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该平台建设是以信息共享为根本目的,面向海量的信息展开系统化的分析处理,并且运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分类储存管理,实现多样化信息的跨媒体传播,是一种集中式的资源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平台的功能可划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系统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利用管理、互动交流管理[2]。(1)系统管理功能主要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相关的维护和管理,并进行信息公告的,实现广大用户的安全访问。(2)资源管理包括资源库中上传的海量信息资源分类储存,以及资源库用户对资源的下载和使用率分析,定期对资源进行审核与整合归纳;同时,在资源上传过程中,需要在后台填写相应的资源属性文件,经过审查后则可以上传到资源库。(3)资源利用管理功能则主要是相关课程辅助教学以及学生自主学习,面向广大通信技术专业师生,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检索和下载资源将其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学生则可以根据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同安排,展开自主学习。(4)互动交流管理模块主要指的是学生课后作业的提交审阅,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答,这一模块中,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问,获得教师的专业解答。此外,还包含常见问题解答,是对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问较多的内容进行采集,学生可以自主的查找问题并获取答案。

3.2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通信技术专业构建教学资源库的根本目的是为专业教学活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服务。因此,教学资源不仅应包含丰富的素材,还应涵盖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工具。

3.2.1专业标准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应实时关注市场发展以及需求变化,及时适应其发展需要,并且结合高职院校当前的办学条件和基础,对通信技术专业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调整。此外,依托行业与企业的指导委员会,发挥其专业领域的优势作用,共同帮助高职院校推进专业教学标准构建。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专业标准建设应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要求、就业岗位、教学规划及进度表、自主学习指南、教学任务等。

3.2.2课程资源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想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改革的有力推手。课程资源建设是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发挥教学功能以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其中,蕴含的教学资源是通信技术专业所有课程体系的总和,同时,也包含具体课程的教学方案。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在进行课程资源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教学方案,具体还包括:相关的教学课件、练习题、视频资源、实习录像、网络考核测试以及辅导等。

3.2.3专业教学素材资源专业教学素材与课程教学资源具有相似性,为通信技术专业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料,且专业教师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和处理,最终形成为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是专业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3]。专业教学素材资源库中的大部分内容并非可直接应用于课程教学的资源,而是一些需要专业教师综合加工的图片、文献资料、文件。

3.2.4教师和专家信息库当前,高职院校在进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常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因此,建立教师与企业专家信息库,能够为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教师和专家沟通交流提供良好平台,有利于专业教师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应用技术变更以及发展状况。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校企双方积极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局面,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可以共同打造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的高质量师资团队。

3.2.5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资源库该资源库建设主要是为对外培训以及技能建设提供服务,有利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形成终身学习理念,为其提供优质公共平台。在进行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容纳相关的职业技能考试学习资料和视频,包括国家对通信技术专业人才所提出的职业资格标准,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获得专业资格证书,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