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实践与感悟之一----我是小演员:

在一年级下册《理发师》这一课教学中,拓展延伸环节,我想让学生感受当理发师的快乐,用什么方式和方法呢?是直接让全体学生表演?如何能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来呢?于是我说:今天理发店来的客人越来越多了,老爷爷忙不过来,怎么办呀?有学生举手说:那还不简单,我们来帮助老爷爷!我问能展现一下你们拿小剪刀、花洒、吹风机、喷雾的动作吗?学生们都展开想象表演,有的学生张开手臂拍手模仿大剪刀,有的用手指的波浪模仿吹风机,有的手指一张一合模仿喷雾洒水。我又把班里的同学分成剪发组、洗头组、吹发组、喷雾组,边模仿拿理发工具的声音节奏边表演:

剪发组:咔 嚓 咔 嚓 |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 咔 嚓 |

洗头组:唰 唰 唰 唰 | 唰 唰 唰 唰| 唰 唰 | 唰 唰|

吹发组:呼 ― | 呼 呼 呼 呼| 呼 ― |

喷雾组: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 沙 ― |沙 0 ||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情绪非常高涨,轻轻松松地把律动创编融入到这个环节中,让他们当个小小理发师这个游戏让他们体验到音乐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实践与感悟之二-----蹦蹦跳跳小音符: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小渔篓》这一课过程中,旋律中出现了顿音,如何让学生认知这个记号并有深刻体会呢?在与学省模唱旋律时,我没有出示歌词,而是在让学生听我模唱出现顿音的这一小节的旋律,让他们猜猜是什么小动物。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兔子,有的说是青蛙,有的说是小鸟,还有的说是跳跳鱼。我问:为什么你们说的是这些小动物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回答:因为刚刚我们唱的是很短的,感觉像跳起来的音。不用教师多解释,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已经清楚知道了顿音的感觉了----演奏或表演上要表现得短促而又轻巧有弹性。我说:今天啊,我们带着小渔篓到河边抓鱼,老师也找到了一种跟顿音的感觉很像的小动物,就是小泥鳅。再次让学生模唱这段旋律加深记忆。其实让学生记住音乐的记号与符号并不难,只要教师巧妙地让这些符号融入到游戏中,学生就能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到快乐,也不觉得枯燥。

实践与感悟之三-----小雨音乐会:

在上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这一课时,我想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雨的变化过程。于是我在课堂上准备了:沙锤、铃鼓、双向桶......我在边播放音乐小雨沙沙的音乐伴奏时候,边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画----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草地上种子发芽了,长出绿色的小苗,旁边是潺潺的溪水。然后我让学生们拿起手中的乐器,以自己的理解,通过乐器表现图画。学生们都高兴极了。他们“演奏”的声音都非常零散和轻巧,我提问学生,为什么用这样的声音呢?其中一个学生说:因为这是小溪的声音。我又在之前黑板的画中加了几滴小雨,再次让他们表演,乐器的声音加重了。之后我让他们放下手中的乐器,我在画中画起了风,雨下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暴雨。再让学生拿起手中的乐器,表演这个下雨的过程。学生们出乎我意料之外,与以前的乐器伴奏不一样,他们格外认真,在我手部的示意下表达了从小雨滴变成大暴雨,生动地表达了画的意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自己在学习还是在玩耍,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的变化,受到了音乐的熏陶。

实践与感悟之四-----听听拼拼多快乐:

在上二年级上册《小红帽》这一课教学中,我想如何能让学生更快地识记歌词呢?我想起了小学生最爱看的连环画,因为连环画不仅一目了然,而且图片表达的意思让人清楚易懂。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三份了表达歌曲里六个乐句的图画,分别是: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我把糕点带给外婆尝一尝。她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我要当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当太阳下山岗我要赶回家,同妈妈一同进入甜蜜梦乡。到了课堂上,我把班里的同学分成了三大组。我说:今天老师要跟大家玩一个拼连环画的游戏。请大家听这首歌曲一次,然后按照歌词的顺序把这6副画拼好。学生们听到了都兴奋极了。非常认真地听完一遍歌曲,就分工合作拼画了。也就是这个过程,他们对歌词的印象就更深刻了。而且,能够感受到他们都是非常乐于参与到其中的,这不是枯燥的记忆歌词,而是快乐的拼连环画游戏。完成后,我让学生再听一遍歌曲,检查连环画的顺序。两遍后,两组都拼对了。这个游戏既娱人之情又寓教于乐,学习气氛都热烈,为后面的环节起了重要铺垫。

实践与感悟之五-----抢板凳学音符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新课程标准的推出,更加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的观念,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情绪,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绪,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小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时更加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在创设的教学情景中的互动让教师讲授的知识和教学任务的传达更有效,通过教学情境互动,可以更好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烈,注意力不集中,求知欲强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创造引人深思的的问题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从而加大了课堂的投入率。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蔓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高科技,营造课堂的氛围,增加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教学《春到梅花山》(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春天的音乐,梅花盛开的图片,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创设出梅花盛开的意境,让学生更加容易融入课文中的学习。

开展多学科实践活动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为语文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课文中的知识几乎都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单单靠课本上语文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也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认知。例如,笔者在对学生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秋游》的教学时,以秋天为主题,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书籍查阅,从中归纳总结,谈谈自己对秋天的认识,教师为了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播放关于秋天的美丽的视频,放映秋天的D片,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本来就充满兴趣,这样的综合实践讨论方法,可以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课堂中去,通过积极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和进步,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教师授课的知识。

教师还应该利用语文这个贯穿在生活中时时刻刻的优点,有机地和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结合在一起,把语文知识在各个学科中体现出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可以在语文课上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春夏秋冬这四季,数学课上在春天植树的应用题,美术课上引导学生对自己脑海中的春天、秋天、夏天、冬天进行描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英语课中教会学生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和早上、晚上、中午等单词。在音乐课上教同学唱春天大自然的歌。科学课上对春天小树发芽,小草破土的观察探究。让学生在不同教学内容中了解到自然,开阔学生的视野。

有效利用教学评价系统

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需要科学地安排教学的过程和相应的时间,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充分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建议教师在对教学内容和课堂进行准备时,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等结合起来进行讨论。提前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比如,在小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学习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问题:什么是厄运?谁遇到厄运?主人公有着怎样的信念?

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高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进行反思,对知识进行质疑,勇于创新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练习中大多数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着和标准答案不一致的情况,不要急着,积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和学习,如果回答得非常有创意,教师可以表扬学生,让其他学生充分学习这名同学的思考方法,回答不太理想的,教师进行鼓励的同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向。教师还应该使用多样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教材内容:乌鸦、海鸥、杜鹃;麻雀、老雕、大雁;明亮、晴朗、朦胧;弯腰、踢腿、挺胸。

教材特色:词串,不是音乐,却有音乐的旋律与节奏;不是诗词,却有诗词的意境与韵味;不是绘画,却有绘画的绚丽与留白。教材上面有两张图表。第一张图表中的鸟可以用“鸟”“隹”两个偏旁表示,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第二张图表中的月亮、肉都可以用“月”这一偏旁表示,说明不同的事物可以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语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实践法和引导探究法,力图通过以上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基于以上认识,《识字8》的词串教学分两个教时完成。在第一教时主要完成以下任务:整体感知词串,正确流利朗读,学会本课的四个生字;学习词串前两行,认识六种鸟,了解其特性,懂得保护鸟类;通过带有“鸟、隹”这特殊偏旁的词串学习让学生了解同一种事物可以用两种符号表示,进一步了解象形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韵文语感及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以下以第二教时为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词串,学习词串的后两行,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进而读出词串的韵味。

②发挥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让学生了解两种事物可以用一种符号表示,回顾旧知,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③正确、端正、美观书写“踢、腿、腰、胸、朗”,重点指导“胸”的书写和引导关注“月”在不同字中的书写变化。

④利用词串资源,培养学生朗读、表达等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

其中教学目标①和③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②为本节课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1.利用拖移功能,创设鸟儿飞进情境,重温汉字构字特点

在教学伊始,利用电子白板随机拖移功能,飞出六只鸟,点击词语,图词结合,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边读边想,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引导学生读出鸟类的形象和特点。圈画点击“鸟”“隹”字旁,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鸟字旁和隹字旁这两个偏旁表示同一个意思,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大部分都与鸟有关。再以“我们继续开动脑筋,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有趣的新发现呢”导入新课的探究学习。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电子白板拖移和点击功能,以具体的形象创设情境巩固旧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引发探究的热情。

2.运用拉幕功能,感受月亮演变过程,逐个突破引导探究

创设情境“天色已晚,鸟儿休息了,看谁来了”——出示月亮图片。运用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演示月亮慢慢演变到字的过程(如下页图1),再通过比对字和实物,引导学生发现相似点,进一步感受象形文字的特点。语言和图片结合再创月亮婆婆发出邀请的情境,引领学生观察与表达“你觉得月亮婆婆家怎么样”,引出“明亮”一词,同时要求学生读准后鼻音。再由图片内容引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明亮的含义,进而通过朗读体会词语的意思。由“明亮”导入“晴朗”,由白天的万里无云导入到夜晚月朗星稀,两幅画面的同时呈现,让学生全方位理解了“晴朗”运用的范畴。再创设云姐姐的遮掩,让原有的景色变得模糊,看不真切了,引导在学生用词来形容之际,适时出现词语——朦胧。作为词串,三个词语同时呈现,授予学生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读出词串的韵味,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带点的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为什么是“月”字旁呢?和什么有关系呢?

设计意图:“月”的教学是本课中所不涉及的,但是作为理解偏旁的意思,有必要向学生展示月的演变过程,同时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明亮”“晴朗”“朦胧”这一组词语,学生在读音上有点难度,在理解词语上理解不够到位,于是借助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覆盖功能,运用多种方法,如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图片比对等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到位理解词语。

3.运用显示功能,呈现词串深入探究,动作演示发现特点

教学中以“是不是所有的月字旁都与月亮有关呢”为话题导入下一组词串的学习探究。逐个出示“弯腰、踢腿、挺胸”三个词语,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边读边做动作。在动作中让学生感知“腰”“腿”“胸”在人体中的不同位置。在读准和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三个词语中构字的共同点,这些字都和身体、肌肉有关,利用拉幕功能演示肉慢慢演变到月字的过程(如图2)。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说出在人体上带有月字旁的字,如脸、脑、臂、背等。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孩子生性好动,喜欢运用多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持学习的持久性和高效性。结合教学内容,本环节教学主要通过找一找、摸一摸、动一动、说一说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在说说做做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感受动词的精妙。

4.运用拍照功能,两图共现总结规律,感悟汉字构字特点

教学到此,学生已感受了“月”字旁可以表示的不同事物,呈现画面,升华认识:认识到与光线、肌肉有关的可以用“月”这个偏旁来表示,说明不同的事物可以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鸟”和“隹”两个偏旁来表示鸟类,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设计意图: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缺乏深刻性、完整性,认识只限于感性,缺乏理性的提升。因此借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字词认识到构字的特点形成,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其探究热情,促进主动识字写字。

5.发挥互动功能,创设情境练习说话,针对学情指导写字

低年级的识字课重点是识字写字。本课此环节以“小朋友们,觉得有点累了吧,我们一起去操场上做课间操”为导语,出示一张学生锻炼图,搭设平台进行说话训练。在学生广泛说的基础上,出示小马虎在写话过程中遇到不会写的字,要求学生做小老师教写字,启发学生运用好办法记住字的构成。重点指导“月”字旁在不同字中的书写变化以及“胸”的识记和书写。引导仔细观察“朗”与“胸、腿、腰”中“月”字旁的书写变化。利用电子白板的拖移功能,认识到“月”书写的变化,进而将字写美观。对于学生书写的字,利用电子白板的修正功能和回放功能,指导学生按笔顺书写。适时进行作品展示,结合评价促进学生正确美观书写。课后要求学生继续练习写字;搜集有关“月”旁的字,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一下这些字的月字旁代表什么意思。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课例一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和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多媒体引入,结合资料介绍动物。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神奇有趣的动物世界。

(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各种动物图片。)

师:你对刚才大屏幕上的哪种动物最感兴趣?请介绍介绍它好吗?

(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图片中自己喜欢的动物。)

2.利用范文,引导学生学习介绍动物的一般方法。

师:有一个小朋友也非常喜欢小动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好吗?

(学生阅读老师出示的范文。)

师:请说说从这个小朋友的介绍中,你知道了这种小动物哪些方面的特点?

生:我知道了这种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还知道了这种动物最喜欢玩什么。

老师一边板书一边总结:我们介绍小动物的时候,也可以像这个小朋友一样,从这种小动物的样子(也就是外形)、动作、喜欢什么(也就是它的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

3.联系生活实际,介绍自己见过的小动物,针对同学的发言,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4.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动物图片和资料,或互相讲解自己亲眼见过的动物。

5.结束交流,老师再次让学生重温板书,提示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写自己感兴趣的动物。

6.学生写自己喜爱的动物,写后展示、评议。

课例二

课前准备:学生带来家里养的小动物。

教学过程:

1.根据教室现状,直接展开交流。

师:哇,我们的教室今天变成动物园了!

老师快速板书“教室变成动物园了”和“教室变成动物园啦”。

师:哪一句更能表达我们现在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兴高采烈地齐读:教室变成动物园啦!

师:看得出来,你们都很高兴。谁能告诉老师这么高兴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教室里有很多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很可爱,我们喜欢它们……

2.师生两两交流,提供交际范例。

师:小动物们给我们带来了乐趣,我们当然应该爱护它们,了解它们。我看看,先认识谁呢?

老师扫视整个教室,这时,一只鹦鹉叫个不停,惹得教室里其他几只鹦鹉也叫起来。

师:小刚同学的鹦鹉好像最性急,我们就先认识它吧。

(小刚兴奋地提着鹦鹉跑上讲台。)

师:请问鹦鹉的主人,你的朋友为什么这么急着想大家认识它呀?

小刚:可能它觉得自己很漂亮吧?

师:是吗?那你认为它漂亮吗?

小刚:漂亮。我最喜欢它的颜色。你看,它的嘴巴是深红色的,头上的颜色红得要淡一些,身上的羽毛又是金黄金黄的,多漂亮!

师:确实很鲜艳,很漂亮。你的朋友叫什么名字?

小刚:小零件。

师有些不解,问:哦,怎么取这个名字呀?

小刚:因为它的叫声有点像机器发出来的,所以就叫它小零件。

师:这名字可真有意思。下边的同学还想了解小刚同学的鹦鹉朋友吗?

生a:你为什么要养鹦鹉,不养别的动物?

小刚:是我妈妈同意我养鹦鹉的,她觉得养鹦鹉不麻烦,不会在家里乱跑。其实我本来想养一条小狗,可我妈妈说养狗太费时间。

生b:小零件最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它调皮吗?

小刚:小零件喜欢吃小米。它很调皮的,有时候我在做作业,不理它,它就用嘴把小米叼起来,像喷泉一样撒得到处都是。

生c:小零件是怎么和你成为朋友的,刚开始它怕你吗?

小刚:刚把小零件买回来时,它跟我不熟,很怕我,我就天天跟它说话,还抚摸它,安慰它,慢慢地它就把我当朋友了。

学生通过提问,和小刚同学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其他带了小动物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争着想展示自己的小动物,老师很自然地把活动引入第二个环节。

3.学生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小动物。

老师提要求:不许捉弄小动物,让小动物不高兴;可以离开座位,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小动物,或者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请它的主人给自己介绍。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个个两眼放光,兴致勃勃,有的在用青菜叶子逗小兔子演杂技,观察兔子究竟怎样用三瓣嘴吃东西;有的趴在地上和小狗说话;还有几个同学举行了几场真正的龟兔赛跑,甚至请听课的老师去观战;那几个带鹦鹉的,则把鹦鹉聚在一起开“音乐会”……老师也参与其间,和学生交流,并相机引导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深入。等学生玩得差不多了,老师就激励学生写话。

4.自由写话。

老师提出要求:可以介绍自己的小动物,也可以写刚才观察到的别人的小动物,还可以一边写一边观察自己的小动物,把观察到的马上写下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明白。

5.展示写话,再次交流评议。

对两堂课的反思:

“教例一”和“教例二”的共同点是把口语交际和写话练习结合到一起进行,但是很显然,两位老师在设计教学时,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

“教例一”的课堂结构环环相扣,设计精巧,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写话的结果,目的似乎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老师给出的介绍小动物的模式,写出比较完整的习作,习作的对象――动物不过是作为一种知识或者说一种道具出现在课堂之中。至于口语交际的交流,体现并不充分,因为学生交际的愿望不强烈,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出白教师的需要;交际的内容也不是建立在自己通过观察而产生的真实感受和认识之上的语言,更多功能操作是对资料上知识的复述;写出来的习作大同小异者居多,有明显个性者少。这堂课的价值取向从本质上说,是狭隘的,甚至于是功利的。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平移和旋转》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前后、上下和左右,以及简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学习相关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平移和旋转》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教材注重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两种运动的不同特征及其普遍存在性,并通过“移一移”“说一说”“填一填”“画一画”等数学活动,来感受平移的几何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片段】

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转。

师: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那么多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看来,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老师说房子也能平移,你们相信吗?

2003年,在上海,确实就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工程师们利用平移的知识,把古老的上海音乐厅成功地向东南方向平移了66.46米。老师从当年的新闻联播中,截取了一段录像,一起来看。(播放视频)

现在楼房平移你相信吗?你们觉得创造这个奇迹的工程师们伟大不伟大?那咱们也来当一回工程师,也来平移房子,怎么样?

播放课件(教材中的房子图)。

师:请看,这里有一座房子,仔细观察动画,小房子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生1:向上平移2格。

生2:向上平移3格。

生3:向上平移5格。

师:房子究竟向上平移了几格呢?我们一起来验证。(多媒体课件)我们先让房子图还原,注意房子图移一格,大家就数一格,好,一起数,一格,两格,刚才答案是向上平移了两格的同学举手?现在你们还坚持向上平移了两格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呢?

生:平移两格后还没有到指定位置。

师:那我们接着数。三格、四格……谁能说说小房子到底向上平移了几格呢?

生:5格。因为平移5格后刚好重合。

师:很好,刚才我们用移动整个图形的方法数出房子向上平移了5格,那如果不移动整个图形,有没有办法既快又准地得到结论呢?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并拿出房子图数一数。

生1:我数的是房子最下面的一条边,这条边向上平移了5格,所以房子就向上平移了5格。

生2:我数的是屋顶这一点,这一点向上平移了5格,所以房子就向上平移了5格。

生3:我也数的是一点,我数的是房子右下角这一点,这一点向上平移了5格,所以房子就向上平移了5格。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生1:我觉得找点好,找一个容易观察的点,看这一点由原来的位置移到现在的位置有几格就可以了。

生2:我也觉得找点好,很简单。

师小结:(课件演示)我也同意你们的想法。先在原来的房子图上找一个容易观察的点,平移前,点在这儿,平移后,这个点就移到了这儿,现在我们只要数这个点向上平移了几格,也就是这两个点之间有几格就可以了。像这样的两个点,我们把它们叫做平移前后的一组对应点。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