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复护理的评定

康复护理的评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护理的评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康复护理的评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指的是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各种诱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脑内动脉破裂、闭塞或狭窄,进而诱发脑血液循环障碍,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永久性或是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体征和症状。脑卒中通常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本次临床研究对早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对比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精选我科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脑卒中患者,均CT和MRI检查确诊并且生命体征平稳,都存在意识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男性112例,女性28例,年龄37~82岁,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医嘱继续降压、改善认知功能、营养脑细胞等等治疗,在基础治疗上进行护理干预,早期护理干预组在入院后立即制定护理计划,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始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组早期仅给予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在病情稳定后1~3 w(脑出血2~3 w,脑梗死1 w左右)。两组护理干预时间在3个月左右。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1.2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入院至生命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后48 h内采取抗痉挛。多取患侧卧位头、健侧卧位。②采取被动运动、肢体按摩、促醒等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3~4次/d被动运动,肢体按摩进行2次/d,约为30 min/次,采用柔软毛刷刺激四肢皮肤进行促醒护理,从远端到近端,10 min/次,3次/d。同时2次/d配合针灸及电针针刺合谷、内关、印堂、人中、百会等穴位促进患者苏醒。③膀胱功能及排尿功能的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排尿方法:留置导尿管、间断性导尿、自行排尿,对患者制定饮水计划并给以解释,确定患者的饮水量。遵守间断性导尿的操作规程,自控排尿的指导和训练,耻骨上叩击,屏气及挤压以及膀胱区中频电刺激,药物治疗指导,心理护理。④生命体征平稳后1 w后至功能恢复阶段。如患者尚未完全意识清醒,继续进行以上促进苏醒护理方法,并且以积极的心理支持护理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情绪反应模式,认知行为干预等。⑤饮食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做好身体护理,避免过敏或感染,低盐、低脂饮食,合理控制钠盐摄入量,多食富含维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使用国际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脑卒中评定量表之一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进行评定。运动功能评定使用Berg平衡评定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test)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使用巴士指数(BI)量表。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NIHSS、Berg评定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干预后3个月余进行神经功能恢复、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两组患NIHSS评分较入院时下降,Berg评定及BI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实施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树立患者康复信心。以往的临床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生理、心理因素是直接影响患者生存治疗的重要因素,我科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在患者发病后即开始进行康复护理,改善受损的功能,给予患者精心的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同时电针、生物反馈刺激等促醒护理促进患者神经轴突突触的早期建立,也有利于健侧脑组织的代偿功能的早期建立。传统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多在病情稳定后才开始,往往错过最初的一段最佳干预时间,即使后期采取运动康复训练。从我科本次研究来看,脑卒中患者分别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干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恢复、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虽然两组患者干预护理后神经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不同程度改善,但是早期干预护理神经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较常规护理干预更为显著(P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NIHSS评分、提高患者Berg及BI评分,提升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燕铁斌.常用康复护理技术排放[M].康复护理学,2012,6:1576-157.

[2]韩芳.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康复护理[J].会议论文,2010,60.

[3]王津.脑卒中后患者生存质量和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01):34-34.

康复护理的评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PDCA循环系统;中风;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248-01

PDCA循环[1]系统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一套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它反应了开展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循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的一套工作程序,之所以将其称为PDCA循环,是因为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要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其他问题尚未解决,或又出现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次循环。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高。康复护理着重于自我护理,鼓励协同护理,即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通过基本康复专业知识的导入,鼓励和帮助患者。减少其对家属和护理人员的依赖性,充分发挥其潜能,尽可能的使他们部分或全部照顾自己。一般的情况下,我科室在对中风恢复期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对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效果不太满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科将PDCA循环系统应用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2例中风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护理中,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

1.1临床资料

62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均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针灸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38~75岁;病程3月~5年。

1.2诊断标准[2]:中风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过CT或MRI确诊为中风(脑出血或脑梗死),处于恢复期的病人。

1.3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诊断标准,CT或MRI结果阳性;②中风后病情平稳处于恢复期者;③年龄在38~75岁者;④住院患者;⑤知情同意者。

1.4病例排除标准:①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②不愿意接受本治疗者。

2 方法:

2.1评定内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

2.2评定标准: Barthel指数评定等级法[3]。

2.3评定标准:分数无提高为无效,提高5-20分有效,大于20分显效[3]。

3 将PDCA循环系统应用于中风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护理中

3.1制定计划阶段(P)

3.1.1在患者刚入院时,分析患者的病情,用Barthel指数评定自理能力,确定康复护理的计划目标。

3.1.2拟定康复护理计划,分别针对病人的良姿位的摆放、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等方面进行计划。

3.1.3康复护理的形式,①首先对责任护士进行中风恢复期病人康复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使责任护士了解康复护理方面的新动态,新进展,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②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对自己所管患者的病情应该熟悉掌握,进行一对一式的康复护理。

3.2康复护理的实施(D)

3.2.1良姿位的摆放 上肢伸展位:包括肩、肘、腕、指关节的伸展。下肢屈曲位:髋和膝屈曲、踝关节中立以防止髋内外旋。

3.2.2进食:经常巡视病房,指导病人用餐。对于手和上肢功能处于Brunnstrom分级1-3级的患者鼓励用健手进食,Brunnstrom分级4-6级的患者鼓励用患手进食,提供的帮助有切割食物、固定碗和盘、创造进食环境、根据手功能状态适当改造餐具等,对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技巧的灌输:如构音器官的运动、口鼻呼吸的分离、发声的练习等。

3.2.3洗澡:帮助患者学会单手操作拧毛巾和擦干后背部的水分。未避免滑到,可以在卫生间置放防滑垫。

3.2.4修饰:着重于洗脸、刷牙、梳头、剃须、电动剃刀和吹风机的插头练习。3.2.5穿衣:开衫的穿脱技巧为先穿患肢、后穿健肢:先脱健肢、后脱患肢。套头衫脱的时候先用健手在领口后捻住然后一点一点往后拉,全部捻住后把头退出。

3.2.6大小便:包括进厕大小便、自我清洁、整理衣裤、冲洗或倾倒便盆。尽量未操作轮椅的患者提供无障碍通道和提供卫生间内保护性装置。

3.2.7床--椅转移:教会轮椅的正确使用方法,轮椅与床或椅子的放置角度和位置。

3.2.8上下楼梯:为了练习上下楼梯的能力可以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为了增强患腿的力量可以患腿先上、健腿先下。

3.2.9行走: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可以和康复治疗师一起进行平衡训练、坐站训练、患腿支撑训练、步行分解动作训练等。并告知支具的正确穿戴方法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等。

3.3效果评价检查阶段(C)

护士长每周对责任护士康复护理方面的有关知识进行询问,看是否熟练掌握,检查责任护士是不是在按照拟定的计划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及康复指导,并对接受专业的康复护理后62例患者或者家属,询问其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及意见和建议,并做好记录。

3.4总结阶段(A)

护士长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责任护士,对责任护士对康复护理方面知识的欠缺及问题,督促其进行再学习,并鼓励其多提问题,通过询问上级护士及查阅资料共同解决。对意见和建议,通过多与病人,病人家属、主管医生沟通,共同解决。

在一个月的运作中,每一轮护士长,责任护士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把好的措施坚持下来,并进一步完善,把不足之处编成新问题进入下一轮需要解决的问题中。

4结果

患者在接收PDCA循环系统在中风恢复期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一个月后,再次测量用Barthel指数来测量,48例患者Barthel指数上升大于20分,情绪得到了好转,增加了自己康复的信心,认为自己还有一些自理能力,更加的配合治疗和康复;9例患者Barthel指数上升在5-20分,为有效。5 例患者Barthel指数无提高,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1.9%。

5讨论

当今社会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康复护理干预也是中风后遗症后期病人的一个治疗保证[4]。PDCA循环系统的特点是一环套一环的,环环相扣,通过循环,不断充实康复护理工作的内容,优化工作结构,保证了康复护理的连续性,提高了康复护理的质量,达到了需要的康复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当然在对这62例患者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患者的Barthel指数的提高,主要是在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和大小便方面,而在行走、转移和上下楼梯方面大部分患者提高有限。这可能还是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住院治疗的时间、康复治疗的强度、患者的配合度、物理治疗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评估制定计划的阶段,应该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充分了解患者的残存机能程度和范围,在总体康复治疗的计划下,结合护理工作的特点,针对性的采取康复护理,努力帮助患者重建身心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发现新问题,不断的解决。因此,把PDCA循环模式引入康复护理中,使康复护理工作步入良性的循环轨道,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王仙园.现代护理管理学【M】.第11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13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康复护理的评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精神障碍;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选量表(SDSS);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29-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7月收住上海市闸北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疾病患者60例,均符合CCMD-2R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排除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经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急性症状得到控制,病情稳定后,能顺利接受康复护理。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在19~53(38.4±15.0)岁。其中精神分裂症31例,躁狂症5例,酒依赖精神障碍9例,反应性精神症3例,抑郁症12例。病程最长10年,最短6个月,平均(4.20±2.80)年。文化:初中及以上28例,高中14例,中专6例,大专以上12例。住院天数100~116(114.60±8.60)d。将60例患者随机抽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及治疗前阴性症状量表(SANS)、精神科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选量表(SDSS)[2]——评定差异无明显性意义(均P>0.05)。

1.2 实施方法:2组在接受药物治疗4~6周后,症状处于稳定状态,开始接受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病房护理,试验组实施康复护理。常规护理按照传统护理模式,另加入无针对性的森田治疗、工娱治疗。试验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改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兴趣爱好培养,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和措施。从接受系统康复护理开始到结束,时间为3个月,无脱落病例。其内容为:(1)生活行为的技能训练,精神患者常常生活自理能力差,行为懒散,鼓励患者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生活护理。如:早晨6:00按时起床,整理床铺、洗漱,督促患者勤换衣服并自己洗衣;督促患者修剪指(趾)甲;开展日常生活卫生小常识的宣教工作,纠正患者不当的卫生习惯,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条件的可以展开周卫生评比项目,采用抽查检查及评比、奖励等方法激烈患者的信心。并以讲解、督促、培养和强化手段帮助患者增强自理能力,(2)兴趣爱好的技能训练,患者在病区的康复护士的带领下,接受绘画、下棋、扑克、文学阅读、唱卡拉OK等兴趣爱好的兴趣训练,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并不定期地组织病房的文艺活动,康复护士带领患者编排节目,同时在病房中将患者的作品展示出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聘请专业的老师指导,给予患者鼓励,提高患者的兴趣。(3)人际关系的技能训练,精神病患者由于情绪不稳定,容易有起伏,易激动,自私、心胸狭隘,多疑,自控能力差,在住院期间容易产生冲突,轻者口头冲突,重者身体冲突,拳打脚踢等。由于正常的情绪发泄不良,使得精神疾病患者心理负担更加严重,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常规的护理中发生以上情况,往往用处罚的方法使患者了解错误。康复护理的要求是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试验组每周开展情绪管理方式的讲座,教会患者使用有效的方法释放不良情绪,逐渐建立起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并且当班护士需观察患者心理变化,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找患者谈心,化解矛盾。在病房中适时开展人际关系的知识教育,通过教育和心理疏导逐渐改变患者之间的交往能力。(4)就业行为的技能训练(功能恢复),长期住院患者的社会功能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往往时间越长损害越大。康复护理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减缓社会功能减退的速度。首先,要求住院患者轮流负责病房整体卫生,协助当班护士管理病房秩序,并帮助不能自理的患者料理日常生活。一般先从简单的轻体力劳动做起,如打扫卫生,搬桌椅,布置病房理的装饰画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患者学习一样有用的技能,使患者恢复回归社会的信心。

1.2.1 评价方法:依照“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RS)、自制的社会功能恢复治疗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选量表(SDSS)、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分别进行评定,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让2组患者每月进行1次填写并评定,其评定时间为6个月,6个月结束后进行总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包括适应能力、交往能力、活动能力,劳动能力4项内容。其中适应能力包括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生活能力的自理程度,遵守制度的情况,冲动行为的控制情况;交往能力包括对周围的兴趣程度,与周围人之间的互动情况;活动能力包括活动量的多少、参加娱乐活动的积极性;劳动能力包括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料理个人卫生的情况,参加工疗的情况。计分标准为正常、较差、差、很差,分别为0、1、2、3,分值越小,社会功能损害成都越小,分值越大,社会功能损害程度越大。

1.2.2 统计学处理:对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n=30,观察组:n=30)

康复护理的评定范文第4篇

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科,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功能康复锻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该科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脊髓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康复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还给予康复护理措施。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 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84.21±16.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8.19±19.45分),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康复护理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FMA、SDS及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脊髓损伤康复过程中加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脊髓损伤;护理干预;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a)-0143-0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是致残性非常高的疾病,常造成四肢瘫,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脊髓损伤可引起机体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由于患者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无论是对家庭还是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由此可见在早期做好患者的康复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1]。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该科收治80例脊髓损伤的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收治的截瘫病人80例,经CT或MRI及ASIA评定,确诊为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8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康复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38.2±2.5)岁,颈椎损伤17例,胸椎损伤9例,腰椎损伤14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36.2±2.8)岁,颈椎损伤19例,胸椎损伤11例,腰椎损伤10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骨折情况给予复位,同时给予脊髓损伤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还给予康复护理措施。

1.2.1 常规护理措施 ①的护理:患者长时间卧床,翻身时保持头、颈、肩、髋、躯干成一轴线,防止脊髓二次损伤的发生。②饮食的护理:患者一般有腹胀,可进行腹部按揉来减轻腹胀,多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③排尿的护理:早期给予留置尿管,每2~4 h定时开管,以训练膀胱充盈与舒张功能,后期根据患者的膀胱情况进行功能电刺激及间歇导尿,通过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危险[3-4]。④大便的处理:脊髓损伤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排便困难,通过有针对性制订的肠道功能康复计划,有效帮助患者形成规律性排便习惯[5]。⑤皮肤护理:患者由于行动困难,长时间卧床,受压的皮肤和软组织在受到潮湿、摩擦力作用下导致压疮的发生。通过进行压疮评分后建立翻身卡,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每2 h进行轴线翻身,身时动作尽量轻柔。受压部位可采用压疮贴给予保护,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床单位保持平整,污染时及时更换[6]。⑥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帮助患者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如扣背,定时翻身,引流等,以减少呼吸道感染;同时早期采取肢体的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监测凝血功能,预防性的给予药物治疗[7-8]。

1.2.2 特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①心理护理。患者颈髓损伤后处于非常消极负面情绪中。这时应针对病人的病情与心情状态予以关心、同情他们的同时,解觉患着的需求,调动其积极性,使患者建立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需调动和鼓励家属的积极性,有利于支持患者配合医生做好进一步的康复治疗[9]。②康复训练指导。入院后由康复医师为患者进行各方面的评估,确定患者脊髓损伤水平、类型,根据残存的运动、感觉功能,制定有针对性康复目标和康复训练计划[10]。良肢位摆放 保持肢体功能位,下肢髋关节保持伸直位,外侧放置软枕以防髋外展、外旋,膝关节下可垫一软枕,使膝微屈,踝关节处于90度中立位,在足下与床架间放一软垫,防止足下垂。为预防关节僵直、挛缩、畸形,要根据各关节功能做动能性屈伸或旋转运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直至最大生理范围,每个关节活动4~6次,2~3次/d,从而改善关节活动度。为预防肌萎缩,可对瘫痪肢体由近向远依次按摩,对弛缓性瘫痪手法宜重,时间宜短;对痉挛性瘫痪手法宜轻,3~5次/d,约20 min/次。③健康教育。在早期应教会患者家属进行基础护理,能有效避免压疮的发生。给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能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为以后回归家庭与社会打下基础。

1.3 疗效评定

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3],运用FMA评定运动功能,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加以评价。在康复治疗之初对两组患者先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治疗3个月后再次评定,2次评定均由同一护士完成。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

2 结果

从表1可见康复组Barthel和FMA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SDS和SAS的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具有发病急骤、致残率高的特点,脊髓损伤可引起机体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而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长时间的卧床制动又会引起患者压疮、感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这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均具有重大影响[1,11]。所以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治疗过程中,给予积极有效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发现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康复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84.21±16.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68.19±19.45)分,康复组患者的恢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FMA评分以及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结果与张黎、颜霜娟、夏艳萍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进一步证实在脊髓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这个研究结果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12-14]。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科学的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等护理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潜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增加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残疾障碍,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这说明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功能障碍,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综上所述,通过对脊髓损伤患者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各项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卫洪,朱洪翔,张百祥,等.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4):313-317.

[2] 方青,何清义,吴新军等.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 2012,20(1):26-27.

[3] 岳晓香.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3):94-96.

[4] 石玉昕.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护理[J].中外医疗,2012,31(21):141.

[5] 刘翠青,陈伟菊,刘静,等.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康复训练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086-1087.

[6] 孟玲,许江.脊髓损伤后压疮的综合处理与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2011,26(5):387-389.

[7] 张吉玉,杨友丽,隋阳.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7):256-257.

[8] 辛绍伟,马学萍,张蕾等.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292.

[9] 赖桂兰.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干预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3): 306-307.

[10] 白中琼.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康复训练[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4):177.

[11] 方红群,刘晓娟,高利英.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 中国民康医学,2014,26(5):115-117.

[12] 张黎,王顺莲.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术后各种疗效指标的影响[J].中国保健与营养,2013,12(2):811.

[13] 颜霜娟.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医正骨,2014,26(2):74-76.

[14] 魏丽巍,夏艳萍,方玉美.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积极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8):777-779.

(收稿日期:2014-10-05)

编读往来·

本刊作者署名和单位的写作要求

1.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署名及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须注明通讯作者;不注明者,默认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康复护理的评定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 R24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b)-0116-03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医疗支出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脑卒中患者的脑功能恢复主要在发病后3个月内。研究表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早日开始自理生活至关重要[2]。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3],经脑CT或MRT检查证实为首次发病,意识清楚,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排除其他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6~80岁,平均(58.42±5.6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 h~8 d,平均(3.32±1.04)d;脑出血12例,脑梗死18例。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7~81岁,平均(58.52±5.1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5 h~7 d,平均(3.41±1.12)d;脑出血11例,脑梗死19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病程和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情绪控制能力差,常有明显的无能及无助感,甚至产生厌世和轻生的念头,对疾病的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卧床 脑卒中患者的卧床可选择仰卧位、患侧卧位及健侧卧位3种方式。仰卧位:抬高患肢,使上臂外旋外展,肘同腕伸直于同一平面,手指伸直分开,掌心朝上,垫软枕于患侧臀下,脚背翘起同床面成直角,患侧下肢保持中立位,并适当垫高患侧手足,便于静脉回流;患侧卧位:患臂置于前伸位,外旋手指拉开,掌心向上,健腿屈曲朝前,放于体前支撑枕上,保持患腿在后微屈;健侧卧位:垫软枕于胸前,使患肩、肘关节及腕关节充分伸展,手握布卷,忌垂腕,使大拇指同四肢分开,患腿屈曲朝前放于另一支撑枕上,使髋和膝自然放置。

1.2.3 床上被动功能训练 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肢体按摩,由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循序渐进到各个关节的活动,积极指导翻身和移动等床上活动锻炼,并合理运动躯干的旋转及屈曲,尽力矫正坐位姿势,15~30 min/次,2~3次/d。

1.2.4 下床主动功能锻炼 待脑卒中患者肌力恢复到能站立和行走锻炼后,患者的康复训练以他人辅助和机能训练结合,活动量从小至大,活动时间从短变长,3次/d,步行训练先进行平衡杆内训练,后慢慢进行辅助步行手杖训练,至独立步行和上下台阶练习。

1.2.5 平衡反应及日常生活训练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诱发平衡反应,躯干尽量向患侧移动,进行行走和上下撞梯等项目训练,并练习刷牙、进食、穿脱衣服和橡皮泥塑等日常自理活动。

1.3 康复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于护理前和护理后6周,使用Fugl-Meyer评分法评定神经运动功能,使用Barthel指数(BI)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进食、穿衣、用厕、小便控制、大便控制、床椅转移、平地行走和上下楼梯等10项内容。根据1996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标准进行评定,显著进步:NFDS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NFDS减少18%~45%;无效:NFDS减少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Fugl-Meyer、BI评分和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BI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

2.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χ2=5.091,P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多数患者遗留程度不等的偏瘫和失语等后遗症。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可在发病后3个月内达到最佳状态[4]。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5]。

康复护理可加速脑卒中患者建立自主侧支循环,促使病灶周围组织或者健侧脑细胞重组或代谢,经过学习-获得-强化-再学习-获得-强化相互交替,达到永久性地固定,尽可能发挥脑细胞的可塑性[6]。研究表明,康复护理介入愈早,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愈好,其恢复机制与脑的可塑性密切相关,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通过功能重组及功能代偿,功能的再训练以及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达到促进脑细胞的可塑性发展及建立神经轴突触联系或者侧支循环的目的[7]。日常生活能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BI可较好地反映患者功能恢复及残疾程度[8]。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被动训练及主动训练,可有效防止其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神经衰退,促进肢体功能的早期恢复。依据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选取适宜的训练方式,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运动量从小到大,保持在关节疼痛范围内做最大限度的活动,手法宜轻柔,待患者运动控制能力改善后,逐步增加主动运动,减少辅助运动,达到协调及随意的正常主动运动[9-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Fugl-Meyer、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Fugl-Meyer、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提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早期恢复,降低致残率。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7-189.

[2] 申茂玲,贾玉玲,申智慧.抗肢体痉挛康复模式在脑卒中致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 46(5):473-475.

[3] 勾丽洁,刘旭东,柴叶红,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 24(7):653-654.

[4] 龚菊青.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14-115.

[5] 周红艳,张少茹,卢丹丹,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74-1675.

[6] 李春明.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104-105.

[7] 祖晓堋.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221-222.

[8] 陈雪容,王永美,陈海英.康复护理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21-22.

[9] 李金萍,刘增军,丁海敬,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7):747-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