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护理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脑卒中;生存质量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患者脑部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及非创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其急性期持续的时间一般为2-4周,在次期间,如护理不当,可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因此,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主要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护理,旨在分析综合护理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本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6~65岁,平均(51.25±4.28)岁。
1.2护理方法
①一般护理: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心律、脉搏等,给予心电监护,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的意识、反射等进行观察,对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应该增加查房的时间和频率,予0.5h巡视病房1次,一级护理患者1h巡视病房1 次。如发现患者的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管床医生,并及时进行处理。
②呼吸道护理:由于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呼吸抑制等情况,因此,对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尤为重要,在护理过程中,嘱患者平卧位,并观察患者是否有痰,如患者呼吸道有痰,应及时吸引口鼻分泌物,并适当给予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的氧饱和度,维持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如患者出现氧饱和度下降,可适当吸氧。
③用药护理:由于在脑卒中的急性发作期,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因此,在给患者用药的过程中,需严格核对患者的身份,以免错误用药后发生不良后果,严格的做到三查七对,在药物应用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液体渗出、皮肤坏死等情况,增加巡视次数,每半小时巡视1 次患者输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更换另一条静脉重新输入。
④生活护理:如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需给予患者加床护栏,以免发生坠床,对于瞻望的患者适当给予约束,如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应该避免高温或或冷刺激,防止烫伤或冻伤,保暖需用热水袋时应外包毛巾,每30 min查看更换一次部位。如患者出现运动障碍,嘱家属多陪伴,防止患者跌倒或受伤,如患者存在吞咽障碍,需在患者的床头准备吸引器,进餐前注意休息,应给予半流或糊状食物,少量多餐,防止误吸。进餐后抬高床头30 min~60 min,防止食物反流。如患者在进餐的过程中出现误吸,应及时清理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的发生,对不能进餐患者给予留置胃管,并做好留置胃管的护理。
⑤预防院内感染:由于院内患者较多,因此,应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床单干净整洁,在此基础上,对于留置导尿的患者,应每日用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每日更换尿袋。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每日2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采用Barthel指数[1]来反应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 BREF. QOL[2]评定生活质量。
1.4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α=0.05为检验标准,以P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本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 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2.2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本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3.护理体会
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200/10万[3],死亡率较高,且在存活的患者中,70%患者会很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4],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5]。因此,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50例患者中,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后均明显提升,提示,合理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以往研究中也显示,良好的护理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6]。
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的综合护理方法包括一般护理、呼吸道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院内感染预防等几个方面,护理内容涵盖了患者生命体征、饮食、运动、用药等各个方面,全面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最大的程度上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治疗期间,不可忽略患者的护理工作,以提高临床效果和患者的恢复程度。
参考文献:
[1]诸毅晖. 康复评定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20-222, 268-270.
[2]梁翠萍,王欣淼,徐金秀,等. 脑卒中后抑郁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70.
[3]王秀坤,黄旭明,石艺华,等.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14):3172-3174.
[4]南登. 康复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8.
【关键词】 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预防;康复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182
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指患者成年后的髋关节脱位[1]。其主要表现是患者股骨头完全脱离正常解剖位, 下肢明显缩短以及髋臼股骨上段发育不良, 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本文就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护理做讨论, 旨在分析如何有效的防治并发症及进行康复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8例且均在本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其中男15例, 女13例, 年龄26~52岁, 平均年龄(35.1±5.9)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 伴有或不伴髋关节疼痛, 根据Crowe分型标准, 所有患者均属于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
1. 2 方法
1. 2. 1 术后血栓预防 血栓栓塞病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血栓栓塞可以发生在骨盆、大腿和小腿的血管。大多数血栓可能形成于小腿深静脉, 随后向大腿发展, 但骨盆或股深静脉内也可以单独形成血栓。80%~90%的血栓发生于患肢。①术前需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督促患者适当运动下肢, 并加强营养, 改善贫血状况, 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术中需要尽量加快手术速度, 如果手术时间过长, 患者会出现血液流通不畅的现象, 因此, 在不能缩短手术时间的背景下, 需要适当改变患者, 保持脚部高、头部低的姿势1 min, 然后再进行手术, 这样可以促进患者血液流通。②患者在可以下床活动的情况下, 要尽早下床走动或者活动四肢, 加快血液循环速度, 必要时可适当按摩四肢;患者需要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 适当运动, 避免久坐, 加强饮食调理, 控制体重, 保持心情愉悦。③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可以使用低分子钙素钙提前预防, 除此之外, 使用肢体气体加压装置、弹力袜等, 预防的效果也相对较好, 尤其是发病率较高的患者, 使用机械装置具有更好的预防效果。
1. 2. 2 术后感染的预防 全髋关节置换的术后感染通常是灾难性的。预防应用抗生素, 注意摄取平衡饮食, 提高机体抵抗力。术后严密观察切口负压引流情况及伤口敷料的渗血情况。加强抗生素的使用, 合理用药。
1. 3 康复护理 ①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保证患者了解病情, 配合治疗。在骨折术后当天, 立即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治疗, 包括电针治疗, 关节松懈治疗, 运动治疗和冷疗进一步锻炼髋关节恢复, 维持髋关节活动度, 加强肌力训练。②指导患者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未固定关节的活动, 拔除引流管拍摄X线片后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在床位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康复锻炼。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 以患者无不适感为宜。③嘱咐患者多晒太阳, 注意防寒湿, 保暖, 使髋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疼痛缓解后, 平地慢走1~2次/d, 20~30 min/次。尽量减少上下台阶、弯腰、跑步等使关节负重的运动, 避免、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④补充关节营养物质, 多给予营养骨关节的保健品及食品如软骨粉, 对恢复关节活力大有裨益。此外, 选择适宜适度的体操, 强化关节周围肌肉可以保证关节的安定性, 锻炼髋臼的愈合, 保证髋臼损伤及时恢复。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后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为75~90分, 平均评分为(87±1)分, 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 无感染发生, 1例患者出现术后髋关节脱位, 经对症治疗后改善。
3 讨论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严重影响儿童健康, 临床上应早期诊断以及进行早期治疗, 如不进行早期治疗很有可能导致患儿肢体残疾, 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伴脱位的患者髋臼发育不良, 而且髋关节周围骨质明显存在疏松, 导致患者髋臼假体的初始稳定性不强, 患者手术治疗过程十分复杂, 所以在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髋臼周围的骨质, 并且在手术后积极预防相应并发症, 不能只追求患者双下肢的稳定性, 同时还要保持屈曲髋关节对骨神经的张力[2]。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根据医疗材料如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进行人体关节的置换, 人工全款关节置换术是替换发育不良髋关节或病变髋关节的全置换手术, 在临床上治疗髋关节病变已经的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 治疗的目的是实现患者髋关节的运动[3]。因髋关节的内旋、内收、外旋、外展等运动较为复杂, 所以手术难度相对较大, 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成为常规的一种外科手术, 随之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手术效果也在不断的提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且积极进行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 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需在早期进行对于术者的评估, 结合适合患者自身的护理及康复方法, 能有效的改善并发症的发生, 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岳嵩, 汪滋民, 王志伟, 等. 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华骨科杂志, 2010, 30(2):129-136.
[2] 黄永华.优质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中国农村卫生, 2015(8):133-13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81―02
1 简述
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有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却在逐年的下降, 7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残障,言语和精神等各种残障,本文是探讨脑中风患者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否认、孤独、失助等心理障碍,心理因素是影响恢复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中风患者的恢复效果,我们在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过程中,运用PDCA护理循环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PDCA管理循环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来进行护理实践,并循环不止进行下去的一种工作程序。
1.1 P阶段(PLAN,计划阶段)调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1.1.1 调查的样本 :
在我院选择60列中风病人,作为现状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无其他并发症,男女比例约1.1:1,年龄最大85岁,最小40岁, 90%的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的病史。后遗症症状有以下几种:单侧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疗效检查标准:1基本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病残程度为0级,肌力为4~5级; 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生活基本自理,肌力提高2级以上; 3有效:症状、体征好转,肌力提高1级以上,但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行站立或步行; 4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患者病程4到8周不等,平均病程6周,
治疗效果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29.6% 41.2% 29.2% 70.8%
1.1.2 对患者心理调查和分析
采用患者调查法,观察法和会谈法及问卷法(运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标准:临界值50,分数越高,焦虑抑郁倾向越明显。
1.1.3 调查的结果
3.1焦虑、恐惧 :70%,病人因突发疾病,难以接受。3.2抑郁:50%,具体表现在少言寡语,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心灰意冷。 3.3失助感和自怜: 20%,无法自理,事事都需要他人协助,而产生失助感。3.4强迫: 18%,强迫性思维:内心忐忑不安,乱想。 3.5否认:12%,我没病,拒绝和不能接受。 3.6孤独感 :10%,治疗的环境和人都不熟悉。
1.1.4结果分析
1.1.4.1 作排列图,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
在排列图上把累计频数分为三类:0-80%间的因素为主要因素,记为A类因素;80%- 90%的因素为次要因素,记为B类因素;90%―100%间的因素为一般因素,记为C类因素。
1.1.4.2 根据排列图,80%以内的为主要原因,得出影响的主要因素为焦虑、恐惧,抑郁,失助感。
1.1.4.3 分析原因 画因果分析图(鱼刺图)
2 D阶段(DO 执行阶段)按制定的方法实施
在我院选择对照组患者,共58人,男女比例约为1.1:1;最大年龄86岁,最小41岁;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其他疾病占总数的90%。原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的各项资料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按以上制定的方法精心实施护理。患者病程4到8周不等,平均病程6周。
3 C阶段(CHECK 检查阶段)按制定的标准检查
两组病人的综合状况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PDCA循环后,对照组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总有效率达87.8%,而未有护理干预的有效率为70.8%。经过本轮PDCA护理循环,达到预定目标护理效果。
4 A阶段(ACTION 处理阶段)总结经验教训
本轮PDCA循环在护理中,有计划未见实行或实行不到位、改进措施效果有限等问题,需要通过对患者更充分理解,针对不同患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护理人员的进一步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等手段不断完善。我们准备在原有基础上制定新的计划,开始在更高基础上的循环,一步步前进,螺旋式上升。
【关键词】 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疗效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老年脑血管多发病,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液循环堵塞引发脑血管痉挛, 进一步导致脑缺氧等产生, 如头晕、头痛、四肢瘫痪等临床表现[1]。该疾病突发性强、病程较长且不易恢复, 临床致残、致死率均较高。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脑卒中病死率已经显著下降, 但仍有部分患者留下诸如瘫痪等后遗症状, 因此, 如何控制或降低其致残率仍是目前针对脑卒中疾病的关键问题。脑卒中恢复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是其康复的基本内容之一, 与基础护理相比较, 康复护理可使患者获得躯体、精神、社会等的全面康复[2]。在临床工作中, 明确康复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护理措施, 对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 促进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实施与完善意义重大。现对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脑卒中患者65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 其中男17例, 女16例, 年龄43~70岁, 平均年龄(58.5±6.9)岁, 15例患者左侧偏瘫, 18例患者右侧偏瘫。对照组32例, 其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龄39~72岁, 平均年龄(60.7±7.1)岁, 17例患者左侧偏瘫, 15例右侧偏瘫。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神经内科护理干预中的基础护理,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 其主要包括如下。
1. 2. 1 心理康复的护理 由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损伤, 其临床症状包括肢体偏瘫、失语等, 常常给患者增加很大的心理负担, 甚至对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打击。所以医护人员需积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并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患者病情及相关症状的出现, 消除患者消极的情绪, 从而增加患者的信心, 使患者更加密切积极的配合进一步治疗, 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依从性和主动性。
1. 2. 2 并发症的监测和护理[3] 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多种并发症, 需要医护人员给予适当护理:①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及时吸痰,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或呼吸道阻塞而致患者窒息。②注意密切观察患者导尿管通畅与否, 同时观察患者每日尿液颜色及导尿量。③预防应激性溃疡。④患者应常翻身, 预防压疮等。⑤提醒患者合理加强下肢活动, 注意抬高并适当进行恢复训练,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炎发生。
1. 2. 3 肢体的康复护理[4] 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肢体的康复是较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因此康复护理应及早进行。近年来, 卒中康复护理重视早期进行。有的在发病24 h内介入, 如重症脑出血患者, 在监测、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介人康复护理(保持良好肢位)。也有的提倡脑梗死后3 d、脑出血后3~5 d介入。多数意见是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再行康复介入。卒中急性期患者病情变化快, 对护理技术要求高, 既要求对生命体征的护理, 也要求较多预防性和对症性康复护理。首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 合理配合针灸、理疗等康复护理干预, 可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其次对患者的偏瘫肢体进行按摩, 或根据肢体关节活动的方向和范围行一定程度被动或主动的活动, 锻炼四肢活动, 发病4 d后适当进行康复锻炼。此外, 对于并发高血压患者需给予有效科学的降压治疗, 在康复出院前, 叮嘱患者, 定期检测血压, 注意低盐饮食, 长期高血压还需坚持服降压药物以维持血压稳定。
1. 2. 4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在临床诊断中约有51%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伴有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障碍会影响到患者进食, 进而导致脱水或者营养不良等现象, 严重者可能会因误吸致吸入性肺炎或发生窒息。对于中、重度的吞咽障碍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包括咽部冷刺激、喉抬高训练及吸吮训练。针对轻度吞咽障碍者, 需选择合适进食, 另外主要采取摄食训练。患者在进食时应注意:①取坐位或半卧位, 头略前倾。②为了有利于咽部等部位的感知, 宜选择有一定口感的食物。③食物有一定黏度但又不致粘附口腔为宜。④患者进食需集中精力, 食速宜慢。
1. 3 疗效评定 于护理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评价;患者生活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根据卫生部(现卫计委)质量控制标准评定其临床疗效: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 病残程度0度为基本痊愈;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 病程1~3度为显效;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为有效;④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8%以内, 甚至恶化评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3个月治疗及康复护理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康复医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认同。康复护理可在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与基础护理相比较, 康复护理可使患者获得躯体、精神、社会等的全面康复。缩短病程, 减轻患者的痛苦, 加快其康复, 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除遭受严重的心理创伤外, 脑卒中预后常会出现肢体功能偏瘫等后遗症状, 其实部分患者肢体的障碍并不是瘫痪所致, 而是在疾病早期未进行康复护理措施或者未介入合理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法, 从而导致性痉挛、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残疾。因此, 有效合理的早期康复护理, 能显著降低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及有效控制其发展程度[5]。
本研究显示, 在6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中,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也是康复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与患者进行积极心理疏导和沟通, 可有效消除患者消极情绪, 提高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积极性。同时应做好并发症的护理, 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关注导尿管护理、配合针灸、理疗等进行的肢体康复护理均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介入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损伤, 有助于患者康复, 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俊.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中外健康文摘, 2012,09(6):342-343.
[2] 何英,吴忠文.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中国伤残医学 , 2013,(11):316.
[3] 许金玉.早期介入康复护理与急性脑卒中患者早康的临床研究.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1(4):504-505.
[4] 王桂碧,金燕,李燕玲,等.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14(2):113-115.
关键词:康复护理;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2]。而且该病具有预后难度大的特点,如果远期疗效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就会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的情况。因此如何保证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才是临床治疗与护理的关键[3,4]。在此前提下,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诊疗观点与护理对策,其中康复护理则具有较高的实用效果。在本组探究中,特选取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以对照护理的形式,对康复护理的应用进行分析,现就探究资料,做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慢阻肺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临床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①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②生活无法自理;③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且在患者入院后,我院统一对其进行临床宣教,使其知悉本次探究的目的与使用的方法,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以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5例,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5.4±4.3)岁,病程8~19年,平均病程(11.2±1.5)年,观察组患者55例,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56.1±4.6)岁,病程8~20年,平均病程(11.7±1.1)年,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并无明显差异,更适合探究。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在进行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做好患者日常护理工作。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①进行康复宣教,告知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意义,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②进行康复训练,分为呼吸训练和体能训练,其中呼吸训练以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为主,腹式呼吸强调对胸腔的训练,而缩唇呼吸则旨在指引患者掌握呼吸节奏,其中腹式呼吸训练20min/次,而缩唇呼吸3min/次,均为3次/d,而体能训练建议采取太极拳和简单的有氧运动,30min/次,1次/d,③可以选择性的进行中医推拿护理,对肺腧穴进行点按。
1.2.2观察评价方法采取对照护理后,首先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次以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价,并参照护理前的评分结果进行护理工作有效性的分析,最后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7.9统计学软件,组间进行t检验,P
2结果
两组慢阻肺患者均顺利完成对照护理探究。统计其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患者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6%。而对其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发现实施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评分结果都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护理后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而已然成为危及公众健康安全的高发疾病之一。对此,单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保证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因此本组探究通过对照护理的形式,对康复护理进行了对照评析,发现其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绝大多数患者对康复护理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就此,在开展康复护理前,护理人员主要通过康复宣教的方法,来提高患者对康复护理的认知度,以保证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而在康复护理实施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均能有效配合,积极完成护理任务,进而使得康复护理的疗效得到稳步提升。就探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占优,且患者均能遵医嘱在出院后自行进行康复训练,更加保证了其预后质量。
4结论
康复护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素芳.社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368-3370.
[2]林燕青,施立华,沈海锋.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08):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