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经济的局限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黑洞;集聚性;非对称效应
JEL分类号:G21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4-0063-08
一、引言
流动性作为金融资产的三大基本属性之一,一直未能受到监管层和投资者的足够重视。1987年纽约股市黑色星期一、198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及2007年由美国次级债危机引爆并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等,让人们关注并思考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次根源——流动性风险。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主体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会在此集中表现,并通过证券市场的连锁反应传导扩散至整个金融市场体系。
本文将流动性的概念区分为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两个层面,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来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在流动性的具体测度指标选择方面,我们应用杨朝军等(2008)的非流动性指标来测度流动性水平的高低,并定义流动性风险为流动性水平未来的不确定性,具体用非流动性指标的波动方差来测度。从我们近期对15家机构投资者的市场需求调研结果并结合对中国股市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所存在的问题重点已经不是流动性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流动性风险过大的问题,这与Persaud(2003)所认为的“金融流动性管理的主要挑战并非来自于流动性平均水平,而是流动性的易变性和不确定性”的观点思想基本一致。
二、流动性风险的认识
流动性风险是与流动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反映的是流动性水平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即流动性水平变化的风险。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按照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可分为外生流动性风险和内生流动性风险。外生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来自投资者外部冲击造成的证券流动性的下降。这种外部冲击可能是影响所有证券的事件,也可能只是影响个别证券的事件,但是其结果都是使得所有证券、某类证券或者单个证券的流动性水平下降。从而增加投资者的交易执行成本;内生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再平衡操作时,由于自身交易速度或交易规模等原因,使交易不能按照事前期望的价格成交的风险。外生的流动性风险是系统性的风险,比较难以避免和控制,但内生流动性风险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
流动性黑洞是流动性风险表现出的一种极端情况,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直至消失的状况。尽管流动性黑洞从表面看是由市场的内在行为所引起的。但外生流动性风险是处于主导地位的(Persaud,2002)。流动性黑洞是由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改变所导致的,当投资者交易行为由多样性转变为一致性时,整个市场将出现只有卖方而缺少买方,市场流动性大幅下降,被抛售的资产价格急速下跌与卖盘持续增加并存,这又会进一步恶化流动性,直至流动性消失殆尽,导致流动性黑洞的产生。由此可见,流动性黑洞的源头主要在于外部的冲击,这主要表现为相关政策、事件等信息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投资者通过对外部冲击信息的判断,为满足自身风险控制需要及监管部门的规定要求等约束将打破投资者交易的多样性,使得部分投资者面临流动性短缺时,他们就会转向投资组合中流动性较为正常的部分,以满足他们所需要的流动性,同时也将其当前投资组合中的其他资产存在的一些流动性压力通过价格的急速下跌扩散出去,导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乃至黑洞的产生(Lowenstein,2001)。流动性黑洞一旦出现,资产的价格表现为在没有重要新闻事件的情况下狂跌,而且在接下来的相当时段内陷入持续低迷的状态,没有复苏回弹的表现。
伴随着1987年的纽约“黑色星期一”股灾,一些学者的研究开始关注流动性风险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联性,如Greenwald和Stein(1988)的研究认为流动性提供机制的崩溃导致了股价的持续下跌;Amihud et al.(1990)的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流动性受到强烈冲击带来的流动性不足导致了股票价格的异常下跌,而无法预期的抛售压力和流动性的重新评估又进一步加速价格的下跌。已有的对流动性黑洞形成的研究可从理论角度和实证角度展开,从理论角度研究的学者主要认为由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同投资者之间因对信息的认识偏差导致需求曲线反向弯曲,从而导致无信息的价格变化和离散的价格跳跃,由此产生多重均衡的交替实现(Xiong,2000;Gromb和Vayanos,2003;Badevy和Veronesi,2003):也有一些学者从做市商的角度,认为当做市商不能满足较大的流动性需求时,市场流动性将消失(Gennoue和Leland,1990;Morris和Shin,2002;Brun-nermeier和Pedersen,2002);还有一些学者从博弈论的角度,通过构建基于流动性需求的动态交易模型,认为市场流动性匮乏是交易者之间合作停止并转为互相之间“掠夺易”的结果(Carlin etal,2006)。从实证的角度验证流动性黑洞存在的相关研究文献较少,而且是间接证实流动性黑洞的存在,如Beniamin和Shin(2003)利用美国国债报价改变及带交易方向的数据,通过检验特殊波动日的点对点交易,发现价格下降引起抛售,而价格上升引起购入,表明美国的国债市场上交易和价格运动在短期出现了正反馈现象,特别是在市场具有压力时期。Felderer(2006)利用1928-1933年政府债券的日买卖价差数据。将样本区间划分为1928-1931年和1931-1933年两个区间,并计算政府债券市场非流动性的横截面以及临时变化,研究表明:1928-1931年间,非流动性主要由货币政策的改变以及股票市场波动驱使。非流动性被定价并且买卖价差反映了政府债券市场冲击能够解释债券收益率,而自1931年后,非流动性便与这些变量没有直接关联,这意味着1931到1933年政府债券市场进入流动性黑洞。
相关学者的研究刻画了流动性风险及其极端情况下的黑洞特征,但没有学者对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实证研究,同时缺乏认识外部信息冲击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变化情况,本论文的实证研究将弥补这些不足。
三、实证分析
(一)流动性指标的选取
(一)现代民商法文化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的进步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商法的产生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渊源。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剧,为了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保证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在这种条件下,民商法就随之诞生了。因此,民商法产生的初衷是为了调节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民商法所体现的精神也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竞争的精神。除此之外,民商法也提倡一种合作精神和责任精神,民商法的这种精神也正是体现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特征。民商法的自由、公平的精神,与传统社会中的欺诈行为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二)现代民商法体现了一种很强的适用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鱼龙混杂的经济体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的特征,因此,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会采取不法行为。因此,为了维护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民商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民商法的技术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民商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其次民商法对各种经济行为的规定也是十分准确和细致的。由于民商法是要应对各种各样精明的商人,甚至是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所以,只有民商法做好这种经济的适用性,才能够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综上所述,适用性也是民商法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先进性的特征。
(三)现代民商法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现代民商法不仅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而且现代民商法还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的定义性,现代民商法的这两个特征共同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先进性。现代民商法的这两个特征是紧密相连的,民商法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等对个人权益进行保护的这些特征,为民商法提供了一种目标性,让民商法的针对性更加强,而民商法的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的定义也使民商法的自由平等的理念得到了保护。因此,只有弘扬民商法,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现代民商法的不足之处与解决措施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民商法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社会民商法也具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民商法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是与现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现代民商法的不足之处也是社会经济体制的缺陷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的是自由竞争,而社会民商法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自由竞争而建立的。所以,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弊端也是现代民商法自身局限性产生的根源。
(二)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体现
现代民商法是为了维护个人自由竞争而建立的,民商法建立的初衷是保护个人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维护个人的经济自由,在这种体制之下,很容易就会使个人的财富不断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使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就会产生社会的垄断现象。除此之外,社会民商法保护的是个人的财产自由,而对社会生产当中的财富分配不作出规定,如果社会财富在分配的时候就已经不公平,那么民商法所维护的个人自由也是对这种不公平分配的自由的维护,因此,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而言,民商法只会使他们与社会的差距不断拉大,而使社会弱势群体的个人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护。
(三)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克服办法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民商法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生产当中的个人自由和个人的权益,而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却无法进行保护,尤其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也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首先就需要对民商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使民商法的精神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同时也能适当地照顾一下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使现代民商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结语
摘 要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期,社会的财富主要依靠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来创造,我们需要通过创新来变更周围的一切。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下,财务会计的局限性对决策有用信息的供给造成了严重的限制。本文就最近一段时间财务会计的局限性和它对会计信息品质的影响施行相关的研究讨论,并就如何改善提除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 财务会计 局限性 信息质量 影响
依据决策有用观,财务会计就是以为信息运用者提供更好的决策信息为目的的,不过在新的社会形态背景中,财务会计的局限性给会计信息品质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财务会计的局限性
1.金钱计量假设造成的局限性
金钱计量假设的是指,会计要经过金钱计量来对公司的经济实在的力量进行核计,而那一些没有办法用金钱来计量的经济信息就不能放到会计核计生产进度报表中,举个例子,像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没有办法用金钱来计量的,所以,它就造成了财务会计的局限性。
2.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造成的局限性
历史成本原则是说财务生产进度报表中的有关资产等条目需要将获得时的成本作为根本,而不能把目前的市场买卖的价格或其他价钱为计量的根基。历史成本的会计标准样式,一般是把币值不变当成基本条件的,不过这种币值不变的状况不太容易掌控。历史成本计算价钱的原则再事实基础方面相当匮缺,它能够供给的会计信息是否可靠也另人起疑,这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货物的价格在社会背景中变化,历史成本下的资产很不容易进行稳固的核计,它的利润也没有办法真实的反映它的经营成效,这直接造成了公司会计信息的虚假性,公司的经营状况在会计生产进度报表也就得不到真实额表现。
(2)不能呢狗狗对固定资产的更新进行及时地保障。
(3)不能够将投入资金的全保状况准确德反映出来。会计信息在历史成本下缺乏真实性,这些会计生产进度报表给公司带来的是不真实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这些都会导致运用者一些不正确的决策的产生。所以,历史成本的局限性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带来了很重大的影响,继续往前将对会计目的的成功实现造成影响。
二、财务会计的局限性对会计信息品质的影响
1.完整性
有形资产是传统的财务会计和报告的重点,不过遭受传统财务会计标准样式的限止,自创商誉、人的劳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都不能够进入了财务生产进度报表,然而,这些个资产同时是公司管理的核心,加之知识经济的不断更新,这些个资产已经着手对有形资产进行逐层代替,它们将变成公司财富的主要出处。
2.时效性
到现在为止,财务报告都是定期为运用者提供信息的,通常是用年份、季度作为报告的载体,这也是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一种传统的形式。然而,但这种信息提供的形式不具备很好的时效性,会有信息滞后、不符合当时的需要等问题,这导致了运用信息的人不能够趁早的获得正确的会计信息。
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对历史成本的脊梁据有很重要的意义,不过因为财务会计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历史成本在大多数时候也仅仅是对以往的财务信息的反馈,价钱变动的影响都要等到有关的资产或背债成功实现或者全部偿还的时候才能够被反映出来,鉴于相关问题的显现出来使得决策者很难真正意义上对会计信息进行利用。
3.供求关系的影响
作为一种特别的信息产品,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会计信息作为商品就有其自身的市场,会计表报是会计信息商品的主要载体,商品的供应者会计财务生产进度报表的供给人,他是具备独一性的主体;需要商品者就是要运用这些信息的人,他们具备广泛性,这是由于会计信息的运用者可以区别为不一样的组织和个人。由于信息运用者们需求它为其供给不可缺少的决策信息,所以会计信息才会有其自身的市场。正因为这个,信息需要者们为了自身的经谋利益,企求公司的真实会计信息,然而信息提供者们常常供给一些不令人满意的信息,这就使得整个供求关系中的矛盾产生了。
4.道德观念的影响
向社会形态揭晓准确的公司打理信息是财务会计主要担任的工作,所以,会计不可以摆脱出工作外的集体活动,财务担任会计职务的人也同样不可以,既然存在于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中,就都要遭受社会形态中道德和法律的束缚。因为市场经济的进程在不断的迈进,社会形态中的有的不好的想法对担任会计职务的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再考虑到每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素质、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思想觉悟也都不一样。不过,纵然担任会计职务的人的综合素质普遍偏高,然而因为会计办公的社会形态性,也表决了会计信息品质必将遭受种种不好的思想道德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担任会计职务的人的素质能力进行培养,并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观念,从而进一步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保障。
三、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处理办法
其实,我国的会计信息品质相对很差,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公司的信息有真实性的问题。为了使得信息更加真实有必要对管理加大力度,考虑财务会计自身的局限性问题,接合实际,多种方法相结合,找寻有效的办法来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会计信息的辨别,减损会计信息中出现的差错。此外,要树立健全管用的约束制度。另外,还要树立相对性的监督机制,对存在问题的公司,务必责令整改,不整改的公司,依照相关的法规对有关人员施行责罚。
四、总结
总的来说,会计信息自身的局限性,导致了会计信息仅仅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失真具有其客观性,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尽力提升会计信息的品质,采用科学的观点对相关因素的可控性进行界定,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尽可能的保证。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融监管;作用;局限性
一、金融监管的概念和意义
加强金融监管,推动其积极作用首先应当知道何为金融监管。才能够了解金融监管在市场运行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对其积极的方面应当给与肯定和认可,并且在整体宏观条件下不断进行细节的改进和完善,推动改革机制。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后就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制度,从以往的经验可以表明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而金融监督主要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其主体是金融主管当局,也就是政府相关的部门,作用的客体是金融机构,监管环节主要是检查和督促,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在依法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实施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行为的同时,促进金融市场的整体性统一和稳定。比如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就是金融监管,主体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出台的利率和相关的经营活动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很大,在很多经营公司,他们会时刻关注银行的动态,响应银行的出台政策,为的就是能够配合金融监管,维持市场秩序。同时金融监管不仅指外界对内的监管,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金融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兼顾内外的监管,才能真正形成封闭式的有序管理制度,使金融市场的经营活动和信息尽量的透明化,市场秩序稳定推进,有利于国家的整体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国家的经济快速向前发展。
二、金融监管的作用和方式
金融监管的方式多种,是从细节上对市场进行了划分,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的呼声不断,因为金融监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主要经济体、国际金融组织和G20峰会等纷纷对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在金融监管的政策和法规上也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改善金融监管的整体的环境,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看到市场的整体运营方向和趋势,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协调行动,同时根据自身的国情加强和改善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必不可少,所以对金融监管的重视不光是响应了整个时展的要求,也是符合世界各国的发展步调的,对其的作用加以重视和改善定能够不断的推动自身的发展。
在金融兼顾的范围上,主要针对金融机构设立了监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比如在资产负债情况中,要定期进行风险排查,才能够降低金融的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更要落到实处,如市场准入、市场融资、市场利率、市场规则等都要落实到日程上来,在金融机构的内部环境上要对金融公司的会计结算进行严格监管,在财务状况上做到出入分明,透明化,同时在国内的很多金融投资机构的内部要金融监管并重,对于外汇、基金、期货等要加强监管,对黄金生产、进口、加工、销售活动要给与强有力的监管,这样才不至于危害国家的整体利益,同时监管制度要得到企业内部的支持,要加强内部教育和落实工作,这一点所起到的作用已经很明显了,要不断的推进和维持。同时对于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监管也是金融监管的范围,这些行业间的活动都要受到金融监管的约束,而对投资黄金、典当、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薄弱点,要努力的加强和完善监管,除了把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作为监管的重点之外应该继续落实到细节的经营机构和经营活动中,只有这样完善缝隙经营才能够真正做到宏观上保证银行的业务有利推进,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与合并活动顺利开展,流动性资产的风险控制得当,资金安全充足、利率合理等等,这些是我们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希望看到的市场欣欣向荣的景象。
除了以上的金融监管的范围和方式之外,金融监管的作用还在于能够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要在金融活动开展之时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避免要符合一定的要求才能够发放贷款,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也防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有效的降低资金流动的风险,设置一道资产防线。另外,一个很好的防范是在金融监管的条件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这样才是国民经济下的金融服务,才能够在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等领域推动其监管的目的和作用。在响应中央银行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的同时,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落实到金融机构和企业,实现有效的经济秩序规范性的运行,具有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
三、避免金融监管局限性的方式
尽管综合国内外的形式和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其局限性。第一,透明度不够,尤其是对新的,复杂的衍生产品,它的风险,实际上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二,监管范围存在局限性,各个监管机构是对各个金融机构的监管,很多事从微观上、点上进行监管,这样并不是错误,但是缺乏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全盘考虑。没有全局的思考的监管,是无法起到纵览全局的作用的。各个监管机构监管的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而以金融创新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比如对冲基金等,监管的力度落实的就不够,甚至形成了监管缝隙,因为在传统的金融监管机制上认为对冲基金不涉及公共利益,并不影响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提示我们,对这些金融机构疏于监管,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金融机制的问题。所以局限性也在于了对于全局的疏忽考虑,对于一些局部的管制基于传统,疏于管理。
避免金融监管的局限性,首先要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监管活动应最大限度地提高透明度。同时,监管当局应公正执法、平等对待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杜绝“糖衣炮弹”,在全局控制上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同时严惩违反公平、公正原则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其次,还要强调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奉行效率原则,主要是指金融监管应当提高金融体系的整体效率,不得压制金融创新与金融竞争,保证效益的前提下,提高效率的管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银行的监督管理机构,对于监管的工作人员应当加强教育,对其素质要求应不断提升,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监管工作的时候能够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用法律约束自身的权利,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具有任何不同于他人的特权,不得干涉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这样的制度才能够在全局上符合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综上,对于金融监管的作用和局限性还要经历很多的考验才能够把制度落实到完善的地步,对于组织协调工作、道德建设、信用建设上也要不断的加以完善,对于现代货币政策的演变要加以关注,只有在平衡大局的基础上,协调微观才能把政策落到实处,我国的经济市场秩序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经济总体水平才能够不断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张炜.金融发展与制度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0
[2]陈永昌.金融发展的谋略与布局——《金融路径》一书的主旨内涵[J].黑龙江金融.2011
[3]赵洪.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D].厦门大学.2004
[4]杨璐,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0(1)
【关键词】EVA;考评体系;局限性
2010年初,国资委在实行修订后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其中,对有关的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营业净利润-调整后的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税后营业净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调整后的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平均在建工程-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并且,EVA作为基本考核指标,所占权重为40%,而利润总额所占权重将为30%。可见其对于EVA的重视程度,但是,当其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一些局限性的。
一、EVA评价体系在企业应用中的局限性
(一)资本成本过于统一,缺乏行业特点
国资委提出的这套EVA考核体系对不同企业具体经营状况的考虑不是很充分,它所提出的资本成本并不是建立在企业自身或所在行业的发展阶段之上。在这样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市场日益成熟的大环境下,大型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效的资本经营将会促进央企能够保持持续发展。在我国,大部分央企都是多元化的大型企业,一般在主业以外的行业也颇具规模,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而国资委在EVA考核体系中对资本成本的计算描述是基于企业主营业务特别突出、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几乎没有考虑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EVA调整项目过多,影响到EVA值的精确性
EVA对会计利润大规模的调整多到160多项,所以,无法保证能纠正被扭曲的会计信息,也很难保证调整后的结果就是精确的。我国企业在进行EVA会计调整的时候,面对的难题是:怎样选择EVA会计调整的那些科目事项,而财务人员在计算这些的时候又难免会出现错报。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些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太合理,特别是在高层经理聘任方面。央企的治理一般是以国有产权为主导,因此,在股东大会上享有决策权的是拥有绝对股权的国有大股东,就造成了在董事会成员的选举聘任方面主要由大股东来表决决定,部分小股东是无法拥有绝对性的表决权的,这样一来,董事会高层的聘任程序就变得流于形式了。另一方面,高层的选聘主要在内部进行行政委任,甚至还与其政治地位相关联,极少是从外部市场上竞争选聘,因而会造成高层人员更关系其在任期间的报表利润情况,而不会主动地从EVA的角度来实现国有资本的增值。
二、相应的对策
(一)让企业实际和市场状况相结合
不同的行业之间所存在的市场环境都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EVA评价体系在具体实施时依据企业与市场的现实情况来具体量身定做。因为不同行业EVA的计算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行业,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其EVA的计算也有不同,这就需要国资委或者相关部门能够根据企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特点来确定其相应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确定权益成本的根据。
(二)为同一行业制定统一的计算标准
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特点,研究不同调整项目能够对计算EVA产生什么影响,科学设置和规范EVA的调整项目,从而减少在EVA计算过程中的主观性,鉴于不同行业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使其可以更加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三)提高员工素质,壮大人才队伍
由于EVA的计算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执行人员来付诸实施。所以,企业可以通过高薪聘请以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措施来壮大企业的人才队伍力量。EVA的提高又是一个长期进行的过程,想要达成在长期内职工薪酬都有所保障的目标,就要有正确的投资观念以及相应的行动作为指导,努力促使员工去理解、支持EVA的实施,使其能更加主动地的为公司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1]张岩贵.挖掘企业真实利润的新方法——EVA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陈晓慧.EVA业绩评价指标计算问题探讨[J].财会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