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复护理概述

康复护理概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护理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康复护理概述

康复护理概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外科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90-01

我们自2010年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OSAHS患者的优质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自2010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11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105例,年龄28~60岁,平均41岁,女性5例,平均46岁。体重指数21.3~35.9 kg/m2,平均32.6 kg/m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1.5~108.6次/小时;最低血氧饱和度60%~79%,平均66%;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糖尿病患者23例。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下腭咽成形术,术前70例患者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采取以快速康复外科为理念的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措施,使用沧州市中心医院绩效考评中统一使用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统计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1.3 观察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术后疼痛、静脉输液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体质量下降情况;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两组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 t-test),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3 FTS理念的应用

由于OSAHS患者上气道解剖结构和功能异常,机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导致代谢障碍,诱发或加重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卒中等合并症的发生。术前护士根据每个患者的自身特点给予个体化、有针对性的护理,运用FTS理念通过全程连续的护理,随时掌握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反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3.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FT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康复理念认为,适当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和术后指导)对临床治疗可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康复[1]。

3.2术前护理

(1)CPAP治疗:术前3~7d予以CPAP辅助治疗。监测前心理护理护士必须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常规检查患者准备情况并记录。监测中随时观察连接患者身上的各个电极有无松动、脱落,特别是零点以后应加强巡视,除观察呼吸运动外还应警惕脑血管病及心脏疾病的发生。

(2)行为指导和护理准备:指导控制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防止术后咳嗽和打喷嚏引起出血。术前用奥硝唑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术前1d按医嘱备皮,男患者剃胡须。术前晚应用鲁米钠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与不安。术前6 h禁食,术前2 h禁水,之前可饮适量糖水可增强患者手术耐受力,并减少术后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

3.3术后护理

(1)术后常规护理:对全麻清醒后,未留置气管插管的患者需置入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以防麻醉未完全消退而引起上呼吸道塌陷阻塞。

(2)疼痛的管理。腭咽成形术后,患者疼痛明显,通常持续数天或数周。疼痛不仅造成患者痛苦,影响睡眠而且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出血的几率。我科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泵镇痛(芬太尼1 mg和赛格5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 微量泵48~72h 持续给药,速度为2ml/h),配合使用中枢止吐药和多巴胺受体阻断剂等。止痛效果好,可降低应激反应,利于患者尽早活动及进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感染的预防:腭咽成形术后,口腔自洁能力减弱,食物残渣滞留而引起继发感染。应加强口腔护理,按时刷牙,每逢进食后用清水漱口至清洁,再用复方氯己定含漱1分钟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伤口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及疼痛性质的变化。

3.险防范:OSAS患者术前长期缺氧,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脑血管功能,机体的耐受能力差。护理人员应对该病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对意外的预见性。平时应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和急救处理能力,准确的术后评估,是降低风险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伴有高血压、心功能异常、血氧饱和度低和肥胖患者要给予特别关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夜间加强病房巡视,观察患者睡眠状态及血氧变化,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2]。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概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护理康复路径;结肠癌;康复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41-02

临床护理路径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现已经被确定为一种高效的医疗服务模式。临床护理路径强调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疾病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结肠癌占了10%到15%比例。对于结肠癌手术患者而言,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手术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 概念介绍

1.1 结肠癌的概述 所谓结肠癌,指的是人体结肠粘膜的上皮在环境或者是遗传因素等各种致癌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结肠粘膜上皮发生恶性病变的一种疾病,结肠癌属于恶性肿瘤的范畴。结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与结肠癌的症状和时期有关,早期结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腹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早期的结肠癌症状从间歇性转变为持续性。随着病情的加重,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出现腹部包块,肠梗阻等,同时由于结肠癌的肿瘤溃烂、失血以及毒素的吸收,会导致患者出现低热、乏力、浮肿等各种中毒症状。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化疗和放疗等辅助治疗[1]。

1.2 临床护理路径的概述 所谓临床护理路径(CNP),指的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的一种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的综合性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最早出现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并在实践中被美国确定为是一种高效的医疗服务模式。这种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护理内容和任务包括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接诊时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症状等进行诊断、检查、配药、治疗、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的指导、活动指导等健康教育宣传、出院计划等。医院根据这些工作和服务内容制定一个日程计划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何时进行何项检查、治疗以及护理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记录[2]。

2 在结肠癌手术中实施护理康复路径

2.1 临床护理路径的设计 文章结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实施的护理康复路径对患者康复效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结合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情况对护理康复路径进行设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在本院进行手术的结肠癌患者的具体情况按照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等层次和小组成员成立专门的护理康复路径研究小组。然后根据本院实施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手术诊疗和护理的特点以及其具体的情况等,对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具体实施情况和工作内容、工作步骤等进行设计。本次研究中,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结肠癌手术患者的饮食、休息、活动、检查、治疗、用药、康复护理效果等[3]。

2.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为了探究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护理康复效果,本院选取一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常规康复护理作比较。实施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就由责任护士对其专用的临床护理康复路径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让患者对自身在住院期间的一个过程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然后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手术后的康复锻炼和基本日常生活自理功能的恢复锻炼,通过鼓励和引用其他案例等,鼓励患者按照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计划执行康复锻炼。然后再由护士根据患者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

在结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康复路径的过程中,在护理内容方面,要注意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心理护理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病情的信心,饮食护理和护理等是预防患者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出现其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进行相关功能和自理能力锻炼的康复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患者进行康复路径的实施过程中,要避免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以及不良的反应等。

2.3 护理康复路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康复影响 本院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临床护理康复路径能够有效提高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根据对照组进行的手术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发现采用临床护理康复路径有效的降低了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出现。本组患者对结肠癌疾病以及结肠癌手术后的护理知识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促进了患者手术伤口的愈合和病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采用护理康复路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进行全程服务,有效缩短了结肠癌手术患者在手术后康复期间的住院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的费用负担[4]。

3 临床护理路径的总结

总之,临床护理康复路径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本院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它为医院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具体来说,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3.1 对患者而言 对于患者而言,从本院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结果可以发现,一方面,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的出现,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促进了患者手术的愈合和病情的康复,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另一方面,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过程中,通过护士对临床护理路径的介绍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的提高了自我康复管理。

3.2 对医院而言 对于医院而言,首先从医务人员出发,能够有效拓宽护士的知识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护理服务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要提高护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了护患纠纷率。从医院来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转变医院的护理观念,增强医院的服务意识。通过全过程的高效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和医院的满意度。同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规范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有效提高医院的护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5]。

参考文献

[1] 胡红飞,卓亚娟,焦碧英,应瑛.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1,12(02):23-25.

[2] 杨九菊,郝兰婕,张翠玲,王秀芬,赵捧欣,康艳凤.胸科患者患侧肢体加强康复操锻炼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09,19(09):12-13.

[3] 孟秀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传染病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12(15):29-31.

康复护理概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乳腺癌 功能锻炼 综述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75-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20-59岁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因[1]。临床上多采用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但手术的创伤往往破坏了患侧上肢正常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不少患者在术后出现肩部僵硬,上肢功能障碍,如何有效地指导术后患者进行上肢功能锻炼,成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现结合临床工作及相关文献将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意义

1.1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防止上肢功能障碍。在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时,与肩关节、肩胛骨运动相关的肌肉以及供其营养的血管、神经被暴露、切断或切除,使其受到一些破坏性的侵袭。由此造成术后患侧肩关节功能障碍,上肢淋巴浮肿等并发症[3]。有调查结果表明,在全部的80例患者中有68例非常关注术后如何锻炼患肢恢复功能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她们更渴望及时得到正确的锻炼方法[4]。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患肢抬举和外展功能可能得到较好的恢复[5]。

1.2 功能锻炼可以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而早期系统锻炼避免了挛缩的疤痕压迫腋静脉,使腋静脉回流受阻减轻。同时患肢的活动也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加了淋巴回流,从而减少了水肿的发生或促进水肿减轻[6]。护士应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原理,方法,意义,按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术后功能障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7]。

2 上肢功能锻炼的时间和方法

2.1 上肢功能锻炼时间。

2.1.1 传统观点认为乳腺癌术后2天内,患肢应制动,以免影响切口皮瓣贴附,引起皮瓣下出血,积液[8]。阳世伟等认为术后24小时开始第一阶段康复训练。而梁志翔等[9]等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期选择在术后12小时开始。

2.1.2 近期大量的护理临床研究[9-12]表明,术后早期(1周内)只要不做肩关节外展活动,前屈后伸幅度不要过大,不用患肢支撑起床,术后1-3天可行手,碗,肘的屈伸及旋转运动。

2.1.3 刘庆芬等[13]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无影响。

2.1.4 对于肩关节开始锻炼时间,张忠玲,屈清荣[14]等认为推迟肩关节活动时间,可使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和引流量明显减少,而对肩关节的功能没有显著影响,而范青风等[15]认为,肩关节的锻炼时间以术后30天为宜,有利于手术创面愈合。因此,肩关节术后最合理开始运动的时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2 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方法[16]。

2.2.1 第一阶段。术后24h开始指导患者做伸指,握拳运动,以活动腕关节,4次/d,10下/次。

2.2.2 第二阶段。术后2-3d做前臂伸屈运动,坐位练习屈肘屈腕,4次/d,10下/次。并在餐饮时自己端碗杯,自己刷牙,洗脸,患侧腋下避免张开,用三角巾保护。睡觉时,患侧上肢下垫小枕,避免腕部下垂。

2.2.3 第三阶段。术后4-5d练习患侧上肢摸同侧耳廓,对侧肩,运动时腋窝不要张开,腕部不要抬高,因此时皮瓣与胸壁贴合尚未牢固,过度运动患肢可发生皮下积液。

2.2.4 第四阶段。术后5-7d患侧上肢慢慢伸直,内收,屈肩关节,抬高90°,不能外旋,外展。

2.2.5 第五阶段。术后7-10d练习手指爬墙运动,沿墙壁指尖向上伸,以术前记录高度为目标,每天做好记录。以上运动均应在术后至拆除缝线前。

2.2.6 第六阶段。在全部拆除缝线后做以下运动:压臂运动、摆臂运动、扇动臂膀运动、吊绳运动、梳头运动。每项每天各做10次,并持续进行1-5项运动。

3 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3.1 锻炼应循序渐进。在做乳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时,锻炼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过度的锻炼会影响切口的愈合。

3.2 与按摩相结合。手法按摩能促进代偿机制的良性循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增加静脉侧支循环建立,促进淋巴和组织间液回流,减轻患肢僵硬和疼痛,同时按摩对神经系统有镇静或刺激作用,有利于皮肤愈合,减少疤痕增生,有利于肌肉,神经功能恢复[17]。

3.3 与有氧运动结合。局部功能锻炼并结合有氧运动,可通过提高心肺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酶的活性,使肌纤维增粗,从而有利于保持和改善上肢的运动功能,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恢复和改善。

3.4 坚持锻炼时间不应少于半年。皮瓣与胸壁的贴附及皮肤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均有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的形成,但随着锻炼,在应力作用下,瘢痕组织不断塑型改建,这一过程大约在术后半年内基本完成。因此,术后半年,特别是前3个月,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18]。

目前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方法较多,可根据手术方式,患者的理解能力,文化程度等给予循序渐进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Jemal A, Siegel R,Xu J ,er al.Cancer statistics,2010[J].CA Cancer J Clin,2010,60(5):277-300

[2] 孙强.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中手术治疗的核心作用[J],中华乳腺病杂志,2012,2(6):6

[3] 王秀娟,崔文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的早期康复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01):18

[4] 林松森,杨冬花,段林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12,6(10):1457

[5] 杨思凤,李凤英,鞠青.乳腺癌患者术后系统功能锻炼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04,10(1):66

[6] 毕旭东,白光.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J].中华医学丛刊,2003,3(4):23

[7] 王凤玲,马双莲,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9,02(5):6

[8] 徐忠法,刘奇,主编.现代乳腺肿瘤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67-604

[9] 黄利群.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25)

[10] 王梅.早期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02)

[11] 庞永慧,茅传兰.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05)

[12] 崔文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的早期康复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94

[13] 刘庆芬,吴燕.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时机选择[J].护理研究,2006,20(28):2570

[14] 张忠玲,屈清荣.早期患肢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01)

[15] 范青风,杨淑萍.乳腺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33)

[16] 徐丰菊.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3)

康复护理概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

1脑卒中吞咽障碍的评估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非常重要的并发症,临床评估包括患者完整的疾病史、临床症状,与吞咽有关的运动、感官神经系统的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体温情况,既往有无吸入性肺炎病史[1]。并选用相关评估方法进行评估。①标准床边吞咽评估法包括反复唾液吞咽评估和饮水试验评估:此方法通常被一些非专业人员用来进行简单的吞咽障碍筛查试验。②吞咽功能分级标准,是日本学者才藤结合康复训练法制定的七级评价法[2]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该量表将症状和康复治疗相结合对临床指导价值很大。③洼田饮水试验,是日本学者洼田提出,评估分为五级,包括:①可一口喝完,无噎呛;②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③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④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⑤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级别越高呛咳越严重。该试验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

2康复训练的时间窗

脑卒中神经受损导致运动障碍,其康复效果主要取决于治疗开始的时间,干预越早越好[3]。可使患者恢复经口进食,对患者今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降低远期肺部感染发生率起到重要作用[4]。

3基础运动康复

3.1发音及肌肉运动练习 组织患者进行简单地发声练习及肌肉运动,发音运动可在每日基础护理后进行。训练患者上下伸舌、左右伸舌、斜下伸舌、辅助伸舌等[5]。舌不能动者,可用压舌板进行按摩,舌肌训练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舌肌训练,效果显著[6]。

3.2 吞咽训练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恢复患者吞咽功能,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1]。方法:患者食指带上胶套,把手指置于治疗师的甲状软骨上缘,模仿吸吮动作,以达到练习吞咽动作。另外,可采用冰制棉球刺激软腭、咽后壁及按压舌根部的改良式口腔护理结合时间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方法简便,值得推广[7]。

4鼻饲饮食的护理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往往不能经口进食,为维持患者机体所需的营养剂水分,早期鼻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鼻饲后护理要点:①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移位、脱出。②鼻饲时给予合适的,床头30°的半卧位是减少反流的最佳。鼻饲前、后均用温开水冲洗胃管,防止堵塞。③预防胃管放置时间较长导致鼻咽部黏膜充血、糜烂,损伤鼻咽部黏膜。必要时可适当使用黏膜保护剂。④长期鼻饲者每天在鼻腔内滴入少量液状石蜡,防止鼻腔黏膜干燥损伤,保持胃管外端清洁,2w~1个月更换1次胃管。⑤观察胃液颜色,胃液成咖啡色或暗红色,提示胃出血,应暂停喂食。

5神经生理疗法

全莉娟[9]通过探讨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脑卒中真性球麻痹(下运动神经元延髓麻痹)假性球麻痹(上运动神经元延髓麻痹)的不同临床效果及其机制,发现真性球麻痹对电刺激治疗效果差,假性球治疗效果优于真性球麻痹。不同频率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不同,神经肌肉电刺激(NSEM)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确切,80Hz的刺激强度效果最佳[17]。

6预防误吸的护理

摄食需在患者清醒、心情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进餐时注意力集中,避免干扰,以免误吸。患者取侧卧位,选择易吞咽、易消化食物。以3~4 ml/次为宜,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避免发生误咽。

7中医康复治疗

通过我国传统的针灸疗法观察临床综合疗效,发现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呛咳、进食困难等症状[10],用胶原川芎嗪缓释剂在风池、大椎穴位埋药线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可显著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1]。

8心理治疗

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患者大部分同时伴有失语、痴呆、肢体活动障碍及感觉异常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康复对于防止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加快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有重要意义[12]。认知训练:根据患者认知障碍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心理治疗:主要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精神分析治疗。必要时适当药物治疗,给与抗抑郁、抗焦虑用药。

9延伸护理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出院时,一些患者还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所影响。研究显示,患者出院前,责任护理人员对患者或其家属实施分级吞咽功能训练培训,同时进行定期复诊指导、电话回访,主要是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心理咨询以及吞咽功能训练等,能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13]。由于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短,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显得至关重要,由院内专业康复治疗师对照料者进行吞咽训练方法培训,通过照料者综合性的康复训练,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既缓解了医疗资源的短缺,同时又能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使其尽快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14]。

10结论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涉及多学科领域,越来越受关注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吞咽障碍的检测手段逐步完善并在临床上推广运用。护士除了要建立患者良好的心态外,还需要给予综合的临床护理干预,循序渐进地为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恢复能力,同时配合医生进行物理治疗、中医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沈钺,张艳秋,孟庆艳.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36-38.

[2]藤岛一郎,大熊るほか.假性球麻痹によゐ咽下障害とととと[J].神经内科,1997,47(1):32-39.

[3]姜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46-47.

[4]杨红艳.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4,6:25-28.

[5]祖艳红,白丽,于春艳,等.应用舌肌训练器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3):47.

[6]王娜,祖艳红,于春燕,等.舌肌训练器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舌肌训练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8:168-169.

[7]张婉.改良式口腔护理配合时间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109-110.

[8]陈拥军,帅志明,黄明喜,等.早期鼻饲饮食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3,5(6):110-112.

[9]全莉娟,黄经纬,覃波,等.Vitasti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脑卒中真、假性球临床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12,5(4).

[10]魏爱翔,安玉兰.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50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5).

[11]刘诗丹,李荣祝,陈启波,等.穴位埋药线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2):170-172.

[12]崔燕,元小冬,王淑娟,等.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认知和心理障碍患者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2(19):1167-1169.

康复护理概述范文第5篇

        1  尿失禁概述

        1.1尿失禁定义:尿失禁是指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失去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病理状态。

        1.2尿失禁病因:尿失禁病因十分复杂,各种原因引起排尿与控尿的生理过程发生变化,包括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的正常运动,神经体液对膀胱括约肌及盆底横纹肌运动功能的调节,任何一个环节使排尿与控尿功能发生障碍都可导致尿失禁。常见于:(1),先天性泌尿器官畸形。(2)神经性疾患,如脑疾患、脊髓疾患、精神病、糖尿病。(3)泌尿系统本身各种疾患及手术。(4)膀胱邻近器官的压迫、外伤或手术。

        1.3尿失禁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会、底尾部皮炎及压疮。

        2  尿失禁的护理

        目前对尿失禁的分类未完全统一,可分为潴留性、反射性、急迫性、压力性等类别。本文就临床最常见的潴留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的护理分别作出综述。

        2.1潴留性尿失禁的护理

        尿潴留尿失禁是由于尿路有病理障碍或神经性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大量尿液积蓄在膀胱中而不能排出或排出不畅。患者的膀胱呈膨胀状态。因此,此类患者的护理重点是设法排尿。

        2.1.1热敷法:热敷耻骨上膀胱区及会阴,尿潴留时间较短者常有很好的疗效;或用听流水声诱导排尿;也可采用热水浴,如在热水中有排尿感,可在水中试排,不要坚持出浴排尿,防止失去自行排尿的机会。

        2.1.2按摩法:先用中指在中极穴作快速轻柔点按,此穴有调理膀胱、输通水道的功能[4]。点穴诱导后,一手掌触摸胀大的膀胱,由底部向体部进行环形按摩3-5min。然后双手重叠放于耻骨上,慢慢向耻骨后下方挤压膀胱,手法由轻到重,忌用暴力,使尿挤出。神志清醒者,可指导患者自己操作,取半坐位,深呼吸后屏住,尽量缩紧腹部,双手重叠放于耻骨上,四指用力压迫,逼尿而出[5]。膀胱底位于耻上3横指以上时,禁用此法,避免膀胱破裂,以及因在耻骨上加压,使尿液反流,引起肾盂积水[6]。若不成功,可刺激、会及,塞入开塞露等引发排尿动作[7]。  

        2.1.3敷脐疗法:用大葱250g、粗盐半斤炒热,布包熨脐腹,冷后再炒热再敷;或用独头蒜一个,栀子3枚,盐少许捣烂,用胶布贴脐。

        2.1.4针灸疗法:取穴三焦俞,中极、三阴交,以中强度刺激,补泻兼施,留针10分钟,一般退针半小时后可出现排尿。

        2.1.5中药方剂常用的有:五苓散、八正散等。单味柳叶30~60 g水煎服,对尿潴留很有良效。

        2.1.6胆碱类药物的应用:如新斯的明1mg肌注,或氨甲酰胆素25mg肌注,以增强胆碱酯酶活性,促进膀胱平滑肌收缩。但上述两种药物对有机械性梗阻者禁用。

        2.1.7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应作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2.1.8穿刺抽尿法:在无法插入导尿管情况下,为暂时缓解患者痛苦,可在无菌条件下,在耻骨联合上缘二指正中线处,行膀胱穿刺,抽出尿液。对括约肌功能失调、非顺应性膀胱、意识不清的患者,采用经尿道或耻骨上膀胱造瘘进行治疗和护理[8]。

        2.2排尿性尿失禁的护理

        正常膀胱有尿液积聚时就会传至大脑中枢而控制排尿。该类病人膀胱有尿时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将信息传至大脑控制中枢,反射性的随膀胱压力上升而不知不觉地排尿。此类患者的护理重点是集尿。

        2.2.1便壶、便盆分别适合于神志清醒的男女患者使用。

        2.2.2失禁护垫、纸尿裤适用于各类尿失禁患者,是现今最为普遍也最安全的方法。

        2.2.3葛龙梅等[9]采取保鲜袋接取尿液方式:将保鲜膜袋口打开,将全部放入其中,取袋口对折系一活口,系时注意不要过紧,留有1 指的空隙为佳。

        2.2.4软包装输液袋接尿方式:将软包装输液袋底端中间剪一适合大小的开口,用医用胶布或透明胶将切割面边缘封贴,使边缘平滑以防伤病人皮肤。使用时将病人从开口处放入输液袋,输液管连接床旁接尿器即可。

        2.2.5缪凤超等[10]采用制成接尿器的方式:选择适合患者大小的式尿袋,勿过紧。在患者腰间扎一松紧绳,再用较细松紧绳在口两侧妥善固定,另一头固定在腰间松紧绳上,尿袋固定高度适宜,防尿液反流入膀胱。尿袋每3天更换1次。女病人可用吸乳器连接胶管接尿。

        2.2.6高级透气接尿器:使用前根据性别选择bt-1型(男) 或bt-2 型(女) 接尿器。先用水和空气将尿袋冲开,防止尿袋粘连。再将腰带系在腰上,将放入尿斗中(或接尿斗紧贴会阴当中) ,并把下面的2 条纱带从两腿根部中间左右分开向上,与三角布上的两个短纱带连接在一起即可使用。

        2.2.7自制饮料瓶接尿方式:将500ml软塑料瓶,用刀割去瓶口部,然后把开口斜切成一半弧形,再用医用胶布或透明胶将切割面边缘封贴,以防用时割伤病人皮肤。使用时病人仰卧,将瓶口贴紧于会,斜放于两腿之间即可。

        3  皮肤护理

        尿失禁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会、骶尾部皮炎及压力性溃疡(压疮)。这是因为尿液长期浸湿皮肤可使皮肤角质层变软而失去正常防御功能, 加上尿中氨对皮肤的刺激,常引起皮肤红肿、溃烂或皮疹,甚至发生压疮。故做好皮肤护理对尿失禁病人极其重要。无论那一种尿失禁的患者均要注意会清洁,每日数次用温开水(最好用热生姜水)清洗会,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另外,(1)使用尿布或纸尿裤者要及时更换。(2)使用式尿袋法的患者使用前洗净会阴,涂爽身粉保持干燥,每日2 次。(3)对行保鲜膜袋法的男患者,每次排尿后及时更换保鲜膜袋。(4)采用高级透气接尿器法的患者注意接尿器应在通风干燥、阴凉清洁的室内存放,禁止日光暴晒,经常冲洗晾干。使用时排尿管不能从腿上通过,防止尿液倒流。(5)导尿管留置期间是发生菌尿的危险阶段[11]。据报道,导尿管留置3-21d,病人菌尿发生率按每日5%递增[12]。留置导尿一般先持续开放2-3d,3d后每4~6小时开放导尿管排尿[13]。尿管要保持引流通畅,当发生膀胱炎或尿管堵塞现象,应及时更换,不能机械的定期更换[14]。每日除会阴护理外,根据测得的膀胱容量,定量进行膀胱冲洗[15]。临床研究证实[16],多饮水(每天2000--4000ml),多排尿,对尿道可以起到自净作用。此外,长期卧床者要保持衣裤、床褥清洁、干燥;经常变换,每2-3h翻身一次;受压部位经常给予按摩,在容易受压的骨突处,如骶尾部,内、外踝等放置软胶垫,预防发生压疮。

       4  心理护理

        尿失禁对病人心理影响很大,普遍有抑郁、焦虑、恐惧、偏执等明显的心理障碍[17]。病人会感到自己很脏,身上有异味会被人歧视,进而有自卑、孤独等敌对情绪。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高度的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护理成功的保证[18]。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正性的情感支持。主动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理感受,适时地同情、关心、安慰、鼓励病人或通过一些形体语言如点头、手势等达到心理支持的目的。并保护病人的自尊,为其提供舒适、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为病人进行翻身、更换尿布衣物等操作前要先做好解释工作,并用屏风遮挡病人,注重保护病人的个人隐私,以取得他们的信赖,并使之获得安全感。

        5  饮食护理

        提供良好的均衡饮食,保证足量热量和蛋白质供给,同时保持足够的液体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6  其他

        通过制订饮水计划、定期排尿、训练膀胱功能如盆底肌张力的训练、生物反馈、电磁刺激疗法和各种阴道、尿道装置等方法,对尿失禁均有一定的疗效。 

        参 考 文 献 

        [1]朱炳.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的康复护理[j].现代康复,2000,4(7):317.

        [2]周锡芳.尿失禁的分类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21(8):53.

        [3]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谭伟丽,将丽红.综合膀胱训练对腰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尿潴留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7,(12):2391-        2392.

        [5]王元娇.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2004,19(2):126-127.

        [6]肖玲玲,孟伶.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杂志,2006,12(10):901-902.

        [7]梁艳群.脊髓损伤致截瘫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0,4:12.

        [8]梁志.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6):43-44.

        [9]葛龙梅,于虹.巧用一次性薄膜保鲜袋接取尿液[j].华北国防医药,2004,16(2):152.

        [10]缪凤超,韩香芝.在男性尿失禁病人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6): 649.

        [11]徐敏,徐榕,张优琴,等.留置尿管与医院秘尿系感染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5):368-369.

        [12]马华丽,徐红.预防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护理对策[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2):119-120.

        [13]张美英,燕美琴.留置导尿时不同方法对病人膀胱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1,15(4):88-89.

        [14]侯树昆.脊髓损伤病人留置尿管与尿路感染[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2):65-66.

        [15]刘若群,张晓萍,宋春艳,等.颈脊髓损伤病人脊髓恢复后期泌尿系护理方法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73-574.

        [16]付友兰,许玉冰.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排尿障碍的护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7,28(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