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文配音技巧

英文配音技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文配音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文配音技巧

英文配音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趣配音”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作为一种语言的媒介,中国的英语教育相对来说更加倾向于读和写两个方面,导致许多学习者语言实际操作性较差,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口语能力不足所引起的。传统的口语教学手段形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当今大学的英语口语课堂更加倾向于实用性和趣味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升口语交际能力,脱离“哑巴英语”的困境。语言模仿,是学习语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利用手机软件“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原声配音模仿学习,既是语言模仿的特殊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帮助学习者提高口语收效最快的手段及方法。以手机配音软件辅助英语口语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融视听说为一体,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语音环境之中,通过与配音软件的不断交流与反复协作,从而达到口语能力的提升。

一、利用“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原声配音的特点

1.实用性。“英语趣配音”是一种在智能手机上安装的app,近来年,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几乎达到100%,而且大多数学生会在手机上安装一些英语学习软件来辅助英语学习;此外,“英语趣配音”同时适用于安卓系统和IOS系统,可直接用于手机下载,便携、易操作,这些都为实现利用“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配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趣味性。在英语的学习上,很多学生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只要背诵了大量的单词、句式以及课文就可以讲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然而到了真正运用口语的时候,会由于受到中式英语思维的限制以及脑海中纠结于英文的句式和语法而“有话讲不出”,因此口语学习对许多学生来说成为了一种痛苦的经历。“英语趣配音”的配音素材丰富多样,包含电影、英美剧、演讲、纪录片等多种内容,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喜好选择材料进行配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其从被动地W习枯燥的信息转变为主动地接受新的知识。

3.知识性。在配音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异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每一个片断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通过配音学习,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深刻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相关知识。另外,该软件的配音素材的不断更新也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掌握最新颖、最实用、最地道的词汇表达,最终全面提高学习者的综合口语水平。

二、“英语趣配音”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创立口语课堂的真实语言环境,全面提升学生视听说能力。英语口语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完全沉浸于语音环境中。英文原声片段是沉浸于语言环境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一字一句地模仿配音中的语音语调,与软件不断交流与协作,最终达到口语能力的提升。此外,使用“英语趣配音”进行原声配音是融视听说为一体的综合训练,从理解台词,到分角色练习,最后完成配音作品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听力、口语以及理解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从而促使学习者更直接、更深刻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交流方式,这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的口语能力,还能使其视听说能力得到全面的强化。

2.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了解异域文化知识。鉴于“英语趣配音”中的取材大多都来源于日常对话且语音语调正宗,因此在配音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语言学习能力都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跳出中式思维,融入英语思维中,从而更加直观地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将学习英语从简单的复述升华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交流。同时,学习者在接触不同国家、不同类别的配音素材时,还能顺便学习异国文化知识,扩大口语学习的知识面。

3.实现口语教学模式现代化,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不可否认的弊端,而利用手机软件进行配音学习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配合口语课堂的推进,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能够给课堂添加活力。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使得师生之间可以民主平等地对话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英语趣配音”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过程

1.受试对象及研究方法。本项目以青岛工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1)、(2)班约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每班约40人),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课堂观察、课堂测验、课下跟踪等形式搜集相关信息,了解英语专业学生使用何种网络配音软件、使用方法、使用频率、是否对口语学习起到积极作用等,并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将实验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网络配音软件辅助口语学习,而另一组不使用,进行为时一学期的考察;随后,将所得数据整理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对象口语的提高程度,包括在语音语调、词汇、表达等多个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有多大,检验使用网络配音软件达到的效果,从而证明配音软件在口语学习中的实用性。鉴于使用“英语趣配音”来进行口语学习的教学模式只是对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本次研究将于每节课只抽出10~15分钟来进行配音练习,整个课堂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2.研究过程。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和笔者使用手机配音软件的亲身效果,最终在众多的手机配音软件中挑选出最适合口语学习者使用的软件为“英语趣配音”,以下内容为运用该软件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过程:

(1)选择合适的素材。配音素材的合适与否对学习效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材时,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口语能力为基准来选择材料的难易程度和类型。在考虑整体水平的情况下,教师应选择贴近生活且发音清晰地道的片段,同时还要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2)熟悉材料,掌握剧情。在正式配音前,教师可让学生先完整地观看一遍材料,一方面是了解该片段的背景知识和大体内容,并将生僻的词和短语进行查询,必要时进行讲解,以免配音过程中出现听不懂或看不懂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学生在预览影片的剧情和台词的同时,还可以借鉴原声英语中角色的语音语调、情感语气以及停顿连读的处理,揣摩角色的心理和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在模仿中力求达到发音准确,语义传递准确,情感到位。

(3)一字一句地进行配音,掌握发音技巧。“英语趣配音”将文本分割为一句一句的小片段,并且提供在线查询生词的功能,学生遇到不会的单词只要轻触该单词便可查询其发音和释义,因此学习者可以多次重读文本,不断地模仿片中人的发音,在多次磨合后争取做到与原视频中的语音语调一模一样,包括重读、弱读、停顿、连读以及升降调的处理,从而进一步掌握发音技巧,巩固语音知识,练习地道发音。

(4)回放配音,修改不足。将配音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回放自己的录音,如有不满意的句子可以与原声片段进行对比并重新录音进行完善,最终上传该作品便完成了整个配音。教师在倾学生配音作品后,应做出有效的反馈。教师可以要求其他同学对配音成果进行点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并给予指导。

(5)课后练习,加强巩固。由于课上讲授与练习的时间有限,学生应在课后继续练习,吸纳课上教师的指导与建议,通过模仿更多的视频来改善自己的发音,弥补语音语调等方面的不足。

3.检验效果。笔者对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为76份。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有32%的学习者选择看美剧、听音乐等方式学习英语,17%的学习者选择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71%的学生则认为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更加方便有效;84%以上的学生都认为通过手机配音进行口语学习可行性较高;超过60%的学生认为“英语趣配音”是辅助英语口语学习的最佳平台。

笔者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参照班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了测试,测试主要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音语调、词汇的使用等方面。在实验开始前,通过测试,笔者发现两个班的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语音语调不正宗、词汇匮乏、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表达、以及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较少等等。在对实验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配音学习训练后,笔者以综合考核的方式再次对两个班学生的口语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英语趣配音”进行口语训练的实验班学生成绩平均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中只有3%的个别学生成绩未体现出明显的进步;而未进行配音训练的参照班成绩则整体无明显的提升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习者在配音后有一种成就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也有明显的提升,之前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配音的效果越来越好,形成了良性循环。

本次实验达到的功效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类。短期功效体现在使用配音练习法的学生成绩脱颖而出,口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包括语音语调、词汇使用、语义表达及文化接收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而长期功效则体现在合理高效的吸收与升华配音练习法,将其效果和实用性充分运用到英语口语学习的实践当中,从而全面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

4.实验结论。在配音学习模式的实验中,学生通过模仿、沉浸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吸收配音片段中的口语词汇、句子结构、语音语调。此外,这一过程还可以调动学生进行口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使得学生在配音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语言,也了解了国外的风俗文化,不仅使得英语口语水平得以大幅提升,还提高了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模仿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而且,本次实验的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英语专业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实践,还可推广到非英语专业,帮助英语口语学习者和爱好者走出困境。另外,该研究成果可以运用到许多英语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当中,比如:大学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学、英语初级听力、英语中级听力、英语初级口语,英语中级口语,高级英语视听说,以及高级口译等。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价值。基于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旨在实现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的转变和突破,符合当前英语学习和改革的趋势。

四、结论

英文配音技巧范文第2篇

全国发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影集团发行公司

导 演:吉尔・卡尔顿、罗杰・阿勒斯

主要配音演员:(美)马丁・劳伦斯、阿什顿・库彻、戴博拉・梅辛、加里・辛尼斯(中)冯小刚、邓超、罗海琼、葛优

这是一部动画电影。

故事发生在丁伯兰小镇。那里生活着一头身体硕大的棕熊布格,它过着舒适、优雅的生活。它是小镇马戏团里的一个演员。白天演出,晚上,它就住在改装的车库里,看着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它饿了一天能吃八顿,困了还能搂着自己的玩具熊睡觉。棕熊布格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然而,麋鹿艾略特出现了。一切都变了。

艾略特是一个瘦骨嶙峋,但语速极快的麋鹿。它来到小镇的时候早已昏迷不醒。头顶的鹿角也被人掰断一只,并且还被绑在猎人肖汽车的前盖上。艾略特醒来后,央求布格将它解开。棕熊不胜其烦,最终还是将这个可怜的家伙放了。然而,好心没好报,麋鹿尾随布格到了它的安乐窝,竟让棕熊在野外露营一个晚上。

这还不够,艾略特还骗布格,说要带它一起去寻找棕熊远在丁伯兰小镇的家。当然,这不是白干的。条件是,找到了家之后,那车库得有它艾略特的栖身之地。老实的布格答应了。

狩猎的季节就要开始了。为避免落入猎人肖的“魔爪”,布格和艾略特这一对奇怪的组合只得相依为命,踏上一条令人捧腹的逃亡之路。在大森林里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布格和艾略特躲过了一劫又一劫。最后,所有四条腿的野生动物们联合起来,向狩猎的人发动了绝地大反攻。大森林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重新成为野生动物们的天堂。

据悉,《丛林大反攻》是索尼动画电影公司成立三年后推出的第一部CG动画长片,在各方的努力下,成为今年第二部全球同步公映的进口分帐影片。早在一年之前,全球著名的游戏厂商就与索尼动画签署了该片的游戏改编权,并保证这款游戏和改编将忠实于原作的艺术风格和故事情节。另据美国《综艺》杂志报道,《丛林大反攻》被业内认为是今年北美电影市场上最后一部动画“大片”,同时也是《冰川时代2》在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项上最有力的竞争者。

隶属于索尼影视旗下的索尼动画脱胎自“影像工作室”,其代表作为《精灵鼠小弟》系列。2004年,这家专业提供动画特效制作的加工工厂正式变身为索尼动画,也标志着索尼影视成为北美“七大”制片厂中最后一个进军动画电影领域的公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丛林大反攻》还推出了IMAX巨幕3D版本。近年来很多大片都特别制作了适合IMAX巨幕播放的70毫米胶片,因为它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观影者在视听上的享受。今年继《海神号》和《超人归来》之后,《丛林大反攻》又再次推出了IMAX+3D版本。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无疑将更有可看性和娱乐性。《丛林大反攻》的IMAX巨幕3D版本也弥补了前段时间《超人归来》IMAX版本中只有4段3D场景的遗憾,这次国内观众终于可以大饱眼福。

近年来,国内外明星们为动画片当中的角色配音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很多动画大片当中都能耳闻我们所喜爱的明星们亲切的声音。《丛林大反攻》也不例外。英文原版的配音明星们就多不胜数,云集了众多影视明星为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们献声,其中包括马丁・劳伦斯、阿什顿・库彻、加里・辛尼斯、戴博拉・梅辛、比利・康诺利、乔恩・法弗罗、帕特里克・沃伯顿、高登・图图西斯、简・克拉克夫斯基和乔治亚・恩格尔。

而国内中文版的配音阵容更是不容小觑。由于中文配音版会更容易被国内的广大观众所接受,也更受欢迎。故此次《丛林大反攻》更是邀请了葛优和冯小刚献声,另外青春偶像明星邓超和罗海琼也倾力加盟。

据有关人士透露,冯小刚为棕熊布格配音,因为是首度为动画片配音,他表示“很紧张”。由于是第一次,他显得很“外行”,居然问自己的声音是不是可以随意“挪”到影片中去。冯小刚第一次为动画片配音就显示了他的配音天赋,虽然缺少专业技巧,但是在进入状态之后,完全靠他的个人气质让这只大熊获得了新生。

在冯小刚完成配音之后,紧接着进棚录音的就是他的黄金搭档葛优。在《丛林大反攻》中,葛优将为猎人献声。这是影片中惟一一个“大反派”,总是担心动物有一天会集体造反,统治人类世界,因此疯狂猎杀丛林中的小动物。虽然这个角色戏份不多,但是葛优觉得他很有《天下无贼》中黎叔的感觉,即使台词不多,同样可以出彩。

而邓超配音的角色是“第二男主角”――一头快嘴麋鹿。邓超对记者说:“我看过这个电影的英文原版,几乎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剧情特别有意思,而我配音的这只麋鹿说话特别快,这就让我需要有说绕口令那样的感觉。”邓超还告诉记者:“导演还要求我给它配音的时候,要配出本土化的感觉。比如其中会有‘哥儿们’,‘怎么着?’这样的语言,还会有东北话的口音,特别有意思!”让邓超觉得有难度的是,他和冯小刚的配音要形成反差,所以要找到完全不同的语言感觉。最难的时候,邓超一句话配了17遍!而之所以要给这个电影配音,邓超说,这不光是因为他所欣赏的冯小刚、葛优等都来配音,还有就是,他希望这部《丛林大反攻》可以架起他和电影的桥梁,今后能够更好地展示他的演技。邓超在片中大胆用东北话为名叫艾略特的麋鹿配音,弥补了范伟没能在《赛车总动员》中说东北话的小遗憾。据哥伦比亚索尼国际有限发行公司中国区宣传经理张苗透露,围绕片中女主角配音人选的竞争十分激烈,最终之所以选择了罗海琼,除了她的声线条件很有特点之外,罗海琼本身童心未泯的气质也与片中角色极为契合。

《丛林大反攻》的导演是曾经执导过《狮子王》的罗杰・阿勒斯和执导过《玩具总动员》的吉尔・卡尔顿。

动画电影的经典《狮子王》和《玩具总动员》想必很多人还记忆犹新。此次索尼动画电影公司使两位强手有了一次合作的机会,分别展示他们二人的长处并加以融合补充,才有了这一部为万众所期盼的《丛林大反攻》。

据媒体报道,被誉为美国动画界鬼才编剧的吉尔・卡尔顿,曾参与迪士尼《玩具总动员》《虫虫危机》等动画巨片的编剧工作。她对《丛林大反攻》的创意非常欣赏。在野生动物不适应野外生存这个貌似荒诞的大背景下,棕熊和麋鹿之间相互利用和争斗的关系和视角确实非常独特,同时她还对斯蒂夫・摩尔的漫画喜爱有加。吉尔・卡尔顿说:“我非常喜欢斯蒂夫的幽默。他给我们展现的是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动物比人类更聪明,它们甚至会在我们背后讥笑我们!”

吉尔・卡尔顿签约出任影片导演之后,便开始了增加大纲的故事性的工作。不久,多才多艺的安东尼・斯塔奇和动画大师罗杰・阿勒斯分别以副导演和导演的身份参加进来。安东尼・斯塔奇此前的作品包括《好奇的乔治》《小蚁雄兵》和《飞天巨桃历险记》。而罗杰・阿勒斯12年前早已以一部风靡全球的《狮子王》奠定了自己在动画界不可动摇的地位。

英文配音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影视翻译字幕翻译配音译制

近年来,翻译学科的发展虽日新月异,但总体上的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重诗歌、小说、散文等类的笔译或口译,而轻影视类的翻译。影视翻译领域之中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翻译体系,其研究方法与理论仍不太明确,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还是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

一、影视翻译研究的发展

西方学者从翻译视角进行影视翻译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1956年出版的期刊Lelinguiste/Detaalkundige中的TraductionetCinéma一文和1960年出版的杂志Babel的特别版Cinémaettraduction可以说是欧洲最早的影视翻译理论研究。1974年Dollerup发表的文章OnSubtitlesinTelevisionProgrammes首次单独对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英语电视节目翻译成丹麦语时出现的不同种类的错误。

而IstvanFodor则在配音译制领域的研究中是位里程碑似的人物,他的研究可是说是奠定了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在其1976年出版的英文著作FilmDubbing:Phonetic,Semiotic,EstheticandPsychologicalAspects中,他首次从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美学等多个角度综合系统的研究了影视作品的配音译制。书中首次提出了电影译制要在语音,人物性格和内容三方面达到“同步”的观点。

在同年,Titford发表了Subtitling:ConstrainedTranslation。在文中他首次提出了constrainedtranslation这一概念。Titford认为影视翻译译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受到了影视这一特殊媒介本身的特质的限制。在Titford的理论基础之上,MayoralAsensio,Kelly和Gallardo等学者在其后的研究中将constrainedtranslation这一概念运用到了影视翻译实践中。

1987年,欧洲广播联盟在斯德哥尔摩主办了配音和字幕大会,这是欧洲首次在配音和字幕领域举办的会议。在这次会议的带动下,一系列相关的会议陆续召开,影视翻译的相关出版物也大量涌现。会议的一大成就就是达成了一项非强制性指导方针,旨在推动欧洲各国间配有翻译字幕的电视节目的交流和传播。

上世纪90年代,西方的影视翻译研究开始了其“黄金时代”,影视翻译研究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1991年,luyken与四位欧洲的影视翻译专家合作出版了OvercomingLanguageBarriersinTelevision:DubbingandSubtitlingfortheEuropeanAudience一书。该书从专业视角分析了针对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转换的不同翻译模式,并对欧洲的译制影视作品的数量,人员成本以及受众偏好等都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随后在1992年,瑞典字幕翻译家Ivarsson出版了著作SubtitlingfortheMedia:AHand—bookofanArt。这可以说是欧洲第一部全面研究字幕翻译的著作。在书中他详细介绍了字幕翻译的技术发展历程。1998年,Ivarsson又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书中加入了许多如数字技术等新技术下的影视翻译策略与技巧。这两本著作可以说是为欧洲影视翻译研究日后发展的奠定了基础。

1995年以后,西方影视翻译研究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代,相关的理论研究明显增加。其中研究较有成就的有芬兰的Gambier,丹麦的Gottlieb,希腊的Karamitroglou,瑞典的Ivarsson等等。其中Gambier可以说是影视翻译领域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他的研究涉及范围既深又广,对于不同影视翻译模式的如何分类,影视翻译的策略和技巧,影视翻译的受众等等的研究都颇有造诣,影视翻译领域的国际会议也几乎都是由他主持。而Gottlieb可以说是影视翻译领域迄今为止理论研究最成体系的学者。他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影视字幕翻译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在影视作品中如何翻译习语,在字幕翻译的教学方面也颇有见地。他的研究还包括在配音和字幕的英文电影的流行下,丹麦本国语言是如何受到影响的。(康乐82,83)

二、对影视翻译的评价

影视翻译具有翻译工作的一般特征,即不同语言系统的转换。但影视作品字幕的翻译介于笔译与口译之间,因有其独特的生产方式和过程,表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影视翻译专家钱绍昌教授于2000年在《中国翻译》第一期上《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指出:“如今译制片受众(观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读者)的数量,影视翻译对社会的影响也决不在文学翻译之下。”(61)钱教授在该文中还指出影视语言不同于书面文学语言的五个特点: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以及无注性,同时结合个人翻译实践介绍了影视翻译的七点经验。

根据不同的标准,翻译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所特有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但影视翻译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等多重的社会交际功能,以及特殊的翻译标准和方法,因此也必须进行独立的研究,才能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译学体系和译学范式。影视作品是视觉和听觉等多方面综合的艺术形式,比一般的文学作品更形象、更生动。但同时也因口型、肢体语、语境、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字幕翻译。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或非文学翻译,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画面一瞬即逝,观众不能重复观看视频或字幕。但我们在阅读书籍时,则可以回过头去重读前面的部分,可以反复阅读。字幕则是不可逆的,具有瞬时性,这种瞬时性要求翻译的字幕,观众一遍就能看懂。不考虑观众是否能接受翻译字幕这点,是行不通的。

我们知道英语重形合(Hypotaxis),句子中各成分的相互连接常用一定的连接词语,即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Devices)或者词汇手段(lexicalEquivalence)等策略来表示出结构关系。而汉语重意合(Parataxis),句子中的成分多依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来体现。因汉英两种语言各自的差异,所以在做英汉字幕互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语言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在影视翻译理论研究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起步可以说相比影视翻译实践更晚,至今尚未有成体系的理论出现。期待我国的学者能够更多的与西方学者加强沟通与交流,学习西方影视翻译的先进理论,扩大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也希望有更多意识到影视翻译重要性的人士投入到影视翻译的实践和研究中来,早日形成我国自己的影视翻译研究理论体系,使影视翻译研究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康乐86)(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英文配音技巧范文第4篇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搜索到相关文章109篇。这些论文多立足于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盛国强和周永模利用问卷调查了我国132所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状况,发现抄袭、语法错误、口语化表达、结构松散和缺乏独立见解等是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1]文章分析了问题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强化英语写作教学、把好论文选题关、科学使用研究资料和加强过程管理等。张春芳用文献法对近三十年(1981年至2009年)刊登在国内121种期刊中有关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论文进行了调研,指出毕业论文管理、写作及指导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对策:建立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把握基本的选题原则和方法;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材,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2]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用“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作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得到的文章仅有2篇。其中曹胜强的《谈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改革策略》[3]一文中提出的改革策略并无太多新意。许晓艳从现有的专业体制形成的背景、美国本科毕业设计设置、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的要求、大学英语专业改革模式探讨和论文时间改革五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毕业设计应该与就业相连接。应使“1+X”型的毕业设计与“1+X”型的专业英语模式相配套。她提倡学生用英文写出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如“英语+经贸”,“英语+旅游”或“英语+酒店管理”等,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毕业设计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枢纽。[4]然而,实际情况下,“英语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仍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主体。X相关专业课在整个专业培养大纲的比重和课时量很难有所突破或实现”[5]。因此,学生对X专业的了解仅限于皮毛,难以写出质量较高且有一定独创性的文章。用英文撰写的要求更增大了论文撰写的难度。学生只得转而求助于网络资源,通过“拷贝”和“粘贴”完成论文。这无疑又回到了论文抄袭和论文质量低下的老路上去。综上,目前国内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研究多集中在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强化对学生论文指导的过程监控与管理等,即便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论文质量,也很难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单一、狭窄、缺乏实效、与社会脱节的弊端难以消除。

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实践

笔者所在学院明确地把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目标,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用和实践,注重能力和专长。庄智象在《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6]一文中指出: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极强的专业知识结构、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正常情况下,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既要考查学生对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考查其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二者如何协调结合,是改进毕业论文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前既要完成毕业论文,又要完成毕业设计。前者注重专业知识和学术性,后者检验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即动手能力。这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有很好的启示:是否也可以将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由单一的论文模式改为一种集社会实践和论文于一体的毕业设计模式?本校英语系经过多方调研和考虑,最终提出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形式入手进行改革,力求探索一种能有效地防止抄袭,且适应应用型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设计模式,具体情况如下:1.改传统的毕业论文为毕业作品制作长期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都是沿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毕业论文一般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7]若仔细推敲这句话,“一般”二字暗示着高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形式的调整。为缓解日益严重的抄袭现象,从2012届学生开始,本系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为毕业作品制作,具体指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制作出有英语配音及中英文字幕的视频节目。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主题,比如人文景观、产品推介、跨文化交际等。除了制作15~30分钟的专题视频外,学生还需完成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中文稿。学生将此文稿译为质量较高的英语,用于为视频英文配音,同时视频还配以中英文字幕。几名学生可在拍摄、配音和剪辑上互相协助,但每个学生最终要提交一个独立的作品和配套的中英文文稿。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视频拍摄及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本系还特别邀请了电视台的相关专家对学生进行32学时的培训,讲授视频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如何利用专业的EDIUS软件进行视频编辑及字幕制作。培训扩充了学生英语专业外的传媒知识,使学生获益匪浅。2.将毕业设计工作提前到学生就业前以往毕业论文从第七学期开始进行,第八学期进入到论文撰写最紧张的阶段。这时学生基本步入社会,或就业实习,或四处求职,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写作。学生离开校园导致信息资料缺乏,引发网络抄袭,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也受到影响。为了改善这种状态,本系要求2012届的毕业生在第六学期即开始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包括毕业设计选题、开题报告撰写与修改以及开题报告的答辩。从暑假至第七学期中旬,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文字稿初稿,在教师指导下不断修改并最终形成定稿,继而完成拍摄工作及后期制作。第七学期中下旬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学生修改后提交最终版作品。将毕业设计提前,避免了学生毕业设计时段与找工季的冲突,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校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3.改革为毕业作品制作的优势其一,视频制作属于原创性的作品,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题目,亲自为视频配音并出镜,有效地制止了抄袭现象的发生,且学生选题不再狭窄单一,时效性大大增强。很明显,改革后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比改革前更丰富更新颖。其二,相比以往多届学生反复写过的没有新意的论文来说,新形式的毕业设计拥有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由于学生大都来自广东,其毕业设计多围绕广东本土的人文景观、企业及产品、文化传统等进行。如“岭南水乡———小洲村”、“主题公园的营销策略———欢乐谷成功之道”、“潮汕成人礼———出花园”、“西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西关大屋的历史变迁”等许多作品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学生亦可选取自己有求职意向的行业作为毕业设计的主题。最终每个毕业作品被单独刻录在光盘上,可作为学生求职简历的一部分,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成功应聘增添筹码。其三,学生开动脑筋自编自导视频作品,很大程度上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如“千年葵艺在新会”的制作者巧妙地把一位老奶奶摇着葵扇给孙女讲故事的场景引入到视频的主题———介绍广东新会的“葵艺”发展史。其四,将中文稿翻译成英文,在老师指导下不断修改至最佳的过程,使学生的写作翻译技能和语法、词汇等英文基本功有了显著的提升。其五,在为视频英文配音的过程中,学生反复练习英文稿的朗读,并在教师帮助下纠正错误发音,改善了语音语调,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其六,通过在网上搜索毕业设计视频的相关素材,锻炼了学生搜集、筛选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其七,视频拍摄和编辑软件的学习以及后期的字幕制作等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其八,拍摄前与公司厂家或景区等多方联系,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沟通能力。视频由几名同学或亲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鼓励部分有需要的学生继续撰写毕业论文少数打算读研或出国深造的学生需要通过做毕业论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为此,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应鼓励部分学生撰写论文并配备优秀教师对其指导。

三、改革效果和结语

英文配音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文影视作品 英语口语

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47-02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语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特别是英语口语的实用性增强,用人单位对口语表达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在学以致用的原则下,英语口语教学是不可少的一环。把英文影视作品运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际性是它的本质功能。因此,口语教学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根据语言学的规律,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语言的本质特征。口语教学要在掌握语言“音”与“义”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语。从读法,到词汇,再到句子,并进行口语操练,以实现其交际性。同时,语言的交际性要求的并不仅仅是读法、词汇及句子,为了能够进行恰当的交流,还要求符合特定的社会背景。在很多时候,语言的交际性受阶层、地区、年龄及所使用场合的影响。也就是说,语言交际是需要得体性的。这种多面性就给非母语者的英语学习形成了很大的困难。相应地,也对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符合这种交际性的实用需要,就会导致口语教学的失败。因此,口语教学需要体现实用性,以及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以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运用英语。所以,除需要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使用情景短剧、模仿课文、游戏等方法外,还需要一种更为直接、更能真实地提供以英语为母语者的语言特点的媒介,还需要一种更为宽松的媒介来建设良好的口语课堂。恰当地运用英文影视作品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可以使普通的电视媒介成为学习英语的助力。

一、引进英文影视欣赏

在课堂中引进英文影视欣赏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在选择影视题材时应遵从以下原则:一是语言难度适中。英文电影题材广泛,风格各异,片种繁多,加之学生认知水平因人而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因此,应选择语言难度适中、发音纯正、标准规范、简单易懂的英文影视作品,这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能提起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二是情节性强、语言比较生活化。中职学生基础比较差,词汇量较少,应尽量避免选择纪录片和科普片。因为这些影片语言难度较大,语速较快,情节性较弱,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应选情节性强、语言比较生活化的故事片,这样,学生欣赏的兴趣会比较高。三是内容健康。学生正处于人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认知和形成时期,那些倡导积极向上、内容健康、风趣幽默的影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四是影片不宜太长。中职英语的听说课时有限,一个课时40分钟,听说课有两个课时即80分钟。因此,针对不同的英文电影类型和学生语言水平,选择英文影视时不宜太长。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播放时间适宜在50分钟以内。

二、利用英文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指导

英语口语学习形式应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生活化的英语口语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教师在设定的语言情境中培养学生敢于用英语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实现的。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积累一些英语表达的语言技巧,培养学生文明用语,加强文明礼貌教育。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使用语言进行交流,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结合学生平时常接触到的类似影片中出现的话题,让英语听说课堂渗透到专业中去,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模仿影视的对话,教师在口语教学课堂中可进行如下指导: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调控作用,以电影欣赏为主线,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突破单词的记忆,通过模仿影视作品进行对话学习。教师充分发挥主片的场景进行多边教学活动。(1)背单词和句子。教师播放精心制作PPT影片简介,展示影片里面重点的句子,以及优美的词句,如《Forest Gump》中的句子:my mother said there's only so much fortune a man really need ,and the rest is just for showing off等。引导学生观看影片,更好更快地了解影片内容,做好笔记并背诵。(2)播放后对问题进行总结。教师可将影片中的主题、语言要点、文化背景等信息向学生作进一步的总结,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到西方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等,拓宽学生的视野。(3)设计问题。针对影片播放情节设计相关问题,给学生制造用语言进行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阐述对影片的认识。还可以互换角色,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4)选择性播放字幕。利用字幕功能,初次播放影片时尽量消除字幕,弱化学生对字幕的依赖性,再次播放时可向学生提供字幕参考,让学生获得准确的语言输入信息。教师可通过选择正常语速或偏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辨音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从而强化学生语言输入效果。

三、针对英文影视作品,强化口语训练

英语实用型人才要求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实践技能。在观看影视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注意主角们的对话并进行模仿。(1)分组模仿配音。结合教师预先给学生观看的PPT简介的文本资料,要求学生分组给一个小片段进行配音游戏,让其他同学从中选出与原音语音语调最为相似的那一组,进行自评互评,总结提升。(2)模仿角色表演。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地尝试,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尝试,摒弃错误的尝试,从而完成学习过程。在口语教学中可不断地模仿影视对话,将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重现影片中的英语情景,或是选取学生认为有争议的片段,要求他们去编辑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让大家表演出来,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3)背诵。背诵是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观看影片后,可以让学生将影片中的经典对白、黄金句型摘录后反复听、重复背。背诵影片中的经典对白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发音和表达能力。如果学生能准确流畅地背诵一些英文电影中的经典对白,他们在英语交流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由于语言的交际性,及其在交际过程中得体性的需要,也由于口语越来越被重视,英文影视作品在口语中的教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是口语教学实现从情景到语言再从语言到情境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而且内化了语言学习效果。通过合适的影视材料,以及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不仅能更为真实地面对这门语言,还能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利用英文影视作品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完全英语的环境下轻松学习,使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越来越感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培红.英文电影欣赏与英语听说教学[J].电影文学,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