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护理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R74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081-01
脑卒中偏瘫,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原有疾病的长期折磨,加之肢体功能受损,则精神压力更大,配合心理护理进行治疗尤为重要,我院对70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心理评估,针对个体制定康复护理计划,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70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男42例,女28例,年龄41~82岁;脑梗死39例,脑出血31例,均符合以下标准:①首次发病<4 d入院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②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③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④无意识、感觉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
1.2方法
患者按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于入院当天脑出血48~72 h病情无进展,生命体征稳定即可进行,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护理。
1.3 护理措施
1.3.1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和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时地给予耐心合理的心理疏导,使其主动配合治疗。①患者角色行为缺乏:偏瘫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患者突然从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人变成只能在床上度日,洗浴、用厕、简单地更换衣着都需要别人的扶助,无论多么坚强的人,都难以承受这种可怕的身心磨难,偏瘫令患者出现特定的情绪反应。②患者角色行为强化:是患者角色适应中的一种变态现象,即由患者角色向常态角色转变时仍安于患者角色,有退缩和依赖心理,表现为被动、顺从、依赖、情绪脆弱,甚至带有幼稚色彩。③患者角色行为冲突:患者患病后自我价值感明显受到挫折,尤其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自尊心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④患者角色行为冲突:病情变化或预后不佳等结果使患者不能承受,常有悲观、厌世甚至自杀等行为表现。
1.3.2肢体康复的护理以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护理。发病后注意保持正确的卧位姿式,急性期护理一般采取仰卧或健侧卧位,不得压迫患侧肢体,床上保持良肢位,定时变换及瘫痪肢体按摩,在健侧建立静脉通道;四肢大小关节以正常运动方式进行被动运动,鼓励患者用健肢帮助患肢被动运动;患手持橡皮握力圈进行握紧和放松等基本动作训练;恢复期让患者坐于床边练习抬起下肢,为站立行走做准备,开始在家属或陪护人员监护下扶拦行走到独立行走。
1.4 功能测评
偏瘫患者步行能力评价:1级:严重偏瘫,基本不能行走。2级:偏瘫步态,平衡杠内可帮助步行。3级:轻度偏瘫步态,平衡杠内步行。4级:步态基本正常,能独立步行。
2 结果
2.1步行能力评价
本组配合促进技术的肢体康复护理,应用减重步态训练器,电动升降治疗床,上、下肢关节智能训练器等综合康复疗法,经4~6周使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治疗前1级25例,2级21例,3级24例;治疗后,1级5例,2级11例,3级40例,4级14例。
2.2康复护理前后患者心理反应比较
15 d后进行评价,患者主动配合的程度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心理护理前后对比,心理障碍程度明显减轻(P
表1糖尿病并发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前后心理反应比较(例)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并发脑卒中偏瘫后,大多数患者由于长期患病,精神压力大,加上因偏瘫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感到康复无望,因此出现自暴自弃,情绪低落,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于治疗和康复极为不利,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本组70例患者在治疗上采取综合康复疗法,患者主动配合,因人而异、和患者共同商议,制定一套个性化、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计划。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随时调整患者的心态,把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的介入同时进行,改变患者及家属过分依赖药物作用的思想,告之偏瘫恢复需要的时间、过程,避免急躁盲目地进行运动。只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和配合,按科学的治疗配合细致的心理护理,以坚强的毅力进行康复训练,就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现其回归家庭及社会的愿望。
【关键词】肝移植;肠内营养;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210-02
作为临床治疗手段的肝移植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并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和事项可供大家借鉴,对于肝移植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和措施也得到很好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具体到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肝移植患者术后恢复的积极促进作用报道则较少;肝移植病人在术前往往有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源性营养不良,且又受到麻醉、手术创伤,机体产生系列的应激反应,倡导受到不同程度的肿胀与粘膜损伤〖1-2〗,科学的早期肠内护理对患者术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保护脏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本人从循证医学的理论原则出发,针对肝移植病人进行术后观察,特别是在其肠内营养护理对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进行总结,为肝移植病人的术后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的意义
由于大多数肝移植受者的机体术前因长期肝代谢功能障碍,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3〗。而在术后由于手术应激和创伤,机体出现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蛋白质分解明显和负氮平衡加剧,而对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下的营养及能量要求,机体只有微弱的反映。机体消耗自身脂肪和肌肉组织来补充部分能量,于是体质量下降。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因此,患者术后尽早(术后12-48 h)实施肠内营养和尽快过渡至全肠内营养,其作用表现为:(1)减轻术中无肝期胃肠道淤血影响、术后肠黏膜肿胀和黏膜损伤,预防肠道菌群移位,减少肠源性感染的机会〖1,4,5,11〗;(2)肠内营养物质从门静脉系统吸收供给肝.有利于肝代谢,促进移植器官功能恢复;(3)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胃肠蠕动,减少肝、胆并发症的发生〖2〗;(4)肝移植术后早期,机体多处于循环超负荷状态,早期肠内营养可大幅减少静脉补液量;(5)减少长期静脉营养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如导管感染、移植肝淤胆〖5〗;(6)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患者肠蠕动恢复。
2 观察对象、方法与效果
2.1 观察对象:肝移植手术患者169例,男115例,女54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2.5岁,其中肝癌合并肝硬化62例,原发性肝癌4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48例,重症肝炎16例,全部患者均采取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
2.2 方法
2.2.1 早期肠内营养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早期肠内营养液浓度由低向高,量由少极多,液体注射有慢到快。电子加温器固定在鼻胃管接近患者端,营养液温度保持在37-40UC,肠内营养泵24小时匀速泵入换这个体内。
2.2.2 早期肠内营养方法:患者均在术中常规留置鼻胃管,建立肠内营养通道,在术后10-15小时内对患者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价,肠鸣音存在,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应激状态者,无需排气即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启动初期给予5%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ml以20-30ml/h继续泵入,如患者无不良反应,营养启动第二天给予短肽类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500ml以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稀释到1000 ml,由40ml/h逐步增加至100ml/h持续泵入,三天内增加到百普力1500-2000ml/d,100-120ml/h持续泵入,直至过度到完全口经口进食〖6〗。
2.2.3 早期肠内营养的监测与护理措施
(1)肠内营养时机选择,大肠功能在术后3~5 d恢复.而小肠功能通常在术后12 h恢复正常。术后早期(术后12~48 h)应用肠内营养支持,不会增加胃肠负担。一般认为,肝移植术后进食时间同一般腹部外科手术。故通常在排气、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才给予肠内营养〖7〗。目前,许多研究者认为肠内营养时机应选择在生命体征和机体内环境稳定以后,一般在手术后24 h给予肠内营养。
(2)常规肠内营养护理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制度,每24小时更换肠内营养泵管1套,妥善固定鼻胃管,保持喂养管道通畅,患者在无特殊原因情况下,应保持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45度,减少反流误吸,强化口腔与鼻腔护理,给予1次/6h护理,防止机械性压迫所致口、鼻腔黏膜破溃与感染,减少消化道细菌移位。
(3)胃肠并发症监测。胃肠道并发症腹泻、恶心、呕吐、腹痛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原因与营养液的浓度过高、温度过低、注入速度过快、营养液配制污染等有关。针对上述原因,护士应30~60 min巡视一次,注意营养液温度、滴速,配置保存营养液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营养液。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肠鸣音变化及大便性质。病人如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减慢输注速度或暂停输注,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培菲康、双歧四联活菌片、胃肠动力药如普瑞博思等经营养管注入。
2.3 效果:164位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患者中,12位患者出现胃肠并发症,2例由于身体恶化腹内压力增高而终止肠内营养,其余10例中通过减慢输注速度并辅以胃肠动力药物而缓解,7例患者出现腹泻,通过治疗后得于好转,继续进行肠内营养。本组患者平均肠内营养时间84.6h,均未见呕吐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患者均在2-4d排气、排便,顺利过渡到经口进食。
3 讨论
3.1 肝移植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通过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维持患者体内环境的问题,有利于肝功能恢复;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能很好的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和肠黏膜释放一氧化碳,减轻炎症反映,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病情康复。
3.2 规范的肠内营养护理与监测,可以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据研究表明,与肠内营养相关的反流、误吸及上呼吸道感染可造成患者呼吸支持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8〗。因此规划的监控,可以防止反流与误吸,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限制肠内营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腹泻,营养液渗透压过高、输注速度过快、脂肪吸收不良、低蛋白血症、菌群失调等原因均可引起腹泻〖9〗。在本次观察中有7例出现腹泻,通过严格规划的护理操作,持续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最终得于好转。
3.3 血糖监测与控制是提高肠内营养效果的关键一步。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是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步骤〖10〗。肠内营养液百普力在治疗过程中会导致血糖增高,高血糖容易造成机体细菌繁殖、能量供给不足、抵抗力下降、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因此对于肝移植患者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进行准确、客观、及时的血糖监测,是患者肠内营养进行,术后积极康复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对于肝移植患者术后的恢复,早期营养很关键,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而且规范化的操作能够很好的增加花针肝脏血液流动,提高肝脏对营养物质的提高。因此在操作中注意患者、加强并发症和血糖监测,能有效的保证患者肠内营养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护理人员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调查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49-01
脑卒中是由于某种突发的原因而引起血液正常流通受阻的疾病。进入新世纪,脑卒中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逐年升高。临床治疗是治疗脑卒中的基础,有效的康复护理又是治疗脑卒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的作用显得就尤为突出。对护理人员进行关于康复护理认知的调查,发现在这其中存在的不足及漏洞。总结分析,找出出现的原因,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出适当的改进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对脑卒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50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她们对脑卒中康复治疗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医院现如今康复护理的状况。过程如下:
1资料调查与结果
1.1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0名未曾进行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选取的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学历要求不能全部相同,其中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要求15人,其余为中专以及大专学历;要从不同的职称中,选取一定的人员参与认知调查,选取护士30人,其余为护师。护师、主管护师、以及副主任护师按5∶3∶2的比例分别选取10人、6人、4人。
1.2方法。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是由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进行设计,内容包括脑卒中一些知识以及有关对脑卒中患者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等等。问卷的回答采取选择题的方式进行,每个问题都有“清楚、不确定、不知道”三个答案,参与调查人员只能从中选择,且只能选择一个,否则视为无效。问卷采取现场回答的方式,在填写完毕后现场回收。要求被调查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进行填写。
1.3结果。
经统计现场发放50份问卷,均真实有效,调查结果如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护理人员对康复护理与自我护理的概念,脑卒中护理理念、措施以及介入时间、康复标准等缺乏有效的认识。
2调查结果分析探讨
通过上面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绝大多数的护理人员对康复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清楚的分清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的区别,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还停留在一般护理的认识上。而脑卒中的康复护理的理念是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逐渐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让脑卒中患者能够逐渐的掌握生活自理能力,达到康复的目的。
除此之外,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护理的介入时间认识不清,不能及时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延误一些治疗时机。要把握好脑卒中康复治疗的介入时间,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的介入时间越早,一些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就越低,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有利于患者及早的康复。
加强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培训。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缺乏足够的认识,而这些认识的缺乏将极大的影响康复护理的效果。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对康复护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能够准确把握康复护理的介入时间,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注重对护理人员的实践,由专业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指出在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方面,让她们及时进行改正。
3结语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主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我们要加强对康复护理的重视。针对现在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过少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能够对康复护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脑卒中的状况有详细的了解,认清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的区别,把握好康复护理的介入时间,让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蒋文静.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调查[J].中外健康文摘.2011,8(8):244-245
[2]韦明兰.基层医院开展脑卒中康复训练的难点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8):556-557
[3]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68-104
【关键词】 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体会
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 姿势异常, 同时智力、语言、视觉、听觉等出现各种障碍。近年来, 脑瘫发生率逐年上升, 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对家属及家庭都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就分析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 增加患儿康复率,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55例本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瘫患儿, 经诊断, 均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男36例, 女19例, 年龄2个月~10岁。24例痉挛型, 18例弛缓型, 8例手足徐动型, 5例混合型。
1. 2 方法 ①康复教育。首先患儿在入院后, 护士要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康复宣传教育, 使患儿和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因此, 护士要了解患儿的病情, 并要分析家庭情况, 讲解治疗和康复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做好相应准备。其次要做好卫生教育。护士要指导家属做好患儿的卫生工作, 注意保暖, 适当添加衣物, 尽量选择舒适柔软衣物, 餐具要定期进行煮沸和消毒, 避免细菌感染。适当进行锻炼运动, 避免出现湿疹。最后加强用药指导。患儿药物大都是冲剂, 或者将药片捣碎加水送服[1]。患儿喂药时, 需将患儿抱起, 头部抬高, 避免出现呛咳。对于自行服用药物的患儿, 要将服药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指导他们正确服药。②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 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患儿病房可以摆放儿童喜欢的玩具和图片, 让患儿保持着轻松愉悦心情进行康复治疗。同时在治疗室走廊及家长休息地方张贴脑瘫发生原因,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使患儿家属可以更加全面认识脑瘫疾病, 提高他们治疗, 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护士在和家属交流时, 态度亲切, 要有足够耐心, 不可存在不良情绪与患儿和家属交流。③运动康复护理。首先是不自主运动康复护理。在康复护理工作中, 要避免患儿受到不良刺激。此时护士要先和患儿建立良好关系, 使患儿可以信任护士, 无不良情绪, 确保康复护理顺利实施。在康复护理中, 先将患儿下肢控制不自主运动进行康复运动, 让患儿适宜进行爬行、行走、平衡等训练。患儿下肢在获得一些自主控制后, 然后进行自主运动控制, 如头控制、双手支撑等运动。其次是共济失调康复护理。脑瘫患儿在坐立和卧床时, 无法保持有效平衡。因此, 在平衡康复护理时, 先从患儿眼手及口手的配合, 然后从坐立、跪立的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同时还可以使用平衡器材, 比如平衡板等让患儿训练, 患儿在训练时, 避免发生摔伤和跌伤。④语言障碍康复护理。脑瘫患儿会出现视觉、听觉及语言障碍。在康复护理中, 患儿头部保持中立, 身体放松, 利于倾听;为了容易患儿理解, 需采用简单言语, 同时配合手势与患儿交流, 便于理解。在交流过程中要面对患儿, 使他们能够清楚和明白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语。另外, 家长要和患儿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 使患儿可以时刻在语言环境中成长、锻炼。⑤心理护理。脑瘫患儿由于肢体及行动障碍, 会出现自卑、悲观、暴躁等负面情绪, 而护士和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力、宽容性去关爱他们。当患儿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哭闹、自卑、孤独等行为时, 无法集中注意力去训练, 产生逃避、恐惧等行为时, 护士和家长要给予患儿更多关爱。在训练时, 将心理康复和生活康复护理结合在一起, 患儿在训练过程中, 护士和家长要和他们交流, 注意患儿表情, 多鼓励和表扬, 增强患儿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根据患儿兴趣爱好, 进行积极有效诱导和引发, 缓解负面情绪。加强患儿之间交流, 使他们能够跨出自己的圈子, 融入别人圈子, 去交流, 去交朋友。另外, 家长在患儿护理期间也存在着抑郁、焦躁、激动等不良反应, 护士要向家长解释脑瘫康复的案例, 缓解家长担心、抑郁心情, 并要让家长积极配合患儿的康复训练[2], 使患儿坚持治疗。⑥出院指导。家庭康复训练对提高患儿康复率有着促进作用。因此, 患儿出院后, 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提高患儿兴趣。同时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要指导儿童独自穿衣、刷牙、吃饭等, 突破他们的行动障碍, 使他们可以逐渐生活自理。
2 结果
55例脑瘫患儿经综合康复护理, 25例治愈, 29例有效, 1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7.8%。
3 讨论
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 姿势异常, 同时智力、语言、视觉、听觉等出现各种障碍。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 为了提高患儿的康复率, 必须要采取综合康复护理。
在本组患儿康复护理中, 55例脑瘫患儿经综合康复护理, 总有效率为97.8%。通过对患儿和家长的康复教育, 使他们能够掌握脑瘫康复治疗知识;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和语言障碍康复护理, 提高脑瘫患儿康复率;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 缓解患儿负面情绪, 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要缓解家长负面情绪, 使家长可以护士一起配合患儿康复治疗, 促进患儿康复速度[3]。患儿在出院后, 加强患儿出院指导, 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使患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康复训练, 突破他们的行动障碍, 使他们可以逐渐生活自理, 并逐渐康复。另外, 患儿在康复护理中, 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根据患儿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年龄, 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康复训练场地, 安装防滑地板, 做好防护栏, 避免患儿在康复护理中, 出现危险事故。
综上所述, 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中, 需要采取综合康复治疗, 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和家庭护理, 对提高患儿康复率有着促进作用,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小莉. 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学报, 2013, 10(05):456-459.
关键词:健康教育 康复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25-01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教育是护士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积极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我科为康复科,收治对象是工伤后的残疾者、骨科恢复期、老年病及有功能障碍者、慢性病病人等,康复护理措施除一般的基础护理外,均需对病人进行残余功能锻炼,以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我科初步实行健康教育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谈一下如何把健康教育运用于康复护理工作的一些方面。
1 健康教育的方式
1.1 文字卡片。
1.2 口头讲解。
1.3 提问与讨论相结合。
1.4 示教与指导相结合。
2 制定规范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
2.1 康复治疗的宣教重要性。
2.1.1 加强病人对康复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不服从治疗,不认真锻炼,均可导致不应有的并发症,造成或加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2.1.2 康复治疗前将先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评定,然后制定一个康复治疗方案,由以康复医师为中心的,康复治疗师和临床医学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康复治疗组去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评定、调整,直至治疗结束。并将功能锻炼的计划步骤、练习方法、注意事项告知病人,使之了解及掌握,自觉配合医护人员完成锻炼计划。鼓励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及疑问要随时与医护人员及时沟通,确保康复治疗的效果。说明所做的治疗项目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鼓励患者报告任何副作用的征象。
2.2 康复护理的宣教内容。康复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总的医疗计划,围绕全面康复的目标,紧密配合康复医学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而进行工作的[1]。它是工伤康复医疗体系整体的一个环节,与康复临床医疗、康复治疗并列,为工伤康复的三大支柱之一,共同为工伤职工恢复其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劳动和社会工作能力提供医疗保障。康复护理宣教能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可促进和巩固效,缩短患者工伤医疗期。康复护理的宣教内容如下:
2.2.1 及转移术:如保持良肢位,轮椅移动,床上移动等。说明保持良肢位可以预防继发性残疾,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如防跌倒、防烫伤等。
2.2.2 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技术:翻身拍背防压疮,排尿及排便功能训练,关节活动能力训练,预防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等。
2.3 “自我护理”及“协同护理”的宣教内容。“自我护理”指根据不同疾病、功能障碍程度,在康复护理评估后,即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耐心的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残疾病人,充分发挥其潜能,使他们部分或全部地照顾自己,同时鼓励家属参与,以适应新生活,重返社会。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宣教内容:穿衣、洗漱、梳头、进餐、写字、握物等动作训练,假肢、矫形器、辅助工具的使用指导及训练技术等。掌握康复的简单康复技术,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矫正等。
3 职业康复的宣教内容
职业康复治疗就是通过对病人残疾之前职业专长、兴趣、工作、习惯、作业速度、工作技能、身心功能状况和就业潜力及职业适应能力做出综合性分析评定,对适宜参加的工作提出建议,对需进行就业适应性训练者进行就业前训练,为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4 《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法规讲解
我科收治以工伤病人居多,通常,工伤事故是在患者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涉及事故的人员基本上为青壮年,在整个住院的过程中,困扰他们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三大点:①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②担心病情预后不佳影响日后工作和生活;③对工伤医疗保险政策法规系列知识的了解和缺乏[2],护理过程中对工伤医疗的程序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政策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康复的认识,解除思想顾虑,促进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康复治疗和护理,为工伤患者全面康复打好基础。为此医院准备最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应的法制法规,用于派发给患者,并为患者讲解其中的条款,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权利,维护了合法权益,减少可社会不安定因素。同时拉近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5 护士自身心理健康对工作的潜在作用
护士自身心理健康,就会对护理工作充满信心,热情主动,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语言就会有情感,就有亲和力,使患者放松,减轻因患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患者就能很快的熟悉环境,适应病人的角色,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配合医护人员顺利进行检查和治疗。因此,护士自身心理健康对患者的康复起着促进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康复护理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丰富康复护理的内涵,注重早期康复护理的介于,将功能指导与心理疏导、预防和保健及健康教育相结合,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技术[3]。通过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临床护理之后,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增加,有利于病人对护理各项操作的配合。通过健康教育,使我们认识到:加强健康教育,消除或改变了病人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增强和提高了患者自觉认识和预防能力,让病人充分意识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确保了疗效;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尊医行为,并提高了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联合出版社,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