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旅游用地;外部性
一、旅游用地概念的界定与特点
1、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家土地相关部门对旅游用地的规划尚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国土资源部在2001年8月印发的《土地分类(试行)》标准中没有把旅游用地纳入农业用地之列,也没有明确提出旅游用地的概念,而在建设用地大类中仅涉及到旅游业用地的一部分,如餐饮旅馆业用地,居民生活和二、三产业服务的公用设施及瞻仰、游憩用地,瞻仰景观用地、文化用地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内容不断扩大,如休闲农业、“乡村游”等新的旅游方式的出现,旅游用地已不只局限于前面所述的类型了,还包括农业用地中的果园、茶园、林地,草地等,此外,现行土地分类标准也没有把未利用地中的河流水面、冰川、沙地等包括在内。现在,学术界对旅游用地的概念大体认为: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保险、猎奇、考察研究等活动的土地,均可称为旅游(业)用地。
2、特点
旅游用地主要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类型多样化
从内容上看,旅游用地包含的类型众多,不但包括餐饮旅馆业用地,居民生活和二、三产业服务的公用设施及瞻仰、游憩用地,瞻仰景观用地、文化用地等等,而且包括了农业用地中的果园、茶园、林地、草地等,此外还包括了未利用地中的冰川、积雪、高原、河流、湖泊等。
(2)效益多重化
首先,从生态效益来看,旅游用地的开发一般只作旅游观光的用途,如果能够合理规划与开发,通常不会消耗多少能源,产生太多的污染,甚至反而能使一些曾受破坏的景区得到修复、保护;其次,在经济效益方面,旅游用地的开发不仅使景区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回报,而且有利于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推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第三,就社会效益而言,旅游业还可以很好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名誉度。如福建省的武夷山、广西的桂林山水等,都成为了当地城市的一张名片。
(3)功能综合化
从其用途来看,旅游用地具有多种功能,如游览、观赏、知识、度假、娱乐、考察研究等等,这些功能可以同时并存,而且功能越多,其旅游价值也相对越大,可以满足游客不同的消费需求。如福建省泰宁大金湖旅游景区既有包括地文、水域风光、生物等自然景观,又有古迹与建筑、革命历史遗迹等人文景观,这样,游客在游山玩水中又学到了许多人文知识。
二、旅游用地开发的外部性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土地资源利用中普遍存在着的外部效应等问题。笔者拟从旅游用地开发的正负性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正外部性分析
1、产权的回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很多旅游景区,特别是新近开发的自然风景区在开发之前是属于集体所有的,但是并没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保护,滥砍滥伐、毁林烧山、水士流失现象严重,生态物种不断减少,几乎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经政府设立为旅游景区后,旅游用地的所有权通常为国家回收,然后由政府设立并委托专门的管委会进行管理,这样,一些曾饱受蹂躏的自然生态保护区,由于有了专门的管理,不但自身的生态得到了保护,而且旅游观光业务的开展还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旅游用地的开发,必然涉及到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交通、电力,通讯等,既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又为当地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如福建省龙岩的冠豸山风景区身处福建西部山区,原来交通极其不便,现在经开发成旅游景区后,景区附近现在已经有两条高速公路(龙长、与永武),还有铁路(赣龙铁路),冠豸山机场,两条国道(205、319国道)。
3、旅游业具有关联性强、波及面广的特点。旅游用地的开发不仅促进了当地的就业,而且也大大地推动了旅游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服务业产业链的打造。例如,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所在地的福建武夷山市,该市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拥有一百多家大大小小的旅行社,两百多家饭店、以及数百个旅行社驻外办事处等。
4、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带来很好的社会效应,提高旅游所在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具有一种示范和教育作用。发展旅游业对旅游景区所在政府来说,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因此使政府的公众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对游客和当地居民来说,良好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
(二)负外部性分析
1、旅游景区的一些违规建设或掠夺性开发造成了生态的破坏和物种的灭绝。首先,我国一些原始旅游风景区在开发过程中,由于严重滥砍滥伐,开山辟路等,致使一些生物物种的消失,并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的现象;其次,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中,由于许多国内外房地产、旅游开发商加速挤占一些湖泊水面以及自然风景区的土地面积,导致景区萎缩;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为了追求近期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和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这些建设往往是采用大面积的建筑用地、交通用地替代自然的下垫面, 如砍伐林地建设住宿娱乐设施、填埋池塘建设永久性建筑等, 都将导致土地利用类型“人工化”取向。这些行为实质上给自然景区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而且影响了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2、由于旅游用地开发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公路施工、铁路等交通建设均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在施工期间,由于公路、铁路的永久性占地、开山辟地、挖地填湖等工程会破坏植被,改变地形,造成新的坡面等,从而影响了部分动物的生存环境和植被的生存条件;在营运期间,运输车辆排放出来的汽车尾气等会对沿线两侧的土壤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以及植物产生影响。
3、旅游经营过程中也会对旅游用地造成一些负面影响。首先,旅游区通常有一个旅游容量,即承载量的问题,在节假日期间,很多旅游景点出现了过多的游客,同时由于交通工具的大量增加,带来大量废气排放,也产生了形形的生活垃圾污水,对景区土地、水源和森林等资源都带来了超常消耗和不同程度的污染。其次,部分游客环境意识较差,乱扔垃圾,特别有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如可乐罐、玻璃瓶、快餐盒、电池,塑料包装袋等等,这些垃圾很大一部分由于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给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三、关于规范旅游用地开发建设的对策探讨
笔者认为要规范旅游用地的开发、管理,也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和措施:
1、合理规划旅游用地的开发。我们知道,土地的规划是在对土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对于旅游用地来说,它有着其特殊性,在现有的土地分类试行标准中,它不属于农业用地,而是散见于建设用地中。随着旅游业用地内涵的扩大,它包容了包括农业用在内的各类土地。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旅游用地的规划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类,而是在现有的土地大纲中,把其独列出来,即主体是以现行的土地规划纲领,旅游用地的开发不能随意与现行纲领相抵触,而是在现行纲领的基础上作适度的调整。其前提是,旅游用地的规划与开发必须要有一个详尽的可行性报告,其内容包括成本收益分析,生态环保,征地问题等等。
2、建立科学的环境资源指标核算体系,就旅游用地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生态物种所造成的损失和收益进行核算,对造成的损失征收环境资源等相关的税收,而对于那些产生良好生态和环境效益的旅游景区则不但不征税,相反,应获得资金上的扶持,而这部分的费用则由征收来的环境资源税收或其他相关税收中抽取。
3、对于一些产权归属比较模糊的旅游用地,应及早确定其产权,防止因产权缺失,从而导致经营者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我们知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环境资源缺乏明确、清晰的产权。由于市场一般不会对没有产权的物品进行交易,使得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成为人人可以免费开采和竞争使用的公共物品,长此已往,必将造成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因此,要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关键要明确界定环境产权。
4、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由于旅游用地的界定模糊,使得旅游用地的规划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地方,同时由于立法的滞后,没有相关法律来对旅游用地进行约束,导致旅游用地的开发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与现行土地纲要相违背的问题。此外,除了要将旅游用地的规划纳入法律的范畴外,还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应对土地利用前后的环境影响因素作科学、详尽的评价。
5、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教育。由于产权并不能解决所有事物的问题,如河流、空气等不可能分段而治,因此,总会有公共领域的存在,这就使得外部性的问题难以避免,因此单纯依靠经济学手段和政府管制的方法难以解决外部性的问题,还有赖于一种共同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晓刚,徐梦洁,等.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规划协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4).
[2]梁栋栋,陆林.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5).
[3]钟京涛.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土地问题探讨[J].
[4]杨荣金,周申力,等.旅游用地现状特点及发展变化研究―以广安市为例[J].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2007(3).
[5]王小映.论土地利用规划的效率与公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
[6]崔宇明,常云昆.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2007(3).
1.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不够
尽管总体上产品类型多样,但不同水利风景区之间的水上旅游活动项目多有雷同,以观光旅游为主,具备参与性和竞技性特点的旅游项目较少;生态旅游开发深度有待提升,有关水下和空中旅游活动的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影响了水利风景区的市场吸引力。而且目前的很多水利风景区产品组织还是以观光为主,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市场需求。
2.环境解说专业化程度低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水利风景区中,仅有28.2%的风景区有专门的环境解说系统规划,42.4%的风景区采用在旅游发展规划中有专门章节提及,还有29.4%的风景区尚未制定环境解说系统规划,反映出我国水利风景区对环境解说整体认知不足。此外,专业程度强的解说方式普及率低,仅有21.2%的调查风景区拥有专家解说,21.5%的调查风景区拥有专门读物。我国水利风景区环境解说功能认识不足,环境系统专业化程度低,远不能承担其传播相关知识的责任。
3.生态旅游规划环节薄弱
调查发现19.6%的风景区尚未编制生态旅游相关规划,26.2%的风景区缺乏修建性详细规范。由于缺乏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指导,导致很多地区开发起点低、规模小,开发盲目,出现了重复建设和布局的不协调,不仅影响到经济效益,而且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已有的水利风景区规划不规范,缺乏对风景区设计单位的认定和管理,缺乏对风景区设计成果的评定和考察,不能保证设计质量的可操作性。
4.基础与服务设施生态化不足
从调查情况看,41.2%被调查风景区的餐饮住宿设施主要在风景区里面,易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从交通方式看,燃油轮船使用率较高,极易造成水体、噪声等污染;道路建设方面,仅有18.2%的风景区保留了动物通道,15.2%的风景区设置了动物通道提醒标识,此外仅有12.7%的路面采用了生态材料,还发现了交通选线存在与周围环境协调性不强的问题。另外,仅有35.3%的风景区建立了旅游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且运行良好,54.7%的风景区甚至未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5.社区参与层面较浅
在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方式中,以咨询(41.2%)与公共信息/教育(21.5%)为主,信息反馈(15.2%)和联合规划(12.1%)为辅,其中还有15.9%的当地居民未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同时,对于生态旅游规划,多数水利风景区居民参与十分有限。调查区中51.2%的当地居民知道有规划,并有一定程度参与;31.3%知道有规划但不参与,甚至有9.1%的风景区当地居民不知道有规划,反映出当地居民对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参与较少,参与层次也较浅,并不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6.建设与管理资金投入偏少
82.6%的风景区由于资金投入偏少而阻碍了生态旅游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水利风景区市场规模尚小,游客消费总体偏低,以门票及餐饮住宿为主要收入来源,结构单一,导致水利风景区旅游收入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我国水利风景区建立时间较短,没能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集体系,难以满足在旅游设施建设、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7.生态旅游专业人员缺乏
本调查发现有61.5%的风景区认为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是阻碍其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态旅游培训不够。据统计,被调查风景区有13.1%未对从业人员开展生态旅游培训;在已开展生态旅游培训的风景区中,从业人员受训比例达75%以上的也只有32.3%。同时,导游素质整体偏低,仅有39.4%的导游有自然保护知识并受过专业训练,40.4%的导游有自然保护知识但未受过专业训练,12.5%的风景区内尚无导游。
二、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1.加强理念推广,探索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国中国为目标,积极推广正确的生态旅游理念,贯彻保护性、自然性、社区参与和环境教育四大要点,深入理解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并举”发展原则,探索适合水利风景区特点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保证其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水生态文明建设、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诸方面发挥最优的作用。
2.重视科学规划,引导水利风景区有序发展
水利风景区应以秉持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着力提高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水平,以科学的规划指导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有序发展。规划一方面要保证满足水功能区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要求,与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和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统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与水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从生态旅游理念出发,以风景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开发体现水利风景区特色的产品,同时注意宣传和普及水科学知识。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P285.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最高层次安排区域未来土地利用的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在最高层次上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决策手段,其目的是分析土地利用宏观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对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使得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过程中就能充分考虑有关的重要环境问题,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因土地利用而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代性要求
21世纪的主旋律是经济和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也在悄然增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因经济增长而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多由大战略决策所造成的。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事后治理环节,而是从影响环境的源头就开始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规避和干预,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最高层次安排区域未来土地利用的计划,200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七条第一款对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了法律要求。
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1)有利于克服项目环评的不足,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规划环评使得在决策的“上游”就能充分考虑到规划的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为减缓措施的制定留有更大余地,而不是到了“下游”的项目实施阶段或实施之后去弥补出现的问题;规划环评还能考虑到项目环评无法考虑的多个项目的累积环境影响,能对一些大型、累积的环境问题作出预测。可以说,规划环评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抽象、宏观的战略落实到了可操作的具体项目上,因此规划环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2)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综合性和战略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龙头”,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 情,在实施土地利用规划时注重对土地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调整及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大的问 题,我们需要对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不断收集、分析战略实施过 程中反馈的各种信息,科学的遇见和把握发展动态,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战略性 ,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同时实施战略环评,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考察规划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使土地利用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值。
(3)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关注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综合发展,是一条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城市发展及工业用地的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平衡愈来愈大,亟需对土地 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的有利于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规划环评通过综合分析、预测和评价各类规划对系统、宏观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的影响,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因此,规划环评是保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顺利实施的重要工具。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快速、强劲的经济发展时期,也是解决好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关键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最大限度防止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造成生态坏境的遭大损失。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说十分必要。
2.类比环境评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将选取区域条件相似的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先对各个城市自然地理状况发展背景、发展模式等进行定性分析,再通过选取社会、经济、环境等指标对各个城市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和分类,确定与类似的城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评价,分析类比城市目前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和环境问题,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减缓措施
3.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对规划提出的生态用地严格保护,减少人为干扰
对土地规划中湿地生态保护带海岸湿地保护带和中心城市绿化带等生态用地应严格保护,特别是对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一级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水土保持区、土地沙化区、主要行洪通道、风景区核心景区、绿化隔离带等,区域内严禁各类与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
(2)建设生态廊道和工业组团绿化隔离带
首先要充分保护湿地、河流等天然生态廊道,栽植河岸植被,预防水土流失,净化水体,防止水体污染;在主要河流、道路及工业园区组团之间、组团与城镇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建设人工生态林为主的生态防护廊道,有效控制城市热岛的扩展、缓解相互污染的影响;依托陆域与海域交界地带,整合盐田、滩涂、湖泊、河口、近岸浅海等要素和不同类型的湿地,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保护和建设沿海生态防护带。
(3)加强城市城镇绿化建设,提高人均绿化面积
在城市绿化时应注意发展地带性植被,多品种引进和选育适应生态 环境条件的、生长良好的、实用性与观赏性相兼的外來植物,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地表植波、宿根花卉、常绿草坪。在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河道水而保护,禁止继续填垫城水面。
(4)加强生物通道建设,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
在交通设施及水利设施建设过程屮,加强生物通道的建设,保障生物活动范围,保护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坏境监测体系,不定期组织环境保护人员,对有可能发生的环境破坏发展趋势提供天气预报,实现对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等全方位的监测保护。
3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严格按照规划合理布局城镇用地及工矿用地
合理布置城镇用地,控制人口规模;优化城镇用地中各类开发区的选址,严格控制开发区的规模,在满足水资源承载力和排放废水有合理的排水去向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各类用地。
(2)合理安排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用地,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及处理效率
合理安排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用地,落实好城镇用地和工矿用地的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集中处理率,并保证明确建设绿色生态港区的目标,合理布置生态用地,培育人工湿地斑块、天然野生湿地斑块、海洋湿地斑块,增加湿地物种多样性,借助湿地改善水网水质。
(3)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土地利用布局应须注重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严禁开采地下水资源,其水源主要靠引江水、雨水、再生水和海水;土地利用布局必须考虑限制开采地下水,积极开辟多水源,保证基本农灌溉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工业生产用水量、生态用水量等。在维持当前的用地布局的前提下,须充分考虑未来布置的具体产业类型应为轻污染型工业,以减缓对海洋水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问题的提出
大城市郊县位于大城市核心区与典型农村这两个具有不同特点和性质的生态系统的接合部和边缘地带,它是一个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最为剧烈的开放式系统,并且是产生各种复杂生态效应的“空间域”。国际上称为ECOTONE地带,也有人称之为生态交错带、城郊生态急变带。其边缘效应的特点决定了大城市郊县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明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排放的大量废水、废渣、废气等工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染物对郊县生态环境的危害;(2)受城市辐射效应的影响,郊县乡镇企业日新月异,发展迅猛,而这些乡镇企业大多是从城市扩散下来或淘汰下来的工业企业,具有耗能、耗资源量高和排放废物量大的特点,由此更加重了大城市郊县生态环境的污染,使得城郊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3)大城市郊县担负着为中心城市服务的社会经济功能,其农业集约化程度很高,这突出地表现为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投放以及城郊有限土地空间上相对无限供给劳动力的掠夺性经营,使得大城市郊县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日趋恶化。不难想象,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面起飞,作为城乡接合部的大城市郊县生态环境的严重脆弱性和土地生态系统的极端不稳定性,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持续扩张化、长期化、永久化的后果。因此,如何保护和协调大中城市城乡接合部的生态环境,使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将成为中国21世纪环境与发展研究的重大课题。要完成这一历史课题,客观上要求在布局和规划这个特定空间地域的土地时,必须紧紧围绕“生态”这个中心,以“先治理,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新生产方式为思路,着力考虑大城市郊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并进行合理的土地生态开发,以建立一个和谐、稳定、高效、优化、有序的城郊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促进城乡接合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大城市郊县土地生态开发的特定内涵
由于大城市郊县这个特定空间地域所具有的区位条件、市场条件以及它为中心城市服务的多功能社会经济职能,我们认为作为特定地域大城市郊县的土地生态开发是指紧紧围绕“生态”这个中心,立足于地域环境的整体优化和正向演替,利用景观生态学以及区域成长理论进行的符合城郊生态学要求的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旅游业等城郊各种产业在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和设计。其目的是从土地生态系统的质能空间联系上,使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关系相协调,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建立在城郊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3.大城市郊县土地生态开发思路为了将大城市郊县建成一个既能为中心城市带来更多物质财富,又符合自然生态规律,有助于改善城郊生态环境的新型土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我们以特大城市重庆市近郊县璧山县为例,对其土地生态开发思路作如下战略性构想。
3.1加强以水土保持林为主的城郊林业生态建设,使之成为城郊经济发展的永久绿色屏障
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大城市郊县地域必须要有一定的林木覆盖度,否则就失去了生态—经济发展的屏障。缙云山、云雾山位于璧山腹地东西两侧,历来以青山茂林著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天然的生态适宜林地的优势,使之有条件成为城郊经济发展以及改善城郊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但由于长期的人为滥砍滥伐以及林区内到处的陡坡垦殖,造成部分地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加上树种和树龄结构的不当,纯林比例大(多以松、竹为主,占有林地93.34%),混交林少;中幼龄林比例大(占有林地91.4%左右),导致生物自我防治病虫能力较差,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因此东西两山林区的生态功能并不显著。张国枢、肖笃宁认为,大城市郊县地处城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系统中的林木主要功能不是生产,而是美化和改善环境,因此应努力加强以水土保持林、观赏林为主的东西两山的林业生态建设,尽快使不适宜开垦的地段还林还牧,同时调整林种结构,多树种、多层次地间种、套种,以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外,对于地域内由于水土流失、矿业开发、城市化工程造成的“石化”现象以及腹地内的深中丘石质陡坡应种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林木和人工牧草,促使生态复苏,使之不仅成为城郊经济发展的绿色屏障,有利于城郊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观赏的场所。
3.2适度进行旅游区开发、建设,实现城郊人类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共生
景观生态学是土地生态规划、管理、设计和开发的基础。德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第五届国际生态学联合会主席W.Haber教授提出的析分土地利用系统(differentiatedland-usesystem,即DLU系统)认为:在一给定的区域单位(RNU)内,占优势的土地利用类型(起源于土地的适合性和传统)不能成为存在的惟一类型,至少地表的10%~15%必须为其他土地利用或区元(ecotope)保存下来。只有这种通过空间异质性的保持或构建而形成的析分的土地利用,才有利于促进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根据这个理论,对于璧山县东西两山的开发可在立足于传统的适生林业生态优势即林木基质景观(forestmatrixlandscape)的基础上,利用其地段构建要素独特,景观雄、奇、险、秀、幽、旷,自然环境审美特征突出、人文景观集中的风景区。这也就要求,必须以生态环境负载极限作为风景区深化利用的尺度,积极进行风景旅游用地的规划和布局,增大土地利用的空间异质性,形成析分的土地利用。城郊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中心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度假、娱乐和旅游的场所,增强了城郊区位为中心城市服务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山区土地生态系统的适度开发,不仅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生态环境,反而使高度均质化的土地利用类型(林业)的异质化特征更为突出,而异质化是共生的基础,系统异质性越强,反馈关系网越复杂,土地生态系统将越趋稳定。这样,通过对东西两山林业用地的生态合理性的深度开发,一方面将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将使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促进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强,从而实现城郊人类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共生。
3.3建立城郊耕地保护区,积极发展城郊型商品性绿色生态“精益农业”
由于中心城市的扩展、新兴开发区的建设以及城郊生态流廊道(如交通廊道等)的新建和拓展,大城市郊县地域内农业用地类型的非农业化趋势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很有必要将城郊地势平坦、热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水热气配套组合良好、灌溉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捷的区域划为城郊耕地保护区。城郊耕地保护区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保证城郊及城市居民基本的生存条件,即所需肉、禽、蛋、奶、鱼、菜、粮、油等食物的满足,进而增强城郊社会服务职能;另一方面,通过对优良耕地的保护,可以刹住城郊非农业建设乱占滥用耕地的歪风,使之合理、节约地使用耕地资源,自觉集中工业、城镇布局,促进产业配置的空间优化,进而改善城郊生态环境。例如,璧山县可将成渝高速公路、319线以及绵渝等干线公路两侧大约l公里的辐射直径之内的土地规划为一级城郊耕地保护区首先加以保护和利用。这些地域实际上正是城郊土地利用中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的真正“斗争”区。其他离主要交通线稍远地域的土地,如璧南、璧北的浅丘、缓丘宽谷及河谷平坝列为次一级的耕地保护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积极建设城郊“米袋子工程”。至于东西山区、低山山麓深丘以及谷地深丘、部分中丘地则不必加以特别的保护(这当然不排除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和对它们进行土地生态开发),因为这些地域由于受地理位置以及土地级差收益差异的影响几乎很少作为非农业用地使用,因此实施一般保护就行了。另外,作为大城市郊县,其特殊的区位条件、市场条件以及特定的社会经济服务功能决定了它的农业必须以“菜篮子工程”建设为标志,以商品化思想指导生产布局,生产管理上运用城市现代的高科技和最新管理手段,高起点、高水准集约化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城郊商品性绿色生态“精益农业”。许多地区的经验证明,城郊生态“精益农业”的实施,不仅大大提高了鲜活农副产品生产的商品率和产出率,充分地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要,而且通过利用科学技术,大力推广城郊生态农业、庭院农业以及立体农业等集约农业开发模式,增加了土地生态系统食物链循环结构,大大改善了城郊生态环境的自我更新能力。例如,璧山县可在已具雏形的城郊型蔬菜商品生产基地,以龙梭山为龙头的水果生产基地和以享誉中外的“来凤鱼”为龙头的商品鱼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努力从城郊土地生态系统的广度、深度、高度上来积极发展“无公害”精细蔬菜基地、淡季优质水果生产基地以及精养高密度商品鱼池,以促进城郊土地的有效开发,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城郊生态—经济系统。#p#分页标题#e#
3.4改变旧的城郊产业分布格局,建立新的有助于城郊生态经济环境优化和持续发展的空间配置机制
作为大城市郊县,由于它必然承担中心城市空间扩展以及中心城市工业(特别是“三废”等传统工业企业)的扩散,这使得它的生态环境表现出异常脆弱及日趋恶化的特征。因此,我们对大城市郊县的区域生态开发应从整体优化和持续发展效应上对旧的城郊产业配置作如下空间创新:
3.4.1合理调整土地,逐步实现土地的集中与规模经营以及城郊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隐含的“人人分田,家家种地”的平均主义思想留下了一系列后遗症,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农业耕地的平均分配造成土地零散、破碎以及土地经营规模的弱小。例如,璧山县每个农户(以4口人家计)平均只经营3.32亩,平均分成6块,每块仅0.55亩,在人口稠密的乡镇表现更为突出。严重的条块分割,不仅使经济增长的有效空间缩小,而且更为突出的是造成城郊本来就有限的土地相对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掠夺式经营土地,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土壤贫瘠、砾质化现象严重,城郊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合理调整土地,改变城郊农民人人经营土地的现象以逐步实现土地向种田能手的集中,实行规模经营,同时尽快推动剩余劳动力向中心城市以及城郊非农产业的空间位移和合理集聚,是改善城郊农业土地生态经济环境,减轻人口对农业土地负载力的必由之路。
1.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日益重视,城市规划界有关学者在绿色城市、宜居城市、园林城市等概念的基础上,加强了生态城市的研究。下面对生态城市及其他相关城市概念和特征简要进行阐述和对比。
1.1相关城市概念
1.1.1绿色城市
绿色城市是1990年戈德在《绿色城市》一书中提出的,书中探讨了城市空间的生态化建设途径。戈德的绿色城市理论已突破了绿化、美化的旧框架,他认为绿色城市应当具备自然界的完全生存能力、广阔的自然空间、全面的文化发展、保护自然资源以及维护人类健康等要素。绿色城市不仅强调了保持自然和生态平衡,而且更加注重了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可以说,绿色城市是生态城市的雏形。
1.1.2宜居城市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家研究机构能够对宜居城市作出权威性定义。2005年初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对宜居城市概念的表述是:“创造充分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联合国对共建“宜居城市”提出的号召是:“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充满和平、和谐、希望、健康和幸福的家园”。
1.1.3园林城市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特殊环境中提出来的,它的前身是已故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科学设想是:把中国传统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山水园林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使远离大自然的人们,返璞归真,享受自然与物质之美。
1.2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1.2.1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最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城市是人类社会的聚居地,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可持续的符合生态规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生态城市的本质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包容了田园城市、绿色城市、森林城市、宜居城市、园林城市等相关城市的基本内涵。
1.2.2生态城市特征
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以下特征。
(1) 和谐性。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和谐。
(2) 高效性。主要指采用可持续、可循环的生产消费模式,科学、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创新生产力,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
(3) 持续性。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满足当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持城市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4) 系统性。生态城市是由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子系统组成的具有开放性、依赖性的复合系统,生态城市追求的不仅是环境优化或自身繁荣,而且还须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各子系统在生态城市这个复合系统整体协调下均衡发展。
(5) 区域性。即城市与乡村相融合,区域之间密切联系和共同合作。
2. 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
2.1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2.1.1社会生态目标
生态城市的社会生态目标就是社会文明。它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1) 物质生活水平。包括收入状况、消费水平、住房水平、交通状况等。
(2) 社会生活质量。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社会服务水平、社会福利水平、健康娱乐水平等。
2.1.2经济生态目标
生态城市的经济生态目标就是经济高效。它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方面,包括产业结构、原材料、产品、资本、税收值、劳动效率、技术水平等。
(2) 能源方面,包括能源类型、开发利用程度、能源需求等。
(3) 资源方面,包括资源类型、开发利用程度、资源需求等。
(4) 组织管理方面,包括经济体制、企业制度、劳动组织等。
2.1.3自然生态目标
生态城市的自然生态目标就是自然和谐。它包括自然条件、环境负荷、生态环境、自净能力及生态管理水平等要素。
2.2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2.1经济发展指标
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单位GDP能耗、科技投入占GDP比例、绿色产业比重等16项指标。
2.2.2生态环境指标
包括森林覆盖率、城市空气质量、城市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等20项指标。
2.2.3社会进步指标
包括城市化水平、集中供热普及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万人大学生数、平均预期寿命等20项指标。
3. 滨海生态城市的规划要点
近年来,生态城市规划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国际上许多大城市如美国华盛顿、澳大利亚堪培拉、日本广岛等都已进行了生态城市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在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也正在逐步推广,天津、广州、厦门等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已完成了生态城市规划编制,并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
3.1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滨海生态城市由于一侧临海,其城市形态一般很难布置成集中型和星座型,只能布置成带型、组团型或单侧放射型。
滨海生态城市在进行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时,应从根本上避免形成单核心形态的大城市,要规划引导城市沿主体轴线背向海滨扩展,形成多组团放射状结构或带型结构。
3.2生命保障系统规划
生命保障系统是滨海生态城市的生存载体。它主要包括:①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②土地利用与保护规划;③能源规划;④交通规划。
3.3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生态绿地系统是按照城市生态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通过合理的空间组合配置而形成的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生活的体系。
(1) 要打破城市行政区域界线,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努力提高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
(2) 合理布局城市绿化,改善居民休闲、游憩环境,减少汽车尾气、烟尘等环境污染。
(3) 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物栖息和迁脊婊预留空间和通道。
3.4生态产业规划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生态功能的产业。
生态产业规划是通过生态产业将国土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城乡一体、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的方法。
3.5宜居环境规划
宜居环境应当是环境优美,秩序井然、街道干净整洁、生活设施方便,绿化赏心悦目、公共交通四通八达的和谐优美环境。生态城市规划在创建宜居环境中,应考虑:①生态建筑;②生态景观;③生态社区。
4. 实例研究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辽东半岛中部的渤海之滨,陆域面积268kO,海岸线长25km,人口42万。2007年年初,营口开发区着手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定位为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综合性港口新城。近3年来,营口开发区着力打造宜居城市,并已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此平台上,逐步开展了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
4.1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前,营口开发区先期委托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进行了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布局及城乡统筹发展三大战略课题研究,然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地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总体目标下,研究和确定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五区、三带、四廊、两园”空间结构。
“五区”包括中部主城区、南部新城区、熊岳古城区、东部芦屯红旗片区和北部望海片区。采取开发新城区、完善主城区、保护古城区、发展培育组团片区的方式,统筹规划,有序推进,逐步构建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结构。
“三带”包括西部海滨旅游带、中部城市旅游带和东部特色旅游带。
“四廊”指熊岳河、二道河、红海河、沙河四条生态走廊。
“两园”指北部的临港工业园区和东部的滨海工业园区。
4.2生命保障系统规划
4.2.1水资源规划
营口开发区尽管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城市人口、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张,水需求量随之急剧增长,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锐,为此开发区制定了以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和措施。
(1) 制定并实施水资源地保护规划。
(2) 规划并兴建碧流河供水工程和大伙房输水配套工程。
(3) 提高耗水量大产业准入门槛,减少水资源消耗量。
(4) 规划和建设污水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率和中水回收利用率。
(5) 改造雨、污水排放系统,有效开发利用雨水。
(6)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4.2.2土地资源规划
土地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城市土地资源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1) 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布局,集中布置工业区,组团布置生活区,使城市土地利用效能最大化。
(2) 控制城市发展规模,防止城市建设规模无限扩张。
(3) 科学修编土地利用规划,严格保护耕地。
(4) 集中消灭城中村,按规划选址建设保障性住宅回迁安置动迁居民。
(5) 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撤并村屯,通过宅基地复垦和置换,挖掘利用土地潜能。
4.2.3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1)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洁净能源。
(2)提高耗能量大产业准入门槛,实行节能降耗战略。
(3)推进节能生态设计。
4.2.4交通规划
(1)发展轨道交通,规划和兴建市域轻轨。
(2)建设六纵六横大路网,构建10分钟经济圈。
(3)规划大公交系统,实现城市公交与高速铁路客运站零距离换乘。
(4)编制城市停车场设施规划,解决停车难问题。
4.3绿化水系规划
2009年7月,辽宁省推进城市绿化和水系规划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营口开发区召开,开发区生态化的绿化水系景观收到来宾的热烈赞叹。
4.3.1绿地系统规划
(1)由块状绿地、带状绿地、点状绿地和楔形绿地共同构成绿地规划系统,保护了自然生态,改善了人居环境,美化了城市景观,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
(2)绿化植物由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进行科学配置。
(3)块状绿地规划有望儿山温泉风景区、熊岳植物园、青龙山公园、碧霞山儿童公园、世纪广场、山海广场等风景区、公园、广场。同时,还在开发区行政区域,与相邻的盖州市采取同域发展模式,规划了大青龙山风景区,使之成为开发区东部的绿色屏障。
(4)带状绿地规划有熊岳河、二道河、红海河、沙河四道绿色走廊,以及以平安大街、日月大道、山海大道为代表的道路绿化带。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绿带,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绿化环境。
(5)点状绿地规划有街旁小游园、厂区生产绿地和居住区景观绿地,方便了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
(6)楔形绿地规划有海滨绿化防护林以及沈大高速与哈大高铁之间长19km、宽160―450m的生态林。楔形绿地以乔木为主,很好地营造了森林城市的效果,使之成为开发区的绿肺。
4.3.2水系规划
(1)开发区水系由熊岳河、二道河、红海河、沙河四条河道,月亮湖、鹊鸣湖、东塘、东山水库以及辽东湾海岸组成。
(2)河道规划主要是在治理河道、提高河道防洪标准的同时,增加园林绿化景观,做好亲水文章,使之成为开发区最具特色的生态景观绿廊。
(3)湖塘规划主要是在保护湖塘、开掘运河,调节河道水位的基础上,以原生态为基调,适当配置绿化草木和景观小品。
(4)海滨规划主要是打造生活海岸线,满足城市居民与观光游人的海水洗浴和观海听涛需求。
4.4旅游系统规划
4.4.1西部滨海旅游带
西部滨海旅游带紧紧抓住滨海优势和特色,主要规划布置了下列景区:
(1) 望海珍珠湾景区。重点开发望海渔业文化、龟石滩风景点和滨海大道跨海大桥景观特色。
(2) 墩台山公园。站在墩台山公园观景塔上,可俯瞰营口港、华能营口电厂、鞍钢鲅鱼圈新厂。
(3) 月亮湖公园。城市中部的二道河、红海河汇于月亮湖入海,形成天然的海滨湖泊,现已规划建设成为开发区重要的休闲娱乐景点。
(4) 海滨温泉城。合理利用熊岳温泉资源,采用管道引水方式,将熊岳温泉和天然海水引入,形成集休闲、洗浴、疗养、观海、商务于一体的海滨温泉城。
(5) 河海风情区。位于熊岳河入海口,其主要功能有休闲、游憩、商务和高端居住。
4.4.2中部城市旅游带
中部城市旅游带强调和贯彻统一规划、以人为本、注重文化和简洁淡雅的原则。
(1) 青龙山公园。挖掘和深化开发区“鱼跃龙腾,奋发图强”的鱼龙文化,使之成为城市居民登山健身和休闲观光场所。
(2) 碧霞山儿童公园。规划有山顶广场、树园、教育园、石园、沙园、健身园等六个功能区,供开发区的少年儿童和中老年人游乐健身。
(3) 世纪广场。占地26.8hO,规划有音乐喷泉区、中央休闲区和四周绿化区,为开发区市民休闲集会场所。
(4) 平安大街。纵贯整个开发区,全场19.6km,是我区最长的街道绿带和中央景观大道。
(5) 平安广场。其最具特色的木制亲水平台,在闷热的夏夜,可供人们亲水纳凉。
4.4.3东部特色旅游带
(1)望儿山温泉风景区。通过对敬母文化的发扬传承和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望儿山主题公园、熊岳植物园和温泉度假村。
(2)大青龙山风景区。该景区主要是开发城郊旅游产业。
(3)何家沟滑雪场。该景区的规划建设,大大推动了开发区冬季旅游的开展。
(4)特色农业游。主要是针对东部绿色果业园和绿色蔬菜园的开发,发展果菜观光、采摘等农家乐特色旅游业。
4.5产业规划
4.5.1优化产业结构
(1)以鞍钢鲅鱼圈新厂为龙头,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
(2)宜居营口港和高速、高铁等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和旅游业。
(3)发挥辽南果菜农产品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和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
4.5.2调整产业布局
(1)毗邻营口港和鞍钢新厂,规划布置临港工业区。临港工业区规划面积35kO,按照一区多园开发模式,形成钢材精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和科技孵化园等专业园。
(2)发挥滨海优势,规划布置滨海工业区。滨海工业区规划面积19kO,规划布置有电子信息产业园、轻纺服装产业园、塑料产业园和新型能源产业园等专业园。
(3)在开发区东部规划农业产业区。农业产业区规划布置有绿色水果园、绿色蔬菜园和绿色食品加工园等特色设施农业园区。
(4)在金港大道、黄河路沿线,规划布置港口物流园区。建立整体功能完备的现代物流网络和辐射东北亚的综合物流基地。
(5)在城区规划布置休闲观光类旅游业、金融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
4.6生态居住区规划
4.6.1新居住区规划
(1)规划原则。包括生态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方便性原则。
(2)规划技术。包括自然仿生与节能技术,综合开发与清洁技术,景观与功效兼顾技术等。
(3)规划目标。人文与自然协调共存,物质繁荣与精神健康共享,生产与生活综合开发,快速公交与远程通讯相互结合。
(4)规划内容。安全与健康的居住环境,舒适宜人的居住条件,便利完善的配套设施。
(5)保障措施。包括规划设计条件制度,规划联审制度,规划方案公示制度,规划监督检查制度和规划竣工验收制度。
4.6.2旧居住区改造
(1)改造完善旧居住区市政配套设施。
(2)搬迁旧居住区夹存的企业。
(3)拆除临建、违章建筑,增加绿地和小品,改善居住区景观环境。
(4)完善社区服务与公共设施,提升居住区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