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工艺的意义

传统工艺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工艺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工艺的意义

传统工艺的意义范文第1篇

历史上的物质遗存虽然珍贵,但并不能完全担负起延续我们民族历史文叫的重任,传统文明的延续是由物质形式的遗存与非物质的因素来共同承续的。先生指出:“文化的物质设备本身并不是一种动力。单单物质设备,没有我们可称作精神的相配部分,是死的,是没有用的。”传统手工技艺等的非物质因素的价值正属于这种精神范畴。具体到传统手工技艺而言,其物质形式的遗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容易受人的重视和保护;但其非物质因素因具有活态流变性,所包含的“文化记忆”也就容易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被人忘记。所以,当我们精心保护一件传统工艺品时,也应该同时关注它所体现的特定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精神、情感、思维方式、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

当然,传统手工技艺的非物质因素作为活态的文化,因为受到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其自身形态的限制,必然会使它的社会存在基础日渐薄弱,最终面临消亡的危险,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对传统工艺非物质价值的继承和保护,更不能去人为地破坏它。我们只有保护或重新唤起这种非物质的“文化记忆”,才可能了解传统工艺的内涵,把握这种文化的整体意义,否则,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其中蕴含着的人类的智慧和精神血脉,这种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我们以剪纸为例。剪纸是劳动者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其历史与地域的跨度都相当大。在陕北的农村里有这样一种习俗,女孩子从四岁起就要跟随母亲学习剪窗花,承担起用剪纸来美化家庭生活、祈福驱邪的任务,妇女们以剪纸来寄托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靳之林认为,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可视形象的民族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文化基因密码的传承”形态之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农耕文化中,男人主要以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妇女主要以剪刀从事艺术的传承”。可见,剪纸等传统手工技艺已经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节日风俗、人生礼仪和理想信仰等方方面面。因此,当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在精神层面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时,它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就绝不是在工艺品商店中大量销售的剪纸工艺品可以承载和体现的了。

再如,中国古代的玉器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与其它材质的器具相比,它蕴含更高的价值观念。随着玉器制作技术日臻完善,其社会功能涵义得到深化,价值理念也得到了提升。后来,玉器演化成为统治阶级道德标准的物化形式――“礼”的化身。而在儒家文化中,玉温润、高洁、坚硬的特质又成了君子的象征,充当了最高道德标准的载体。因此,考古学家或工艺美术理论家在研究玉器时,一定不会把考古遗物或工艺、技术孤立起来研究,而是将其置于古代社会之中来综合考量,并深刻挖掘这种传统手工技艺的非物质价值。

总体来说,传手工技艺的非物质价值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历史价值。传统手工技艺可以承载丰富而鲜活的历史,反映整个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存状况,折射民族的集体心态和行为模式。为我们提供直观、形象、生动地认识历史的机会;第二,文化价值。传统手工技艺是民族文化的生动表现,能映现出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第三,精神价值。传统手工技艺是民族生命力、精神的寄托,以及民族文化复兴和民族文化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之一。总之,传统手工技艺的作品既是某种技术的载体和物化形式,也体现着重要的历史、文化、精神价值。

二、传统手工技艺的基本特点

1、历史传承性

从历史角度看,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主要是依靠世代相传而得以保留,一旦这种传承停止,也就意味着这种工艺的消亡。在民间,技艺的流传往往是靠口传心授,并且有很强的家族、地域和民族色彩,传承人的选择是非常严格的。这种时代相传、一脉相承的延续性,不仅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佐证,更重要的是,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精神也以传承的方式活在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中。在一定意义上,保护了它们也就等于保护了我们的历史文明和传统文明的完整和独立。例如,当我们把唐代古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西北农村的泥玩具放在一起时,就会发现,无论是题材、造型、制作工艺还是艺术风格都惊人地相似。千百年来工匠们一直延续着这种工艺,而孩子们也一代一代地玩着这样的玩具长大。人们只知道这种工艺是“老人们传下来的”,是有历史渊源的,是美的、善的、好的,所以也有责任传给下一代,即便讲不出它美在何处、好在哪里,也同样能感受其中凝聚的情感与精神。就这样,一代一代人的个体意识通过这一工艺传承与地域乃至整个民族的集体意识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而从小玩这些玩具的孩子们,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这个民族产生一种深入情感和精神的认同。

2、多元一体性

传统手工技艺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的,与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态、宗教、信仰、生产水平和生活习惯等。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统一时间长、民族交流频繁、文化多元化的国度里,传统手工技艺跨地域和跨文化的横向传播就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例如,家具作为一种陈设工艺,与使用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三国时期胡床(马扎)及其制作工艺传入中原,继而发展成圆凳和方凳,逐渐改变了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也改变了中国人居室中以床和席位中心,家具低矮且没有固定位置的情况。这正是由于传统手工技艺跨地域、跨文化的传播所造成的,无形之中两个民族的思想观念通过一种工艺融合在了一起。再以年画为例,它是春节年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在中国广为流传。明代中叶以后,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出现了成熟的风格流派,并最终形成了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江苏苏州桃花坞等木版年画产地。虽然年画的制作技术和艺术特色不尽相同,但它们的题材、功用和基本艺术元素又是一致的,而且都传达百姓对于现实生活的期许和美好理想的追求,在这一点上它表现出一种民族的趋同性。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正因为如此,同一类传统手工技艺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地域或文化域内,在具备共性的同时,又会带有本区域的烙印。那么传统手工技艺的地域性和流变性恰恰说明了我们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也就等于保护了记录我们民族变迁、融合史的活化石,也是培养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

三、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中的关键问题

传统手工技艺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无形”性,看不见、摸不着,只能让我们去感受和领悟,这种特性为它的保护工作提出了难题。但从理论上讲,“有形”与“无形”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就像一枚 硬币的两面一样,相互依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物的保护达到保护“非物”的目的,即对传统手工技艺实施“有形化”的保护是我们可以采取的重要方式。但这样的保护究竟意味着什么,保护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能使传统手工技艺的非物质价值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和探讨的。

其实,保护传统手工技艺也就是对其文化内涵、审美价值的探索和研究,对传承人的扶植与保护,以及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弘扬等等,但最根本的保护目的是为了理解传统手工技艺存在的真正意义,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不竭的资源。为了确保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命力,在对其实施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两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性的保护

整体性保护是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关键所在。无论哪种手工技艺,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产物,抛开了具体的环境,传统手工技艺便会消失。如果没有了整体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就很可能会失去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如果人为地改变原有的人文环境,或是使传承人离开他所生存的文化空间,那么技艺也会变质,甚至因此失去原有的价值。例如,传统的祭祀活动中供奉的各种丧俗纸扎,像纸人、纸马、纸花轿等物品,无论造型、色彩都体现一种艺术性和审美性,但它们却是人们用来祭祀供奉各种神灵、先人的替代物,这种非物质的象征涵义只有在祭奉仪式的过程中,将它燃烧化为灰烬,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再如元宵节中的花灯、傩堂戏用的面具、清明时放飞的风筝等,它们既是一种静态的传统工艺,同时又具有动态的表现形式,如果仅仅将它们放置于博物馆的橱窗中是难以体味其内在涵义的,只有把它们放归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中去,才能探求出它们与人们生活的本质联系及它们内在的精神蕴涵,进而对它们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

2、可解读性的保护

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解读是对其有效保护的基础。从对一件传统工艺作品的欣赏中,我们不但可以辨识出它的历史年轮、演变规律,而且能够解读出它内在的精神蕴涵,也就是说,解读出该民族传统文化最深厚的根源,如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心理图式和价值观念等。例如,民间年画题材广泛,传达出的意念纯朴丰富,主要是通过寓意、谐音等象征手法来表达人们的不同愿望与期许,像“鹿鹤同春”、“如意加官”就有迎祥纳福、加官进禄的意思;像以童子和仕女为题材,内容为抱瓶、采莲、佛手、仙桃,表示子孙繁衍、福寿无边的涵义等。此外,由于传统手工技艺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还反映出特定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比如说,鲁北的传统泥塑中有一种祈求祝福用的泥娃娃,形象憨厚、天真、朴实,白白胖胖,惹人喜爱,这类泥娃娃常被放置在儿媳妇的房里。进一步探求,可以发现这是鲁北婚俗中的一种现象。在当地秋收过后,乡间的人们便开始走访亲友,提亲说媒,在腊月前后多有打发闺女、娶媳妇、办喜事的人家,这是农家人的大事,农家人盼望在来年新春新生命开始的季节里,这个可爱的泥娃娃,能够变成一个有生命的真娃娃。在这个祈求新生命降世的过程中,给农家人带来的是对美满幸福的真实的希望。这种隐含在“泥娃娃”中的民俗心理,已经久久地烙在农家人的心坎上,一代一代,约定俗成。

可见,传统手工技艺及其作品承续着各民族社会生活、思想风貌、审美情趣等极为广泛的内容,所以我们不但要继承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形式,更要解读它的内容,从中汲取精华,这样,我们所继承和保护的传统手工技艺才不会丧失其真正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随着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这种以非物质形式承载的文化记忆更容易被我们忽略和忘却。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整体性和可解读性的保护,使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体现人类生产、生活、思维的一种方式,才能使我们在守护人类自身的精神家园,以及创造新的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永远葆有深厚的文化资源。

注释:

[1]:《文化的物质面与精神面》,《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

[2]参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3]同上。

[4]靳之林:《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发展》,见《关注母亲河》,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5]同上。

传统工艺的意义范文第2篇

所以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实际上就是工艺的起源与发展。

文明发展后,工艺普遍地关系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宗教习俗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亦即当工艺超越实用,至追求美化或精神象征意义的阶段时,自然与人类的精神文明发展息息相关。例如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从出土的陶器上发现刻有斧头及表示日出日落的日、月、山形组合图案,用来象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近代民间建筑,也不乏“日中金鸡” 、“月中玉兔”或鸡兔图的木雕、交趾陶装饰纹样,这些图案纹样都明显地表达了相同的生活作息观念。

换言之,利用工艺表现中华民族农耕社会的生活规律、时间变化,至少延续了五、六千年之久。这类图案表面看来,不过为了美化、装饰,但实际上,却具有另一层象征意义及内涵,亦即工艺可能反映出实用目的、生活技术、生活方式之外的含义――诸如一个民族或居民的共同美感经验、文化意识形态等。

工艺文化的设计思想,还在于由根本的实用目的之上所发展、衍化出的种种功能。

工艺反映物质文明也反映精神文明,一种日用生活必需之工具,可能演变为含蕴其它意义的工艺品。例如玉器中之玉刀,保留了刀子这样工具的样式,但已失去刀的砍切功能。也有刀子仍采用原有的金属材料,欲制作得更锐利,合乎实用的机能,但它却不被用来从事实际的砍切活动,而是被当作收藏的艺术品或身份象征物、仪式用品等等。

因此,工艺也可反映圣俗意识形态。与食、衣、住、行等有关的日用工艺原为世俗之物,但也可能被提升为“圣”的象征,反映使用者祈愿“由俗入圣、超凡入圣”的心理。

例如独特的楚文化融汇了中原文化、南方土著文化等多种元素,工艺造物者借助天时、地利,善于利用当地盛产的天然材料。江陵马山1号楚墓所出土的漆器工艺品“辟邪”,据考证为呈放装饰物的支架。虎头、龙身、头上昂、嘴微张、露齿、低腰、短卷尾,作行走状。两条前腿都在右侧,两条后腿都在左侧,当然可以猜想这是将就了材料,但更有可能是作者故意选择了这个特殊的材料,以求增强怪异的气氛。这种漆器的流通,代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路线,由此可见工艺的文化价值。

工艺之超凡入圣最好的代表莫过于殷周青铜礼器,象铜鼎的形制不外烹调饮食器,却被升华至国之重器,甚至象征国家兴亡,十足反映“道器并重”的美学观,不可否认地,也因此诞生了举世闻名的青铜工艺文化。

工艺美术图案,有写实模样,也有抽象模样,因受众和目的之不同而产生了多样性。

以“如意”为例,此一器物起源自代替人手的搔杖,俗称“不求人”,本是至今民众仍在搔背痒的工具,不足登大雅之堂,到元朝时,却经过美化成为士大夫、文人的手执物,成为社会流行风尚。如意也是僧具,梵名阿那律,供讲经僧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后来用来代表佛家,如同朝吏手中之“笏”。至此搔杖已成超乎搔痒之用的如意,但仍保持原始搔杖柄端作爪形之状。到了明清时代,出现只供赏宝进献、象征吉祥的如意,其形状已难令人与搔杖联系在一起。

从如意形制变化及其实用、审美、象征三者之密切关系,足以反映工艺品使用功能的转化及其文化内涵的发展。

若从文献角度来考究传统工艺美学,记录着中国古代工艺和科技传统的先秦考古古籍――《考工记》可供参考。

这一部中国最早的工艺著作有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时、地气是促成材美、工巧的两个客观因素,而材美工巧却直接体现在工艺品之中。这是中国传统工艺的原则,“材美工巧”至今依然适用于各种工艺品类,证明了中国人自古已有先进的工艺美学观念。

《考工记》又说:“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这说明了百工的共同性,在长期不断的经验累积与实践活动中,工匠们利用自然材质,根据生活实际需要、使用机能,将材料加工成器物。

《考工记》将百工分为攻木之工(木工艺)、攻金之工(金属工艺)、攻皮之工(皮革工艺)、设色之工(绘画染织工艺)、刮摩之工(雕刻工艺)、搏埴之工(制陶工艺)等,而每一种手工艺之下又都细分为几个子系统,详分三十项专门的生产部门,分工之细足见当时的设计、工艺技术之讲究。

将《考工记》的美学观与近代工艺、设计观念比较,一点也不落伍,譬如强调在适应自然风土条件下产生的生活技术,重视使用机能,合乎使用目的,以及讲究素材美、材质感,除了可供回顾历史传统工艺美学之外,亦可为现代工艺提供借鉴。

第一:工艺的实用原则原指适合实际需要,以日常生活之使用机能为目的,但传统工艺在如今往往被强调其古董价值,使用机能反而被忽略了,在现代生活里,其机能性值得重新再肯定。

第二:传统工艺具有孕育于自然风土的特质,例如有景德镇的瓷土,才有产生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的可能。四川地区因盛产竹材,才使得竹工艺长足发展,适应了生活的实用需要。因此一种技艺除需要长期持续的作业、时间的磨练之外,也往往需要在顺应自然风土条件下才能逐渐完善。

由以上所述之观念,或可以综合来考察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存在的课题。以明式家具为例,其合乎使用机能的木制结构及简素的线条美感无不令人惊讶,仿佛明代已进行过一场类似德国包豪斯之现代合理主义的造型革命。

明式家具一般指明代苏州式的家具制造格式,且多用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光润的紫檀、红木、花梨、杞梓等木材制成,造型大方,结构单纯简练,不加繁琐装饰,充分利用木材固有的色泽纹理,做到既适用又美观,与清代中叶以后追求繁琐雕琢的形式、忽视实用价值者,恰成对比。

换言之,明式家具无形中达到了现代生活道具所要求的简素,且合乎使用机能的要求,所以有人认为明式家具具备现代精神,应是指它材美工巧,代表了美、形态和机能的结合,又能与现代建筑空间相调和,自非有些徒具形式之现代工艺所能比拟。同时它更具有文化内涵,因为明式家具也代表了中国人独到的生活美学、空间观念及民族艺术美感。

传统工艺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法律保护 传统手工艺

一、传统手工艺的概念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为传统手工艺打破了其封闭性提供流通渠道,传统手工艺终将会以工业化所不能代替的独特的 “居家劳动”方式开创传统手工艺现代化生存的新格局。这就要求传统手工艺品要不断嵌入鲜活的元素,立足当下,比较消费者的选择,参悟创作和演变的实质,改变以往对传统的、被动的接纳、简单的,才能在如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找到新的表现形式,传达一种新的意境。只要把传统的技艺与人们生活审美需求结合得贴切完美,就能赢得无限的市场价值,就能传承好传统手工艺的区域信仰,释放出传统手工艺品中蕴涵着的历史与现实的积极意义。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介绍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手工艺,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吹糖人、石雕、木偶、皮影、陶器、瓷器画像石民画像砖、蜡染、扎染、夹染、蓝印花布、刺绣、织锦剪纸、风筝、灯彩、扇子、脸谱、面具、饰物、玩具等,内容大都是积极向上、富贵如意、长寿健康、富贵有余、子孙满堂等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广泛流传,用于民间传统宗教、传统节日和民族饰品等。这些民间工艺品广泛流传,有趣生动,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其中剪纸又叫窗花或剪花。剪纸和其他手工艺品一样也是有着深远的历史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剪纸作为民间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不仅是因为它通过了剪出来的形状所要表达的意义。他同时具有了普及性,实用性,和审美性。

三、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法律保护现状

传统手工艺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生存状况难堪。所以,传统手工艺的法律保护也越来越重要。经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大量的宣传工作,我国的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法律条文的出台,为非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依据。值得一提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强韧的法律保护。

传统手工艺的经济价值得到认可,为国民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效益。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原本是落后贫穷的地区,传统手工艺资源得到开发后,大量的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很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财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人们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的积极性。

因为此前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传统手工艺的重要价值,所以对传统手工艺的灭失也保持漠然的态度,当人们意识了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时,纷纷起来保护传统手工艺,防止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的消失,这样子才使大量的传统手工艺得到了及时的保护和传承。

四、传统的手工艺保护还存在问题

第一,传统手工艺的法律保护意识不强。不断扩大的商业进程冲淡了民间传统文化的挑战,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人们对手工艺品失去了信心。

第二,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了对传统手工艺保护的专门立法,让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没有专项的法律保护。

第三,缺乏对传统手工艺的私有权的保护,单纯强调行政保护。只要赋予私人财产所有权时,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会效率。

第四,经费投入欠缺,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建档、普查,以及修建博物馆、展览馆等进行保护传承都是需要投稿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

五、国外的保护措施与政策

世界上制定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法比较早的国家是法国,在两个世纪前,法国先后写有9部关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文件。并且《景观保护法》《考古发掘法》等法典都分别进行过1~2次的修订,虽然不像日本、韩国那样有专门的“文化财产”法律文件,但这9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文件,也足以支持手工艺行业的发展与保护了。

1984年以来,法国对一些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手工艺的保护更是全力以赴,政府对这些行业不征税,同时每年会从财政中划拨一定款项对其进行补贴,但条件是这些手工艺者必须招收至少一个学徒,从而完成手工艺传承的任务。

六、传统手工艺的法律保护建议

(一)制定专项法规,加快立法步伐

我国虽然也出台了不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但传统手工艺的特殊性,必须制定专门的法规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流传。

(二)明确传统手工艺的私权属性,赋予知识产权保护

纵览相关法律文件,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是一味地强调行政保护,强调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义务,而未提及私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回避了这个问题。传统手工艺是民间智慧、手手相传,知识产权制度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要真正实现对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的保护,现实的选择应当是民事保护和行政保护双管齐下,缺一不可。

(三)明确监管部门的权责

由于没有明确法律监管部门,使得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收入不乐观。我国的皮影制作技艺据记载,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分南北两大派系,从中又因为文化差异,地方特点不同,又分为无数个小派系,各地各派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致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烫平、缀合成等八道工序,制作一个50厘米高的皮影人物需要手工雕刻3000多刀,用时一个星期左右。相比之下,机器制作就方便多了,只需要在电脑程序里输入编写好的程序,然后连通雕刻机开始镂刻,一个同样大小的皮影人,需要时间大约半小时,然后进行上色、缀结,全部完成也就需要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制作完的影人工整划一,线条流畅,没有失误,还可以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如果是工人流水线作业,效率就又可大幅提高,相比之下,机器生产的成本是手工制作的几十分之一。如果只作为工艺品出售的话,一个机器制作的50厘米的影人在网上可以卖到百元左右,在实体店或旅游商店则标价要高上几倍,而手工制作的影人,艺人们在向商场供货的时候,也就二三百元。

(四)加大资金投入和培养人才

由于对于传统手工艺保护经费投资不够,严重影响了工作开展。许多地方没有相关的专业研究人员,保护工作都要靠第三副单位才能开展,普查力量薄弱。

高素质专业人员的匮乏,使保护工作缺乏总体规划和前瞻性研究,规划不落实,政策不到位,措施不具体,工作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作者单位为大连市育明中学)

参考文献

[1] 梁太鹤.传统工艺研究与传统工艺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1995(4).

传统工艺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1-0037-05

民族传统手工艺不仅是提供物质产品的手段,更是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保护民族传统手工艺是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现代乡村旅游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为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提供了契机。

一、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特点

民族传统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范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最新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付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从这一定义出发,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因此,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规定,民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

传统手工艺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1)就地取材。制作民族传统手工艺首选的材料,一般都是当地具有的自然资源。如布依族蜡染的靛蓝等材料,这些原材料都是取源于当地的自然界,它不会给人的生存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美。 (2)固定的工艺流程。民族传统手工艺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代代相传沿袭至今,其工艺制作流程是较为固定的。艺人们认为工艺制作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和顺序,都是神圣不可变动的,也是保证祖传手艺不走样并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3)单一的保护方式。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方式是单一的,大体说来有“传内不传外”的家传式,还有口传心授的师徒式,至于学得怎么样就要看个人的领悟能力了。从事手工业制作的艺人,要想达到一定的水平都是靠多年的积习,从中逐渐总结和获取丰富的经验,他们一般不善于表达和描述制作工艺的流程,徒弟们一般都是边看边学,有样学样,久练而自通的。 (4)较强的实用功能。民族传统手工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创造性佳作,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也正因为这一特性使得很多民族传统手工艺得以保留至今。 (5)地域的差异性。同一工艺种类因地域的不同,在取材和操作流程上也会不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传统工艺,带有明显的不同时代特色和地区特征,这种文化底蕴的多样性正是传统工艺的魅力所在。

传统手工艺具有非物质文化所具有的特点。它们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传承性。传承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被人类以集体、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其传承方式是抽象的,传承方法是多元的,传承过程是独特的,传承的结果是变异的,并且在稳定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 (2)社会性。社会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特有遗产,它的生成、存在和传承都离不开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创造能力、认知能力和群体认同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的社会性表现在人类实践的价值性、综合性和集体性上,是各种形式、功能和集体参与者的综合体现。 (3)无形性。无形性是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比较中而显现出来的。无形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是以一种变动的、抽象的和依赖于人的观念、精神存在,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相对的。 (4)活态性。活态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断被开发利用的活态文化,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不断开发利用才能使其保持久盛不衰的活力。 (5)民族性。人们一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内涵的文化成品,经过每个时代的过滤形成精品,积淀了各时代的精粹,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特色。可以说它们是民族灵魂的一部分,是随着民族的兴亡而兴亡的;它们又是超时代的、可以传世的,但完全的跨民族移植是难于做到的悯。 (6)大众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中曾被表述为“民间文化”、“传统文化和民间创作”,在我国曾被称为“民间创作”。它们主要产生于民间,在大众中流传并经过历代民间艺人集体改编和创新。通过大众的认可而传承下来,因而它们具有大众性的特点。 (7)脆弱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传承方式的特殊性以及与物质载体的紧密联系性,所以很容易随“人”的主观意识或受外界环境的侵袭而发生改变,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重拾较难实现,一旦破坏很可能就面临消亡的危险,因而具有脆弱性。如某些传统手工艺技术,由于年轻人价值观念不同,不热衷于传承此技艺,因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于保护,甚至会随着身怀绝艺的老人去世而彻底消失,极具脆弱性。

二、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传统手工艺等民族技艺的生存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笔者曾对贵州省贵定县音寨村布依族文化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当走进音寨布依族村寨的时候,除了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穿布依族服饰外,50岁以下特别是三四十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普遍都不会说本民族语言,基本不穿本民族的服装了。年轻人从服饰穿着上已经很难反映出民族特征,布依族村寨自己纺织缝制的土布服饰已经很少见了,而像蜡染、刺绣等这样的民族传统工艺更是失传惊人。现在音寨村布依族村民新修的住房,多是2―3层的砖瓦房或者水泥瓷砖铝合金玻璃窗平顶房,传统的“干栏”式建筑风格,板壁瓦房和上楼下圈的楼房、石板房、石头房基本上被拒绝在新修的住宅之外了,只有寨子中少数剩存的老房子还残留着传统的建筑特色。通过对音寨村的实地考察与分析,笔者认为民族传统手工艺技艺正日渐萎缩,确实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的问题。其原因大体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手工技术被大机器生产体系所代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世纪初西方外来商品大肆冲击中国市场以来,打破了中国人沿袭了数千年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商场的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极大地丰富 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当这些同样能满足人们需求却更加方便、实用、物美、价廉的工业产品大量涌进民族村寨的时候,传统手工艺品原先所拥有的市场也就逐渐地被挤占了。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传统手工艺市场的冲击呈加快之势,导致传统手工艺只能在尴尬中求生存。

第二,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化。任何一种工艺的保护都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而现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年轻人都已不再穿戴民族服饰,对本民族的节日和传统文化所知甚少,他们有的在外读书、有的外出打工挣钱,而不愿意学习既花费时间收入又欠丰的手工艺。譬如,蜡染是贵卅I山区包括布依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千百年来赖以维持生计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传统工艺。然而现在年轻人已经不喜欢穿土制的染布衣,也不再重蹈蜡染之路,作坊里的工匠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传统手工艺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年轻人认为学习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没有前途,传统手工艺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第三,原材料的短缺。有些民族传统手工艺尽管一直保留至今,但由于原材料的短缺,已无法保留原来的真面目了,如现在少数民族服饰材料,有许多已由现代工业生产的化纤、人造丝等布料,替代了原来手工作坊的传统麻、棉布料和蚕丝。

第四,管理机制的滞后。20世纪80年代传统手工艺处于繁荣期,由于生产规模和加工队伍发展过快,导致产量过快增长。进入90年代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行业机制的转轨等因素,使得传统手工艺行业似乎难以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总体上在走下坡路。同时滥、劣、廉产品充斥市场以及管理模式的陈旧,也加速了传统手工业生存空间的恶化。

第五,自身发展缓慢。在工业化大生产时代,许多行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民族传统手工艺却发展异常缓慢。除了政府资金的投入不足、人才紧缺的原因外,还因为自身缺乏创新而“一成不变”。如现在的布依织锦尽管图案很多,但多以传统图案为主。这种缺乏创新、质地厚重、图案单一的工艺品很难适应市场的要求。其实织锦可以在保持本民族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织锦的长处,再融人现在的因素设计出新的图案。手工技艺文化有时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正因为它具有无形性、脆弱性、传承性等特点,对它的研究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学习国外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花大力气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使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传承与弘扬。

三、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对策

笔者所调研的音寨村自被贵州省布依学会命名为“中华布依第一寨”之后,人们才发现抢救和保护布依族文化的精粹是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贵定县在“十一五”规划中强调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完善文化网络建设,加强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物的保护,努力挖掘和发扬贵定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以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文化为主线整合县内文化资源;全面修复和亟须抢救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族村寨的保护和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因此,保护民族传统手工艺等传统文化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维护。

第一,树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意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可能成为创造无限财富的源泉。产业化时代的原材料是煤、石油和钢铁等,农业时代的原材料是泥土、原野和家畜等,信息化时代的原材料是材料、信息和知识等。而创新时代的原材料则可能是故事、传说、神话等,因为这个时想社会的媒体可能是图画和图像。而这些故事、传说、神话等,恰恰存在于那些发展相对滞后,保留传统文化比较多的少数民族群体之中。这也就是说,最容易寻找到理想社会资源的地方是那些原住民和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应当以民族共同体的名义,提出保留没有污染的土地、自然、药用植物,以及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的所有权和著作权问题。

第二,明确保护和开发的范围。民族文化如果受到破坏性、掠夺性的过度开发,必然会导致一些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退化和丧失。不应当提倡把民族文化过滥的开发为旅游商品,对于这类商品要适当地采取保护措施。对有些濒危资源实施适度开发或不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能够开发成旅游对象的民族文化,应当主要是“显在文化”,即显露在外与特定物质关系紧密相连、有明确物质形态与之对应,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东西,如实物、住房、服饰、交通设施、生产工具、寺院、语言、文字、风俗等。而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隐性文化”,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不以特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它是不容易被人们感知的东西,因而就不适合开发成旅游产品,否则将会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极大的破坏。因此,不应当提倡民族文化对旅游市场全部开放,也不宜对民族文化进行过度、过滥的开发。

第三,立法保护是根本。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要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的规定,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并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规划,处理好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开发、小城镇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搞好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的力度。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传统手工艺受到冲击和挤压是一种普遍现象,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加大了保护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力度,这些国家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只有将一般保护上升到立法保护的高度,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已经不多的民族传统手工艺。

第四,进行生态博物馆式的保护。生态博物馆是在原来的地址、社会和文化条件中保存和介绍人类群体生存状态的博物馆,博物馆是保护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一个重要机构。生态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藏品和建筑的概念,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它不是将文化冻结,而是将保护范围扩大到文化遗产留存的区域,引入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强调社区居民是文化的主人。因此,生态博物馆也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我国的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是1996年正式对外开放的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事实证明,生态博物馆能较好地保护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传统工艺的意义范文第5篇

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课题关于广东、山东、浙江、河南、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内蒙等9省,民间工艺美术、行业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培训教育等领域的243个调研个案情况,振兴民族传统工艺美术,需从市场规范、设计发展、教育传承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推进。具体建议如下:

一、实施“中国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计划”

(一)建立“中国工艺美术产品质量标准”。加快传统工艺美术工艺等国家级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制定,出台工艺规范、质量要求和行业标准,以此为基础,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或产业品牌,提升工艺品品质及溢价能力。

(二)实施“工艺美术市场分级认证机制”。就手工、原创与机械化、规模化复制仿制等,建立分类认证制度。依据原创性、工艺流程及数量规模等,划分原作、限量版、精品、普通品等类别,以印章、证书及作者签名等为标识。保护手工原创,并使批量化生产适得其所,引导市场经营向原创原真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以良性竞争带动传承和行业发展,防止市场受伪劣仿冒冲击和破坏。

(三)建设“工艺美术知识产权服务托管平台”。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构建工艺美术发展激励机制,促进工艺美术知识产权服务托管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破除行业垄断,减少创意、生产和销售的中间环节,开放工艺美术产品发行传播通道,避免民间自发原创版权保护导致的封闭。

(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倡导工艺美术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工艺美术企业以中华造物精神、工匠境界、匠人态度等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工艺美术产品制造、产业行销的思想文化支撑,突出中国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深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内核和发展潜力。

二、建设“全民工艺美术创业系统”

(一)成立“工艺美术中小微企业管理服务部门”。借鉴美国SBA(SmallBusinessAdministration,小企业管理局)经验,由主管部门成立工艺美术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为工艺美术中小微企业市场化发展提供投融资服务、商业咨询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服务,使需求式创业成为全民手工创业常态。

(二)设立“工艺美术扶持基金”、“工艺美术创业基金”。借鉴国家“双创”扶持政策,对工艺美术创业者给予扶持。尤其基于多数传统工艺美术学习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环境条件差,“板凳一坐十年冷”,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收益,影响从业选择,部分工艺美术因此面临行业发展困境,需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扶持鼓励。

三、加强民族传统工艺美术基础信息建设

建立“民族传统工艺美术造型体系”基础数据库。针对工艺美术发展主要以市场、展览、比赛为中介,相关题材、样式以及工艺技法为市场消费、展赛导向等所主导,原有丰富性被削弱,与传统生活相关的母题母本、图式形态、符号纹样、工艺技法等大量流失,文化潜力弱化的现象,从文化信息基础上加以梳理、修复和保护,建立留存手工艺文化样态演变过程中的母本、母题以及文化符号、图式、形态的基因数据库,留存民族文化意象和工艺的资源谱系。

四、进一步修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

已有《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于1997年颁布,迄今已近19年,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修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传承方式和社会意义,提出更为有效的保护与发展措施,拯救濒危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并切实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振兴,迫在眉睫。

五、在贫困地区实施“工艺美术精准扶贫”

在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鼓励村民从事传统手工艺劳作,以家庭作坊为主体,前店后坊,发展手工艺生产,建立以手艺带农户,以农户带农村,以农村带基地,以基地带销售的经营模式。加强基层协作组织建设,成立农村手工艺合作社。发展特色手工艺品牌,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贴牌”产品和更多“创牌”产品。发展手工艺公平贸易,为相对闭塞贫困地区的手工艺生产者直接寻找市场和消费者,提高手艺收入。建设配套服务体系,在手艺生产、技术创新、产品推广、市场服务、资金投融资等方面提供政策、人才、基础设施支持。

六、将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一)实施中小学“传统工艺美术进课堂计划”。工艺美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籍之外一支生动的造物文脉,承载工艺匠心、人文风俗以及中华美学精神。将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动手实践及文化体验课程,有助于深化青少年对中华传统造物精神及传统文化艺术的体验和认识,培养心灵手巧的实践能力和文化创造力,锻炼专注坚韧的态度和品质,也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为延续发展民族文化创造力,埋下种子,打好基础。

(二)发展民族地区工艺美术职业教育。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不能简单照搬东部发达地区模式,需与文化生态资源开发有机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富含特色工艺美术资源,发展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健全课程体系,鼓励聘请专业技师和能工巧匠传授技艺,有助于解决民族特色文化进课堂问题,培养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特色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特色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打牢内生式发展的教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