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启蒙班教学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节奏;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67-01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发挥着开发幼儿能力、开阔幼儿视野的重要作用。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让幼儿在音乐环境中感受音乐艺术的美,进而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挖掘幼儿潜在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节奏是音乐的第一核心要素,音乐依靠音色、音调、音节的变化,表达音乐的内涵。将节奏教学作为幼儿音乐启蒙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节奏教学的内涵及重要性
节奏的内涵较为广泛,不仅局限于音乐领域,还包含在空间、时间、高度、深度等多维空间内。在它们中间出现的有固定规律或无明显规律的阶段性的变化,均属于节奏的范畴。就音乐而言,节奏是其最重要的基本组成之一。音乐演奏通过控制音调、音符、音节的变化,控制音乐节奏,进而激发音乐和听众的共鸣,表现出音乐所要表达的实际情感。音乐既包含自然元素,也包含人为创造,可使人们在音乐环境中得到精神的升华。音乐启蒙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强化节奏教学可使幼儿融入教学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
二、节奏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强化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每首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不同,其节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幼儿受年龄限制,虽然可以明确感受到节奏的存在,却无法准确表达出对节奏的感受。节奏具有独特的运动感染性和情绪感染性。通常,轻快、活泼、明朗的音乐节奏可以使人感到愉悦并产生舞动的冲动;反之会让人安静,并随着节奏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因此,幼儿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将复杂的音乐感知简单化,强化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认识。而达成这一目标的最简单方式就是让幼儿在音乐中进行活动,通过音乐游戏、律动游戏等形式逐渐增强幼儿的节奏感。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按节奏拍手游戏,即遇到重音、停顿及节奏急促部分,以不同的拍手动作进行区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中节奏强弱、快慢的变化,使幼儿逐渐掌握节奏,进而达到提升幼儿总体协调性、提高幼儿综合探索能力的目的。
(2)常见节奏教学方法简介。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将节奏教学作为幼儿音乐启蒙教学的基础,具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并创建了一套独特的音乐教学体系。奥尔夫教学体系中,以节奏教学为基础,综合了歌唱教学、器乐教学及动作教学等基础教学内容,形成一系列新式的音乐教学形式,如律动教学法、器乐表演教学法、声势教学法等。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创设的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中,也十分重视节奏教学的作用。他认为,幼儿在跟随音乐节奏活动的过程中,体现了幼儿对节奏的思考和理解,简单的运动是幼儿协调性、创造力及想象力的体现。
三、节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小班幼儿教学分析。小班幼儿年龄在三四岁,处于婴儿期到幼儿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对于新鲜事物的感知属于直觉感知,较难对教学内容进行专注的、目的明确的观察,稳定性差。因此,教师应选用节奏相对简单的短节奏进行教学,不断刺激幼儿的思维,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从培养幼儿简单的节奏感入手,使用尽量简单、直观的方法,加强活动与节奏间的联系。某音乐教师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律动教学和节奏朗读教学的相关内容,通过不同节奏的儿歌教学,使幼儿逐渐掌握不同节奏的朗读的方法。同时,教师依据儿歌内容编排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并让幼儿进行模仿。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幼儿身体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并在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中班幼儿教学分析。中班幼儿年龄在四五岁,这一时期的幼儿逐渐产生了有意记忆活动,对于新鲜事物的感知逐渐由直觉感知转变为形象感知。中班幼儿的思想发展迅速,在具备一定的事物认知能力之后,其创造性思维逐渐开始萌芽、生长。针对这一阶段幼儿的音乐教学,教师除可进行简单的节奏感培训和模仿活动之外,还应加强幼儿对节奏的思考和创新,使幼儿进一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大班幼儿教学分析。大班幼儿年龄在五六岁,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观察能力、感知探索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在大班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积极探索节奏内容,并帮助幼儿在已有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一步强化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四、结束语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节奏教学符合幼儿的天性特征。通过开展丰富的节奏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挖掘幼儿的音乐潜力,提高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更重要的是,在音乐节奏的氛围中,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节奏教学值得在幼儿教学中广泛推广、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桂梅.浅议学前儿童审美教育[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关键词】浅谈;小学生;进行;科技启蒙教育
正文: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科技启蒙教育是责无旁贷的。如何进行这项教育呢?本人浅谈一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要从教科书中挖掘科技教育的素材
教科书是国家计划性课程,它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科学配方,它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其中科技成分比比皆是,那么小学教师如何去挖掘呢?科学常识课是向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给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粗浅的、有趣的、有代表性又易于理解的自然科学常识。包括物体主要的外形特征、性质;一些现象的发生、变化和简单的联系;事物间直接的、易懂的因果关系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尽量做到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体现时代性,贯穿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去开展讲解。如教科书中动植物的生长、交通工具的发展、四季的交替,一切都在变化等无不贯穿着事物是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以给小学生最初的辩证法的启蒙教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要按类集中安排。按类安排有利于小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便于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形成概念;有利于小学生逻辑思维及抽象能力的发展。按类集中又是从具体事物出发,从直接感知入手,是小学生感兴趣、能理解和掌握的。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还应兼顾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又便于直接感知,学得更为生动。有如: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思想基础,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依据教材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激发小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
二、要从信息课中启发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
小学教师要教给小学生一些现代科学成果的知识,如现代通信工具、航天工具、机器人、计算机等知识,是为了开阔小学生眼界,拓展其思维,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只要小学生知道有什么,干什么用即可。当前处在信息社会迅速发展时期,计算机已进入课堂,它是培养小学生科技能力的基础。所以,要根据小学生的智力特点,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知道信息技术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进而努力掌握应用计算机的技能,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三、要在活动课中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技活动课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是让小学生接触实际的场所。比如,在科技课中,通过一问、二学、三想、四画、五做的程序,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小学生对探索科学的兴趣,诱导他们学习科学的思想,启迪他们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小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追求发展科学推动社会前进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以科技活动为中心,多种方法灵活运用,重视直观性、兴趣性、操作性,强调多种感官参加,动手电脑去学习;强调教法与学法结合,通过正确的教法使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法,使小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更促进其智力能力及个性的发展。
教师在组织活动中,要让小学生认识各种事物、现象和人的关系,培养小学生对待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教育小学生爱大自然、爱科学、尊重人类的劳动,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在认识事物现象时,要贯穿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观点。在认识事物的活动中,要启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观察能力、探索精神和动脑动手的习惯。教师要从学校的具体条件出发,因陋就简创造条件,尽量让小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小实验,实地参观,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图画而让小学生观察,并要引导他们对所观察、操作的物体性质进行描述、讨论、比较,了解其异同和变化、发展的能力。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品行分析
班级40名幼儿,最小的出生于2009年5月,最大的出生于2008年6月。其中男幼儿和女幼儿各占20名。这些孩子大多非常聪明,活泼,喜欢说、喜欢玩。因为父母年轻或是工作繁忙,大部分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抚养。老年人的“隔代溺爱”导致了他们只关心幼儿的身体健康,忽视了孩子的心里发展。很多幼儿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固执、骄横、自私、不善与人用言语进行沟通等状况。在课堂上,孩子没有一点学习的兴趣和遵守纪律的意识;在生活中,完全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王子”。而且因为家人的宠爱,幼儿在园不能接受一丁点的挫折和批评,让老师很难开展教育工作。
2 研究的思路
从贴近和关注个体的品德发展出发,收集各种生活中的典型、棘手案例,以“国学”经典内容为切入点,构建出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特征,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教育内容。
研究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生活化的实践途径,从关注幼儿个体品行发展来体现教育的实践性。
3 研究的目标
学期初,根据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方案,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国学启蒙教育计划”,通过“礼仪国学”、“音乐国学”、“故事国学”三个方面来开展。每个小方面实施时间为一个月,从而达到以下的目标:
通过语言、故事、音乐、游戏等各种方式让幼儿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懂得做一个讲礼仪的孩子。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对孩子进行语言、逻辑思维的训练和艺术方面的熏陶。
理解一些简单的国学经典内容,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古人的高尚情操。
4 研究的方法
资料收集法:将平时的“个案观察”、反思笔记和原始资料、照片等做好详细的收集和记录,并有意识的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方便书写论文时进行数据引用。
阅读书籍和网络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上网查资料,和其他人分享、研讨达到沟通认识,分析提高的目的。
个案观察法:注重很长一段时间对某一个幼儿的观察、指导,并详细记录观察内容和结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意见,根据家长需要和幼儿实际分析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反思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5 采取的措施
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教学理念的提升。购买并阅读各种国学书籍,研究国学中关于“品行”教育的相关内容,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国学讲座”,定时书写国学经验文章。
优化教学内容。在最后一个月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笔者在分析班级幼儿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需要,将“礼仪国学”重新安排进去,从“冬天不怕冷”和“我长大了”两个方面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幼儿良好品行的发展。
和从事相关职业的家长沟通、交流,互相研究学习,取得家长在“国学促品行”教育方面的一致性,并定时向全班家长汇报幼儿的品行发展情况,制定个别、特殊的幼儿家长进行交流。
通过区角活动中的角色表演游戏。巩固幼儿学得的礼仪知识,设计有关的生活情景,让幼儿感受到品行与生活密切相连。
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反思。一年来,我们小班教研组对课题的研究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利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时间,共同探讨“国学促品行”生活化的问题,以及如何用各种形式让小班幼儿对枯燥的国学内容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学习。
6 取得的成效
全体幼儿能够做到早上入园和晚上离园和老师、同伴打招呼,听大人的话。学会了许多常用的礼貌用语,并能在生活中适时的运用。
大部分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的能力,对学习充满兴趣,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
在和同伴相处时能做到有礼貌,学会了谦让和道歉;对于大人知道了“感恩”,并且没有刚入园时的蛮横不讲理和固执了。
7 反思与不足
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一年来,老师的精力都放在了课堂教学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特别是录像照片等电子资料还是个空白。
对课题的理解有偏差。因为自身文化修养和教学理念的欠缺对本课题研究不够深入,有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时又出现思路、理解有偏差,导致钻进一个“死胡同”,很久才走出来。
8 下学期研究计划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针对以上课题研究的一些现状,笔者暂时提出了下期本班课题研究的大致设想:
班级三位老师开展阅读国学书籍的活动,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在网络上研究到的幼儿国学书籍《孔子伴我度童年》,里面有大量的有关礼仪国学的儿歌、歌曲、童话剧、诗歌,其形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我们将以这个为主要内容,开展“国学促品行”教育实践研究。
在平行班级中积极开展“同课异构式”教学,促进小班组每个老师思想深层次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让课题研究处于蓬勃向上的局面。
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形式,重新组织“主题活动”与“国学启蒙教育”的结构网络,提高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我们要想一边保护自己国家的能源一边在技术经济上领先就要足够重视国民科学启蒙教育,并配以正确的方针策略。以下谈谈个人对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目前的小学科学课程设置,基本是沿袭了传统教学模式。整个小学阶段所要教学的知识点广泛且丰富,实验安排量多,每课时的任务过于充实。参看国际上科技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发现,知识点丰富看似优点,其实正是严重的缺点。过早的输入大量繁难知识是违背客观、缺乏策略的做法。培养学生要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想。
以知能为目标的科学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对于小学生只是任务,大量实验操作对于几十人一个班的小学生,往往是不顾成功与失败的走过场,有悖于科研精神。即便是现在提倡的 “做中学”,对师生而言,学生就像游客,教师就像导游,真的能印象深刻和得到鼓舞的部分却甚少,着实谈不上对学生能力和态度的深远影响。
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这种改革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全盘考虑。作为科学课程开设迟的我国,科学教育的设置与改革有考量世界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必要,做到扬长避短。
一、从差距看需要调整的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要以科学探究方法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
美国小学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我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美国教育认为,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相差的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
看到我国所有的学习目标都是为了高考,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何等的悲哀。
对问题地感知应源于生活,在思维与现实碰撞出的火花中展开的教学才能展现科学启蒙教育价值。我们的教学往往为了教学而人为地去创设理想的情境,简化事实,为的是在短时间内获得知识,这正是急需要改变的急功近利的状态,小学科学教学目标要从追求知识的数量向追求获得知识的品质转化。
二、从实践看需要调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设置
基于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学生应试负担,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更少些,节奏应该更慢些,内容选择应该更深刻些。虽然美国小学生一个月教学一个知识,但获取这一个知识的过程意义和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下面通过苏教版几个实例进行简单分析。
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要充分经历“观察和采集―交流和汇总―比较和发现―分类和拓展”的过程的话,一课时是肯定学不透的,按照现行课时设置和主流教学设计,教学开展只能走马观花,失去了科学教育启蒙的意义。
四年级上册《空气也是生命之源》编排内容中,最后环节是让学生出一份保护、防止空气污染的小报,看似仅仅是对科学学习的拓展,但更深意义上就是普及科学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目的所在。但是这样的内容并没有多少落实的可能性,即便赛课,也只设计成课外作业的环节。有些学校将这个环节作为科技环保月的主题活动加以利用,方才体现了科学对社会的意义,只可惜,这种活动的初衷却是迫于校园美化和主题月任务完结的需要,缺乏学生对科学之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感体验,着实是教育的悲哀。
四年级上册《冷热与温度》一课中,在探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时,既要学习认识和正确使用温度计,又要设计实验和展开有效探究,还要汇总数据和查找偏差原因。其中,仅温度计就有种类、外形结构、温度单位、用法及注意点、温度的读法和写法、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等教学内容。一节课匆匆忙忙,出现偏差也只能指出不能重做,不符合严谨和求真的科学精神。之后还只是将“继续降温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和“冷水升温规律”等相关问题作为课后探究任务随口布置一下,学生基本不会真的去课后探究。然而事实上,这种相关问题的探究和类似实验的设计、操作,对实验能力和科研智慧是何等有帮助。
教材还将探究过程中的提问、观察和测量、排序和分类、质疑、假设等科学探究具体方法分别独立安排在每册最后。这些技能方法更应该随探究实践融入在教学中,而不是以知识的形式单独教学。
三、从当今科技发展现状看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科学教育首要任务实在儿童时期播下科技梦想,科学梦地形成关键在于科学启蒙教育能否有正确的培养目标。
美国电影文化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科学教育的精华,其科幻大片里总是美国人作为地球英雄一次又一次地成功拯救地球,其环境危机意识和人类科技梦想在这些科幻影片中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很多现在成为现实的科技新产品都能在早期的科幻电影中找到当初的设计身影,如隐形衣、3D打印技术、飞行车、触摸屏、无人驾驶技术等。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的国民拥有永远不灭的科技幻想,并相信有朝一日的实现。
关键词:幼儿教育;弊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8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82
我国幼儿教育近些年正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在父母心中愈演愈烈。但在我国普遍实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农村的居民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落后等原因,使得农村的幼儿教育相对滞后,并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对现今我国农村幼儿的教育状况进行研究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一、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政府的重视程度不足
1. 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党的十七大曾指出:要保障农民进城工人员工的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农村教育水平。但是,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之中,各县市地区依然有很多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政府监管制度不足。
2. 农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如今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村的教师工资水平和家庭收入均与城区有较大差距,这将大大影响农村的教学条件和农村幼儿的生活水平,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幼儿的教育水平。
(二)学校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学条件简陋。多数城市幼儿园广泛使用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技术教学,而我国农村很多幼儿园至今物质条件相对落后,不具备这些较为先进的技术,而且校园内的活动空间较小,幼儿的娱乐设施不足,最多具有一个滑梯。
2.师资力量薄弱。城乡之间幼儿园的师资配置也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城镇幼儿园中多数一个班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教师,分别管理不同幼儿之间的学习、娱乐等;而乡村幼儿园的师资配置就显得有些寒酸了,一般每个班只有一位教师。城镇的教师一般都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够在多种不同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知识和技能,锻炼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而乡村幼儿园里很多教师没有经受过专业培训,管理不好自己的脾气,体罚、恐吓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3.教学方式不合理。如今,很多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存有一定的缺陷,教师很少采用游戏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讲台上读所讲的内容,学生在下面听。这个教学方式只注重讲和听,过于机械化,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能引导学生思考,也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阻碍幼儿多方面了解和培养自己的兴趣。
4.教学内容不规范。幼儿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中的启蒙教育,但多数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学校的教学内容不够规范。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安排不合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之间的安排有过密现象,使学生缺少理解领悟的时间,音乐美术等课程与主课之间联系不紧密。而且很多幼儿园不注重游戏教学,户外游戏活动欠缺,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
1.家长的过度溺爱。中国的幼儿家庭教育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缺陷,过度纵容、溺爱孩子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家长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不注重幼儿的素质培养。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意识。
2.家长幼教观念不足。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的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的启蒙教师。而且幼儿正处在模仿性学习的成长时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并会在孩子未来的言行中体现出来。但是很多农村家长并没没有了解到这一点,他们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忽视对孩子的幼教观念。
二、应对农村幼儿教育弊端的策略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展农村教育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想处理好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首先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加大财政投入。由于我国农村的发展缓慢,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加大财政投入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可以提供更完善的教育机制,使农村建设更美的校园,完善园内的教学和娱乐设施,并可雇佣文化素质水平更高的教师。
2.加强对学校的审核工作。我国农村幼儿园具有数量多但规模不达标的特点,有时一个村内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幼儿园,而且教学质量不达标。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学校的审核工作,提高幼儿园建设的审核标准,对盈利性规模不达标幼儿园一概不批,同时加强对现有幼儿园的整合管理,做好教育、安全、卫生等多方面的检查工作。
3.加强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政府还应该提出相应的政策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之后,家长才会更加注重幼儿的教育问题,有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解决我国农村幼儿教育面临问题的过程中,学校的教育极其重要,其解决方式有如下几种。
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幼儿教育又是启蒙教育,因此不同幼儿园要根据自身所处环境不同,制定出适合不同幼儿发展的完善的管理体制。同时,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应该积极贯彻国家的相关规定,防止小学化、摆脱保姆化,实现对幼儿素质的全面教育。为学生提供健康、安全、舒适、丰富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2.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定要先完善幼儿园的教学设施。幼儿园的教育要“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教育学生。因此,教学设施必不可缺。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才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学校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多媒体设施、购买全面的教材等多种方式完善教学设施。
3.强化幼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提高幼儿的教学水平就一定要增强幼师的整体素质,让幼师在德、智、体、劳、美等多方面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首先应加强对幼师的培训,提高幼师教育水平和教学技能,使幼师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创新的精神。
(三)增强家长的幼教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