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护理;临床探讨

中图分类号:R58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38-01

脑梗死多由循环系统形成的栓子随血液循环进入中枢神经循环系统,形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相关脑功能区的缺血、坏死,最终可导致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该病致残率高、恢复时间长。脑梗死康复期时程长、见效慢,对医护工作者的护理要求较高,通过对患者康复期进行有计划、综合有效的护理,随着病情康复,患者的诸多功能障碍可减轻或消除。本文通过对本院2010年1 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 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 梗死患者64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7岁,发病后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 学检查(MRI 及CT)诊断为脑梗死,不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所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瘫痪、失语等,入院后即给予积极治疗,早期介入综合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1.2 方法

1.2.1 制定详尽的患者康复期护理计划:视患者病情不同制定全面、可行的康复期护理计划,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干预患者不良心理的产生。康复期护理开始时间原则上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应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开始时间越早,患肢功能恢复越好,所以患者一旦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晰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多于治疗后3~7d开始。康复训练期间应培养患者家属观 察病情及进行心理分析,这样可更好地开 展工作。

1.2.2康复期间对患者加强安全防护:给患者创造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病房内不放置锐器、刀具等危险物品,室内采光应柔和自然。平时注意防止外伤,地面要保持干燥,给患者穿轻便软底鞋,患者如厕、洗浴应在有人协助的情况下进行。

1.2.3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脑梗死患者在饮食上应做到严格限制胆固醇、脂肪及盐的摄入,糖类的摄入要适量,嘱患者多食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鱼虾,同时注重饮食的规律性,定量性。

1.2.4制定心理康复护理措施:脑梗死患者多由正常人突然转为生活不能自理,以致患者出现悲观、厌世、烦躁等不良心理。此时护理人员用百倍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开展护理工作。针对患者此时的心理特点进行疏导、安慰,关心、了解患者。在患者接受病情现状自觉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后可以对患者进行书写、对话、回忆等训练。

1.2.5康复期间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脑梗死患者多需长期卧床,期间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在开展康复期护理时应注意预防。预防肺部的感染,应严格戒烟,对早期卧床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对后期病情好转患者应尽量缩短卧床时间,促使其尽量多活动;对一些高危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长期卧床患者,骶尾部及骨突部皮肤和软组织易形成压疮,康复期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多改变患者卧床姿势,多给患者翻身。床褥应保持清洁、干燥、平整,尽量使用电动气垫床,大小便后注意及时处理局部皮肤,保持干燥、卫生。若已形成压疮,应在医生指导下,按各期压疮进行处理 。

1.2.6康复护理中的肢体训练计划及注意事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最为重要,肢体训练应尽早开始,虽然脑梗死患者早期活 动不便,但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协助 下进行早期锻炼可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活动的方法应遵循“先轻后重、由小到大、先下后上、由近及远、循序渐进”进行。早期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同时配合理疗、按摩等方法可以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刺激神经功能,减轻肢体的废用性萎缩,同时应注意多改变患者。中后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练做到锻炼量适中,循序渐进地进行肢体康复锻炼,初期可先锻炼坐起,初练时应给患者准备靠枕,患者能够在床上坐稳并无其他不适后可进一步让患者下地,可辅助应用助行器、拐杖等。当患者能较稳行走后,可开始进行日常生活锻炼,逐步训练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计划要注意因人而宜。

2 结果

本组64例患者住院治疗护理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16例有显著疗效,占25%,46例好转,占71.875%,无效2例,占3.125%。,结果表明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对其病情恢复有较大帮助 。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脑梗死致残率和复发率高达20%~40%,实施积极、系统的康复护理可使绝大多数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许多脑梗死患者预后不佳并不是由诸多功能障碍所致,而是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正确的的康复护理,致使产生关节畸形,姿势性痉挛,废用性肌肉萎缩等后遗症。通过早期的系统性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肢体功能最大程度的得到恢复,从而可以积极的预防长期卧床造成的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常见并发症,通过积极的心理康复及语言、认知训练,可以使患者尽早从患病后的不良情绪中脱离出来,早日实现生活自理,重新回到家庭、社会。

参考文献:

[1]聂乔斌,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 J].中国疗养医学,1998,7(2):20。

[2]史长青,偏瘫治疗中误用综合征探析[ 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6,27(1):27。

[3]俞明辉,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956。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5W1H;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脑出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虽然医疗水平提高,脑出血的病死率下降,但存活者仍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如何促进患者肌力的提高,需要护士-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运用5W1H对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康复护理,有助于其理解和领会要领,掌握最佳康复时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65岁,代主诉:突发右侧肢休无力,言语不能2 h。经头颅CT证实为左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14 mL,首次发病。入院时呈嗜睡状态,运动性失语,无法对答。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 第2 d神志转清楚,言语含糊不清,右上肢肌力1级。第3 d晨烦躁不安,欲回家,无法接受偏瘫的事实,当日上午仍稍烦躁,经心理安抚后好转,能接受发病的事实,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第6 d言语含糊,能听清。第9 d行头颅CT示出血较前吸收,周围水肿带较前明显。第14 d行头颅CT示出血明显吸收。下床活动,行走拖步。第17 d言语尚清晰,右上肢肌力2级,抬起费力,右下肢肌力4级,活动欠灵活,生活基本能自理,办理出院。

1.2方法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结合患者的病情,将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分为卧床期及离床期。卧床期分为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离床期进行床下活动。护士应充分掌握脑出血的相关知识,熟悉各阶段的康复护理知识,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掌握康复护理的6个问题:①何时(when)?②何地(where)?③何人(who)?④做什么事情(what)?⑤为什么要这样做(why)?⑥该怎样做(how)?贯穿于康复护理的全过程。将以上知识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讲解。

2早期康复护理

2.1卧床期

2.1.1 When 入院当天以良肢位摆放为主[1]。只要生命体征平稳,病情48 h不再进展,格拉斯哥评分>8分,即可开始早期康复训练。

2.1.2 Where 卧床期间只能在床上进行康复护理。

2.1.3 Who 良肢位的摆放由护士执行。病情基本稳定后,一般来说,发病3 d即可进行主动及被动功能训练。此时,护士是康复训练的指导者,患者及家属要共同参与。

2.1.4 What 包括良肢位的摆放,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

2.1.5 Why and how

2.1.5.1良肢位是高级神经中枢受损后预防异常肌紧张的最佳。良肢位对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发展和出现,促进肌张力恢复,保持各关节功能位,预防关节畸形意义极其重要。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注意保持良好的肢置及变换,并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

2.1.5.2被动运动 早期被动的关节活动可保持全范围的关节活动和功能自如;保持软组织的弹性韧带和降低肌肉挛缩、回缩及畸形发生的危险,有助于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防止患肢水肿。意识清楚者,24 h内即可开始被动活动。白新燕[2]研究发现早期进行健侧肢体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自理,效果明显。包括上肢被动运动:肩,肘,腕,手指各关节功能位的活动:下肢被动运动:髋,膝,足踝。2次/d,每个关节活动5~10遍,从肢体近端关节到远湍关节,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关节肌张力高时,应先予热敷,按摩,手法揉捏,以免发生骨化性肌炎或关节肌腱损伤等。鼓励患者使用健侧肢体对患侧肢体进行自主按摩,以获得更满意的效果。

2.1.5.3主动活动 它能提高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各系统生理功能。患者肌力达到Ⅱ级后,患肢能在床面上移动,此时应指导患者健手带动患手运动。以健手带动患肢做前屈,内收,外展,不同方向反复活动。练习左右移动身躯和左右翻身。进行桥式运动:嘱患者平卧,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双足抵于床边,压住患者双足关节,尽量使臀部抬离床面,对腰背肌、臀肌、股四头肌有锻炼意义,有助于防止甩髋、拖足等不良步态[3]。患者肌力达到Ⅲ级时,指导患者下肢抬离床面,由开始数秒钟逐渐增加至10 min,以锻炼下肢肌力。通过以上训练,患者学会翻身,使用便器,床旁坐起等动作,达到最大限度的独立性。

2.2离床期 2 w后,随着脑水肿的下降,先在床边站立。站立最初由两人扶着站立,以后可由一人,或让患者自己扶着床或壁独立站立。肌力达Ⅳ级,能徒手站立30 min后,则指导患者步行训练:步行训练前先扶持患者在立位下患腿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练习,患腿负重,健腿向前后移动及进一步训练患腿的平衡[4]。再进行室外长距离步行及上下楼梯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由于疾病的损害致残,加之不正确的训练所造成的后遗症,将使患者固定在低级原始的行走水平[5]。康复过程都需要护士或家属看护,以防跌倒,特别是变换时。

3心理护理

患者因突然瘫痪,失语,难以接受瘫痪的现实,情绪抑郁。护士应用手势、表情来表达用意。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心理疏导。介绍同种疾病治愈情况及必要的康复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配合康复训练。

4体会

4.1护士在对患者帮助过程中,一定要让患者参加到制定的康复护理计划中,让其由被动运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在被动运动过程中,不断予以口令,一是加强其言语功能,另外可让其掌握运动要领,达到主动运动的目的。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可以减少辅助量,调整相应的辅助部位,尽可能让患者早日独立,主动完成。

4.2注意不要对患者出现超保护现象,即患者可以自己做的事决不可由他人代替,能用患手时不用或尽量少用健手,不断巩固已恢复的功能,并锻炼其灵活性[6]。如此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家属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病情康复亦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护士首先要认识到家属对患者来说是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给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消除家属因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引起的失望、消极情绪,让家属认识到家庭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给患者营造一个关心、体贴、和睦的家庭护理氛围。

4.4通过应用5W1H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患者主动配合康复护理工作,促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秦娟,郭秀君.良肢位的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24.

[2]白新燕,刘二梅,杨玉叶,等.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健侧肢体康复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1,7:3040.

[3]郑艳红.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2,17(10):614.

[4]钟翠莲,孙惠金,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19:255.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由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

脑梗塞患者需要不仅需要后期的康复护理,同样也需要能够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恢复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对脑梗塞患者在今后的恢复和生存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在国内对此相关研究较少,且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形成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本文则从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并对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并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68例,这组患者医院检测都为脑梗塞患者,所研究的患者运动功能缺失,神志清醒。观察组患者34例,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3.05±4.67)岁,性别比为21:13;对照组患者34例,年龄的43~69岁,平均年龄为(55.36±4.21)岁,性别比为10:7。两组患者的年龄没有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的要求,两组可以进行对比实验。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即在患者还在治疗中,但生命体征已经趋于平稳,则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如进行一些翻身、捏腿、揉搓穴位等措施;对照组在患者不需要治疗的情况下,再对患者进行按摩护理措施。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时,所做的护理工作力求保持一致性,其中的训练措施具体如下:①身体拉伸:长时间卧床,会导致骨骼压力增大,对患者身体进行拉伸有助于骨骼的舒展和血液的循环。②站立行走:由于脑梗塞患者的病患处在脑部,患者的运动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帮助患者进行站立行走有利于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敏感性和恢复。③生活自理:脑梗塞患者由于在患病后,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恢复训练中,注重患者生活自理方面的训练。④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⑤语言训练:由于脑梗塞患者语言功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患者与人交流的能力且影响了护患之间的交流,使得相关护理工作不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因此,在两组患者中,对患者同样要进行无差别的语言训练,使患者能够在沟通方面没有障碍。

1.3评定方法 为了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对患者的一些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大小便控制等的评分为10分每项,总分为100分;日常生活能力,如行走、上下楼、蹲坐等每项评分为10分,总分一共100分;与人沟通能力、意识反映能力、清醒程度等方面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根据加权按100分算,大于90为显效,大于70~90为有效,大于60~70分基本有效,60分以下则为无效。最后根据患者所得分数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计量之间的关系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之间的关系,运用χ2检验进行检验,最后比较P值,P

2结果

根据上述的评分标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评分,见表1,表2。

可以从表1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和其他一些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观察组的脑梗塞患者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着比对照组更好的效果,P

从表2的有效率的汇总表格中可以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有效率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早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有效率为85.29%显著高于没有经过早期康复护理的对照组73.53%的有效率,P

3结论

脑梗塞多发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发病。

在我国,脑梗塞发病呈年轻化、高比例方向发展,许多中年患者在脑梗塞发病后往往失去了运动能力,长期卧床不起,下半生的时间都在病床上度过,甚至很多患者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给自己和给家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还有很多患者的意识是清楚的,但是失去了生活的能力和沟通的能力,有些患者甚至产生了极端的措施来解决自己的生命。这就导致了患者对该病的惧怕,许多人在发生脑梗塞后就认为很难恢复,很难再恢复到常人的状态。但是如果能够在患病后,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就能使患者尽可能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状态。

本文着重探讨了早期护理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后期运动能力的影响。在上述实验对比中,在患者脑梗塞发病期间采取及时的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甚至痊愈。由于在我国脑梗塞早期护理方面知识缺乏再加上许多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使得早期康复护理的工作很难开展。

因此,在本文研究后,医院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做到与患者家属沟通,积极治疗,早期护理,对患者今后的生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伶伶,吴邵艳.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25:109-110.

[2]韩微,夏义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19:2958-2960.

[3]季贵英,陈伟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4,S1:448-449.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第4篇

康复护理是一种以康复医学理论为指导,对患者实施的一般及专门的护理技术[1]。康复护理是人们对护理治疗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护理发展的必然要求[2]。近年来,我院将康复护理用于骨科临床护理,取得显著效果。本文现已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8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向,对如何做好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80例骨科患者,男性患者107例,女性73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7.6±11.8)岁。急诊手术46例,择期手术134例。手术类型:上肢手术76例,下肢手术89例,脊柱手术1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如下。

1.2.1护理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及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对骨伤部位、程度、开放性伤口、脏器功能、生命体体征、焦虑抑郁情绪、悲观失望等心理状况、家人支持程度等。

1.2.2实施康复护理

(1)病房护理。将病房温度和湿度分别调节至20~26℃、50%~60%,同时护理人员定期检查病房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定期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杀灭病房细菌,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康复环境。

(2)阶段性护理。术后1~2周:要求患者必须卧床休息,指导患者适应在病床进行所有生活行为;减少下床活动,避免应出大幅度动作牵拉伤口。患肢下垫枕头或其它柔软护垫,使患者略高于心脏,预防患者肿大。定期按摩的患者,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对患肢意外的肌肉进行收缩锻炼。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促进活血祛瘀。禁止食用油腻、酸辣食物,控制的滋补食物摄入量。术后3~5周:加强患者部位关节、周边关节及全身力量锻炼,预防纤维粘连,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饮食护理以和气补血为主,要求患者多食用动物内脏、骨头汤、鸡汤等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钙质和蛋白质。术后6~8周,逐渐进行全身关节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制定锻炼计划和运动量,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提高锻炼强度。饮食护理以强筋壮骨为主,辅以料汤或药酒。

1.2.3心理护理

主动关心病人,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耐心向患者介绍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时间,并指导的患者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让患者从身体和心理做好准备;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康复护理的重视;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疑虑,避免患者胡乱猜测引起情绪不稳定;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掌握原因,并加以疏导,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树立积极康复锻炼的决心和配合康复锻炼的耐心。

1.3观察指标

从病人吃饭、穿衣、如厕、洗澡等方面评价患者的生活自理情况,完全自理:能独立完成4项生活行为;部分生活自理:1项以上生活行为需部分帮助才能完成;完全不能自理:以上生活行为需他人全完帮助。生活自理率=(完全自理+部分自理)/例数×100%;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生活自理能力

观察组的生活自理率为76.7%,对照组为43.3%,生活自理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结果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几率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6.07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limb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 Methods A total of 230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number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1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limb function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nursing,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 score and Fuel-Meyer score (P>0.05). After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DL score as (65.24±10.15) points and Fuel-Meyer score as (24.20±3.25) points, 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49.80±11.24) and (13.36±2.90)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Limb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脑卒中是由于患者脑血管循环发生障碍并导致大脑半球或脑干出现持续性的局灶缺损, 临床上主要以偏瘫作为主要表现, 而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则被临床实践证实为最有效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致残率的方法之一[1, 2]。为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本院对2014年

9月~2016年7月接诊的230例脑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 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肀驹褐瘟频2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住院号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115例。入组患者均满足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中风的诊断标准》[3], 且获得影像学资料支持。试验组患者中男65例, 女50例;年龄50~70岁, 平均年龄(60.5±8.5)岁;病程1~6个月, 平均病程(3.5±1.2)个月;脑卒中原因:脑梗死83例, 脑出血32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60例, 女55例;年龄50~73岁, 平均年龄(60.8±8.4)岁;病程1~7个月, 平均病程(3.4±1.3)个月;

脑卒中原因:脑梗死80例, 脑出血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脑卒中原因等一般资料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按照Brunnstrom 评定法要求评价患者功能障碍等级, 然后分阶段的实施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4], 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发病急骤, 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等), 护理人员要通过交流和沟通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了解康复训练的整个流程以及护理措施, 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1. 2. 2 康复训练[5] 康复训练措施包括传统康复训练方式以现代康复训练方式两种, 而患者治疗过程中则采取二者相结合的康复训练模式。其中传统康复训练模式以推拿和针灸为主, 其中针灸有助于改善患者体内气血, 疏通筋络, 而推拿则按照先轻后重、先浅后深的方法进行, 2次/d, 20 min/次。现代康复训练模式则分阶段进行。卧床期康复护理则主要是指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引导其反复进行重复运动, 以此来增加其肢体耐力, 同时要定时协助患者改变卧床方式, 减少对肢体的压迫, 预防肢体发生痉挛。离床期康复护理则主要指协助患者进行30~40°的卧位训练, 每隔3天将斜卧位增加10°直至患者可以坐起。在训练时, 护理人员要密切^察患者一般状况, 对出现不适的患者要立即停止训练。对于无不适的患者可指导其通过轮椅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在步行期的康复训练中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先挪动健肢, 待双臂平稳后再挪动患肢。

1. 2. 3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6] 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评级情况以及病情恢复情况给予患者行走、进食、更衣等方面的训练, 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要鼓励患者使用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行为的锻炼。

1. 3 观察指标 分别采用Fuel-Meyer评分和简化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和ADL, 两者满分均为100分, 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ADL评分和Fuel-Meyer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试验组ADL评分为(65.24± 10.15)分, Fuel-Meyer评分为(24.20±3.25)分, 高于对照组的(49.80±11.24)、(13.36±2.9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多起病急, 是在各种原因作用下造成脑动脉闭塞、狭窄或者破裂出血而引发的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致残率和死亡率都较高[7]。以往在给予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常规护理措施, 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效果, 但是并不令人满意。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致残率, 帮助患者重新恢复正常生活;同时通过心理辅导能够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与疾病作斗争[8-11]。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能够促进患者中枢神经的可塑性, 使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得以修复, 通过建立侧支循环来增加病灶区的血供, 使脑细胞功能进行重组和代偿。康复训练还能够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如肌肉萎缩、肩手综合征等发生, 提高治疗效果[12-15]。

综上所述, 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有助于提高患者肢体功能,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道华, 殷立青, 衣永尚.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中医学报, 2011, 26(2) :214-215.

[2] 陈雪美, 夏程美.中风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8):1265-1166.

[3] 张小梅, 阎霞.脑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5):286.

[4] 骆雪琴, 陈春芹, 朱云芳. 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和抑郁症状影响的研究.辽宁中医杂志, 2014, 41(7): 1484-1486.

[5] 秦永利.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体会.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 32(1):75.

[6] 官华芳.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基层医学论坛, 2014(36):4961-4962.

[7] 许凤莲, 叶兰芬.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吉林医学, 2013, 34(1):163-164.

[8] 区晓鸣, 陈丽华.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8):187-188.

[9] 陈兰英.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安徽医学, 2012, 33(8):1082-1084.

[10] 程蕊琼.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科护理, 2010, 8(19):1737-1738.

[11] 周晓娟, 侯亚红, 赵岳.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19): 6-8.

[12] 陈晨.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5):702-704.

[13] 宋沛君.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22(29):77-78.

[14] 汤春玲, 范咏梅.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健康研究, 2014(5):58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