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式花艺插花

中式花艺插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式花艺插花

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西差异;菜名英译;归化;异化;饮食文化

一、研究背景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语言特征和饮食特色。中国人的表达委婉、含蓄,讲究菜名的美感与菜品的特色相得益彰。西方人对菜品的认识更加直观,饮食文化也不及东方的细腻丰富。因此,在菜名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翻译理论指导,跨越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实现较好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二、中西菜名反映的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对与饮食在态度上有所不同。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而西方人追求的是饮食的科学。中西饮食态度的差异自然会导致菜肴命名方式的不同。从食物的内容来看,中华饮食的选材比西方更丰富。中餐的味道是综合的,西餐则强调食材的本味及调料的独立使用。这几个方面都影响着对于菜名的确定。

西方人追求饮食的科学和功用,因此命名的方式比较单一。西式菜名通常会包括菜品的主料、配料和烹饪手法,如由食材命名的Beef Tenderloin in Red Wine(红酒牛腰肉)、Lobster Thermidor(蘑菇龙虾)、Sunshine Pork Ribs(乳猪肋)等;以烹调方式命名的Grilled Summer Lobster(烧烤夏龙虾)、Crispy Oven-Fried Cod(脆炉鳕鱼)等;以味道命名的Sweet and Sour Beef Tenderloin(酸甜牛腰肉)、Sweet&Spicy Pork Tenderloin(甜辣猪腰肉)等。西式菜名主要为写实型,追求简约易懂,重在表现菜肴用料、做法和风格。

与之相对,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中式菜名独具鲜明的语言特色,以及多样化的表达形式。菜名中常采用省略的方法,如“腌笃鲜”(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呈现出简介凝练的特点。另外,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如“琥珀核桃”(Honeyed Walnuts),生动形象地展现菜名特色。最后,引用名人典故丰富了菜肴的文化内涵,如孔家菜“带子上朝”(Braised Pork Belly)。

三、中式菜名英译原则

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几个主要差异后,就要谈谈菜名互译的具体内容。首先要明确菜名的翻译的目的。菜名翻译不仅是为了让译入语读者了解一道食物,更是为了向译入语读者展示源语菜单所代表的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翻译,菜名翻译牵涉了较多的文化翻译。因此,在具体翻译方法上要考虑归化与异化的指导策略。

关于归化和异化的定义,施莱尔马赫(1813年)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译含有文化内涵的文本可以通过两种路径:一是尽可能让作者不动,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二是尽可能让读者不动,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把前者概括为异化,后者概括为归化。

归化和异化之争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存在。实际上,归化和异化二者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互为补充。归化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失真,无法再现源语在结构形式和内容上的本色。异化法似乎是保持原文异域文化特色,但是,在采用异化法的时候,还要注意度的问题,行不通的时候还得借助归化法。只有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对译者来说,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庄国卫,2007)。

菜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要以使菜单读者对一道菜有个基本概念为出发点,尽量使菜名能实际展现出这道菜的实体,其次才是考虑如何能把这道菜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因素翻译出来。这就要求译员在熟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归化和异化原则。

四、中菜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很多学者对中式菜名的归化和异化翻译都有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按菜名的形式类别,对归化、异化原则的使用也进行归类。这种僵化的“套公式”法翻译出的菜名会违背真正的归化、异化原则。同一类形式的菜名既可能采取归化又可能采取异化。下面将具体分析小吃类菜名翻译中归化异化结合的译法。

1.音译法

采用音译法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的文化意义。不少人把“饺子”等同于‘dumpling’,其实‘dumpling’的意思是“有馅的面团”。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元宵”也可以叫‘dumpling’,这样的翻译并不精准。“饺子”采用音译‘Jiaozi’,可以保留其文化身份。所以,音译法的异化程度最高。类似的音译还有“馄饨”(Wonton)和“馒头”(Mantou)。

2.音译加注法

知名度稍逊于第一类的小吃通常运用音译加注法。直接的英译很难将信息传递给译入语的读者,因此在音译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解释。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异化和归化原则并用的体现。比如“咕噜肉”译作‘Gulaorou(Sweet and Sour Pork with Fat)’,“锅贴”译作‘Guotie(Pan-fried Dumpling)’。

五、结论

菜名的翻译应该同时考虑到源语和译入语文化,主要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译者在清楚地将源语信息按照译入语文化习惯传达给读者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保留在文化传播中容易丧失的源语文化。中西菜肴不论在命名方式上,还是在食物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西式菜名单一、功用,中式菜名则独具丰富的内涵。在菜名英译时,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必要的取舍。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良好的中西饮食文化知识,能够灵活地将归化和异化原则相结合。菜名英译的目的不仅是传达食物信息,更是将博大的中华饮食文化发扬传递。

参考文献

[1]潘.再谈中西菜名翻译[J].黑龙江:北方文学,2011(3).

[2]陈怡帆.试析文化交流中中式菜名英译的归化与异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063-02

差异化教育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并尽量通过教育使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均能在差异化教育中受益。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也可以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即只要相对于昨日的自己,学生有所进步,就是教好了。实施语文的差异化教育要坚持一个根本原则:“让每一个有差异的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幸福,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一、进行差异化分组

1.在语文教学中,差异化分组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在某个方面呈现出的群体性特点进行分组编排,以便在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的学习行为,记录他们的学习成绩,逐个讲解等。具体到语文教学中来说,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质进行分组,例如有的学生理性分析能力较强,对理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较突出,但对于语文的理解和学习存在不足;有的学生感性思维发达,情感领悟能力比较突出,语文学习也比较得心应手,可以以此作为差异化分组的依据。也可以按照他们对语文的喜爱程度,语文成绩进行分组等,总之,分组是为了找到学生的特点,按特点开展教学的第一步,在差异化教育中只有分好组,才能找到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2.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差异化教育,不但要体现在学习方面、纪律方面、时间方面、措施方面以及思想方面,还应该将学生的管理差异化,也就是差异化教育。具体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来讲,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有差别的监督方式,例如对待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提出比一般学生更加严格的要求,并保证要求的合理性,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固定下来。对待成绩和课堂表现一般的学生,应以对比的方式找到他们比优等生差的原因和比后进生好的原因,积极提出表扬,并充分发挥其长处,帮助他们及时改正不足。对待比较差的学生,应以改变他们的态度和习惯为主要突破口,在管理时重点予以关注。总之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要在教学管理中充分体现出来。

二、按照差异化分组,进行差异化要求

1.依靠他们现有的知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别提出差异化的要求,包括: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差异化;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化;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差异化。针对分组的差异和区别的要求进行有区别的辅导。笔者通常使用的是一个小组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2.初中语文的差异化教育,要在后进生身上下足够大的力气,提供各种机会培养后进生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求教师在语文课题上要有能与后进生学习相适应的差异化的课前预习,课堂提问也要分别进行,并且在作业批改中突出对后进生的关注,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提出预设。例如,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对优等生的要求是可以进行完整表述,后进生的要求要视情况而定,完整复述就可以了;在作业批改时,要求老师对差异化的分组做到心中有数,能对后进生做出特别关照,每天按照名单亲自细致的检查作业,并写下简短的鼓励性批语,像表扬优等生背出全文一样表扬后进生,给予后进生多一点的鼓励,并告诉后进生:“相信你明天还能背出一段来”。

3.根据新课改要求,初中学生在语文方面应具有的识记能力,阅读能力,筛选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向学”和“想学”的心。教育工作者应能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进行差异化的辅导。

4.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问题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展开。在设置问题中,有些问题对后进生来说总是难以回答的。我们应坚持“心系后进生”的理念,这是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回答,老师应给予后进生优先的权利,因为他们回答的难度系数较高。给后进生优先的完整的、语言描述的机会,在后进生的答问中,教师应特别强调,重点敲击,形成非常清晰、完整的答案呈现出来。然后再加以重复,使后进生在原有的语言描述上,建立自己的知识。

三、语文的差异化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在初中实施语文的差异化教育要求教师应对差异化教育有充分的了解和认同,并且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和一颗善良的心。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1.不断完善差异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注意观察平时差异化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分析,科学总结,不但要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而且要大胆提出对以往教育方式的革新,任何工作只有在总结中才能不断进步。

2.与差异化教育对象的沟通。在差异化教育中,除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还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语文教学充分的配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和学生保持充分的沟通,让他们知道差异化教学,并理解这种做法的益处。

四、总结

针对学生的差异化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和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全班学生只当做一个整体,只备一次课,所有学生都要面对相同的问题,做相同的作业。而是要求把学生这个群体,不断地细化、个体化,要针对每一个人进行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公平的教育。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强度也加大了,但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为此本文就差异化教育这个问题作了一些分析,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如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探讨不同的教育策略,希望能对语文课改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俄汉饮食 差异 文化对比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Chinese and Russian Culture Differences from the Food

LU Jiazhi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chool,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Russian-Chinese nationalitie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dietary practices. Differences in food culture formed Ethn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can effect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nowing the difference in Russian-Chinese food culture is for further contributed to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omplementary and compatible with a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ussian-Chinese food; difference; cultural contrast

0 前言

中国和俄罗斯是山水相依的最大邻国。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这两片土地上孕育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剖析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对我们而言,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障碍;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饮食差异来观察中俄两国人民在民族性格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1)中俄饮食结构的不同。中国人每餐必吃的主食以谷类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则以蔬菜为多,辅以肉类。据上个世纪末的不完全统计,被计入史料性质的文献的中国各省市名词就达一万多种,名点和小吃也达数千品种。如:仅鸡类菜就有300~400品种,鱼类菜、豆腐菜等也都有数百品种。

俄罗斯的饮食结构与中国相比就要略显单调了。俄罗斯人所谓的家常菜是白菜汤和燕麦粥。除此之外主要食用还有土豆、牛奶、面包和香肠。另外还有圆白菜、葱头、鱼子和伏特加。其中土豆是俄罗斯人的最爱,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有这道菜。此外他们还喜欢吃酸黄瓜、酸白菜等。再有俄罗斯人的口味习惯酸、甜、咸、辣,菜中用油量大,酸奶油、柠檬、小茴香和香叶是最常用的调味品。

中俄饮食中的差异体现在:俄罗斯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动物头尾与皮;在中国,鸡脚可以卤、腌、炸,用来作为凉菜;鸭掌可以作为下酒菜;鱼头还可以做成“剁椒鱼头”等。又如中国人看作是山珍美味的驴、狗、鸽子等,俄罗斯人恐怕是不会愿意尝试的。而俄罗斯人常吃的生咸鱼和鱼子酱也为汉民族不习惯食用。

(2)中俄用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宴席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桌子一般呈圆形。餐桌中间摆放着各式美味佳肴,用餐时使用的工具是筷子还有汤匙,饭是用碗盛装的,人们互相敬酒、邻座会相互让菜、劝菜。在美食面前,人们也不忘展现着相互礼让、谦虚的美德。在俄罗斯,除少数极具俄罗斯风味的特色菜,如红菜汤,是把多种食材搭配在一起放在锅里熬制而成之外,俄式餐点主要还是强调食物的原味和对各种调料的独立使用。俄式大餐一般味道独一,各种菜不会混搭在一起烹调,菜肴的主料和配料通常都会被分开放置,互不干涉。俄罗斯菜式一般情况下就是绝不会把鱼或者牛排两种食物放在一起搭配。即使有搭配,那也是在一个盘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口味进行的。在俄罗斯比较流行的自助餐形式,大家可以各取所需,走动自由。这表现了俄罗斯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3)中俄用餐礼仪的不同。在中国大多数的宴会上,都遵循着长幼有序,长者优先的优良传统,并以此作为排列的标准。中餐的用餐礼仪体现一个“礼让”的精神内涵。宴会开始时,宾客会等主人就绪,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宴会才真正开始。当有新的菜点上桌,主人一般会请主要宾客和年长的长辈先食用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进餐时,不能自顾自的埋头吃饭,不可以在盘里随意挑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更不能一个人独占着某个食物。主人时常要给客人夹菜,招呼宾客不要拘束和过于客气,主人习惯于给客人劝酒和夹菜,同时会说些例如“菜不丰富,请大家多吃点”等客气话。用餐完毕后,主人是不会让客人收拾碗筷的。

俄罗斯人宴请宾客时的座位安排是以尊重妇女为原则的,一般采取女士优先。在进行座序的安排时,往往将男宾和女宾分开。基本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要面对面而坐。男主人的两侧是女主宾,紧接着按顺时针的方向向外侧排开。在俄罗斯,安排宾客位置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男性宾客的座位依照地位而不是年龄来安排;二是夫妇二人的座位要在同一边但两个人不相连。在进餐与上菜的过程中,应先从左边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餐给其他女士,最后将餐盘交回给女主人;紧接着,再以同样的步骤给男士上菜。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

1 中俄饮食差异的原因

(1)历史地理环境的不同。从地理上看,中国特有的西高东低的险要地势,使得外界的民族极难对大陆形势造成大的影响。中国拥有漫长的万里海岸线,但缺乏像地中海那样隔海相望的海陆地势,因此,海洋文化并不占主流,而更多则是沿海文化趋向内守的大陆文化。

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国土资源,横跨欧亚大陆,地处亚洲北部与欧洲东北部,气候寒冷。故而,俄罗斯的饮食多是高油高热量,居民也多偏重于饮酒、吃糖、喝浓茶。由于地缘广阔,俄罗斯的饮食受到了来自不同地域饮食习惯的影响。因此,在饮食结构上,俄罗斯既有西方的特点又有东方大陆农业特点。

(2)民族性格的差异。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所吃的食物也是包罗万象,无所拘泥。表现在性格上的特点就是包容以及顺其自然。不过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倡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就展现了中国人性格细致的一面。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就是它的味道。菜品的形和色都是外在的表象。味道却是内在的东西。这充分体现了中国饮食审美含蓄内敛的哲学风格。同时,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就体现出了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两根简单的筷子,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是综合思维方式的表现。

俄罗斯人崇尚理性,他们关心事物的营养,精打细算每一天要摄取多少营养元素,即使饭菜的口味单调,只要有营养,他们也会不厌其烦地吃下去。他们更多讲究的是事物的营养搭配,其他因素都不太重要。

2 结语

通过对中俄饮食差异的比较和解析,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各自的长处,同时,我们应注意融合中俄两国饮食的优点,让两国优秀的饮食文化进行互补。现如今,中餐也开始关注食物的营养、健康以及烹饪的科学;在俄罗斯,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餐厅。随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中俄餐饮文化也将成为我们与外界交流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 蔡德贵.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2] 陈苏华.人类饮食文化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3] 汪成慧.俄汉民族饮食文化差异比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1.

[4] 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9.9.

[5] 徐宁.浅谈俄罗斯饮食文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1.

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第4篇

花木兰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最早关于花木兰的记载来自于北宋民歌《木兰辞》,讲述了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勇战沙场,最终载誉而归的故事。但是真正让花木兰的故事名扬世界的是1998年的迪士尼动画《花木兰》,该影片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我国在2009年也拍摄了同名电影《花木兰》,对我国的传统故事进行了艺术创作再演绎,通过对比两部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二者虽然都包含了一定的女性意识,但是两者在主题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对比分析了中美两部《花木兰》作品,研究其蕴含的女性意识,对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动漫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主义

迪士尼对中国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和创作,赋予其西方的思想,因此,中国观众在观看电影《花木兰》的时候会有陌生感,发觉电影中的花木兰与我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有所不同。西方的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受到精神和肉体上压迫的根源在于父权社会制度,女性要想获得平等的地位,就必须打破这种存在上千年的父权主义制度;男女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女性通过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努力,一样可以获得一番事业。因此,迪士尼动漫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是一个蕴含了女性主义的角色,创作团队在花木兰的身上赋予女性主义的符号,通过再次的加工和创作,让花木兰这个生长在父权社会的女性追求男女平等,阐述性别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如此之大,女性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事业,并赢得他人的尊重。在东方文化中,花木兰的素材刚好适合这个女性主义的主题,满足广大女性的心理期望,可以向全世界的人们宣传女性主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花木兰可以说是一个类似于圣女贞德式的人物,她巾帼不让须眉,保卫了自己的国家,并得到了男权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嘉奖。这是一部女性的奋斗史,肯定了女性的能力,是对女性主义最好的诠释。动漫电影《花木兰》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传统的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如替父从军的片段,电影中花木兰自述出征的理由:“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更重要的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可我错啦,我还是我自己。”从这段台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与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不同,它所要表达的是花木兰替父出征孝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传统的中国花木兰的女性形象不同,花木兰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叛逆者,在电影中,花木兰为了应付媒婆,很艰难地背诵出了“quiet(恬静),demure(端庄),graceful(优美),polite(礼貌)”等词汇,甚至写在胳膊上进行小抄,这是对传统的中国女性教化的反对,人们对男尊女卑价值观的认识往往就是从教化开始的。有学者曾经研究过“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出生时是女性而变成女性的。成为人们所通常定义的女性,是从一开始的被动服从和教化到最后的主动和习惯”。

在电影中,不喜欢梳妆打扮的花木兰被强行拉出去进行梳妆打扮,“You’ll bring hornor to us all!(你会为我们都带来荣耀)”反映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只有嫁给一户有地位的人家,才能为自己的家族带来荣耀,嫁给穷人或嫁不出去,是家族的耻辱。花木兰在见媒婆的时候,并不像中国传统女性那样乖巧,而是笨手笨脚,花木兰的形象不再是传统的遵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贤惠中国女性,而是勇于与封建主义做斗争,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不再是做女红的大家闺秀,而是可以像男人一样上战场、保卫国家的女性。迪士尼在电影中注入了西方的思想观念,让花木兰成为一个现代的女性,她独立自主,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让花木兰的形象更加为现代观众所接受。电影《花木兰》正是融入了西方的女性主义,与传统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和冲击,才让我们在解读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所蕴含的女性主义的同时,审视中国电影《花木兰》中在表达忠孝之意的背后所蕴藏的朦胧的女性意识。

到了2005年,迪士尼推出了花木兰的续集《花木兰2》,除了第一集的大获成功,从而产生的口碑效应以外,第二部中的花木兰继续发挥着第一部的反叛精神,花木兰在婚姻观念上充满现代人的思想,反对包办婚姻,追求恋爱和婚姻的自由,因此,在续集中,花木兰鼓励身处皇宫的公主追求自己的真爱,而不是任凭媒妁之言,公主是封建主义的上层社会,同时也是男尊女卑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执行者,但是在电影中安排花木兰鼓励她们追求嫁娶的自由,是对封建主义的最大的抗争和反对。电影中的花木兰不但在思想上开导三位公主追求真爱,并且在行动上支持她们,花木兰俨然成为女性主义的传播者,她将女性主义传递给其他受男权社会压迫的女性。虽然电影中的花木兰与中国传统女性是不符的,但是作为西方的观众,这样的剧情安排正符合她们的需求,西方人反对包办婚姻,强调婚恋自由,因此花木兰成为一个女性主义的符号。

《花木兰》可以说是迪士尼耗费巨资打造,并且潜心研究了中国文化的作品。电影以中国的典故作为素材,注入了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电影中的花木兰独立自主、机智勇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并且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这是典型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西方的价值观。

三、中国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意识

中国电影《花木兰》基本是按照《木兰辞》中的描述而拍摄的,并对花木兰进行了再创作,加入了花木兰的感情线,但是总体来说,《花木兰》保留了原诗的精神内涵。其实在《木兰辞》中,已经有了朦胧的女性意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性文化,在诗中蕴含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在男权社会中男女互助互补的意识。在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电影讲述的也是花木兰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花木兰战胜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一个类似美国西部片中的女英雄的故事。而在中国电影《花木兰》中,更多表现的是花木兰作为国家的一分子,为了孝义替父出征,为了国家的太平征战沙场,这是一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在电影中花木兰心存天下,具有民族大义精神,这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求的道义,但是花木的道义没有仅停留在一个小群体中的道义,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战争的同时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当花木兰的爱人死去时,悲痛的花木兰依然在理性地思考,不断地反省自己,有着极强的国家责任感。经过内心的挣扎以后,花木兰放弃了个人的儿女私情,决心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守护她的战友、她的家园以及她的国家。花木兰内心随时保持理性,当花木兰自小的兄弟小虎等被敌军抓住,敌军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来刺激花木兰时,花木兰的内心是煎熬的,但是当胡奎等弟兄要冲出去救人时,花木兰理性地阻止了他们,胡奎大声说:“他是你兄弟!”花木兰回答:“你们也是我兄弟,我不能让你们去送死。”她努力克制自己内心的悲痛,带领军营的士兵们唱起了军歌。花木兰在被大将军背弃时,被困峡谷之中,在身负重伤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花木兰大声说出:“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花木兰》遵循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和义,但是《花木兰》对《木兰辞》中朦胧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明确和升华,花木兰遵守着中国男权社会所指定的孝道和大义,但是花木兰也有了不同于传统女性的理性,在危急时刻她临危不惧,并且可以从容地指挥军队进行战斗,因此,电影中的花木兰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她也有不输男儿的气魄。在电影中模糊了男女之间的界限,花木兰与士兵一起称兄道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花木兰追求男女平等的潜意识,是在民族大义和孝道之下的女性意识,体现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女性主义。

在中国电影《花木兰》中,导演十分重视对花木兰内心世界的刻画,花木兰是勇敢的女将军,其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爽,但是也有女性特有的柔弱的一面,电影中的花木兰不是一个脸谱式的人物,她有血有肉,有男儿的刚强,也有女儿的脆弱,这种表现手法让花木兰的形象立体丰满起来。当花木兰第一次上战场斩杀敌军的时候,其身为女儿内心脆弱一面表现出来,花木兰第一次斩杀敌军时十分地犹豫和挣扎,之后,在清洗带血的牌子时想起死去的战友,又让花木兰十分地伤感,这是花木兰作为女人内心脆弱一面的体现,这也为后面花木兰希望尽早结束战争,获得和平,不再有杀戮埋下了伏笔。在此处,电影将花木兰传统的中国女性温柔和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花木兰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刚强的“女汉子”,她的内心还是传统的中国女性。

中国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并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花木兰在被大将军所背弃以后,身陷囹圄,如果不是皇子文泰及时出现,并且以自己作为人质进行抵押,花木兰可能早就败走,虽然花木兰后来凭借自己的勇敢只身前往敌军阵营,营救了皇子文泰,但是最后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大义,她牺牲了个人的幸福,让皇子文泰与匈奴的公主联姻,来换取江山的太平,从而让天下苍生都到安宁。中美两部电影结局的不同,可以看出中美文化上存在的差异,美国文化强调自由、平等,讲求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强调每个人个性的发展,在美国文化中,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追求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为社会做贡献,因此,在迪士尼的电影中,花木兰最后大败匈奴,立下战功,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而中国自古就讲求三纲五常,强调集体主义,认为个体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个体离不开整体,对伦理道德十分看重,强调对集体的忠诚以及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人的利益来保全集体的利益,这与美国的个人主义是不同的,因此,在中国版的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最后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天下苍生可以安居乐业,选择了牺牲自己与皇子文泰的感情,这符合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集体主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女性主义表达上是不同的,美国的女性主义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上,追求的是个人的利益,而中国的女性主义则是建立在集体的利益上,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再实现个人的价值,女性个人价值的实现是随着集体利益的实现而实现的,花木兰正是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

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第5篇

【关键词】演奏教学 差异化表述 严谨灵活 针对性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器乐演奏教学中的心理错觉与行为障碍”(09YJAZH012)。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22-02

随着规范化、程式化的演奏教学模式在无形中形成,演奏教学中表述的方式已基本被固定下来。但由于生命个体对客观事物、语言词汇等的理解感受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演奏学习中的问题及原因又较为复杂,规范化表述尽管比较科学完善,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相当的局限性,需要差异化表述进行调整和补充。

差异化表述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主动调整表述角度和方式,以更加完美地实现表述意图的语言活动。器乐演奏教学针对的是个体的人,演奏教学是塑造人的行为的工作,差异化表述在演奏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在欧洲音乐院校教学中一直得到既普遍而灵活的运用。

演奏教学中的差异化表述可以说是一切区别于传统教学表述、针对教学实际问题的语言实践。它有以下特点:

一、差异化表述从新的角度、新的侧面看待问题,体现出独特的视角。

例如:对演奏时肌体的基本状态――“放松”,这是对演奏基本状态传统规范的定义,几乎每个学习者从一开始就面对这个概念和要求。但不少人对“放松”感觉纠结不清。演奏中很多问题与“放松不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的心理感受中,“放松”是肌体静止、松懈的状态。在他们心中,“放松”与演奏这一肌体的行为动态模式、与积极的肌体运动是相矛盾的。这些人在演奏中很难体会完美的“放松”。

对有这些问题的学习者,一个典型的差异化表述是把肢体的演奏基本状态定义为“柔软”,把“保持肌体放松”的概念换成“保持肌体的柔软”,并在具体教学中加以运用,如保持“手的柔软”、保持“手腕的柔软”,保持“手指的柔软”等等。

对手比较僵化的人,“保持放松”、“用力”后迅速回到“放松”很纠结,在“放松”中“用力”也比较矛盾。“放松”常使一些人误入“松垮”、“懈怠”的状态。但“保持柔软”,在“柔软”中发动“用力”,“用力”后恢复“柔软”却相对可行。“柔软、轻松”的感觉却较少引导肌体的消极感受,在肢体“柔软”的基础上发动演奏行为对一些人是一种更可把握的状态,也更便于实现意识与感受对肢体状态的正确引导。

“保持柔软”对演奏时手对乐器的“触摸感”、对细腻把握和感受乐器,对演奏的速度、准确、协调等诸多因素都有帮助。“柔软”感对消除肌体在运动中的矛盾意念,化解僵化不自然,保持动作中肌体的“协调”有较好的作用!可以说除钢琴这一对肌体要求较特殊的乐器之外,对弓弦、管、键等不需过分力度的乐器演奏都有裨益。

对“放松”还有其他差异化的表述,如:演奏时“保持肢体的舒适”可化解一些人在演奏中难以察觉的动作的生硬不适;“保持轻松、轻巧”对习惯于演奏过份用力的人有积极的作用,因为“轻松”涵盖了演奏用力方式和肌体状态两个方面,也有助缓解“用力”和“放松”的矛盾感受;“柔软、舒适、轻巧、协调……”有利于引导整体的动态的肌体协调状态。

如果说“不要僵硬”是对“保持放松”最早的差异化表述,那么“保持柔软”是对“不要僵硬”的又一次同向但差异化的表述。

差异化看起来仅仅是词汇的变化,其实是从新的角度,表述和唤起肌体状态和心理感受的另一侧面。对阐述、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在演奏学习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上,差异化表述体现出更开阔的眼界,更深入、全面和独到的认识,更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比如,在“练琴”这一演奏行为的构建上,对有音乐表现愿望的人,练琴主要是音、节奏、速度、指法等各种音乐元素的有机组合和建立过程,是音乐伴随演奏行为的重复、完善、记忆和再现。而对处在与演奏学习同步建立音乐表现意愿的人,“练琴”面临很多问题。差异化表述显示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效果:有的涉及到大脑注意的转化、注意分配的调节。从早期注意音位目标,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进到对演奏行为主体综合感受的转换,将音乐表现意愿与行为高度融合。有的从心理学上的左脑模式到右脑模式的转换进行分析,引导人对音乐与行为感觉的综合关注,培养综合整体的演奏思维,具体地引导音乐与演奏行为的综合构建与再现等。学习者避免了很多的茫然摸索,能更顺利、自然、有效地建立整个演奏的行为过程。

多样的差异化表述在诸如再现障碍等演奏心理行为方面也有特异的作用。比如,对于演奏时的怯台紧张,传统上主要从演奏者心理上找原因,比较空泛地要求演奏者调整心理、放下包袱、克服紧张,或要求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关注音乐本身,淡化对手及演奏行为的注意……。差异化表述之一却现实地指出:“关注音乐避免紧张,并不是要抛开发动演奏行为的主体,也不该忽略演奏行为,而是不孤立地、排它性地关注手指和音位,导致顾此失彼……”[2],它切实有效地引导学习者注重平时练习中内心音乐与肢体行为和感受的水融,形成音乐与演奏行为的整体记忆,,一步步实现演奏行为的再现。这比之空泛的心理要求更明晰具体,更利于学习者把握和遵循。

差异化表述对动作的优化和行为感受的培养,对与音乐相结合的行为定式的表述,借鉴和强调器乐演奏行为的舞蹈属性,将演奏定义为歌和舞的艺术等等,这都是传统教学表述所未曾涉及的。

三、差异化表述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它在传统规范表述难以起效时,针对问题出现,并不断自我调整、完善和丰富。

有的键盘乐器在理论上表述“触键”时是:“用手指的力量触键,触键后手指恢复放松……”。这种表述使一部分学习者产生难以察觉到的错觉:在他们的手指运用意念中,每一次触键都是手指本身肌肉的一次收缩和放松。这样的手指常常难以始终处于相对的松弛状态,对快速和高难度的演奏有很大影响。针对这个问题,较早的差异化表述指出:要“用指掌骨间肌肉带动手指触键,手指松弛……手指本身的肌肉只是使手指到达需要触击的键上……”[1]。这可使手指免除错误的触键意念,从根本上解决手指高技术要求时存在的紧张和不自然。

过去传统键盘教学的手指训练常从“用力”开始:“尽力高抬手指”、“用力触键”、“触键扎实、有力”等,通过“用力”触键慢慢“活动”开手,最后实现手指的自如和灵活。这对于手不够松弛或已经僵化的学习者来说,常常造成不适,甚至形成错误而顽固的神经支配。对此差异化表述调整为强调“轻”的作用:要“轻松挥动手指,先“轻松地弹奏”,让肢体、手的各个部分先获得轻松协调合理的运动方式,再逐渐增强到需要的力度。这对避免肢体各部分的相互矛盾,防止固癖有相当的帮助。

差异化表述有时体现出对词汇运用的慎重。比如,“击键”的“击”字常常在无形地暗示引导人“强”、“猛烈”的用力,差异化表述特意辅以提示性词汇“轻松地击键……”进行矫正。

差异化表述客观地广泛存在于各种乐器教学中,比如:对钢琴教学中“从肩关节到指尖……如一个吊桥”的传统表述,差异化表述修正为“从锁骨和胸骨、从心里作为起点到指尖……如一座吊桥”。这使手臂这“吊桥”的起点深入到人心中,解除了一些人肩关节的不松弛,使弹奏的力量传导更加通畅,有助引导发自内心的弹奏习惯;手风琴教学中“保持风箱的平稳”被换成“保持风箱气息的平稳”,将人对风箱外在的注意和操控,转到对风箱气息――仿佛歌唱的呼吸――的关注和控制;小提琴左手手指柔弦时“保持手指相对放松”说成“保持手指的相对柔软”……,只要稍加留意,我们能体会到差异化表述细腻的感受和周全的考量!

差异化表述起源于差异化地看待学习者以及演奏教学中的问题。它与传统的、规范化的表述殊途同归,最终是为了无差别地实现演奏水平的提高。

规范化表述一般体现为文字,差异化表述主要见于语言。它更灵活,更个性化,它从新的角度、新的层次传授演奏教学规律,避免了程式化,教条化,是新的表述方式的尝试和总结,是对传统教学表述有益的完善和补充。很多针对普遍问题、行之有效的差异化表述将成为新的规范得到普及。

差异化表述的意义在于强烈而鲜明的针对性。一切不针对具体问题、缺乏严谨考量的表述,只能被称为随意化而不是差异化!我们要重视差异化,反对随意化!

我们应像对待一切教学创新一样认真对待差异化表述,应认真深入地研究分析演奏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不同以往的表述方式极其所针对的问题和它们的现实作用,这对丰富演奏教学法,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有效地提高演奏教学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