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式花艺插花

中式花艺插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式花艺插花

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西差异;菜名英译;归化;异化;饮食文化

一、研究背景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语言特征和饮食特色。中国人的表达委婉、含蓄,讲究菜名的美感与菜品的特色相得益彰。西方人对菜品的认识更加直观,饮食文化也不及东方的细腻丰富。因此,在菜名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翻译理论指导,跨越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实现较好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二、中西菜名反映的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对与饮食在态度上有所不同。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而西方人追求的是饮食的科学。中西饮食态度的差异自然会导致菜肴命名方式的不同。从食物的内容来看,中华饮食的选材比西方更丰富。中餐的味道是综合的,西餐则强调食材的本味及调料的独立使用。这几个方面都影响着对于菜名的确定。

西方人追求饮食的科学和功用,因此命名的方式比较单一。西式菜名通常会包括菜品的主料、配料和烹饪手法,如由食材命名的Beef Tenderloin in Red Wine(红酒牛腰肉)、Lobster Thermidor(蘑菇龙虾)、Sunshine Pork Ribs(乳猪肋)等;以烹调方式命名的Grilled Summer Lobster(烧烤夏龙虾)、Crispy Oven-Fried Cod(脆炉鳕鱼)等;以味道命名的Sweet and Sour Beef Tenderloin(酸甜牛腰肉)、Sweet&Spicy Pork Tenderloin(甜辣猪腰肉)等。西式菜名主要为写实型,追求简约易懂,重在表现菜肴用料、做法和风格。

与之相对,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中式菜名独具鲜明的语言特色,以及多样化的表达形式。菜名中常采用省略的方法,如“腌笃鲜”(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呈现出简介凝练的特点。另外,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如“琥珀核桃”(Honeyed Walnuts),生动形象地展现菜名特色。最后,引用名人典故丰富了菜肴的文化内涵,如孔家菜“带子上朝”(Braised Pork Belly)。

三、中式菜名英译原则

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几个主要差异后,就要谈谈菜名互译的具体内容。首先要明确菜名的翻译的目的。菜名翻译不仅是为了让译入语读者了解一道食物,更是为了向译入语读者展示源语菜单所代表的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翻译,菜名翻译牵涉了较多的文化翻译。因此,在具体翻译方法上要考虑归化与异化的指导策略。

关于归化和异化的定义,施莱尔马赫(1813年)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译含有文化内涵的文本可以通过两种路径:一是尽可能让作者不动,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二是尽可能让读者不动,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把前者概括为异化,后者概括为归化。

归化和异化之争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存在。实际上,归化和异化二者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互为补充。归化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失真,无法再现源语在结构形式和内容上的本色。异化法似乎是保持原文异域文化特色,但是,在采用异化法的时候,还要注意度的问题,行不通的时候还得借助归化法。只有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对译者来说,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庄国卫,2007)。

菜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要以使菜单读者对一道菜有个基本概念为出发点,尽量使菜名能实际展现出这道菜的实体,其次才是考虑如何能把这道菜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因素翻译出来。这就要求译员在熟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归化和异化原则。

四、中菜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很多学者对中式菜名的归化和异化翻译都有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按菜名的形式类别,对归化、异化原则的使用也进行归类。这种僵化的“套公式”法翻译出的菜名会违背真正的归化、异化原则。同一类形式的菜名既可能采取归化又可能采取异化。下面将具体分析小吃类菜名翻译中归化异化结合的译法。

1.音译法

采用音译法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的文化意义。不少人把“饺子”等同于‘dumpling’,其实‘dumpling’的意思是“有馅的面团”。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元宵”也可以叫‘dumpling’,这样的翻译并不精准。“饺子”采用音译‘Jiaozi’,可以保留其文化身份。所以,音译法的异化程度最高。类似的音译还有“馄饨”(Wonton)和“馒头”(Mantou)。

2.音译加注法

知名度稍逊于第一类的小吃通常运用音译加注法。直接的英译很难将信息传递给译入语的读者,因此在音译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解释。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异化和归化原则并用的体现。比如“咕噜肉”译作‘Gulaorou(Sweet and Sour Pork with Fat)’,“锅贴”译作‘Guotie(Pan-fried Dumpling)’。

五、结论

菜名的翻译应该同时考虑到源语和译入语文化,主要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译者在清楚地将源语信息按照译入语文化习惯传达给读者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保留在文化传播中容易丧失的源语文化。中西菜肴不论在命名方式上,还是在食物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西式菜名单一、功用,中式菜名则独具丰富的内涵。在菜名英译时,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必要的取舍。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良好的中西饮食文化知识,能够灵活地将归化和异化原则相结合。菜名英译的目的不仅是传达食物信息,更是将博大的中华饮食文化发扬传递。

参考文献

[1]潘.再谈中西菜名翻译[J].黑龙江:北方文学,2011(3).

[2]陈怡帆.试析文化交流中中式菜名英译的归化与异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第2篇

1.饮食习惯的不同

德国主要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较中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要优越一些。其北部平原地区与中国江南一样适宜耕作,但工业革命前,人口密度远远低于中国。在黑死病爆发前的十四世纪初,德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人,只及南宋时期南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三分之一。德国的人口密度大幅增加,是工业革命后的事。目前德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24人,与中国东南沿海人口密度相当。

人口密度的区别,这为两国人民选择食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这对于两国人民形成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在饮食习惯上,德国人采用分餐制,中国人则喜欢聚餐。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蕴藏着一种极大的饮食情趣,吃饭一方面是为了补充机体消耗的热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十几位家人,围着同一个圆桌,吃得其乐融融,共叙家常的场景,就是中国人对于吃饭的传统印象。德国实行分餐制,而且习惯喝啤酒,一人一个杯子,自斟自饮,自喝自取,而中国人在敬酒的时候,习惯敬酒与祝酒,客人喝的酒越多,表示客人越开心。这一点与习惯自饮的德国人不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多为南米北面,而在味觉选择上多有“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区别。在喝汤的习惯上,中国北方人喜欢饭后喝汤,北方人讲究“原汤化原食”,而在我国南方,习惯在饭前喝汤,南方人讲究“饭前一碗汤,越喝越健康”。中国饮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对比德国人的饮食习惯,德国人的一日三餐中以冷食居多,四季变化不大。德国的养猪业与酿酒业较为发达,德国人喜欢在早餐上花费较多的精力,一些德国家庭的早餐都能吃到十多种的食品。而中国人喜欢在午餐与晚餐上花费较多精力,准备较多种类的食物。

2.膳食烹调方式不同

中国菜系的食材选择较为广泛,其中烹调的方式也有许多不同的花样。有时候中国人能够利用同一种食材结合十几种烹调方式来进行制作,如水煮、清蒸、红烧、烧烤、煎炸、油爆等等。

因为中国地域较为辽阔,因此各地也形成了不同菜系的制作方法。德国人认为食物的营养能够被人体吸收,进而为人体提供热量,因此有时针对一些不好吃却有营养的食物,为了获取营养,德国人也会吃下去,而中国人较多关注食物的药用价值以及食材与食材之间的药用搭配问题。中国菜较为精致,且有主有次。对比来看德国菜的烹饪方式,一般都是使用大块的肉类进行煎炸或者水煮,进而沾上酱料来使用,辅助一些土豆泥或酸菜来使用,口味上较为单调,因此相对于中国人而言,德国菜较为乏味。中国人认为吃饭是一种情趣,而德国人已经习惯了这种自由便利的饮食习惯。以两国人民对于猪肉的烹调方式为例,不少人认为在对肉类食材的利用这一方面,西方人远不及中国,比如不吃内脏、不吃血等,而中国人对食物的利用程度是最高的。不过,相比德国人对猪身上可食部分的利用,中国人认为只有自己才会吃的部分,比如猪血、猪内脏、猪脑髓等等,德国人同样绝不浪费,只是,他们将之统统打碎,做成各种香肠——德国的香肠种类之多,就是这么来的。因此中国人在此方面很难说做得更彻底。德国人对猪肉的利用,显然是一种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利用方式,猪的不同部分全部被加工成标准化的香肠,你想吃什么,就去切什么样的香肠。而中国人对猪肉的利用,则完全相反,猪的每一个部分背后都对应着无数不同加工和烹饪方式。近年来,居住在乡村的德国人,依然有养猪传统,不但家庭备有全套杀猪工具,还备有全套香肠加工设备。即便自家没有,附近也有专门加工香肠的小作坊,几个小时内,一头猪就变成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香肠。

3.结语

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第3篇

1.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中国饮食文化由于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它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首先,它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体系。最著名的是中国的菜系—鲁、川、粤、闽、苏、浙、徽。其次,它有着季节性。此外,它还具有药食结合的特点。中国人常常通过食疗的方法去预防和治疗疾病。最后中国的饮食还强调了审美的要求,例如用胡萝卜等雕刻出花朵、鸟等各种造型去修饰装点饭菜。总之,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 

2.美国饮食文化特点。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通过来自不同移民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宗教的碰撞形成了自己特别的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相比,美国饮食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更多地注重营养的搭配,而并不注重味觉的享受。例如美國人为了避免对食物的营养成分造成破坏,他们宁愿吃生食或者半熟食,而不愿意吃被加工过的食物。 

二、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差异。中国人秉承着“泛食主义”,即他们认为吃不仅是为了保持健康也是为了追求美好的味觉享受。在许多情况下,中国人喜欢把许多事情与吃联系起来。例如见面打招呼常常问:“吃了吗”?结婚、晋升、搬家、过都会请吃饭。在中国人看来“吃”是表达喜怒哀乐最好的方法。而食物加工的五种主要方式,超过十种以上的刀工都体现了中国人追求美的饮食观。除了以上两种饮食观,在中国,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中,例如一盘菜上桌后,中国人会集体分享它。用餐结束后也会争抢着去付钱。 

美国人认为吃只是为了维持生命。因此他们有着理性的饮食观,即营养才是衡量饮食的标准,而不是饭菜是否美观。因此他们的很多菜不论怎么搭配,都基本只有一种加工方法,例如牛肉。这虽然死板,但是考虑到了营养和健康的食物搭配,它也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此外,个人主义是美国的主要价值观,它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在饭桌上,每个都会有自己的一份食物,而不是集体分一盘菜。餐后也常常采用AA制的方法付钱。 

2.饮食内容差异。中国人主要以素食为主,因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是中国人生活的主要部分。米饭和面食是他们主要的食物,蔬菜是常见的食物,肉食一般只有在庆祝节日或者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才会出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饮食结构也在慢慢地变化。除了素食外,中国人也喜欢熟食和热食,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食物比生食和冷食更加可口。对于一日三餐,中国人认为午饭最重要,因此午饭在一日三餐中最为丰盛。而对于晚饭他们则认为吃不吃都好。 

在美国人看来,素食仅仅可以填饱肚子,而真正有营养价值的是肉类。因此饮食结构以肉为主,许多菜的食材都来源于牛、羊、鸡、鱼等。几乎每年吃牛肉、喝牛奶,因此饮食内容十分单一。但是他们不喜欢吃动物的某些部分,例如皮、头、脚、肝脏等。 

3.赴宴礼仪差异。 

(1)赴宴时间。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宴请,中国人习惯于在晚于邀请时间的半小时内到达。主人并不视这为不礼貌,他们早有心理准备。因此这段时间内,他们会安排一些活动去消遣时间,增进感情。例如玩牌、喝茶、聊天。 

而在美国,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必须准时到达。迟到被视为极其不礼貌的行为。特别是正式的宴会。客人应该准时或者不超过规定时间的十分钟内到达。如果不能到,要提前表示抱歉并说明原因。 

(2)座位安排。中国人喜欢用圆桌进餐。年长和尊贵的客人要坐上座,另一些客人依次而坐。主人应该面朝门并且挨着上座的人。然而,曾经的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因此在过去的传统的中,进餐时妇女不可以上桌,尽管有位置她们也必须坐在最不显眼的地方。但现在社会开放了,女人们的地位大大提升,她们不仅要出席而且会优先上座。 

在美国,男主人和男客人依次坐在餐桌的两边,女主人和女客人依次坐在男主人和男客人右边。当没有贵客时候,女人和老人优先。就餐前,男人应该主动为女人拉出椅子。但是大型的宴会上,客人们可以随意在地上走动、碰杯,座位也可以随意选择便于更好的交流。 

(3)餐具。在中国典型的餐具是筷子,它与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相一致。在使用筷子时需要注意不能将它插在米饭或者面食中,因为这类似于古代祭祀祖先。除了筷子外,碗、盘子、牙签也是常见的餐具。碗用来盛放主食。盘子的大小不一,其用法也不一。大盘子是用来放主菜,每个人还会有个小碟子,可以用来让人们放从大盘子中夹来的菜。 

然而,美国人常用的餐具是刀和叉。这与他们肉食性的饮食结构有关。在开饭前,刀叉应该按照左叉右刀的顺序摆放在盘子两侧。进餐时,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如果在进餐过程中想要停下来,应该刀叉交叉摆放,刀尖朝向自己。用餐完,叉子的背面朝上。此外,汤匙和甜匙还有各种各样的酒杯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语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饮食,他们都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根基。通过分析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可以发现问题并取长补短。现在,中国的饮食越来越强调食物的营养搭配和烹调的合理。而美国的饮食也越来越注重对色香味的追求。随着中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两国的饮文化将产生新的特点并出现新的改变。但是每个人始终都应该有着辩证的观点去理解文化、吸收精华,使两国的饮食文化更好地发展和传播。 

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第4篇

花木兰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最早关于花木兰的记载来自于北宋民歌《木兰辞》,讲述了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勇战沙场,最终载誉而归的故事。但是真正让花木兰的故事名扬世界的是1998年的迪士尼动画《花木兰》,该影片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我国在2009年也拍摄了同名电影《花木兰》,对我国的传统故事进行了艺术创作再演绎,通过对比两部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二者虽然都包含了一定的女性意识,但是两者在主题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对比分析了中美两部《花木兰》作品,研究其蕴含的女性意识,对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动漫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主义

迪士尼对中国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和创作,赋予其西方的思想,因此,中国观众在观看电影《花木兰》的时候会有陌生感,发觉电影中的花木兰与我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有所不同。西方的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受到精神和肉体上压迫的根源在于父权社会制度,女性要想获得平等的地位,就必须打破这种存在上千年的父权主义制度;男女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女性通过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努力,一样可以获得一番事业。因此,迪士尼动漫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是一个蕴含了女性主义的角色,创作团队在花木兰的身上赋予女性主义的符号,通过再次的加工和创作,让花木兰这个生长在父权社会的女性追求男女平等,阐述性别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如此之大,女性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事业,并赢得他人的尊重。在东方文化中,花木兰的素材刚好适合这个女性主义的主题,满足广大女性的心理期望,可以向全世界的人们宣传女性主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花木兰可以说是一个类似于圣女贞德式的人物,她巾帼不让须眉,保卫了自己的国家,并得到了男权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嘉奖。这是一部女性的奋斗史,肯定了女性的能力,是对女性主义最好的诠释。动漫电影《花木兰》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传统的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如替父从军的片段,电影中花木兰自述出征的理由:“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更重要的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可我错啦,我还是我自己。”从这段台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与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不同,它所要表达的是花木兰替父出征孝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传统的中国花木兰的女性形象不同,花木兰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叛逆者,在电影中,花木兰为了应付媒婆,很艰难地背诵出了“quiet(恬静),demure(端庄),graceful(优美),polite(礼貌)”等词汇,甚至写在胳膊上进行小抄,这是对传统的中国女性教化的反对,人们对男尊女卑价值观的认识往往就是从教化开始的。有学者曾经研究过“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出生时是女性而变成女性的。成为人们所通常定义的女性,是从一开始的被动服从和教化到最后的主动和习惯”。

在电影中,不喜欢梳妆打扮的花木兰被强行拉出去进行梳妆打扮,“You’ll bring hornor to us all!(你会为我们都带来荣耀)”反映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只有嫁给一户有地位的人家,才能为自己的家族带来荣耀,嫁给穷人或嫁不出去,是家族的耻辱。花木兰在见媒婆的时候,并不像中国传统女性那样乖巧,而是笨手笨脚,花木兰的形象不再是传统的遵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贤惠中国女性,而是勇于与封建主义做斗争,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不再是做女红的大家闺秀,而是可以像男人一样上战场、保卫国家的女性。迪士尼在电影中注入了西方的思想观念,让花木兰成为一个现代的女性,她独立自主,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让花木兰的形象更加为现代观众所接受。电影《花木兰》正是融入了西方的女性主义,与传统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和冲击,才让我们在解读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所蕴含的女性主义的同时,审视中国电影《花木兰》中在表达忠孝之意的背后所蕴藏的朦胧的女性意识。

到了2005年,迪士尼推出了花木兰的续集《花木兰2》,除了第一集的大获成功,从而产生的口碑效应以外,第二部中的花木兰继续发挥着第一部的反叛精神,花木兰在婚姻观念上充满现代人的思想,反对包办婚姻,追求恋爱和婚姻的自由,因此,在续集中,花木兰鼓励身处皇宫的公主追求自己的真爱,而不是任凭媒妁之言,公主是封建主义的上层社会,同时也是男尊女卑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执行者,但是在电影中安排花木兰鼓励她们追求嫁娶的自由,是对封建主义的最大的抗争和反对。电影中的花木兰不但在思想上开导三位公主追求真爱,并且在行动上支持她们,花木兰俨然成为女性主义的传播者,她将女性主义传递给其他受男权社会压迫的女性。虽然电影中的花木兰与中国传统女性是不符的,但是作为西方的观众,这样的剧情安排正符合她们的需求,西方人反对包办婚姻,强调婚恋自由,因此花木兰成为一个女性主义的符号。

《花木兰》可以说是迪士尼耗费巨资打造,并且潜心研究了中国文化的作品。电影以中国的典故作为素材,注入了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电影中的花木兰独立自主、机智勇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并且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这是典型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西方的价值观。

三、中国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意识

中国电影《花木兰》基本是按照《木兰辞》中的描述而拍摄的,并对花木兰进行了再创作,加入了花木兰的感情线,但是总体来说,《花木兰》保留了原诗的精神内涵。其实在《木兰辞》中,已经有了朦胧的女性意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性文化,在诗中蕴含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在男权社会中男女互助互补的意识。在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电影讲述的也是花木兰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花木兰战胜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一个类似美国西部片中的女英雄的故事。而在中国电影《花木兰》中,更多表现的是花木兰作为国家的一分子,为了孝义替父出征,为了国家的太平征战沙场,这是一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在电影中花木兰心存天下,具有民族大义精神,这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求的道义,但是花木的道义没有仅停留在一个小群体中的道义,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战争的同时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当花木兰的爱人死去时,悲痛的花木兰依然在理性地思考,不断地反省自己,有着极强的国家责任感。经过内心的挣扎以后,花木兰放弃了个人的儿女私情,决心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守护她的战友、她的家园以及她的国家。花木兰内心随时保持理性,当花木兰自小的兄弟小虎等被敌军抓住,敌军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来刺激花木兰时,花木兰的内心是煎熬的,但是当胡奎等弟兄要冲出去救人时,花木兰理性地阻止了他们,胡奎大声说:“他是你兄弟!”花木兰回答:“你们也是我兄弟,我不能让你们去送死。”她努力克制自己内心的悲痛,带领军营的士兵们唱起了军歌。花木兰在被大将军背弃时,被困峡谷之中,在身负重伤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花木兰大声说出:“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花木兰》遵循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和义,但是《花木兰》对《木兰辞》中朦胧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明确和升华,花木兰遵守着中国男权社会所指定的孝道和大义,但是花木兰也有了不同于传统女性的理性,在危急时刻她临危不惧,并且可以从容地指挥军队进行战斗,因此,电影中的花木兰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她也有不输男儿的气魄。在电影中模糊了男女之间的界限,花木兰与士兵一起称兄道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花木兰追求男女平等的潜意识,是在民族大义和孝道之下的女性意识,体现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女性主义。

在中国电影《花木兰》中,导演十分重视对花木兰内心世界的刻画,花木兰是勇敢的女将军,其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爽,但是也有女性特有的柔弱的一面,电影中的花木兰不是一个脸谱式的人物,她有血有肉,有男儿的刚强,也有女儿的脆弱,这种表现手法让花木兰的形象立体丰满起来。当花木兰第一次上战场斩杀敌军的时候,其身为女儿内心脆弱一面表现出来,花木兰第一次斩杀敌军时十分地犹豫和挣扎,之后,在清洗带血的牌子时想起死去的战友,又让花木兰十分地伤感,这是花木兰作为女人内心脆弱一面的体现,这也为后面花木兰希望尽早结束战争,获得和平,不再有杀戮埋下了伏笔。在此处,电影将花木兰传统的中国女性温柔和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花木兰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刚强的“女汉子”,她的内心还是传统的中国女性。

中国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并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花木兰在被大将军所背弃以后,身陷囹圄,如果不是皇子文泰及时出现,并且以自己作为人质进行抵押,花木兰可能早就败走,虽然花木兰后来凭借自己的勇敢只身前往敌军阵营,营救了皇子文泰,但是最后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大义,她牺牲了个人的幸福,让皇子文泰与匈奴的公主联姻,来换取江山的太平,从而让天下苍生都到安宁。中美两部电影结局的不同,可以看出中美文化上存在的差异,美国文化强调自由、平等,讲求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强调每个人个性的发展,在美国文化中,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追求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为社会做贡献,因此,在迪士尼的电影中,花木兰最后大败匈奴,立下战功,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而中国自古就讲求三纲五常,强调集体主义,认为个体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个体离不开整体,对伦理道德十分看重,强调对集体的忠诚以及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人的利益来保全集体的利益,这与美国的个人主义是不同的,因此,在中国版的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最后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天下苍生可以安居乐业,选择了牺牲自己与皇子文泰的感情,这符合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集体主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女性主义表达上是不同的,美国的女性主义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上,追求的是个人的利益,而中国的女性主义则是建立在集体的利益上,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再实现个人的价值,女性个人价值的实现是随着集体利益的实现而实现的,花木兰正是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

中式花艺插花范文第5篇

【关键词】演奏教学 差异化表述 严谨灵活 针对性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器乐演奏教学中的心理错觉与行为障碍”(09YJAZH012)。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22-02

随着规范化、程式化的演奏教学模式在无形中形成,演奏教学中表述的方式已基本被固定下来。但由于生命个体对客观事物、语言词汇等的理解感受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演奏学习中的问题及原因又较为复杂,规范化表述尽管比较科学完善,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相当的局限性,需要差异化表述进行调整和补充。

差异化表述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主动调整表述角度和方式,以更加完美地实现表述意图的语言活动。器乐演奏教学针对的是个体的人,演奏教学是塑造人的行为的工作,差异化表述在演奏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在欧洲音乐院校教学中一直得到既普遍而灵活的运用。

演奏教学中的差异化表述可以说是一切区别于传统教学表述、针对教学实际问题的语言实践。它有以下特点:

一、差异化表述从新的角度、新的侧面看待问题,体现出独特的视角。

例如:对演奏时肌体的基本状态――“放松”,这是对演奏基本状态传统规范的定义,几乎每个学习者从一开始就面对这个概念和要求。但不少人对“放松”感觉纠结不清。演奏中很多问题与“放松不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的心理感受中,“放松”是肌体静止、松懈的状态。在他们心中,“放松”与演奏这一肌体的行为动态模式、与积极的肌体运动是相矛盾的。这些人在演奏中很难体会完美的“放松”。

对有这些问题的学习者,一个典型的差异化表述是把肢体的演奏基本状态定义为“柔软”,把“保持肌体放松”的概念换成“保持肌体的柔软”,并在具体教学中加以运用,如保持“手的柔软”、保持“手腕的柔软”,保持“手指的柔软”等等。

对手比较僵化的人,“保持放松”、“用力”后迅速回到“放松”很纠结,在“放松”中“用力”也比较矛盾。“放松”常使一些人误入“松垮”、“懈怠”的状态。但“保持柔软”,在“柔软”中发动“用力”,“用力”后恢复“柔软”却相对可行。“柔软、轻松”的感觉却较少引导肌体的消极感受,在肢体“柔软”的基础上发动演奏行为对一些人是一种更可把握的状态,也更便于实现意识与感受对肢体状态的正确引导。

“保持柔软”对演奏时手对乐器的“触摸感”、对细腻把握和感受乐器,对演奏的速度、准确、协调等诸多因素都有帮助。“柔软”感对消除肌体在运动中的矛盾意念,化解僵化不自然,保持动作中肌体的“协调”有较好的作用!可以说除钢琴这一对肌体要求较特殊的乐器之外,对弓弦、管、键等不需过分力度的乐器演奏都有裨益。

对“放松”还有其他差异化的表述,如:演奏时“保持肢体的舒适”可化解一些人在演奏中难以察觉的动作的生硬不适;“保持轻松、轻巧”对习惯于演奏过份用力的人有积极的作用,因为“轻松”涵盖了演奏用力方式和肌体状态两个方面,也有助缓解“用力”和“放松”的矛盾感受;“柔软、舒适、轻巧、协调……”有利于引导整体的动态的肌体协调状态。

如果说“不要僵硬”是对“保持放松”最早的差异化表述,那么“保持柔软”是对“不要僵硬”的又一次同向但差异化的表述。

差异化看起来仅仅是词汇的变化,其实是从新的角度,表述和唤起肌体状态和心理感受的另一侧面。对阐述、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在演奏学习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上,差异化表述体现出更开阔的眼界,更深入、全面和独到的认识,更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比如,在“练琴”这一演奏行为的构建上,对有音乐表现愿望的人,练琴主要是音、节奏、速度、指法等各种音乐元素的有机组合和建立过程,是音乐伴随演奏行为的重复、完善、记忆和再现。而对处在与演奏学习同步建立音乐表现意愿的人,“练琴”面临很多问题。差异化表述显示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效果:有的涉及到大脑注意的转化、注意分配的调节。从早期注意音位目标,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进到对演奏行为主体综合感受的转换,将音乐表现意愿与行为高度融合。有的从心理学上的左脑模式到右脑模式的转换进行分析,引导人对音乐与行为感觉的综合关注,培养综合整体的演奏思维,具体地引导音乐与演奏行为的综合构建与再现等。学习者避免了很多的茫然摸索,能更顺利、自然、有效地建立整个演奏的行为过程。

多样的差异化表述在诸如再现障碍等演奏心理行为方面也有特异的作用。比如,对于演奏时的怯台紧张,传统上主要从演奏者心理上找原因,比较空泛地要求演奏者调整心理、放下包袱、克服紧张,或要求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关注音乐本身,淡化对手及演奏行为的注意……。差异化表述之一却现实地指出:“关注音乐避免紧张,并不是要抛开发动演奏行为的主体,也不该忽略演奏行为,而是不孤立地、排它性地关注手指和音位,导致顾此失彼……”[2],它切实有效地引导学习者注重平时练习中内心音乐与肢体行为和感受的水融,形成音乐与演奏行为的整体记忆,,一步步实现演奏行为的再现。这比之空泛的心理要求更明晰具体,更利于学习者把握和遵循。

差异化表述对动作的优化和行为感受的培养,对与音乐相结合的行为定式的表述,借鉴和强调器乐演奏行为的舞蹈属性,将演奏定义为歌和舞的艺术等等,这都是传统教学表述所未曾涉及的。

三、差异化表述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它在传统规范表述难以起效时,针对问题出现,并不断自我调整、完善和丰富。

有的键盘乐器在理论上表述“触键”时是:“用手指的力量触键,触键后手指恢复放松……”。这种表述使一部分学习者产生难以察觉到的错觉:在他们的手指运用意念中,每一次触键都是手指本身肌肉的一次收缩和放松。这样的手指常常难以始终处于相对的松弛状态,对快速和高难度的演奏有很大影响。针对这个问题,较早的差异化表述指出:要“用指掌骨间肌肉带动手指触键,手指松弛……手指本身的肌肉只是使手指到达需要触击的键上……”[1]。这可使手指免除错误的触键意念,从根本上解决手指高技术要求时存在的紧张和不自然。

过去传统键盘教学的手指训练常从“用力”开始:“尽力高抬手指”、“用力触键”、“触键扎实、有力”等,通过“用力”触键慢慢“活动”开手,最后实现手指的自如和灵活。这对于手不够松弛或已经僵化的学习者来说,常常造成不适,甚至形成错误而顽固的神经支配。对此差异化表述调整为强调“轻”的作用:要“轻松挥动手指,先“轻松地弹奏”,让肢体、手的各个部分先获得轻松协调合理的运动方式,再逐渐增强到需要的力度。这对避免肢体各部分的相互矛盾,防止固癖有相当的帮助。

差异化表述有时体现出对词汇运用的慎重。比如,“击键”的“击”字常常在无形地暗示引导人“强”、“猛烈”的用力,差异化表述特意辅以提示性词汇“轻松地击键……”进行矫正。

差异化表述客观地广泛存在于各种乐器教学中,比如:对钢琴教学中“从肩关节到指尖……如一个吊桥”的传统表述,差异化表述修正为“从锁骨和胸骨、从心里作为起点到指尖……如一座吊桥”。这使手臂这“吊桥”的起点深入到人心中,解除了一些人肩关节的不松弛,使弹奏的力量传导更加通畅,有助引导发自内心的弹奏习惯;手风琴教学中“保持风箱的平稳”被换成“保持风箱气息的平稳”,将人对风箱外在的注意和操控,转到对风箱气息――仿佛歌唱的呼吸――的关注和控制;小提琴左手手指柔弦时“保持手指相对放松”说成“保持手指的相对柔软”……,只要稍加留意,我们能体会到差异化表述细腻的感受和周全的考量!

差异化表述起源于差异化地看待学习者以及演奏教学中的问题。它与传统的、规范化的表述殊途同归,最终是为了无差别地实现演奏水平的提高。

规范化表述一般体现为文字,差异化表述主要见于语言。它更灵活,更个性化,它从新的角度、新的层次传授演奏教学规律,避免了程式化,教条化,是新的表述方式的尝试和总结,是对传统教学表述有益的完善和补充。很多针对普遍问题、行之有效的差异化表述将成为新的规范得到普及。

差异化表述的意义在于强烈而鲜明的针对性。一切不针对具体问题、缺乏严谨考量的表述,只能被称为随意化而不是差异化!我们要重视差异化,反对随意化!

我们应像对待一切教学创新一样认真对待差异化表述,应认真深入地研究分析演奏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不同以往的表述方式极其所针对的问题和它们的现实作用,这对丰富演奏教学法,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有效地提高演奏教学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