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艺与茶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茶史上记载。饮茶之风,盛于唐而兴于宋,当时茶具器形的发展受茶饮方式制约。但到了北宋末年的时候,茶文化的焦点已经从品的方式转变到茶具的形式上来。
茶具对茶汤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茶具颜色对茶汤色泽的衬托。陆羽《茶经》之推崇青瓷,“青则益茶”,即青瓷茶具可使茶汤呈绿色(当时茶色偏红)。陆羽把各窑的釉色作比较。从品茶的角度来看釉色,质地与茶色相互呼应,很有艺术品味。讲得精辟。唐代诗人也有许多称赞茶具的诗篇:“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干峰翠色来!”、“蒙茗玉花尽。越瓯秋水澄”。二是茶具的材料对茶汤滋味和香气的影响,材料除要求坚而耐用外,至少要不损茶质。
本文就红茶、青茶绿茶为例,欲评述之。
红茶为全发酵,性热。更适合在冬季饮用。具有暖胃益脾作用。红茶最基本的品质特点是红汤、红叶、味甘(红,实为黄红色)。我们以祁红为例。经沸水泡之后,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倒入玻璃器皿中。我们看到茶汤颜色呈深红色但红而不浊,透过光线看可见清澈透亮:在品用红茶的时候茶艺师通常将红茶倒入的白瓷之中,红白相称。更加衬托出红茶茶汤的魅力。红的深沉、平静。轻轻的闻其香味,品上一小口,茶的色香味全部发挥到极致。此时如若用紫砂壶或是青瓷器来喝茶,虽然在味道上不会有什么破坏,倒是当倒入紫砂杯或是青瓷杯中时,我们将欣赏不到这种大自然带来的醇厚的红色。
青茶又称乌龙茶,系半发酵茶。它既像绿茶又像红茶――它有绿茶之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具有“绿叶红镶边”的特点。乌龙茶无论在色、香、味上与红茶完全不同。乌龙茶不仅醇厚甘露,而且清幽馥郁。无论是闽南的黄金桂、安溪铁观音还是武夷的大红袍虽然各有特色,但都令人馨醉。由于茶叶在半发酵过程中产生出沉香醇等为主的香气成份,使乌龙茶在茶香上明显有别于红茶和绿茶归属于半发酵茶类,拥有茶叶原有的花香般的华丽香气成分,同时并合成和降低了涩味成分。这种清爽感、畅正是清凉饮料中不可缺少的功能,也就是乌龙茶成为冷饮并大受欢迎的关键之所在。
品饮青茶。茶壶、茶杯均以小为好。将茶叶放入茶壶中达五分满,沸水冲泡洗茶后。再续水正式冲泡2―3分钟,倒入小杯品饮,以后可连续续水冲泡。品饮铁观音先闻其香再品其味,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蜜。韵味无穷。每次饮量虽不多。但满口生香。回味无穷。如将茶汤倒入白瓷中,汤色金黄清澈。倒入青瓷中汤色碧绿。不同颜色的瓷器使乌龙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喜欢玩弄茶艺的人通常运用各色的茶具来展现茶汤的美丽颜色,满足视觉享受和精神的升华。但当今市面上推广用紫砂茶具泡乌龙茶,使其香味更加浓郁。沉厚。但由于紫砂材料固有的颜色,此时的乌龙茶的颜色分辨不出来。
绿茶为不发酵茶,是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除了茶具的颜色和质地对茶汤的影响之外,茶具的造型当然也是给人们精神舒畅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人们在购买茶具时一个重要标准。有人喜欢简洁明快型,有人喜欢豪放朴实型。有人喜欢可爱活泼型,有人喜欢造型复杂含有美好寓意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爱好或是心情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具。当然不管选择什么样式的茶具拿在手里是否舒适是选择茶具的重要标注,也是就是行话所说的手感问题。一边喝茶一边把玩手感极好的茶壶或是茶碗。体悟茶具的美丽韵律,无疑是人生的一件快事。
关键词:紫砂器;茶文化;紫砂壶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33-01
宜兴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推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争鸣,儒道释三家并存,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
光从陆羽《茶经》汇录的茶史人物来看,也几乎全是儒道释三家的代表人物。但在三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中,又以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并在茶文化体系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尤以柔静形成茶文化的主体思想特征。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复杂,社会问题急趋尖锐,难以解决,促使文化人开始从自己的思想上寻求自我完善和解脱。同时,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王阳明倡导“心学”,反释家禅宗与道家清静溶于儒学之中,形成新儒学,强调个人内心修养。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因此,大量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创作活动,推动了士人的购藏风尚,引导了紫砂技艺在艺术典雅情趣上的丰富与提高。
作为新时代的艺人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古人云:“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艺术的创新是指作者以自己特有的创作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内涵,且涵盖的是前人或传统艺术品中所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它包括作品的创作理念、制作技巧、表现手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工具等。创新不仅可使作者从普遍性中脱胎而生,而且这种独创性能是艺术发展的生命和动力。每个紫砂艺人在他的壶艺创作活动中都具备传统的经验。但如果完全依赖传统模式,至多只能重复以往的经验,也易于被别人重复,从而淹没在普遍性中,完全失掉自己的特点。
纵观紫砂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的交融史,如果没有历代艺人不懈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也就没有紫砂的今天。明代的时大彬把当时常用的粗糙大壶改变成既实用,又具观赏性的精巧工艺壶,真是前所未有。这一变化,也改变了紫砂壶的历史,把它单一的使用功能,演化为具有使用性和观赏性的双重功能,让紫砂壶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清代的陈鸣远用“物为我用”的观点对自然界的物品创造性地进行仿生,创造出许多珍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形态形似的仿照,而是作者通过自己对事物的感悟、体验,把自己的思想、语言、感情以及制作技艺融化到作品中去,赋予作品新的思想和生命,创造出形神兼备、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作品,开创了紫砂艺术的历史新篇章。
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制作活动,有着多种的形式,除了邀请名家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文人是自己亲自设计外形,题刻书画,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器的外在鉴赏价值。这样,也就使一些具有相当文化底蕴的艺匠同时成为制作紫砂精器的大家,象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陈鸿寿、杨彭年等都是兼具文人艺匠双重身份的紫砂制作大师。文人对紫创作的参与,同时促进了茶文化与文学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凑合附加,而是气血相容多方面的思想意识的交融。紫砂器外在形制的古朴典雅,凝着茶文化的深厚的自然气韵,文人在冲泡品饮的意境中寻求到了天地间神逸的心灵感受。
紫砂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壶艺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 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紫砂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它永远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引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起源国和传播中心。中国茶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丰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也随之复兴,茶马古道等传统文化的复兴进一步推动了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近年来逐步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民宿也在改进和升级,民宿主们对民宿的设计往往需要一段长时间的酝酿,赋予其能够令人感同身受的文化内涵或者说情怀。然而,环境影响人,学会通过研究顾客对环境的感受能更好地对民宿做出设计。因此,本文将探析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俗设计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
(一)环境心理和定向
定向是一个人进入到某一个环境时的第一行为需要。定向包含了地点定向问题(如“我在哪里?”)和功能定向问题(如“我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两个问题。当顾客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时,顾客可以利用空间线索和以往的经验获来确定他们在哪里,他们将要去哪里,以及他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如果陌生环境里不存在空间线索或者无法利用先前的经验,会导致定向力障碍,顾客有可能产生紧张、焦虑和无助等消极情绪。RichardE.Wener认为服务环境中的定向力障碍可以通过合并以下各项的设施设计来减弱:先前经验、设计的易读性和定向帮助。
通过规划设施,特许的服务已经有效的消除了定向力障碍带来的焦虑,,所以,顾客确切的知道该做什么。而在设施设计的帮助下,定向也能使顾客穿越空间进行观察,如银行宾馆布局常采用在入口处设置中厅的形式,使整个空间可以一眼被看到并表达出它的概念,这种布局也易于让顾客通过观察他人的活动以获得行为方面的线索。
(二)茶文化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拥有4000年的发展历史,根据加工手法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白茶、黑茶、清茶和黄茶六大类。我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以茶为载体传播不同相关文化。其既是一种上层文化,又是多民族、多层次的大众文化,是各阶层、各职业以及国家的文化纽带。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不仅仅用于冲泡引用,在综合利用茶资源以及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也逐步深入。
(三)民宿及其发展现状
《浙江省民宿管理办法》首次给民宿一个定义:民宿是指经营者利用农村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旅游经营方式,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提供餐饮住宿的接待场所。定义中强调“农村”和“乡村”,也许指出了与主题酒店等其他类型的酒店的不同之处。笔者认为茶文化元素可以与民宿结合,一是因为民宿多在自然环境、生物资源、景观等原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再者民宿更有“情怀”的存在,二是因为茶文化并不是遥远的事物,只是被现代人遗忘了一段时间,茶文化的传承更多地需要依靠茶园、茶山或原汁原味的东西,那么这样一来,“情怀”和原汁原味是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
不可否认,相比传统酒店的标准化服务和装饰,民宿里有情怀的宿主和个性的装饰颇具吸引力。然而,颇具情怀的民宿屡屡亏损甚至倒闭。情怀体现的前提必须是住宿和休息那功能能够得到预约和满足。所以,在目前阶段,相比情怀的温暖,外观和空间的设计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更能影响消费者决策。
二、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的影响分析
定向是人到陌生环境的第一行为需要,因此,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更应该注重设施设计,以下从设计定位、功能空间设计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其影响。
(一)设计定位
正如陆羽所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优秀茶树种多集中于我国的南方,民宿以“茶文化”为主题,应该将市场和资源结合,综合分析民宿的区位因素以及周边环境特征,赋予不同的茶文化内涵。比如安溪因铁观音而闻名,可将主题细分为铁观音文化,融合铁观音的发展历史、茶叶加工、茶的种植采摘和茶艺等方面的特色内容。另外,民宿主应该对某种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懂茶爱茶,才能将茶文化的内涵更好地表现在民宿中。
(二)功能空间
在功能空间上主要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公共空间、观赏空间、餐饮空间和住宿空间。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主题为例,民宿的公共空间相对较小,走廊或阁楼等可以作为铁观音茶文化的展示区域和装饰元素米恶化空间。观赏空间可用于茶艺表演及器乐等演出。餐饮空间可以作为体验茶文化的区域,设置茶艺教学区域,让顾客亲身学习茶艺技术和泡茶方法,还有制茶品茶区域,提供DIY茶点,让歌顾客亲身感受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兰花香”。至于民宿的住宿空间,同样小规模但可以很精致。房间可以很小,10平米左右,但是要有自己独立的门和观景阳台。
三、基于环境心理和定向的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研究
环境心理和定向是人的第一行为需要,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主题的民宿设计风格影响不大,主要是在细节方面影响较多,在设计时要对目标市场的这个需要进行调研,了解目标市场在环境心理和定向的习惯要求期望,从而对民宿的设计进行调整。在参考其它文献资料以及实際体验后,总结该民宿设计应遵循的设计理念,并且从区位和功能空间两个方面分析环境心理和定向在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实际中的应用。
(一)设计理念
1.简约自然:对旅客而言,民宿应该是一个能使旅客放松身心,摆脱城市喧嚣、事业压力和信息繁冗,达到旅游度假的目的的地方。不需要太多传统酒店豪华的装饰,正如茶汤的本质就是水,清澈自然。
2.人性化:比起民宿主的情怀更重要的可能是细节,周到的室内细节更能体现民宿主的用心和民宿的人性化。民宿主会考虑到各种各样的需求,考虑到客人的饮食,在房间的桌子上,民宿主人可以备上一套茶具和茶叶(茶叶根据客人喜好和健康状况赠予),自制的茶点和果脯;考虑到客人需要存储物品,民宿里会有专用的带密码的储物箱,箱子设计感十足,与茶有关,如果客人要也可以作为卖品,出售给客人。
3.本土化:前文中提到民宿的区位选择必须有市场和自然资源,民宿的设施和传播的文化也该符合所在地的特征。假设要在安溪建立一家以“铁观音茶文化”為主题的民宿(据笔者调查,目前为止安溪并没有一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民宿设计要体现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具体到实践中应该落实到每个特定的区域。比如一个茶叶包,一个门把手、一个指示牌、一个垃圾桶、一副餐具,都可能成为文化的符号。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是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在用文化符号抽象地描述铁观音时,应该归纳成系统的文化符号,用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化符号或艺术概念对细节进行包装,会显得相对和谐。
(二)环境心理和定向在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1.区位:据研究环境心理学的专家们,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自然人对于周围环境的基本态度共同决定了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休闲作为见证社会变化的一个载体和象征,已经突出成为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形式,因此城市人群会倾向于选择近郊民宿躲避生活压力。这就要求民宿多依托于自然人文价值较高的风景名胜区,尤其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福建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安徽有黄山毛峰,浙江有西湖龙井,这些优质茶叶品种的产地周围必定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
2.功能空间:赋予茶文化内涵的民宿,既要保持传统,又要可持续发展。满足游客对于地域传统文化的渴望,又不使当地居民产生排斥,传承民宿地域文化,并对紫色和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因为该主题的民宿更多地需要依山傍水,处于乡村之间,所以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最终村庄已经形成的建筑、街道的脉络,在不影响拆迁重建、不毁坏农田和森林的情况下,建设本土化的民宿。总而言之,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建筑外形和空间设计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需求,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四、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结果,一个民族所说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总的文化的反映;但也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与文化都共同发展了几千年。
1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思维模式
中国文字是3000多年以来一直保留着象形书写法(与拼音书写法相对)的唯一文字。笔者通过比较、分析《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注:东汉·许慎撰,我国第一部收字齐全、形音义综合考辨、编排科学而系统的字典]与《黄帝内经》所反映的思维模式、哲学观念以及人体解剖、疾病和治疗知识,得出以下结论:《说文》中蕴涵的中医学知识与《内经》一脉相承;《说文》所体现的“天一地一人”宇宙思维模式与贯穿《内经》的“天一地一人”生态医学思维模式同出一辙;作为《内经》理论基础的“气、阴阳、五行”学说可通过《说文》追本溯源;《说文》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追溯汉字源流及本义,是研读《内经》以及探索研究中医学起源的重要书籍。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字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这对于促进中医学家的类比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以及用《内经》奠定的这种思维特点去影响其后的历代医家,发挥了无形的巨大作用。从阴阳、五行、精、气的象形字到《内经》广泛的取类比象,再到明清医籍对字的形音义的校勘、考辨,都显现出中医学思维之链中象形汉字的深远影响。
英语是拼音文字。英语单词的“形”与发音直接联系,对其语义的理解是以听觉为基础,从而跳出了以事物具体形象为材料的视觉思维框架,为发展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逻辑思维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抽象推测、概念思维和范畴区分以及对这个世界力求得出客观判断的传统。实际上,医学英语词汇中所含的纯英语词汇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医学英语词汇都是由医学词缀通过构词法拼缀而成的,而医学词缀多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词素。由于深刻的结构性差异(包括世界观、思维模式乃至语言),产生了中西文化之间理解和翻译的极大困难。从一种文化角度研究另一文化,往往把一套世界观和思维体系都“走私”进来,而这套世界观和思维体系能否被对方文化传统接受、并相互融合呢?以“气”为例。《说文·气部》:“气,云气也。象形。”“气”在甲骨文中作“气”,象空中流动的气流,蒸发升腾,其象如云,不久消失,又为无形。因此,“气”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可聚而有形的(如可凝而成水)。此时的“气”可英译为air。随后,包围、充斥在人类空间的“气”,被抽象化为一种哲学意义上具有物质含义的“气”。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医学家抓住时机,适时地将“气”引入医学。这样,“气”就成了先秦自然哲学与医学的中介、桥梁。到了《内经》时代,“气”不仅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亦是人体的基本物质,且可化而为血、为精、为津液等,它所主持的人体正常生命功能活动为“神”。《内经》的全部理论与技术,几乎无一不与“气”相关,且各种各样的“气”名目繁多,有阴气、阳气;清气、浊气;天气、地气;正气、邪气;营气、卫气;四时之气、藏府之气、经脉之气;等等。此时。“气”早已不是air,也不是energy或vitalenergy或atmosphere,只能是qi了。现在,对大部分西方人来说,qi已不再陌生。
2中医学术语、西医学术语与中医英译
现代术语学所观察到“专业术语的产生大部分是由普通语言衍生而来”的情形,在中、西医学中都可以清楚地得到证明。熟悉中医用语的人应该能够察觉,中医书籍中的用字大部分是普通语言用字,且比较广泛地出现在同一成书年代的其他著作中。魏逦杰博士和文树德教授都主张将中医学的基本术语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表一般概念的日常用语,如头、脚、胸、腹、心、肝、血等;一是从日常用语所引申出来的中医学专有名词,如窍、穴、卫、邪、命门、三焦、督脉等。由于前一类用语大多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大部分文化种群都有这类概念,而且各种群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也都存在着表达这些概念的词汇,因此翻译时,采用译人语的对应词应该是最准确的方法;后一类代表中医专门知识的词汇则大多源自于隐喻(metaphor)的命名方式,即由普通语言、以类比的方式形成,翻译时,可以通过字对字直译的方式加以译解,也就是将字面上的意思译出来。如窍译成orifice,穴译成point或hole、卫译成defense、邪译成evil、命门译成lifegate、三焦译成tripleburner、督脉译成governorvessel。关于西医学术语,魏逦杰博士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借用自普通语言的用词构成,如fever、chill、cough、cold、influenza等;第二类则是由西医用以描述特定专业概念的词语组成,如conjunctivitis、anemia、hypertension、arteriosclerosis、hyperchlorhydria等;第三类由医学来源词语组成,如enuresis、lochia、pharynx、1arynx、dysphagia等。第一类词语,尽管通常由医师使用,但是一般人都能够明白,而且大部分正常成人都能够分辨这些名词所指的情形为何。第二类词语中虽然有些词(如anemia、hypertension、conjunctivitis)对一般非专业者可能并不陌生,甚至还被他们所使用,但是非专业者并无法以医学的准确性诊断出这些病情;这些名词所反应出的专业知识与一般的认知有很大的距离。第三类词语则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或设备便能加以了解或确定。魏遁杰博士认为,应该绝对避免使用纯然“严谨专业性的”第二类西医学名词术语翻译中医学概念,认为这样“必然会破坏了他(指‘译者’)意欲传达的这个知识体系(指‘中医学’)的完整性”,并相信只有第一类与第三类西医学名词术语才能用于翻译中医学概念H。笔者颇为赞同。笔者认为,中医学术语基本上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借用自普通语言的词汇组成,如心、肝、脾、肺、肾、发热、头痛、咳嗽、心悸等;第二类由中医用以描述特定专业概念的词语组成,如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第三类由中医学来源词语组成,如《说文解字·广部》中的某些形声字——疝、疸、痈、疡、痔等。而当初西医中译时所“借用”的中医学词汇也是相应的第一类和第三类,也就是说把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和measles、leprosy、malaria、epilepsy分别译为“心、肝、脾、肺、肾”和“麻疹、麻风、疟疾、癫痫”是基于全人类对人体和病的共同认识。而同时,我们也应从西医中译实践中吸取教训:采用第二类中医学名词术语翻译西医学术语所引起的中西医学概念混淆不清的状况不应在中医英译中重演。如将typhoid,typhoidfever译为“伤寒”,typhoid或typhoidfever指的是“infectionoftheintestinecausedbySalmonellatyphiinfoodandwater”,临床表现为发烧、腹泻,甚至有血便,是肠的感染性疾病(infectionoftheintestine)。而中医学中的“伤寒”,广义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指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变。
3医古文、医学英语与中医英译
让我们先观察比较一下下面两段短文:(1)“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宝命全形论》)。(2)“Manismetazoon,triploblastic,chordale,vertebrate,pen—tadactyle,mammalian,eutherian,primate...Theout—linesofeachofhisprincipalsystemoforgansmaybetracedback,likethoseofothermammals,tothefish—es.’’(L.A.B.一orradaile)。
关键词:新闻导语 对比分析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055-02
一、理论背景
新闻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想要研究新闻文化就必须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广义的文化是人们生活的方式,是人们所习得的行为方式、态度和物质的集合。狭义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成就和贡献的总称,包括艺术、音乐、文学、科学、技术等。语言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定义到它是声音、文字和形式等用于人类交流思想和感受的系统。语言来源于文化,也是文化的反映。从广义上理解“语言是一个民族象征性的代表,它构成了人们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样代表人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经验也不同。所以我们说语言影响和反映不同的思维和思维模式、价值和其他文化特点。
1.Kaplan的思维模式理论。Kaplan曾提到美国人的思维是线性的,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的、非直接的。美国式导语常以话题句开头,简单介绍新闻内容,然后其他部分按照逻辑顺序发展。由此美国人是偏理性主义者。中国人不会直入主题,往往要讨论些事件。通过对比很容易发现中美两国思维模式的不同。
另一个区别是,美国人比较客观,中国人比较主观。就像前面提到的美国文化强调理性,中国文化强调理解。理性主义要求人在判断事物时要没有偏见,这种世界观在美国人思维中占主导地位。在中国,人们喜欢挖掘事物本身的内在,找出其核心,而过程中往往加入自己的感情。
2.Hofstede的文化四种对比。在1967年到1978年间,Hofstede做了很多研究。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对答案进行分析。如表1。
数据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权力介入度,权力介入度大的文化与权力机构、社会地位、经验、年龄有更大关联,介入度小则相反。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中国则是集体主义。男子主义和女权主义,突出男子主义的文化更强调成就、力量和财富,突出女权主义的文化强调价值关系、抚育和生活质量。
二、中美新闻导语文化差异分析
本文在Bell的结构理论指导下,根据新闻导语结构六要素特点,通过分析收集的资料,从中美导语的分布、类型、社会功能和选择偏好进行对比。根据思维模式的不同,还将讨论不同的价值观对新闻导语的影响。分析结果反映出很多方面的差异,本文只选取四方面进行讨论。
1.分析所需资料来源及理论构架。我们分别选取了最新的中美新闻报道各50条。主要来自《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和The New York Times、 Los Angeles Times、 USA Today。所有的新闻都是关于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等硬新闻。
2.研究方法。
(1)位置定位。通常我们认为,如果事件在文章前1/3处,我们说它在开头。如果出现在中间的1/3处,那就是在中间。如果出现在后1/3处,它就在最后。然而有些材料很短,如新闻导语。那我们规定如果事件出现在前1/2处,它在开头,反之则是结尾。
(2)时间标志。我们把重心事件发生的时间标为Time0,把中心事件之前的时间标为Time-1、Time-2等,之后的时间定为Time+1、Time+2等。
(3)研究问题和限制条件。本文对新闻导语结构的研究集中在其结构六要素上:事件、人物、场景(时间和地点)、背景、评论和后续。根据下列问题对以上要素在分布、类型、社会功能和选择偏好上进行分析。
3.结果。
(1)新闻事件的不同。美国新闻导语中所有50个事件中的80%(40)在开头,20%(10)在结尾。中国新闻导语中36%(18)在开头,64%(32)在结尾。所以我们从表2中可见更多的美国导语将事件放于开头,他们更倾向将事件早些告知。
(2)新闻人物的不同。
(3)新闻人物的位置不同。
由表3可见更多的美国新闻导语将人物放于开头。
(4)新闻场景不同。新闻场景包含时间和地点。它所提供的信息是在某一时段里某一事件发生的地点。因此要对比新闻场景先要讨论一下时间和地点。
(5)时间结构不同。
(6)新闻背景、评论和后续的不同。
(7)新闻背景不同。背景早于新闻事件本身,我们称很久远的背景为“历史”。如表5所示,75%中国新闻导语将背景放于开头,而美国只有43%,相反他们有57%的背景(历史)放于最后。
新闻背景在新闻导语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美导语都反映着相同的社会功能。它们分别是:起到呼吁作用、给出产生影响的原因、提供相关知识。
(8)新闻评论不同。新闻评论常与记者和当事人所见有关联。它包含了个人的观点和对事件发展的展望。首先,中美新闻导语评论在导语中出现的位置不同。82%的美国导语评论出现在开头,中国只有45%。
其次,中美新闻导语评论有不同种类:主观(记者和当事人的观察)和客观(评估和展望)。从表7可见,82%的美国新闻导语评论是客观类型,73%的中国新闻导语评论是主观类型。
第三,中美新闻导语评论都可以产生以下影响:起到呼吁作用和提供深刻见解。但是,有一些社会功能只体现在中国新闻导语中。如:倡导和谐社会和体现社会进步等。
(9)事件结构不同。根据Bell的新闻导语结构样板,导语包含以下几个元素:事件、人物、场景、背景、评论和后续。事实上,在导语结构中并不是所有的要素都要同时出现。表8是导语各要素出现情况。
从表8我们可见最基本的人物和事件都出现在导语中。时间和地点的多次出现证明了场景(包括时间和地点)在导语中同样重要。中国导语中新闻背景和新闻后续出现的次数要比美国的多,而美国导语有更多的评论内容。
三、总结
根据前面的几章的内容总结,在新闻导语的事件、人物、场景、背景、评论、后续和事件结构中主要有七点不同:第一,美国人喜欢将新闻中心事件放于开头,中国人相反,美国人是线性思维,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第二,美国新闻主体往往是个体,中国更多以政府和机构出现。第三,美国新闻导语注重将来,中国新闻导语注重历史。第四,中国新闻导语中常出现新闻背景,且将其放于开始,背景起到一定呼吁作用,而美国导语却不这样安排。第五,美国新闻导语评论表达较客观的观点和见解,中国式导语主观评论较多。第六,中国式导语有更多的后续,而美国很少。二者均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第七,美国新闻导语结构是多变的,内容更丰富。中国新闻导语结构比较稳定,信息量小。
虽然本文经过了细心的写作过程,但难免有疏漏之处。材料选自主要的几家中美报刊,并且都是硬新闻,所以不能说此文具有绝对的代表性。此文还须在将来进行更系统的整理分析,所及更全面的新闻材料。除了较有权威性的几份大型报刊外,还应考虑到一些地方性报刊。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体育、娱乐、休闲等多方位选材。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二语习得者提高文化意识,增强他们对英语新闻故事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马建国.英文报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