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血压 个体化管理 血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15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逐年增加,而高血压病既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的、持续的危险因素。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疾病知识水平,改变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13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一年的个体化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0月-12月通过门诊及体检发现的高血压病人,符合以下条件者130例为调查对象,其平均年龄62.4岁,其中女71例,男59例,纳入条件为:①本社区常住居民;②年龄在35岁―75岁之间;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诊断标准;④至少有一项可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超重、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负性情绪、咸食等。
1.2 方法
1.2.1 所有管理对象在管理前后全身体检,内容包括:血压、血糖、心电图、尿10项、眼底检查、腰围、腹围、BMI。并填写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服药治疗,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填写标准:体质指数BMI23-25为超重,≥25为肥胖,根据最近12个月的乙醇摄入总量计算日均乙醇摄入量(g/d)乙醇摄入量男性≥30g/d,女≥20ml为过量饮酒;每日摄盐量>6g为咸食;吸烟,现在吸烟;不愉快情绪:焦虑、愤怒、恐惧、沮丧、悲伤、不满、忧郁、紧张等,有以上情绪者称为负性情绪;适量运动指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运动强度至心率=170一年龄,服药依从性指是否遵照医嘱服药。
1.2.2 个体化管理方法
1.2.2.1 由2名全科医生,2名护士,组成管理小组,成员均通过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培训,掌握了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技能,质量控制要点,具有独立和协作开展病例管理的能力。
1.2.2.2 为管理对象建档、评估,制定个体化管理计划,确定个体化管理目标(包括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目标,血压控制目标)。
1.2.2.3 落实管理计划:A.健康教育,每月举行1-2次健康讲座与咨询,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主题的健康讲座;B.监测血压频率,按高血压危险分层制定监测血压频率,一般患者至少每周监测血压2次,高危患者一天监测至少2次。C.定期随访,用药指导;随访内容有生活方式,血压,并发症情况,用药情况,进行再次评估和调整管理方案。一年至少保证6次随访D.年终评定时再次全面体检及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Excel2007数据库,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计数资料的描述以率和构成比表示,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130例高血压患者管理前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n,%)
2.2 规范管理前后三率改变情况(n,%)
遵照医嘱服药的为规律服药;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血压控制良好,2周内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治疗的为发病。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相关性慢性疾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资料管理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46.92%,控制率为33.85%,说明本社区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偏低,通过一年的个体化管理,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都有明显提高,。
本资料管理前后高血压危险因素,如咸食,缺乏运动得到明显改变,超重,饮酒,吸烟、负性情绪、也有改善。
本社区在以往慢病管理的基础上突出个体化,针对不同个体的问题制定个体化干预计划。针对不同人群,分类开展不同内容的健康讲座及咨询,使患者掌握正确的健康理念,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服药。督促患者落实计划,定期复查随访,最终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及控制率。
综上所述,在社区开展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管理方案为核心内容的高血压个体化管理是效果明显的高血压防控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IMI.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
[2] 李惠娟. 疾病细节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初探.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第22卷6期.
【关键词】 个体化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0.091
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妊娠妇女出现的糖尿病, 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 多出现于孕24~28周, 其可能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糖尿病、羊水过多、巨大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 威胁到母儿健康[1, 2]。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并及早干预治疗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饮食控制是最为常见的干预方法, 其有助于平稳患者的血糖水平。本院对4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饮食控制,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出90例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孕前糖尿病者、多胎妊娠者, 全部患者的沟通理解能力正常。以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34岁, 平均年龄(28.7±1.8)岁, 孕周21~30周, 平均孕周(26.5±2.1)周, 初产妇30例, 经产妇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33岁, 平均年g(29.1±1.4)岁, 孕周20~31周, 平均孕周(26.9±2.2)周, 初产妇33例, 经产妇12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饮食控制, 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个体化饮食控制, 结合患者的个体化特点开展饮食控制, 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个人饮食档案。询问患者近两天的饮食情况, 包括饮食的时间、种类、量等, 建立饮食日记, 分析患者每日的摄入能量、蛋白质等。同时了解患者的孕周、身高、体重、血糖、尿糖等。②个体化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孕周、饮食喜好等为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 通过营养计算以及食物交换份、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等, 合理安排患者每日膳食, 调整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占总热量的比例, 其中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为主, 主要从豆制品、鱼、瘦肉、鸡蛋中摄取, 要求患者每日摄入250~500 ml牛奶或是豆浆。要求患者每日少食多餐, 可以一日进餐5~6次, 并且调整患者每餐进食的种类和量。若孕妇存在偏重情况, 则还需给予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无机盐等。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和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评定标准:完全依从:患者能完全遵照医护人员的要求正确规律饮食;部分依从:患者大部分情况下能依从医护人员的要求正确饮食;不依从:患者多数情况下无法依从医护人员的要求饮食。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 P
2. 2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 P
2. 3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 P
3 讨论
妊娠期间, 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激素分泌量会明显增多, 会随着孕周的延长而增多, 由胎盘产生的蛋白溶解酶、胰岛素酶等的水平升高, 进而增对对内源性胰岛素降解, 并失去活性, 最终使得正常妊娠孕妇出现糖尿病倾向[4-7]。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的增加, 胰岛素干扰脂质代谢损伤血管, 从而增加内皮细胞层的通透性, 进而使得内皮细胞的降血栓能力下降, 容易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 8-12]。另外, 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胎儿血糖水平升高, 高渗性利尿导致排尿增多, 羊水中的糖分增加, 刺激羊膜的分泌, 从而使得羊水过多, 影响到孕妇的分娩[7]。控制血糖水平是保证孕妇正常健康分娩的关键, 有助于减少母婴并发症, 改善围生期结局。而合理的饮食控制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既能维持妊娠所需的热能和营养, 也不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发育, 限制糖分的含量, 不会引起餐后高血糖等, 而且也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等, 安全性高[8, 13-15]。
而个体化的饮食控制是基于患者的孕周、饮食喜好等制定的饮食控制方案, 医护人员根据孕妇的孕周、体质量指数等计算出其每日所需的食物总热量[9, 16], 从而结合孕妇的饮食喜好, 合理搭配每餐的饮食, 确保孕妇能摄取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降低血糖水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个体化饮食控制有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围生期结局, 保障母婴安全,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朝, 郭路. 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2014(9):780-782.
[2] 平风娟, 彭晓静, 董正惠.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一体化系统管理的效果. 护理管理杂志, 2014, 14(1):70-71.
[3] 郭存玲, 苏红梅, 韩艳菲.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中A全科医学, 2012, 10(2):249-250.
[4] 黄利兰, 邹清如, 蔡芬兰, 等. 个体化饮食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 河北医药, 2013, 35(2):311-312.
[5] 孙宇, 赵红, 李蕊. 个体化饮食运动指导对孕前超重和肥胖者妊娠期糖尿病预防效果的研究.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28):3377-3380.
[6] 戴福仁, 赵新新. 个体化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8):1152-1153.
[7] 吴小燕, 蒋洁, 张薇, 等. 个体化饮食及运动干预对孕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 现代临床护理, 2015, 14(9):24-27.
[8] 陈媛. 个体化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1):116-118.
[9] 杨丽萍, 王慧艳.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 27(10):1226-1229.
[10] 梁若笳, 姚志韬, 蒋学禄, 等. 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9):698-702.
[11] 范小燕, 彭冰洁. 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15(26):73-75.
[12] 陈春丽. 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研究.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2):382-383.
[13] 李海滨, 赖敬波. 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26):23-24.
[14] 颜碧明. 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1):54-55.
[15] 彭建华. 个体化饮食治疗对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5):114.
[16] 金霞, 班玲, 张燕, 等. 个体化饮食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刊, 2010, 12(9):1475-1476.
传承榜样品质
说到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钟学礼。青年时期的钟学礼教授,自强不息、学识广博,能胜任呼吸、心脏、血液、消化等多专业的主治医生工作,这些为钟学礼教授成为杰出的医学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50 年,钟教授为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创建了代谢内分泌专业组,是当时国内最早成立的内分泌专科之一,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首先受卫生部委托连续举办了7届全国内分泌代谢病进修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内分泌代谢病的学科带头人。钟教授作为我国代谢内分泌病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代谢内分泌病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1980年领头进行的全国14个省市近30万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为我国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数据。
如今,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在前辈们打下的雄厚的工作基础上,在学科带头人胡仁明教授和现任科主任李益明教授的带领下,坚持“特色立科、创新兴科、人才强科”的发展战略,持续保持科室各项医疗业务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总体实力不断提高、特色项目特色鲜明的格局,并于2011年获评卫生部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神经内分泌疾病诊治两大主要特色发展方向已初具规模,同时内分泌科还在“个体化治疗”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糖尿病的社区防控新模式。
特色立科
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为主要。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诊治是华山内分泌科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胡仁明教授带领华山内分泌科一直致力于解决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疑难危重病人及寻找早期诊断指标和新的治疗策略。在国内较早报道了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病及卫生经济学情况,发表SCI论文25篇,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重要数据。10余年间华山内分泌科不断摸索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较早建立了糖尿病肾病诊断决策树等。近期还拍摄了电视剧形式的糖尿病防治宣传片,为研究和指导社区推广糖尿病防治适宜技术、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降低因糖尿病肾脏病变所致透析的比例不断努力。糖尿病引起的心肌病变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周丽诺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临床和研究工作,特别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方面具有特色。
依托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优势,神经内分泌已经成为华山医院内分泌科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亚专科方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多学科合作的鲜明特色,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造福了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李益明主任的积极推动和神经外科、放射科等各兄弟科室的努力配合下,对神经内分泌疾病尤其是垂体瘤、垂体功能减退、尿崩症等,形成了与国际一流医疗中心接轨的多学科合作一体化诊疗模式,大大地提高了诊疗速度,方便了患者。在李益明教授的领衔下,内分泌科开设了垂体专病门诊,由主任医师亲自坐诊,为神经内分泌病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关注神经内分泌疾病患者的糖脂骨代谢异常,并进行研究,深入探寻中枢下丘脑对代谢的调节作用。开创新技术新项目,如通过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技术提高库欣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水平,通过全垂体功能替代和生殖功能重建帮助垂体功能减退患者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曾有一位女病人,新婚不久后发现出现了闭经症状,后经诊断发现生长了垂体大腺瘤。神经外科医生成功手术切除了她的垂体肿瘤,但她仍未能恢复垂体功能,手术后只能依靠多种药物维持正常激素水平。能成为一位母亲一直是她最大的夙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来到了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得知自己还有机会怀孕做母亲时她欣喜万分,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调整激素使用剂量,并通过内分泌科和辅助生殖医学专家的治疗,她成功怀孕并顺利分娩,喜获千金。
李益明教授介绍,华山医院近十年来积累下多达数万例的下丘脑垂体疾病病史资料,这不单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在多学科整合的疾病诊治模式指导下,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患者资料库,组建了专门的多学科合作医疗团队,对为数众多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
社区糖尿病“三二一综合防控”
随着糖尿病诊疗领域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与新型降糖药物的涌现,临床可选择的降糖药物及治疗策略不断增加,但同时也面临更多的困惑、抉择与争议。2012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2 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立场声明》以全新的面貌公开,着重强调了个体化降糖方案的重要性。
李益明教授告诉笔者,其实“个体化治疗”理念由来已久,最早被应用于肿瘤疾病的治疗,由于每个患者病情不同,为了最有效地控制病情、取得最好的疗效,同时尽量减少并发症和副作用,肿瘤治疗最早实现了个体化治疗。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对于糖尿病治疗来说,就是在对糖尿病患者设定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目标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发生低血糖的情况、合并症及并发症、预期寿命等,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况,设定不同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如果实现个体化治疗,首先获益的是患者,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的治疗目标和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情况、减少并发症。同时,个体化治疗会考虑患者对治疗的态度,依从性也会较好。当然,个体化治疗对医生的要求会提高,需要在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患者情况。
据研究报道,我国糖尿病控制现状令人担忧。2009-2011年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进行的全国大规模“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控制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近65% 的2 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0%,未达到指南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李益明教授认为,造成糖尿病控制水平不够理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基层医生也许了解指南,但可能并不了解针对每一个患者的方案应该在指南框架下进行调整,有时候完全靠指南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的。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是最常见循环系统疾病,又是可以控制的疾病,只要遵循指南制定的原则,采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就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和病死率。
1 全面危险评估是对症用药的前提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性评估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前提。根据血压水平的高低、危险因素的多少、靶器官受损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4种类型。遵循指南制定的原则,采取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2 充分掌握抗高血压药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征
在决定治疗方案和选择药物时,必须兼顾患者和药物两方面,在全面评估患者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只有针对“个性”的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降压质量[1]。对于脉压差减少型高血压(多见于高血压早期的中年人),首先要明确舒张压的升高是致脉压差减少的主要原因,而致舒张压升高的关键,并非管壁的硬化、血管的弹性是好的。为此治疗的重点就要解除动脉痉挛,降低外周阻力,选用降低舒张压强的药物。在临床上还应重视对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监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凌晨血压增高者,制定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如使用作用较强且持续时间较长又平稳的降压药物,最好为长效控释剂型,或临睡前给药等,在平均血压达标同时,更好地控制凌晨血压增高,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靶器官损伤,避免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肾功能损害,从而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2]。
3 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
(1)介绍高血压诊断标准、血压正常值,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便于患者随时了解自己的血压动向,了解可逆的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控制。(2)指导合理饮食是预防高血压的直接有效措施。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盐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已证实,减盐可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降低25%。并提示,食盐对血压的影响不仅限于成年人或高血压患者,对于婴幼儿,仅是短期的减少食盐摄入即可带来长期、显著的临床益处,使更多人获益。因此,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吃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热量、低盐饮食并给予量化管理。(3)关注健康的行为模式、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具体方式根据个体情况每日限量),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减少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根据个体的血压水平和身体状况,安排适当的运动锻炼,维持适宜的体重。(4)用药首先让患者了解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需要长期配合医生指导进行治疗。让患者了解长期服药的好处及间断服药或突然停药对高血压患者的危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4 高血压治疗新观点及展望
(1)在降压达标的基础上关注血压变异才更有意义。所以强调,长期平稳控制血压才是降压获益的根本。
(2)基因治疗 近来的研究显示,相对于目前的降压药,高血压基因治疗具备长效、高效、具有靶器官保护等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虽然有关研究还不很成熟,但无疑具有很好的前景[3]。
参考文献
[1] 李俭春 高血压的基层治疗和管理 中国全科医学 2008,2:55—56
在美国个体化医疗联盟(PMC)的一份新的报告中显示:2014年,被FDA所批准的新药物中,超过20%和个体化医疗有关。这些疗法锁定目标或参考一个特定的生物标志物用来预测有效性或者疗法或者帮助供应商集中做出有关护理课程。
PMC科学政策副总裁达丽尔普里查德博士说:“我们从2014年开始每年大量批准一个或两个靶向药物。很显然,个体化医疗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期望这一趋势将伴随个体化医疗的付费用户和供应商们更大的认可。”
长久以来学术机构一直致力于收集精准医疗相关的必要数据,早于使"精准医疗"这一概念走向国际舞台,但这总统对这一话题的重视轰动了科学界。
奥巴马总统在他年度报告中表示:“我希望这个国家能够消除小儿麻痹症,并映射人类基因组,引领一个新的医学时代,即在正确的时间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已经逆转了曾经被认为不可阻挡的囊性纤维化疾病。今晚,我推出一项新的精准医疗倡议,使我们更接近于治疗疾病,如癌症和糖尿病,——并给我们提供了所有人的个体化信息,我们需要保持我们自己和我们家庭的健康。”
同时白宫预计将很快的提供有关该倡议的更多细节,与这项项目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家们在检讨全国范围内的基础设施,以支持个体化医疗的真正第一步是建立大于其他任何目前可用的DNA数据库。CNBC报到,在周五一些制药公司高管已经被邀请到白宫,当倡议的范围预计将会揭晓,揭示着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使命多方协作的重要性。
随着这些医药公司寻求利用这个新的平台进一步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参数,从而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来获取利润,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也正试图寻找在激励这一行为和加强对其监管之间的恰当平衡。因此,获批的个性化药物的数量可能会增加,但个性化医学仍是一个需进一步仔细探索的未开发地。
在这周召开的世界个性化医疗大会上,FDA局长玛格丽特汉堡对如何发挥FDA在这一领域的监管作用表达了她的顾虑。“就个性化医疗的发展来说,其关键是如何找到正确的标靶,”“在以前,一种病我们只考虑一种治疗方法,但现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如何对这种大量的,针对个体并利用基因测序结果产生的治疗方案进行监管,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提前预判的问题。”
“随着全基因组测序的成熟和推广,遗传基因变异体的数量将是巨大的,”汉堡补充。“基因的数目将以百万计。我们不可能要求对每一个可能相关的基因变种进行临床验证,但我们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使我们能够给医生和患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从而使他们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
FDA将在二月举行一次公开讨论会,以探讨其如何更好地监管并帮助人们在实验室开发那些针对独特患者的个性化医药。这一监管职能一直是业界人们争论的焦点,但汉堡认为必须有人在这一类研发中来保证最后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