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美学的理解

对美学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美学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美学的理解

对美学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接受美学 阅读 启示 读者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中期在西德兴起的一种关于文学阅读的美学理论。这个理论批评了以往的文学理论把文学研究的重点放在文学作品本身的“本体论”观点,明确提出了文学史不仅是作家创作的历史,更是读者阅读和反映的历史。接受美学理论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从社会意识交往的角度考察阅读教学,这都具有积极的价值。据此理论,我们可以从以往阅读教学中的阅读观念中获得以下启示。

一、读者:意义的生成者

接受理论认为,当作品作为阅读对象时,只有读者介入,文学的意义及其本质才会在阅读过程中有所依附。此时的读者被容纳到了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中,读者与文本不再主客二元对立,读者成为创作的最终完成者。而传统阅读教学认为,作品是作者意向的客体,文本的意义已由作者预设好,学生的任务就是聆听、接受,这必然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接受理论却认为,读者应是第一性的,文本是第二性的,阅读不止是方法,它还是一种对话、体验与创造。

同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熔铸了自己的感知、理解、想象等心理活动,“解读即体验,体验即意义”,读者将文本“空白点”不断充实建构、文本意义在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创作下最终生成后,读者也会品味先哲的深邃,也会拓展自己的视野,也会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也会舒展自己自由的生命。

二、文本:召唤结构的开放、交流和建构

“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由接受美学大师、联邦德国康坦茨大学教授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语文阅读教学有诸多启示。何谓召唤结构?伊瑟尔认为,文本中的创作意图只有通过读者才能以不同方式得到现实化和具体化,并作为影响效果以不同的面貌重新出现,这种文本中的创作意图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构成作品的基础结构,这就是所谓的召唤结构。因此,召唤结构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二者需要建立一种新型互补关系。也就是说,阅读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建立起对话关系,形成一种召唤结构。某一经典作品如何阐释、理解,我们应坚持一元化和多元化相结合的原则,既不能违背作品的内在规定性,也要力求符合学生实际,让作品解读带上时代色彩,在分析“应该是什么”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是什么”。这样一来,作品的意义便是开放的、交流的、建构的,它在无数读者的无数次阅读中一次次生成,但却没有一个终极。

因此,高明的老师在阅读教学时会营造一个巨大的阅读磁力场,这是阅读教学的“活水”,是语文阅读课活的灵魂之所在!

三、意义:“偏见”对真理的获胜

传统阅读观念认为阅读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寻求文章中的的真理,教师总是在参考书的预设下苦口婆心地把学生往既定答案上引导,从而来对文本的唯一性意义进行判定,而对其它阐释则一律“封杀”,并被扣上了偏见的帽子。

海德格尔将“偏见”称为“前理解”,他认为这是阐释者的认知结构中的一种历史文化,是潜藏于文本解读中的一种传统本身具有的制约力量。伽达默尔则将“偏见”成为“成见”,他认为这是读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判断和倾向性,它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构成人的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接受理论中有“期待视野”这一概念,它是读者在阅读某一作品时自身所具有的生活体验,审美经验,个性志趣等对这一作品所形成的预期,这实际是“前理解”和“成见”的一种泛化。接受理论既然认为文本中存在着吁求读者的召唤结构,而这种结构又是混沌模糊的,那么读者在解读文学时就被赋予了无限性和开放性,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再是自足、封闭、静止的,文本的召唤结构不会自发地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读者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不同心态下所捕捉到的文本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阅读过程中充满了读者的体味、创造,但这种创造要由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来制约,强调阅读的多元有界。

四、结语

人们需要阅读,是因为它能够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学生就是在阅读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学习作品的语言,体验作者的生命意识,有此经历了一种变化:他们将获得的经验作为一种凭借尺度加诸被观察之物并开始变更它。因此从阅读教学的本质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这种全方位的旧我的扬弃,新我的营构与重建。学生要在一次次地阅读中建构自我意义,在旧我的扬弃中诞生一个新我。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建构性特点的另一层内涵。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学解释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对美学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 美国 问题 借鉴

任何理论的出现都是由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社会条件共同作用而成的。历史渊源能够表明一种理论产生、发展、演进的轨迹,现实的社会条件则是推进原有的理论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中发展、创新的基础。理论的演进伴随着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变化,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的深化不断转化成形形的理论,充实着现行理论的体系。当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演进也必然遵循着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下即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描述,从中探寻美国公共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得失,并将其与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进行对比,力求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从而真正使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效结合。

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

从标准学术意义上来说,公共管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真正作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渊源来源于公共行政学。回顾公共行政学发展演进的历史,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形成的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末,公共管理学在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的强烈影响下,终于形成自己的体系。如今的公共管理学已成为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整合型的学科体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是公共行政的奠基之作。随后,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一系列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延续相继诞生。20世纪60年代的布凯南的“政府失败说”,以其实用性和创建性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他们认为,政府官员们追求私利是导致政府管理无效性的必然的结果,因此必须对整个政府的管理体制重新进行设计,否则就不会出现行政改革家们所追求的行政行为的高效率。伴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加深,传统的官僚制政府体制的危机也随之凸显,发达国家政府又掀起新一轮行政改革的热潮,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于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而诞生。奥斯本认为,官僚制的政府组织形式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今天的社会环境与官僚组织产生的环境大不相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更加追求效率,因此,用企业家精神来重塑政府是相当必要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先前的理论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许多批评,在这些批评之中能够直接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一套具有替代性的新理论被提出来,即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建立一些具有完整的整合力的公共机构,坚持管理的自由化和管理的市场化理念,关注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国内出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以解决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核心目标。通过对各个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重新创建一个公共管理的新知识框架,从而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管理问题为核心,融合来自于各个学科的知识,突破了先前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限制。它研究的核心议题是“提供公共服务时,除了拓宽和完善官僚机构之外,其他机构也可以提供所有这些职能”,并围绕该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公共部门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研究。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问题远远包括以往的公共行政学涉及的主题,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选择、政府腐败等。总之,一系列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的提出,共同拓宽了公共政策研究的主题和范围,形成了广泛综合的知识结构框架以及新的公共管理方式。

美国公共管理学存在的问题

公共管理学的可信性。随着上述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学说在美国的诞生及发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大大扩展,所吸收以及包含的知识框架也越来越多。然而,美国的公共管理学仍然存在众多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者Van Riper就已经提出警告:学者要认真了解公共管理学的历史,否则便会误解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传统。然而,直到2001年,芝加哥大学的林恩教授(Laurence E. Lynn Jr)才开始关注到该问题。林恩在2001年发现,许多著名的学者连学科发展的真实情况都不能掌握,因此他们所建立的理论的可靠性以及所提供的建议的可能性都存在众多疑问。例如,威尔逊在1887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后,并无意推广这个并不恰当的主张,这个事实就被当时的众多学者所忽略。

重要问题研究的肤浅。即使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发源于美国,事实上,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的学术水准以及对政府改革的影响并非如外人想象中那样理想。许多美国学者也没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在某一时刻的公共管理现象,而是只对其作镜花水月式的简单描述,没有深入分析可以随环境、价值以及权力的转变而改变的公共管理的本质。例如,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严重经济危机,直接致使美国政府权力极度扩张,公共管理部门膨胀,对大企业监管加强,继而导致美国大政府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们在针对具体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并没有把握住公共管理的实质,与此同时,在关键时刻也缺乏先见之明,没能够深入研究公共政策在运行之初可能带来的后果。

美国公共管理学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以上对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以及问题的描述,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公共管理学在为该学科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重大的问题。因此,认清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了解美国与中国在公共管理之间的差距和差异,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任晓林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学习、吸收与创新的道路,包括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以下即为笔者总结出的几点启示。

确立公共管理学特有的问题意识。公共管理理论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解决政府问题。根据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公共管理理论就是为解决国家、政府、社会公共事务而存在的。因此,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其根本目的就是改变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因此,目前的公共管理系统应当根据我国的政治现实,适当而积极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以及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功能。我国公共管理理论成熟的标志就是首先能够准确分析并有效解决中国在公共领域存在的问题,即解决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内部问题以及与政府自身相关的外部问题。因此,中国的公共管理必须从实证分析入手,注重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以及组建包含典型案例的案例库,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和数据模型,并以此为重心来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

对美学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独立学院

“媒介素养”是英文media literacy的中译,这一概念从英国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大卫・白金汉(David Buckingham)教授率先提出:媒介素养是指为了使用和解读媒介所必须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到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最后由国内学者进行读解性的表述: 张志安、沈国麟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话、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张冠文、于健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批判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段京肃、杜骏飞认为:媒介素养包括了三个主要的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借助媒介下作和生话,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井维护自己的利益。一路演化传承,为普及媒介素养意识以及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 Leavis)和D・汤普森( Denys Thompson),在1933年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媒介素养教育从20世纪的30年代的英国逐渐发展到西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目前,在韩国、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等传媒业较为发达的亚洲国家和地区都设置了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体制当中,逐步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媒介素养的提高。

而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指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和各种信息资源,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实现自我,参与社会发展,这是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大陆地区,只有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形成了一定的课程体系,而这些大学的媒介素养教育都是以新闻传媒学科为依托,以新闻传媒专业学生为重点对象逐步普及和推广至非专业学生,以媒介素养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切入点。根据已有的研究,独立学院几乎没有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案例。所谓“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根据2003年4月教育部规范民办二级学院办学的“八号文件”开始建立的。独立学院必须在培养介于学科研究型和职业技能型人才目标之间的定位上办出特色,落实到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主要培养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具有人文、科学、职业三位一体综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而在人才综合素质的各项指标中,媒介素养是体现信息整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重要标志。

就如专家所指:“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能否接受和怎样接受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能否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这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过渡到大众教育模式中担负重任的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独立学院学生更好地利用媒介信息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让他们对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基本的认识,以提高他们辨识媒介信息与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使其具备高尚的文化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成员。

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天德教授所主持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素养专项研究项目中专门提及了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问题,认为“当前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套适合大学生文化状况、技能状况、品行状况,适合大学生对媒介渴望的能动性需求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知识、认知知识、情感知识和媒介知识。”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系统是高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对于独立学院这类建校历史不到十年的年轻学校在开展媒介素质教育方面就应遵循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重视校园媒体建设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结合,明确校园媒体是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理想平台。通过校园媒体大力宣传媒介素养意义、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素养学习的兴趣,如校园广播、电视台、校报、系刊和网站可以通过介绍,或者举办活动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利用记者团等各类学生社团制作内部刊物或宣传资料,并在校内分发和传阅,以帮助大学生们树立并强化媒介素养的意识。校园媒体尽可能为大学生媒介实践提供相应的空间,如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校园广播台、青年电视台和校报、《文理青年》杂志以及院系网站和新闻类社团等组织和机构,可以给全校大学生提供大量记者、编辑及其他自由撰稿的机会;宣传栏上的海报制作也是一种参与媒介的实践行为;另外,还可以以班集体为单位,成立读报评报会,共同交流和讨论等,这些都不失为参与媒介实践的表现,而这些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强化媒介素养意识和思想,并且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媒介素养甚至综合素质。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和角力中,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待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挖掘。

建构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式,明确媒介素养教育核心是成熟的课程模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独立的必修课程;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选修课。目前 ,国内各高校系统而规范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还未建立,大学生对于媒介传播的认知,更多的还是散见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各门专业课程中、媒介素养教育要从专业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公共平台,成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这既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名至实归”,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应有之义”。以笔者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可以通过在传媒学院的新闻、编导专业进行媒介素养试点教学,在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达到一定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进而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独立选修课。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跨学科融入式教学的尝试。这种方式可以融入政治课(主要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融入相关网络课程和信息课程、融入大学语文课程、融入英语课程、融入相关艺术,特别是广播电视艺术类课程、融入传播类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既体现学科知识的融合,更从大学生的媒介需求和对媒介认知的实际出发,要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媒介生活,防止空洞的理论说教。比如,以“学会在新闻中了解国家大事”、“流行文化和偶像崇拜”、“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编剧”、 “神奇的电视剧制作”、“广告,想说信你不容易吗?”……尝试从每种媒介形态的基本概念、内涵,媒介形态可能对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当如何防范,在防范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等方面进行授课,基本能够达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大学生的媒介实践活动,明确高校与媒体组织及社会的联动是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网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非高校单方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将服务于媒体机构以及全社会。因此,在施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媒体或社会有责任与高校相互配合。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媒体机构,并赴媒体进行实践。此外,媒体通过出版专门的书籍、杂志或制作相关节目等形式来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媒介素养。通过社会参与的模式,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信息社会中各种媒介与大学生良性互动的平台,促进媒介自律与学生媒介素质的双向提高。

在独立学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还有很多方法可行,相信随着媒介素养教育观念的传播以及相关部门对此项教育的重视,必能促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氛围,形成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把媒介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白传之,阎欢. 媒介教育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志安,沈国麟. 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 青年记者,2004.

[3] 张冠文,于健. 浅论媒介素养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2003(13):69.

对美学的理解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282-01

生理学是一门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医学基础学科[1],概念和机制都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性,且难讲解、难记忆。传统的生理学教学注重于知识的传授,不能满足时展对创新素质培养的需要,系统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深化生理学教学改革,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生理学教学过程,实现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势在必行。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融为一体,图文声像并茂,将板书和绘图难以表达的抽象生理学理论、概念、过程和机制等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辅以配音说明,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清晰,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讲解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时,可绘制脂质双分子层的图片,膜上镶嵌有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膜两侧存在物质的浓度梯度,小分子物质可以顺浓度差被动跨膜转运,而主动转运过程是需耗能的,细胞消耗1分子的ATP提供的能量,可将细胞内的3Na+逆浓度差泵出细胞外,同时将细胞外的2K+泵入细胞内,在演示其转运过程时可设计成动画演示,这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反馈,暂停、慢放或重复播放所需材料,并对同步播放的视频画面加以讲解说明,使教学动静结合、生动有趣,使抽象、静止的知识、概念“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个愉悦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负担,学习积极性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多媒体感知认识和交流,把课堂教学激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形成学习动机。

2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边板书边讲解,受教室黑板空间、课堂时间及书写速度的限制,所以教师往往在授课时字唯其少,意唯其多。多媒体课件是提前制作,时间充裕,因此教师可以避免上述弊端,精心制作,在文本的设置、图像处理上精益求精,色彩对比鲜明,多媒体课程不等于“教材搬家”,而是要求简单、快速、有效地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中运用的多媒体技术,不在于技术含量高,而在于辅助教学好,媒体不会帮助学习,正如用汽车运送的食物不会比马车运送的食物更有营养。例如在讲授肌细胞收缩这一知识点时,内容多,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教师将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肌细胞的微细结构、肌细胞的收缩机制等放在一张主片上,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用子片分别详细介绍具体内容,形成一个链条式的结构。每张幻灯片内容要单一,制作好幻灯片后,在每一子片与主片间设置超级链接,这样每讲完一个子片都回到主片,形成系统的体系。在讲完内容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通过练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点。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注意学生的反应,重点内容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标明,难点问题详细讲解,放慢放映的速度,便于学生思考和理解,记笔记。了解的内容可快速讲解,通过这种“突出重点,详讲难点”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授课过程中循序地放映幻灯片,类似于传统的板书,便于学生紧随教师的思路。若将大段的内容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学生往往疲于抄笔记而忽视教师的讲授,结果造成学习困难而听课疲惫,上课时感觉听得明白但课后脑袋空空,这是因为学生在听课时没有充足的时间兼顾思考和记笔记,影响了其课后复习所致。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相结合,在介绍难点、重点内容时结合提问、启发等方式,建立新型的“教师――媒体――学生”的教学模式。

3 拓宽学生知识面

多媒体是一种符合人类思维特点的多层次信息系统,能超越时空限制,提供大量信息,学生采用超级链接方式任意选择或调出各类信息资料[2],教师通过积极引导将有限的教室空间与无限的网络连接,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生理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后续学科学习的基础。学生普遍对临床知识感兴趣,教学中不妨引用临床病例,讲解一些基本的临床知识,联系疾病与正常机体活动的关系,结合这些知识点制作模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机理通俗化,静止的知识动态化。如讲牵涉痛时可以涉及到心绞痛、阑尾炎等疾病的一些表现,帮助学生树立整体的医学理念,学生可既巩固所学的生理知识,又对将学的临床知识有所了解。教师可提出一些与临床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充分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提供的便利,查资料、提前预习,真正的把生理课学活,拓宽知识面。

4 促使教师不断自我完善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讲授相同的内容,多媒体教学节约了30%的授课时间,因此,每次备课教师须查询大量教学资料,精心选择素材,不断更新知识,打破以往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局面,增加课堂容量和信息量。根据教学需要,运用适当的新的多媒体技术,组合与加工,取长补短。做到对各章节自由选择,顺序自由调整,各版面之间容易跳转,方便使用。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完全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讲解、板书、交互时间的关系。总之,随着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教师在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应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对美学的理解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自发端至今,历经多样的风格流变,各种视觉手段的运用层出不穷。当下国内的平面设计在这个视觉元素颇丰的多媒体信息环境下,要寻求自我言语方式的深入和争取对话权.无疑需从中国传统大美学思维中探究设计空问的可能性。

当视觉传达设计毫无疑问的成为当下中国设计创意产业这棵大树上的重要枝权时,对设计美学的积极探究成为设计理论走向成熟的开端,同时也为设计的原创来源拓掘新的出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之间的艰辛跨越实则是从技术跟随到设计美学关怀的上升道路。

视觉传达设计因其广泛的传达领域和可操作性,以相对年轻的现代姿态蒸蒸萌发,然而只于量上的泛滥却不够称其为蒸蒸日上。事实上,即在有人称之为“读图时代”的今天,即便主体不去主动关注,也仍然无法回避视觉传递中大量的强制性灌输。仅从感观角度出发,用技术改造来追求各种新奇视觉效果的设计已成为过气的“时尚”,随着我们的视觉环境变成空前丰富多彩、缤纷陈杂的多媒体信息时代,且大众审美需求、趣味的提高丰化,以追求视觉刺激或是单纯实现视觉改造来吸引眼球的设计道路变得狭窄而势显穷途。

设计美学因现代设计的兴起而产生,作为新兴的美学研究领域,边缘特征不容忽视。正是因为这些“边缘”,如不同的学科、学说、视野、性质、性别、思想境界、东西方文化、古今文化、南北地域等等,使得设计美学具有无限的生机和广泛的美学特征。诸多的文化现象在现代主义时期的分离和对立状态,在具有后现代气质的今天,由生硬的边界转向彼此的融合与对话。如著名平面大师靳棣强所言,美德原则有三: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在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大美学关照下,从历史审美渊源中探索视觉传达设计的现代性和创意语境,既是一种边缘对话,也是一次继承与磨合,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产生极大的可塑空间。

一、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符号学的对话

设计美学作为一门实用美学,首先坚持的是设计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才能谈得上有意义的原创风格。欧盟1995年度的《创新绿皮书》指出,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平面设计领域的功能性之说虽不像产品设计或环境设计那样具有极大的日用功能,但它最大的功能在于有效的信息传达。因此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虽主要限于平面领域的表现方式,但显然不是同属平面领域的架上绘画,毫无约束地自我释放或自由表现,而意味着在特定情景下成功的实现设计元素的新组合。一切可利用的视觉元素此时都转化成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性质。这些组合既可通过设计新成品和新特性实现,也可通过创造新设计方法,开拓新领域来实现。但不论设计创新的方式如何多样,在本质上它都需要实际的依据,这些依据存在于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脉络中。即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必须依据对审美习惯,思维方式等的了解,形成可生延续性联想的文脉。成功的视觉传达设计在观念上使用了加法,而在造型上使用的是减法,设计元素往往简洁明确,便于在短时间内使受众产生较强的记忆和有效而准确的信息读取。象征手法和隐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大量运用实现并应证了符号学中能指和所指的意义:通过造型符号的表达,引指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适时的联想。设计作品与观看者之间的对话就是通过从能指到所指的联想实现的。

就在现代我们开始强调设计作品与欣赏者、设计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对话时,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美学早已提出“对话”的思辩融会型审美观,主张天人对话、人人对话。道家追求的“道”、“德”、“气”、“神”、“一”、“元”等,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对立两级对话和融合后形成的与生命和自我融为一体的“边缘地带”。《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亦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其精髓于设计美学中运用正是从两级对话中衍生出来的无数边缘,而这些边缘带来的可能性造就了语言的丰富变化。中国古代“绘事后素”、“计白当黑”等审美法则都是道家玄素文化的高境。道家太极图被现代设计届公认为是完美的标志图形;2008年申奥标志也于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国传统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成功的为世界所认同。

二、理学美学与现代设计伦理的对话

宋代朱熹的理学美学以其审美境界论,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诚为关照人文的大美学思想。理学美学理论不止是在于传达美的知识,更在于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朱熹美学实际上成为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审美境界中心性虚灵和道德提升是其美学德终极关怀。《朱子语类》卷七五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这个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个形迹。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物必有则。”朱熹既讲道器不离,又讲体用不二。宋学对朱熹的理学美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具有理性审美木质的思考。“理”在这儿不是知识和逻辑,而是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精神境界和精神气象。朱熹认为,人虽然只有一个心.但这个心却有不同的“知觉”方式。“道心”偏于理性省察,是形上之思,最终走向理学,“人心”偏于感性玩味,是具象之思,最终走向美学。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设计本体的具象之美如何从泛化的图形游戏到设计情境和设计意味的提高,重要的一点是不仅只以悦人的视觉形象直白以物的使用和经济价值,更是传递一种物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关系。寄道于器的传统设计美学观在现在视觉传达中依然是不可摒弃的。 朱熹美学另一个于视觉传达设计产生对话机遇的观点在于《朱子语类》卷七十八语:“人心是知觉,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底,未是不好,只是危。”这“目之于色,耳之于声”,指的就是审美冲动。而视觉传达中以宣传商品为目的的过度设计引发的审美冲动,其结果很有可能是资源的浪费和重复购买,如一些过度的商品包装等,这既违背了设计的“德”,也将造成设计污染。视觉传达设计在考虑到忠实于产品宣传的同时,也应在大环境中起到良性循环作用,即,对审美需求和品味以及购买的正确引导作用。

三、传统造物观与现代设计观的对话

“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似艺术技巧成熟标志,特别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它只能从生活的某一侧面而不能从一切侧面来再现现实。任何形象都不活似构成整体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概括其它部分。视觉传达设计中常常有充满画面的掩面特写,一双手,一双眼,一个动态,一个表情,只要选择最富有代表性的现象,而且着重于表现某些特征,就能成为“言简意骇”的好作品。尽管构图简单,却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吸引人的意境。在意境中,将作品中要所指的那部分集中处理,触动欣赏者的感观经验,引起联想,进而达成与设计作品的对话交流。“与其令人爱,不如使人思”,这正是好的视觉传达作品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表现意境要有手段,我们称之为“意匠”。“匠”在艺术家心目中有贬义,如常用“匠气”来评价缺乏灵动意韵的作品。但也有褒义,如“匠心独运”。制作、加工手段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作者成就的高低。唐代诗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说明艺术境界的产生一定要有“意匠”的煞费苦心。古代“意匠”具体到工艺品,经过了选材(取精粹部分),剪裁(去污存清),夸张(形象装饰),经营位置(构图),表现(选择恰当的手法),这些也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残须具备的一些创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