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安全前景

食品安全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食品安全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食品安全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出口食品;电子监管系统;特点;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TS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286-04

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全世界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如何加强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工作、保障出口食品安全,成为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课题。

为创造全新的食品安全电子监管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出口食品检验监管的特殊需求,突出企业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实现检企双赢,检验检疫管理职能部门研发了出口食品生产专用版电子监管系统,即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化电子监管系统(EFS)。EFS依据HACCP/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开发,基本涵盖了企业原料管理、原料供应商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实验室管理以及产品追溯与跟踪等多方面业务,不仅可实现企业生产加工全程管理,而且能够满足质检执法要求,从而实现监管信息化、通关便利化、查询快捷化和源头追溯化。

1 EFS设计背景

检验检疫部门现有监管模式为:企业将生产计划(新建生产批)、生产过程中检测数据及评定结果上报检验检疫局,并按照实际需求将完成检验的生产批进行单次或多次报检(报检组批),企业在完成电子报检后,电子监管(iQS)局端系统将自动发起报检单合格评定,电子评定合格后即可快速放行。但是由于食品企业监管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面向全部出口产品设计的通用版企业端电子监管系统(iQS),无法针对高风险的食品生产加工进行专业化的源头管理、全过程控制和正逆向质量追溯。经过对国内外的调研,目前尚无能够反映食品生产原料控制、自检自控、正向跟踪、逆向追溯等特点的专用监管软件。为此,检验检疫职能部门自主研发了食品生产专用版电子监管系统,即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化电子监管系统(EFS)。

2 EFS功能设计

EFS系统主要包括原料管理、生产管理、实验室管理、品质管理、库存管理、出口管理及质量追溯7个大管理模块(图1),下设原料登记、入库、生产投料、检验结果登记、生产合格评定、组批报检等20个子模块,其简明流程见图2。

3 EFS的特点

EFS系统具有3个突出特点:一是将原辅料管理全面纳入电子监管;二是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正逆向质量追溯功能;三是实现了从原料入厂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监管,从而实现了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工作关键环节的全部电子化管理。

3.1 原辅料管理

原料安全是食品出口非常重要的一道防线。要在生产加工中去除危害因子往往需要增加成本,还可能困难重重,如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无法在生产中去除而需要控制奶源的品质一样,必须从供应链上游予以确保。

3.1.1 对原料供应商的维护和管理。原料供应商的信息维护和评价管理能够帮助食品生产企业控制原料质量。因此,EFS需要企业维护原料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并能够将原料信息和供应商进行关联、修改供应商信息和删除供应商等功能。

3.1.2 原料的实验室管理。对原料进行实验室检测的工作中,EFS系统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指明原料批号和检验项目;另外,EFS有对原料进行预检的功能,这是指在原料登记接收前的检验,此时无企业登记的原料批号,需要指明原料名称和检验项目。

3.1.3 原料出入库的管理。EFS对原料的使用有着科学严格的管理,系统要求对原料入库出库都必需进行准确登记,并可以查看到所有原料批的出入库明细。系统可以对已经创建的原料批进行库存查询、增加入库等入库操作和对原料批的生产投料、不合格剔除、其他出库等出库操作,同时还可将原料的出库数重量对入库数重量进行核销,以确保原料的规范使用。

3.1.4 关联检验单。原料在入库检验后需要同检验单相关联,创建后的原料批和原料批关联的检验单可在原料登记界面查看,确保对原料的质量控制。

3.2 追溯功能

在国际上,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要求对出口到当地的部分食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要求,欧盟管理法规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所有肉类食品都能够进行跟踪与追溯,否则就不允许上市销售。日本在2005年之前就建立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身份”认证,建立发达国家建立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由此可见,我国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不仅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食品,而且在食品发生问题时,可追本溯源,查找问题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同时也是打破国外因食品安全追溯而设置的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我国食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作用[1]。EFS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食品链的溯源,做到了企业内部溯源,并根据“一步向前,一步向后”原则,做到外部溯源的节点管理。

3.2.1 EFS内部溯源。内部溯源是食品链溯源的基础和关键。内部溯源环节一般比较复杂,其中涉及到多种原料的投入和1种或1种以上产品的产出,EFS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做好产品的定义和批次的确定,加工型食品溯源类型见图3[2]。

3.2.2 EFS的外部溯源。外部溯源的实质是食品链上的“节点管理”,EFS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记录供应商信息,确保入库原料的识别信息,生产出的产品也可通过标识信息和收货人信息有效地向后溯源(图4)。

3.3 从原料入厂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监管

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生产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EFS要求企业在自我规范原料管理、原料供应商管理、实验室数据管理以及企业质控要求的同时,按照检验检疫机构要求将生产过程数据、报检数据实时上报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机构不仅可实时通过电子监管局端系统、CIQ2000系统了解到企业生产过程、出口申报情况,还可通过远程、下场检查方式,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生产投料情况、原料来源等,激励和帮助生产企业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还可便于检验检疫部门日常监管,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可一查到底,不仅可追溯到原料供应商,还可对实验室检测能力与检测质量进行验证重新考察。

3.3.1 产品跟踪。即从原料供应商信息追踪到原料批、生产批、组批,最后追踪到报检批。如图5所示,选择追踪类型为原料,输入查询条件,点击查询,即可显示出原料采购信息。选择任一原料,点击追溯,显示追溯数据(图6),即可见该批原料共用于生产批的生产情况、出口国家等信息,选择批号为“5001”的生产批,即可显示3个组批号,显示出组批时间、输往国家等。

3.3.2 产品追溯。从成品向原料的逆向追溯,是从报检批追溯到组批信息、生产批、原料批,最后追溯到原料供应商信息。如图7所示,在追溯类型处选择组批,输入查询条件查询组批号7选择组批号,点击追溯,即可弹出图8页面,显示组成该组批的生产批、产品名称、输往国家、生产批状态、评定状态、建批时间、结束时间等。选择生产批,点击追随即可显示该生产批所用的原料情况及原料建批编号、供应商信息等。

4 应用前景

4.1 标识识别技术的应用

要做到食品链的溯源,在技术上必须满足唯一性标识和识别、数据获取和记录、节点管理、信息交流的原则。食品链溯源系统实质是以标识为技术载体的信息记录系统,如今各种信息自动标识记录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如条码、FRID、磁卡等自动识别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为食品溯源带来了极大便利,并有力地促进了食品溯源系统的快速发展。

目前,EFS系统标识记录手段全部为手工输入,工作量大,工作效率受限。未来EFS系统将考虑利用信息自动标识记录技术,将产品入库信息阶段的信息录入转换为扫表识别。另外,由于食品链上游原料供应商无法全部采用标识记录技术的限制,EFS原料登记环节信息录入方式将转变成以扫描识别为主、手工输入为辅的方式(表1)。

4.2 风险等级评定

4.2.1 原料风险等级评定。食品原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成品的质量,但是食品原料种类多、品种杂,要逐一排查潜在的危害因素,不仅耗费精力,效果还差。为将有限的资源最合理地运用到原料安全管控中,EFS可在今后设置原料风险等级评定。首先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的高低,将原料分成甲、乙、丙3级,确定关键原料明细;然后针对供应商的供应量或供应风险,将供应商分成A、B、C 3个等级,按不同的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3]。

4.2.2 监管风险等级评定。在局端设置风险等级评定,根据风险要素、食品风险因子、风险因子级别及发生频率判定食品风险等级,并结合企业质量状况、诚信情况、体系运行情况等,综合进行等级评定,对不同风险等级食品的不同类型企业采取不同的检验监管措施,实现高风险食品严密监管、低风险食品快速验放。

4.3 实现局端同步

目前,企业端的整个监管过程在局端还无法看到,下一步将实现企业端与局端同步进行,即在局端可以网上监管企业原料采购环节、制定原料卫生检验项目、审核企业风险监控情况等,确保企业监管有效运行。

4.4 成为全国范围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个人拥有的资料不同。食品供应链中的各个相关利益者之间都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高质量的食品被低质量的食品“驱逐”出市场。优质安全的食品被迫退出市场,劣质食品大行其道,食品生产者也就有大量生产劣质食品的动机,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信息不对称还会导致道德风险,食品生产者有机会主义的心理,故意夸大产品质量,经营出售劣质食品,严重冲击整个市场,使得市场安全食品的有效供给和需求不足[4]。

面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应该共同肩负起控制和处理的责任。因此,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让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真实了解食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势在必行(图9)。EFS可成为大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平台的有效组成部分。今后,只要通过相关的终端设备,就能马上了解食品生产过程的所有信息,而不是像以前只能通过企业的广告或相关宣传了解有限的信息,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成本,这样消费者与生产者和销售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可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政府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获得很多相关信息,如果食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也可以通过食品追溯体系有效地识别出发生问题的原料或产品加工阶段,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实行惩罚措施。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网络的追溯信息共享平台已成为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

5 参考文献

[1] 王风云,赵一民,张晓艳,等.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概况[J].农业网络信息,2008(10):134-137.

[2] 秦玉青,耿全强,晏绍庆.基于食品链的食品溯源系统解析[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1):85-88.

食品安全前景范文第2篇

2016年1月9日,中国中药协会与颈复康药业集团共同举办的“腰痛宁胶囊上市30年成果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出席会议的国内中医药界专家学者、GCP机构人员、临床医生近200余人,分享了腰痛宁胶囊上市再评价工作的各项研究成果。

关注重点:安全性及有效性

腰痛宁胶囊是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中药复方制剂,自1985年批准上市以来,已在临床使用整整三十年,惠及患者上亿人次。腰痛宁胶囊处方严谨,重用风湿要药制马钱子,配以麻黄、苍术、乳香、没药、土鳖虫、僵蚕、全蝎、川牛膝、甘草,具有疏散寒邪、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寒湿瘀阻经络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医保品种,是治疗肢体关节疼痛重要的药物。

由于腰痛宁胶囊是上世纪80年代开发研制的新药,受到时代的制约和科技条件的限制,无论是药学、医学研究方面,循证依据多有缺憾,为此公司从80年代后期开始,积极开展腰痛宁胶囊的安全性有效性的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和质量标准提升控制工作,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严控四维标准

按IV期相关临床试验标准,研究人员对腰痛宁胶囊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在四个标准体系中,完成了一系列研究。

1.药物的安全性:完成了2326例腰痛宁胶囊大样本临床安全性试验研究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42%,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充分表明该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 药物的疗效性:按IV期临床试验标准的要求完成的腰痛宁胶囊2326例大样本自身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腰痛宁胶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静息痛/活动痛)及功能障碍(ODI)的改善有确切疗效,且4周疗效优于2周。

3. 药物的经济性:腰痛宁胶囊是《国家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国家低价药品目录》药品,患者每天用药费用只有3、4元,最高不超过5元,说明腰痛宁胶囊是一种经济、廉价的有效药物。

食品安全前景范文第3篇

此次会议,特邀了全国各地食品卫生专家、学者,高校、科研机构、从事食品微生物控制与检测技术开发的企业及食品生产企业等共商大计,以食品产业链微生物污染的话题为切入点,就中国食品卫生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促进我国食品微生物控制与检测技术发展,提升我国食品产业控制微生物的科学技术水平,维护和加强食品产业链健康、高效地运营发展,确保食品安全,共同推动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全国委员、北京长江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彦榛现场为大家分享了食品卫生消毒在食品安全中的风险因素及对策,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到食品安全问题如何通过卫生消毒一一解决作了详细介绍,引起了到场人员的强烈共鸣。

戴彦榛表示,创新创业的成功让长江脉看到了广阔的大卫生市场前景,为响应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指示,长江脉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中食健之素(武汉)食品卫生安全科技产业创谷和长江脉(武汉)食品卫生安全科技与产业基地。该创谷与基地将全方位建立食品卫生与安全科技产业现代化配套功能,建立食品卫生与安全综合性生产基地,聚集全国相关科研机构与产业,形成我国食品卫生与安全科技与产业的核心区。通过中国消毒创新与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来促进大卫生相关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离不开专业的卫生消毒技术,快速灭菌作为效率化的消毒手段,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食品安全保障领域,食品卫生消毒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前景广阔。长江脉专注大卫生消毒二十年,坚持“专业专注,行稳致远”的事业观念,“长江脉・健之素”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与品牌形象,如今已经跻身中国卫生界最为专业、极具规模、技术领先的智慧消毒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和一体化产品服务提供商,更是北京市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企业。公司在二十年间的一千五百多场全国性学术推广活动中,实践着“以发展学术为市场先导”的经营理念。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北京长江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食品安全前景范文第4篇

6月11日,由国务院食安办指导、经济日报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为期3天的2015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第三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展)开幕式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农业部原副部长齐景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王铁汉,以及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韩国泡菜协会负责人和驻华使馆负责人、国内外参展商代表等参加了开幕式。

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展会历经三年精心培育,在业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率先登场的重要活动。

他说,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作为宣传周期间持续时间最长、展示成果最多、社会参与面最广的重要活动,2015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将全面展示国际国内品牌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成果,展示食品安全控制、检测、追溯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及应用设备,展示食品安全示范项目。

他表示,食品安全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一项社会工程。食品安全离不开食品生产企业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离不开食品检测、追溯机构的技术创新,更离不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今年的展会将通过现场演示、互动等方式,全面体验食品安全管理和检测、追溯等流程,直观感受参展企业从农田到餐桌进行的全程安全管理,亲身体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努力。雀巢、中粮、娃哈哈、旺旺、蒙牛、华英、洽洽等食品生产企业以及赛默飞、物品编码中心、立德高科等著名食品检测、追溯机构都将在展会上展示他们的最新努力,这将是各个展区引入注目的新亮点。

徐如俊最后表示,“舌尖上的安全”是民生的殷切期待,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将以媒体平台为阵地,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探索、创新,继续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持续好转作出贡献。

随后,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室副总经理贾先德、新西兰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罗杰·史密斯进行了发言,最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王铁汉宣布2015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开幕,中国经济网总裁王旭东主持开幕式。

本次展览会共吸引了近百家从生态农业到监管、食品生产、检测、流通的食品全产业链安全体系权威机构和名企参展,比如雀巢、中粮、娃哈哈、惠氏、旺旺、蒙牛、华英、洽洽、果秀等食品生产名企及赛默飞世尔、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立德高科、中食净化、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等著名食品安全检测、追溯机构,三天时间内有近两万人前来观展。

各参展企业以现场演示、互动的方式,使专业买家和观众全面体验食品安全管理和检测、追溯等流程,直观感受参展名企从农田到餐桌实施全程食品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基于全产业链经营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水平。

在康师傅展台,康师傅携手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科技协会、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共同推出“康师傅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大赛”。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以安全新“食”代为主题,率先发起中国首个推动食品安全“视觉化”发展的重要行动,鼓励大学生以“视觉化”创新、创意为核心,让“舌尖上的安全易见、易懂、易普及、易参与”,以喜闻乐见、充满新意的方式引爆高校新生代的食品安全科普热潮。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先德表示,这种方式是开展科普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作为本届展会最大的国际展团,大韩民国泡菜协会携手韩国财经媒体ETODAY集团和中国经济网共同举力、了“2015中韩发酵食品信息交流会暨泡菜推介会”活动。本次交流会的主题为“发酵蔬菜与健康”。韩国世界泡菜研究所金贤柱博士和四川大学卢晓黎教授分别介绍了中韩两国传统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文化传承、产业现状,并共同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大韩民国泡菜协会会长兼泡菜名人金巡秄现场演示如何腌制泡菜,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了解韩国的泡菜和泡菜文化。

在展会上,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是吸引消费者最多的地方之一。保食安食品净化机自主研发出“水触媒”技术,无需任何化学添加即可对生鲜食品进行有效净化处理,填补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中无毒净化的空白。

食品安全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检测;运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231

0 前言

近年来每一次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都会在社会中掀起轩然大波,而这自然就使得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难度与挑战,而为了能够较好应对这一挑战,生物技术开始逐渐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而为了能够更为深入了解这一应用,正是本文就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分析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可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生物技术

1.1 分子杂交技术

对于可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生物技术来说,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称得上是其中的代表,而基因检测则属于这一分子杂交技术的核心。由于基因本身具备变性、重复性,这就使得分子杂交技术能够较好服务于食品的安全检测,而由于分子杂交技术由基因方面入手完成检测,所以这一技术也被称之为DNA探针技术。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来说,分子杂交技术能够较好应用于食品中的各类菌类生物检测,而由于分子杂交技术的技术优越性,这一食品安全检测往往具备着操作简单快捷、精准科学的优点,不过这一检测的天然具备的较高成本与较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普及[1]。

1.2 PCR技术

对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应用的生物技术来说,PCR技术也属于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这一技术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其本身能够较好满足我国当下民众担心的转基因食品检测需求。对于PCR技术来说,其本身只需要少量样品就能够完成相关食品的定性、定量检测,结合我国当下部分民众谈“转基因”色变的社会现状,我们不难发现PCR技术在我国具备的广阔发展前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PCR技术无法进行有毒物质的检测,而其本身的较高造价、较高操作难度、较高专业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更好发展[2]。

1.3 生物传感器技术

除了上述两类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生物技术外,生物传感器技术同样属于其中的代表,这一技术能够通过人工研制的检测仪器完成具体的食品安全检测。对于生物传感器技术来说,氧电极、场效应管、光敏管等都是这一技术较常采用的仪器,而结合这类仪器开展的食品安全检测就能够将检测食品扩展出的分子通过光电信号显示。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生物传感器技术已经在我国当下食品农药化学物质检测中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不过这一技术的稳定性与敏感性提升是其本身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面临的问题[3]。

1.4 免疫学检测技术

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来说,免疫学检测这一生物技术同样属于该技术的代表,其本身由免疫标记技术、沉淀反应、凝聚试验三部分组成,相较于上文中提到的集中生物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能够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取得最为优秀的应用效果,而其本身具备的操作简便、造价低、灵敏度高、具有特异功能等特点也使得这一生物技术在我国当下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而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食品蛋白质结构检测正是其强项所在,这就使得免疫学检测技术能够较好满足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各类细菌检测要求[4]。

2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结合上文内容我们较为全面了解了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常见的生物技术,而为了能够更为深入的完成本文研究,我们还需要明晰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2.1 食品内部成分和质量安检

对于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来说,食品内部成分和质量安检便属于较为常见的应用形式,这类食品安全检测多采用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例如在国家近年来新研制的生物传感器支持下,鱼肉类生鲜食品的新鲜程度与香味成分就能够得到较高质量的检测,这一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通过安检香味同蛋白质有效结合打造敏感性物质完成检测,这就使得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蛋白质、酶活性等项目上实现较好应用。

2.2 食品内部微生物检测

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来说,生物技术在食品内部微生物检测中也能够实现较好应用,这一应用就能够较好避免食品中含有害微生物影响人们的健康。对于结合生物技术的食品内部微生物检测来说,酶联免疫技术、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子杂交技术等都属于其中代表,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在这类技术的检测下往往无从遁形。

2.3 食品残余农药检测

除了上述两种应用外,生物技术在食品残余农药检测中也能够实现较好应用。对于我国当下的民众来说,农药等化学物质残留往往是其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但在酶技术、生物传感器等生物技术的支持下,各类食品中的残余农药能够实现较好检测,这自然使得我国民众的食品安全能够得到较好保障。

3 结论

在本文就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运用分析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可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而结合这一系列论述我们能够发现,生物检测技术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逐渐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而这种应用也将更好保障我国民众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昊,秦蕾影,项水兰,钟超,姚翔宇,汪德洪.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02):249+256.

[2]郭培源,刘硕,杨昆程,赵俊华.色谱技术、光谱分析法和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08):3217-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