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实操账培训

会计实操账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实操账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实操账培训

会计实操账培训范文第1篇

一、现代学徒制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大专班和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冲击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会计业务产生很大冲击,会计工作面临新的变革,会计工作内容的更新,拓展了会计业务的范围,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把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推向一个新时代,变革意味着会计仍将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专业。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机遇,我们不应只是被动地接受或继承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而应积极主动地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

如今的职业教育课堂不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就可以支撑起的,因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职业教育的课堂也应该与时俱进,这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三、应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时一直都面临着很大的困境,由于会计专业的特点,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时专业对口难,真账实操难。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能使产教高度融合,校企共同育人,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联合传授的双导师学徒制,搭建了会计专业的实践平台,孵化了会计人才。

1、校企合作成立会计工作室,搭建师生真账实操岗位工作平台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通过校企合作成立的会计工作室对专业教师进行记账的培训,搭建专业教师顶岗实操岗位工作的平台。专业教师通过会计真账实操工作室的实战实操,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此外,教师也可以为企业提供财务分析报告,发挥教师会计专业理论分析水平较好的优势。

以财税咨?公司进驻学校成立会计工作室作为教学的重要阵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技能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现代学徒制。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导师制,学校确定会计专业教师作导师,指导学生理论学习,财税咨询公司选派会计人员作师傅,负责实习生岗位技能教授。注重学徒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的融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帮助学生在实习中积累会计工作岗位所需知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校企合作搭建互联网平台,为学生真账实操创造信息化环境

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经常会带来很多的困扰,例如企业工作平台紊乱,复核工作不到位,数据差错等。特别是如果报税数据差错,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搭建互联网的平台,可以改进学生真账实操的信息化环境,用仿真记账平台进行学徒上岗企业真账实习。这样,学生的实习记录可以修改,成果提交后也可以进行实习交流。

例如“易代账”互联记账平台能实现学生全程实习动态指导,进行双师辅导制的“可视化”账务管理;并能从传统电算化单一人机对话延伸到社区交互实习对话,进行双师动态辅导下的集中“可视化”记账管理;通过双师业务审核工作台,进行双师指导“可视化”审核管理,实现实时动态错误纠正;还能实现教学功能和实习功能融合交互,通过做账质量控制,进行自动账务风险检查;最后,通过“易代账”平台测试进行公司考核,财税公司岗位真帐实操考核合格的学徒能力能够对接企业需求,予以结业,并可作为会计人才输送用人单位。

3、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D?D校内学徒制,记账仿真教学

多数中职学校配备了会计模拟实训室,方便学生进行实地操练,但实践教学主要以集中式的手工记账为主;教师的教学内容基本来自教材,缺乏来源于社会或企业的真实案例,加上学校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中的软、硬件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缺乏电算化模拟实践;另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许多企业不愿意让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短期的工学结合。这就需要我们打破教学常规,重塑教学计划。会计专业尝试以校企合作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有效整合企业、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建立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D?D校内学徒制,记账仿真教学。

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D?D校内学徒制,记账仿真教学。通过将校企合作成立的会计工作室和校企合作搭建的互联网平台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为保障,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主线,以企业岗位标准和职业规范为基准,实现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是一条适合当前信息化环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中职学校应开展会计专业与财税咨询公司的合作,形成“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中职学校的发展活力。

会计实操账培训范文第2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16-03

职业教育的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赛事。技能大赛也直接推动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近年来,广西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大赛的项目由单一的“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会计实务”向综合力能力较强的“会计手工记账处理综合能力”“会计技能”转变。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每次技能大赛都有会计电算化这个子项目。从比赛成绩看,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成绩不太理想,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会计电算化操作不熟练,特别是对业务中的供应链系统业务流程不熟悉,操作应用不到位。因此,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成绩,以会计技能大赛为目标改革会计电算化课程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存在一些与技能大赛不相适应的地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为例,会计专业在第三学期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使用的软件是金蝶 KIS,该课程在授课内容上会依据广西会计从业资格证中电算化考试内容来设置,目的是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可以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所以在授课时会围绕考证大纲来进行授课,所授内容涉及的模块少而且操作较为简单,主要讲授实操总账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工资模块、应收应付模块、报表等模块。而技能大赛是模拟一家制造业企业某年某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资料,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现行税法和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处理经济业务,运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统一使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作为核算工具,完成 40-50 笔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

(二)教学内容难度不够大。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典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在实操练习中会将相关的公式作为已知条件列入题目,如工资公式的设置,“应付工资=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补贴”这个公式写在题目中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学生在操作时只要熟悉路径,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录入公式,轻松将题目完成。

会计技能大赛的内容是经济业务主要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参赛学生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相关核算,包括初始设置,记账凭证填制、审核,记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比赛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范围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实际成本计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流动负债、费用和成本(其中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制造费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产品成本分配、产品成本品种法的核算)、所有者权益、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的、利润表的编制)等。

(三)课程安排不合理。会计电算化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为 60-80课时,每周 6 节。对于中职生来说,要融合财务知识来操作财务软件,时间是不够的,恰好在第三学期会计专业学生要面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其中一门学科,为了不影响学生考试,科任老师往往要在两三个月内完成所有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任务,老师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学生没有能够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缺乏有企业实践经验和具有较熟练操作水平的会计老师,目前中职学校电算化课程都是由会计专业老师担任。由于老师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实践操作水平都不是很高,指导学生不得法,以致制约了学生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空间。

(五)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目前形成的校企合作还属于初级阶段或是起步阶段,大多数学校为求生存发展和应市场要求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无法实现人才供需间的有效对接,学校无法掌握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企业也很难找到合适财务岗位的会计人员,企业认为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差,掌握财务知识不够全面。财务部门属于一个单位中的核心部门,掌握着整个单位的经济大权,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愿意纳入外部人员,校企合作还只是停留在表层。

(六)课程评价考核体系过于单一。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评价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方式,这一考核方式并不适合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及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评价内容过于侧重理论而轻操作,无法考核出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对电算化课程不够重视。也有学校用会计软件所提供的考试操作平台对学生进行考核,可单独的一套题并不能包含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因此考核不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二、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优化会计电算化教学

如何按照技能大赛要求,改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技能大赛内容编写校本教材。确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基本知识架构,依据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来设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学生的技能与个性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入技能大赛的训练内容,特别是供??链业务。供应链业务主要是以原始凭证来呈现,分析原始凭证所要涉及的模块,如收到A公司交来上个月的货款。这题如果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可以直接在总账中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A公司。如果是在会计技能比赛中,就不能直接填制凭证,而是要在销售模块中填制一张收款单,然后到核算中点击核销制单,制单保存后再返回到核算模块中做客户单据的制单,这才算做完。同时,还要关注政策的调整,对于现阶段的税法上的营改增,税制的改革一定要关注,还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改革,会计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一般都是与最新的改革内容相配合的。

(二)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强调实践技能的培训教学。一是为了掌握会计电算化课程知识又不影响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应该把该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4节)和第三学期(2节)上,第二学期主要讲授总账、工资、固定资产模块内容,第三学期讲授应收应付、期末结转、自定义报表等内容,这样合理安排时间可以让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掌握得更到位更全面。二是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目的,以技能大赛为目标,强化实践技能的培训。另外,严格按照会计岗位的要求进行实训,以训练学生独立准确无误地完成会计电算化实训任务。会计电算化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中参与练习实操,更要设置综合实训环节,把综合实训环节放入第四学期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在学生做完手工账后可以利用财务软件来录入已做好的业务凭证、工资的计提及发放、固定资产的增减及折旧的计提、财务报表的填制等内容,让学生对整个财务流程及会计信息系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利用电脑录入时适当地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来进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对电算化操作的熟悉程度。

(三)加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穿插学习相关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如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等。在实操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对财务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假设题目只提供经济业务内容,而不给出具体的会计分录,让学生自己结合之前所学课程的财务知识,自行填入。在工资薪酬发放和分摊的业务处理中,只做报表数据的处理,还要让学生明白薪酬数据的取数、个人所得税扣税的标准与修改、工资项目的增加及修改、工资薪酬按部门或个人分摊等,结合所学财务知识点,将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很好地融入会计电算化的实操当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精通强大的各种会计软件,了解企业业务,将来能更好地胜任会计工作岗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用大赛的技能要求教学。要搞好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满足技能大赛的要求,教师是关键的一环。教师必须具备理实一体化的素质。实训也是一体化教学的一种模式,将理论教学从课堂教学的形式转化为现场教学,使学生更多的是通过亲身实操体验掌握理论,进而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形成一定的实际技能。首先,学校开展校本培训。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具有企业经历,并且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的会计专业的专家来校培训会计教师。其次,组织会计专业老师利用寒、暑假等业余时间走进企业,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结合电算化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会计专业水平。特别是提高会计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再次,组织学习技能大赛的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要求,真正做到“以赛促教”,鼓励相互学习。将技能大赛思路和方法适当融入日常教学中,扩大会计技能大赛的受益面。

(五)促进校企合作,创造实训机会。会计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检验和展示学校学生技能水平,引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各企事业关注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一方面能让企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充分认识,并认可学校的办学实力,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带来了方便;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从企业中不断吸取新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使校企形成很好的互动。

(六)完善评价模式,以赛促学,以证代考。面对大量的会计财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学生会对课程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基于会计从业资格证与会计技能大赛以及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学校要勇于打破常规,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综合评价。学校可以采用11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中《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分数作为此课程的成绩,同时还可以采用 12 月学校会计电算化技能比赛获奖成绩作为该课程的评定成?,把“以赛促学、以证代考”落到实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在掌握课程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

(七)按照大赛要求,重点训练速度与技巧。在竞赛培训中,选手大量的时间都在进行独立操作训练。如果教师过多地讲授理论知识,将会使学生的实操机会变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使相当多的学生无法完成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显然这是不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的。

笔者认为,会计技能大赛对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最有指导性意义,为会计专业教学勾勒出了一个基本的课程框架。老师可以依据这个基本课程框架,对会计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一系列的整合,难易结合、相互渗透,在强调突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构建一个“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与企业实际岗位的零接轨,为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为此,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两点。

1.提高正确率与速度训练。会计电算化实操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做到准确无误并高效输入,正确性与高效率相结合。结合技能大赛的训练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强调正确性和高效率,以正确性为基础,反复练习,在确保有一定正确率的前提下训练速度,在熟练使用,最终使得学生在输入速度上与正确率形成一个高标准的匹配。

会计实操账培训范文第3篇

前言内容

实习是每1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1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1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1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1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1步。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两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2016年11月起,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专业实习。

1. 实习单位及心得体会

1.1 单位名称

因为事先已经给管行政的z姐打过电话,在这个11月的早上我踏入了****科技有限公司,接待我的是当时一位销售部的m经理,因为公司主要做和售后服务支持,其主要业务是财务软件的销售和二次开发,附带会计证年检和财务软件的培训工作以及每年的会计人员再教育。m经理询问我的专业以及以前从事过什么实践,我也仔细回答了他的问题,介绍了自己的专业以及在学校的表现,m经理很随和,我也开始慢慢的不紧张了,他向我简单的介绍了下公司情况,然后说这份工作很累,你自己回去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到这实习,决定了,你明天就直接过来。在短暂的懵了后,我告诉莫经理,我明天会来的。

第二天我来了。同来的还有另一个女孩她也是想过来实习的,第一天m经理给我讲了公司的主要业务以及涉及到的会计方面的主要工作,还有公司的规章制度,m经理说:既然来公司实习了,那么也算是公司的一员要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办事和约束。然后拿出一份会计试题要我用及金蝶软件操作一下试试,因为以前从没接触过金蝶,一时熬出一身汗来,怎么办?硬头皮上呗!我拿着会计上机实操题,硬是愣了两分钟,然后一边回忆以前在学校惊醒实操模拟的程序开始慢慢的理头绪,首先我拷贝了一份金蝶财务软件的试用版本,开始安装,存储时我选择了默认存储路径,被抽空过来巡视我工作的郑会计给看见了,他说:你那样弄如果电脑重装系统你怎么办?文件就全丢失了!吓得我一时慌了神手指都不敢碰键盘了,随后郑会计放缓了语气:以后记得重要的文件数据要安装或放在d 或e、f盘,以及做好备份,以防万一出现意外事故好保证数据的完整。

在经过一番的精神与键盘手指的较量之后,我开始了今天的第一笔业务的软件操作:还好因为以前做过用友的财务软件实操的培训工作,上手蛮快,因为财务软件大同小异,只是细节上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在下班前还是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在第三天一同培训的那个女孩没来,因为他不想做经理留下的无聊的工作,所以放弃了有可能会有意外收获的实习机会。

由于本公司是一家专门销售财务软件的公司,它的财务部设有一名财务主管,一名会计和一名出纳。此次负责我实习的是公司财务部门郑会计,郑会计根据我三月的实习时间,主要是让我了解财务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公司采用的是金蝶财务软件,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通过财务软件完成。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金蝶财务软件的操作。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刚到财务会计部,郑会计就叫我先看他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做过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郑会计让我尝试制单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困难。于是我只能加班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回形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见习了两天后,郑会计给了我一些原始凭证,让我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我根据原始凭证所必需的要素认认真真审核了原始凭证后,进入财务软件操作界面小心的开始第一笔业务的计征凭的录入并随手记下操作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注意细节:

1)业务摘要输入。凭证输入中有许多常用会计词汇,而不少会计软件提供了用户级的词汇库,可将常用词汇预先存储起来,并配以自定义的代码,输入凭证时调用自定义词汇,可提高输入速度。金蝶系统还设计了摘要库,在录入凭证过程中,当光标定位于摘要栏时,按f7或单击「获取按钮,即可调出常用摘要库。选择所需的摘要即可,在这个窗口中,您还可以新增、删除或引入摘要。

2)科目代码输入。许多会计软件的科目代码表都能模糊快速定位,会计人员记不准确的科目多为明细科目,其所属总账科目或上级科目一般较明确,输入此类科目时,只输入到其上级科目的代码,由于系统只能接受最明细的科目,此时将打开科目代码表,并指向刚输入的上级科目,所要查找的明细科目应就在附近,省去多余的翻页查找操作。会计科目获取按f7或用鼠标单击窗口中的「获取按钮,可调出会计科目代码。

3)业务金额输入。在输入完多贷或多借的分录后,输入一贷或一借分录的金额时可参照合计栏中的金额输入,省去人工计算合计的麻烦,像用友等大多数软件还提供了自动获取金额的功能键。如对已录入的金额转换方向,按“空格”键即可;若要输入负金额,在录入数字后再输入“-”号即可。

4)会计分录编制。会计分录尽可能细。在编制记账凭证时,应尽可能地详细,甚至可以每张原始凭证编制一条分录,摘要也应详细说明。冲减收入或费用以红字或负数反映。在输入损益类科目的凭证时,如果发生额的方向与该类科目余额方向相反,如冲减收入或费用,应将金额以红字或负数方式输入到与该类科目的余额相同的方向,收入类为贷方,费用类为借方。

5)改错更正。发生错账,如果是当月的未登记账凭证,可直接修改,如果是已登账甚至以前月份的记账凭证,可冲销错误凭证,然后重新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会计核算软件还提供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反结账功能可将会计期间推前,然后将未结账的记账凭证用反记账功能返回到未记账状态,再加以修改

最让人兴奋而又挑战的是:接待会计人员在教育的培训讲解工作,当然这是在公司呆了两个月之后的变化了。

2 自我感受

2.1实践与理论的意义的差距让我从新开始思考,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与职业技能.实际操作的差异让我倍觉能动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沟通也是人生的一大课题:作为一名会计不但要与本公司本部门沟通好关系,还要沟通好与各个部门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与银行沟通好关系,如此更加方便平日的业务顺利流转,做通每一个环节的沟通工作实属必要。因此成为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专业技能强还要沟通能力强,更重要的是要对平日的工作做到一丝不苟,严谨以待。

会计实操账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高职;会计;探究

引言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得到推广,就反馈的效果而言可谓喜忧参半。可喜的一面主要是:在教学形式上,会计教学做到了与“岗位工作过程”相融合;令人担忧的一面是:当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岗位动手能力值得商榷。实践表明,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所依托的物理平台较为容易,但在突破传统会计教学模式所形成的思想束缚,以及培育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的学习生态则存在着难度。不少同行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单纯理解为,将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合二为一。然而,在消除时空维度下的割裂感所建立的新型教学模式,不能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之间的板块式衔接,而是作为统一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资源共享和相互渗透的状态。本文将在问题导向下,对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探究。

1当前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所存在的不足

1.1教师能力整合相对滞后这里的“相对滞后”是与理实一体化物理平台的搭建速度而言的,随着物理平台的搭建形成,接下来便面临着整合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能力的任务,然而任务的完成并不顺利。具体表现在:(1)部分任课教师的会计理论水平与实操水平间存在差异,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会“就轻避重”。(2)部分任课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时难以做到双管齐下。所有这些都表明,教师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1.2校本教材建设存在短板

目前,适应于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十分残缺,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由笔者参编教材的体会可得,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下所开展的专业教材编写工作,仍主要以传统的“章、节”版教材为蓝本,这就直接弱化了教材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再者,即使有意将实训版块植入到教材中去,在教学实践中仍难以做到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操能力训练相融合,其主要归因于理论知识与所对应的实操训练要求之间缺乏紧密的逻辑关联。

1.3教学组织过程较为随意

这里将视角转移到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现场,无论是笔者的观摩体验还是笔者的教学体会,都促使自身感知到:目前在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组织过程较为随意。这一问题的形成需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解释,教师因能力整合问题和可适用的教材残缺问题所致,在教学方面难以将理论与实操知识自然连贯地融合起来,这就给学生形成了课程知识的杂乱感。受到这种主观感受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方面便会因个体差异性而出现课堂参与度参差不齐的景象。

1.4教学效果反馈失真

教学效果反馈构成了会计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效果反馈分别从理论测试和实操考核中获得。随着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之后,这就为教学效果反馈带来了问题,即教学效果反馈面临失真的危险。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不是板块式衔接,而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的有机融合。那么,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下,传统视域下的教学效果反馈机制显然是难以适应的。

2完善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措施

2.1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

教师的专业能力构成了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主体因素,而且其作为“自变量”将直接影响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因变量)。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强他们形成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并在该理念导引下整体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涵养和会计实操能力。从解决当前的教学短板入手,应重点提升任课教师的会计实操能力。提升途径依次为:(1)依托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以课程标准为参照一一对应强化自己的实操能力;(2)在校本要求下对自身的会计实操能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即在熟练掌握会计实操能力的基础上,能够自由地将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建立联系,最终从整体上把握好理实一体化会计教学的节奏。通过笔者的实践可知,前者依赖于熟能生巧的原理,而后者则需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这里笔者还需强调,在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时需要把握好度,应从授业有专攻的角度去对待会计任课教师,应防止教师因依附于理实一体化平台所带来的“劳动异化”局面的发生。

2.2开展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

教师固然存在着教学能动性,而且许多青年教师对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抱有极大的兴趣,但从教学模式所要求的系统性和关联性着眼,当前还需加紧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材编写。笔者已经参与了该项教材的编写工作,从中得出这样几点体会:(1)教材在编写前需要明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哪里,只有明确了这种优越性才能为教材的编写提供画龙点睛之笔。(2)教材在编写中时常面临这样的困扰,即为了防止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形成简单的板块衔接,在教材体例设计中过于纠结理论板块与实训板块的排序问题。笔者建议,应以“点到为止”作为会计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的原则,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线,以简明的文字阐述会计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容量以够用为标准。因为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所以理论教学应服务于实操训练,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并不一定从各自排序中得到体现,而可以从理论知识阐述所依托的工作情景中得到体现。

2.3建立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

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随着阶段性教学成果的出现,便要求能为会计乃至专业群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参照。因此,目前还需建立标准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这里的标准化属于程序标准化,意在解决当前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所出现的随意性问题,而且该标准化分别存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两个方面之中。就教师教学程序标准化而言,规定了教师会计教学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之间的时间比例(建议:低年级为3∶2、高年级为2∶3),以及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之间相互轮换的节奏控制要求。在学生学习程序标准化方面,主要规定了课前预习要求、课堂实操强度等内容。在具体执行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时,应将教与学作为整体去对待。笔者通过实践上述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感知到,如何在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之间进行合理切换,目前仍需花大力气去思考和优化。毕竟,若是先理论教学、再实操训练,这只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维度进行了转换,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2.4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建立起首尾照应的闭环形态,所以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便成为应有之义。与工科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相比,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笔者尝试从原则层面和整体视域下去探析教学评价问题。从目前与同事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解入手,创新的重点应放置在评价模块的增添环节,优化的重点应放置在已有模块内部评价指标的调整环节。建议,在会计职教理念导引下可增添“任务驱动下学生实操能力”板块,该板块与传统实操考核不同,该板块更加突出学生围绕岗位问题自主完成实操任务,教学评价的核心在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迁移能力。对已有教学模块内部指标进行调整的方向为,应提高学生评价所占权重,并配合以问卷调查去了解学生参与会计理实一体化学习的获得感,以及对教师教学效果给予多维度考核。总之,在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时,必须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形成照应,并能为今后助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问题域。另外,还可以通过参加会计比赛去检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鼓励师生参加会计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会计技能大赛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技能大赛是对多门学科的综合考核,内容包括多项实践技能,比如点钞、翻打传票、会计电算化等方面,以大赛为引领,在职业院校中形成“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氛围,有利于促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良好效果。最后指出,在推动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中,还需要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价值。当然与传统的校外顶岗实习不同,能否将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迁移至企业内部,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则值得尝试。还有,在整合教师能力时企业财务骨干参与其中,作为培训师去提升任课教师的实操能力,这也发挥着校企合作的优势。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对于会计理实一体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操为载体,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训,开启“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把企业最真实、最具体的会计实务、电算化应用,移植到教学、实训中,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会计信息化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3小结

当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岗位动手能力值得商榷。从现状调研中可知,目前存在教师能力整合相对滞后、校本教材建设存在短板、教学组织过程较为随意、教学效果反馈失真等4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之间或多或少形成了因果关系,直接影响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提升。将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看作一个系统,则在完善该系统时需要从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开展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建立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这4个方面入手去破解现有的问题。本文也十分重视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但该教学模式应区别于现行的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黄娟蜀.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综合(下),2012(9).

[2]胡晓玲.“把企业搬进课堂”的高职会计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以会计基础技能训练课程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0).

会计实操账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一、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就现代学徒制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制度,传统学徒培训、现代化职业教育二者的有机融合,学校、企业二者联合招生招工,教师、师傅二者联合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工学交替的基础上,实岗育人,促使理论与实践教学、专业学习与就业等有机融合,利于进一步深化中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培养大批新时期不同行业以及领域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在新形势下,现代学徒制属于产教有机融合的基础性制度载体,是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打开了校企共同育人的局面,在提高中职学校办学水平的基础上,利于促进不同行业与领域企业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注重和财务企业合作,优化利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已演变为人才间的竞争,加上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日渐密切,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财务人才的重要性日渐显现,财务工作人员已被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多元化的知识以及技能。中职学校必须随时调研社会市场,随时了解社会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以及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优化利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培养大批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中职学校要多和财务企业合作,联合办学,明确专业发展目标,构建相关的校内分支,在有效分流财务企业相关业务的基础上,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尽早熟悉相关岗位要求,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企业一系列真实的财务信息数据,将真实的案例融入会计专业教学中,优化利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教师扮演着“师傅”的角色,而学生扮演着“徒弟”的角色,从不同角度入手优化利用这些真实的案例数据,传授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确保学生掌握重要的会计专业技能,而这也不会对企业运营造成任何影响,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据环境,促使抽象、乏味的会计专业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利于学生准确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引导他们自主思考,逐渐提高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与记账公司合作,优化利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在联合办学中,中职学校必须客观分析财务企业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方面的优、缺点,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不同类型的记账公司合作,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做学生的专业实习的师傅,为学生营造一种真账实操的实践环境,为其提供更多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学生既能在校园里接受教师的专业知识指导,又能在记账公司接受“师傅”的真账实操,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采用这种现代学徒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重要的教学平台,进而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多样化优势。

(三)分层优化设计会计实践教学,优化管理制度

在应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中职学校需要结合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性质等,多层次优化设计会计实践教学,在优化调整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基础上分层实现。具体来说,中职学校要客观分析会计专业各方面情况,合理化划分学生专业学习目标,进一步细化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结合各层次各方面情况,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教师队伍等,以学徒制为中心,在有效展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深化师生关系基础上,确保新时期会计专业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此外,中职学校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多角度优化完善管理制度,要符合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客观要求,将管理、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促使构建的管理制度具有鲜明的人性化、层次化等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自主选择,进一步提高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总而言之,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必须全方位正确认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结合其特点、性质等,根据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具体情况,优化利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加强和财务企业合作,与记账公司进行校企合作,优化设计会计实践教学与校内管理体制等。以此,为会计专业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氛围,使其更好地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为就业或者深造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罗莉芬 单位:广东省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海英.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