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叛逆孩子的家庭教育

叛逆孩子的家庭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叛逆孩子的家庭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叛逆孩子的家庭教育

叛逆孩子的家庭教育范文第1篇

教育是树人之本,家庭教育更是所有教育之源。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持久的、基础的作用与影响。家庭教育的基础性、长久性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以来,我国家庭教育受到社会转型、应试教育的思想的影响,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当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很多青少年在心理、行为、能力等方面产生了诸多不良状况。正如顾秀莲同志在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规划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家庭教育不仅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得重要基础,更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与保障。家庭中父母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发展与成长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到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更影响到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认识到在我国当今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受应试教育、社会转型变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认真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要么盲目的照搬西方国家的教育观念与模式,要么传承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制的教育模式,迫使孩子走向所谓的成功,结果往往事倍功半,适得其反。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失败后显得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深思的问题。

二、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独生子女政策对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虽然对增加人均收入、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一政策对家庭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从自己学生的身上深刻体会到作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大多数班级中的独生子女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有很强的攀比心、任意浪费钱物、流行享乐等问题。严重的还出现了自杀、青少年犯罪等不良现象。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农民工走进城镇,选择在城市打工维持生活。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每年都在以数百万的人速度递增。在这些务工人员中,有的家庭把孩子带在身边接受当地的教育,从一个方面来说,这些孩子从农村走进城市上学,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家庭收入明显增加,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都得到了转变,有利于孩子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身体发育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但是对于那些不能跟随父母进入城镇打工的留守儿童而言,造成了这些孩子严重的心理偏差。这些留守在农村的孩子,有家里的老人照料,而老人由于身体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只能照顾好孩子的吃穿温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很多留守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产生了沉迷于网吧、沾染了社会上不良习气等犯罪行为。

3.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看中的仅仅是孩子的身体发育、健康等状况,很少有家长能够真正关心孩子的心理发育于健康。在不同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是不同的,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与需求也是不同的。由于缺乏对孩子心理变化的了解与重视,使得很多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了明显的叛逆行为、早恋行为、犯罪行为。很多家长总是将这种无奈归结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殊不知,家庭教育的缺失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

4.暴力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存在

当今青少年正处于身体与心理的发育期,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尊重,但是,多年的教育经验让我看到很多家长一直信封的就是“棍棒下出孝子”的古训。有的家长由于在单位中出现工作不顺心的事、家庭成员关系恶劣,就经常将心中的怨气撒在孩子身上,采用命令、恐吓、惩罚的方法,甚至是动手打孩子,根本没有顾忌到孩子的自尊心。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地伤害。例如,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一位父亲,他的拳脚使得自己的儿子失去了自尊心与自信心,经常产生情绪不稳定、反抗、叛逆等行为,同时还使得父子关系不断恶化,最终逼得孩子离家出走。

三、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

1.重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科学化

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为孩子的心理、身体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而为家庭教育带来了苦果。因此,这就要求家长必须正视独生子女问题,转变观念,淡化独生子女的特权与优势意识,扬长避短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科学的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

2.尽力弥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

妥善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对于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维护社会稳定与团结、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觉得在这方面主要应该重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留一位家长在家中监护孩子的成长与发育,也可以将孩子带在身边,从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3.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作为家长,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发育。例如:关注孩子的性格形成与发展、可以正确的鼓励孩子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等。

4.选择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叛逆孩子的家庭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代际沟通;逆反心理;全面评价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父母家庭的影响也绝不能够忽视。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才有可能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良好环境。目前有些家长把目光盯在了学校教育上,完全忘记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或有些父母虽然了解家长的责任所在,但教育方法陈旧落后,没有适应当今青少年发展的客观需要,种种现象都暴露出了家庭教育方式的不足,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展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必须思考的课题。

1加强代际沟通,注重感情交流

家庭中的两代人由于年龄、社会经历的不同,在心理、行为、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差距,人们把这种差距称为“代沟”,以表示两代人之间的不同。家庭中代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可能更为明显。但是做父母者不能任由“代沟”的进一步拉大,应尽其全力努力缩小家庭代际之间的差距,加强代际沟通。首先应该承认彼此之间的差距。其次要经常互相沟通,避免“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产生。只有沟通才能相互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再次,要抱着正确的态度进行沟通。要学会从对方的视角思考问题,尤其是做家长者,由于阅历、心理、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更要主动地学会从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最后,就是家长要逐渐学会采取折中和包容的态度解决问题。父母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子女,要学会在互爱的基础上,对于非原则性问题要相互迁就。至少可以部分的采纳子女意见。家庭是充满感情的地方,家长和青少年之间的沟通要以情感交流为坚实的纽带,尽量避免生硬的说教。父母要与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父母应常与子女交谈,一起做游戏、共同郊游等。通过一定的家庭活动增进相互感情,同时掌握孩子的成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家长和子女保持深厚的感情和及时的沟通,了解青少年成长的真正状态,是实施有效家庭教育的关键。

2重视心理健康,正确对待逆反心理

现在青少年的学习压力比较沉重,中国家长中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的大有人在,无形之中也给孩子增加了更多的压力。其实青少年的成长,学习成绩虽然重要,但是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更为重要,尤其是心理的健康与否是当今做家长者不可忽视的方面。父母要时刻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当表现出所谓“逆反心理”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孩子们的“逆反”,防止造成心理问题的出现。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很多时候,孩子不一定是逆反,只是因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不畅造成的。可能是孩子说了一句话,家长觉得不满意了,就大声教训,孩子受到刺激,也变得大声对抗,或以沉默对抗,或以反叛行为对抗……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就形成了反叛。再者,有时孩子不满意父母的某些行为,但又不便说出来,便会以行为来表现自己的不满。另外,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有关系。有的家长教育方法过于专制,总是以命令的口气与子女说话,要孩子顺从一切,这类家长若是碰到个性温和的孩子,可能就会顺从父母的权威,若是遇到个性刚强的孩子,则会反弹。反弹的结果,便会形成所谓的逆反行为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A•马尔库沙认为,教育的伟大艺术与普通教育技巧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善于准确地把握分寸。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是减少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孩子若有少许的叛逆行为,父母不必大惊小怪,认定孩子开始变坏了,而应该像以前一样的关怀他。到了一定阶段这种叛逆的行为一般会自动消失。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用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子女的反叛。青少年在反叛的时候,言语和行为常常如急风暴雨,难以自控,但家长却一定要冷静。尽量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对青少年不恰当的行为,家长应开诚布公地说出来。注意:一定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轻易不要对孩子的人格做出负面评判,否则会造成孩子的防卫心理,使其不甘心认错。对待孩子的一些问题,家长最好是进行引导而非教导,启发青少年自己进行思考。

3全面评价,善于发现优点

叛逆孩子的家庭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生;叛逆心理;成因;对策

在教育和教学中经常听到有些教师抱怨现在学生不听话,难管。究其原因是青春期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和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影响造成的。中职生的叛逆心理大致可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叛逆心理的表现方式是,被教育者因对某些现象或事物有片面的看法,从而有意识地与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进行抵抗。如有些学生认为,因为自己成绩不够理想,所以老师总是故意找自己的茬,为了发泄对老师的不满,便公开寻衅挑事,处处与老师作对,上课顶嘴,作业不做,逃课扎堆,甚至还组建“小群体”。由此可见主动型叛逆心理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具有较强的进攻性和破坏性,影响较坏。被动型叛逆心理一般是,被教育者在教育者言行的直接影响刺激下,反映出来的违背教育者意志的心理状态。被动型逆反心理带有一定的动摇性和随意性,只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是较易诊治的。

中职生叛逆心理的出现,与学校教育、家庭情况和社会影响密切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的学生异于幼时,其一,他们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想以独特的见解或举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其二,好奇心理加重,有别于幼时被老师和家长叮嘱就会乖乖听话不去做某些事,青春期的学生已经有独立行动的自由和能力,对于那些被禁止的事物,只会引起他们更强烈的好奇心;其三,对立心理,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态度,也会对对方的观点、行为持否定态度,譬如总是被批评的学生,其叛逆情绪要比受表扬的学生来得更为强烈;其四,偏激心理,这一阶段的学生社会阅历尚浅,看问题过于简单或片面,从而引发其看待事物的偏激态度。

二、家庭教育不当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最重要最根本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很多父母为了孩子有一个更优越的生活环境,选择在外奔波,甚至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他们都认为孩子在这种全封闭的学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但是到最后总是事与愿违,当孩子回到家,他们发现与孩子基本上没有共同语言,或者是因为小事就争得面红耳赤,继而不欢而散。曾经有一个家长打电话跟我说,她和丈夫每天早出晚归,全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更优越的环境中成长,可是一回家发现与孩子基本上没有共同语言,有时问一下她们的学习情况他们都爱理不理的,甚至觉得父母很烦。为什么她们现在没办法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呢?后来我与学生慢慢接触,发现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是平时寡言少语,我通过长时间与该学生接触,才发现她其实并不是我想的那么孤僻。当谈及她和父母的关系时,她跟我坦言,她是独生女,父母平时很少回家,她平时感觉很孤独,而且父母一回家并没有关心她的所思所想,而是总是关心成绩排名,这让她觉得很郁闷。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父母的家庭教育不当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的心理。

三、学校教育不当

学校是中职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中学的学习生活是他们性格的转折点。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过严过急,并经常在人多的场合下对其进行严厉训斥、恶语批评或者其他伤害学生自尊和人格的行为,由此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反抗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师的说教和要求,甚至故意对抗。还有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也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更会造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对立。

通过以上对中职生叛逆心理的成因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要想让中职生拥有健康的心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力配合,需要建立在了解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方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家长需要改变教育方式。家长要注意多观察,多与子女进行沟通。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变化频繁,对周围人的态度敏感,不能再采取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孩子的未来心系家长,家长需要在平时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孩子的成长状况。对于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给予肯定的态度,让孩子建立自信。对于孩子做错的地方,应以引导、开导代替批评、打骂。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达到父母与孩子真正的相互理解。切忌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盲目的对比,贬低自己的孩子,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叛逆的心理。家长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向别的家长寻求建议,让自己的思维更开阔,最好能和子女的教师加强交流,了解他们在学校时的表现,从而在家里能进行更好的沟通。家长可以定期与子女进行家庭会议,将他们视为家庭内可以发表意见的一份子,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孩子多多交流,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子女也就没有叛逆心理了。

其次,教师需要换位思考。教师应尊重学生,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气,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有益于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彼此的想法。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态度,真正做到以朋友的立场与学生推心置腹的交流。可以告诉学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是长辈,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 而不会是故意找茬。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学生在犯错误的同时他们本身已经心有惴惴,如果能以友善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则会比训斥或批评更为有效。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自律、宽容、可信的人格魅力。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叛逆孩子的家庭教育范文第4篇

一、“言教”与“身教”的矛盾

在做人上,现在的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

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

二、“穷教”与“富教”的矛盾

在生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穷教”与“富教”的矛盾中。

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使人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使人们从情感上愿意为其奉献一切。但在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希望子女要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大讲艰苦朴素的大道理,这自然让孩子无所适从。

三、“溺爱”与“叛逆”的矛盾

在亲子关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溺爱”与“叛逆”的矛盾中。

许多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入极端,对父母举起了罪恶的屠刀。对此,家长应该认真检讨、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实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我们自己教出来的。

四、“放纵”与“专横”的矛盾

在教育方式上,现在的孩子处在“放纵”与“专横”的矛盾中。

有的家长自以为是,总认为孩子很小,孩子身上的许多缺点都被看成了一种天真的表现,对其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任何管束。而在另一方面,50%的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去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

五、“重智”与“轻德”的矛盾

在教育内容上,现在的孩子处在“重智”与“轻德”的矛盾中。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都对考试成绩特别关心,将目光一直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只看重成绩,却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品德问题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或者不需要像学习那样值得重视。

六、“发展”与“限制”的矛盾

在个性发展上,现在的孩子处在“发展”与“限制”的矛盾中。

家长渴望孩子成才,于是为子女制订了“宏伟”的发展计划,如果家长的这种选择,符合孩子的志趣,那当然是好事。可事实却是许多家长的“发展”计划违背孩子志愿,这种“发展”实际上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矛盾的家教绝非仅仅上述几种,还有许多。这种充满矛盾的家庭教育,让不明世事的小孩确实感到为难,他们无所适从。他们一方面从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从家长身上仿效“说一套,做一套”的圆滑世故。因此,人们很形象地总结出“5-1=0”,即学校苦口婆心的5天教育,被家庭、社会的一天教育所抵消。

叛逆孩子的家庭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家庭教育对策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一)单亲监护

1.母亲单方监护

虽然母亲单方监护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与留守前差不多,但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城市和农村生活差距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母亲改变生活面貌的愿望异常强烈,但条件所限只得将欲望间接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家除读书学习外什么事都不让做,在校学习成绩必须名列前茅。由于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有部分孩子尽最大努力仍与父母的要求相差甚远,结果打击孩子学习自信,致使学习兴趣下降,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

(2)由于农村原有重男轻女错误思想的影响,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远不及父亲。而现在学生的课程结构变化大,留守儿童母亲对教材把握以及对孩子学习辅导的技能有限,加之农活负担重,时常心烦气躁,极易冲动,缺乏足够的耐心,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冷静思考,常常大吵大闹甚至体罚孩子,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2.父亲单方监护

(1)虽然父亲对孩子学习的辅导能力强于母亲,但由于农村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固定化分工和男性性格特点,父亲对孩子的生活不能悉心照料,对孩子的学习监督也并不乐观。

(2)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太少,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人际交往的能力,导致行为偏差。在心理交流方面,留守儿童父亲轻易的将儿童心理问题忽视;在生理问题上碍于伦理,羞于启齿;在人际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专横独断,只教育子女怎么做,而不帮助子女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志向方面,简单归结为现在好好学,将来上大学,才有出路。志向过高过远,不切实际,不但打击孩子自信心,有的则导致行为出现偏差,这样无异于揠苗助长。

(二)隔代监护

(1)隔代监护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父母外出前滑坡很大。由于祖辈的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几乎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很多孩子通常“伪装”成在看书学习的样子来骗得祖辈监护人的信任,而老人们往往并不知道。

(2)隔代监护人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与孩子缺少交流,使得孩子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农村隔代老人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重养不重教、重物质轻精神,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这无疑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一部分孩子则出现任性、暴燥、容易冲动、不服从管教、叛逆,有时甚至离家出走。

(三)亲戚朋友监护

亲戚朋友的监护不能让留守儿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孩子缺少与人交往,自我得不到很好的展现,自信心就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致使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很多情况下孩子处于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出现自卑心理。久而久之,有些孩子就对学习失去兴趣,注意力开始转移,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同辈监护

同辈监护的家庭中,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1)同辈监护人在监护被监护人时,本人也被对方反监督。在学习上他们互相赶超,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体谅、安慰,面对问题互出对策,倾听他人意见,商议解决,这是同辈监护的优点。

(2)同辈监护的双方生活阅历和经验都比较少,对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处理能力都较低,时常判断失误,存在安全问题。作为同辈监护人,顾及不到安全隐患,监护人可能带领被监护人一起在一些危险地带或做一些很危险的游戏,这对留守儿童人身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五)自我监护

自我监护是留守儿童所有监护类型中占比例最少的。处于这种监护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压力最大,除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外,生活、心理和行为上都有很多问题。一个人生活,生病或遇到困难时在家里找不到帮助,内心非常孤独,自闭、叛逆、敌视感逐渐增强。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

综合考虑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迫切需要,建议留守儿童的家庭因地制宜,转变观念,创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

(一)就留守儿童父母提出以下建议

最佳选择。留一方在家中照看孩子。父母双方要权衡双方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利弊得失。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退求其次。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可以采取如下行为,尽量减轻父母关爱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

(1)父母尽量多与孩子通电话。注意通电话时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饮食起居,更要与孩子进行彻底的思想交流。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2)父母必须增加与孩子团聚的频率。利用节假日抽时间返乡探视孩子或将孩子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为孩子树立崇高理想提供条件。

(3)父母必须经常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子女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并与监护人、学校共同配合,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二)就监护人提出以下建议

(1)监护人要高度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监护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监护能力,以适应被监护人发展的需要。抛弃原有既定的原始教育观念,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多给被监护人提供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包办代替。

(2)监护人必须给予被监护人必要的爱的呵护,但绝不造成施舍“爱”的泛滥。爱源于关照活动的体现。重视被监护人生活细节,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感觉被监护人心理变化,进行必要的开启和引导。

参考文献:

[1] 贾淑芳.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适方法[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1).

[2]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2006,(1).

[3] 陈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社会学网 ,2008.

[4] 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3).

[5] 陈晓明.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3,(3).

[6]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9).

相关期刊更多

躬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家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世界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