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

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

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人 社区护理 保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4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社会在经济发展后也迎来老龄化的浪潮,但是我国现在仍处于发展中的过程,对于处理老龄化问题我国没有西方国家的优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方案目前比较实用的就是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这样带给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这就需要彻底落实社区护理工作,实现对每一位老年人的健康护理。

1 社区护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用

1.1 慢性疾病的护理和预防。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很高,极大的伤害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慢性病护理是社区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现在社区护理需要做的就是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和病后的正确护理,对于社区护理人员要进行专业的慢性病护理培训,从根本上对社区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进行专业的指导,对老年人的疾病进行专业的护理。让老年人自身提高健康保健的意识,从自身做起,做好健康保健工作,减少慢性病的发展几率。

1.2 心理疾病护理。老年人一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孤独,也很大程度的威胁到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在全国尚未形成社区老年人心理疾病的识别和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护理是一个重要的责任,要对社区护理人员做进一步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护理的专业技能,采用干预人群健康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以促进中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健康护理工作的进行。

1.3 健康档案管理。社区护理过程中,要对每一位老年人进行详细调查并做好记录,并将每一位老年人的详细情况报告给医生,对每一位患者都研究出一个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进行持续性的护理,社区护理的特点要体现出来。

1.4 家庭康复护理。大部分的老年人的疾病都是需要回家进行康复治疗的,所以,家庭的康复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家人对医护知识并不了解,所以,社区护理就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老年人进行康复护理。所以,要对社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成为康复医师的助手,帮助医生为老人进行家庭康复治疗、指导和护理工作。

2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2.1 护理模式不完善。社区护理服务目前还是不够完善的,很多护理工作还局限于传统的护理模式,但是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的老龄化的社会。社区护理局限在注射、输液、测血压等初级护理模式,主要是重复一个简单的技术操作,以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为主。和大医院就诊没有区别,不能体现出社区护理的优势和便捷,社区护理的模式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完善之处。

2.2 护理形式单一。社区护理的特点是要发挥其作用,对社区的老年人有一个整体的、详细的了解,并对每一位老人都有针对性的护理规划,但是,目前的社区护理形式仍然比较单一,仍然局限于传统医院的护理形式,只注重医疗技术操作,忽视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且仍然只懂得遵医嘱,护理人员对老年人的详细情况并不了解,这样一来,根本不能做出准确的健康护理。而对于整个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评估问题更是毫无头绪,这也让社区护理进入了死角,并未发挥出社区护理的真正作用。所以,对于整个社区来说,这样的护理形式是单一的,并不全面。

2.3 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社区护理中的护理人员结构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因为社区护理并未受到医疗结构的重视,传统上社区卫生机构被视为养老院。即使将社区护理模式的概念融入社区护理中,但是社区护理仍然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除此之外,社区护理不仅仅只是对疾病的护理,护理人员还要具备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社区内的老年人的护理做到专业而又全面。

3 老年人社区护理模式的前景

3.1 健康老龄化。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个体的老龄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健康老龄化,就是希望让老年人远离疾病,健康的安度晚年。除了社区护理做到位之外,还要让老年人提高健康意识,自我保健,自我护理,每位老年人都有着健康、乐观的心态。

3.2 老年临终关怀。临终关怀对于患病不愈的老年人是十分重要的,家人的照顾往往是局限的,但是社区护理可以通过科学、专业的医护技术让老人在临终前能够减少患病的痛苦,并且能够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快乐的享受最后的日子。

3.3 老年康复护理。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受到更多的重视。未来还会有老年病医院和养老机构,并配备各种服务。对于康复护理的选择性也更多了,老年人可以玄子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护理机构来恢复健康。老年康复护理应该包括老年人保护和老年康复护理,提供日常的医疗、护理、预防、恢复等服务。

总之,中国的社区老年人护理应结合国家的条件,基于参考国际社区护理人员和社区护理工作内容,探索适合中国的老年保健社区护理道路,所以,以社区为基础的护理,对老年人的保健护理有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友燕,王志红.我国老年家庭护理的发展现状与改革设想[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9(27):18

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健康老龄化的提出,老年护理工作成为护理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基本环境,是实施护理的重要场所。老年人对于社区护理的需求大、内容多,但社区护理的现状离老年人的要求还相差较远,难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故应建立较为系统、完善的老年社区护理体系,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并注重老年人的综合护理服务需求,积极开展老年人所需要的社区护理模式,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关键词】老年社区护理;人口老龄化;健康老龄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和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我国家庭逐渐趋于核心化、小型化,加上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老年家庭逐渐增多、家庭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建立有效的老年社区护理服务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通过深入了解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使老年人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社区护理,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发展趋势。国际上规定凡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7%就认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到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6%,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上升至20%,并在2040-2050年达到25.5%,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问题[1]。

2健康老龄化是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方向

寿命仅关注生命的时限,健康则重视生命的质量,健康老龄化是一个质和量相统一的概念。 1992年,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了“2001年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开展健康老龄化的运动,至此,健康老龄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一切老龄问题基本源于年龄增长带来的生理性及病理性老化,其导致老年人功能减退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如能够把生活自理的时间延长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甚至达到无疾而终,推迟老年人需要依赖他人的尴尬局面,就会大大减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塑造健康乐观、充满活力的老年人形象,把老年期视为人生的又一个黄金阶段,让老龄化社会充满活力。

3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

3.1 客观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的各项功能日渐衰退,健康状况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客观上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向性的向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颜君等[2]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与生活状况的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慢性病患病率逐渐上升,患病总数也随之增加。李迎春等[3]的研究也发现老年人中大多都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病,而患两种以上者的比例较高。范亚峰等[4]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分析发现,约80%的老年人处于心理健康的临界点或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费立娟等[5]的研究也表明老人抑郁的发生率高达22.2%。以上研究均表明,老年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健康水平都较低,是社区护理的重点人群。

老年人因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多年来养成的许多不良习惯都会给机体带来损伤;此外,预防保健知识的缺乏和自身认识的不足也使得其健康受损。另外,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自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呈下降趋势,而其残疾的发生率则逐步上升。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社区护理人员在提供疾病护理的同时,通过健康宣教等手段,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并在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给予老年人关怀。

3.2主观需求

主观需要即老年人自身对社区护理的实际需求。有数据表明,95%的老年人认为有必要开展社区护理,97.5%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指导,76.2%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家庭护理及定期到家随访等,75%的老年人愿意在社区建立家庭病床、托老所、日间护理中心等[6];程俊华等[7]的研究表明,89.3%的患病老人希望在社区得到疾病护理。此外,孙菲[8]等对老年人社区非医疗照料的需求调查发现,城区老年人对社区照料需求依次为非医疗应急帮助(75.4%)、提供娱乐场所(74.4%)、心理慰籍(64.7%)、重家务照料(61.9%)、陪同看病(60.9%)和基本生活照料(57.5%)。目前老年社区护理主要侧重于生理、心理方面的需要,对老年人在家务料理、日常料理等方面的需求的研究较少,不注重他们的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而这方面的需求如果不满足,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老年社区护理现状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强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我国早在1997年就对社区卫生服务开始了试点工作。现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开展了许多形式的社区护理,而社区老年护理也已涉及疾病照顾、疾病预防、健康促进3项职能,包括了老年慢性病护理、上门基础护理、临终护理、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和社区心理卫生宣教等多种形式。此外,有些城市还设立了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敬老院等。老年社区护理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些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老年社区护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社区护士严重短缺、社区卫生机构不健全、社区所提供的护理项目和老年人的实际利用间有巨大的反差等[9],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影响老年人对应得护理的需求。作为一个生理和社会功能处于下降时期的特殊群体,老年人对医学保障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对入住专科医疗护理机构,以及对家庭病床、送医送药上门、入户护理服务的需求迫切,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社区老年医疗护理机构难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

5对策

5.1建立系统、完善的老年社区护理体系 

老年护理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疾病的护理,而且涵盖预防、照料看护、康复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内容。老年社区护理除考虑健康人、病人和残疾人外,还应致力于预防疾病或延滞疾病的发展,高度重视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工作,并为整个社区提供知识、鼓励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综合的护理服务列为老年护理工作的重点,以照料看护、预防、保健、康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为主;服务目的从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向提高总体健康水平转变;服务方式由等病人上门转变为走出医院大门,深入社区和百姓家庭。

5.2 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我们将需要大量的多技能的、综合性的老年护理人才,因此,应建立健全护理人才的多层次培养途径。首先,要建立和发展高等全科护理教育;其次,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全科护理人才的培养 ;此外,应加强现有社区护理队伍的继续教育,不断完善社区护士的专业知识 。

5.3 注重老年人的综合护理服务需求

(1)注意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老年护理的目标有别于其他年龄段,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注重维护老年人的功能状态,把延缓老年人发生失能,尽量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列为首要的任务,因此功能健康是保持老年人生活和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于老年人来说治疗疾病更多是控制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要加强护理干预防止因疾病而影响生活质量,尽可能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期。

(2)老年社区护理的核心是预防

从减少和延缓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角度考虑,导致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衰退的原因主要有3类: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的自然老化、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老化和废用。对老年人群中广泛存在的慢性病、退行性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多种疾病,都可以通过加强推行不同的预防干预措施,得到有力的控制。因此,老年社区护理应把预防放于首位,积极开展慢性病的预防是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

(3)注重老年人的功能康复

老年人的残疾率远高于年轻人,因此,重视康复护理是老年社区护理的另一特点。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病、退行性疾病的严重性在于它的高致残性引起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在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后其生活自理能力及功能独立性均有明显的提高,再住院率也下降。因此,在老年社区护理中大力推行可及、可行的康复护理是符合老年人实际需要的既经济又有效的途径。

(4)心理保健是老年护理的重要部分

老年社区护理不仅要注重身体健康,还要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可以借助社会、家庭、朋友的力量,关怀老年人,并开展心理健康指导,通过心理咨询、聊天,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地对待来自社会、人际、生活方面的各种关系,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丰富晚年生活,实现健康长寿。

(5)照料护理是老年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

老年护理的内容与其他年龄段相比,一个特殊之处是医疗照顾与生活照料常紧密相连,特别是高龄老人生理功能已经衰退,轻微的疾病就可能导致自理生活的困难,如果生活照料无法满足,必将影响到疾病的康复。

6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老年人对于社区护理的需求大、内容多,老年社区护理离老年人的要求还相差较远,难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应逐步建立完善的老年社区护理体系,并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综合、优质的社区护理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使得老年人真正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郑翠红, 姜小鹰, 肖惠敏. 人口老龄化问题与老年护理. 莆田学院学报, 2005, 12(1): 33-35.

[2]颜君, 何红. 广州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与生活状况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6): 723-736.

[3]李迎春, 胡传来, 陶兴永等. 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病及卫生服务需求现况调查. 实用全科医学, 2005, 3(1): 61-62.

[4]范亚峰, 王小合.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 2004, 19(17): 45-46.

[5]费立娟, 刑凤梅. 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齐齐哈尔医学院报, 2003, 24(6): 664-665.

[6]周萍. 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 19(6): 63-64.

[7]程俊华, 李楠.浅谈老年社区护理. 四川中医, 2004, 22(2): 32-33.

[8]孙菲, 汤哲等. 老年人社区非医疗照料需求调查.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 25(2):151-152.

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老年患者

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衰退,老年人适应能力减退,抗病能力底下,易患各种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如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慢支肺气肿、糖尿病等。

2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工作几十年的老年人,一旦从岗位上退下来,由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各种心理障碍。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患有老年慢性病,有些老人还经受丧偶的沉重打击,往往使他们产生生活情绪低落、悲观、恐惧、孤独、易激动、固执、任性等各种异常心理。

3 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老年人自尊心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了解其病情、思想顾虑以及心理需求,做到面带微笑,称呼适当,服务周到、体贴、热情,举止文雅。通过护士的行为、言语、表情和姿势等方式去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老年病人很自然地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和温暖,例如,我们应该主动热情地与病人打招呼,看见病人行走不便应主动上前搀扶,当病人大小便污染床单时,护士及时给予更换清洁床单,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语言是既可治病又可致病,因此我们在工作中避免生、冷、硬、顶、推的现象,对病人提出的问题,避免使用那些刺激性、暗示性语言,不要强制责难,应如同亲人一样尊重他们,让患者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

2)饮食营养的护理 老年人消化机能减弱,胃肠功能常发生紊乱,加上咀嚼不好,故对老年人我们要做到“三高、一低、四少”,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少盐、少油、少糖、少辛辣调味品。食物种类要多样化,选用适合老年人食用的新鲜、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饮食要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粗细搭配,多吃粗粮;干稀搭配,混合食用i生热搭配,适量生食。食物尽可能做到色香味美、多样性。吃饭要有规律,细嚼慢咽。一日三餐或少食多餐,戒烟酒,不暴饮暴食。老年人肠蠕动减慢常有便秘,因此,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 睡眠的护理 老年人易激动或睡前过度思考问题,同时对外界的光、声、冷、热等较敏感,身体的某些不适都直接影响睡眠。充足的睡眠能增强防御疾病的能力。为保证老年人的睡眠,应使室温控制在2O℃左右,湿度50% 一60% ,协助病人舒适,关闭走廊的顶灯,开地灯,减少噪音。对睡前用镇静药习惯的病人应遵医嘱协助病人服药。护士应了解该药物的作用时间作用时间、副作用及用药后的效果 。

4)运动的护理指导老年患者活动应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体力基础、心理素质等个人特点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锻炼,如散步、跑、气功、保健操等,运动量要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告诉老人锻炼身体时要进行自我监测,其内容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脉搏、呼吸、体重等)。运动量的适宜标志是:锻炼后有微汗,轻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虽然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以消失,次Et感觉体力充沛,有运动欲望,表明运动量适当。老年患者除体育锻炼外,还可做一些如听广播、看电视、欣

赏音乐、下棋等休闲活动。

5)康复训练包括基本活动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坐、立位平衡训练,行走训练)和日常生活训练。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康复训练措施要尽早开始,可缩短病期,减少后遗症,防止或减轻功能障碍,让患者做到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如为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对患者进行的被动运动和按摩;对肺气肿病人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重建生理性的腹式呼吸;对偏瘫患者实施的穿衣、系扣、解扣、进食、人厕等一系列训练护士可先训练其简单的动作,再由简单向复杂过渡,循序渐进。

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范文第4篇

据国家民政部统计,我国目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53亿人,老龄化率为11.6%,到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5%。那时,我们身边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养老”成了大家的“心结”。

山西省临汾市中医医院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在市卫生局和市残联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了集预防、治疗、康复、养老为一体的现代化养老康复中心,是山西省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实施定点单位和市残联确定的残疾人康复定点医院。

这家康复中心最大的特色是为这些患者提供科学的康复训练和治疗,使其身体机能在得到一定恢复的同时也解决了其养老问题。

康复中心设有运动及功能训练大厅、PT室、诊疗室、物理治疗室、护理站、餐厅、文体娱乐室、网络室等。病房配有闭路电视、空调、饮水机等电器设备。床头配有急救呼叫器。运动大厅内有鲜花、喷泉,空气新鲜,环境优美。中心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康复设备,设有功能齐全的内外科、针灸推拿、理疗、中医等临床和康复业务科室,并拥有强大的康复医师和专业康复治疗队伍。

根据老年人高发的病种,如肿瘤、中风后遗症、糖尿病、高血压、骨关节病等设置了一整套医疗康复方案,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诊治护理。这一切都能让老年人得到家一般的感受,以及比家更专业的康复护理。

临汾市中医医院的“康复养老”理念,创新的推出了高水平的“医院加疗养,医、护、养一体化新型服务模式”。以高水平的医护人员、高质量的服务、优美的起居环境,一举解决了疾病医治、康复疗养和健康养老只能三选一的矛盾,为广大需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疾病医治、康复疗养和老年健康养护的最佳选择。

临汾市中医院康复中心从2009年5月成立以来,已收治残疾人及家庭困难病人百余人,入院患者中有老年骨关节病、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氏病、中风偏瘫等患者。至今,4/5的老年病人在这里得到康复或病情有所缓解。

这种模式,很受老年人的欢迎。偏瘫病人候俊芳住在这里已有一段时间,他说:“我儿女虽多,但他们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我,这里条件好,还有康复医生,目前我的病情恢复的很好。”

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范文第5篇

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较少的在职人口要负担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融集资金以保证老年人安度晚年,靠传统的思路、方式及途径已是行不通了。面对着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养老金支付危机,必须对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以便迎接人口老龄化到来的巨大挑战。

目前我国有占20%的老龄人口,这些人口中除了有老年慢性病但可以达到生活自理者之外,一部分人则需要通过康复的治疗和训练来恢复和达到最大可能的健康程度,其常见的疾病有:脑中风、脊髓损伤、严重的颅脑外伤、各种慢性肿瘤、老年人常见的椎管狭窄症、髋、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及其脏器的疾病。然而在相关门诊,患病老人及家属却大多只为治病而前往就诊,很少将专业康复训练和治疗看得同等重要。

长期从事国内和国际康复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专家,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白跃宏面对老年康复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现在16岁的高一学生,父母当年大多响应过“晚婚晚育”的号召,所以年龄一般已在40岁以上,10年后,当父母50岁时,26岁的独生子女如果未婚,一个人要面对2位可能出现患上大病,并需要康复治疗的双亲,如果已婚就需夫妻2人面对4位有上述可能的长者。到那时,社会保障会减缓家庭的压力,但是这种社会保障的工程何时开始?

假如从现在开始,16岁的学生建立并开办有一定规模的康复专业基础性教学机构,那么到本科生的毕业,需要6―7年的时间,再经过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基本在10年后可以与老龄化社会康复的迫切需求相吻合。如果说这属于比较乐观的计算,那么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对康复医学的基础教育有没有从当下十六、七岁学生就立即开始的可能?

我国现在老龄人口的总数10年后将会大大超出目前占50%的日本,然而康复医疗在医生和群众中的认识却相当淡薄,健康的康复理念尚需社会单元的共同塑造。

浙江宁波老年康复中心开放首日便出现业务井喷现象。

浙江宁波老年康复中心办公室乐主任告诉记者,宁波市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约有76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近14%,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对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必将成为巨大的社会需求。

康复滞后,给患者带来终生痛苦

在国外,患者康复和手术治疗各占一半,而在我国,由于人们康复意识的薄弱,很多患者不能得到很好的康复治疗,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即将到来的老龄高峰带来了巨大困难,将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白跃宏医师介绍说,在美国和日本,康复病区的面积要远远大于治疗的病区,因为供患者康复的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国外患者对生存质量的高要求,源于超前的康复理念。患者会向医生要求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

“也许有人会认为,因为国外生活水平高,所以生存的标准就高。但是,在我国却不完全这样。比如广东省经济发达,人们的康复意识好,但在上海,康复的理念却远不如北京。可见,康复理念与经济条件、生活水平不是一定成正比的。思想观念的超前,对康复理念的超前起到了决定作用。”

“在康复医学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医生对于康复的认识,还只停留在粗浅的认识上。比如患者关节置换之前,首先要练好肌力,再考虑手术的问题,手术后再进行康复训练。术前的锻炼非常重要,因为患者的肌力已经程度不同地减弱了,关节是活动的主体,肌肉是关节活动的动力,所以光考虑关节是不行的,由于部分医生在这方面认识的缺乏,所以对患者的康复来说直接影响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与中国目前此种状况恰恰相反。在国外,医院对患者必须的训练内容是被列为术前常规的,医生会按照常规去做,患者也会按照常规的条款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患者术前可以得到充分的准备。”

脑中风的患者国内国外相同的都是由神经内科的医生治疗,但不同的是国外同时介入了康复治疗。国内部分医院是先由神内医生治疗,神内的治疗觉得控制了病情,例如本来脑出血,经过治疗不出了,神内的治疗办法用完了,也就形同任务完成,病人便可以回家了。试想,一位50多岁中年以上的人,奋斗了大半辈子,事业正如日中天,突然得了脑中风,本来及时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可以使其很有把握的恢复健康,结果被延期康复或没有得到正规的康复护理,结果这个人从此就很可能被断送了一切,甚至形同于开始了“慢性自杀”。

比康复滞后更可怕的是观念的匮乏。

康复观念的滞后给患者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

患者及家属对专业康复机构尚缺乏关注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

时代的发展使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当一个30多岁,处于事业的鼎盛时期,需要教育子女和工作的爬坡阶段的时候,突然遭遇长辈需要长期护理的现状,那么孝与不孝的考验就到来了。越善良、越有教养、越孝顺的儿女就会越背负沉重的康复护理重担。

家有健忘症老母的新闻同行不无感慨地说:常人能够理解病人的痛苦,但是家里的健康儿女却可能因为受不了精神压力而被拖垮,这种痛苦可能比病人更甚。

有些长者一旦生病就会把怨气撒在儿女身上,怨恨儿女,都是养育你们累的。儿女便由此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

然而在国外,取代“床前孝子”的是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康复机构的专业护理。

人们普遍知道康复是需要专业培训的。

护理人员既要懂得心理康复又要懂得一定的医学知识。如果患者在家中康复治疗,康复机构就要对患者的伴侣及保姆进行康复护理培训指导。有经济条件的患者,会很理性地选择在专业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因为在那里康复的最大愿望是得到了系统治疗并获得了良好的人性待遇。

总医院白跃宏医师对记者说: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康复机构,截瘫患者的病房里没有一点异味,患者每天洗两次澡,包括大小便均有赖于一部自动搬动病人机,这个机器类似于工地上的塔吊。当患者需要洗澡时机器就将其“抓”到旁边的位置上,洗完后再“抓”回原地。如此地道的“服务”,久病床前的孝子即使再孝敬又何以办到?传统意义的床前孝子,光凭一片孝心护理一个需要康复的长辈是远远不够的。

心理康复大环境薄弱,医院和家庭设施影响患者的信心

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康复影响很大。很多中国家庭的长者思想包袱很重,一旦身患大病就极易自卑,感到再不是家中的象征性人物了。

白跃宏说:国外医院和康复机构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这一点国内与国际的比较决不仅仅是医疗条件上的差距,而是理念和思想意识上存在距离。中国医院一般把心理治疗和康复总是摆在等而次之的地位,但是对于传染病患者的救治,就给一线医护人员提了一个醒儿,因为一些患者在没做通思想工作前,要想配合治疗是决不可能的,所以让大家看到了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心理康复应该在体能康复之前让患者有足够的自信。在国外,通常的心理康复会与体能康复交叉进行。一般经过两年的康复训练后,再考虑患者是否需要继续手术。

在康复手段上,中国由于心理教育的力量薄弱和意识落后,心理康复的手段显得贫乏。在国外,康复医生会把有康复成绩的患者和不自信的患者安排在一起沟通,使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而我国利用这种活教材的能力就比较差。

家庭更是构成患者心理影响的直接因素。白跃宏医师说:“康复机构对患者和健康人一样尊重,一般不会因为患病而被歧视,这种尊重为患者免去了自卑,为保持患者自信和尽快达到最大可能的健康恢复提供了保证。在普通家庭,会有适合患者康复的起居设施。例如,有方便患者体能锻炼和生活康复训练的灶台,便于使用的升降浴缸等;依靠轮椅行动的患者可用声控轮椅;不能发声的可用舌舔的触摸轮椅等。家庭康复,专业康复指导者会传授患者家人如何对患者进行职业康复的精细动作训练;为培养患者的动手能力,训练敲打电脑。”

“生活水平与康复设施的相对高标准,不但减轻了家庭成员的负担,也使不需事必躬亲的患者感到了自信。在中国,一些简单经济的、便于患者康复训练的家庭设施还是可以办到的,关键是认识到不到位”,白跃宏这样说。

我国康复学科与就业尚属冷门

在人口达到13亿的今天,中国面临的人口挑战大多是与老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人口老龄化对设立康复学科提出了必然要求。

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1.3亿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突破2亿人,2027年超过3亿人,2044年将达到4亿人。北京市老年人现在已经超过190万人,到2050年将超过500万人;中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低水平,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东部地区主要的家庭形式,独生子女父母一代正在进入老年,少生优生是否能幸福一生正在经受考验;人口迁移流动导致家庭规模进一步小型化,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发生变化,独居老年人增多。多达1.4亿的年轻农民向城市流动,加快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农村老年人在经济上的自立能力仍然不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落后于实际需要,养儿防老的社会经济基础没有出现根本变化,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男孩的偏好,导致了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

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都将带来了重大影响。老龄化的加快使社会上慢性病患者的不断增多,也推动了国际国内康复事业的发展。

白跃宏说:我国康复理念的落后影响了康复学科的发展和康复护理人才的就业。而在失业率高,就业率低,硕士、博士也难于找到工作的日本,学习康复和理学疗法的学生常常还没有毕业,就可能会有10个康复专业机构在抢夺人才,现在的康复护理人才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当今日本老龄人口已占50%以上,中国虽在20%以上,但康复需求的程度是中国马上要面临的。国外几十年的经验,中国拿来就用,进展会很快。但是目前在国内,康复专业人员培训的学校少,这不能不说是康复理念置后的结果。

现在,全国培养康复本科生的专业学校屈指可数,培养硕士生的机构更是少的可怜,博士点就更是微乎其微,康复学科的基础性建设还来不及跟上经济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康复医疗任重道远

什么是老年康复事业?在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它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它在人康复是一门全科学,包括心理、语言等诸多方面。中国传统医学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可见,康复的宽泛含义更应该扩展到对身体可能构成病灶的隐患。但是目前中国康复理念的置后,与日异推进的老龄化社会进程极不相符,与现代生活的需求极不相符。

老年康复事业在人民生活中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它的未来与发展将如何?

康复医疗同一般医疗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把一般的临床治疗同康复治疗密切结合起来,为老年病人开创了一个晚年的温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使老年人摆脱痛苦烦恼的晚年困境,尽可能延长其健康寿命,直至使老人比较舒心地告别人世,同时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沉重的精神与物质的负担。

基于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对老年人的关怀,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服务。老年康复事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南通康复医院,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从事老年病诊治和康复医疗的专业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壮大,他们在医疗实践中始终强调贯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康复治疗结合的原则,西医、中医和康复医学三股力量密切协调,为老年病患者提供了新型的优质服务,形成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治疗和特色服务,是医疗战线上很有意义的创造性探索。

这种新的医疗模式的推广应用,必将对改善老年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