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听说过太多的垄断企业变着花样、借口和手段加薪的新闻,听说过太多公务员涨工资的消息,而今,终于听到了廉价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消息。说实话,这是一个好消息,难得的好消息。尽管企业经营者在“感叹”,但是无论从哪方面看,我们都没有理由不为廉价劳动力群体、为农民工们欢呼雀跃。
与其说是“价格上涨”,笔者认为倒不如说是劳动力价格的一种正常归位,甚至归位的还不够彻底与到位。有这样一组统计数字: 2004年以前,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平均工资12年仅涨了68元,相当于原地踏步。原地踏步了这么多年,也该涨涨了。企业经营者们不必叹息了,这些年来,你们在廉价劳动力中获取的利益还不够多吗?也不必惊呼什么“脑体倒挂”,公务员和白领们10多年来的工资水平已经翻了几番?
调查显示,近三年,沿海地区农民工工资呈现所谓的“三级跳”,平均每年增长100多元,有的省份涨幅接近20%。如果细细推算,这个所谓的“三级跳”和接近20%的涨幅又有多少水分呢?众所周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从去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不断创历史新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这个所谓的“三级跳”,这个平均每年增长100多元,又要被一直飞涨的CPI去掉多少水分和泡沫呢?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说廉价劳动力的价格飞涨,是低端重体力劳动者、农民工群体价值的自我回归,那么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公民,工资和薪水对于那些廉价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来说,他们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工资和薪水上,还包含着更为深远、更有普遍意义的因素。应该看到,虽然他们的“价格”涨了,但是他们的权益保护,却并没有随之水涨船高,而是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端的水平上。比如,虽然他们身在城市中,并且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却不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城市福利资源;比如,农民工作为劳动者在与资方以及政府的利益博弈中,依然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比如,城乡二元体制使这些廉价劳动力一直游离在城市边缘,难以获得身份认
同等等。
(一)重视自然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忽视资源型产业竞争优势的培养
由于经济发展战略以资源的开发为主导,西部地区逐渐形成了重视自然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忽视资源型产业竞争优势的培养格局,这种局面主要表现在:第一,西部的主要工业大多围绕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与资源密切相关的能源、原材料等重工业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又以采掘、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第二,西部资源性工业品中多停留于开采和初加工阶段,再加工产品的供给量很小。比如西部铝产量已占到全国的43%,但铝材加工量不足全国的3%,地方建筑所用铝材几乎全部依赖外地输入。第三,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益低下。
由此可见,如果长期把资源作为地区的优势并将资源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不注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那么随着资源开发成本的递增和资源的逐渐枯竭势必导致地区经济的衰退,就更不能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了。因此,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于西部地区那些传统工业资源丰富的省区来说,要尽快改变多年来在能、矿资源开发上不考虑企业竞争力的资源――加工型的发展误区,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延长产业链,培植一批优势企业,实现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
(二)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西部经济发展形成了依赖资源和粗放发展的格局,这种传统的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开发模式,不仅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而且资源储量消耗严重;不仅后代人的利益得不到兼顾,就是当代人的生存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今后对于西部资源优势的开发上必须走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之路,要从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扩张转向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品创优,以培育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发展道路上来。
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误区
(一)强调劳动力的“廉价”优势,轻视劳动力素质低的劣势
西部地区劳动力充足,劳动力价格也占有相对的优势,是我国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廉价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增强了地区产业的竞争能力,对西部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成为现阶段西部地区吸引投资的一个绝对优势。
但随着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科技的突飞猛进,这种低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和优势。首先,从“廉价”劳动力存在的基础来看,不发达的科技、落后的经济以及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其存在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廉价”劳动力的存在空间愈来愈小了。其次,随着全国甚至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开放,为劳动力竞争提供了平等的条件,在机会相同的情况下,那些缺乏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廉价劳动力最终会被淘汰。最后,从国际投资的特点看,外商很看重廉价劳动力,但更看重高素质劳动力,东南亚地区劳动力成本比我国西部高出许多,但它仍是世界许多知名跨国公司愿意投资的地方,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相反,在新经济的环境下,知识、人才等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证明低素质的劳动力不但不是财富,而且可能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瓶颈”。因此,西部地区必须走出“廉价劳动力”的误区,加强各种文化教育的力度,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把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变成具有决定意义的质量优势。
(二)强调人力资本的存量优势,忽视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人力资本只有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以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才能真正发挥人才的优势,提高自然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使生产水平达到相应的高度。西部虽然具有相对的人才优势,却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机制而难以发挥人力资本的效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才分布不合理;二是人才流失空前严重;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四是人才老龄化问题严重。目前,西部地区迫切需要消除僵硬的规章制度和对专业人才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束缚,健全人才优化配置机制,创造有利于稳定、吸引人才的创业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知识经济形势下人才对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三、发挥“学习型”后发优势的误区
(一)重视“硬环境”的投资,轻视“软环境”的完善
西部地区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主要是通过外商独资、合资、合作企业等形式来实现技术的转移。那么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项目是改变西部地区科技水平低、资金严重不足等困难的重要环节。
投资环境一般包括物质环境即“硬环境”和人文环境即“软环境”,只有“硬环境”和 “软环境”这两方面条件不断完善才能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西部地区的地理、交通条件都较落后,整体的近代产业基础包括基础设施发展薄弱,“硬环境”可谓“先天不足”,鉴于此,西部地区加大了硬环境的建设力度,力图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对“软环境”的建设却不能同步进行,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为此西部地区改善投资软环境,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其次要培育现代市场体系,特别是建立和完善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此外在各省区规定与的优惠政策均无过大差别的情况下,只有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具体优惠措施的落实与配套市场法规体系的建设,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才能消除外商最担心、最敏感的软环境问题,才能有效地吸引外资,充分发挥后发学习优势,有力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准入上的影响,即达不到设定的技术标准,就不能顺利的出口;另一个是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环保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当这个概念用于两种以上商品时,它的定义则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一种指数量值,也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贸易周期运动的不平等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产品需求条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低进口数。
4贸易竞争优势将受到更大挑战
目前中国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处于各层次的廉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有廉价的简单劳动力,还有相对发达国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现在正是在利用这一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但是,这一优势能够持续多久呢?也就是说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经贸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廉价劳动力还能够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人口,可以不断的向城市输出廉价劳动力,但是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纳程度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城市综合症,而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十分迅速,因此有可能农村人口的输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放缓直至停滞,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会不断的上升,而随着新的开放国家,比如印度加入国际分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将会逐渐削弱。
5结束语
总之,中国现今和以后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没有技术创新就很难继续缩小同前方国家的技术差距,而后方国家则会更快的缩小同我们的差距,表现在贸易上,就是竞争优势的削弱和贸易竞争优势受到更大的挑战。我们只有技术创新,掌握有用自主专利权的技术,才能在对外贸易上取得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载《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2]宋健学、赵新刚、刘虎兴:《关于我国技术提升和贸易发展的思考》,载《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期.
[3]胡艺:《中国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国际渠道》,载《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4]高正平:《政府在风险投资中作用的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的工资水平经历了从长期稳定到加速增长的过程。按2010年价格计算,1978年中国城镇职工的实际平均工资为1004美元,只相当于美国同期工资水平的3%,甚至远低于众多亚洲邻国;这一数字到20年后的1997年仅增至1026美元,年均增长0.1%;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工资水平开始以年均13.8%的速度飞涨,到2010年达到5487美元,与菲律宾和泰国的工资水平相近,并远远超过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工资上涨是全局性、整体性的现象。我们分析城镇住户的调查数据发现,各个技能等级、各个地区的劳动者都经历了此番工资上涨。1988年-2009年,拥有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职工,其工资年均增长达9%;即便是工作经验少于五年并且教育水平较低的就业人员也经历了年均7.8%的工资上涨。同期,发达沿海地区和欠发达中西部地区的工资增速也分别达到年均8.7%和7.7%,特别是1997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工资增速甚至超过沿海地区。
农民工群体的工资水平同样经历了类似的上涨。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工资汇总数据显示,2009年农民工实际工资达到2541美元,与城镇低教育水平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持平;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表明,2003年-2009年,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长9.6%,2011年高达3535美元。 劳动力成本上升
工资上涨是否说明中国的劳动力变贵了?不一定。如果同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超过工资的增速,那么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实际上是降低了。我们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劳动力要素价格以上世纪90年代末为分界线,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
1982年-1997年,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3.6%,几乎是同期实际工资增长率1.3%的3倍,说明这段时期中国劳动力变得更廉价。有国外研究者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比)是美国的70%,而到了90年代中期,下降到只有美国的30%。
但中国工资的增速自1997年以来迅速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1997年-2010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约为11.3%,显著低于同期实际工资年均增长率13.8%。如果中国“单位劳动成本”保持现在的增速,那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分别于2018年和2022年达到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单位劳动成本”的变化在不同的行业中表现迥异。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水平低的行业中,“单位劳动成本”迅速上涨,例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上涨3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涨100%;而这些正是我国的主要出口行业。与之相对的是,同期资本密集型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单位劳动成本”却呈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仍然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
中国劳动力成本之所以会上升主要有三大因素:改革、人口转型和劳动力转移的放缓。
中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市场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改革开放后,城镇劳动力市场改革通过在国有部门内部建立起薪酬激励机制和建立一个外部劳动力市场,实现了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劳动力市场改革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教育回报率的上升。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显示,1988年,一名劳动者多接受一年的教育只能使其工资水平提高2.3%;而到了2009年,这一回报率则达到了9.5%,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大学教育的回报率更是从1988年的7.4%跃升为2009年的49.2%。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转型使近年来的劳动力供给迅速收紧。中国劳动力总量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由1997年以前的年均1.9%下降为之后的1.4%。
劳动力短缺的时代已经到来。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全国117个城市中“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在2001年一季度为0.65,随后持续攀升到了2012年一季度的1.08;珠三角在2008年一季度甚至一度到达1.89的高位。而“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突破1.0就已经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增量上的供不应求。
虽然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并非灵丹妙药,但是再不放松只会加剧未来的劳动力短缺。目前可以生育二胎的“双独”夫妇已经进入生育期,但中国的生育率却没有任何反弹的迹象。人口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这一进程,我们不得不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面对人口减少的后果。
最后,劳动力转移放缓。劳动力市场管控放松以来,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推动了经济增长。源源不断的农民工供给在很长一段时期压低了中国的工资水平,但其增速已经放缓。以1997年为界,农民工增速由之前的年均10.8%下降到之后的4.6%。
这一放缓的趋势还在继续。一方面,这是由于适宜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已经基本转移殆尽。
据斯坦福大学和中科院中国粮食政策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2007年,农村16岁-20岁劳动力的非农务工比例已经达到了98%,甚至连41岁-50岁的“高龄”劳动力也已经有一半以上在非农行业中工作;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已近干涸。
另一方面,在严格的户籍制度下,进城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转移成本。而要破除这些制度障碍会涉及多方的利益博弈,改革步履维艰。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优势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8000)
一、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给制造业带来的震动
在新《劳动合同法》生效“大限”之前,很多国内著名企业和用工单位都做出了针对法律的规避性动作。在中国本土驻扎的LG、沃尔玛等跨国公司不但裁员,而且将工厂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其实,最应该紧张的不应该是这些大型的知名企业,而是那些在“中国制造”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千万家中小加工制造企业。
中国的制造业一直是以压低劳动力成本换来的价格优势求生存的。新《劳动合同法》强制规范了企业签订劳务合同、使用临时工和试用期、发放工资等问题和各种经济补偿行为,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这就督促企业经营重心从降低劳动力成本、走低价路线换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层面上,从而提升企业利润空间,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这一劳动关系的变革对那些只依靠非正式雇用劳动力力求存的弱小企业而言,是一个生死考验,东莞许多制造业由于无法偿还职工大规模的赔偿诉求而宣布倒闭。
二、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中的劳动力成本现状
1.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中的劳动力成本现状
我国现阶段制造业的出口产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来自传统优势制造业。如我国自主生产的鞋袜、打火机和小饰品等,并由此诞生了多个专业市场。而这些专业市场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群。都是由文化程度低,劳动报酬低,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的劳动者重复简单劳动产生。二是来自国外企业的代工生产。现在很多跨国公司在我国都设立了制造基地,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生产商品,然后销往世界各地。即使是像笔记本电脑这类高科技产品,在中国完成的也只是其中的劳动密集部分,科技含量低,技术溢出效应有限。
我国制造业用廉价的劳动力作为生产的基础有其优势所在:
(1)成本低、利润高。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成本,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获得的利润就会相对较高。
(2)风险小。新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资金流动不畅会带来风险。相对而言,单纯的廉价劳动力风险会小很多。
(3)解决就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4)吸引外资。正是因为我国劳动力的廉价,使许多国外的公司在中国投资设立制造基地以降低其产品中劳动力成本。
从来自国际劳工联合组织的各国劳动力平均工资的相关数据来看,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平均工资都在每小时15美元以上,而我国工人的平均工资从2001年的每小时0.61美元到2004年的0.88美元,甚至不到美国的6%,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占有绝对优势。这也是近年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到中国设立制造业基地的原因,因为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动力成本,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
2.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分析
(1)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屡屡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和贸易壁垒。至2009年,我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从涉案产品看,主要集中于轻工、纺织、机电等我国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其中纺织品贸易摩擦最为突出。而这些企业均为制造业生产部门。
(2)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消费水平日益提高,而劳动者的低工资水平已经难以维持日常生产生活,严重打击了其生产积极性,以至于出现了“民工荒”。这种对劳动力价值的贬损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相违背的。
(3)廉价劳动力常与资源消耗型生产相结合。在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中心的时候,中国也不可避免的成为资源消耗最大的国家,成为世界最大的垃圾场,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起步多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虽然目前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劳动力工资不足其8%,随着生产技术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工资报酬上升的空间还很大。
三、新《劳动合同法》与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8000
SA8000(Socail Accountability 8000)是一套关于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成为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制造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大量本地劳工的生活及本人权益难以得以保证。正是出于保护个体、引导经济发展绿色化的目的,才产生了SA8000这个企业责任标准。我国商务部对它的标准定义为: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8000)是一种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管理标准体系。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如果达不至保障劳工权益的硬指标要求,产品将逐步为国际市场抵制,中国也将难以成为“世界工厂”。
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与SA8000相呼应,我国很多企业已经逐步感受到SA8000的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很多企业因为SA8000认证不合格而导致其出口产品遭到外商拒绝,有的加工贸易企业因达不到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要求而被停单。
如果说SA8000是在“情”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用工要求,那么新《劳动合同法则是在“法”和“理”的角度对企业进行了制约。更具有重大意义的是,两者在两个层次都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新的命题――打破劳动壁垒。
四、新劳资关系体制的实施意义
第一,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重要举措。新《劳动合同法》通过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终止等做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国情的规定,在尊重用人单位用工自的基础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规范用人单位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行为,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劳动者的这种保护,也同时意味着企业巨大成本增加。现实是,几乎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在人力成本上都在尽可能地节约。对于以往没有给工人上过各种保险的企业主来说,今后增加的这部分成本很难反映在产品的最终价格上。因为他们的产品竞争优势几乎都来自于低价格。
第二,制定《劳动合同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石。新《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新《劳动合同法》的长远效力直接指向了中国制造业的改革方向,即如何甩掉“劳动密集”生产方式的帽子,在尊重个体、保护个体的前提下,使工业经济悄然进行一场绿色的变革。中国企业以往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严重忽略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也带来了劳资双方的互不信任,其结果是生产效率低下,不被世界主流生产模式认同。中国制造业必须重新定义自己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那些牺牲劳工利益得到的优势部分将做减法,产品的综合竞争力需要重估。而新 《劳动合同法》起到的,正是这样一个助推的作用。
第四,一味强调GDP的增长,轻视劳动者利益的经济增长是不能健康持久的。新《劳动合同法》对我国劳资关系体制的逐步完善,将解决我国制造业中长期存在的工会作用边缘化、劳资关系紧张问题。新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付给予更加公平的回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从而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使得经济的发展真正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对解决我国所面临的金融危机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艳燕孙斐: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现状及对策分析.(浙江工业大学)
[2]论坛――“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对中国人力资源的粗暴掠夺,(2007/08/24 13:42).引用地址:bbs.省略/showth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