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需要承担的风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及汇率风险
1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及类型
1.1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以及汇率风险。
1.2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1.1.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筹资来源结构、币种结构、期限结构等因素来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1.1.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由于受到某种难以预计或控制的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致使投资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
1.1.3现金流量风险
现金流量风险是指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当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收益下降,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信用危机,使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遭受严重损失,最终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导致破产。
1.1.4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调节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杠杆。
2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企业常见财务风险的规避方法不外乎三种: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嫁。
2.1筹资风险防范对策
2.1.1筹资风险的风险回避方法
筹资风险的回避方法主要是指在各种可供选择筹资方案中进行风险分析,选择风险小的筹资方案,设法回避一些风险较大而且很难把握的筹资活动。
2.1.2筹资风险的损失控制方法
筹资风险的损失控制方法就企业筹资来看,要合理进行筹资风险的控制,需要采用多元化的筹资策略,合理安排负债比率与结构,实现风险分散化,降低整体筹资方案的风险程度。这是控制筹资风险的关键。这里要强调的是,尽管债务资金越多,企业筹资风险也越大,但那种为避免筹资风险的而拒绝举债的做法也是不恰当的。
2.1.3筹资风险的风险转嫁方法
风险转嫁的目的是将可能由自己承担的风险损失转由其他人来承担。在企业筹资活动中主要通过保险、寻找借款担保人等方法将部分财务风险转嫁给他人。也可考虑在企业因负债经营失败而陷入财务困境时,通过实施债务重组,将部分债权转换为股权,或通过其他企业优质资产的注入,挽救企业经营不力的局面,从而避免因资不抵债而导致的破产风险。
2.2企业的投资风险
2.2.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风险控制最彻底的方式,采取有效的风险回避措施能够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消除某一特定风险来避免损失,而其他风险控制手段仅能通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来减轻风险发生的潜在影响。
2.2.2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在风险发生后减轻损失的程度。损失控制是一种积极的风险控制手段,它可以克服风险回避的种种局限性。根据损失控制的目的区分,损失控制可以区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减轻两种。损失预防是通过强化风险管理,在事先采取措施,阻止风险的发生,这就要求企业在投资决策阶段加强决策的科学性,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来减轻或消除风险发生的机会。而损失减轻则是指在损失发生时或损失发生后,为减轻损失程度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关键词】管理层风险承担;资本结构;成本
【中国分类号】F275
一、引言
关于资本结构问题在学界已成为热点问题。从目前的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可知,企业规模、非债务税盾、资产有形性、盈利性、股权集中度、经营风险等因素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但对管理层风险承担这一变量对资本结构影响的研究还是很少的。
管理层的素质与能力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成功和长久发展。风险承担则反映了企业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风险大收益也相对较大。但由于成本的存在,使得管理层不愿承担太大的风险。因此,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及风险承担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纵观国内关于管理层风险承担的研究,其主要集中在管理层薪酬、风险承担与企业研发和管理层风险承担与公司治理收益等方面。对于管理层风险承担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比较少。本文探究管理层风险承担对中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对该问题的考察和研究,一方面可以加强和拓宽我们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公司的治理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分析
资本结构是企业通过各类融资方式获取资本而形成的,他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来源及构成比例。过去进行融资的方式形成了目前的资本结构。而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承担能力会影响其筹资决策和对风险项目的投资决策。
由于资金有限,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和壮大,必须通过各种融资方式取得资金,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内部融资(利用未分配的收益,将其资本化获取资金)、债务融资(主要通过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获取资本)、股权融资(通过公开或定向发行股份)。然而,如果要满足一个企业长期的发展需求,单靠内部融资是远远不够的。而外部筹资就需要企业在债券和股权融资中做出选择。
股权融资是股东通过将公司的部分所有权出让,吸引新股东加入用以得到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而债券筹资是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作为企业资金提供者的债权人和股东,债权人要求得到利息收入,股东要求得到分配的股利。从筹资成本的角度考虑,首先,股利是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不具有抵税的作用;其次,股票的发行费用也高于其他一些证券,且债权性融资所支付的利息在税法上允许作为费用在税前予以抵扣。因此,由债务融资产生的利息费用的抵税价值就降低了债务融资的成本。
与股权融资相比较,债务融资的成本要低一些。若不考虑管理层的风险承担能力和公司的财务风险,企业将会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债权融资进行筹资。
从破产成本及财务风险的角度考虑,债权融资的财务风险要高于股嗳谧省6杂诠扇ㄍ蹲收撸他们的股息收入取决于企业的发展需要和盈利水平,公司没有固定向其支付利息的压力且不存在还本付息的融资风险。而对于债权投资者,公司需向其支付固定的利息且到期要还本金。这是公司必须向债权投资者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与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状况没有关系。如果一个企业由于债权筹资成本低而过度选择此种方式进行融资,企业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债务时,就出现了财务风险。根据破产法的相关规定:此时的企业不再具有持续经营特性,可能会进入三种状态:和解、重整、申请破产。不管何种状态,对股东、债权人、管理层都是有害的。因此,管理层作为公司的决策者,他们对于这种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大小的预测会影响其筹资决策,最终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
在委托这种关系中,对于股东,他们是委托者,要求管理者能够尽全力的工作,尽可能地为企业创造利润,用以实现股权利益最大化;而对于管理者,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工作提高生活的品质。由于管理者所供职企业对其专用性人力资本和个人财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出于职业关注和个人私利(如在职消费等)的考虑,在进行风险项目投资决策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在为公司谋取利益时,要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内心私利的存在使得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能高估财务风险,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这就会使得企业错失一些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项目而违背股东的意愿。因此,由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这种观念冲突而产生的利益冲突就造成了管理层的成本。
管理层作为企业的核心,其风险承担的能力会影响企业的筹资和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当管理层是风险偏好者即更具冒险精神时,他们与股东的利益冲突得以弱化,在进行风险投资决策中,管理者不会把项目风险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首要依据,而这样就加强了企业对投资机会的把握。对于筹资方式的选择,较高的管理层风险承担可能使其尽最大程度的选择融资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从而产生较高的资产负债率。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本研究提出下面的假设:
管理层的风险承担能够促使财务杠杆率的提高。
三、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0~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剔除数据不全的公司后,共得到5 320个观测值。本研究所用的财务指标和股票收益率数据源自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和中国股票市场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
1.管理层风险承担
由Fama(1970)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我们可知公司的经营风险最终将会在股票价格上反映。且与财务性指标相比,财务报表不会限制和约束股票收益率的波动,能够较好地反映风险承担行为,也是衡量公司风险承担的常用指标。因此,关于管理层的风险承担行为,我们参照Cheng等(2010)采用基于股票周收益率计算的标准差来衡量。
2.资本结构
在国内,关于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中,资本结构的变量被运用较为广泛的有:总资产负债率即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长期资产负债率即长期负债与总资产之比;而对于资产负债率的计量也有两种即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由于资产负债率账面价值的波动性小于市场价值,因此可能造成将债务融资的数量高估,从而对管理层风险承担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产生影响。所以,本文将选用总资产负债率的市场价值作为资本结构的变量。
3.控制变量
由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中可知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有很多。为了单独研究管理层风险承担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就需要将其他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控制,以便得出更为准确的实证分析结果。现有的研究中主要影响因素分为三类:行业因素、公司特征因素(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非债务税盾、自由现金流量等)、公司治理因素(股权集中程度、高管持股比例等)。本文将把这些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将各变量汇总见表1。
四、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除行业变量外的其他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给出的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在2010~2014年的总资产负债率的均值接近30%,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部分资金来源是股权融资;产权性质的均值为0.512,这说明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股市中,国有控制公司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从盈利性看,企业总体盈利性都不是很强;而从成长性看,中国上市的各企业间的成长性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但整体的成长性较好。此外,各企业间的管理层的风险承担也有所不同。
(二)回归结果
由表3可知模型的可决系数R-Square 为0.213,相对而言,拟合性较高,说明模型设置比较合理。因此,根据上述回归结果我们可知:
管理层风险承担的变量股票周收益率的系数为0.056,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管理层的风险承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率。这与之前理论分析所作出的假设一致。当股票周收益率的标准差较大时即股票波动较大,这说明管理层有着较高的风险承担,他们不会在股价较低时一味地为了降低财务风险而选择股权融资,尽可能的让股价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保持平稳;而是会认为公司价值被低估从而选择债权融资的方式筹集公司所需资金,这种方式也给投资者传递了“公司价值被低估”这一信息,从而使得股价上升。因此,较高的管理层风险承担,有助于管理者在对破产成本做出预估时,不受主观规避风险态度的影响而高估财务风险。这将有利于缓解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冲突,降低成本;促使管理层克服其风险规避倾向,增强风险的容忍度,从而更注重公司的长期利益,尽可能对投资机会充分把握和利用。在预测不发生财务风险的情况下,采用较低筹资成本的债务筹资方式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要求,这就使得公司的总资产负债率提高。
由表3控制变量的回w结果可以看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大部分都比较显著,对照于国内外关于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已有的研究,会发现其结果基本上趋于一致。这说明对于控制变量的选择,本文的选择还是比较准确的,这就增强了实证结果的说服力。非债务税盾、总资产收益率、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呈显著负向关系,说明当一个公司成长性良好、可选非债务税盾较为充足、股权较为集中时,对于公司而言,股权融资将会是一个使公司获得更多利益的选择。而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规模等与资产负债率呈显著正向关系,说明当企业规模越大、可抵押资产较多时,企业更倾向于使用较低成本的债务融资为公司谋取更大的利益。从回归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到盈利性对于资本结构的影响不太显著,这是因为盈利性比较高的企业,相比于外部筹资,内部筹资更胜一筹。而盈利性较弱的公司,资产有形性等因素又限制了债务融资的数量。
五、结束语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成本存在的现状,从筹资、投资决策的角度研究了管理层风险承担对其作用,并进一步得出管理层的风险承担有助于提高资产负债率的假设。并选取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保险业的上市公司,得到5320个样本观测值,经过实证分析探究和检验了管理层风险承担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的风险承担能够提升企业的总资产负债率。管理层的风险承担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减少了其与股东的利益冲突,从而降低了管理层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资本配置;也会使得管理层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在避免发生财务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方式。这样就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反之,若管理层无风险承担,由于其自利行为就会采用较低的财务杠杆率,避免公司破产损害其名誉和利益。本研究得出了公司资本结构与管理层风险承担两者的关系,这对公司治理和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有着一定的意义。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的治理提出些思考和建议:管理层在企业治理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的风险承担能力影响着企业的成本和资本结构。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激励方式,如股权激励方式,使得管理层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从而促进管理层的风险承担能力,弱化其与股东的利益冲突,优化资本结构,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露.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倒U型关系研究――基于企业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J].江苏社会科学,2016,(03):109-115.
[2]阮素梅,杨善林,张琛.管理层激励、资本结构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07):70-80.
[3]盛明泉,车鑫.基于战略管理视角的公司风险承担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J].管理学报,2016,(11):1635-1640.
[4]石大林.资本结构、市场化进程与公司风险承担的关系探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5,03:17-22+44.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财务稽核体系;步骤
一、前言
财务稽核体系是企业风险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和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创建完善的财务稽核体系,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风险管控水平,以此保证财务稽核工作、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行。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稽核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步骤进行,以此充分的发挥财务稽核体系的作用。因此,文章针对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稽核体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稽核体系的创建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稽核体系的创建需要遵循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原则,采用四级交叉矩阵型财务稽核体系,具体表现为:第一级,自我稽核,自我稽核是将岗位作为基本稽核单元,并由在岗人员按照一定的频次对自身岗位工作的关键控制点和工作内容进行自我稽核,即所有的员工都需要承担稽核的职责,以此实现对财务部所有业务的全面稽核,自我稽核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防范或者规避财务风险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级,组织内部横向稽核,横向稽核由财务部门经理与稽核人员承担,按照一定的周期对某个阶段的财务业务进行总结,同时采用和其他业务的逻辑关系对财务业务进行相关性稽核;第三级,专业职能部门纵向稽核,专业职能部门纵向稽核是对自我稽核以及组织内部稽核的复核,由专业职能部门对财务进行专业纵向稽核,根据财务稽核的实际要求,按照相关规定和既定频率对高风险点、关键控制点的稽核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第四级,全视角财务稽核,基于上述三级稽核,利用全视角财务稽核对所有稽核环节的有效性进行复核,通过反向检查的方式,检查关键点设置是否合理,这样能够实现对财务核算管理的全视角、全过程监控和稽核,对高风险事项财务进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检查。
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稽核体系的实施步骤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稽核体系,其目的在于提高财务风险管控水平,尽可能的降低各种风险事项对财务核算工作造成的影响。严格遵循全面覆盖和突出重点的原则,创建四级交叉矩阵型财务稽核体系,为了保证该财务稽核体系能够顺利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
第一步: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按照风险影响的领域进行分类,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以下几种:关联交易风险、税务风险、资金风险、会计管理风险、政策风险、资产风险、会计报告风险等。在进行财务风险识别时通常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的财务风险事项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财务风险坐标图的绘制,明确所有财务风险的风险等级,按照重要性原则,将中等以上风险事项纳入稽核体系,并保证所有的财务风险事项的财务稽核工作都能够真正的贯彻与落实。
第二步:财务核算工作流程的梳理。严格按照财务核算管理工作流程对纳入财务稽核体系的风险事项进行财务稽核,并绘制相关风险事项对应业务的财务工作流程图,并做好财务工作流程文档描述工作。
第三步:明确财务稽核岗位职责与关键控制点。根据相关风险事项对应业务的财务工作流程图、财务工作流程文档和财务风险列表,确定财务工作流程中需要承担稽核职责的责任岗位名称和关键控制点。并且采用what(做什么)、how(怎么样)、where(什么系统)、who(谁)、when(什么时间)的表达方式,对财务稽核岗位职责和关键控制点进行明确。
第四步:财务稽核岗位稽核记录表以及工作矩阵的制作。根据财务工作岗位的设置表进行财务稽核工作矩阵的制作,并把财务核算管理流程中承担相应稽核工作的岗位稽核操作要求填写在财务稽核工作矩阵相应的位置。对财务稽核工作矩阵中所有稽核职责的岗位稽核操作要求和流程进行汇总,然后按照稽核时间、频率、成果、方法以及内容等,对财务稽核工作矩阵中的稽核职责进行分解,获得财务稽核体系岗位职责表,并将该岗位职责表作为财务稽核工作的操作依据。
四、财务稽核体系的实施效果
1.有效的提高财务风险控制水平。对于日常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采集,制定财务部高风险问题清单,并由专人对所有问题进行专门处理,对财务稽核体系的稽核职责、关键控制点进行补充与完善,创建长效的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机制,能够彻底的解决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财务核算工作的良性发展。同时,通过将稽核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以此保证财务稽核体系能够真正的贯彻落实到实处。
2.显著提高财务稽核效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稽核体系和内控体系的结合,能够实现对财务稽核的标准化操作,避免出现重复劳动的现象,同时还能够防止出现部门交叉导致责任不明确、工作重叠等问题,有效的提高财务稽核效率和质量。
3.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文章所述四级交叉矩阵型财务稽核体系,财务稽核等级和职责明确,并且严格按照上述流程执行,能够理顺流程,实现对财务核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创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四级交叉矩阵型财务稽核体系,并严格按照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财务核算工作流程的梳理、明确财务稽核岗位职责与关键控制点、财务稽核岗位稽核记录表以及工作矩阵的制作流程进行实施,能够明确职责,理顺流程,有效的提高财务风险控制水平和提高财务稽核效率,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文超.浅议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稽核体系[J].企业文化旬刊,2015(4):176.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承担着各种财务风险,如果不能从根源上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很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财务危机,因此,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从而降低其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十分必要。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概述及分析
(一)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概述及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显著增加,建筑施工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承担着很大的财务风险,其中,内部财务风险是财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安全性财务风险、合同风险、融资风险、成本风险等。在大型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极易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即建筑施工过程的危险性是较高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浪费,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主要安全性财务风险。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业逐渐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施工单位多、施工项目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谋求发展,会迫于无奈签订施工合同,而这样的施工合同往往对于施工企业本身来说是较为不利的,一旦签订不符合建筑施工企业发展需求和建筑行业市场规范的施工合同,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即合同风险。目前,在我国各大型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款往往是由施工企业先行垫付的,某些必要的情况下,施工企业需要通过融资的方式改善企业的财务现状,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期望中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工程款的回收期过长、融资周期较短,企业的资金链很有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这是建造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风险。正如上文所述,我国施工单位多、施工项目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有时企业为了标下施工项目,往往会忽略市场信息和企业施工条件而盲目压低项目成本,长此以往,企业很难获得期望的盈利,企业将会陷入困境,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风险。
(二)建筑施工企业外部财务风险概述及分析
除了各种内部财务风险外,建筑施工企业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也承担着巨大的外部财务风险,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良性发展,主要包括自然环境风险、施工要素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等。建筑项目施工环境需要在特定的施工区域内进行,施工区域的光照、温度、地质、水质条件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的整体质量,一旦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各种自然地理因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有可能直接导致施工中断,这样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另外,施工材料也是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保存的,一旦超过施工材料能够承受的有效范围,施工材料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了,由此带来的资金损失也是极为严重的,自然环境风险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中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得到财务风险防范人员的重视。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能和水能,如果发生供应中断,将会直接导致施工中断,另外,建筑施工很可能会给施工周边区域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协调不好,也会直接导致施工周期延长,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施工要素风险。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时期,但目前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筑施工行业的市场规范性不足,这也直接导致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波动性极大,建筑施工行业市场波动性较大的现象会直接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风险,如果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人员不加以防范,必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建筑行业市场的政策性调控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有些时候国家为了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必然会限制部分中小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的进行,有时会直接导致企业的日常营收额显著降低,从而限制了部分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政策性财务风险。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如果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不能得到有效地防范,一旦财务风险转化为财务危机,将给企业带来致命性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多、建筑施工项目少的现象日益突出,如果建筑施工企业不注重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很难确保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因此,想要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必须首先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只有在企业管理人员的协调管理下,在企业范围内创设一种良好的风险防范氛围,各项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另外,内部财务风险的防范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必须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参与积极性,逐步将风险防范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从而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在创设了良好的内部财务风险防范环境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人员应该结合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需求设立管理目标,一般情况而言,管理目标应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实现之后工作人员应该认真总结,吸取工作经验并对风险防范体系进行改进;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结合其组织体系构造特点、经营管理模式制定一体化、系统化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行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最后,企业应该注重风险防范工作职能分配制度的优化,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需求优化岗位设计,通过将各职位的职能定量化或定型化,通过完善的职能分配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风险防范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从而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效率。企业应该注重高级财会人员的储备工作。财务风险防范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高素质财务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工作。一方面,企业要优化财会管理人员选拔制度,选拔出真正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财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给财会人员提供更多的再教育机会,让财务风险防范人员能够掌握最先进的防范机制和防范方法,这样才能促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外部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极易受到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外部财务风险,外部财务风险不同于内部财务风险,其防范难度相对较大,而且防范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要让财务风险防范人员深刻认识到外部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外部风险防范工作的重点是外界市场信息的获取,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外界环境信息获取机制。首先,企业在进行施工前,要对施工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详细地工程勘测,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区域的气候、温度、水质、地质条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自然环境风险;其次,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获取机制,企业市场部门应该全面、及时地搜集各种市场信息并进行整合分析和处理,从而为企业的投资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降低市场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市场风险;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对国家实时动态的关注强度,及时获取国家关于建筑施工行业的政策性调控动态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要求合理规划投资活动,避免政策性波动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在建立了完善的外界环境信息获取机制的基础上,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建立系统化的外部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一方面,外界环境和施工要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作用较大,企业应该制定具有弹性的施工方案执行体系,能够结合外界施工要素的变化改进施工方案,降低各种外界环境和施工要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作用,尽量降低外部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建筑施工行业市场规范标准,只有不断提升建筑施工市场的规范性,才能有效降低各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财务风险,从而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行业各领域的财务管理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地变革,传统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需求。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企业财务风险构建完善的防范体系,从而降低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财务风险,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可萍.浅析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及预防财务风险的措施[J].现代商业.2013(21).
[2]施卫东.刍议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
[3]罗智.浅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商,2013,23:33-34.
关键词:财务风险表现成因防范和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财务管理活动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而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和组成部分,如何有效的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宗旨和目标。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是在财务管理活动中难以预料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 它主要包括 筹资风险 投资风险 流动资金运作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二是由于利率、汇率的大幅度变动,使企业的资金成本大幅度变化,从而影响了企业预期的财务收益。其中,筹资风险对企业影响最为普遍。
2.投资风险
主要指在长期投资中,由于投资额 投资回收率 投资项目的使用期限的大幅度变动 使投资报酬达不到预期的财务目标而发生的风险。
3.流动资金运作中的风险
指在短期投资中,由于各项流动资金的结构不合理等而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3个方面 现金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和存货产生的风险。
现金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日库存现金量不能满足企业每日的正常生产开支,每日的现金流量不能满足支付各种费用的正常开支,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现金流量难以支付贷款本息,从而影响企业的信誉,影响企业偿债能力。
应收账款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若无力付款,应收账款形成坏帐,造成损失。应收账款风险一方面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关,一方面也取决于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存货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存货不足,造成停工待料或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复,影响生产进度;存货过多,占用过多的资金,增加仓库设施,增加管理人员及费用 而且还存在自然损耗。
4.收益分配风险
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奖金,给投资者分配过多利润,使企业承担过高的生产成本和资金成本,并由此无法保证在预计的经营期间内持续经营,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它的内部原因主要包括筹资规模策略不当、资金来源结构不当、筹资方式以及时间选择不当、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和筹资比例不当。外部原因主要有市场风险、利率变动、物价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目前,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现 生认识不足
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如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企业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经营不善,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经营不善,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效益滑坡;有的甚至亏损严重,流动资金不但没有得到补偿,反而由于亏损而挤占了企业的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加剧了企业资金的紧张局面,降低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企业愈是亏损愈难还债,又举借新的贷款,形成恶性循环。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有很多的方法,只要我们善于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就可以实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目标。其中主要是财务风险防范方法有:
风险控制技术
1.回避风险法,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2.分散风险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是多元化经营,二是多项投资。
(1)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分散风险的首选方法。多元化经营,是指家企业同时介入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若干类互无关联的产品,在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市场上与相应的对手展开竞争。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企业经营单一产品的风险越来越大。
(2)多项投资,也称为多元投资,是指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投资者尽可能地把资金同时投资于多样化的实物资产或证券,而不是集中投资于一种实物资产或证券。如果企业将全部资产投资于生产某一种产品时,风险就比较大,但若同时投资于多种产品的生产,就可能以丰补歉,以盈补亏,取长补短,这样风险相对就比较小。分散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
3.转移风险法,可通过财产保险、担保等方法将财产损失风险转嫁的做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
4.降低风险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决策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因财务决策失误而带来的财务风险,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财务控制技术
1.自我保险法,企业平时按照规定建立有关制度,提取一笔资金,准备作为专门应付意外事件以承担财务风险。如可提取“存货跌价准备金”承担存货因毁损削价等损失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提取“坏帐准备金”,承担存货因毁损而产生的风险等。
2.成本法,将风险损失摊入生产经营成本。如债务利息按时进入财务费用或按有关规定处理逐月提取折旧,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逐月摊销,使这些财务风险在平时收入中得到补偿。
从企业制度和管理角度控制及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对策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账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合理确定风险监测指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由于不同企业的经营与财务活动内容、企业规模、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控制水平的高低等有很大差异,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特征、表现形式及表现时间有质的区别,因此,在确定风险监测指标时没有固定模式,但总体上这些指标应具备敏感性、先兆性、关联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
3.提高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度量时,定量的方法很多,但这些方法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有限。所以,对于财务风险的估计和防范,更多地需要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培养他们的风险意识及对风险的灵敏嗅觉尤为必要。对风险认识越准确,就越能采用正确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地获得风险收益并回避风险损失。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4.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并根据环境变化适时加以调整。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及外部环境合理确定权益筹资与负债筹资的比例、长短期负债比例及各种债务到期时间的安排,在保证有足够支付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正效应,并把财务风险降低至最低。
5.进行科学的多元化运作,以分散风险。一方面正确认识证券投资组合与多元化经营之间的不同,合理安排投资组合;另一方面确立企业主业,一切组合以主业为中心,在充分运用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同时,避免因主业不明带来的更大风险。
6.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在市场经济中,财务风险是无时不在和不可避免的。企业要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认真分析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成因.重视、防范和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寻求最佳的投资、筹资结构.才能使企业免于蒙受损失,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米绍松:《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工业会计)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