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保护调研课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提升教师能力,深入挖掘教材
教师是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包括教学效果在内的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环保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因此,需要提升教师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能够合理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并有序融入环境保护教育,这是基本能力要求;二是能够高效总结和审视已经完成的高中地理教学,并借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同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元素,借助生活案例或者新闻事实,引出教材中的环保元素,并紧密结合知识点,开展教学。
如,我在讲授《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这一课文时,较好践行了上述策略。这一章节旨在通过与传统环境观的比较,进一步阐释和明晰可持续发展观,并基于此形成并不断完善新环境观。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对环境观、环境问题、人与自然思想发展等知识点进行梳理和阐释,并通过生活化例子引出这些知识点,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环境保护教育与本章节教学的融合。讲课结束后,我对教学进行再审视,以弥补、反思、总结不足,在后续教学中予以完善。
二、引介课题模式,借力信息技术
传统教学模式较为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是绝对的主导者。课题模式,较为注重研讨式教学,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的指导,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课题模式,可有效促进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具体来讲,教师要将“环保”作为课题,为学生提供资料,或交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环保”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一致,解决问题。其与研讨式教学不同在于,课题模式更为注重学生自主性、共鸣性,而研讨式教学则注重合作性。同时,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力量,尤其是多媒体设备,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营造较为真实的环保场景,以供学生认知和体验。
本部分以《我们周围的环境》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借助信息技术,引介了课题模式。首先,我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了四幅图片,前两幅为风景绮丽的九寨沟、西湖,后两幅为漂浮着垃圾的九寨沟和西湖,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为学生营造了一定场景,学生对环境和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我引出了“环境保护”这一课题主题,让学生各自发表其对这一主题的看法或观点,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氛围十分热烈,涌现出了诸多观点。最后,我引导着学生进行观点辨析,促成了观点认同。最终,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环境”的概念、人与环境关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三、强化学科地位,实施开放教学
受诸多因素影响,高中地理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受重视程度仍旧存在提升空间,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提升和强化高中地理学科的地位。学科地位的强化,最基本的前提是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科应用。这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学生的密切配合、学校的鼎力支持。同时,要善于实施开放性教学,将开放性材料充实到教学中。
如,我在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这一章节的教学中,践行了上述措施。我结合具体实例,对淡水紧缺、耕地保护、土地退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说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地理知识,从一定角度来讲,这一章节内容有利于向学生传递地理学科价值。同时,我鼓励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此方面的材料,材料内容不局限于,只要符合要求即可,这些开放性资料的融入,有效提升了地理教学的环保教育意味。
四、善用环境主题,开辟第二课堂
环境主题,尤其是环保主题,其形成,已经历经实践的检验,并且广为人知,从一定角度来讲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值得借鉴。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善于借助环境保护的主题。这一点需要教师积极作为,善于借助,有效?_展相关教学活动。同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不可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要积极并善于开辟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借助有效活动或实践载体,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清晨6点半,普通的一天。第一列由上海开往南京的和谐号动车组呼啸而过,划过初苏醒的长三角。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毕军教授静静地坐在车厢里。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了当天的工作日程,这一天日程表上出现几个不同的城市,他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长途旅行不仅成为他休息的时间,也成为他工作与思考的时间。
飞驰的动车组,窗外一块块规划齐整、高标准基础设施的工业用地,正是遍布苏南大地、连绵成片的工业园。时光回转到六年前。那时候,长三角凭借县域经济的十年高速发展超过珠三角成为区域发展的领头羊。与此同时,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面对着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新战略,下一步应该如何走,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摆在江苏等地方政府面前的新问题。
以学术参与实践之志
这一年是2002年。毕军作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他决定从美国回国发展。“我喜欢挑战性的工作,为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也为自己国家的环保事业做点事情。”他后来解释说。高速发展、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中国,的确需要人才,需要大量有识之士参与建设。投身到中国的发展事业中去,同时开创自己的事业,成为很多留学归国人员的梦想。毕军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位于长三角的南京大学。他希望成为一名好教授,做好学问,培养学生。但是,作为一名环境管理与政策的研究者,他不愿意仅仅埋首于高校象牙塔,决心以学识参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践。
作为一名归国学者,他坚信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来自于学校及外部环境提供的所谓优越条件,而是在于自己的理念和付出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带领着一个博士生、两个硕士生、一个本科生组成的四人课题组,毕军开始了他实现梦想的征程。十分幸运的是,在中国循环经济刚刚起步的时候,他应用自己在国外掌握的研究动态及经验,回国仅仅2个月,就和清华大学的教授合作投标获得江苏省循环经济规划项目。以此为起点,在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学领域,毕军迅速成为我国这一领域的主要学者。他领衔编制的苏州工业园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园规划得到了包括6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的一致好评,苏州工业园也成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示范园区。从2003年起,他的课题组先后完成了近10个生态工业园、生态市、循环经济的规划,有力地参与并支持了科学发展观在各地的具体实践。更为重要的是,2006年,作为一名理工科院系的教授,毕军获得了全国为数不多的、文科最高级别研究课题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在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课题中,他和他的同事们将进一步探索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
以学术参与实践是毕军的梦想。然而,梦想与现实有多远?课题组的“元老”们回忆起当年刚刚创业的情形。五个成员,挤在南京大学科学楼8楼朝北的一个小小办公室里。冬天天冷,窗户却关不严,没有空调,唯一用作取暖的物品是一个小油町。但是回忆起来那时候却非常幸福,因为大家能忘记一切外界的纷扰,共同讨论每个项目的细节。知识和技能、对实践的认识,都在迅速地积累与提高。每忆及此,大家都会有所感念。
不坐办公室的大学教授
过去六年,面对各种各样的变化,毕军一直紧紧围绕自己的三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和社会实践,在这三个领域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知名的学者。除了循环经济研究,环境风险分析与管理一直是他钟爱的领域,早在十五年前就开始了环境风险的研究。遗憾的是,该领域的研究在中国长期不被重视。2005年11月松花江污染事件发生后,几乎所有的风险预防和应急措施都无济于事,他感到无比的遗憾和焦虑,因为他十多年前在博士论文里提出的思想即使只有三分之一得到应用,整个事件也会减少很多的损失。因此,当科技部及时启动863重大项目研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的时候,他全身心投入到项目设计中。如今,南京大学是该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办公室的所在地,作为专家组副组长和办公室主任,毕军的梦想是,三年后在全国各地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如果再有类似松花江事件出现,我们的政府和专家不再束手无策。
除了“循环经济”和“环境风险”这两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毕军教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环境政策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在资源有偿使用、排污交易等领域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由他负责设计的研究方案成为我国国家批准的第一个水污染物排污交易试点项目。2008年11月,在毕军的领衔组织下,“排污交易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办,成为我国迄今为止该领域最大的一次学术交流。
制度的创新非常重要,但是制度要获得有效率的创新并非易事。单纯将国外的环境政策移植到中国并非最佳选择。毕军充分利用他在国外工作取得的经验,在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时,特别注重基层实践经验的积累。以长三角为研究基地,回国6年来,他深入到苏南等地区进行考察调研,从环境保护最基层的乡镇环保办到县区市环保局,再到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及高新区,与第一线环保工作人员、不同类型的污染主体及公众进行广泛的交流,获取第一手的研究素材,这些实实在在的调研为毕军参与具有操作性的宏观政策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那些长期坐在高校的办公室里,做各种精细的理论研究与政策设计的教授们不同,毕军长期积累的大量基层调研经验,使他具有高度的政策敏感性,能准确判断新举措或新型环境政策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理论来自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这正是他以学识参与实践的准则。
作为一名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人员,他时刻不忘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咨询意见。他利用江苏省委决策咨询专家以及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为省市两级政府献计献策。同时,他也以一名致公党员和政协委员的身份,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撰写各种调研报告和政协提案,“关于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中面临的环境风险和潜在对策的建议”被评为2006年度致公党江苏省优秀调研报告。他还参与“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南京宣言”的起草,围绕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生态现代化、环境良治、环境风险管理等主题为各级各类人士开设讲座50余次。
随时工作
是种快乐
毕军每一天的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10点,他来到了江苏省环保厅的6楼会议室,参加由厅长主持的长三角两省一市环境合作平台协议的修改协调会。在进行了两年多大量调研工作后,他拟定了可供两省一市领导签署的区域环境合作协议的草稿。在这些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毕军深深地认识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紧密合作的必要性。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涉及到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技术因素,因此,他一直尽最大的努力整合不同学科、不同区域以及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合作资源。
下午1点,毕军一边吃饭一边与课题组的两名博士讨论论文的修改。每到这时,是他最高兴的时候,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讨论中,他从不刻意以老师身份自居,他喜欢学生与他争论,争论出真知。学生也喜欢在与他的争论中找到新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毕军的身后,有一个高速运转的课题组,成员来自化学、生物、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等不同背景学科。他们的共同努力,支撑着各种创新的学术观点转化为科研成果,项目设想变为现实。而他本人,更在与年轻学者相互的思想碰撞中擦出源源不断的学术火花。为了发展好自己的课题组,他将在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工作时获得的项目管理经验充分运用到课题组管理上。他本人的工作态度与风格也对课题组工作人员产生巨大影响。六年来,年轻的课题组形成了宽松而严格,活泼而严谨的风格,逐步形成的学术梯队更为其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然而,其中的繁重与艰辛不言而喻。
“我们的导师不睡觉”,这是毕军课题组流传的一句话。某一天,当大家凑巧将导师发给自已邮件的时间比对了一下,发现他又一次工作了一夜。论文、工作报告、项目申请……从晚上11点开始,他使用邮件与不同的老师、同学沟通了10次,时间持续到清晨3点。
下午4点,毕军在自己的办公室与美国来的Dan Guttman教授交换关于加里福利亚州政府与江苏省政府及学术界开展“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论坛的意见。从美国回来以后,毕军一直非常重视国际合作。每年他利用去美国出差甚至探亲的机会,与美国高校的学者、政府部门、咨询部门展开沟通。几年来,他的课题组通过研究项目、论坛等合作方式,分别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等多个国际组织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他还通过合作培训、让研究组成员出国进修访问与接纳国外访问学者等多种方法促进课题组国际化视野的形成。
下午6点,毕军匆匆赶往机场,动身去北京。由于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他常常往返于南京与北京之间,北京几乎成为他的第二故乡。这一次,他并非为自己的项目赴京,而是为了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抗震救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有关会议。作为“减灾委――科技部”抗震重建环境专家组成员,他认为自己有义务积极参与,能够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尽一份力,他觉得义不容辞。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质监局、国家邮政局、水利部、商务部,59个国务院部门的“透明度”测评中,只有这五个部门得分越过了“及格线”。在满分100分的测评中,还有17个部门得分超过50,国家局、司法部、国家预防腐败局、监察部、广电总局、铁道部等得分都低于30。
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刚刚的《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12)》显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称《条例》)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逐步改善。年度报告的情况最为明显,经对2011年年度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只有极少数部门不能按时。
据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治蓝皮书调研组负责人田禾研究员透露,调研组共对59个国务院部门、26个省级政府、43个较大的市政府的信息公开度进行了测评。测评实施百分制,围绕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公报、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工作信息、规范性文件、环境保护信息、食品安全信息、行政审批信息的公开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测评;分析了当前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出了建议。
地方政府、部委透明度参差不齐
从年度报告公布的数据看,各部门依申请公开受理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2012年,国务院部门测评结果排在前列的有: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水利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中国银监会、环境保护部等。2011年排名进入前十的中国保监会、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在2012年被挤出前十,而环保部则从去年的第三掉落至第十位。
省级政府中排在前列的有:海南省、四川省、上海市、天津市、江西省、浙江省、北京市、福建省、安徽省、陕西省等。而2011年排在前三甲的是北京、天津、江苏,信息透明度大幅提高首次进入前十位的有海南省、浙江省、安微省。
较大的市中排在前列的有:宁波、成都、南京、贵阳、广州、合肥、青岛、无锡、福州、杭州等。其中成都、南京、贵阳、合肥都是首度入围前十。
但是,调研显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开意识参差不齐,不少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仍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视为负担,信息公开意识不足,并多方面限制公众依法申请信息公开。且基于信息公开目的设置的机构亦不理想,相关系统建设情况很不平衡,更遑论个别政府机关不能很好履行主动公开义务。
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政府公报的配置情况值得关注。在课题组的相关调查中,政府公报的配置情况普遍比较完善。但在政府公报信息公开领域,亦存在滞后、检索不便以及阅读软件限制等问题,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公报的关注度与信任度。在总分为5分的政府公报的相关测评中,2012年,山东、广东、云南、北京、四川、辽宁、安徽以及浙江诸省份以4.5的分值排在前列,相比来讲,吉林、青海、河南、海南、黑龙江得分较低,仅为3分。
在工作信息公开领域,调研结果显示,国务院各部门都能对其基本工作情况进行网上公开,方便公众查询了解。大部分部门能够提供诸如正副职部门领导信息、本部门职责、内设机构与下属单位的基本信息。但也有1家国务院部门未提供本部门正副职领导的全部名单,5家未提供部门领导的个人简历,4家仅提供了部分简历,30家未提供部门领导的分工情况,11家仅提供部分部门领导的分工情况。
另有6家国务院部门未能发现其网站提供本部门的职责信息,分别是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
在2012年国务院部门信息公开情况分析中,以总分20分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文化部、水利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得分都在12分以上(含12分)。
信息公开的“黑洞”与“漏洞”
地方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不断进步的同时,在公开信息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流于形式,有不少地方存在着明显的漏洞。
大多数地方政府网站配置了目录,目录中的信息更加丰富。其中,较大的市的政府网站全部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且均配备有目录信息链接。但也有某些地方政府法制部门的网站运行状况差。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政府法制部门网站运行速度慢、不稳定或间歇性无法访问,且法制部门无网站的情形也屡见不鲜,如鞍山、大同、福州等即未发现政府法制部门网站。
相对而言,作为行政管理中对法律、法规、规章相关规定的具体适用,规范性文件的公开情况总体上就显得参差不齐。从测评结果上看,在是否设置规范性文件栏目情况、规范性文件的更新情况、规范性文件链接的有效性和针对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信息情况等几个方面,各级政府做得相对较好。
但亦有一些规范性文件的公开信息获取便利性较差、信息不统一,且普遍缺乏对重要规范性文件的后续解读信息。
在环保信息公开领域,以空气质量信息、水质量信息、固体废弃物监管信息、辐射安全信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和环境行政处罚结果的公开情况为参照,省级和较大的市两级政府的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整体情况差别巨大。省级政府的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情况较为理想,较大的市政府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情况普遍较差。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持续性不够理想。在43家较大的市环境保护部门中仅有14家提供下辖区域调研当天和之前连续不间断的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只有3家提供调研当月之前连续半年的重点流域水质量月报信息,仅有8家提供调研当月之前连续半年的饮用水质量月报信息。
在近些年大众尤为关注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领域,调研显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公开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方面相对比较注重政策法规的公布,注重公开食品安全相关监管信息,注重信息的便利性,表现不俗。
目前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领域,仍有3家国务院部门网站(国家旅游局、铁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1家省级政府网站(山东省)没有提供本级政府的信息公开目录。1家省级政府未提供所属部门目录,2家未提供下级地方政府的目录,仅有2家设置了公用事业单位的目录。较大的市中1家未提供所属部门目录,3家未提供下级地方政府目录,仅有19家提供了公用事业单位的目录。仍有个别政府机关仅提供了目录列表,列表内的信息未配置链接,导致目录流于形式,无法发挥集中信息、方便公众在线查询的功能。
此外,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是行政审批信息的公开。
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网站或者专门的行政审批网站、政府在线办事网站,行政审批信息,是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的主要途径。调研结果显示,尽管行政审批的信息公开仍然存在诸如服务意识不足、反馈时效性差等问题,与行政审批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透明型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政府信息公开领域中,一个基本可查的载体是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在国家部委及省市政府部门的相关报告中,2011年年度报告整体调研情况好于2010年。绝大多数政府机关根据《条例》认真编制了本级政府的年度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
但是,不少年度报告的和编写还存在规范化程度不高,相关标准缺失等问题。极个别部门在年度报告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例如随意更改年度报告的时间。亦有一些部门的年度报告栏目设置情况不理想。据统计,有3家国务院部门(国家旅游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文物局)网站无年度报告栏目,这使得年度报告无法集中查找获取。
法治蓝皮书调研组还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机关在年度报告中提供本机关上一年度投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和经费情况,也没有列出2012年拟投入经费和人员信息。
政府采购需要加大监督力度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3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10倍,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占GDP的2.4% ,其中货物类采购规模为3829.6亿元,占33.9% ,而且未来还将不断增加,有望达到GDP的15%~20%,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采购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组2012年对中央机关以及全国26个省、直辖市的政府采购情况进行了调研,依据公开数据,比照京东、淘宝、天猫等电商提供的供货价格,调研组对计算机、平板电脑、传真机、扫描仪、录音笔、碎纸机等29类办公用品的采购进行了统计分析。
调研发现,调研样本中总采购件数79.86%和占总支出85.79%的协议供货商品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这一批商品实际多支出了20743897.5元。(统计发现,有3830件商品价格低于或等于市场平均价,实际支出合计13257519.1元人民币,占全部商品总件数的20.14%,占全部商品总支出的14.32%。有15190件商品高于市场平均价,实际支出合计79348742.2,占全部商品总件数的79.86%,占全部商品支出的85.68%。
政府采购并没有做到物美价廉,特别是协议采购的价格与公众期待相去甚远,不仅没有价格优势,甚至比市场平均价更高,“豪华采购”和“天价采购”层出不穷。
社科院《法治蓝皮书》调研组建议从管理体制入手,统一政府采购平台是必须要采取的手段,这样有利于让政府采购活动真正在统一的平台上开展有序竞争,尽快整合政府采购监管力量,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并强化统一办公用品标准,提升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加强政府采购监管是提高其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了《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有的地方还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法规建设,如浙江省人民政府了《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这表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且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逐步改善。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治蓝皮书负责人田禾指出,2012年中国政府透明度整体上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情况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关键字:三峡;水资源;经济指数;GDP;上游水源;政策建议
一、引言
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与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一样,备受世人关注。三峡库区包括湖北的宜昌、兴山、秭归巴东和重庆的巫山、奉节、云阳、万州、涪陵、武隆、长寿、江北等20个市区县,总幅员面积为54061.5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为186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44%。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整个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直接关系到半个中国的用水安全问题。保护三峡库区,用好库区水资源,对21世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全局性的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对湖北境内部分三峡库区的经济依赖类型和上游(重庆等地区)的经济依赖类型进行分析,分析三峡库区书污染现状和特点,探讨如何对库区水环境进行有效管理,能够对水资源治理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实现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三峡工程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库区人民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二、实证分析
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我们从具体的环境污染问题方面对三峡库区的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而在后期,我们主要从一些潜在的原因对三峡污染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究,例如经济的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所以我们主要从宜昌对各产业经济的依赖性,以及三峡库区周边的经济发达程度两个方面进行后期的实证分析。
宜昌市位于长江北岸、三峡东口,它“上控巴蜀,下扼荆襄”。三峡水库和葛洲坝水库对宜昌的经济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我们的课题主要研究湖北境内三峡库区的水污染情况,而在实证分析中,将以宜昌市为侧重点,分析其经济数据,试图从中窥出三峡水库对宜昌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资料中可以知道,三峡水库于2012年投入使用,移民工作则也已进行很长时间。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三峡库区对三峡相关地带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量化这种影响,我们从宜昌市统计信息网获取了宜昌2007年~2011年的国民经济指标的主要数据,并整理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数据(表一),对宜昌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做出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宜昌市相当程度上依赖第二产业。用Excel作出表格如图一。
从图中可以看出,宜昌市的第三产业占的比重最小,而且历年保持最平稳。第一产业以较小的速率增长。而第二产业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速率,而且2010年~2011年的增长有突增。可以看出,宜昌市的经济相当部分依赖于工业,而这就不可避免的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负担。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宜昌市的经济增长较大程度依赖第二产业,而且是趋于递增状态。于是我们找到宜昌市2007年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通过对年工业增加值数据的分析,进一步证明第二产业的重要性。以下是数据分析:
从表格数据可以初步看到,宜昌市的工业增加值每年都有所增加,进一步图形分析:
从上折线图可以看到,宜昌市年工业增加值逐年增加,说明宜昌市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第二产业。而工业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环境污染程度。所以这些数据分析结果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三峡库区的污染与宜昌市的工业增加有一定的联系。
三、结论和建议
(一)完善三峡水污染治理的法制建设,建立惩奖分明的问责机制。
环境污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种种制度安排使得保护环境的行为成本过高,而污染环境的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小。本应在公平基础上的博弈变得不公平,使得环境保护难以取得成效。正是这种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性,奖惩机制的不明朗性,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利益权衡以后,选择了成本较小的排污方式。只有完善法制建设,对污染行为予以重罚,并积极接受库区周边居民的监督,通过有效的问责机制对相关个人进行严惩,才能从制度上根治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的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检测污染和治理污染的技术水平。
在政府部门的法制和监管力度跟进的背景下,技术部门也要研发投入更先进精确的检测和治理仪器,使环境治理有数据可依,并且提高效率。只有及时发现并治理污染事件,才能让相关法制发挥最大作用,提高三峡库区环境水平。
(三)做好库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建设。
政府部门的硬件和软件措施部署完毕以后,还要加强三峡库区居民对环保的积极度。不仅从法制上进行约束,也要对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进行培养建设,使相关企业和居民自主约束其行为。同时,也可以提高居民企业保护环境的自主性,对库区居民和企业做好环保宣传,树立他们的环保意识,使环保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只有从根本上树立环保的意识,人人厉行环保,才能建立一个美好的三峡。
对于环保工作,他们有着什么样的体会?对于如何做好的环保工作,他们又有哪些经验与心得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广东省第六批队队员、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辐射处调研员李亚南。
问:三年前,您开始参加环保工作,如今又成为新一轮的干部。在您看来,怎样做才能完成此次的任务?
答:作为广东省派往林芝环保部门任职的新一轮干部,要很好地完成任务,既存压力,又具机遇。
压力是林芝环保局才成立几年,基础薄弱,受重视程度不高,资金人员缺乏,工作开展难度大;机遇是本人长期在省直机关工作,来到基层,角色从决策为主转变为执行为主,可以换位思考,锻炼自己。
面对诸多不利条件,我认为应该贯彻落实书记提出的“深化工作内涵,拓宽工作领域”指示精神,在工作中要立足岗位、创造机会,全心投入工作,而不是“等、靠、要”。没有人才就“借”,通过“传帮带”实现“造血功能”;没有资金就“筹”,通过广东省环保厅以及相关单位赞助,靠“三寸之舌”谋求有限支援;没有项目就“找”,通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将工作纳入国家和地方工作计划,积极协调,通过实施“计划外项目”强基础。
只有准确定位,找准突破口,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针对有重点地开展工作,扎实推动新一轮的环保工作,从而实现林芝环保工作走在全区前列的远大目标。
问:在很多人看来,的环境本身已经很好了,根本不需要搞环保。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来前,就有人跟我提过类似的问题。来了之后,我发现尽管林芝环境问题不是很突出,也不是经济的主要内容;虽与民生有一定联系,但地位不甚重要。然而,环境不仅是达赖集团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还是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与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
另外,通过深入调查,我发现前几批对口省对环保的专门投入非常少,林芝环保工作其实大有可为:一是环境保护局成立不久,基础相对薄弱;二是地委行署提出的“五个林芝”之一的生态林芝口号刚刚提出,村镇人居环境建设处于攻坚阶段;三是国家配备了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但没有开展工作,自动监测系统基本空白;四是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远未深入人心,抓住林芝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就容易出成绩。因此,以林芝生态地区创建为抓手,以环境监测和宣传为手段,以粤藏环保交流为纽带的环保思想在本人心中形成。
问:环保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您认为的环保工作又该从何入手呢?
答:地域辽阔、山川壮美、资源丰富。只要对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大力宣传,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广大环保人的努力,改善局部环境,对民族团结、人民安康、生态良好必然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所以在分管环境监测站的时候,我就抓住时机,扩大监测队伍,动员各方力量对林芝的水、气、声等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和摸底调查,两年主笔编写近10万字的环境监测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报上级有关部门;通过现场调研,认真分析林芝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写出近万字的林芝环境保护调研报告,并编写近10余篇的简讯纪录工作的进展情况,在《广东工作简报》上发表;在《环境》杂志、《日报》、《中新网》等媒体刊物上发表自然环境纪实、环境监测工作、手记等文章,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编写工作队工作制度,做到人手一份,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同时,我还主动参与林芝环保局开展的世界“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出资4万多元亲自编写印制《环境保护法规汇编》500多册,发给各级环保人员,普及法律知识,大力宣传林芝环保工作。
问: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林芝的环保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应该说,这几年,林芝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得到了全面强化:首先,我们摸清了林芝各县环境因子底数,监测站从入藏时的2人发展到如今的10余人(含外借人员),完成首座跨国界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和近三年环境监测工作,对全地区空气、水质和声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及时掌握其发展趋势。其次,在地区环保局的积极支持下,我们利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机会,主动向地委行署申请资金彻底改造林芝地区环境监测站实验室;通过编制林芝地区水环境功能区和八一镇噪声功能区划分方案进一步摸清环境因子底数。
具体来讲,首先是制定了林芝的环保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从2010年入藏起,本人主笔起草林芝地区环境保护局“十二五”对口需求,林芝地区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2011-2013),同时每年要求监测站做好年度计划,督促抓好落实,确保三年环境监测工作落到实处。林芝地区作为第一个计量认证的地级环境监测站,基础非常薄弱。针对薄弱环节,两年来我们动员全站力量并请求广东支援,组织有关材料,千方百计配合林芝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通过计量认证年度监督考核工作。
其次是加大对基层环保队伍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业务技能,实现“造血功能”,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10年9月,本人牵头组织林芝环保局有关人员赴广东学习考察,撰写学习考察报告;两年多来,成功组织4期环保业务培训班。此外,通过邀请国家、广东省以及深圳市等环保专家教授现场授课辅导,对林芝生态地区创建、环境影响评价、医疗废物处理和环境监测及其内部管理等进行系统培训,全林芝7县环境保护局近150多人参加了培训,效果良好。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环保部培训的机会,两年多外派近10余人次参加其组织的环境监测培训班。
另外,本人进藏前,林芝的环境监测工作基本未开展。所以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连续三年组织林芝地区环境监测站,并借调自治区环境监测站、各地区环境监测站、广东和福建监测技术人员以及四川金核环保公司技术人员对林芝各县、乡、村以及各河流水源地进行监测,取得了第一手较全面的环境监测数据,对全林芝地区6县39个乡镇240个村、5条主要河流、12个水源地、更张村垃圾场以及工布江达矿山等重点源进行了监测,获取4249个数据,编制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
2011年初,本人参加全国跨国界河流水质自动监测工作会议,承担首座跨国界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任务。在建设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努力,最终保证了监测站的建成投入试运行。最近,我们又把握林芝创卫机会,经地委行署批准,林芝环境保护局又将与四川大学签订183万元的合同,对林芝地区水环境功能和八一镇噪声功能区进行划分,并投入240余万对林芝地区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彻底改造。目前本人已邀请广州科雅实验室设备公司完成工程概算和设计图的编制,亲自组织有关人员帮助四川大学编制完成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方案和经费预算。通过协调广东省环科院,完成八一镇福清河、湿地公园和垃圾转运站的环评报告编写和报批工作,并做好鲁朗国际小镇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设计。三年来,通过借助外援帮扶林芝监测站人员;通过实验室改造提升监测站硬件设施水平;通过与科研院所承担课题,编制环境功能区规划和实施环评监测,争取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使林芝环境监测工作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转变,得到了自治区环保厅的高度肯定。
问:作为一个工作的过来人,您对这项工作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答:工作可以说是意志的考验、能力的检阅和融合的表现。
首先,高寒缺氧,条件艰苦。一方面要克服高寒缺氧身体不适等压力,另一方面要找项目、筹资金、积极落实分管工作,并要做出出色成绩,必须忍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痛苦,包括身体、家庭等。在条件较差或不具备的情况下,只有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依赖省和上级单位,创造条件,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依靠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迎难而上,才能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