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如何增强法律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民教育;公民法制教育;公民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5-0040-0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经逐渐转型为公民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理应将公民意识、公民权利作为公民法制教育的核心。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小学生法制意识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以准确把握中小学生公民法制意识的现状,从而为提出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一、传统型法制教育与公民法制教育
传统学校法制教育是指,通过传授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案例等途径,教给学生法律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常识,学会遵从法律制度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强调对社会的遵从和对法律的依赖。而公民法制教育则是基于“权利――义务”的法律关系,不仅让学生了解法律,更要唤醒他们督法、立法意识的教育。知识经济、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当前普法教育的内容产生了深刻影响,[1]我国的法制教育必须适应时展,拓展教育内容,以应对时代的挑战。公民参与是支撑法治运行的主体力量,对我国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立法、执法环节的推动作用。公民参与立法能够表达与平衡多元化的利益,推动法律的民主化进程,提高法律的合法性;[2]公民参与执法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实效性,增强法律的开放性及其自我修正机能。
要推动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实现法制教育由“管理型法制”向“权利型法制”的转变,[3]就必须区分二者在目的、理念上的不同。“管理型法制”是指强调社会管理的法律制度及其理念的总称,这样的法律是治民之法,强调对社会的管理;所谓权利型法制,是指通过“权利――义务”的平衡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承认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尽管我国已开展数次大规模普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法制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相当多的地方只是简单发放法律宣传画册或者举行法制教育的讲座,观摩一两次法庭审判等。同样,学校法制教育的理念也比较落后,注重知识的灌输,只让学生了解法律规定了“不能做哪些事情”,而不是让他们明白法律规定的“你们有哪些权利”或者“你们可以做些什么”。可见,学校贯彻落实公民法制教育的新理念,将公民法制教育的模式从“传统法制教育”转变为“公民法制教育”,从小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逐渐培养守法、督法、立法的意识,已刻不容缓。
二、调查对象的确立
课题组对杭州市11所中小学(含职业中学)的在校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总人数为4134人,回收有效问卷4063份,其中小学1466份,初中1973份,高中624份。本调查参考《中国公民意识调查问卷》[4],将公民意识划分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公正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五个维度。每个维度设计相应问题,调查学生的态度和看法。回答分为非常赞同、赞同、不赞同、说不清四个等级。问卷回收后进行数据编录并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本文的讨论主要集中于问卷中“法律意识”维度的内容。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法律意识不仅表现为公民知法、懂法、守法,而且体现在公民参与法律的制定过程、监督法律的执行过程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我国实现法治社会的观念基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小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已初步具备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见表1),其中对“如果你发现学校某项规定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你愿意提出质疑”这一问题的回答,小学生和初中生选择“非常愿意”或“愿意”的比例分别达到87.2%和81.8%;对“如果很多人都不遵守某项法律,你也可以不遵守”的选择,持“不赞同”观点的高中生比例达75.8%。由数据分析可知,中小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法律意识,懂得遵守法律,懂得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切身利益,在学校规定与法律相悖时,懂得提出质疑,维护权利。
(二)小学生较初中生更愿意举证好朋友违反校规,法律意识存在年级差异
对“如果你的好朋友违犯了校规,你愿意举证他吗”这一问题的回答,如表1所示:小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赞同”的比例是75.7%,初中生所占比例仅有56.9%,表示“不赞同”或“说不清”的小学生比例是24.3%,而初中生却是43.1%。
面对朋友犯规,小学生较初中生更愿意举证,这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9-15岁儿童的同伴关系处于亲密的共享阶段,这时的友谊有强烈排他性,孩子们懂得忠诚、理解是友谊的基础,经常互相倾诉秘密、互相帮助。同伴相处时间已超过家庭及别的一切社会关系,集体作为同伴互动的社会背景,重要性日益增加。因此,初中生更看重同伴关系,而选择不举证违反校规的好朋友。
(三)中学生宪法意识较薄弱
从表1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分别有41.4%和48.9%的初、高中学生认为,在特殊情况下政府可以超出法律的规定范围处理问题,另有17.2%和13.8%的初、高中学生无法做出判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赞同这一观点。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可见,当今中学生的宪法意识比较薄弱。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封建传统思想观念有关。在中学生甚至在成年人心中,“法律高于一切”的信念尚未完全树立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对“遇到违法案件能私了就私了”这一问题的回答,有5.8%的高中生表示“非常赞同”,15.7%的高中生表示“赞同”,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受到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高中生较初中生、小学生而言,其社会化程度更高,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深,选择赞同私了违法案件就不足为奇了。
四、引导学校公民法制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教学路径
在加强公民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清公民法制教育的目的,树立公民法制教育的新理念。教师在法制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唤醒学生公民权利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技能,即遵法、督法、立法的意识,并以此作为学校公民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更要清醒地意识到,公民法制教育目的的实现,不是仅靠背熟法律条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观摩几次庭审就可以的,它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向学生传授法制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维护自己的法律权利,唤醒学生督法、立法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权利观念的形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一个公民都是法律的权利主体,而不仅仅是义务主体。
(二)管理路径
在学校管理层面上,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和日常管理,是实现公民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对于学校公民法制教育的开展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参与学校立法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学校法规的权威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有助于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增强实效性;学生参与监督法规的实施,有助于加强法制教育的参与性,提高法规的修正机能。比如,设立校长信箱、学生法制委员会、学生智囊团等都是很有效的手段,能为学生今后积极参与社会法律管理奠定基础。
(三)生活路径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法律生活介入社会管理,一方面可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提高立法、督法的权利意识;另一方面,基于管理者、参与者的角色,对社会管理、法制运行会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参与法制管理的热情,但由于条件限制而缺乏有效的参与途径。因此,学校如能为学生提供走进生活,践行法律的机会,对学校公民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会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例如,在公共设施保护、公民环境治理等领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与管理、配合、监督法制工作人员等活动。 尤其是学校所在社区,更是学生生活实践的场所,学校要努力取得社区人员的配合,让学生参与到社区的法制建设中去,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权威性,切实体验作为公民在立法、督法方面的责任。
公民参与途径的拓宽与参与权利的保障,是实现公民法制教育的重要前提。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投身公共管理,不但能提升其公民参与热情,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其公民法制意识和法制技能。
参考文献
[1]赵俊林.时展与我国公民法制教育内容的拓展[J].中国司法,2006,12.
[2]李泽.公民参与法律推动法治秩序的运行[J].法学与实践,2009,1.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德育渗透 甄别信息 法制观念
在现代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相继开设。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普遍的提高,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近几年媒体频频报道的中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网恋、网络犯罪等,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威胁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带领学生进入信息世界的领航人,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怎样为学生正确导航。笔者结合课堂实践,谈谈见解。
一、结合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笔者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时常碰到恶搞的学生,而且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开展,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日益增强,恶搞的花样逐渐增多。从简单的修改删除别人的文件、修改桌面、设置屏幕保护密码、删除广播程序,到修改注册表,修改还原精灵密码,或者任意修改CMOS里的参数。甚至有学生趁老师不注意,拿走鼠标球或键盘上的按键等。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中学阶段正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因此我试着通过规范约束学生;通过环境文化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计算机房学生行为管理规范的制定,可以让学生明确机房作为专用教室,有一定的约束力。但是,简单的说教,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笔者尝试了师生共同制定机房规范。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主体或受体身份参与,通过参与讨论,感受到机房秩序的维持,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在规则制定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纠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置身于一个有序的环境,会让我们的行为也变得有序。在进入机房时,我要求学生排队进入,离开机房时,做好整理工作,让机房永远保持有序的状态。同时,我将学生的电脑桌面设置为“五要五不”、机房规范等,时刻提醒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习惯。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教师规范的计算机语言,娴熟、规范的操作,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对于文件的整理、命名。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注意将用户文件分目录有序存放,文件名命名的时候,注意到便于识别,学生就会慢慢养成信息整理的好习惯。
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恶搞”现象,一方面体现了学生道德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说明了信息技术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教师要钻研新课程,营造让学生乐学、善学、好学的学习氛围。
二、结合教材,增强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
绚丽多彩的网络具有开放性、隐蔽性的特点。开放,使得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考验着学生的甄别能力;隐蔽,给网络交流增添了神秘色彩,但同时也模糊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得网络诈骗、网络诱骗等现象频频发生在学生群体中。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帮助辨别能力还不强的学生在网络中准确甄别信息,学会自我保护。
1.去粗取精,增强信息甄别能力。
例如,在介绍网络信息检索相关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技巧,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如何去粗取精、辨别信息。笔者在讲授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这一小节时,安排学生分组探索完在线图书馆、在线法律数据库、网上商城、数字城市等数据库后,设计了评价数据库环节。让学生对自己搜索过的数据库进行评价,并出示依据,因为是自己体验过的,所以学生罗列了许多:有的网站搜索不到信息,说明网站范围的广深适度不够;网站检索不方便,说明检索的友好性不够;网上商城信息不真实,说明网站信息内容可靠性不够;网站网页打不开、网速慢,说明网站的稳定性不够;网站内容过时,说明网站更新及时不够。这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会了怎样将无用的信息拒之门外。
2.去伪存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在讲到网络安全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应该告诉学生网络的黑暗面,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自我防范的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在虚拟的网络中,怎样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何安全上网。例如,针对网络上流行的聊天工具QQ,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讨论,教师给出具体的聊天情景:“扮演陌生人套取家庭信息”、“相约面对面”、“中奖诈骗”等,引导学生思考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怎样辨别信息的真伪,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成长。同时,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例如,介绍计算机病毒这一节内容时,结合身边流行的病毒(熊猫烧香等),与学生一起归纳病毒的表现、预防及清除方法。让学生辨别常见的病毒,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保护自己建立的文件。
三、结合实例,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利用计算机犯罪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并且犯罪趋势呈现出低龄化,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比率日益升高,犯罪种类也日益增多,从传播病毒到制造病毒到窃取信息,方法层出不穷。而犯罪动机往往仅仅是好奇或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技术,显示自己的聪明,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等。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曾播报过一则关于17岁少年黑客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网络知识设计了一个黑客网站,使登录这个网站的上万台计算机陷入瘫痪,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的新闻。而面对警察的询问,他竟然轻松地说:“我只不过是在网络世界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一下自己的价值,这难道也犯法吗?况且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能造成多大损失呢?”
中学生计算机犯罪率的上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法律意识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社会实例,将一个个中学生犯罪的血的教训,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被真实的情景所感染。认识到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社会所不容许的,都是要受到谴责的,甚至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此外,青少年的求异心理使得他们对黑客、病毒充满好奇与崇拜。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否则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笔者曾经听过一节网络安全的公开课,执教教师可谓是一个网络高手,从盗取密码到攻击电脑,无所不能。部分还作了精彩的演示,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可以说,从网络技术的角度讲,在场的老师都受益匪浅,但是从教学角度说,面对这么一群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告诉他们的是网络黑客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而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成为黑客。
四、“堵疏”结合,引导学生摆脱“网瘾”
近年来,中学生“网瘾”队伍日益扩大,现状令人担忧。专家呼吁:戒除“网瘾”,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帮助学生摆脱“网瘾”,需要“堵疏”结合。
“堵”不是“缚”,教师或家长有时会通过拔掉网线,不准学生去网吧等极端的手段限制学生上网。然而这种强硬的手段有时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这种近乎“残忍”的方式会使学生感觉自己不受尊重,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此外,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堵”是“疏”的辅助。“堵”表明了教师与家长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鲜明态度,有利于让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但是,“堵”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第一,要堵住恶流的源头,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课堂让学生明确文明上网的要则。第二,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堵,就是利用防火墙、服务器等技术手段将不健康的内容过滤,使学生远离毒害,为学生营造“绿色上网环境”。
只“堵”不“疏”,仍然只是权宜之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兴趣班,将网络“梳理”成色彩缤纷的个性舞台。例如在课余时间举办网上英语沙龙、学科辅导班、网页设计兴趣班和网络阅读等,让学生意识到网络更广阔的用途,从而吸引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从游戏中走出来。同时,学校也可通过定期举行FLASH设计大赛、班级网页设计比赛、网络作文大赛等,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充分地获得成就感。
渗透德育教育,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做有心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为学生搭建舞台,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德育渗透,教会学生正确挥舞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1(02).
【关键词】 初中政治 高效课堂 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49-01
高效课堂的构建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探索,以追求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和调控作用。而政治课作为实践性基础课程,更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的探索。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的理解就是减负增效,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重要衡量标准。那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 明确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是一个宏伟的、长期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分布在三个年级中的每一课每一框中,是要在潜移默化、润物细物声中逐步实现的。因此,作为教师要掌握总目标,更要认真分析研究每一年级、每一课、每一框的三维目标,每实现一框的三维目标就向实现总目标迈进了一步。
牢固树立三维目标意识,为每一节课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为此我建议每一节课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学生展示三维目标,让师生都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在课后小结中,教师对着目标检查或检测,就能轻易地了解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否达成,有多少学生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一个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作用。
2 精心制作导学稿
在如何制作和使用导学稿方面,需要在考点研究上多下功夫。因为中考政治试题取材灵活、新颖,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但无论试题怎样变化,根本仍在基础知识。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的学生,甚至老师错误地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即使考查基础知识,开卷考试,打开书本就OK了,从而忽视对书本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学习,结果在做选择题时,由于概念模棱两可,造成误选或漏选;做开放性试题,也因为不熟悉教材内容而找不准,甚至找不到原理。所以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有了扎实牢固的知识为根基,才能筑起能力的大厦,再新的题型、再活的问题都是依“标”据本而设的,都可以在书本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原理。所以这就要求在导学稿的设计中要下足功夫。首先,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在自主预习中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自主检测”问题去研读教材,这就要求老师设计的检测问题必须有针对性,考虑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还要考虑设计问题的层次性,既要有针对中等偏下的学生的预设问题,也有针对中等及以上学生的能力提高预设的问题。目前,在尝试阶段的导学稿制作上,就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识记而没有对能力提高题的预设,是中等及以上学生有“吃不饱”的感觉,进而对这种课堂失去兴趣甚至不屑一顾。
3 注重课堂教学,优化各个环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切实提政治教学的实效。在实践中,我通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采用“精讲、多议、多练”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精讲”,就是教师重新审视教材,在课前预习基础上,精心讲授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做到该讲的讲到位,不该讲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可以这样处理:
3.1 讲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揭示了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结合方式。学生明确了知识结构,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迁移顺利进行。
3.2 讲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往往是—个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重点和难点讲清讲透,这样,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讲社会生活热点、学生的感受点
如可讲国际、国内或当地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醉驾入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四川地震、玉树震问题等。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重大的时事热点问题,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实用价值。“多议”,就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适当的讨论,“精讲”给“多议”留下了时间和空间。主要方式有:
(1)主题式讨论。教师提出主要论点,学生围绕主题,准备材料。开展讨论,如“赌博危害大,不良信息的危害”、“治理国家是靠道德还是靠法律”等。
(2)归纳式讨论。如“我们中学生如何实施自我保护”、“如何认识网吧成‘玩吧’的现象”、“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等。
(3)质疑式讨论。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还有必要像过去那样艰苦朴素吗?”“当自己的权益受侵害不是很严重时,有必要去维护吗?”等。
“多练”就是在讲与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记忆,这一过程,要求老师选择练习要有针对性,目的明确。
4 保证高效实施的问题性原则
在整个引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建立在问题基础上的,因此,要保证课堂的高效,问题的提出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4.1 问题的全面性原则
高效课堂的开展是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那么,课堂的高效就要以学生全体为对象,而不是照顾个别。因此,教师的问题引导就要做到在难易度上适合教学对象。通常而言,教师的引导性问题要根据小组或班级的情况来进行,针对优秀学生群,问题难度可稍大,而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问题难度要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启发性。
【关键词】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一、地理信息素养的内涵
1、地理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信息素养也是人们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地理信息素养是包摄于地理素养和信息素养的一个下位概念,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地理信息素养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有很多种说法,在现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笔者认为地理信息素养是指通过地理教育活动所形成的甄别、获取、评价、处理、加工、运用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与学习效能的意识、知识、能力和道德。对于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
(1)生成过程的后天性:地理信息素养不是先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下逐渐习得生成的。甄别、获取、评价、处理、加工、运用地理信息的意识、知识、能力和道德都只可能在后天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中逐渐形成和提高。
(2)培养方式的多样性:这里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活动。例如:对于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家中有联网电脑或住址离网吧较近的学生主要通过网络窗口来培养,有从事地理相关工作亲属的学生主要是采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信息技术感兴趣而又无前两种条件的学生则可以主动参加社会培训班来培养。
(3)形成环境的依赖性:受教育者地理信息素养的形成及提高离不开其所处环境的相关软硬件条件。软件层面是指受教育者周围的群体(亲属、教师、学生等)所具备的地理信息素养水平和由此形成的氛围,硬件层面是指受教育者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能为其提供的信息工具和资源。
(4)组成内涵的全面性:从横向上来看,地理信息素养包括地理信息意识、地理信息知识、地理信息能力和地理信息道德等四个维度;从纵向上来看,地理信息素养包括受教育者对地理信息进行甄别、获取、评价、处理、加工和运用等的综合能力。
2、地理信息素养的结构组成
笔者认为地理信息素养的组成包括四个方面:地理信息意识(敢不敢与想没想到)、地理信息知识(知不知)、地理信息能力(会不会)和地理信息道德(对不对),其中地理信息能力所占的权重最高对照于目前学术界对信息素养组成的研究。
(1)地理信息意识
地理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地理信息做出的能动反应,表现为个体对地理信息的敏感程度、对地理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洞察力以及对地理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是整个地理信息素养的前提,它要求学生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能够意识到地理信息的作用,对地理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具备地理信息素养的人能明确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地理信息、需要什么样的地理信息并把这种信息需求准确表达出来,在遇到地理信息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对其进行分析、甄别、筛选,将其纳入到自己的信息库,作为贮备资源。地理信息意识越强,对地理信息就越敏感、越重视,可以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海洋中捕捉到有用的地理信息,从而引发积极思考,解决地理问题。
(2)地理信息知识
地理信息知识是个体具有地理信息素养的基础,指对信息学、信息源、信息传播过程、信息工具及地理信息类型、地位、作用、价值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这主要涉及到信息学、传播学以及图书馆情报学方面的知识。信息学知识如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信息系统的简单工作原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各个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信息技术有关法律与道德问题等,传播学知识如信息传播的条件、信息传播的模式、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等,图书馆情报学方面的知识如信息源的类型、信息源的选择方法等。
(3)地理信息能力
地理信息能力是地理信息素养的核心,指个体在生活、学习中查找、整理加工、传递交流和利用地理信息的一种直接或潜在的能力,包括地理信息检索、收集和存储能力、地理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等,表现在个体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包括地理信息的理解、甄别、选择、获取、管理、处理、生成、传递能力。例如:能够从众多的地理信息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部分,通过计算机、图书馆等各种渠道搜集地理信息,对收集到的地理信息进行指定格式的转换、处理和分类管理,整合各种地理信息制作出所需的地理课件,操作地理多功能教室的各种设备,合理利用地理天文台、地理园等资源开展地理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地理观察和教学等。
(4)地理信息道德
地理信息道德从属于思想道德,指个体在信息法律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素养,要求个体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地理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不能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2、培养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中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将“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关于地理学科能力有四项具体规定,其中第二个层级为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包括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和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的能力。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在“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学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内容。如:要求“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并在“活动建议”中要求通过“收看相关电视节目,如DISCOVERY等,了解在野外考察中GPS的功能”;“用电子地图(网络或光盘形式)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通过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国际地理课程的发展要求重视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
国际地理课程突飞猛进的发展,在1992年的《国际地理教育》中的“技能”目标为:利用由文字、图片和符号资料构成的教科书、图画、图表、文献、示意图和地图,以及通过野外观察和制图、会见采访、解释第二手资料、应用统计数据等形式警醒地理主题和有关问题的研究学习,学生们将能够发展和形成以下方面的能力:明确问题和争端;发展一般性结论;收集组织信息;应用一般性结论;处理资料;做出判断;解释资料;做出决策;评价资料;根据调查结果和价值观念采取行动。这些都对高中生的地理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纵观历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尽管具体题型和内容的涉及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野外考察”环节,通常是要求考生在考察现场后准确绘制图表或给出问题解决的方案,这实际就是提取、表达、分析、创造信息的过程,体现了国际地理教育对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较高期望。
3、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呼唤中学生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随着数字地球、“3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如何使学生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地理信息时能正确筛选、评价、分析和应用考验着我们的地理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养包括:(1)基本学习技能(即:读、写、算);(2)信息素养;(3)创新思维能力;(4)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5)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要素,这表明:信息素养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是21世纪衡量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推动科技创新、国家进步的重要因素,是国际竞争的实力之一。“地理教育应该教育学生懂得如何获得与生活密切关联的各类信息,有微观的、宏观的,以及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和分析这些信息,而许多情况,这些信息就是地理观念上的信息,或者叫地理信息”,即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呼唤高中生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变的普遍起来,对于信息技术有这样一个定义“凡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即信息技术。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存储、检索、识别、交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具体来说,应该包括手段和方法两个方面,前者是物化形态的技术,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后者是智能形态的技术,指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支撑的教育方式发挥了常规教育方式所无法达到的效益:可以减少40%的时间和30%的经费,学习速度可以提高30%-50%。”固多媒体技术具有立体、交叉、高速、便捷和美观的特点,通过集成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虚拟抽象的地理过程;“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的数字化潮流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检索方式和阅读方式,为教师和学生高效、便捷地获取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使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人们都能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虚拟电子课堂上的交互活动协作学习,实现快乐、高效的学习。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也要求我们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素养。
三、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1、高中生地理信息意识现状分析
应试教育造成的“惯性”和地理课堂“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功能的不足使中学生课内地理信息意识明显高于课外;师生关系的严肃性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乏力”束缚着学生向地理教师和网络求助的热情;男女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其地理信息意识有别(男生多喜欢野外考察、动手实践等探索活动,而这正是许多地理类电视节目和杂志的特色内容)。
2、中学生地理信息知识现状分析
“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宗旨使学校、家庭、学生对课外地理信息知识的重视度不够;旧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生地理信息知识的掌握水平未作要求;地理教材中欠缺对地理信息知识的编写;某些地理教师自身的地理信息知识有限。
3、中学生地理信息能力现状分析
学校有限的信息技术教育条件使学生没有充足的上机锻炼机会;学业负担繁重的和高中生较低的自制能力使其在有限的上机时间中更倾向于听歌、看电影等娱乐放松活动;地理信息理解、甄别、选择和获取能力或多或少在平时的地理课堂中有所训练,所以相对较强,而地理信息的管理、处理、生成和传递能力因训练不足而相对较弱。
4、中学生地理信息道德现状分析
高中生课堂以外与地理信息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且对课外地理信息的需求有限,所以,其地理信息道德普遍较高。最后,教育经费的不足限制了学校对信息教育技术的投入,使学校的信息教育环境不及家庭。
四、我国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培养目标
通过以上对我国中学生地理素养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如下表。
维度 内涵
地理信息意识 关注地理信息,主动贮备有用地理信息
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地理信息
明确表达自己地理信息需求的内容、性质和范围.
地理信息知识 了解地理信息的类型、作用和价值
知道常用的地理信息源
明确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地理信息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地理信息的内涵,并习得相应的符号操作
甄别能力 能判断地理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选择能力 从众多的信息中选出自己需要的地理信息
获取能力 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手段,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地理信息
管理能力 对已有地理信息进行梳理、分类和存储管理
处理能力 分析、加工新地理信息或促进新旧地理信息的整合
生成能力 通过观察、抽象、归纳、分析等过程,生成新的地理信息
传递能力 明白易懂的表达自己生成的地理信息,或与他人交流地理信
地理信息道德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获取、应用地理信息
五、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1、积极营造良好的地理信息环境
地理信息素养本身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它的培养离不开对基本信息工具的应用,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的学习及使用,也离不开大量的地理实践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首先就必须积极地营造良好的地理信息环境。
(1)加强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
良好的地理信息环境最基本的是硬件设施,硬件设施的支撑是整个地理信息素养培养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把网络的连接和配备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整个国家教育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最近几年也加快了这方面的建设,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加快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校校通”计划,“校校通”教育工程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2007年,在重庆的40个区县中,有21个区县建成了教育城域网,在12564所普通中小学里,建成校园网的学校只有2304所。另外,全市中小学有计算机25万台,但全市的中小学有450万人,学生人机比为18:1。
(2)建立并完善软件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和网络环境是高中生获取地理信息的一个平台,实际上是由软件资源实现。教学软件资源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因此,学校要坚持软件和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包括教学、课件实例与精品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等资源的建设。另外,还包括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知识,如电子邮件的使用、如何使用浏览器和搜索引擎供给搜索地理信息、如何利用资料库下载地理数据、利用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统计获得地理数据以及如何参加网上讨论组等。这些软件资源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设备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以方便教师进行教学,也使中学生能够访问到本校图、文、声并茂的电子文献资源,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扩大知识面,从而使中学生在优良的地理信息环境接受更多的、新的地理知识。
2、立足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必须立足地理课堂。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培养高中生地理信息素养的重要环节。地理教师应以“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为指导开展教学,精选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地理教学案例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地理科学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地理的动机。
(2)具体指导训练学生地理信息收集、处理、运用的方法
高中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核心是及时通过收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和应用地理信息来学习地理知识与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而高中生对如何收集地理信息、如何分析地理信息、如何利用收集到的地理信息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准确地表达地理信息等缺乏基本的方法,遇到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方法指导,即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搜集、处理、运用地理信息的各种具体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条件。
3、以地理信息技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能力
在信息时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地理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新一轮高中地理课改在地理课程中设置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模块,是普及地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地理信息技术的掌握是地理信息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即对学生进行相关地理信息系统内容的学习和时间操作,提高学生对GIS的了解和对GIS软件的使用能力。通过对GIS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关键是让学生懂得GIS、学会使用和操作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此外,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本身也是地理信息能力的体现,可以说,地理信息素养方面会不会与能不能的要求中最基本的就是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
4、加强教师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计算机和网路已进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传道、解惑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和评价者、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教师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地理教学的需要。教师信息意识的强弱,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影响着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我们要积极引导和确立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改革教师职前教育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要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以增强教师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柳斌.在泪罗素质教育论坛上的讲话[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2] 李家清,张丽英,陈芳.走进新课程: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1-2,1-2
[3] 郭兴吉,刘毅.信息技术教育基础[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 张静波.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M].科学出版社.2007:16
[5] 夏志芳.地理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21
[6]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2001:277
[7] 王帆,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8] 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1
[9] 钟启泉主编,王吉庆编著.信息素养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7--80
[10]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1.153—99
[11] 国梅桃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补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社会教育的独特作用。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青少年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他们只有在学校有目的的教育和引导下,才能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我。本文以皖北地区农村中学为例,试图通过研究,在学校教育中用实际有效的措施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一、皖北地区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皖北地区的农村地广人多,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大,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制约着人们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农村家庭文化素质偏低。这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水平。为了尽快脱贫,在城市化进程中,广大青壮年农民纷纷涌进城市打工,客观条件使他们抛家舍业,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或亲戚,他们希望挣钱后,改善家庭环境,更希望从此改变孩子的命运。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家长挣钱了,想好好供孩子上学,而孩子由于缺乏家教而厌恶学习,不想读书,使孩子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中高考制度的导向使得家长平时只看重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忽视孩子的德育教育。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家庭教育。农村家庭教育缺失,表现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初期的某些特点。特别是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比较困难,如果找到的职业效益不好,收入还不如早早缀学外出打工的同伴工资高,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不平衡现象,会使得身边许多讲求实惠的农村家长不愿意把金钱和精力花在孩子的教育上。基于家庭教育缺失严重的现象,本文在“因材施教”、“心理发展理论”、“以人为本”等理论的指导下,展开实践探索,揭示家庭教育缺失的深层原因。目前农村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单亲教育家庭、隔代教育家庭、初中寄宿教育等现象。在具体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家庭教育观念滞后,缺少科学的教育理念;家教方法简单,缺乏有效的教育措施;家庭氛围不和谐,缺乏良好的家教环境等不科学的教育现象。我们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和班主任,希望通过此方面的研究深层探究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拓展学校教育在补偿家庭教育缺失方面提供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做好家庭教育缺失弥补的主要意义
1.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规范孩子行为的准则,是孩子成长的奠基石。学校针对家庭教育的缺失应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唯有这样才能让正值发展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2.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
虽然新课改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和班主任更多地还是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在学校的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德育渗透力量明显不足,各类德育活动的实施效果不足。这对教师的发展是不利的。一个全面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本文所开展的研究既弥补了学生家庭教育的不足,也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措施与依据。在此话题的研究过程中还有利于教师教育理论的提高,对强化教师素质、促进教师成长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对于学校管理的意义
研究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缺失的有效补偿这一话题对学校来讲是一个重要的经验积累和方法搜集与积累的过程。在学校精细化管理下,可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必将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结合的意义
根据目前教育中出现教育分力,影响教育质量问题,我们提出要促进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或放弃任何一个方面,否则,会出现残缺的、不成系统的教育,遗患无穷。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中,学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一些,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因此,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通过学校教育最大可能补偿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弥补农村孩子家庭教育缺失
1.学校层面的活动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皖北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90%的是来自农村的寄宿制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在我校学生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学校主要从以下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是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也是学校多年良好传统的延续。在升旗仪式上安排学生代表结合不同的主题进行演讲,既对演讲者是一种锻炼,也能对全体同学起到教育作用。法律讲堂、道德演讲等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等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每年通过团委和政教处邀请学校的法律顾问进行法律讲堂活动,让学生增强法制知识,做到知法、守法。每年一次的运动会是集体感、荣辱感教育的最好时机。每年一次的远足拉练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每年一次的校赋朗诵大赛能很好地动员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的情感。每年一次的校园歌手大赛和班歌比赛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让紧张的高中生活得以放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每学期的优秀学习小组表彰展示、班级文化展示等活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校园文化,更让学校的办学品位得以提升。学生在各类活动中都能认真准备、积极对待,活动效果良好。通过多样的大型体育文化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竞争,获得提升。
2.年级组层面的各类活动
年级组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文体与知识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修养,完善素质。我校各年级组每学期都科学合理地安排一系列学生的课外活动。例如笔者所在的年级就坚持常规体育锻炼和创新活动相结合的形式。
常规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等。早操过程中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让学生每天有一个好的开始。课间操有效缓解学习的疲劳,让学生紧张的心态得以放松。学校的早操与课间操活动已经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另外,在跑操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学生学习韵律操并进行韵律操比赛,整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想象力和创造性,自编了很多动作,韵律操的表演节奏明朗、精彩纷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年级组会根据学习时间合理安排拔河比赛、“三人制”篮球赛等常规体育活动。
在创新活动方面我们充分发挥女老师的作用,安排有责任心、有心理辅导经验的女老师对青春期女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心理报告会、心理健康辅导等形式引导高中女生如何做一个优秀女孩。各年级还利用有条件的老师成立心理咨询室,对个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单独交流和个别辅导,每学期我们的心理咨询师都能有效解决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生练习基本的武术动作,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武术表演。各班级能充分利用黑板和走廊墙壁进行板报文化和走廊文化创作,例如利用母亲节、清明节、国庆节、青年节、端午节、春节等各类节日进行不同主题的墙报宣传与创作,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让学生在创作中得以学习和提升。通过定期的各类评比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行为
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各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广大任课老师的努力,教育学生从各方面认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指引学生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比如历史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例让学生明辨是非。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美文培养学生的爱心、孝心、公德心、感恩之心等,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通过不同主题的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感,也能丰富学生各种生活体验。地理课上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保护环境的责任、节约资源的习惯等。学科教学的德育力量是庞大的,学校可以从业务培训的角度开发校本教研,加大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行为。这样一定可以让孩子们缺失的家庭教育得到一定的补偿。
4.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为了激发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力,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政治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每一位政治课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5.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学校通过系统成套的主题班会,例如感恩教育、理想教育、信心教育、习惯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等多角度对学生产生影响。班主任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召开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学生座谈与交流会议,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所需、清楚学生所想,对存在思想问题的学生对症下药,使问题学生得到帮助。我校成立了名班主任工作室对全校班主任工作做定期的交流与沟通,并通过淮北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进行示范引领,定期进行主题班会展示、名班主任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所有班主任基本都能做到寓教于乐、热爱班主任这份工作。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这样对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来说无疑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比较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