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体育教学案例

初中体育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体育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体育教学案例

初中体育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07-02

随着教学观念、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现代物理教育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线索的机械性、重复性的知识传授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方式。而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一种能有效突出科学探究的途径与手段,因此,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成为探究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许多教师、学者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了研究,如赵顺法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1],党明的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卿昭才等的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3],陈伟飘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4]等等,但这些研究主要讨论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原理和方法为主,很少涉及具体的案例分析和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仍是一个缺憾。本课题从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等实际和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要求出发,应用探究式教学和问题情境创设的相关理论,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创设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具有明显探究特征、针对性强、开放式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发散性等等,在预设的问题情境中得到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内涵

问题情境创设是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的核心,是基于问题创设和问题解决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1]。问题情境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情境,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身临其境,引起学生疑惑、惊奇、诧异、期待等情绪反应,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渴望和追求,引导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思维、探究,并享受快乐学习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情境,因此,创设学生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建构主义认知过程和科学推理特征的教学策略[5]。可以说,在真实情境状态下呈现问题是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要素,营造问题产生与解决的最佳环境是问题情境创设的核心问题,学生求知欲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问题情境创设的根本目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问题情境创设的最终目标。

二、问题情境创设案例与分析

1.初中物理“磁场的方向性”问题情境创设案例。问题情境一:以初中物理“磁场的方向性”内容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正确建构“磁场方向性”的概念,教师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将几枚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周围的不同位置上,学生可以明显地看到小磁针N极指向各不相同的物理情景(现象)。教师根据这种物理情景(现象)提出问题:磁场是否具有方向性?学生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回答:没有。这个结果看似却出乎教师的意料,实际上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前置概念及认知水平特意创设的一个问题情境。通过这个预设的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开展思维与探究。同时,通过问题情境的不断深入,也得出本次教学所要达到的结果:如果所有的小磁针都指一个方向,则磁场是有方向的;如果指的方向各不相同,则磁场不具有方向性。问题情境二:(1)问题情境创设。首先,将一枚小磁针放在磁场中的某位置上,用手轻轻拨动一下小磁针,让学生观察小磁针的运动和静止后小磁针N极的指向;若再轻轻拨动几下小磁针,让学生继续观察小磁针的运动,并思考静止后小磁针N极又会指向哪一个方向?(2)由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本思维:问题情境中小磁针放置在磁场中某一点位置,其受力方向是确定的,为什么?扩展思维:若将小磁针任意放置在磁场的其他位置,重复上述的实验过程,又会出现什么物理情景(现象)?为什么小磁针静止时N极总是指向某一方向?为什么与前面演示实验中小磁针N极的方向不同?(3)得出正确的结论:磁场是具有方向性的,同时规定磁场中某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显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这种具有显性特征的问题情境,与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是相吻合的,在这种问题情境中,学生很容易掌握“磁场具有方向性”的概念与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与讨论。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案例是一种阶段问题情境案例,结合了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等具体情况,应用了实验探究模式、真实情境模式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在预定的情境中对“磁场的方向性”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通过预设情境启迪学生探究和思维,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可见,结合课程教学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是学生产生问题情境和学习情趣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有效乃至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从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教学内容,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运用新颖、生动的语言,也可以采用激疑、争论的模式;既可应用知识延伸的方式,也可应用实验研究、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对学生已有的前置概念及认知水平有充分的了解,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即问题情境创设的科学合理与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实施教学的关键。

三、结论

1.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特别适合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从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看,虽然具有一定的探究思维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形成,但经验型的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特别是一些具有新奇性和不平常的物理现象对他们的吸引性很强,因此,通过感性得出的结论往往比理性思维得出的结论要多,也喜欢通过自己的活动去了解自然并对自然现象施加影响。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2.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可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探究创设物理情境,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质疑;通过一题多解和多种实验方法的选择,提升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通过参与整个探究过程,获得探究的结论,学会探究的思维方法。养成探究思维习惯。

3.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不同模式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更多合作与交流的空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顺法.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29(4):7,10-13.

[2]党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2011,(12):15.

[3]卿昭才,周艳.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10,28(1):65-68.

[4]陈伟飘.创设问题情境?摇激发探究兴趣[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34(8):21-22.

初中体育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模块教学 初中体育 对策

体育教学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学科,是学生拥有强健体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的基础学科,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初中体育老师致力于适合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探索。伴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众多教学案例中说明采用模块教学法是能够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这是因为模块教学能够将方案和路线提供给初中体育教学,进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不过由于很多体育老师盲目的应用模块教学法,基于此探讨开展初中体育模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十分必要。

一、在初中体育中开展模块教学的现状

(一)概念模糊

①初中老师在展开体育教学时,根本没有完全理解模块教学法的内涵,不清楚模块法的概念是什么,因此无法设定正确的教学模块。②据悉,大多数老师视简单的模式为模块法教学,因此会把一些脱离教学和实际生活的内容加入到体育课中,进而曲解了模块教学,学生被老师误导,不能提高教学效率。③因为老师无法认识到模块法教学的含义,无法满足性格、优势不同的各种学生要求,进而使初中生越来越不想上体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恶”体育课。

(二)管理不到位

由于初中课业较为繁重,大多数学生为了能够有很多时间去学习其他科目,对上体育课产生抵触心理,部分学生想尽各种办法来旷体育课或者没有上完课就溜了。有的学生感觉到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与课堂无关,无非就是玩,忽视自由课的作用,这样的例子在初中体育课上屡见不鲜。出现此类情况,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学生,在没有相关制度约束下,老师即便是准备模块教学再充分,也无法真正应用到教学当中,进而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在初中时期所有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环境、锻炼身体的情况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因此体育能力和性格特征也有较大特征。老师应当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状况来实行模块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还是运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只是起到讲授内容和技能的作用,并没有注重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征,在运用新式的模块教学时,没有摸准学生的心理特征,就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有个学生他很能跑,跑的很快但是没有足够的耐力和体力,而老师硬将他安排在长跑队伍中,这样只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三、实施初中体育模块教学法的相应策略

(一)优化模块教学条件

老师采用模块教学法不但是师生一块努力和坚持的过程,而且必须有外界条件作依托,这样才能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以下是采用模块教学法应当有的条件:①匹配教师资源。模块法要求教学的主角是学生,而老师只是扮演着引导学生去学习的角色。老师自身素质是模块法教学应用在体育教学中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而且该教学方法要求老师的比例要相应的增加。②转变理念。其中包含老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和树立学生体育重要性的意识这两方面。第一方面指要改革传统体育教学,老师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而为指导初中生提高体育能力做铺垫。第二改变学生只重视文化课,而轻视体育课的观念,只有改变他们学习体育的意识,才有利于初中生提高学习体育的主动性。

(二)设计有效、科学的课程

模块法教学旨在将体育课通过模块教学法将其安排的更合理,满足学生所需的一个教学方法。例如,老师可以以体育教学中较为类似的课程为依据,来构成一个模块。像跳远、跳高、跑步等运动前期都要先助跑,这时老师就应当以此为据来进行设置课程,在教学中找到这几种运动所存在的共性和差异。跳高和跳远的助跑与跑步相比较,跳远和跳高进行助跑时前期快速后期减速,则跑步则是先慢后快。又如,在展开游泳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各类技术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教学的模块设定出来,同时在针对相关技能展开教学时,应当对学生的水平给予充分考量,并且在掌握学生灵活度的前提下,进行由浅入深的安排设计课程内容,这样才能够对教学质量提高增添助力。

(三)合理选择模块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只有让初中生对运动产生兴趣,才能主动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进而能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能力,让学生在教学中锻炼身体。学校可以以年级分成几个类型为依据,让同年级的学生以自身兴趣为依据选取学习模块。不过这样来进行模块选取,应当考虑到多个方面:①着重考量学生的兴趣,抓住初中生的心理,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学习,掌握知识内容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对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以培育,这时学生在展开体育活动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内容,只有具备该能力才能更好的融入到体育团体活动中。③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惬意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展开“零距离”沟通,这样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生就会身心放松的投入到教学当中去,进而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很多教学案例中可以得出,模块间的内容不能恰当的搭配,就会影响模块教学发挥效应。应用模块教学不但是为了让学生懂得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还要让学生能够将身体放松,为更好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奠定基础。

四、结语

将模块法应用到初中体育课上是教学事业中的一个机遇。不过在实行该种方法进行教学时,初中体育老师应当按着本学校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等来设置模块。因此模块教学发并不只是简单的设置模块就可以展开教学,而是在其中牵扯到很多细节问题,因此各个体育老师应当根据每个学校的实况来探究出更适合本学校的模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不断补充缺点,为展开体育模式教学活动而努力。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手段;多元化

一、教学手段多元化的重要作用

1.以生为本

初中体育活动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整体素质,学生是整个课堂的灵魂人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课堂上必须合理管理学生,做好教育工作。体育教学必须引用合理、科学的手段开展锻炼活动,因此初中体育课堂首先要关注老师的教,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学,二者更好地融合,教学中注重学生全体的合作。

2.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初中体育教学环节中,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和课堂纪律性,部分学校甚至将学生的课堂纪律表现作为其成绩衡量过程中的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觉体育课十分乏味,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交流几乎没有,师生对于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含糊不清,这种教学环境既不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也不能够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不断运用现代化的设备,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规划工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潜能,提升自我重视程度的同时为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体育教学手段多元化的实现

1.自由学习教学法

体育教学户外运动锻炼中,教师可以采用自由学习的方式,即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热身锻炼运动,之后,依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分组自由练习或是小组之间比赛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每个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不同,形成的性格和兴趣爱好都不相同,老师应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形成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提高了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弥补了当下学生运动少的情况;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培养了运动技巧,养成了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这样施行:老师应在自由组合前对不同的体育活动进行讲解,讲解包括注意事项和活动要领,让学生对自己所选体育活动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以免过于盲目造成身体伤害。其次,教师应带领学生认真地进行准备活动,避免学生抽筋、脱臼。在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后的运动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工作,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更及时纠正解决,并详细记录总结分析,便于日后的课程中更好地发展进步,最后对于体育课堂进行总结发言,给予学生更多的积极反馈,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

2.游戏教学法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师和学校逐渐提高了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游戏教育法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初中生课业相对增多,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减少,学生本身自律性相对不高,热爱新鲜的运动方式和新奇的东西,准确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例如,在传统的田径教育教学中采用接力跑、带球跑、折返跑等竞技型游戏教学法,在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避免了统一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此外,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进行变换步、弹簧步、手臂波浪等游戏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感觉到乐趣,强化学习效果。

3.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现代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老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主体的地位,监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不应该利用自己的职位一味地采用命令的形式。老师平时应认真学习体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采用循循善诱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讲解,将其与课堂内容很好地结合,语言要简洁明了,保证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记忆效果和提升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理论知识。

4.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体育老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室,播放与体育运动相关的音乐、图片、体育比赛视频、运动员锻炼视频等,设立实际的运动情景,使体育运动所表达的精神更具象化,让学生更准确、更快速地从中体会体育表达出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丰富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部分体育活动知识的理解,使其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总而言之,教师应改变传统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采用自由学习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将多种体育教学方法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凸显出体育教学的多元化,调动初中生对于运动的热情,培养其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运动方法,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莉莉.提高初中体育教育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学术版,2013.

初中体育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一、以备课为突破口,提升教学内容的趣诱性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注意好以下两个方面以更好地安排实际的教学内容,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一方面,在选择安排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没有必要完全拘泥于教材之中,而是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季节气候等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适当地打乱重编,同时还要避免把教学的重点单纯地放在室内理论知识的传授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走出教室,暂时忘记各个学科沉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在户外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释放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地改善初中生普遍带有的压抑情绪,让学生获得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第二方面,要深刻地理解寓教于乐的涵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示范,再由学生进行模仿的教学程序不免显得太过单调乏味。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初中生较强的竞争心理,建立一些合理的比赛竞争机制。这些机制不仅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相吻合,符合初中生在这一阶段对事物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让学生获得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竞争的学习气氛和环境中迅速掌握了一些体育项目的活动技巧和技能,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等能力。下面举个教学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这种教学机制的作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投掷练习,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学习、练习来掌握基本的投掷技能;然后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逐一地进行投掷,并让大家仔细观察别人如何投掷,最后一起选出最佳投掷能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对别人的动作、技巧等进行认真的观察、领会和应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投掷水平,从而更有欲望地参与到集体的活动中来,这样学生对体育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以教法优化为契机,提升趣诱的可行性

(1)分组教学法的优化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分组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若想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就要注意将技术水平不同的学生互相搭配起来,以便在练习的过程中,能让技能相对生疏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中找到观察和学习的模范。这样的安排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体育基础较好、技能较为熟练的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体会到了做教师的优越感和帮助同学的成就感。就拿我的实际教学案例来说,在进行排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本人采用了结对子的方式,让学生“一对一”进行帮扶,让技能娴熟的学生为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做好示范和指导,同时要求这些学生在做动作时要力求做到发球的稳定和回球的到位,这不仅更进一步提升了体育较好的学生的水平,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示范教学法的优化

本人认为,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一味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枯燥单调的教学方法,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完全否定了示范本身的重要性。示范是基础,要将其适当运用起来。教师应当意识到,身教的作用远远优于言教,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参与。对于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练习和努力后所得到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寻找他们的特长。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寻找机会、打造平台,让学生亲自操作,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展示自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体育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及其平台的搭建,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并带动其他学生认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挖掘出自身的创造性和发展潜力。

三、以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模式创新为切入口

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充分把握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把原本脱节的单纯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各类体育活动的组织模式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实际的教学效率,实现“趣透”教学。如,在体育课上做队列训练时,本人不再完全局限在传统不变的几个队形中,而是把学生进行了分组,让他们通过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集中创新属于自己小组的队列安排,并进行比赛。我通过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和及时的总结,逐渐意识到,赛一赛、测一测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所带来的教学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学生自己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通过创新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充分彰显出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活力,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正能量,从而改变了以往苦学、应付的态度,变得真正地乐于学习、乐于参与了。

结论

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习有效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体育学科来讲,虽然学生们对于学习体育本身就有着兴趣,但是不是对所有的项目都是具有较强的兴趣的,而且可以说,在初中阶段学生所要面对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呼吸户外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挑战自我能力、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机会。初中学校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应当注重学生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的提高。一方面,对于学校自身来说,要充分重视这一学科在整体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断督促提高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奋斗在初中体育教学事业一线的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到勤于发现、大胆实践并积极总结,通过不断摸索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激发兴趣的教学方式,注重“趣透”教学方式的运用,力争让学生能够在繁忙的课堂学习中获得片刻的解脱和内心的释放。

参考文献

[1]唐景成,浅析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兴趣培养[J].学周刊,2013/11

初中体育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意志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75-01

体育学科是我国公民在接收义务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学科的开展符合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体育教学是集课堂和户外为一体的,其中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是丰富学生与体育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体育水平。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既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合理的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意志,这将积极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意志力的重要性

体育运动是把知识、技能、能力与意识力融为一体的过程,它是建立在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效培养意志力的训练过程。在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意志力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其与体育运动效果成正比。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意志力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对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可以开展体育课堂活动、多彩的体育名人历程介绍等等,在进行体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促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不怕失败、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这对于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可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意志力培养的措施

在初中时期开展体育这门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健体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精神意识等,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可见,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水平非常重要。由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与体育运动效果成正比,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对教育教学会有很大帮助。以下笔者就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提出几点意见。

1、激发运动兴趣,培养意志力

初中正是学生掌握各种事物的最佳时期。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促使学生喜爱体育运动,能够自觉的克服运动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将逐渐完成。由于运动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各种因素中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的心理因素,合理的、有效的、精心的课堂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参与体育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和感动,从而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新认识,积极的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克服体育运动中的困难,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目的。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意志力

通常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比较单一、传统,一直延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就体育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比较枯燥、乏味,学生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到体育知识学习中去,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从而辅助教学。 体育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资源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从而促使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多彩的、形象生动的体育课件讲解体育知识、各类体育名人的奋斗历程、体育运动等相关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以及体育中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等体育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3、加强师生交流,培养意志力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和谐、有效的沟通,对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促使课堂中多些欢声笑语,多些表扬、鼓励,促使学生在欢乐中进行体育知识学习、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能够促使学生坚持不懈的进行体育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能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因为,初中时期的学生是受老师影响较大的一个时期,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能够给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促使学生按照老师的引导进行体育知识学习、参加体育锻炼,学生意志力在此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促使体育这门学科越来越重要。体育这门学科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健体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精神、意识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完全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初中进行体育教学,不仅注重户外体育项目锻炼,还需强化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体育基础知识,才能够提高学生体育水平。由于学生的意志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效果,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等,进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能够实现提高教学水平目的,还能够促进学生能力、意志力的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时期里,由于我们面对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建议体育教师应在今后的长期教学中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提高,注重不同年龄的初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