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素描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需求;培养;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223-01
一、认识高等职业院校的性质及国家教育部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方针
(一)首先,认识高等职业院校及国家教育部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方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对教育的定位以及国家对该类学校的指导,都是强调了注重培养具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的实用型高技术人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够用,实践为重”,其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就成为了高等职业院校跟其他院校的明显区别。
(二)其次,要了解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住国家的规定,大学招生的顺序高等职业院校是安排在本科院校招生之后的,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方面相对来说要弱些。从这个大的基本面而言,我们再来看本课程是在设计类专业里面开设的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设计”,意思是指“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可见,有了计划和设想至关重要,但是,还有一项同样重要的就是能够用视觉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类专业的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美术造型基础。通过这五年的简单统计,高等职业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前,学习并参加过美术统考的仅占本专业学生总人数的10%至60%左右,意味着很大一部分同学需要从基础造型开始强化训练,才有可能在后面的诸如快速表达、造型表现等专业课程取得实质性效果。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大概总结出几点不是很适合高等职业院校“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只照顾到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方法,缺少学生间互相学习的引导性。
(二)按照美术生的教学法,理论讲解然后多是靠学生自己练;按照设计专业本科模式的教学方法,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以简单的点评和检查为主等等。
(三)最后,安排学生临摹或者创作素描。
(四)从以上几点可见多数的“设计素描”还是没有结合到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去展开教学的,我建议将本课程分为三个阶段:(1)一是熟悉阶段,通过简单的造型素描练习让学生不惧怕本课程,通过一些趣味性的素描主题展开小讨论;(2)是强化学习过程,主要通过课堂和课后的作业进行强化练习,不要求再现真实性,而是提高造型的表现能力;(3)是适当的放松,给学生一定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创作,造型达到预想、效果达到预期就是目标,感受学习的成果。
三、“素描”的定义以及用法。
“素描”的定义是“单色的绘画表现形式”,简单易学,只是用铅笔或者炭笔用点、线和面的形式来表现对象,那么“设计素描”重在“设计”,需要掌握的有三点,首先是工具的属性,其次是造型的表现,最后是思想的表现。学生看了作业形式和样本,听了课程的结构和目的介绍,都觉得“设计素描”其实并不再神秘。
关键词:高校美术;素描教学;改革;措施
素描是高校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被称为“造型的精髓”,徐悲鸿先生曾说:“素描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就如同房屋的地基一样,地基打不牢,房子就建不好,即使勉强建好了,也支撑不了多久。”由此可见,搞好素描教学对于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当前,在广大师生已经认识到了素描的重要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素描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校美术教育和教学需求了,作为新时期的高校美术教师,我们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探索素描教学的改革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打好绘画基础,提升他们的造型能力,尽快达到素描教学的目标。
一、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素描教学虽然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造型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教师对于这门课的认知不能太片面,仅把它看做是对学生基础技能训练的课程,应当对素描训练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自己绘画技能和艺术想象充分整合,对将要表现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提炼加工,再通过突破常规的方式和思路展现出来。在素描形态造型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挥,而且他们能够从不同的思维中演化和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作法则,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挖掘和发挥。因此,在高校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仅要注重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绘画技巧,还要注重挖掘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的素描创作呈现出造型多样化、构图合理化、空间多维化、视感多属性的特点。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美术学习最基础的课程,素描教学应当以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为目标,善于发现他们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以及不同的视觉感受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绘画技术和造型能力。这就要求素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包括对观察对象外在特征、比例的观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表达对象,掌握构成其美感的画面形式。其次,教师要加强课堂示范。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图片、实物、视频、幻灯片等各种教具来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训练目的和方向,与此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素描训练,这样,教师能在训练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示范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提升他们的素描水平。再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素描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绘画技能、造型方法和规律,以及表现技巧外,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自由的情绪,这对于绘画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改变思维定式,打破常规
写生对象的选择和组合方式传统的素描课堂上,教师常用的素描对象组合方式有异质物品组合、关联物组合、类似物组合、高低差异物品组合,等等。在这样的素描训练中,教师规定了绘画对象,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组合方式,机械地描绘这些写生对象成为了学生素描训练的主要任务,这种固定的写生对象组合方式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间接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素描教学的思维定式,打破常规的写生对象的选择和组合方式,启发学生将自然形态与形式要素转化为设计要素,通过图像来传递信息,强调从自然形态中获取深入形态表象和生命机体之中的洞察力,超越表面的描摹,以此认识形态与功能的潜在关系,强化形态语言和形式意识,培养学生对形态的解析、变异、重组、繁衍的能力。此外,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对素描写生对象的选择和组合方式的制定中,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机摆放写生对象,如悬挂、倒挂、包扎、堆积、折叠、垒砌等,不同的组合方式体现了学生的思维的创新性,也融入了学生的创作理念,激发了他们的创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打破素描训练单一的工具选择,尝试多种素描手法和工具
传统的素描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通过排线的方式创作素描作品,这种固定的绘画方式决定了素描工具的单一性,一般情况下,学生会选用铅笔、木炭条、炭笔、炭精条等常规工具来进素描训练,而马克笔、石墨棒、湿性绘画材料等比较高级的素描工具很少出现在学生的写生训练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素描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写生的需求,不同的创作手法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除了传统的方法,在素描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涂、抹、擦、印、贴等方式来丰富素描作品的视觉效果。因此,在素描训练中,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打破单一的写生工具选择,尝试运用不同材质的媒介和工具,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也能丰富素描创作的语言,使学生的创作个性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让学生在素描训练中尝试选用多种素描手法和工具,能够发散他们的思维,拓展他们的认知,也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感知和处理视觉信息,提高了他们的艺术创作力和表现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灵感。现代素描艺术,既有素又有色,既有描又有绘,平面的媒介已经超出纸的材料之外,非传统的媒介也不断地作为创新材料加以援用,甚至包括了计算机、复印机等工具,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工具和媒介来寻求新颖别致的形式组合。这样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也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素描作为高校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构图能力,以及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校素描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作为高校美术教师,我们要对素描教学有正确的定位和认识,从多个角度探索素描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几点粗浅看法,有很多不足,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给广大同仁提供一些教学改革的启示和借鉴,进而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平.高校素描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分析[J].美与时代(中),2015(1).[2]安偲毓.浅谈我国高校素描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
[3]巴哈提,卡下旦别克.浅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思路和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6(1).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设计
美术基础课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美术课程包括建筑素描和建筑色彩等课程,课程的训练过程是艺术修养和技术技能提升的过程。“设计”一词的概念在各国的解释多样,包含:计划、草图、构想、预想、预设、配合、意图、企划等。美术课程设计化教学介于绘画与专业设计之间。设计化是在各种设计专业中,人们根据造型和色彩审美要求对制作形式的谋划;是在感性思维的基础上,主动的观察对象,用理性、辩证的手法表现对象的表里构造因素。设计思维的训练是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表现造型的写生训练,在训练中发现其设计意义的形态符号,并运用这些形态符号来充实自己的设计意识和手段,经过一定时间的设计训练有助于建筑设计意识的培养。
1建筑专业的设计化美术课程的训练
1.1设计素描和色彩的训练与一般性写实绘画训练的区别
建筑学专业的设计性素描和色彩写生是衔接绘画与设计的桥梁。从造型基础训练的角度出发,美术写生训练可分为一般性写实写生训练和设计训练。写实写生是为了获取造型能力的一般性规律的写生训练;设计素描和色彩的训练是以主观归纳性的艺术造型写生为主。一般性绘画的画面为一点透视,设计性绘画的画面的透视多为散点透视,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相近的地方。这种散点透视的画面的特点是:装饰性强;绘画手法丰富;构图灵活。20世纪初西方美术现代绘画主义的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的绘画作品,极富视觉冲击力、装饰性强,就是受东方美术的散点透视的启示,在手法上和色彩运用上大胆、自由、设计性强。
1.2如何进行设计绘画的训练
首先进行写实性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设计化训练。设计性素描和色彩写生是介于具象绘画和平面装饰绘画之间的训练写生,与一般性绘画写生训练有相同点;画面都为焦点透视,空间、质感、虚实、肌理等因素在画面中都有所体现,把绘制对象的明暗造型、色彩冷暖、空间远近等加以概括、总结、提炼,是以客观呈现的状态为画面表现的主要形式。接下来进行平面性设计写生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如何将三维的立体的物象通过绘画语言表现为二维绘画,通过构图、造型、色彩的装饰化处理,绘制出来。通过平面性的设计训练,使学生暂时抛却焦点透视的对客观对象立体空间感和远近虚实关系进行描绘。再有就是意向性设计写生训练,是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中比较高级的,也是设计意识较强的训练阶段,与解构性写生的最大区别是更具抽象性,意向性写生设计训练主观表现意识更强,是打破习惯性思维、强调探索性、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阶段,使学生的写生作品更富有意境性、表现性、情绪性。
1.3建筑学专业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的方法
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当中应注重主观意向的表达,丰富造型、结构、色彩关系、抽象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具材料的应用选择,包括肌理的运用。对于学生应采取发现特色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绘画设计,给予个性的指导,开发学生的丰富的主观思维。对于以往写生教学当中对学生是“掰开了揉碎、喂”的方法,约束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缺乏个性表现,作品过于规范,遇到问题依赖老师、依赖成品抄袭等解决,设计和创新意识淡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建筑设计写生教学和现实生活结合不紧密,设计意识培养不够。应该在写实美术写生基础上,更注重引导学生主观分析对象的绘画语言,使其画面更具创造性、目的性。在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中,从写实性造型设计写生,到平面性造型设计写生,再到解构性和意向性造型设计写生这一限制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歌德在《自然与艺术》一书中写道:“在限制中才能显出高手,只有规律才能给人以自由”。限制与创意是可以转化的,归纳色彩写生训练正是这种规律认识可转化为表现的自由,最后,产生别具一格的、具有强烈装饰性和形式美相融的艺术品[1]。
2在建筑学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当中培养设计意识
(1)用主观意识培养客观事物的思维。在建筑设计绘画的训练中,大家面对的静物只是个参考,是客观存在的,是为建筑设计造型作品提供的表现素材。经过素材的提炼、加工而成为设计造型作品的过程是设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将客观事物通过归纳总结、主观重现绘制的过程,这一工作的好坏,是最终成果成败的关键。建筑设计绘画的过程是计划、制作、使用所形成的循环过程。建筑设计专业通过一系列专业基础课有目的地不断渗透和强化来实施,建筑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头、眼、手、脑相结合进行锻炼的过程。
(2)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思维意识,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以画面有较高的可视性为前提,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思维方式,表现设计意识。比如对于一组静物造型,学生们可以画成二维的平面设计写生、可以画成三维的写实性设计写生、可以画成四维的抽象设计写生作品;用想要传达给观者的造型表情定位画面,表现出个性思维、个性意识。设计写生的训练是摒弃了客观描摹的写生方法,使每个学生笔下的对象都是各异的、生动的,造型是丰富的,是很好地培养分析设计意识的课程。
(3)培养学生用抽象的概括、观察、提炼、夸张、整合等手法进行造型设计。设计绘画写生训练通过归纳总结、绘制的过程,舍弃琐碎的绘画语言,突出主题,培养化繁为简的设计意识;在写生训练中,注意画面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用设计思维把握构图、构色、构形,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如果写实写生是摄影的提升,那么设计绘画是写实绘画的提升,这一提升是意识上的提升,是将无意于画面的语言精简,将有力度的绘画语言强化,达到烘托主题、升华画面的目的。
3通过设计绘画的训练培养设计意识在建筑设计当中的运用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功能,正常活动有70%都与视觉相关,人类的审美主要来源于视觉,画面效果好给人们的是感性的美,当我们面对丰富的造型和色彩的时候,总会找到情感的共鸣。作品的情感是感情与经验的结合。被人们誉为“冷抽象”代表蒙德里安所做的一些“色格子”设计及其形式受到现代许多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的青睐,用于其作品中;“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克里绘制的许多抽象的、充满想象的设计色彩作品,被运用到建筑设计和室内外装饰当中;法国的色彩大师朗克罗将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设计原理运用到建筑群设计的过程中,使形式单调的建筑群落由于色彩和造型的变化,赋予了设计的思维和灵性。意象性的造型设计写生训练是建筑造型设计的构形和构色的启示;设计的训练思维过程是对设计目标的艺术设计过程的完善。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抽象效果建筑充分表现了个人的主观和修养,让人看后过目不忘、惊叹不已。
4结语
总之,设计不能只凭感觉,更多时应考虑到各种因素,寻找各种表达方式,要把自己的设计意识转换为受众理解的语言形式。要通过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得出相应的语言形式表达设计意识,通过限制造型的理性的设计意识,绘制出无限魅力的艺术作品。
作者:张敏 单位:张敏
美术基础课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美术课程包括建筑素描和建筑色彩等课程,课程的训练过程是艺术修养和技术技能提升的过程。“设计”一词的概念在各国的解释多样,包含:计划、草图、构想、预想、预设、配合、意图、企划等。美术课程设计化教学介于绘画与专业设计之间。设计化是在各种设计专业中,人们根据造型和色彩审美要求对制作形式的谋划;是在感性思维的基础上,主动的观察对象,用理性、辩证的手法表现对象的表里构造因素。设计思维的训练是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表现造型的写生训练,在训练中发现其设计意义的形态符号,并运用这些形态符号来充实自己的设计意识和手段,经过一定时间的设计训练有助于建筑设计意识的培养。
1 建筑专业的设计化美术课程的训练
1.1 设计素描和色彩的训练与一般性写实绘画训练的区别
建筑学专业的设计性素描和色彩写生是衔接绘画与设计的桥梁。从造型基础训练的角度出发,美术写生训练可分为一般性写实写生训练和设计训练。写实写生是为了获取造型能力的一般性规律的写生训练;设计素描和色彩的训练是以主观归纳性的艺术造型写生为主。一般性绘画的画面为一点透视,设计性绘画的画面的透视多为散点透视,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相近的地方。这种散点透视的画面的特点是:装饰性强;绘画手法丰富;构图灵活。20世纪初西方美术现代绘画主义的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的绘画作品,极富视觉冲击力、装饰性强,就是受东方美术的散点透视的启示,在手法上和色彩运用上大胆、自由、设计性强。
1.2 如何进行设计绘画的训练
首先进行写实性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设计化训练。设计性素描和色彩写生是介于具象绘画和平面装饰绘画之间的训练写生,与一般性绘画写生训练有相同点;画面都为焦点透视,空间、质感、虚实、肌理等因素在画面中都有所体现,把绘制对象的明暗造型、色彩冷暖、空间远近等加以概括、总结、提炼,是以客观呈现的状态为画面表现的主要形式。
接下来进行平面性设计写生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如何将三维的立体的物象通过绘画语言表现为二维绘画,通过构图、造型、色彩的装饰化处理,绘制出来。通过平面性的设计训练,使学生暂时抛却焦点透视的对客观对象立体空间感和远近虚实关系进行描绘。
再有就是意向性设计写生训练,是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中比较高级的,也是设计意识较强的训练阶段,与解构性写生的最大区别是更具抽象性,意向性写生设计训练主观表现意识更强,是打破习惯性思维、强调探索性、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阶段,使学生的写生作品更富有意境性、表现性、情绪性。
1.3 建筑学专业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的方法
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当中应注重主观意向的表达,丰富造型、结构、色彩关系、抽象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具材料的应用选择,包括肌理的运用。对于学生应采取发现特色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绘画设计,给予个性的指导,开发学生的丰富的主观思维。
对于以往写生教学当中对学生是“掰开了揉碎、喂”的方法,约束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缺乏个性表现,作品过于规范,遇到问题依赖老师、依赖成品抄袭等解决,设计和创新意识淡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建筑设计写生教学和现实生活结合不紧密,设计意识培养不够。应该在写实美术写生基础上,更注重引导学生主观分析对象的绘画语言,使其画面更具创造性、目的性。
在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中,从写实性造型设计写生,到平面性造型设计写生,再到解构性和意向性造型设计写生这一限制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歌德在《自然与艺术》一书中写道:“在限制中才能显出高手,只有规律才能给人以自由”。限制与创意是可以转化的,归纳色彩写生训练正是这种规律认识可转化为表现的自由,最后,产生别具一格的、具有强烈装饰性和形式美相融的艺术品[1]。
2 在建筑学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当中培养设计意识
(1)用主观意识培养客观事物的思维。在建筑设计绘画的训练中,大家面对的静物只是个参考,是客观存在的,是为建筑设计造型作品提供的表现素材。经过素材的提炼、加工而成为设计造型作品的过程是设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将客观事物通过归纳总结、主观重现绘制的过程,这一工作的好坏,是最终成果成败的关键。建筑设计绘画的过程是计划、制作、使用所形成的循环过程。建筑设计专业通过一系列专业基础课有目的地不断渗透和强化来实施,建筑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头、眼、手、脑相结合进行锻炼的过程。
(2)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思维意识,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以画面有较高的可视性为前提,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思维方式,表现设计意识。比如对于一组静物造型,学生们可以画成二维的平面设计写生、可以画成三维的写实性设计写生、可以画成四维的抽象设计写生作品;用想要传达给观者的造型表情定位画面,表现出个性思维、个性意识。设计写生的训练是摒弃了客观描摹的写生方法,使每个学生笔下的对象都是各异的、生动的,造型是丰富的,是很好地培养分析设计意识的课程。
(3)培养学生用抽象的概括、观察、提炼、夸张、整合等手法进行造型设计。设计绘画写生训练通过归纳总结、绘制的过程,舍弃琐碎的绘画语言,突出主题,培养化繁为简的设计意识;在写生训练中,注意画面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用设计思维把握构图、构色、构形,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如果写实写生是摄影的提升,那么设计绘画是写实绘画的提升,这一提升是意识上的提升,是将无意于画面的语言精简,将有力度的绘画语言强化,达到烘托主题、升华画面的目的。
3 通过设计绘画的训练培养设计意识在建筑设计当中的运用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功能,正常活动有70%都与视觉相关,人类的审美主要来源于视觉,画面效果好给人们的是感性的美,当我们面对丰富的造型和色彩的时候,总会找到情感的共鸣。作品的情感是感情与经验的结合。被人们誉为“冷抽象”代表蒙德里安所做的一些“色格子”设计及其形式受到现代许多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的青睐,用于其作品中;“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克里绘制的许多抽象的、充满想象的设计色彩作品,被运用到建筑设计和室内外装饰当中;法国的色彩大师朗克罗将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设计原理运用到建筑群设计的过程中,使形式单调的建筑群落由于色彩和造型的变化,赋予了设计的思维和灵性。意象性的造型设计写生训练是建筑造型设计的构形和构色的启示;设计的训练思维过程是对设计目标的艺术设计过程的完善。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抽象效果建筑充分表现了个人的主观和修养,让人看后过目不忘、惊叹不已。
设计素描不同于传统素描,它以培养实用美术师为目的,强调实践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设计院校只满足于对自然物象的描绘,或依赖于传统素描概念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对学生技能的学习有阻碍,同时也会抑制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国内一些美术院校,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设计专业都根据国外最新的教学经验,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对素描教学进行了改革。我校自建校以来,专业教师也不停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改革,以下便是笔者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参考了同行们的教学成果,在分析国际设计院校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设计院校出现的问题,尝试提出当代设计院校基础课程设计素描的教学方式。
1.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1)改变物象摆设方式
在传统素描中,我们习惯了一些物体的组合模式。传统的物体组合主要包括:关联性事物组合,体量类似物组合,高差异体量组合,质感差异组合等。为了打破这种组合,避免常规式的摆放方式,可以用悬挂、倒挂、垒积、包扎等多种形式进行随机性摆放,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物体选择,同时融入自己的思维和观念,使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教学互动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2)丰富学生的素描表现手法、工具、及材料
传统素描是用排线的方式表现。设计素描则可以“不择手段”表现自己需要的效果。设计素描应放弃传统素描只用一两种工具绘画的习惯,可选择多种工具媒介或结合各种有色纸张综合使用,寻求新颖别致的形式组合。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3)分解重组物象,获取新的视觉审美形象
施行这种教学方式是让学生知道,透视的准确并不是衡量画面美的唯一标准。可以对画面物体进行扭曲、平面化和夸张化甚至分解重组形象处理,改变固定思维的审美标准。
2.开发创造性思维
设计素描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传统素描教学很容易忽略设计的创造力,使素描局限于纯技术性的训练,学生得到技能训练的同时思维受到制约。设计师的创造力是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见解,设计师必须通过想象开拓设计思路,放开思维意识,因此思维意识与想象力对设计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抽象思维意识的培养
设计是实用美术的一个分支,必须与当今社会紧密联系,甚至要走在社会意识的前沿而引导审美、引导消费。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多变化的多元社会。由此必然产生更高更多的社会需求。抽象的设计和具象的设计相比而言更多地出现在现代社会中的是抽象设计,由此可以根据专业的差异,对学生从具象到抽象分阶段、有侧重、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使他们逐步摆脱表象、概念、模仿的束缚,获得感知的最大解放和主动。使学生的思路得到开阔,创造出新的表现形态。
4.材料媒介的综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