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通过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退壁垒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体育产业组织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大多数体育企业具有区域性特征,产业规模偏小,规模不经济;体育产业呈现出垄断与过度分散竞争并存的格局;属于高风险、高回报产业,产业进入壁垒较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产业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目标模式,提出了优化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结构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市场结构 对策
一、前言
当今世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全球经济增长明显趋缓,以及一些产业经济状况恶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总产值高达4000多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体育产业近年来发展明显加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体育体制正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体育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发展规模逐渐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影响日益显现。但对我国体育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的文献没有。因此,如何宏观管理我国体育产业,如何有效引导我国体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是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结构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二、市场结构的主要分析指标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进退壁垒的高低。综合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退壁垒这三方面的分析,就能大致地勾勒出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三个因素在不同市场上的特点,罗宾逊夫人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 。
(一)市场集中度
集中度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分额分布的一个指标,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常用的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有绝对集中度指标――行业集中度(CR)、相对集中度指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此外,还有试图以单一指数反映集中度的指标如赫芬达尔一赫希曼(HHI)、罗森布拉指数(Rosenbluth Index)等。本研究主要利用绝对集中度指标衡量体育产品市场集中度。市场绝对集中率又称CRn指数,在此用来表示体育市场垄断与集中度,它是指规模最大的前n位(n的取值取决于计算需要,通常n=4或8)体育企业的有关数值(如资产额、员工数、生产额、销售额、增加值等)占整个体育市场的份额。其计算公式是:
(二)产品差别化
所谓产品差别化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间替代的不完全性的状况。企业产品差别化的目的在于通过产品个性化获得顾客的认同和偏好,从而扩大其产品市场份额。产品差异是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也是一种非价格壁垒。产品差别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影响市场集中度;另一方面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三)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市场结构中与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并列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在关于市场结构的研究中,对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的分析,侧重于考察产业内已有企业的市场关系,反映的是市场中现实的竞争企业的数量和竞争强度。而对进人壁垒的分析,则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考察产业内已有企业与准备进入的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反映的是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进入壁垒是指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赚取超额利润时,能够阻止新厂商进入的那些因素,如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异、规模经济、政策法律、阻止进入策略行为等。进入壁垒的高低会影响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调整与变化。
三、体育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一)市场规模
随着体育产业资产重组的改革,我国体育产业集团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中体产业集团是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拥有职工1300人,其中管理人员237人,下设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中体健身集团和中体竞赛集团三大集团。主营业务涉及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无形资产经营业、体育用品业、体育旅游业、体育高科技业、体育广告业、体育房地产业、体育金融业等。
(二)市场集中度
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我国新兴的体育产业中,处在当之无愧的“国家队”的地位,它是我国体育产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其净资产总额在发行前为20769万元,发行后扩大为45844万元。但我国体育产业中的用品业和制造业的年营业额及制造业的总资产看,指标的CR8均小于40%,因此,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市场仍属于集中度低的竞争阶段,体育企业规模还比较小。相对而言于美国、英国等体育产业在千亿美元以上而言,我国体育产业集团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还需要较大力度的整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规模经济。
(三)进入壁垒
随着国家对于体育产业集团化改革力度的加大,目前,体育产业的进入壁垒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政策法律壁垒逐步降低。由于体育企业长期受体制束缚,市场意识、市场开发、经营效果都不太好。但随着近几年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方面的政策也越来越宽松,这有利于各体育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其次,在必要资本量方面也不存在较高的门槛。大多数体育产业在开办初期原始投入不够甚至根本就没有投入,长期依靠借贷和赞助维持作坊生产的体育产业在发展中更是捉襟见肘,资本实力有限,因此,对于新进体育产业不存在资本壁垒,但是随着近几年体育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集团的资本进入壁垒越来越高。
四、结论及建议
(一)加强我国体育产业集团化战略
我国体育产业经营起步晚,实力差,集中度低。走集团化发展道路优化体育产业组织结构应当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有利于尽快改变目前我国体育企业小而散、规模不济的状况。如中体产业集团股份公司的组建就极大地加强了行业的竞争力。
(二)调整品种结构,实施产品差异化行为
总体上看,我国的体育产业差异化,主要有两个方面。1.水平差异加大,从体育产业整体来看,我国平行的体育集团业务范围各不相同,已经很大程度上整合了体育市场及其体育产品,水平差异化逐步加大。2.垂直差异加大。从同一类型的体育集团中看,体育集团的经营从围绕内容生产的产业链向跨体育、跨行业的产业链扩张,垂直差异化逐步加大。因此,体育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尽快转变生产格局,依据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形成相互促进、特色互补的区域体育产业格局。
(三)进一步提高进入体育企业进入壁垒
体育企业除了少数几家大企业外,大多数企业无法形成绝对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多数企业的必要资本量也不大;同时,阻止进入行为要求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条件下为数不多的几家寡头垄断企业相互协调,制定统一的行业价格时才能奏效,采取驱逐竞争对手行为的企业则必须有承受低价格亏损的能力,因此体育产业集团中的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设置行为性进入障碍的条件。这些进入障碍依靠企业行为都难以形成,只能依靠政府限制在客观上形成某种进入障碍。
参考文献:
[1]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42.
[2] 杨公仆,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58-159.
[3] 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6.
1.1、 研究背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文娱产业步入高速增长的新时期。艺人经纪公司对于中国来说还属于新生事物,2002 年 10 月,《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文化部令第 25 号)正式实施,第一次允许在公司名称中使用经纪一词。艺人经纪此种全球通行的影视服务,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不可小觑。当今社会,绝大部分艺人无论个人或团体,素人出身或演艺院校毕业均签约于经纪公司或工作室,由专业团队培养、规划其演艺生涯并打理演艺业务,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如影视剧出演、舞台活动演出、唱片/单曲打造、节目主持、时尚走秀、广告代言、公益活动等等。
国泰君安在报告中表示,在经济放缓所引发的口红效应下,由于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以及新世代年轻人的娱乐消费偏好,未来高水准的全能型艺人在国内将供不应求,预计到 2020 年,内地艺人经纪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级,未来五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30%左右[1]。但与此同时,一方面,艺人市场青黄不接、艺人同质化严重、艺人与经纪公司纠纷等现象不断涌现;另一方面,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艺人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资本与媒介的策划包装下,艺人越来越呈现出商业产品与媒介品牌的特性。由此可见,如何运营、维护好艺人这一特殊产品,成为亟需切入研究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第一,挖掘艺人特殊属性,明确经纪公司艺人定位。目前娱乐消费市场上存在的艺人同质化严重、艺人转型失败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经纪公司对艺人特性的认知不够深入。本文把艺人视为一般商品和特殊媒介产品的结合,并分析其偶像特质,对艺人经纪公司培养与打造艺人、深入挖掘艺人潜质并进行市场定位及营销包装提供理论参考。
第二,为艺人经纪的具体运营提出针对性策略,促进艺人经纪行业良性发展。根据艺人经纪的人文性特质,分析艺人产品的生产策略;根据艺人经纪的经济、社会双重效益型,分析其市场管理策略;根据媒介生产与传播的品牌性,分析艺人经纪的品牌传播策略。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第一,本文综合运用跨学科分析,研究视角另辟蹊径,独具学理价值。在以往,艺人仅被视为艺术创作的主体从文学、戏剧学角度来研究,而本文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理论进行交叉分析,把艺人作为特殊的人、商品及媒介产品来思考,总结出艺人身份的多重属性,并通过挖掘艺人经纪的相应特性从而得出艺人经纪运营策略。此研究切入点独具新意,弥补了学术空缺;研究思路层层深入,具有理论深意。
第二,本文全篇论点与论据均紧贴时代,为现有艺人经纪理论提供及时的学理补充。由于社会及媒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艺人多重属性也越来越突出。而以往的学术研究往往过于陈旧,现有的研究又流于案例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逻辑。本文应恰好能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增添时代感并提供学理补充。
1.2.2.2、 实际意义。
本文所有案例及论证分析都基于实际、紧贴时代脉搏,故所得出的策略建议对企业、市场及社会良好可持续发展具备启示作用。从企业角度来看,据业界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国内会出现至少 3-5 家市值 200亿量级的专门型艺人经纪类的上市公司。随着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陆续推出泛娱乐战略、大文娱计划,华谊、光线等传统大型民营影视集团依旧坚守,艺人领域作为核心资源,即将成为必争战场。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艺人经纪的运营与管理,将成为企业杀出红海的制胜法宝。从市场角度来看,泛娱乐势不可挡,资本不断涌入,给市场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市场规制及行业规范的出台、对中国艺人经纪产业的合理引导势在必行。从社会角度来看,在新媒体语境下,艺人属性又产生许多新的变化,本文从新的角度去及时把握、分析变化,以期对中国文娱市场发展产生良好积极作用。
1.3、 文献综述。
根据作者文献检索和资料搜集的结果,艺人经纪的相关着作存在不多,尚未形成成熟理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艺人经纪的概念还未有明确定义,因其属于文化经纪范畴,主要服务对象是艺人,由此笔者参照文化经纪的概念,把艺人经纪定义为:在文娱市场为供求双方提供中介服务(居间、等)并收取佣金的行为,业务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影视剧出演、舞台活动演出、广告代言等。另外,针对明星、艺人、偶像、演员四个易混淆的概念,笔者参照较为成熟的日本娱乐圈的划分标准,作以下说明:明星更多时候是指代一种属性,演员、偶像、歌手、主持人有了名气的都可统称为明星,我们甚至还讲政界明星、体育明星等等;艺人指代一种职业,演员和偶像是艺人职业下依据工作内容细分的小职业。本文选取的艺人的研究范畴即广义上的娱乐工作者,包括且不限于演员、歌手等。
1.3.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艺人经纪产业起步较晚,相关学术着作也存在不多,国内学者的研究尚未形成专着。关于艺人经纪的概述可在文化经纪的相关专着里略见一二,如:颜海、彭桂芳、蒋冬青主编的《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中只在文化经纪职界一章中提到演艺经纪人,略述了演艺经纪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专业素质要求、认证制度、自律与行业管理。其他相关专着还有胡晓明、肖春晔编着的《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何衡主编的《经纪原理与实务》、蔡正鹤主编的《文化经纪人培训教程》、肖学文主编的《经纪人与文化市场》。笔者在中国知网及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上以艺人、明星及经纪等关键词进行交叉搜索,发现与艺人经纪相关的电子期刊共达 29 篇,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艺人经纪产业商业运行模式、艺人经纪公司经营管理模式、艺人营销推广策略、经纪人制及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
第一,关于艺人经纪产业商业运行模式的研究。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探讨艺人经纪产业商业运行的最优模式。贺朦的硕士论文《中国演艺经纪产业盈利模式研究》探讨了演艺经纪产业商业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特点,并详细剖析经纪公司和经纪个体的盈利模式。文章认为,目前我国演艺经纪公司盈利模式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运行机制不成熟;相应利润屏障未建立;完整产业链未形成,盈利模式单一[2]。邱乐乐的《民营影视企业价值链整合分析以华谊兄弟为例》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提出艺人经纪是民营影视企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业务之一,可与电影、电视剧业务协同发展。这有利于集团在价值链条上进行资源的配置优化、提高利用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李扬眉的《国内外艺人经纪业运作模式比较及探讨》对日韩、欧美、香港的艺人经纪模式进行了特点分析与比较,归纳出成熟艺人经纪行业的共同特点:产业链式运营,集团化背景;专业化程度较高;执业环境规范,行业法规完善。袁玥(2010 年)详细剖析美国娱乐经纪业四巨头,以中介视角切入,分析美国娱乐经纪公司的商业模式。在美国,由于娱乐业内的反垄断传统,经纪公司的独立性与中介性更为显着。陶陶的《浅析韩国娱乐经纪公司商业化运作模式以韩国 S.M. ENTERTAINMENT 公司为例》从流行文化的角度切入,从前期准备、产品制作、产品营销、后期盈利四个阶段探讨以 S.M.为代表的韩国娱乐经纪公司商业运作模式特点,通过对韩国流行文化商业化的分析,得出对中国经纪公司的启示。
第二,关于艺人经纪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
关于此方向的研究,学者们大多采用管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公司内部运营。王杉的《影视经纪公司运营模式研究》引入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理论,勾画出影视经纪公司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并分析其核心竞争力来源。文章把经纪公司的网络模式归纳为以下三种:纯经纪模式、联盟模式、一体化模式[3]。杨德玲发表的《明星制造: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以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为依据,认为明星产品的制造和价值创造契合产品生命周期规律:从市场导入、成长、成熟到衰退。文章创造性地提出明星四层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并为经纪公司有效维护与延长明星生命周期提出合理建议。崇袁的《娱乐经纪公司的品牌经营研究以 S.M. Entertainment 为例》从品牌角度入手,结合韩国娱乐经纪公司 S.M. Entertainment 的成功经验,提出打造娱乐经纪公司形象标签的重要性。文章认为娱乐经纪公司的经营不应止步于内容制造,应从艺人主导转向经纪公司品牌主导,实现品牌化经营转型。
第三,关于艺人营销推广策略的研究。
国内的明星包装及艺人推广策略还未形成成熟体系,学者们大多运用对比分析法,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成功经验给予内地艺人营销以启示。胡小奇的《中国内地明星包装与推广系统研究》旨在探索出一个适合当代中国大陆的中国明星包装与推广系统。文章基于内地明星包装推广现状,运用案例分析法、中外对比法,通过剖析喜天影视传媒实例及欧美明星制范式等研究明星的包装与推广系统。陈耀竹、胡如虹的《台湾经纪公司评选新艺人之研究》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在模糊环境下为台湾经纪公司构建了一套评选新艺人的模式。谢一冰(2012 年)运用案例分析法、中外对比法,通过对华谊兄弟的明星运作模式的剖析,探究适合我国电影产业的明星制体系。
第四,关于经纪人制及法律法规建设的研究。
此方面研究大多来自于法律方向的相关学者,专业性较高。张建凤(2010 年)通过分析美国创新艺人经纪公司成功经验,探索美国明星经纪人制度及其成功之处,对比我国的明星经纪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对完善我国明星经纪人制度的几点启示,如建立明星经纪人的培养与审核机制、加强明星经纪人法规建设等。唐燕蕾(2008 年)通过剖析我国内地现阶段的明星经纪人制,归纳出现存问题:经纪团队专业人才及职业素质的欠缺;行业协会或其他自律组织的缺位;经纪人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文章针对问题,提出了经纪人素质建设、自律组织建设、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于涛的《我国演艺经纪制度法律研究》从法律角度入手,对演艺经纪合同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如经纪合同的性质、生效要件、双方权利义务、解除方式等。文章针对演艺经纪合同中分成比例及合作期限不合理、双方权利及义务不对等等诸多乱象给出了对应指导意见:针对演艺纠纷的司法解释的出台、经纪合同的备案审查等等。
除此之外,笔者还搜索到一些实例调研及访谈整理,虽学术水平不高,但却存在不小的实际意义。赵宁宇、杨紫苏等人的《中国演艺经纪公司调研报告》通过对中视影业、拾捌文化、上海唐人、光线传媒、君为天美、唐德凤凰、荣信达、金英马、小马奔腾、华谊兄弟的实例研究,分析中国演艺经纪公司和演艺经纪人制度的积极意义及负面影响,并提出战略展望。李小虫的《纵论经纪 解析韩流与韩国 DR 公司中国艺人部经理沈凌对话》提出经济活动是一种市场活动,经纪活动中,需要把艺人身上被大众广泛接受认可的特点放大推广,进行市场化包装。张琛的《演艺经纪:
从个人价值到品牌价值》立足蒲剑教授与黄晓明工作室 CEO 黄斌的访谈。文章提出:品牌意识是演艺经纪业的基石;输出主流价值观是品牌运营的关键;人才储备是经纪团队成长的原动力。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于艺人经纪的研究积极性很高,一些领域的研究也较为深入,但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总体创新性不够;对艺人经纪公司的运营模式研究多停留于表面,并未挖掘其产业特性形成深入研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与中国学者对于艺人经纪产业的学术探究相比,以西方学者为代表的国外研究相对较早,但时至今日,还并未形成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系统性权威论着。当然,国外对艺人经纪产业的探究更加成熟与丰富,其中不乏一些深入性研究可为中国内地的艺人经纪产业提供理论补充及借鉴。外国学者关于艺人经纪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经纪人制度的研究。
从笔者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西方学者集中于对经纪人制度进行研究,他们大多以法律视角出发,分析艺人、经纪人、经理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探讨经纪人制度的发展完善。欧美等国的演艺经纪人又称为明星人,即在好莱坞,经纪人(明星人)担任着演员(明星)与制片人之间的桥梁作用。Slater.R.在其着作《好莱坞首席明星人》中,对头号经纪人 Michael Ovitz 及其领导下的 Creative ArtistsAgency(创新艺人经纪公司)做了深入分析及挖掘。在这之后,国内学者王贤清、万山对此着作进一步归纳整理,更系统的研究 CAA 模式及其发展,形成着作《好莱坞操盘手》。Koh Siok 和 Tian Wilson 研究经纪人、经理人与艺人间权利的约束与制衡,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过程中的博弈与冲突。此外,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与传播教授Janet Wasko 的学术巨着《How Hollywood Works》对好莱坞电影产业下的经纪人制度进行深入剖析。2015 年 JL Ordelinfont 在《Vniversitas》上发表的的学位论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演员及歌手的经纪合同为案例分析了相关法律制度。
第二,关于艺人经纪产业盈利模式的研究。
此方面的研究还未成体系,可零散见于一些经典的经济学专着中。关于盈利模式,国外的学术思想根源来自美国学者 Adrian J. Slywotzky 的《The Profit Zone:HowStrategic Business Design Will Lead You》,他提出利润区来自盈利要素间的匹配度,盈利模式即要素间的组合和匹配模式。奥地利经济学家 Kirzner 从市场信息的角度对产业盈利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Kirzner 认为企业家本质上是一种经纪人,他们担任着市场缔造者的职能,善于感知市场、捕捉机会、实现盈利。
第三,关于艺人经纪产业经营与管理的研究。
目前涉及到艺人经纪产业经营与管理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学者们多以某一艺人经纪公司或某一演艺行业出发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成果足够深入却不够系统。美国西北大学营销学教授 Philip Kotler 和艺术管理教育家 Scheff Joanne 的着作《Strategies forMarketing: the Performing Arts》探究了演艺产业的市场发展和营销管理策略。美国中田纳西州州立大学教授 Geoffrey Hull 在其着作《The Recording Industry》中将音像产业的发展置于经济及历史语境下阐释,对其战略运作、生产营销等做了细致剖析,总结出一套美国娱乐业的运营发展规律。此外还有《New Developments for J AudreyEllison International Artists Management》进行 J Audrey Ellison 的案例分析,研究经纪公司的内部运作管理。
第四,关于艺人经纪公司具体业务的研究。
此方面研究多为明星包装系统、艺人推广策略的分析阐释,实际应用价值较高,但学理性不够充分。陈江燕编译的《欧美:明星是这样经纪的》对美式明星经纪体系进行了关键词阐释及案例分析,文中阐释了包装、明星制、优胜劣汰等相关概念。通过对好莱坞演员及歌坛明星如玛丽莲梦露、猫王等的经典案例剖析,总结出偶像本人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其形象的生命力有多强才是最重要的的结论。
文中创造性的提出商业化社会包装概念,阐述明星包装的重要意义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这种本不应存在的虚幻弥补了处于无尽信息与人际沟通之间的真空地带,化为一种真实的存在。虚幻而华丽的包装使明星走向神坛,吸引大众目光并成为平凡现实生活的最佳代言人[4]。
综合上述,国外学界对于艺人经纪的研究范围更聚焦、研究内容更前沿。但与此同时,艺人经纪独立的理论基础尚未形成,且研究领域过于聚焦,宏观视野稍显不足。艺人、经纪人与经理人个体关系的特性并不能体现产业整体的运作规律;具体业务的探究也无法解释艺人经纪模式的形成、运营策略的发展。
目前来看,尽管国内外学者积极性很高,艺人经纪产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整体看来,理论深度及宏观视野仍显不足。经济全球化带动的文娱产业交流碰撞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外学者们还需进一步探究,互相学习借鉴,共同促进艺人经纪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交叉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收集有关艺人经纪内容的相关专着、期刊论文等相关文献;在对文献信息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取真实有价值的信息。交叉研究法:综合运用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大众消费心理等相关理论对艺人及艺人经纪特性做出归纳总结。比较分析法:在部分章节的研究中,通过对我国艺人经纪公司运营管理模式与韩国、日本、美国等的对比,分析运营管理手段的优缺点,为内地艺人经纪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意义。专家访谈法:通过与艺人经纪从业人员的访谈,了解艺人经纪行业前沿动态,保证数据真实性,验证资料准确性。
1.4.2、 研究内容。
本文正文研究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内地艺人经纪的实践分析:首先,笔者综合考虑我国法律法规、宏观政策的变化及行业内大事件,梳理出我国艺人经纪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归纳各时期特点:20 世纪 80 年代到 1994 年的艺人经纪雏形时期;1995-2004 十年间的传统艺人经纪时期;2005 年至今的艺人经纪再探索时期。其次,笔者针对艺人经纪产业现状梳理出六个发展困境,如专业化程度不够、传播渠道不便、利益分配不平衡等。
第二部分,基于艺人属性的艺人经纪特性理论分析:第一节综合运用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进行跨学科分析,对艺人的三重属性进行归纳界定。首先,是作为艺术创作主体和观照对象的艺人。笔者从物质、精神、技能三个层面来分析解读,包括艺人的外貌审美审异、人品道德等榜样对照、艺术表现再现水平。其次,是作为商业产品的艺人,他们拥有一般商品的四个特性:符合观众的消费口味与需求;可以规模化、模式化生产与再生产;遵循市场规律,在市场上交换价值;通过消费实现价值。最后是作为媒介产品的艺人。媒介产品具有四种功能,即监视环境功能、协调关系功能、传递遗产功能、提供娱乐功能[5]。作为媒介产品的艺人更多功能体现在娱乐产品及其服务上。这种娱乐功能的实现,一方面以媒介加以传播的样式得以呈现,另一方面以影视产品创作得以实现。作为信息源的艺人:携带当下大众文化的讯息,体现社会性;作为传播主体媒介公司产品的艺人: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加以策划、包装、生产,体现商业性;媒介传播过程中的艺人:要经历符号化编码、解码过程;作为媒介受众接收、读解的艺人:既有影视产品议程规定的客观性,也有被观众主体各自读解的主观性。第二节运用所得出的艺人特性分析艺人经纪三重特性。一是经纪公司以人为产品的人文性;二是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的双效益性;三是媒介生产与传播的品牌性。
第三部分,把所得出的艺人特性及艺人经纪特性应用于艺人经纪运营策略中,从产品生产策略、市场管理策略、品牌传播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最后结论。
1.5、 研究特色及创新。
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三:
第一,本文结合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进行跨学科分析,把艺人当作特殊的媒介产品来思考,得出艺人经纪的独特属性。再根据艺人特性及艺人经纪的特性,得出艺人经纪运营管理的对应策略。整体研究思路如层层剥笋,逐渐深入。
一、旅游管理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思考与定位
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是具体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管理工作,培养目标主要是会记账、算账、报账以及用账的会计专业人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组织的会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一般从事非会计专业的其他管理工作,就业方向是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交通等旅游组织各职能管理部门。从就业方向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目标主要是各类旅游单位的管理部门,由于这些岗位的工作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因而他们需要懂得会计信息的产生程序和会计信息的基本经济含义,但不需要他们记账、算账。从学习能力上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并不全面,加之学习本专业知识需耗用大量的精力,他们并无足够的能力来系统学习会计知识。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实务,即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计信息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还要学会如何进行财务分析,如何为组织决策获取必要的会计信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特有的思维方式,注重会计信息的获取、会计知识和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学会如何把会计作为一种经营工具,运用会计信息做出生产、营销、投资、融资或其他商业决策,从而改善和推进旅游组织的管理工作。
二、旅游管理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及专业方向本科教育开设了《会计学基础》课程,一般每周3~4学时,授课16~l8周,总课时48~72学时,教材种类较多,但目前全国基础会计同类教材多以工商业经营业务为背景,缺少以旅游行业经营业务为背景来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教材,能使基础课程与后续的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程密切衔接的优秀教材更少。主要代表有赵锦爱主编的《旅游企业会计基础教程》(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和李亚利主编的《旅游会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等。教学内容涉及会计学的基本问题,阐明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其主要内容包括填制和审核凭证、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其特点是以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点会计理论及会计实务为解析对象,注重旅游行业会计教材内容与旅游企业财会工作实务相结合。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理论、实验、习题等方式组织教学,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建有会计模拟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学设施,实验课及部分理论课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教材上没有实践教学部分,但大多数学校都有实训内容,对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大有益处。旅游管理专业会计教学中更应该注意与旅游管理专业的结合,对会计概念原理的教学要紧密地联系旅游行业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与专业相联系。
三、旅游管理专业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旅游管理专业会计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不同特色及侧重点考虑不够,直接硬性嫁接会计专业的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讲授内容偏理论、轻实践。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会计课程虽然包括旅游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等内容,但由于专业教学学时的限制,许多教师把旅游基础会计讲得过多过细,对财务会计按现有内容体系讲也很难讲得清楚明白,基本没有涉及管理会计、审计等课程的相关内容。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课时有限,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业务的账务处理技术,不采用案例教学或偶尔采用小的、单一的独立案例,案例的综合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会计基础教学内容类比为旅游行业一系列相关实务,以会计专业术语来表达旅游行业组织对会计交易或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缺乏会计循环各步骤间的紧密衔接。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法,理论性较强,学生学完后知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处理。会计理论教学与旅游行业会计实务内在逻辑性差,前后衔接、融会贯通关注不够。
(二)教学方法单一。
会计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注重知识传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大多高等教师虽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教师的教案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而是要利用多媒体能够处理图、文、声、像的优点,营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通过各种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印象。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还不充分。
四、旅游管理专业会计讲授方法
(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会计教学应当改变传统的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内容将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训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图解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会取得满意的效果。多媒体手段能形象直观地表达相关的教学,例如将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等呈现在屏幕上,形象直观,图文声并茂能让学生记忆更深刻。
(二)实训案例教学。
21世纪,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们面临的将是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一方面,工商管理教育同其他普通产品一样需要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近年来,国外教育机构利用联合办学、远程教育等模式纷纷来抢占我国的教育市场,教育产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工商管理教育沿着国际化发展趋势进行教育改革。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提高了企业管理人才的标准,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可见,根据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进行管理教育改革既是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工商管理教育生存发展的需要。
1经济全球化趋势对管理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涉及面广而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行发展,投融资渠道和领域多元化;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企业生存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沉着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育能审时度势,以市场需求为基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应该在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加以体现,因此,在转变教育理念、培养理念的同时,首先需要根据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管理教育教学的改革。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管理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和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相融合。
2.5工商管理教育评价的国际性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的发展趋势、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促进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健全和促进办学方向的市场化需求。
3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
3.1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员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2)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3)通用电脑技术和统计方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4)国际案例和国际前沿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或对国际前沿性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中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外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法则法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除本科教学外,MBA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将MBA的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大类:即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决策科学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操作管理类课程。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包含在决策科学类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决策科学课程(见表1),财经和管理会计课程包含在会计类中,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会计类课程,生产管理和供应链课程包含在操作类课程中,100%的学校要求MBA的学生必修该类课程。可见从课程的设计上来看,MBA教学应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下技能:(1)信息技术与分析技能;(2)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技能;(3)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2)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灵活选择所需的数据分析工具课。因此,在MBA教育中为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不同于本科教学的立足于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既国际化又适合我国生源状况的教材,必修中设选修,即同一大类中设置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做出选择。#p#分页标题#e#
3.2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逐步提升,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国际化管理人才是每个工商管理教育者追逐的目标,而实现该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有一支知识过硬、技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其次,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新知识的迅速发展,开发一些能展示给学生交叉学科间的关键联系和多学科视野的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从而相应要求具备多种知识技能的师资力量。国际上对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普遍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博士学位;第二要有研究成果;第三要有综合实际能力,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庄正民教授认为,台大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团队拥有其他大学管理学院不具备的三个特点:(1)师资队伍除管理或商业专长之外,还需具备涉及经济学、心理学、数理研究、工程领域等专长的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通才管理人才;(2)师资队伍中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素材,另一方面能为学校与企业界、政界的互动牵线搭桥;(3)师资队伍要求来源多样化,聘请教授时不偏重特定地区、特定学术机构、特定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台湾各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多出自于北美大学商学院,近年来台大开始注重到欧洲或日本招聘教授,以资互补。
根据国际师资队伍的构建经验,结合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培养趋势,组建一支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进吸收具有国际管理经验或国外知名管理学院的学者,借助于国际师资力量引入先进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2)派教师到知名企业或国外进修。派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有助于积累实际管理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到国外进修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将国际化的管理知识引进来。(3)鼓励教师跨领域开展研究或撰写论文,以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的教师。(4)实行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时不偏重于任何地区和任何机构,以实现不同学术机构知识结构体系的互补,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另一方面,根据课程设置体系,引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高级人才,以实现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和交叉。
3.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掌握独立获取知识,自己处理和获取信息,并运用科学方法去适应社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为此,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移,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控制学习环境,鼓动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从而逐步引导教学方法从系统讲授向边学边用转移,教学环境从课堂向真实的工作环境转移。
3.4建立国际化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目前国内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教育部组织的高校评估,二是一些机构根据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对高校的排名,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对高校工商管理教育的专门评价。工商管理教育要走得远,走得快,还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评价体系可借鉴国外经验,根据管理教育在市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市场化程度,在教育体系中的自身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教育绩效水平等方面建立多元化的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工商管理教育的改进和提升。
二、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市场结构:是垄断还是竞争
所谓市场结构,是指在特定市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和竞争程度,并对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描述市场结构的指标很多,本文考虑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进入壁垒等。
表1近年来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市场集中度(%)
附图
数据来源:根据FIBV网站(world-)年度数据中公布的1999年57家,2000家53家,2001年51家国际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度量市场结构的主要指标,反映了特定市场内企业对产品的垄断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市场势力。近年来随着金融管制政策的放松,各证券交易所均以产品结构多元化为战略重点,以“金融超市”为目标,不断拓展自身的产品线深度和宽度。但从交易所的产品特性来看,上市服务和交易服务是其最本源的业务,2001年这两项业务收入分别占FIBV总收入的15.6%和37.2%,是交易所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因此,我们在计算市场集中度时仅考虑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业务和交易业务,并在交易业务中,根据重要程度选取股票及基金交易、债券交易作为代表性指标(注:2001年,交易所提供的证券品种仍以股票和债券为主,有这两种产品的交易所家数分别占FIBV会员总数的96%和83%,其他品种依次为认股权证(75%)、期货(59%),期权(58%)、投资基金(50%)、ETFs(38%)见陈路编译:“全球交易所组织与财务结构变迁”,《深交所》,2003年1月号。)。由于FIBV会员涵盖的证券市值占全球证券总市值的97%(注:FIBV(1998),FIBVFactBook1998.),我们在计算中以FIBV会员的总市值代替全球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这可能会略微高估当前的市场集中度,但影响不大。
对照贝恩对美国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标准(注:贝恩将市场集中度分为6重类型:CR4的市场占用率75%以上为极高寡占型;65%~75%为高度集中寡占型;50%~65%为中(上)集中寡占型;35%~50%为中(下)集中寡占型;30%~35%为低集中寡子型;30%以下为原子型。见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7页。),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市场集中度指标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从上市公司来看,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市场集中度偏低,属于低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而上市公司市值呈现出高度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第二,从交易业务来看,交易所的股票及基金交易业务呈高度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债券交易业务呈中(上)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第三,国际证券交易所明显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但在全球竞争的压力下,近年来垄断程度有所下降。
2.网络外部性、规模经济与进入壁垒
网络外部性是网络系统共有的基本特征之一(张铭洪等,2002)。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具有通讯网络的一般特性,并且证券交易所的流动性和吸引力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可以是直接的,效用因用户的增加而增加,也可以是间接的,效用因用户数目增加而导致更多的互补产品供给而增加。证券交易所的网络外部性来源于上市公司、投资者和中介机构(交易商、经纪商、信息服务商)三个层面。从企业角度来看,它们会自然地选择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投资者买卖活跃和中介机构能提供高品质服务的交易所挂牌上市;从投资者角度而言,随着组合多元化和风险管理活动的日益发展,投资者显然更乐意选择金融产品齐全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活动,同时,投资者也自然青睐投资者数量众多、流动性高的市场;对中介机构来说,其自然愿意在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投资者交易活跃的交易所提供服务。
交易所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往往意味着边际收益递增,并使交易所自身能够产生一种局部反馈的自我增强机制,这种机制就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弱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我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马尔卡马克(M.Malkamaki)在2000年对FIBV的45家会员交易所进行的实证分析也表明:交易处理的规模经济性是一个递增函数,证券交易所的规模越大,规模经济程度就越高(施东晖,2001)。
从交易所的规模经济性来看,抢得先机的交易所具有压倒性的成本优势,构成交易所行业的进入壁垒。但随着电子交易系统的广泛采用,新的竞争者具有更低的运作成本,由此使交易所行业的进入壁垒降低,并使之成为自由进入的行业和完全可竞争的市场。网络外部性、规模经济和低进入壁垒对消费者的需求、交易所收益变化和市场均衡的影响是其经济影响中最基本的一部分,这些方面的变化将引起诸如交易服务定价、交易所市场结构、交易所竞争战略等方面的新变化,进而带来市场运行的整体变迁。
3.垄断与竞争:本地化与全球化的共生
传统的证券交易所是一个高度分割的行业,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市场分割。在大多数国家或地区,交易产品被分为现货和衍生品两大类,现货交易一般在股票交易所进行,而衍生品交易通常在期货、期权交易所进行;二是地区分割。在一个国家有多个交易所时,市场无疑是分割的。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交易所,从全球范围看,市场也是高度分割的;三是交易过程的分割。交易过程通常包括下单、撮合、结算等几个环节,而传统上,这几个环节之间是完全割裂的;下单一般通过经纪商进行,撮合在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内进行,结算则通过银行、结算所等机构进行。这种市场分割使交易所依托本地市场,成为自然的垄断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证券交易并不需要诸如场地、交易大厅、会员等传统的外部条件,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来临又消除了证券交易所提供业务的地域界限。这些因素对交易所的自然垄断地位构成了挑战,交易所正经历着从自然垄断到竞争的变革,在国际市场上也越来越以竞争者的面目出现。
证券市场作为一个买方市场,使得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在市场的卖方之间进行。卖方市场的竞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同类证券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即证券交易所相互竞争交易服务的购买者,包括竞争上市资源、竞争投资者等,这是全球化时代交易所竞争的核心;二是证券交易所与交易商、经纪商之间的竞争,即经纪商、交易商与证券交易所提供交易服务,抢占传统上属于证券交易所的业务领域;三是交易所和其他交易系统之间的竞争,即另类交易系统(ATS)(注:另类交易系统(ATS)泛指传统交易所以外的各种交易与撮合系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另类交易系统定义为:证券交易所或证券商协会以外,不经过SEC登记注册,却能自动集中、显示、撮合或交叉执行证券交易的电子系统。见《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践》(刘逖,2002)。施东晖(2001)指出,从运作形式看,ATS包括以Tradpoint为代表的专用交易系统(PTS)、以Point为代表的交叉盘系统、以Instinet、Island等为代表的电子通讯网络(ECN)、以及以E—Cross—Net为代表的机构内部对盘系统等。)等新竞争者凭借“免费搭车”的成本优势和更低的运作成本,使交易所面临着替代威胁,迫使传统交易所大量投资于交易系统改造并强化跨国市场间的联系。
竞争使全球各主要证券市场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交易所传统的地理位置上的优越地位正在下降。但不可否认,竞争并没有撼动交易所的本地的垄断优势,至少在目前是如此。因此,国际证券交易所既是本地市场上的垄断者,又是全球市场上的竞争者,形成基于本地化和全球化战略的垄断与竞争共生的市场结构。
三、整合、差别化竞争与业间合作
交易所之间的整合在20世纪始终没有停止过。进入90年代中后期,交易所之间出现了新一轮的合并与整合风潮,表现在:第一,国内交易所的横向(各交易所之间)合并。如美国场外交易系统NASDAQ与美国证券交易所合并成为NASDAQ-AMEX公司(1998);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蒙特利尔证券交易所、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和阿尔伯特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合并重组(1999);大阪证券交易所合并京都证券交易所(2001)等。第二,国内交易所纵向(现货市场与衍生品市场、交易市场与结算公司之间)合并。如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德国期货交易所、德国清算公司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证券交易(1994);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和瑞典衍生品交易所合并(1998);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和国际金融交易所合并(1999),伦敦证券交易所、伦敦清算所和Crest公司的合并(2001)等。第三,国际间的横向整合。如德国期货交易所和瑞士期权交易所及金融期货交易所合并成立欧洲期货交易所(1997);伦敦证券交易所与德意志证券交易所合并成立国际证券交易所(2000)等。目前,还没有出现跨国交易所之间的敌意并购案例。(注:2000年8月,OM集团提出以每股价值20英磅的OM集团新股和7英镑现金收购每股伦敦证券交易所股票,但由于遭到伦敦证券交易所董事会的拒绝而没有成功。)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行为是由市场结构决定的。在垄断与竞争共生的市场结构下,交易所之间整合是在新的竞争压力下,最大限度地追求网络外部性和规模经济效应。而网络外部性对产品差别化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在局部均衡中,网络外部性会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汪淼军等,2003)。并从结果来看,交易所之间的整合突破了地理位置、上市资源、消费群体、交易产品、交易过程、交易机制、时间间隔等的限制,形成交易所建立在差别化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和NASDAQ市场,以不同市场定位等差别化竞争手段在国际市场上的角逐。
交易所之间的整合与差别化竞争并不排除业间合作,合作也是竞争的手段。国际证券交易所的跨国业间合作通常有四种形式:一是建立合资企业,如NASDAQ、日本软银与大阪证券交易所三方合资在日本成立新的交易所(2000);二是共同上市,如NASDAQ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组成策略性联盟(1999),提供双方上市服务;三是构建共同交易平台,如斯德哥尔摩交易所和哥本哈根交易所建立北欧交易所联盟(1999),提供双边上市服务;三是构建共同交易平台,如斯德哥尔摩交易所和哥本哈根交易所建立北欧交易所联盟(1999),以斯德哥尔摩交易所的SAX系统为基础构建单一交易平台;四是共同进入系统,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与阿姆斯特丹等10个世界主要证券交易所以共同进入的形式,设立24小时全球证券交易市场(2000)等。
通过整合、差别化竞争与业间合作,交易所一方面试图强化其在本地的垄断地位,提高对本地市场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把业务触角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充分发挥其规模经济性,增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四、交易成本、运作效率与盈利能力
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化交易系统的采用对交易所的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是交易所从垄断走向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在前文已有所涉及。在本质上,电子化交易反映了技术对人力的替代,以及在竞争压力下证券交易所对更低成本的不断追求。
从制度层面来理解,电子化交易事实上包含三层涵义:一是交易组织形式从大厅交易到电子化交易的变迁,这种变迁扩展了交易系统的市场接入能力,降低了证券交易所的运作、维护以及沉没成本;二是为市场覆盖能力的拓展提供了技术制度基础。很多交易所通过引入远程交易会员、系统联网等手段延伸交易系统,以实现无时差、全天候的连续交易和低成本扩张;三是交易制度由做市商机制转到竞价机制,通过速度快、透明度高的电子竞价交易制度的采用,对投资者的买卖指令直接进行“多边撮合”,从而绕过做市商而节省了隐易成本。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衡量市场绩效的诸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效率指标和利润指标。交易成本降低一方面通过提高证券市场运作效率(注:从交易所层面来理解,运作效率是指投资者能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快速、方便地执行交易。运作效率代表了证券交易市场运作质量的高低,反应了交易所的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效率,是衡量交易所市场绩效的基石。),进而使交易所行业的市场绩效提高,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交易所的盈利能力。2001年,FIBV会员平均固定成本占总收入比率为58%,平均利润率为18%,仍处于高利润率的行业。这一高额利润的存在一方面反映出在全球竞争的态势中,交易所具有低成本持续扩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交易所仍具有较高程度的垄断性,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与前面的分析结论也是吻合的。同时,上市交易所的平均固定成本占总收入比率为50%,平均利润率为32%,说明交易所的盈利导向性在总体上是成功的。
五、启示与展望:竞争理念下的市场层次化
从国际证券交易所的产业组织特性的演变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交易所的功能定位、发展理念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体系结构,关系到交易所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进而影响整个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水平和效率。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了人为分割下高度集中的两种体制。由于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的市场定位和运作规则完全相同,不具有业务、功能和分工的层次性,导致了高度垄断与业务趋同化竞争的市场格局,并进一步损害了交易所的运作效率,弱化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国际证券交易所市场结构变革和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的证券交易所正面临着体制变迁和迎接竞争的双重挑战。
从增强竞争性的角度来看,我国交易所的变革首要的是建立起互有分工、功能互补、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形成差别化竞争的市场格局,这就需要对两所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理论界通常的看法是对两所重新定位和分工,将上交所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主板市场,集中A股、B股、基金、国债、可转换债券及国债回购的交易;深交所成为创业板市场,等。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将深交所的创业板市场与香港的创业板市场合并;上交所与香港新交所之间,可考虑通过共同上市、构建共同交易平台的方式加强业间合作;对沪、深两地交易所进行公司化改革,在此基础上推动市场间交易系统的建设;加强与国际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合作,形成各种方式、各种层次上的交易所联盟;由此形成三个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功能互补、相互竞争的统一市场体系,更大程度上参与全球竞争。
【参考文献】
①屠光绍,1999:《证券交易所:现实与挑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②施东晖,2001:《证券交易所竞争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③杨公朴、夏大慰,1998:《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④刘逖,2002:《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⑤张铭洪、陈蓉,2002:《网络外部性问题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第2期。
⑥汪淼军、励斌,2003:《网络外部性、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经济学》,第2卷第2期。
⑦张霓,2001:《百年证券交易所:改革、发展及启示》,《国际金融研究》第12期。
⑧陈路编译,2003:《全球交易所组织与财务结构变迁》,深圳证券交易所,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