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教育案例

儿童教育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教育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教育案例

儿童教育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幼教;安全;教育人类学;城乡比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06-06

一、问题的提出:如何解读农村幼儿独自上幼儿园现象

对于城里人来说,幼儿上幼儿园要接送,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接送,而是怎样接送才不会与上下班时间冲突,谁来接送等问题。但我们在中国某农村地区一所幼儿园开展教育人类学研究时无意中发现,一些农村学前儿童在没有成人陪伴的情况下,常常独自或与其他儿童结伴往返于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跟大多数不熟悉农村生活、不了解农村幼儿教育的“局外人”一样,作为研究者,我们观察到这种现象后,最初的反应是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以让这么年幼的孩子(3~5岁)独自上幼儿园和回家呢?

虽说农村的自然环境不像城市那么复杂,可再自然的环境,对年幼儿童来说也充满了危险。比如,爬坡上坎摔跟头,玩水掉到水里,过马路避让车辆等。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农村家长难道真的不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吗?城乡幼教工作者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在不同的看法背后反映出怎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问题?对这一现象的解读,能否为幼教工作带来些许有价值的启示?

二、研究方法:多重话语人类学

现代人类学重视对多个地点、多层话语的研究。任何一种文化内部,并不是自成一体、井然有序,而是充满了随机性、变化、矛盾冲突与不和谐的。对同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当事者有不同的解释。而这些解释本身又受到地域、政治、权力、阶级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多重话语的人类学研究方法(Multi-vocal Ethnographv),力图展示中国幼教工作者对家长(是否)接送幼儿上幼儿园这一现象存在的多种看法,并探讨这些看法背后的问题。同时,我们借鉴1989年美国教育人类学者托宾(Tobin)等人比较中、日、美三国幼儿园教育的研究方法,也采用了以录像为媒介的视觉人类学研究方法(Visual Ethnographv)。在组织小组讨论前,我们制作了一个约20分钟的录像。在录像中,我们尽量记录中国西南山区某农村幼儿园(化名“长江幼儿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如幼儿来园和回家、集体教学和自由游戏、点心和用餐、午休和人厕等。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并不是录像本身,而是不同观众(个人或群体)对录像的反应,即人们在观看录像后的所思所想和言论。这有些类似于心理学研究中的“投射技术”,研究者研究的问题是被试对刺激物作出的联想,而非刺激物本身。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以下步骤收集访谈数据:首先,我们把录像播放给“局内人”(即被拍摄的长江幼儿园的教师和园长)观看,并针对录像中涉及的教育问题征求她们的看法。然后,我们把录像播放给其他群体观看。这些群体包括其他幼儿园的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师范大学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师以及有学前子女的家长。从地域分布上看,本文收集的访谈数据主要来自重庆(郊区)、成都(郊区和市区)、贵州(农村)、上海(市区)。看完录像后,研究者对观众进行访谈。大部分观众在观看录像的同时就会评论或指出录像中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个别观众还会要求暂停录像播放,以便进行点评。

幼儿独自上幼儿园这一现象所引发的讨论主要涉及幼儿教育机构中儿童的安全问题。我们期望来自“局内人”和作为“局外人”的其他群体对这一现象的不同解释和看法不仅能加深人们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理解,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城市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进行反思。

三、研究发现:大家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

(一)第一反应:安全上要改进

当我们把在长江幼儿园拍摄的录像放给城市幼教工作者看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认为该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存在“安全隐患”“不太安全”。幼儿园教师在看到幼儿早上独自来园、下午独自离园以及园外活动等情景时,常会发出“哇”的惊呼声,或不断摇头、做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或与周围的人窃窃私语。观看录像后,老师们首先提及的内容通常也与安全问题有关。

我们必须再次强调,观众的兴趣点、担心和讨论与其说反映了录像中所拍摄幼儿的生存状态本身,不如说反映了观众自己对录像中情景的理解。换句话说,当城市幼教工作者在观看录像过程中流露出对长江幼儿园幼儿独自上幼儿园和独自回家这一现象的惊讶时,我们并不能由此得出该现象本身有多么不同寻常这样的结论。作为研究者,我们希望探讨的是:观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他们的言谈揭示了哪些与他们自身的儿童观、教育观有关的东西?对于长江幼儿园是否确实存在“安全隐患”这一问题,本研究无法作出实证性的回答。我们更关心的是,在长江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眼里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为什么在不少局外人的眼中却那么不可思议呢?

(二)城乡比较:农村这样是可以的,城里肯定不行

尽管觉得幼儿独自上幼儿园、回家存在安全隐患,但很多观看了该录像的城乡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对录像所呈现的相关场景还是表示可以理解。其主要理由是:农村幼儿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允许幼儿独自上幼儿园。比如,农村的自然环境单一,不像城市那样复杂;在农村步行比在城市安全,车辆不多,车速也不快,很多乡间小路根本就不通车:农村的社会风气比较淳朴,鲜有恶意拐骗、绑架幼儿等事件发生;农村邻里之间交往多,不同家庭不同年龄的孩子常在一起玩耍,孩子们可以结伴上幼儿园和回家,等等。

虽然我们见到有的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也会出于对幼儿安全的担心,强制家长每天按时接送,遇到实在不愿接送孩子的家长,还要求他们跟幼儿园签订安全责任书,但发生在我们拍摄的长江幼儿园中的现象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绝非个别。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农村家长对孩子是否需要接送有自己的判断。家长作出这种判断通常是综合了当地的各种因素(如觉得孩子不会出现太大的安全问题),但也可能仅仅是依据某一个因素(路太远,无人、无时间接送等),或者根本就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

在被问及为什么这里的孩子大多自己上幼

儿园和回家时,长江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回答说:“没有必要要求家长来接送。”再细细追问,教师们告诉我们,一直以来当地的风俗就是这样,上幼儿园的孩子跟上中小学的孩子一起上学、放学,走的也是同一条路(因为幼儿园就在中小学旁边),至今未出过安全事故。孩子们成群结队,每天都这样走,对路况越来越熟悉,家长就觉得没有必要天天接送。那些住家离幼儿园近些的,孩子就在家长眼皮底下,一般不存在走丢的问题;那些住家远的,家长对孩子从幼儿园步行回家要花多少时间心中有数,如果超过了时间,他们会派人出去找。农村这种稳定的、鲜有变化的生活,也间接地保障了孩子独自上幼儿园、回家时的安全。

农村居民彼此之间比较熟悉,即使有什么异常问题发生,也能得到及时处理。在我们调查期间,就曾发生过住家远的幼儿未按时回家的事件。孩子的奶奶出来找(因父母亲均在外地打工),一路上没找到,最后在镇上找到了园长(教师和园长都住在幼儿园里,家长们都认识她们),园长帮忙打了几个电话,最后证实孩子是跑到同学家去玩了。

我们在四川甘孜州丹巴县某村做田野研究(另一研究)时与当地学前儿童家长的交流也证实了前面被访者提出的部分假设。一长者在被问及如果孙女上学前班是不是要接送时表示,第一次报名时要送去,但那以后就不会接送了。孩子自己走到学校没有问题,而且即使有问题,这种走路(走各种各样的路,复杂的路)的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所以没有必要接送。

一些观众指出,这种现象出现在农村是可以理解的,但城里肯定不行,因为城市“情况复杂”“安全问题多得多”。学前儿童独自上幼儿园的现象难道真的仅仅出现在中国农村地区吗?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我们发现好几位教师不约而同地提到,即使在城市里,学前儿童自己上幼儿园和回家,也曾经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三)时代变迁:我们小时候,哪个来接送嘛

这个录像似乎总能勾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人们总是倾向于说,“我们小时候……”“我想起……”似乎眼前的录像,讲的就是多年前年幼的自己。

我看了这个,其实没有想到现在的幼儿园,而是想到我小的时候上过的幼儿园,当时的情况跟这个差不多。[s老师,成都市区,青年]

我们那个年代,小时候,哪个来接送嘛!点点儿大的娃娃,放心地在那里耍……乡坝头,啥子都做过了……但是我觉得我小的时候,真的是无所谓。[z园长,成都市区,中年]

录像让受访者联想起的不光是他们的童年时光,还有他们对以前工作的回忆。特别是对教龄长一些的教师来说,录像里所呈现的,让他们联想起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前刚参加工作时幼儿园接送孩子的一些情景。

(谈到上世纪60年代的接送)早上都是家长把娃娃统一送幼儿园来,放学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集体送……我们分两路,出了幼儿园,一路往左边走,一路往右边走,送过大口子,然后儿童就自己走了。[c老师,成都市区]

受访者的回忆逐渐向我们展现出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接送幼儿这一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发生变化,如何越来越受到大众(包括家长、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的重视。

以前都是这样的(指下午离园时教师集体送过大口子,家长不来接),期间好像也是这样的,后来就发生变化了。[C老师]

我们小时候上幼儿园也一样,路很远,可能要走二十多分钟,只有一条路,还要过一条大河。老师就是跟我们一起走过去走过来,从来没有出过安全问题,觉得很正常。那个时候可能相对现在(安全事故)还是要出得少一些。这个地方(指录像拍摄地)也是这种情况。[S老师]

(现在)肯定是越来越严,越来越重视。我们从开始随随便便接送,到后来委托,到用指纹打卡机……原来都没有这么严……最近这两三年,不一样了,我们就要核对(指来接送的人),要签委托书,要给父母打电话,必须核对了,才能让其他人接走幼儿,越来越严了。[z园长]

三位教师的回忆涉及不同的年代。c老师提及的应该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情,S老师提及的是上世纪80年代前期的事情,而z园长提及的则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

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九条指出,“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防护制度,严禁在幼儿园内设置威胁幼儿安全的危险建筑物和设施,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教具、玩具”,未提到“接送”问题。2006年由教育部、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指出,“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制度,不得将晚离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幼儿交与无关人员”,对“接送”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四)追本溯源:安全是紧箍咒

许多接受访谈的教师常常从谈论“接送”问题开始,最终会不可避免地谈到安全问题。园长说,老师也说,大家都说安全重要,安全压力大,很紧张,安全是紧箍咒。

现在安全的紧箍咒每时每刻都在制约着教师,一天下来没有出什么安全问题教师都要长舒一口气。这学期结束了,娃娃走了,没有出问题教师又要长舒一口气。[Y园长]

领导都在说,现在90%的责任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把那个安全紧箍咒念那么紧,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但是有些事故是避免不了的。[z老师,成都]

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受访者谈起对安全问题的感受时竟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同一个比喻:紧箍咒。应该说在当今中国幼教领域,用“紧箍咒”来形容安全问题对教师日常行为的制约是再传神不过了。无疑,直接受紧箍咒制约的人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间接地,紧箍咒也制约着幼儿园园长和其他相关行政管理人员、研究者、政策制定者等。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间接受制于紧箍咒的人,也扮演了念咒的唐僧的角色,对教师施加着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压力。但经念得最凶的,恐怕得算部分家长。家长对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儿童意外事故不分青红皂白的追究成为最令教师们头痛的事情。一旦家长开始“念咒”,教师和园长都会同时受到惩罚。安全的紧箍咒对教师和园长日常行为的影响之大是外人无法体会的。它让教师时刻警惕自己是否会因为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而受到惩罚。为了避免因为忽视安全问题带来的惩罚,教师们自然会小心翼翼地组织活动,尽量避免需要一点冒险精神或孩子有受伤可能性的活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五)对安全问题的反思:我觉得他们是幸福的

这种安全压力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直接表现在孩子身上。不少教师都提到,现在的孩子并不幸福,因为他们有很多东西都不能玩,有太多的限制。而录像里的幼儿园教师的安全压力并不大,孩子也更加开心。不少观众在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这种宽松氛围的赞赏。

我觉得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没有安全上的压力。像我在幼儿园就有这种感觉,非常担心娃娃的安全问题,可以说担心得不得了。但在录像中就看不到这点,我感觉他们在玩游戏、上课时很有活力,很大方……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出去都是手牵手。但我看他们出去那种状态,全部是自己走自己的,而且教师的感觉比较放松。[s老师]

接受访谈的教师普遍认为,在长江幼儿园的这种氛围下,农村幼儿在身体、动作、独立性、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显得比许多城市幼儿要好。教师们似乎也非常向往这种安全压力更小的、更宽松的环境。反之,如果幼儿园迫于安全压力而一味地“消极保育”,将会使孩子失去很多锻炼的机会。

这个(录像中的)幼儿园的娃娃可能比我们幼儿园的娃娃在动作发展上要更好一些……这不是我们每天让娃娃锻炼走步、跑步就能练出来的,真的是潜移默化的。[s老师]

看上去这个幼儿园的孩子性格方面发展得很好。[G园长,上海市区]

像我们这里的娃娃就应该再放手一点,不要太过分地保护了,还是要放手,要不然他们什么都不会。[Y老师]

你说奇怪不奇怪,孩子手牵手地出去有时还是会发生意外。我觉得安全问题不是说你小心翼翼,手拉着手就可以避免的……现在的娃娃就是成人包办太多。[s老师] 五、讨论与分析 当前,在中国的幼儿园教育领域,甚至整个基础教育领域,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教育方案如果存在安全问题,通常是要一票否决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出现一次安全问题,幼儿园所有其他工作都会连带着被否定;如果某班级中有一个孩子出了安全问题,且家长又“闹”到幼儿园的话,该班的带班教师的所有出色业绩将会被全部否定。这也许有其合理的一面。毕竟,儿童的人身安全应是教育机构中教育者必须首先加以重视的问题,如果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证,还从何谈儿童的发展?但本研究的目的不在于探讨怎样接送是安全的,什么样的活动安排是安全的,城市幼儿园应该如何接送,农村幼儿园又应该如何接送等问题,而是想要给读者展现一个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常教育现象所揭示出的,中国城乡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儿童人身安全问题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我们发现,幼儿园教师所面临的安全压力似乎与幼儿是否开心、愉快、幸福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幼儿园教师指出,今天这些孩子(大多指城里孩子)其实并不幸福,因为他们受到太多的限制,有太多的地方不能去,有太多的东西不能玩。而类似我们录像里所呈现的幼儿园,尽管幼儿在物质上较为贫乏,没有城里幼儿那么多的玩具、图书,但他们开心、愉快,对周围环境表现出热情与专注,这种状态令城市幼儿园教师、园长羡慕不已。

与各种很“先进”的教育理念相比,安全问题处在更为核心的位置,是不可触犯的底线,也是无形且时时刻刻制约着教师教育行为的紧箍咒。教师听了很多有关课程改革的讲座,看了很多优秀的课改案例,观察了不少的现场教学活动……然而,这些课改的“精神”遭遇安全事故时,就变得行不通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会调整他们的教育策略。比如,不开展某些活动,尽管这类活动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比如,园外参观,有身体碰撞的体育活动等);尽量减少某些活动(如户外活动,运动量较大的集体活动等);降低活动的挑战性。

教师们总是怕孩子出事(安全问题)。虽然教育改革提倡教师们要“尊重儿童”“信任儿童”,把儿童看作能自我建构知识的人,但在安全紧箍咒的作用下,渐渐地,教师们心目中真实的、无形中内化了(甚至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儿童形象却是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容易受伤、缺乏社会经验、没有应变能力的。在安全压力之下,教师们总是觉得这样也危险,那样也危险,孩子做事情时总是有些胆战心惊。于是,教师们开始不相信孩子,明显地低估孩子的能力。而这种低估和消极保护,又反过来导致孩子缺乏锻炼的机会,无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防范意识也得不到相应的发展。

儿童教育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动症;问题行为;矫正;认知

一、研究背景

1.问题提出

国内外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已经发展出一些有利于多动症儿童发展的教育干预方法。当前,教育者只能通过矫正多动症儿童的不良行为,训练其自控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正常交往、提高学习能力。

2.研究的理论观点

(1)多动症的概念

多动症是一种发展性的异常,主要特征是发展性的、不适当的不专心、多动和冲动,同时这些症状多会造成遵守规则困难或维持一定表现的困难。

多动症的主要表现是:活动过度;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任性冲动。

(2)教育干预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咨询、家长咨询、药物治疗。

二、个案资料

1.基本资料

鹏鹏(化名),男,11岁,智力正常,患有严重多动症,伴发品行障碍。

2.问题与成因分析

(1)问题表现

注意力分散,易兴奋冲动,易怒,易口出秽言,时常辱骂同学,甚至打架。不服用药物或药物未起效时,情况更甚。即使做游戏时也动个不停,注意转移,经反复提醒,能保持短暂的安静。有时会无故大笑,常扰乱别人的活动,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不能保持环境整洁。学习成绩不理想,主观上不愿学习,以说谎达到不完成或少完成作业的目的。

(2)成因分析

出生时呛羊水窒息,造成轻微脑损伤。父母离异,父亲再婚,母亲不探视鹏鹏,无联络。奶奶抚养过一段时间,后其父与奶奶在外地开厂,鹏鹏由姨婆抚养至今,导致鹏鹏对父母感情较单薄。家庭经济情况良好,对孩子物质方面无限满足,精神层面缺乏关注。鹏鹏从10岁开始吃药,后以“吃药”作为自己行为异常的借口,学习动机不强。

三、个案训练

1.训练的内容

鹏鹏在注意力集中、社会交往方面都存在严重障碍,需要通过训练、干预减少或消除他的问题行为。训练内容划分为:注意力的培养、人际交往。

2.训练的实施

(1)认知―行为治疗

①不良认知

当同学指出鹏鹏的不当行为时,鹏鹏认为是同学有意针对他或看不起他,继而用辱骂同学或打同学来发起反击。

②认知曲解

鹏鹏已经接受了一年左右的药物(利他林)治疗,但没有认识到吃药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自控,服药久了,便破罐子破摔。

③负性自动思维

将班中同学组建成团体,展开辩论,共同帮助鹏鹏改变负性思维。

(2)心理咨询

化解自卑,增加认同。

(3)家长咨询

(4)选择适当的强化物

粘纸、橡皮、五角星(物质材料奖励);看课外书的时间、休息(活动性强化);担任劳技课代表(标记性强化);肯定、鼓励(社会性强化)。

(5)设计与实施干预方案

①启发寻找不良认知。

②协助暴露认知曲解,并加以讨论、检验、合理推论。

③通过反复“诘难”改变负性自动思维。

④培养学习好习惯。

⑤故意干扰训练法。

⑥圈数字训练法。

⑦家长咨询。

四、分析与讨论

1.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认为控制多动、冲动、攻击的有效方法。本方法强调认知活动在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发生和转归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既采用各种认知矫正技术,又采用行为治疗技术,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性的、整体性的和时间短等特点。

2.训练过程

因为训练结合了鹏鹏的实际生活,没有与实际生活割裂,得以在真实场景中得到巩固,且采用了恰当的强化物,所以训练过程是按计划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是在训练过程中,鹏鹏的情况常有反复,相信持之以恒地训练,会取得更佳效果。

3.训练结果

本研究针对鹏鹏的实际情况以及突出的行为问题,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基本达到预期水平。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鹏鹏的行为会有反复,且训练内容不可能涉及鹏鹏所有的问题行为。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认知―行为治疗对消除注意力不集中小学儿童不良的认知有积极作用

(2)故意干扰训练法和圈数字训练法对培养注意力不集中小学儿童的注意力有积极作用

(3)应尽早对注意力不集中儿童进行矫正,训练过程保持循序渐进

2.建议

(1)个别化训练要有针对性

(2)要建立训练双方的信任关系

(3)取得家长配合

儿童教育案例范文第3篇

幼儿喜欢打人常常是由于对他人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没有学会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还有可能就是模仿家长的不良习惯。

二、案例背景

星星是名4岁多的小男生,他中班时转入我们班,原因是在原来的幼儿园,打遍了班里所有小朋友,被家长抗议后劝退。星星的家庭比较特殊,他是父母二婚后生的孩子。妈妈在初婚时有一个女儿,爸爸则没有孩子。在他出生前几个月,爸爸忽然得了严重的肝病生命垂危。在星星爷爷、奶奶的苦求下,妈妈生下了他。由于妈妈要照顾生病的爸爸和上中学的姐姐,他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每周末才见见父母。孩子奶奶是个脾气急躁的老人,爷爷又非常好性子,孩子从小在一边是纵容、一边是严厉中成长。由于孩子经常挨打,他也把自己的情绪宣泄方式定义为打人。星星长得高,运动能力特别好。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很强,是个很聪明的小帅哥。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不太爱说话,也不爱与人沟通,偏多动。个性很强,不怎么听老师的话。对于不感兴趣的活动,基本不参与,我行我素。

三、案例描述

观察实录一:一节语言课上,孩子们围成半圆,在跟我边学儿歌边做动作。说着做着,突然星星一巴掌打了旁边小朋友手一下,小男生吓得一愣,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观察实录二:区域活动中,星星在手工区用毛根摆毛毛虫。毛根放在桌面中间的筐子里,对面的小朋友拿了他想要的颜色,他一巴掌打了别人的手抢了过来。

观察实录三:户外活动中,中班的孩子们在跑来跑去的玩。运动能力超强的星星拿着个呼啦圈飞奔,老师的喊声也没能让他停下来。一下子撞倒了一个小女生,磕得小姑娘头上肿起个大包。

观察实录四:在一节古诗课上,所有的孩子都在和老师一起朗读,只有他左顾右盼,小嘴一动不动。我问他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读,他什么也不说,也不看我。

四、案例分析:

在星星来到我们班后,我逐渐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后面与家长及他原来的老师沟通才了解孩子确实存在很严重的问题。首先他的家庭特殊,孩子没有在一个充满爱与温馨的家庭中成长。父亲的重病磨去了家人的耐心与关爱,使得孩子在期待中降生,却在冷待中成长。奶奶一生气就对孩子甩巴掌,使得孩子早早也对别人甩起了巴掌。无人耐心的教导,使得孩子好动、没耐心。其次在孩子一次次犯错后,没有家人及时的教导,只有奶奶的耳光,使得孩子小小的心灵里没有宽容与爱。

五、家庭教育指导

星星的个性和行为形成的主因是家庭环境造成的,针对他家庭的特殊情况,我首先与他的妈妈进行了约谈,针对孩子的个性、在园的行为等情况进行了交流。在家庭教育中有以下教育建议供其参考。

1.孩子父亲身体不好,妈妈要多关心孩子,不能因为大人和大孩子的原因,忽视对星星的关爱,在情感上要给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爱孩子不仅仅是让孩子衣食无忧,心灵的慰藉和陪伴同样重要。哪怕让孩子直面生病的父亲,也比孩子难得见到父母要好。

2.建议星星妈妈与孩子爷爷奶奶进行沟通,不要再打孩子,孩子老挨打心里会有多么难过。常挨打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顽皮、淘气是4-5岁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要以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对孩子要有更多的包容和爱。孩子错了,要注意惩罚的方法,让孩子理解为什么要惩罚他,把道理让孩子理解记住才能使孩子有所改变。

3.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严重影响孩子思想的定格,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与家庭成员的示范是紧密相连的。家庭成员的所作所为孩子都看在眼里,跟着模仿。因此做为家长更应该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孩子朝着正能量的方向前行。

六、班级教师教育指导建议

1.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关爱孩子。星星很明显是个缺爱的孩子,每天和孩子在一起最多的老师,要象妈妈一样去关爱、疼爱他,让他感受到被爱,从而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使能对老师打开心扉,乐于与老师交流,能从心理上接受老师对他的教育。

2.发掘孩子的优点,放大优点进行夸赞,从心理上满足孩子对他人的认同感。教给他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用语言胜过动手,促使他与他人友好交往。

3.当孩子出现打人或其他错误行为时,老师要对事不对人,及时根据当时的情况帮助幼儿分析原因,让他明白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对,应该如何去做。在他有进步的时候,要及时表扬,强化这一行为,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七、指导成果

经过家长与我们共同协作、不懈努力,星星的思想与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乐于助人了,基本上能与班里的孩子们正常交往了,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动手行为越来越少,虽然偶尔还会与他人打架,但是主动或无理由攻击行为已经很少了。刚来时很少理老师,现在已经能主动向老师问好,并很喜欢帮老师做事情。与家里的亲子关系变得亲密许多,在跟他谈起爸爸妈妈时,能看到孩子羞涩的笑容。

儿童教育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定向师范生;课程融合;课程实施

据全国妇联2014年5月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据重庆区县教委统计和笔者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偏远地区小学60-7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能否科学教育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而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特别强调职前职后一体化,重视理论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留守儿童问题自然的成为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和主题,而面向农村定向师范生培养中更需要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2013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招收四年制本科学历的免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面向农村乡镇小学及村小和教学点定向培养。这些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对象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因此,师范院校就应该积极引领小学全科师范生在职前教育中高度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课程融合”是小学农村全科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最佳方式

师范生该如何来关注留守儿童,才能有效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素养?一般师范院校通常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展专题讲座和培训、开展志愿者帮扶、暑期短期支教、暑期社会调查等方式关注和了解留守儿童,这些方式时间较短、内容缺乏系统性,对于那些非定向师范生是恰当的,而对于农村定向师范生是远远不够的。

农村全科师范生应该在大学学习中全程全面关注留守儿童。从农村定向师范生进入大学那一刻起,他们的人生就已经和农村留守儿童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今天,小学教育应该抛弃一切世俗功利的目的,赋予一个公民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如果师范生眼里没有真实的孩子,没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在师范学习中满足于知识堆积和简单的技能训练,在入职后就无法胜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而占农村学生总数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和方式决定了其身心发展过程和教育要求的特殊性,农村师范生应该充分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特性、问题、需求、规律、教育策略等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唯有如此才能为其他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如何才能够让全科师范生全程全面关注留守儿童并提高相关素养?除了开展上述的一般师范院校的关注行为外,更需要把留守儿童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实施之中,这样可以实现留守儿童教育与传统师范课程的多角度、多层次有机融合,使留守儿童问题贯穿在师范生培养过程始终,并通过多样的课程实施渠道和方法来落实。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定向师范生培养的 “四级”课程融合模式

通过学习留守儿童相关课程,师范生需要形成哪些专业素养?既要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宏观的社会背景,又要了解学校微观的现实状况;既要了解普遍特点和问题,又要形成个案分析和教育的能力;既要有情感的培养,又要有实践技能的提升。要实现上述全面的学习目标,我们认为不能仅仅开始一门专门课程,而是要通过“开设留守儿童教育独立课程、教育类课程开设相关专题、学科教学法有效渗透、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积极介入”等“四级”融合课程模式来落实,这样的课程设计保证了内容的全面系统性、时间的全程持续性、空间上校内校外统整性,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一级是开设留守儿童教育专门课程,实现课程和其他教育类专业课程的融合,该课程是一门实践导向、问题中心课程。该课程应该在学生系统实习开始以前的三年级开设,这样能够充分运用头两年所学的基本原理,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具体而言,该课程应包括以下主要板块:留守儿童产生的宏观社会现状和趋势;发展的规律和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及特殊教育需要;留守儿童教育涉及的主要内容;学校班级教学、个别教学、班队活动、生活关怀、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方法和策略;社会支持体系、家校合作等支持体系建立与用作等专题,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形成科学理念,掌握扎实的技能技巧,同时建立起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自信心。

第二级融合模式为在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中实现“专题融合”。在前两年开设的教育类专题基础课程中,通过开设和课程相关的专题讲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获得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性认识,为后期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在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健康教育、小学班队活动、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中开始相关专题。小学教育学主要从教育与社会角度切入,让师范生认识了解留守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以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问题为切入点,让师范生把握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和需要;健康教育课程将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为主要切入点,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现状成因和解决途径,通过模拟实训,学生掌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般疏导方法;小学班队活动课应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支持体系、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立、班队活动设计实施”等主题展开,引导师范生重视集体活动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引导作用和弥补作用;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应引导师范生以留守儿童为关注点设计研究课题,制作调查问卷,开展调查走访等,掌握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一般研究方法。通过上述专题学习,师范生可以从多角度对于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形成初步的教育能力。

第三级融合模式是在学科教学法和实践课程中渗透式融合。小学农村全科教师要学习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法,通过与留守儿童相关的知识点的讲解,教育案例的选用等方式,侧重加强师范生对留守儿童开展教育的实践教学能力。

具体而言,在品德生活、品德社会课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品德发展的问题和需要,重点掌握加强孩子(特别是寄宿制留守儿童)自立自强品质培养和自律生活习惯的养成;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法中,要充分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缺乏现状,引导师范生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在作业设计和布置等方面注意和非留守儿童的区别;在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身体发展特点,掌握培养留守儿童体育兴趣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结合留守儿童特点和需要设计各种积极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总体而言,要让师范生在学科教学法学习中系统掌握让留守儿童爱学习、会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理念、方法和技巧。

第四级融合模式是在第二三课堂积极介入留守儿童教育。在师范学校的课外活动中,通过开展“农村教师的使命”主题征文、“区县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科研实践活动、农村同学撰写“农村留守儿童个案分析报告”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留守儿童。见习和实习要引领师范生做好留守儿童的观察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教育;在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中,引导定向师范生回到区县农村小学,利用学校条件,通过开展各种可行的兴趣活动,和“未来的学生们”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同时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了解孩子们的需要,形成初步的教育教学技能。

通过上述“四级”课程融合,实现了全科师范生对于农村留儿童教育多角度、全方位、系统化的关注,保证了学生在入职之前形成较强的留守儿童教育专业素养。

三、建构留守儿童教育课程实施的“四级立体平台”

上述“四级”课程侧重从不同角度培养师范生留守儿童教育综合素养。不同课程形态和存在方式决定了实施途径和方式的差异性,针对“四级”融合课程,需要构建留守儿童教育课程实施的“四级立体平台”,为课程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形成师范生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系统综合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上述一二三级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依赖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充分考虑到课程体系的融合关系,要注意内容的侧重点,要强调一级独立课程的专门性、二级教育类专题融合课程的理论实践结合性,三级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实践性。在方法上要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多用案例和事例,联系重庆实际,从而总体上实现课堂学习和未来工作实际的紧密集合。

(二)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师范生主动关注留守儿童的意识和习惯

学校要为学生开展上述课外实践活动创建平台,学校要为农村定向师范生购置专业图书期刊,为学生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活动提供条件支持和经费保障;专业教师要为学生的社会调查和个案观察等学术性实践活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学生管理部门要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出具体要求。通过上述努力,在定向师范生中形成关于留守儿童,关注未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习惯。

(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师范生关爱农村教育的情感

由于小学农村全科学生采用的是订单式培养,他们未来的就业去向已经明确。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来源集中的特点,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组织同一区县的学生选择2-3所留守儿童集中的小学,在每个小学建立一个“行知学堂”,把那些无法和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开展兴趣培养、课业辅导、安全讲座、心理辅导、科普知识讲座、拓展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通过这个方式,让全科教师更早的接触农村教育,了解留守儿童,从而培养他们“倾心于农村教育、热爱农村儿童的思想情感,形成深厚的农村情感”

(四)通过“四年一贯递进式”实习实训,促进认识深化和能力提升

见习实习是学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现状,直接接触留守儿童并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时机,师范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将丰富学校所学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认识,又为后续学习指明的方向和目标。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第一年,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校,对于见习班级和学校的留守儿童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注重面上的宏观把握,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第二学年,从整体关注转向个体关怀,引导从事助教的师范生自主观察学生个案行为表现,记录留守儿童相关事件,对班主任和老师的开展访谈,深入细致的了解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养成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对于未来的教育对象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学年,学生通过试教试做,撰写试教试做日志,分析留守儿童在教学方面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特点、问题和应对策略等。第四学年,学生将有一个学期集中实习,这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并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实习教师要以小组形式带着留守儿童研究的小课题进入实习学校,在实践中研究预设问题并最总形成研究报告;实习教师要从专业角度发掘留守儿童典型个案,并要制定促进留守儿童改进提高的行动方案,特别是帮助问题留守儿童在学业上,行为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最后形成文字档案;鼓励实习教师在实习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记录,要求实习教师在班上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1-2次班队主题活动,并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孩子成长;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记录和整理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和困惑,带回学校在最后一个学期做深入研究。

通过上述平台的协同运作,农村全科教师在入职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真心关爱留守儿童,细心研究留守儿童,并形成做好留守儿童专业教育能力和信念。在这样模式下培养成才的农村全科教师必将成为实现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成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力军。

儿童教育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观展者行为分析;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展示策划;陈列设计

在我国,儿童教育正在步入一个比拼学业成绩的怪圈。家长们过于关注各种培训班、补习班,而冷落了科技馆、博物馆、自然馆等儿童游乐学习的公共场所,其后果则是童真的扼杀和童年快乐的减少。相反在许多发达国家,社会和家长都充分认识到了对展览、展示对儿童的教育重要性。从1899年世界上第一座儿童博物馆――美国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的建立开始到现在,各国不断涌现优秀的儿童教育的博物馆、科技馆、自然馆等。美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仅儿童博物馆就有几百所,这些博物馆几乎都将儿童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

就我国儿童教育的现状而言,注重发展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面向儿童教育的设计是十分欠缺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的设计主要包括博物馆、科技馆、自然馆、艺术馆的展示设计,此外还包括儿童展览活动中心设计、展馆中亲子会展活动的策划等等。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的儿童教育不同于学校课堂知识输入试的教育,更多的是开发儿童的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面向的儿童教育主要分为学前儿童(一般指0-6岁)和小学儿童(一般指6-12岁)两个阶段的儿童教育。一方面,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因其特殊的功能性和知识性,容易给于儿童新奇多彩充满乐趣的学习拓展体验。另一方面,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也是增进亲子关系很好的场所。儿童在家长的陪伴下观展或是一起参加会展活动都是增进家长与孩子感情有效的粘合剂。

1.面向儿童教育的展示陈列特点

1.1展示内容具有指导性和教育性

面向儿童展示陈列的目的是要通过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等的展出从而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展示内容具有指导性和教育性是面向儿童教育展示内容的基本特点,展示从内容到方式各方面都应为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1.2展陈方式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

观展者主体为儿童这决定了展陈方式需要足够开放和提高互动性来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共鸣。只有加强儿童的主观参与性,通过一些互动场景建立提供拍照合影机会或组织互动游戏,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才能充分调动儿童观展的积极性。

1.3展陈空间的色彩具有丰富欢快且明亮的特点

根据儿童的色彩心理角度出发,展陈空间的色彩需要给儿童带来活泼、融洽、愉快的感受。儿童通常对色彩鲜艳、明度纯度相对高的色彩有较深的印象和感触,所以面向儿童的展陈空间通常都充满积极阳光温暖之感、具有色彩丰富且明亮的特点(如图表1)。北京蒲蒲兰绘本馆就是通过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的绒毯依次平铺,从而营造出一个充满童趣的梦幻彩虹世界。

1.4展示陈列符合情感体验设计的要求

情感体验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体现出人本因素中。在展示陈列中情感体验的建立,能够激发儿童对新鲜事物求知探索欲望,提高儿童对该展示空间的参与热情,是面向儿童教育的展陈设计的重要要求。在展示陈列中,随着情感体验在展陈设计中的融入,儿童容易被展览内容所吸引,感受整个展陈空间,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主动积极的投入到求知学习探索的观展活动中去。

图表1

2.研究儿童心理及家长观展行为促进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的人性化设计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问答法、访谈法等系统的调研研究,得出一系列有关儿童教育方面儿童心理以及家长行为的调研结论,从而可以有效的根据儿童心理需求及家长教育行为对展示陈列进行有效的人性化的设计。

2.1在参观展览中儿童心理的调研分析

在调研中发现儿童的注意稳定性较差,集中于某一件事情或活动上的时间较短。一般来说,7―10岁的儿童可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20分钟,10―12岁的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的约30分钟。低年级的儿童在观察时,往往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如运动的,较大的,对比明显的部分。对一些具体的,活动的事物以及操作性的工作,注意容易集中和稳定。对于一些抽象的,单调的,刻板的对象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儿童注意的稳定性与集中性,与其年龄、兴趣、健康及情绪有关。根据调研结果得出,设计师可以适当在展会中活动上多设置一些充满期待感,多变化性的,趣味性的互动娱乐环节,帮助开阔儿童的思维和其兴趣。

另一方面,调研发现卡通形象等一些虚拟元素是深得儿童喜爱的。在展示陈列中多建立一些虚拟场景或者卡通形象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展示空间的灵动性。每个卡通形象都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与内涵,展示陈列中一些积极向上充满寓意童话故事中的卡通形象的出现有助于激励儿童正面乐观的成长。例如日本漫画家宫崎骏先生笔下的龙猫、善意友好充满爱心,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克服软弱最终修炼成顶级战士,等等。

2.2在观展中家长行为及期望的调研分析

对于面向儿童的展览活动中,通常是需要成年人陪同前往的,而这之中家长无疑占据了监护陪同人群的主要部分。由此家长的观展期望及观展行为也是展示陈列的人性化设计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方面。

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带孩子观展的家长对展览活动所期望的、注重的还是活动或展览的教育性,其次是娱乐性(如图表2)。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面对年龄偏大儿童的观展家庭,需要展览具备的显性教育功能大一些,而面对拥有较小年龄儿童的家庭则更多的是注重一种从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来启发孩子,拓展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在展陈设计和策划中同时注重娱乐性和亲子性也是十分必要的。优秀的展览活动应该是既受家长们的喜爱,又满足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通过促进亲子之

间的感情,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图表2

3.面向儿童教育展示设计的具体研究

3.1科技馆、自然馆、博物馆、美术馆中儿童教育展示空间的设计

儿童时期的记忆是深刻的,又是最容易受启迪的,博物馆在陈列展示设计中更应注重引导孩子的兴趣,满足儿童的心理要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博物馆展示空间面向儿童的人性化设计。

(1)注重儿童友好型的空间设计

从空间尺度来讲,一方面,大体量的物品能够刺激儿童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科普类博物馆的大型实物展品是吸引儿童的关键,柏林技术博物馆和德意志博物馆中的飞机、船只、列车都是最受儿童喜爱的展品。另一方面,小尺度的空间可以给儿童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根据儿童领域相关理论:不同于成人的亲昵尺度为3m,儿童的亲昵尺度为1m;成人公共距离为3.75~8.00m,而儿童为1~3m。在空间营造上,高度为1m 左右的门洞可以为儿童提供亲切感。如犹太人博物馆为儿童专设的娱乐空间中,儿童入口的尺度基本上为成人入口尺度的一半。

在空间色彩方面,有研究表明儿童对色彩的偏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由暖色调向冷色调推移的倾向。学前儿童在博物馆中需要感官刺激来激发他们对博物馆的兴趣,在注重儿童感性认知和主动参与的空间中,相关的色彩设计可多应用一些他们相对喜爱的红色和黄色。而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则需要在博物馆参观中学到知识,在注重儿童思考学习知识和需要专人指导的空间中,相应的在一些针对大孩子的讲解展示空间中可多应用这个年龄段儿童偏爱的冷色调,如蓝色和绿色。此外,在一个博物馆内不同的展区使用不同的主题色彩也会丰富儿童的参观感受。

(2)注重丰富儿童的视听体验

在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在展示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达到丰富的视听体验已是一种十分受人欢迎的展示方法。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视听设备儿童可以方便利用这些设备查询和了解博物馆展品的更多内容。这样的设备在可以较多的运用在自然科普类和专题历史类博物馆中。通过球形银幕、环形银幕、3D银幕等放映一些科普短片也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展示手法。

(3)“参与式”展示

“参与式”展示为儿童提供模型制作空间、加强触摸实践体验。“参与式”展示的出现,大幅改变了博物馆与观者的关系;传统禁止触摸、仅可观看的博物馆戒律被打破了,观众不仅可以自由自在的触碰、操作展示品。参与式的展示对于儿童观众的博物馆学习是具有正面影响和帮助的,透过展品在操做过程的趣味性及高参与性,能引发儿童学习的意愿与需求。博物馆展览中采用多种参与式展示形式,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更有易于让孩子们沉浸于科学艺术氛围中。参与式展示形式主要包括观看式展示、倾听式展示、闻嗅式展示、互动式展示、体验式展示,使其参与度不断提升。参与式展品有时是以激发儿童的知性经验为主要目的,如:观看各种错视图案,尝试坐在不同材质的椅子上,观察流体流动的轨迹等。此类展示往往可以得到孩子更用心的体验和参与。在鄂尔多斯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儿童可以使用挖掘工具模拟考古,像考古学家一样对文物碎片进行编号、拼接、修复、组装;在陶艺区儿童可以亲手制作陶塑,将陶泥变成一个个艺术品,从而了解瓷器的制作过程。

3.2面向儿童的主题会展活动设计策划

除了博物馆、专卖店,一些临时的面向儿童的主题会展活动也是展示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会展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定性和较强的活动性。例如动漫节、乐高积木展、几米漫画展、立体书展、Kitty猫纪念展等等。这些展览活动往往是家长与孩子周末的好去处,不但娱乐性强而且为家长与孩子提供了良好的亲子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1)空间布景

这些会展活动的临时性决定了它们通常是举办在一些已有建筑环境内,例如大型购物中心、图书馆、社区中心等。所有这些空间都是可以进行内部装饰、改造从而使其更个性化、更活泼、更容易得到儿童的喜爱。例如上海浦东嘉里中心的圣诞活动布景,为孩子们搭建出一个精美奇妙的精灵王国场景,孩子们可以穿梭在其中,钻进城堡里合影拍照。

(2)让儿童边学边玩的游戏活动

在面对儿童的会展活动中想要高度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讲故事和做游戏是最好的方法。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和家长对展示主题更加熟悉。然后由故事转变为游戏,创造一个环境或任务增强孩子与家长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也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亲子关系的“推动者”。游戏不但能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也能加强他们的沟通能力,使他们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

城市公共空间中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的过程中,儿童会用所有的感官来体验、认识和思考周围世界,另一方面儿童在参加会展游戏活动中也能使自己的肢体协调和运动能力得到锻炼。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中面向儿童的展示陈列设计,应该以满足儿童的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只有以儿童的角度来规划空间、设计陈列道具,才能创造出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展示展览空间。

面向儿童教育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设计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在运用儿童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亲子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具有代表性案例的基础上,对面向儿童教育的展示陈列空间的设计做了初步的理论总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儿童和社会对展示陈列空间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存在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设计方法和设计策略也要不断的改善。因此,面向儿童教育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儿童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的。

参考文献:

[1][加]安妮・萨瑟兰著 儿童经济[M]王树勇译 中信出版社2003.3.1

[2][西]西蒙・托伦茨・费尔南德斯.徐侃.古颖著 会展活动的创意与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0

[3]高维甄.亲子生活空间设计100[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