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一、学校教学档案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没有很强的档案归档和管理意识

学校的教学档案,需要授课老师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配合才能建立好。但是,很多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的,没有很强的档案管理和开发意识,缺乏责任心。同时,在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过程中,缺乏严格、规范的流程,使得很多教师没有养成及时整理和归档教学档案的习惯,甚至有的教师觉得教学成果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没有必要将其上交归档,所以没有很强的归档意识。

(二)教学档案管理不规范

当前的学校教学档案,大多采用纸质档案,这样的话会在查找使用时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效率也不高。即使使用电子档案的学校,也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档案归类制度,所以经常出现档案混乱、无法查找的情况。同时,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情况使得档案管理机制不协调,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混乱,不利于教学档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三)没有很高的教学档案开发和利用率

学校教学档案在整理和收集的过程中,因为存在较大的时间跨度,同时加上教学档案信息也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教学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存在较大困难。学校的教学档案普遍存在信息不全、资料过时和价值不高等问题,在查询时困难重重,实际的利用价值也不高,难以与学校当前的实际需求相符合,很多的教学档案被遗漏和闲置,难以充分发挥其利用和开发价值,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

二、学校教学档案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的措施分析

(一)教学档案管理意识需要加强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的复杂性,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感,学校领导首先需要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给予支持和重视,同时在教学档案管理上的资金投入需要加大,以此来创设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环境。同时,学校还应积极组织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管理人员清楚进行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并对其归档工作进行规范,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学校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需要落实好,切实将每个教师的归档意识增强,加强与档案管理人员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服务。

(二)学校的档案管理形式需要不断创新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需要不断对教学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同时不断加强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手段,以此来加强电子档案管理,这也是进行档案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途径。对于教学档案的收集和整理,需要不断规范化,特别是在管理电子档案的过程中,需要将安全放在首位,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以此来保证其能与纸质档案完美融合。学校还应建立必要的岗位职责,对各类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明确,同时还需要制定必需的岗位考核细则。档案管理人员和教师也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和局域网等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以此来快速收集和整理相应的教学档案及资料的速度,确保电子档案建设的现代化和标准化,从而确保学校教学档案的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

(三)教学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制度必须要完善

学校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必须要完善,比如对教学档案的日常检查、档案库房的管理和电子档案的保管等。同时,开发和利用教学档案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需要有机结合档案编研和归档及查阅等,以此来确保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同时,学校还需要根据相关的教学档案管理规定,科学化地对教学档案进行检索和分类等,以此确保学校教学档案资源的科学开发和高校利用。学校同时还需要及时将教学档案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好,将学校间相互资源的共享工作和资源保密工作做好,确保教学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的规范化。

三、小结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主持人: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打开校门,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学生自身的直接体验、经验以及间接的认识(来自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体)也都应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这种资源往往比教材更真实,更丰富,更具情境性。下面案例不难看出学生对“动物尾巴”和“蔬菜”的认识是较为丰富、真切的。更为可贵的是,学生在获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求知的欲望受到一次呼唤,主动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得到一次培植。

《菜园里》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这些蔬菜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我们看看书本上是怎么写的。读一读,想一想,儿歌告诉我们什么?找一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读的时候要求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学儿歌)

师: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小组交流。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讨论着)

师:谁来说说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黄瓜的外皮是绿色的。

生2:我知道豆角的颜色是青青的,样子细细长长的。

生3:我知道了辣椒的样子有一端是尖尖的。

生4:我读懂了“茄子高高打灯笼”。就是茄子结在枝上,就像灯笼高高挂着一样,整个向下垂。

师:你真棒。(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大家看茄子结在哪里呢?它挂在枝上的样子像不像灯笼?

生:我读懂了“萝卜地下捉迷藏”。就是说萝卜长在地里,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叶子,看不到萝卜,好像故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

师:可以看出,昨天到学校劳动基地里去,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课前老师带学生参观学校劳动基地里的蔬菜,其中就有萝卜)

生:有。我还看到很多萝卜露出头来。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红色的,还有的是紫色的。我觉得很奇怪,萝卜怎么有紫色的呢?就问管理菜园的伯伯,他告诉我这种叫胡萝卜。

师:同学们懂得真不少。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南瓜越老皮越黄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谁来解决?

生:我知道。就是南瓜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绿色的,慢慢地长、慢慢地变,到了成熟就成了黄色。就像芒果一样,刚开始是绿色的,到成熟了就成黄色的。

师:说得好,还能用我们经常看到的水果来说明。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我从图片上和书本上看到的南瓜都是黄色,样子是圆圆的。可我昨天和我妈妈到菜市场,看到的南瓜全部是青色的,样子都是长长的,和今天我们放在桌子上的一样,怎么也找不到黄色圆圆的南瓜。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拍拍手,推推车,摔摔手,转一转。”再来一遍,“拍拍手,推推车,摔摔手,转一转,安安静静坐下来。”

师:孩子们刚才的儿歌中有哪几种活动呀!

生:(齐答)拍手、推车、摔手、转圆圈4个活动。

师:这4个活动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直接联系。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从课题中可以看出哪几个内容啊?

生:旋转、平移

师: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旋转现象?

师:这是什么?

生:风车

师:当有风的时候,风叶会怎么样?

生:转动

师:让钮扣做旋转运动。

师:刚才老师所演示的两种现象都是旋转现象,在生活中见过吗?你们也来做一做,玩一玩,好吗?

师:要求:1、将橡皮擦用绳子拴牢,同学之间拉开距离,手臂保持平稳,手腕用力甩绳子。

师:请大家坐好,试一试手臂快速地上下挥动或前后伸缩,橡皮擦还会旋转吗?

生:不会

师:当我们用手腕用力甩绳子,手腕就是一个中心点,围绕一个中心点转动,就是旋转。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师:现在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平移现象?

师:将粉笔盒移到另一个位置

师:将书移到另一个位置

师:看到刚才老师的两个动作吗?猜猜这是什么现象?

生:平移现象

师:对,像老师刚才这样把粉笔盒从这边拿到那边的运动叫平移,同学们会做吗?我看得出来,有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想试一试了,那好,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做一做平移运动,每个人都要做,然后讨论平移现象有哪些特点?

生:移动笔、玩具、书本、自己走

生:小组汇报平移现象的特点:位置变了,但没有转动。

一生走过来说,我发现平移就是像我这样直直运动。

师:那么平移有几种运动方式?

生:左右平移、前后平移、上下平移、斜斜的。

师:总结:平移的特点和运动方式。

生: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同学们,还记得刚才那首儿歌吗?我们再来唱一遍,这些活动中,哪些是旋转,哪些是平移啊?

师: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相同吗?你们能根据他们运动情况分分类吗?

师:CAI老师这里有一组物体的运动现象图,你们说出它们是平移还是旋转。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第49页,第50页的插较长,看了之后请有疑问的同学提出问题。

师:做练习题,然后全班解答。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是平移,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是旋转,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师:同学们今天的知识你们掌握得很好,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火车行驶是平移还是旋转?

师:你真聪明,提出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现在请小组讨论讨论吧

生:汇报

师:火车车身是平移,轮子是在旋转。

师:举例:拉卷门。

师: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房子在现实中会平移吗?

生:不会

师:现在老师就让你们见识一下。

CAI房子移动

师:现在感觉怎么样?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基础医学形态学科以解剖学,组织学和病理学为核心学科,是医学生涯的基础。对解剖学关注不够,不可避免的产生不合格的临床医师,留给患者可怕的后果。在过去10年,医学教育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从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转向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基础形态学科遭遇了这种教育转变。挑战在于,引入何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些学科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在医学早期研究解剖尸体,为横向(解剖和组织)以及纵向(病理)整合课程提供了良好素材和契机。

1.1基础医学形态学科的传统教学

传统上,本科医学教育分为基础课和临床教育两个阶段,其中基础课为前两年半。教学活动主要包括理论课讲授和实验课。系统解剖学和组织学为第2学期,局部解剖和病理学为第5学期。解剖学和组织学关注于学生对正常解剖和组织基本结构的获得。与临床相关的一些科学问题几乎不涉及或者一带而过,基本不考虑促进稍高水平的临床前学习,学生不理解这些课程对于临床课程学习,对于医学生涯的重要性。基础医学形态学科之间内容密切相关,学科独立,中间间隔2个学期,知识难免遗忘,难以融合。由于教学衔接的需要,导致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学生由于“老生常谈”而缺乏兴趣。沿用赫尔巴特提出的“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理论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间接经验为中心,以期达到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的目的[3]。学生由于被动学习,死背书而缺乏兴趣。

1.2基础医学形态学整合教学设计

本设计尝试以医学教学整合来组织基础医学形态学各学科的教学,尤其是解剖、组织和病理三门主要课程。这是一种理想的、假设的教学蓝图,目的是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使基础阶段的学生敏感于临床问题的诊断与处理,培养其整合基础和临床课程的能力。展示发展中的“以系统为基础的课程”的早期阶段和基础医学形态学整合教学中自主学习的途径。以心脏教学为例,展示基础医学形态学整合教学课程设计。

1.2.1教学准备

从解剖和病理实验室收集尸体心脏。选择体积,硬度和颜色等表面异常的,或看起来心外膜、心肌膜、心瓣膜或相连血管异常的心脏。选择可疑病理区域重新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当然,正常心脏做同样处理。2.2.2前奏首先,由教师用2-3次讲座为学生讲解正常心脏的解剖和组织结构。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0人,每组分配一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解剖学或组织学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采用“学生自我指导学习”原则,通过三个阶段辅导学生。

1.2.3主体第一阶段,给出学生相关病理诊断的病例,开放实验室。

通过一些临床讲座为学生介绍一些临床问题,给出病例,如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赘生物),心脏肥大等。和学生讨论共同确定和病例相关的各学科学习目标,如解剖目标,组织目标,病理目标和相关临床陈述。在这个阶段,每位学生均要在实验课开放时间去解剖和组织学实验室,在教师监督下,操作、观察大体心脏及同一标本的常规染色切片。观察正常心脏的解剖和组织结构的同时,对比观察异常心脏的解剖和组织结构,将正常和异常,宏观和微观整合起来。以心包炎为例:通过临床讲座了解心包炎这个术语用于病理和临床课程来描述心脏外层的炎症;观察大体心脏标本可见心包膜增厚粘连,粗糙的黄色纤维素沉积,像“涂黄油的面包”;观察同一标本的组织切片可见心外膜下纤维增厚,血管充血;要求学生学习理解相关的正常和异常的解剖、组织结构,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心包疾病病因多样,要求学生寻找可能病因。第二个阶段,遵循“自我指导学习”的原则,机会给予学生。学生自由主动的去学习,去寻找引起病变的可能病因、相关症状和体征,完成第一阶段师生共同确定的学习目标。第三个阶段,学生提交学习结果,共同讨论,进行报告。学生提交自主学习的结果,及相关理解。如心肌炎:临床上表现为发热,胸痛,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组织切片上心肌膜内以多形核白细胞浸润为主的,是急性炎症;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是慢性炎症;有典型的Aschoffbody形成的是风湿热。如心肌肥大一般和慢性高血压或瓣膜狭窄有关。讨论学习结果时,指导教师对一些与病例相关的知识,提出需认知理解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融合形态学知识和临床表现。学生报告,每人20分钟左右。展示他们对所研究病例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指导教师提出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1.2.4考核学生成绩由学生提交的学习结果、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组成。学

生提交的学习结果占20%。理论考试包括论述题和选择题,占40%。实验考试包括结构辨认,描述,病理诊断及依据,占40%。这些除有记忆要求外,还必须要求更高水平的认知,理解,应用和综合。

1.3基础医学形态学整合教学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设计提供一种“自我指导学习”的应用模型,通过一种整合的教学方法,以易化对解剖,组织,病理和相关临床表现的理解。不论国家和专业,解剖就是医学教育的基石。目前,中国大多数医学院中,解剖操作和教学讲座仍是解剖教学的唯一形式。解剖操作及标本观察为解剖知识,病理知识和临床知识的整合,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从尸体辨认疾病,从疾病的结构特征探求良好的阐释,接触临床,但是不能代替后期临床课程的系统详细学习[4]。接触适当的整合教学模式,学生认识到解剖作为临床基础课的重要性,理解临床知识的解剖基础。从基础学科的教室教学转变到临床前技能,学生会获得医生该什么样的深刻印象,带着良好感觉,准备他们后期的临床学习。通过以基础形态学科整合(器官系统教学)早期接触临床,可提高学生将来同患者互动的责任心,信心。除了吸引学生读更多的临床问题以外,这个设计鼓励学习者成为好的观察者,提高观察解剖,组织和病理标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自我指导学习”的方式可以早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安排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讨论,报告,可以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勇气和能力,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团队合作的观念,将学生由象牙塔逐步导向社会和工作。

2结语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一、理论依据

从教育学角度看,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心理学角度看,导学式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政治视野。从实践角度看,导学式教学会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在自学、讨论、启发过程中全面发展。

二、实践过程

(一)自学教材

它是这一模式的最核心部分,目的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学教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自学的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编拟自学提纲,安排好课堂自学时间,调控好教学进度,通常自学教材安排在课前或课外,但这既占用了学生的作息时间,又达不到预期效果。可安排在课内提出几个思考问题后,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效果是较好的,在学生自学教材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存在的难点、疑点,从而使讲课更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二)讨论交流

这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正式启动阶段。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

课堂讨论题目来源有二:其一,在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学生间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发生分歧,或者学生对课本结论提出问题。其二,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

(三)启发指导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重点启发,相机点拨,指点迷津,引导学生升华思想。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应根据学生自学能力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做好对学生讨论的启发指导,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学生。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和尊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的个体。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引导,耐心点拨讲解,使课堂讨论达到和谐而高效境界。

2.重视学生的兴趣。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讨论进程加以调控,并不时运用幽默的语言、机智的思辨力、风趣的体态把讨论气氛引向和谐、激烈,避免讨论走入死胡同,或因缺乏气氛而停止。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一些讨论问题,为了寻找充分的论据,离不开事先的引经据典,但更有说服力的还是从实践中找真理。

4.重视归纳、整理,总结评价。教师适当时进行归纳小结,对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加以综合,肯定每次讨论中成功的地方,鼓励表扬在讨论中有上佳表现的学生,为下次的讨论奠定基础。

(四)练结

通过练习、复习、小结、行为训练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体系,并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行动。

三、实践结果与反思

(一)实践结果

通过学案导学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能看见自己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大部分基本知识在课堂上就能充分掌握,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导学案的教学法是有效的,现总结意义。

1.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习。“导学案”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尤其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没有预习习惯,更不知道如何预习,有了“导学案”,他们可以根据“导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通过预习,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导学案”提纲充分展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学生对照“导学案”,只需作适当记录,节省大量板书的时间和学生作课堂笔记的时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

3.便于复习。将若干个“导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不错的复习资料,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学习情景,强化复习效果。

4.减轻课外负担。“导学案”在导学和助学上的作用大,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5.教学相长。学生在自学时可能提出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课前收集这些问题,有利于教学相长。

(二)反思

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几个问题有待解决。

1.在“导”这一环节上,有时显得还不是那么轻松自如;在“讲”的环节上,由于受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讲得还是过多。

2.在导学案设计上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应培养的能力。但缺少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这是我们以后编写导学案上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

3.为了强化教学效果,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如讨论、训练和考试,加强对残缺知识的有效矫正和补救,防止知识缺陷或积少成多。

4.目前,“导学案教学法”主要追求的是教学效果的强化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质量的提高。从长远看,其目标不应只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它将与学生主体性的提高相关,即通过使用“学案式”教材使学生会学习,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及自我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总之,“导学案教学法”一定程度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引入导学案教学模式,可在相当程度上化解教与学的矛盾,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获得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