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教育案例分析

经典教育案例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典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典教育案例分析

经典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摘 要: 案例分析法是法律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法,而传统案例分析法在差时上容易产生矛盾,难以兼顾时间和教学效果。本文对现代案例分析法在法律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探索,在提高教学时效和教学质量上有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现代案例分析法 授课内容 现代教学工具

案例分析法是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法律课程案例教学法的重要部分。在法律课程教学过程中常常引用经典案例,通过案例的剖析认知法律条文的应用及相关法律要义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中心,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指导,以案例为突破口,实践效果明显,学生接受度高,对于学生今后工作、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也有所帮助,特别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今后从事司法实际工作多有裨益①。传统案例分析法因案例内容多,相关资料复杂,涉及知识点较多,剖析时间长,占用课时较多,而课时有限,时差容易产生矛盾。分析案例的过程往往属于研讨过程,易产生新的问题需要解答,有的甚至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如何用好案例,讲好课程,又控制好时间,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为此,我们对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践探索,尝试创建现代案例分析法应用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以期达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精造授课内容,突出课程重点,突破课程难点

1.精造授课内容。

要讲好一门课程,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是授课内容的精造。精造授课内容,我们首先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安排好课程章节和授课时间,备好授课提纲,精造好案例及相关资料。只有精造授课内容,打好基础,才能走好讲课的第一步。而对于授课过程中重点板书什么,什么地方该分析、什么时候该提问、如何与学生互动等,都应该心中有数。尤其是在精造课程内容时要注意避免落入传统教学的讲-学模式,要根据法律课程的实践性,合理安排书本理论知识、案例资料及问答、讨论等各个部分的时间和位置。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问题小情境引入案例和知识点,使案例和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精髓,同时对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实践有所了解②。

2.突出课程重点,突破课程难点。

在精造授课内容时,我们要注意突出课程重点,突破课程难点。以专利制度的基本特征一课为例,如何讲清其垄断性和公开性就是这次课的重点,而如何理解这两大特征从而了解专利法的立法宗旨则是本课的难点。在对重点和难点有所理解后再看实际中的专利制度如何保证垄断性和公开性的法律实施,是以专利权的申报、审核制度和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实现的。

在此处我们可以举例微软操作系统的专利权作为案例进行说明,以应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举例,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于专利权的探究兴趣,增强对于本课知识点的理解认知。事实上,中国所有软件著作权均是按照现行申报制度的技术公开性而产生的,但显然此时举例影响广泛的经典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由此可以引申出对于我国专利制度的探究和思考。显然,这样一门课如果完全按照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课时超时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并且容易引申太过,导致影响接下来的教学进程。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改革尝试。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扩展课前课后预习思考

1.引入现代教学工具,以多媒体课件等特色授课方式,丰富课程内容和授课手段。

在传统案例分析法中,案例引入和分析、课程板书等都占用大量时间,客观上挤占师生互动的时效。为此,我们在精造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做好课件,把老师授课、学生看课有机结合,把课件刷屏与老师讲解有机融合,把案例分析与媒体呈例相交融。同步操讲,既可提供画面、声音的直观性、冲击性,又可减少因板书和翻阅资料占用的时间,还可因内容丰富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互动的热情。这种以教师主讲、学生主想、媒体辅课的授课方式是实施案例分析法的有效途径。

2.以网络为媒介,抓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全过程,是现代案例分析法的重要方式。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授课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授课方式中师生围着课本进行教学,往往趣味不浓,效果欠佳。为此,我们根据现代学生喜欢网络的特点,利用校园网的强大功能与资源,将课件与相关案例资料上传课程平台,以信息派送的方式提醒学生预习和复习,用有故事的案例网页吸引学生,用有法律条文使用的微课渗透于学生茶余饭后,使知识碎片化,让学生学习自觉成为习惯。

以法律基础课为例。这门公共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使他们能够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以适应依法治国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③。因而涉及的内容多,从法律的渊源、类别等到宪法、各部门法等法律法条,相关知识都有涉及。而作为一门公共课,课时较少,面对的学生更是没有社会经验、没有法律知识甚至没有法律常识的年轻人。学生对一些法律知识理解度较低,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却很多,授课效果容易平平。而如果大量使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课时又远远不够。我们尝将课程微型化后做成课件,结合一些案例引导学生课余自觉学习、自觉思考,既深受欢迎,又加深、加快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解和掌握。

比起传统教学模式局限于课堂讲授,这种改革尝试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传统教学中消耗大量时间的案例内容和相关引申内容放在课堂之外,又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由生动、立体的案例将知识碎片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符合法律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理解运用、而非单纯枯燥条文的特性要求。

三、教学并非单纯的教与学,师生之间需要更多的互动

对于学习法律课程的学生而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不那么容易。传统教学模式的讲授方式中师生是两个对应的个体,老师讲授知识,学生听取知识。课后更多地依靠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而法律的枯燥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怠。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引起重视、进行改革尝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不仅要用一个个案例让学生明了法律的精要,更要用无限的师爱照亮学生的心灵。

教师对学生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我们看来,负责的有效方式是爱学生。爱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浸润学生的心智,才能日见成效,而不仅仅是将知识讲给学生听。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需要理解、掌握的法律内容十分繁复,需要学习、熟知的法律相关课程难点颇多,如果单纯地死记硬背通常事倍功半。授课方式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就算课件做得好,课程也会乏而无味、死气沉沉。如果把案例变为故事,学生兴趣自然浓厚,但时间苦短,知识点往往讲不完。如何让案例成为明了法律的精要,如何让学生理解立法的宗旨而量准其要义,则是法学专业教师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做了如下尝试,把一个案例的缘由、过程、事实呈例清楚,把相关法律条文呈于案例分析之上,对于一些经典、热点案例,把法院判文与专家评析相比对,形成一条完整的思考链,让学生通过案例熟知相关法律,通过分析明了其宗旨精要,通过比对辨别实践和思考容易产生的错误。课堂上主讲要点、难点,师生互动解决疑点,课后以网络平台、互动答题加深理解。

四、结语

我们对于现代案例分析法在法律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教学实践探索,以求解决课程质量与教学时间的时差矛盾,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增强教学效果,让师生都有所得。诚然,我们的改革实践才刚刚起步,探索之路还很漫长,需要更多的实践尝试来调整和完善。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应用广泛、在法律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教学方法,对于它的研究是一项大的工程,作为青年教师,笔者水平有限,希望广大同仁志士不吝赐教,以便研究探索更进一步。

注释:

①黄永彩.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法学教学的体会[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3(9).

②李黎明,吴禹达.浅析案例分析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7).

③胡斌.案例分析法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参考文献:

[1]黄永彩.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法学教学的体会[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3(9).

[2]薛刚凌,李媛.论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1).

[3]李黎明,吴禹达.浅析案例分析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7).

[4]胡斌.案例分析法在法律基A课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5]王爱民.试论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法学教学方法的革新[J].社会科学家,2005(1).

经典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字。财务管理中职教育案例教学

随着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加快,案例教学法逐渐被应用到财务管理教学的过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实际财务管理中的经典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探讨和分析案例,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中职学校实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满足财务管理学科实践性要求

财务管理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学工作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财务管理是管理财务活动和财务各方面关系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灌输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将来就业后对工作上产生的问题束手无策,并且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堂显得更没有吸引力,教学效果较差。

因此,使用案例分析法就显得很有必要,老师在教学当中使用它来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使得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1.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职场上中职学生与大学生对比,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针对所学知识布置课后习题,最后进行知识点考核,侧重以理论成绩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法和考核方法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增强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而案例教学法将现实案例引入课堂,激励学生自主参与案例探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提高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职业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至17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可塑性很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要以教师为主导,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机械学习,不利于学生构建一个好的思维方式。

而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只负责组织和点评工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创建,而且有利于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为中职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创造社会价值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作为教师,必须实施案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准备和规划,笔者将实施过程分为课前案例准备、课中案例教学和课后分析报告评定三个阶段进行讨论。

(一)课前案例准备阶段

首先,作为案例教学的载体,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重时效性和典型性,选取近三年国内外的典型案例较为合适。其次,教师应提早一个月左右准备案例课堂上所需的案例,同时为能让学生融入到案例情境,实事求是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应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查找案例的相关背景资料,并做好笔记。

(二)课中案例教学阶段

在案例课堂教学阶段。首先,创建学习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各组的实力和人数应相当,才能有效激发组间观点的碰撞,增加案例教学效果;否则实力悬殊,会造成处于劣势的小组缺乏信心,降低参与积极性。其次,进行案例讨论。该阶段是案例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先进行组内讨论,各小组得出核心观点后,由小组成员推选各组代表进行依次发言,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与肯定。当发言小组代表发言结束后,应接受其他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回答。在个案讨论中,教师要为组织者,进行讨论组织和适时的评论,并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不要喧宾夺主。最后,教师总结。因案例分析本身没有统一的结论,所以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为本次案例分析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一同时,对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醒学生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避免发生同样错误。

(三)课后分析报告评定阶段

案例分析报告是案例分析的本质,是对学生知识的回顾与总结一所以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及时编写案例分析报告,温故而知新,以达到效果。教师应客观评定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的评价,并指出报告手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应对本次案例教学进行反思,发扬优点,纠正缺点,提升下次案例课堂的质量。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转变教师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案例教学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评论者。这一改变,难免使有些教师很难适应,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的时候,始终提醒自己切勿喧宾夺主,尽可能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一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最后达到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建立高质量的案例库

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到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的影响,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在不断的健全并逐步与世界接轨,使得财务管理的方法也不断变化,有的旧案例虽然经典,但用现有的财务管理方法做出的决策会与当时的决策截然不同,在选择案例时,要尽量选择时效性较强的案例,不要与社会现状脱节,给将来工作提供正确的参考性。

经典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字:参与式教学方法 Presentation 案例分析

笔者在《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倡导参与式教学并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入了一种新形式——课前presentation,以期作出有益的尝试。

一、参与式教学的意义及含义

“参与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或“灌输式”教学而言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思想,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在西方教育体系中,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查找资料,分析,总结,形成个人的看法,并在课堂上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叫“class presentation”。还有另外一种形式,教师会布置有关经济学的经典案例,由于案例涵盖的内容广泛,需要讨论和分析的细节多,教师往往在开学第一堂课便将班级内的同学分成不同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讨论,学期末小组会将有关这个案例的分析过程,分析结果,提出的建议及意见分享给班内其他学习者,并上交一份小组报告,这种形式为“group work”。 笔者最初将presentation及group work引入《西方经济学》课堂时也受此启发,但在内容与形式上结合国内实际及课程特点作了相应调整。

二、在日常教学如何实践参与式教学

1.个人presentation的内容选择的开放性。学生在做课前presentation时的内容可以是一则经济事件的报道及自己的评价,如国家为何要推出“国五条”(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预测这条政策对于房地产及相关市场的影响;可以是用已学的相关理论对周围一些经济现象的解释例如在“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这一章中关于产权经济学对于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公共资源的讨论,信息经济学中对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讨论,都可以作为presentation的对象;可以让学生讲授内容相对简单、容易理解的非重点知识,如在讲“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时,由于之前讲授过投资乘数效应作引导,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这一知识点可以让学习者完成。根据授课经验发现,这一部分最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学生要对自己所感兴趣的课题进行除课本外的资料查询、讲演组织、课件准备,但由于时间的有限和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在分析问题时对于问题研究不够深入透彻,不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时对教师便是极大考验,不仅对学生提出课题的背景历史要有所了解,而且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及观点加以点评。

2. 小组presentation的课题丰富化。Individual project是指单个学习者就某一热点经济问题的某一方面的深入研究;group work则要求超过两个学习者自发组织,研究某一复杂课题的各个方面,在研究过程中需分配同一小组工作,组织联系成员的工作进度及工作衔接,同时对整体逻辑架构的宏观把握。由于独立作业的知识面调查范围的局限性和个人思维的单一性,根据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更加愿意通过小组共同作业来完成对当下复杂的经济现象的调查研究。

3. 教学流程上的规范化。可将课堂内容分为二大环节,每次课第一部分占用15~20分钟时间来做课presentation,第二部分为课程内容的学习。在presentation环节,首先是教师带给学生的5分钟的presentation,随后10~15分钟是学生所做的presentation。教师presentation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类型,第一类是新发生重大经济事件的个人评述及现实经济问题的个人看法;第二类主要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简要介绍大国的经济发展史对比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第三类是经济学前沿信息及课程所未涉及的重要经济学知识的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这些新的科研领域继续研究学习。在学习者或者学习小组presentation之后老师进行简要的评价及总结,将学习者演讲的内容抽象概括,与所学经典理论的联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 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三、参与式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Presentation的案例不具有代表性,本土性。一方面我国经济学参入式教学的起步较晚,并没有经典案例的深度解析这样的范本,也难以做到经常对已经使用过的案例进行筛选、提炼与更新。这使许多案例虽与教材内容相关,但这种相关的程度不够,代表性较差。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为了敷衍完成任务随机挑选案例,演讲过程照本宣科,整个presentation的过程及沉闷又达不到分享的目的。

第二,教师对经济学案例分析、讲解和概括能力十分重要。老师做presentation时案例分析水平的高低及对学生presentation的抽象总结概括既与案例选择的质量有关,也与教师教学水平有关。从教师角度看,由于现代案例教学所体现的现实性、生动性和开放性特征.因而要求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准备、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

第三,presentation的目的和课堂时间掌控。由于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多,涵盖知识面广,要如何控制分配presentation及之后的知识点讲解的时间是影响presentation的效果的重要方面。首先教师应明白presentation的目的是鼓励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知识点,这个目的的前提条件是要先充分理解重点难点原理,比如在供需均衡原理中,学生就应当理解透彻供给曲线及需求曲线的变动原因,因此了解才能理解供求定理的推倒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充分了解供求定理的涵义,那么就不能充分分析课题“房价变动的原因”等课题,这样在过程中可能就会用大量的原因却讲不到重点及核心,浪费很多时间。其次,将复杂问题浓缩在10-15分钟进行讲解,除了要求内容精简还要求讲解内容的逻辑性强,增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对于课题的提问及概况都类似于模拟论文答辩过程,即检查了学生对于课题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又提炼概况了课题的核心问题,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

参考文献

[1]周勇,王宏联,参与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之一[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1,20(2):80—83

经典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中,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卖方如何从顾客的需要出发,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从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二、“一个明确”与“四个结合”

(一)一个"明确",即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应把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营销知识应用能力、营销决策能力和营销创新能力。

(二)四个"结合"

1、讲授基本理论与反映最新发展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既要系统全面地讲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又要善于介绍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营销思想和观念,同时尽量体现世界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体现21世纪中国市场营销的创新水平。

2、理论讲授与营销实践相结合。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具体讲,也就是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社会实践、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调查分析、市场预测、定量研究等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并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积极推进市场营销教育创新。

3、掌握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动向与了解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市场营销学是一门诞生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新兴边缘科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动向,同时还要注意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4、课程改革要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针对市场营销学这门兼具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较强特点的学科,教学内容一定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现状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样结合学生的现状,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他们,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一)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尝试

1、对案例分析的第一步就是积累资料,要求学生加强在课外的多方位的知识吸收,建议学生不仅看课外书籍,还应从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新科技媒体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主张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市场中去用心观察。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咨询和启发。譬如像“肯德基”为什么总跟“麦当劳”在一块儿?他们选址是否有什么讲究?为何生意总那么红火?今年街上流行什么样的服饰?

3、锻炼学生的口头和笔头的表达能力。这是一个营销策划人必备的基本才能。要求学生评价一些经典的营销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会做人。营销教育实际是“通才”教育。结合案例中的做法,激发同学们思考,评析案例中的企业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如果让我去做会怎样……根据班级状况,适当的时候,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二)关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思考

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子计算机、录像机、多媒体等,建议购买一些国内外先进的营销软件,模拟企业的市场运作,以便学生加深了解,帮助开发创造性思维。此外,还需购置一些教学录像带,在一些教学环节中应用,能做到声情并茂,引人入胜。

(三)两种教学基本程序。(1)下发教师挑选好的营销案例,附上几个思考题供参考——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课外) ——各小组代表课堂发言——各小组成员即兴发言——或逐一点评,或总体总结。(2)学生课外寻找亲身实践过的选题——课堂评点自选案例——学生评点、评议——小结。

四、关于本学科的能力培养

从社会对营销人才需求能力的调查来看,作为营销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我们这门学科的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持之以恒精神等。

(1)市场营销是从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入手的,那么,就从市场调查开始,让学生着手去做。包括制定调查计划、方案、方法、调查执行过程、调查统计到调查结果分析全过程。可以将学生分组,调查工作涵盖整个学期。

(2)抓住市场这个大资源库,让学生利用双休日、五一、十一长假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锤炼了他们的个性,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将来的社会定位。

(3)适时的请一些专业人士到学校,介绍他们的成功与挫折,介绍他们在做营销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等。

(4)利用我们建立起来的实习实训基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营销实践中来。

五、关于考核办法的改革

在考核办法上应采取学科成绩与学习成果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即采取老师布置、指导实践作业,学生上交作业成果,如调查报告、计划书、促销活动策划书等的方法,并配合实践问题答辩式考试,同时考核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能力。

六、发挥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1、教练员角色。教练员源于体育,作为一项新的管理要素正被越来越多的业界所接受。教练不是帮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提供一面“镜子”,使学生洞悉自己——理清自己的状态和情绪,并就其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指导,令学生及时调整心态认清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这种新的教学观在案例教学课中得到体现。学生在做《华素片定位案例分析》时,由于是第一次以全班同学共同完成一个作业,学生既感到新鲜刺激,又觉得无法入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作为一个教练员,及时指点迷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项目负责人明确下达各组任务,这才把矛盾化解,保证了作业按时按质完成。

2、参与者角色。为了使课堂讨论充分开展,教师不要轻易参与争论与评说,除非学生有此要求,也只能以普通身份发言,以免使自己的论点左右学生。唯有如此,才能创造出热烈讨论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能否上好案例研讨课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经典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Law Teaching Reform Analysis with Role Occupancy Classroom

HE P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o establish the legal community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our society and building a socialist development. To establish the legal community, it requires a lot of legal talent, and therefore vital legal education. However, at this stage of university legal educ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drawbacks, teaching reform law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this paper, we start from the role occupancy classroom method to analyze teaching reform of law.

Key words role occupancy classroom;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现阶段,快速发展社会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而传统的法学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传统法学教育模式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法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法学教育改革以改革教学方法为要,当前众多法学教育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新型法学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以角色入住课堂方法为代表展开分析。

1 当前法学教学分析

1.1 当前法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法学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法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在:

第一,法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法学教学是一门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并且具有极高专业要求的学科,因此法学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的法学知识外,还要了解与法学教育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现阶段,虽然我国法学教师数量在不断增加,教师专业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教师的工作能力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只专注于对教材等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实际,导致法学教学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法学教学没有取得明显成果。另外,一些教师过分重视专业法律知识而忽视了与教学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第二,现阶段法学教育模式中,教学角色定位存在问题。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学材料等角色共同组成的,其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众所周知,法律工作尤其是法官工作需要从业者拥有很强的质疑以及判断能力,然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主动判断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造成学生应用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上法律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1.2 传统法学教学方法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中,课堂讲授法一直以来都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虽然,课堂讲授法在彻底扫除文盲、提高我国居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讲授法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工作的要求,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第一,讲授法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授法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它并不鼓励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质疑,强调老师的权威性,学生的服从性。因此,讲授法教学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应有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法学教学无法取得效果。

第二,讲授法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中,老师只针对教材进行讲解,很少与课外实际进行联系,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灵活运用法学知识。

另外,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加入一些案例,并结合案例对法学教材进行分析,但是教师在讲解案例时,大多只对案例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忽视了案例所涉及的实际情况的分析,从而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学生很少进行思考创新,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第三,讲授法教学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然而讲授法教学用一个僵化的框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了约束,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灵活应变。并且教师日复一日接触的都是各种法律教材,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十分固定,很少进行发散思考,从而阻碍了教师的发展进步。

2 角色入住课堂的教学方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作用

第一,案列分析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案例分析方法需要学生的充分参与,学生需要扮演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在课堂上再现案例中的场景。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有趣,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法学教学的效果。

第二,案例分析法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经典的法律案例涉及到众多的法律知识,因此学生为更好地扮演案例角色,在活动之前会主动对案例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学习,主动学习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专业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案例教学方法还可以将实际与理论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2 案例的选择

第一,代表性原则。由于法律知识众多,并且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一个只涉及到少量法律知识的案例是无法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所以教师要选择经典的法律案例。

经典案例在某一类法律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会涉及到这一类法律的众多知识点,不但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法律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水平,使教学取得明显的效果。

第二,法律时效性原则。因为一些法律条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修订,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法律条文会丧失法律效力,因此教师选择的案例要是最近发生的。这样的案例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关系密切,能够增强了案例的时代气息,从而使得案列分析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法学教学更容易取得成效。

第三,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些法律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众多,知识关系复杂,这对于法律初学者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因而不利于法学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到现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选择难度适中的法律案例。这样既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又能使学生很容易接受,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3 案例的具体应用

首先,教师对整堂课的教学活动流程进行初步的设计,选择教学中可能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明确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向学生展示案例,要求学生自己对案例进行初步的分析理解,此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再次,教师可以分配案例中的角色或者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中对案例进行情景再现,同时要求未参加角色扮演的学生分析情景表演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并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最后,教师要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在学生讨论完后,教师要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对案例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角色入住课堂法对法学教学的意义

第一,角色入住课堂法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法学课堂过于严肃,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采用角色入住课堂法后,教师向学生提供案例,并要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将案例情景再现,这样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缓和了以往过于严肃的教学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对学习保持旺盛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第二,角色入住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法律理论与案例实际的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采用角色入住课堂的教学方法后,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会对案例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因此学生可以很容易发现案例所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应用能力。

另外,在角色入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敢于并且会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并且在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影响下学生更容易利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这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角色入住课堂法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囿于固定的教学模式,这不利于教师的学习发展,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然而,采用入住课堂的教学方法后,由于整个教学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因此教师不需要在教材讲授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再加上师生之间交流的增加,教师自身的思维活动会更加活跃。教师会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禁锢,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从而极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角色入住课堂的教学方法不管是对学生自身素质、法律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都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角色入住课堂方法对法学教学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