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美术;教育情怀;教学案例
一师范专业认证与教育情怀概念的提出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师范类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构建了“纵向三级递进、横向三类覆盖的分级分类认证标准体系”。“教育情怀”这一概念也成为认证标准之一。《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认证标准的第三级也同样有)“二、毕业要求”包含“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大的方面,其中“践行师德”又包含“师德规范”与“教育情怀”两个方面。“教育情怀”是指“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1]”教育情怀首先体现为对教育事业的情感,即具有从教意愿,热爱教育事业,是一个人对教育职业的高度认同;教育情怀其次体现为对学生的情感,即愿意做学生的引路人;教育情怀最根本的作用在于能够赋予我们的工作以意义。有情怀与没有情怀是不一样的,情怀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教师职业发展的可能性。没有教育情怀的人,只会把教师职业当作一个可以维系生存的手段,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而一个具有教育情怀的老师,绝不仅仅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及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情怀的有无,对于教师来说意义深远。“显然,教育情怀不是操作层面上的技术特征,更不是肉眼可见的‘量化’指标,但它的存在却丝毫没有被怀疑过。它是一种超验的‘行动意识’,是渗透于教育者教育行动过程中的意念,是对教育者的行动产生深刻影响的精神力量。”总之,培养合格与优秀的教师,教育情怀的有无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而如何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情怀成为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2]。
二当前高师学生美术教育情怀的现状调查
据一项调查显示,地方高校的美术学专业中只有41.7%的学生愿意在毕业后从事美术教师职业,这种择业心理除了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也是影响其择业心理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教师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一些学生认为教师从事的是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劳动,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变化和新意,更谈不上乐趣。对事物的认识是决定一个人对待某事物的态度与情感的主要因素,有一种认识我们称之为陈见,那就是当事物已经发生了改变而我们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以前的位置,缺乏对这一事物现状的调查与了解。高校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校后,接受的多半是专业训练,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发生在专业领域的事情,比如画展、画家等,而对于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关注很少,除了自己对曾经的中小学经历的记忆外很少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因此很难形成对基础美术教育的正确认识。这样就成为了学生今后从事教育职业的一种障碍,消除这一障碍已经刻不容缓。改变学生头脑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成见,重新认识新环境下的教师工作特点,激发其成为教师与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意向应该成为美术教师教育的首要目标,而最有力的武器即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应该是那些在教改浪潮中涌现出的优秀的教学案例,事实胜于雄辩,这些课例是基础美术教育最形象的代言人。正如艺术的本质规律体现在一系列标志着人类艺术最高成就的经典名作之中一样,美术教学的本质规律也必然体现在那些优秀的经典课例当中。读经典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相同的时间里,其得到的收获和进步要大得多,多读经典才能形成一个人高层次的品味和追求,进而在行动中以高标准来塑造自我。
三优秀教学案例对培养美术教育情怀的作用
教学案例是指“在教学实践、作品(论著、电影和小说)中存在的,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事件或教学故事。[3]”好的教学案例一般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特征,所谓“有教育意义”是指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师范生能够从中理解和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方法或技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专业要以引导师范生‘做学生成长引路人’为目标,通过参与式课程学习、示范性榜样熏陶、反思性案例分析、主题性教育活动、行动性实践体验、激励性成长评价等养成途径和形式,帮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在于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和全面发展,加强自身修养,丰富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端正奋发的态度和持续努力的行为。[4]”其中“示范性榜样熏陶、反思性案例分析”都可以通过优秀的教学案例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观、学生观的引导,所以,优秀教学案例对培养未来美术教师的教育情怀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师范生形成对基础美术教育现状和教师工作价值的正确认识
观摩学习优秀的美术教学案例,有利于师范生形成对基础美术教育现状和教师工作价值的正确认识,一方面是因为:优秀的教学案例首先是充分体现出了当前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改革意识的教学成果,代表当前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普遍现状与趋势,是优秀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体现,因此能形成学生对于基础美术教育现状的正确认识。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发以及新版教材的编写和应用,使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精神的学习和教学研究,涌现出了一堂堂精彩的教学课例。笔者有幸到中小学观摩现场美术教学,对一些优秀的教师和课例感受很深:那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结构谨然流畅的教学组织,踊跃表达丰富情感体验的快乐学习的学生,教学姿态与风度游刃有余的老师,还有孩子们创作出的一幅幅充满童稚和无穷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作品,无不体现出教学已经成为了艺术,聆听一节美术课犹如欣赏一件精彩的艺术作品,使人神情舒畅而愉快。另一方面是能让师范生重新认识美术教师的劳动特点与工作价值。为什么传统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留给大家的是单调乏味的印象,而如今课改后的美术教学则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工作乐趣与价值呢?那是因为教学中的一系列因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新课程观念给予了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广大空间,这种空间的获得使教师的工作更具有创造性特点:首先,课程标准只对学生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建议,教师与学生为达到这一结果的途径是多样的、不确定的,这就为教师提供了选择方式与途径的自由空间;第二是教材观念的转变,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其作用只是起到沟通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联系的媒介,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并不局限于教材,可根据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甚至重新设计教学方案,课程设计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创意,其他教学资料的收集与运用能体现每个教师的特色,这样,同一个课题由不同的美术教师上其效果都是不同的,都深深地打上教师本人的烙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第三个转变是教学过程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单向传授式的,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灌输式教学是最贴切不过的:“人都成了哑巴,只有真理在说话。”教师即是真理的代言人,而学生都被剥夺了话语权。新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索的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智慧等智力因素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情感、感受、态度、意志、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过程。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的场所,从而产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远离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课堂教学的呆板与乏味,而充溢着师生情感的交融与共鸣。还有一个转变是教师的作用与师生关系的改变,过去的师生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灌输与接受,而现在的师生关系强调民主、平等、合作,这种转变也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中过分的严肃与冷漠,而增加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使课堂充满愉悦与乐趣。总之,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广泛的自由空间,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营造生动的课堂。通过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师范生能重新认识教师的劳动特点与工作价值,对教师工作价值的肯定将增强他们毕业后从事教育职业的意向,从而在读书期间注重自身教育知识的储备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态度将得到极大的改变:从不得不学到不能不学和乐于学习。正如有一位同学在学习了一系列优秀教学案例之后写道:“在我看来,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原有的单一的教条式教学模式被打破,师生互动,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吸收与学习他人优秀方面的能力,而这次的《优秀教学案例赏析》课程,正是以这样的新式教学,让我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在老师的教学和引导下,我这次课程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教学案例赏析的知识,也见证并学习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是如何上好的。……在还没有上这个课之前,我其实打算毕业后不从事教育类工作的,我总觉得小孩子太调皮了,我不想去引导和教导他们,但现在我看到这些优秀教学案例后,我觉得教师是一个很幸福的职业,当你把孩子们都教育好,你们相处如一家人,那该是何种成就感能够比拟的呀!所以,我现在应该提高自我意识,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自我与职业认知,树立高尚的教师专业价值观,向做一名好老师奋斗。[5]”
(二)有利于师范生反思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二、毕业要求”中的第四点是“学会发展”,包括“学会反思”与“沟通合作”两个方面,“学会反思”是指“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尝试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6]”一切的教育最终要变成自我教育,而反思正是自我教育的主要形式。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与获得进步。学习优秀教学案例能让师范生了解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使其产生紧迫感,从而激发学习动力与改变学习态度。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绘画功底不错,已经足够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了,而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绝非仅仅是能教学生画好画这么简单。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有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敏锐地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广泛地开发和利用新的教学资源,引导、启发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质,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而这一切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只教学生画好几幅画,而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格完善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当师范生认识到这一点时便会在心理产生紧迫感和差距感,这种紧迫感能激发学生抓紧在校时间努力学习的动力,也会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如一位学生在赏析了一系列优秀的美术课堂教学案例后,产生了这样的反思:“由左斌老师上的那堂《品析父亲》的鉴赏课,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让我惊叹,环环相扣的环节设计,生动的语言表达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让未来会成为教师的我深感不足,同时也激发了我加强理论知识与专业外知识的心理……还有一堂小学美术课《傩戏面具制作》开始导入的环节也让我眼前一亮,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导入方式,但这种表演式的导入方式一下子将我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7]”优秀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优秀的教学案例也是一种美的熏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教师的价值与使命,从而产生乐于从事教育的情感与意向。
四以优秀教学案例培养美术教育情怀的方式与途径
学习优秀教学案例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来自于教学实践的教学案例,另一种是来自于文艺作品如论著、电影和小说等中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案例
对于美术教育而言,实践中的教学案例主要是指美术教学的课堂实录,学习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现场观摩,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师范生到附近中小学观摩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的好处在于身临其境,感受真切而深刻,课后还可以与上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二是通过多媒体观看教学录像课。比如各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美术教材,教师教学参考书往往都配有教学视频,一般都是由有经验的老师就教材中的某一课题上的一堂完整的美术课。另外还有全国或各省份举办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比赛的一些录像课,都是来自实践中的教学案例。由于时间与空间条件的限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观摩录像课是我们进行教学案例赏析的主要方式。录像课具有可重复观看的特点,因而可以对某一课例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互联网与现代数码摄影摄像技术的发达为我们进行录像课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优秀的教学课例,也可以自己深入基础美术教学的现场进行拍摄和录制,高校教师应密切关注基础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与之保持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得到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实践中的教学案例师范生能生动直观地学习其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很多同学都表示优秀教学案例的学习对其微格训练很有帮助,微格训练课程的安排是让师范生学以致用的平台,让她们能从在这些案例中学习到的优秀教学形式灵活改变借鉴于自己的上课训练中,通过优秀教学案例的学习,师范生能知道教师应该如何朝着正确的方向培养学生,如何教育、管理学生,及老师教学的不足之处应该怎样避免,这对她们将来的教育实习也能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由于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经典熏陶,学生在进入教育实习后会自动地以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来要求自己,使其教育实践在开始阶段即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为其毕业后选择教师职业提供优势。通过实践中的教学案例学习,还可以让师范生领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一位师范生在赏析了人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材配套视频中黄静老师的一堂课后,发表了这样的感慨:“其中我最喜爱的优秀教师黄静老师的教学案例,她给我的印象与众不同,上课风格独特,深深吸引了我。她上的是八年级美术《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这一单元,老师的声音很好听,使我觉得她去配音一定也不差。从她上课的内容、谈吐可以发现黄静老师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她例举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引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就连她说话时的肢体语言也如此优雅,板书上的字体也刚劲潇洒……[8]”从中可以看出,优秀的教师往往具有很大的人格魅力,会为师范生学习与前进提供榜样力量。当然,学习优秀教学案例并不意味着盲目崇拜和模仿,优秀的课例也会有其不完美之处,在赏析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知识、教学案例赏析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发现其不足之处,并提醒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和改进。
(二)文艺作品中的教学案例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浓缩,如果说美术课堂教学案例能使学生学习美术教学的技法技能、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领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那么文艺作品中的教学案例则能更多地使学生感悟身为教师,如何以自身的教育情怀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优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去过好自己的一生。如美国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美术史教师凯瑟琳,她在美术史课的教学中一改传统的教学大纲,以现代派的先锋画家作品入手,引导女学生们分析思考什么是艺术,艺术有何标准等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在引导女学生们思考什么是人生,我的人生究竟谁说了算等人生观与价值观问题,提醒女孩子们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活出自我。“从前很多的时候,人们对于教师的刻板印象,是教师们辛苦传授我们书本知识的人,他们能教给我们的只是专业知识,但是通过几次教学案例赏析,我发现教师的作用,绝不仅仅只是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有更为重大的关于人生的影响。[9]”通过文艺作品中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能引导师范生学习如何育人。
关键词: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213-02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在视觉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美术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美术教育的功能和内容也比以往更为丰富。美术课程要凸显视觉性就必需强调对于美术语言的学习运用。一直以来,在小学美术课涵盖的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课是美术课基础的教学内容,是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刚刚入校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很喜欢美术课的,但是随着美术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入,教学难度的逐步增加,美术造型表现基础差的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很容易失去继续努力的信心;而美术造型表现能力较好的学生,则很容易体会到“造型・表现”的魅力,并在同伴的赞美声中感到自豪,从而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随着学校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于美术语言的学习也有了新的要求,即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进行相应教学实施。关于空间造型的课程,仅仅从造型元素这一角度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空间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在学校美术课程中,尤其是教科书中的内容应增加对表现手段的学习。我们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教师在“造型・表现”课教学案例中进行的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与总结,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提高“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美术的魅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与兴趣的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通过对小学生“造型・表现”课教学案例的研究,探索有效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最终达到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
2.研究内容。对不同形式的“造型・表现”课进行案例研究,如:绘画、写生、泥塑、手工制作、版画等,探索有效的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力的教学方法。
3.研究方法。采用分年级,在每个年级选取对照班进行对比实践的研究方法。调查法:调查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状况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案例分析法: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考察课题研究的效果,继续思考,进行研究。
4.研究步骤及过程。(1)理论学习,申请立项。本阶段的任务,主要在于学习美学理论、教育规律、少年儿童心智发展理论方面的书籍,为下一步课题实践做理论准备。(2)研究不同的材料、不同造型的转换可以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本阶段对教师的深入教学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多种媒材对比,探寻答案,并初步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创作欲望。比如:课堂写生线描造型和色彩绘画、泥塑、手工制作等。(3)具体实施,加强教学案例研究,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年级确定一个实验班级(六年级除外),在各实验班级中进行案例研究,其他班级使用平常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法的对比来比较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进行研究。教师选择写生、绘画、记忆画、立体制作、泥塑、版画等不同课型进行教学案例的实践研究,探索有效的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途径。(4)整理资料,申请结题。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设问题的研究,遵照市教科所规划办的结题要求,填写结题申请表并撰写结题报告,按时上传课题博客,并检查和准备纸质的结题材料。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小学生的造型表现力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首先,从课时设置上为学生创造条件。美术课作为实践操作课程,学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于是我们将一周两节的美术课连在一起,使学生能在充足的时间内认真思考,静心学习,在思路不中断的情r下完成造型实表现、欣赏评述等环节,也给教师留下更多针对性指导学生作业的时间,这一举措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一致认同。美术课采用两节大课的授课形式,为学生创造了静心创作的条件,有利于学生造型表现力的提高。
2.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眼睛看到了,心中有东西了,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因此引导学生多多观察贴近他们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将课内所学的知识技能融入生活当中。比如:我们会根据新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前观察作业,如:《洗澡》一课要求学生观察家人洗澡的动作、表情和洗澡的环境,《身边的树》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看到的树的根、树干的纹路、树叶的形状等。有了生活体验,学生再进行课堂表现时效果就好了许多,创作出了更多真实、生动、多彩的画面。
3.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分析、比较等逐步积累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造型语言。我们将对艺术家和学生优秀作品的赏析放到平时的课堂中进行,学生普遍认为向别人学习可以帮助自己提高造型表现力。
4.加强对于学生的写生训练。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在写生过程中能够比较深入的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美。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描绘丰富的生活,更要鼓励学生忠于自我的感觉,表现出自己眼中的事物,让学生画出深入细致的并有个性色彩的美术作品。
5.注重教师的课堂示范。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时候教师讲了很多,学生还不一定能理解,而这时,教师如能恰当的利用课堂示范,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师要善用自己的特长来解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提高造型表现力。
6.增加对于“造型・表现”手段的学习,探索多种材料与表现方法的应用,从不同角度、不同艺术形式出发进行研究,如绘画、泥塑、纸立体制作等,从而培养学生平面的、立体的、能够灵活使用多种材料的“造型・表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7.教师自身水平得到了提升。在课题实践研究的这段时间内,我们课题组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造型表现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而教师也通过小课题研究,促使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研究,从而改善了教学行为,在客观上,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达到了提升,这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共同的感受。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对学生的问卷调研时间没有安排好,有些晚了。我们在中期报告写完后,学校便开始了校园艺术节活动,艺术节内容很丰富,我们课题组教师将上课之余的大量精力都投入到艺术活动的准备中。首先对学生做了个问卷调研,了解学生对于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从学生填写的问卷表中,我们得到了不少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有的方法很好,但是教师没有更好的使用,而这时课题研究工作也进入了期末,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对研究中产生的新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实践,这是觉得最遗憾的地方。
以后再做课题,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活除了正常教学外,各种活动较多,需要提前做好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在课题实施中,中期报告之前做好对于学生等相关人员的问卷调研工作,了解他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成员应及时小结,反思,对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再进行后期的研究工作。毕竟有些工作必须是学生在校时才能操作的,相信如能进行细致的时间安排,扎扎实实的进行实践研究,小课题研究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刘艳.小学美术互动性教学的有效开展与探讨[J].中华少年,2016,(28).
[2]童颖.巧用儿童绘本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6,(25).
A Case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in the Primary School Fine Arts
HE Ya-ni
(Yanta Campus,The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1,China)
英语教师职后阶段专业发展策略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生活信息化的加速,我国英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2001年以后,英语课程逐渐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全国推广,我国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愈加迫切和必要。如何提高我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成为了外语教师教育界一个普遍关心的课题。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递进过程,而是一个螺旋上升、反复的前进过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至少应该包括职前与职后两个时间维度。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专业发展诉求与策略。职前教育阶段与职后发展阶段不论是在学习内容还是发展策略上,都表现出各自的特性与不同的侧重。本文着重探讨和介绍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阶段的专业发展策略。
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语言教师学习专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从匠才/学徒模式、应用科学模式和反思模式三种。这三种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匠才模式突出教师专业发展中经验层面的训练,但过分强调静止性和模仿性,无法完全满足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教师教育的要求。应用科学模式虽然弥补了这一缺陷,但它又将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分割开,忽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且所谓科学的结论并不能解决所有复杂的实践困境问题。反思模式则采取了折衷立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教师的科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经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注重培养教师反省批判意识和行动实践能力,通过在反省、批判和行动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但是反思模式中主体活动的个性化色彩使个人反思的经验结论存在着与群体共享的矛盾,很难构建一种适合所有教师的个人反思活动的框架。
所以,在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的需求,采取不同的专业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任何一名教师,在入职之日起就必然会经历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这样的发展历程。英语教师的职后专业发展不能拘泥于某一种专业发展模式。新手教师更多关注教学成功,期望能从熟练教师那学到课堂教学技巧;熟手教师会关注从语言教学理论中获得技术基础,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专家型教师则更多地通过反思或批判的力量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所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职后专业发展模式应该是以上三种模式的综合。本文要讨论的各种专业发展策略,也是基于以上三种专业发展模式的理论视角,而非其中一种。
三、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首先是作为教师,然后才是作为语言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英语在我国是作为一门外语来教学的,因此在英语教师的专业职前发展阶段,语言教学的特性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语言教学技能的培养与发展上。进入教学实践的英语教师职后专业发展,表现出与英语教师职前发展不一样的特点,应更多地凸显为教师的共性,即教育教学能力。
1.基于职业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职业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英语教师根据相关职业标准开展自主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第一,依据国家教育法令,坚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教师应该同其他所有学科的教师一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令,将职业道德的发展与教师的生涯发展、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使自己在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或专业发展过程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准。
第二,依据教师教育标准,提高教师教育基本能力。教师教育基本能力是所有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围绕《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等国家标准的各项内容,切实提高教师教育基本能力。
第三,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提高英语教师专业水平。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加强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理解,坚持语言交际和思维发展的工具的语言观,围绕教师的课程观念、教学目标、教育角色、课堂管理、教育评价以及学生学习策略上的指标,开展自主研修,提高语言教师专业水平。
2.基于校本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校本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参加学校所开展的各类校本培训,通过对自身教学的反思、同事之间的研讨交流,以及专业人士的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坚持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增强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日志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反思和研究价值的各种经验所进行的持续而真实的记录和描写。教学日志的写作过程能够把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意识到的、隐性的想法和教学惯性表现出来,帮助教师质疑、探究和分析教学过程,为教师的反思和分析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启示。教学日志还能为教师与同事及监督者之间的交流和分析提供信息,奠定交流基础。同事之间通过阅读相互的教学反思日志,分享各自课堂内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出相关问题,并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
第二,主动参与互助观摩听课,促进共同提高。教师之间通过开展相互观摩听课,密切关注和监测某位教师的语言教学课堂或课堂教学的某些方面,帮助授课教师理解教学,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教师间互助观摩听课活动不是以评价为目的,而是以相互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使授课教师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从而能够真正地表现自我,既展示自己的优点也不隐藏自己的缺点。听课教师则以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听课活动,以教学参与者的视角理解教学、理解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和其他课堂行为的有效性。听课活动后的研讨分析能够使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相互指导和切磋,在讨论中不断实现自我专业的提升。
第三,认真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共享教学经历。小组合作教学是指两位或几位教师共同承担一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并在教学活动中全面交流、交换、整合各种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进而促进教学实践,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学生能够体验来自不同教师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获得与教师更多的单独交流机会。小组合作教学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和借鉴彼此的优势和长处,让每位教师都能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教学活动。所以小组合作教学不仅是教师共同教学,也是教师共同学习,共同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四,深刻分析典型教学案例,凝练教学智慧。教师通过生动故事的呈现和描述,将教学实践经验以故事的方式转化成教学案例,并运用教学理论,对课堂典型案例和关键事件进行分析,通过把握教学问题的实质、理解和提炼有关教育理念与智慧,来促进其专业成长。典型教学案例分析能够使教师形成敏锐的教学观察能力,促使教师找出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方向,探索自我发展途径。阅读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并参与有关案例的集体讨论活动,有助于激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增强教师的协作意识,培养教师的合作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五,积极从事教学行动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为了阐明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实施而进行的课堂研究。行动研究赋予了课堂教师新的角色和专业感以及持续探究的愿望,把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由局外人转移到教师自身。由于行动研究的研究者是教师本人,研究内容是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某一具体问题或者探究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因此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联系,实现教师专业理性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第六,自觉创建教学档案袋,奠定发展基础。教学档案袋是围绕教师自我评价和教师自主学习而构建的由大量与教师工作相关、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文档构成的教学档案文件。教学档案袋为教师提供了记录教学过程、教学技能、教学成就以及进行教学整体评估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确定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在教学档案的创建过程中,教师作为创建的主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思考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与同事的对话、合作进行深度的反思,将反思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3.基于伙伴支援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伙伴支援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通过政府、高校给学校提供的支持和援助而建立起来的伙伴关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就要求学校通过建立与政府和高校的伙伴支援关系,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延伸到社会,形成立体多维的网络,凝聚社会校外的力量,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寻求政府支持,积极参加校际间培训与活动。各学校应主动寻求政府支持与援助,争取人力与财力,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与平台。具体措施有派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如骨干教师培训,国培计划等;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倡导教师参加“送教下乡、扶贫支教”活动,等等。
第二,建立伙伴关系,密切与高师院校合作交流。各学校还应该主动与高师院校建立伙伴关系,建设类似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伙伴双方在课程改革、在职培训、共享信息、共同变革及改善教学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具体做法有中小学英语教师走进大学校园,担任一些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辅助或客座讲演者,帮助高校培养职前教师;同时高校营造氛围,吸引中小学外语教师参加高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双方共建学术科研论坛,共享学术资源和图书信息。双方联合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为英语教师职前实践训练与职后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创造条件。大学和中小学英语教师通过双方的人员互动等多种多样的专业发展活动,为在职的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行动研究创造机会,从而促进英语教师职后专业发展。
四、结语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一定要依据专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合适的专业发展模式,探索有效可行的专业发展策略。教师职前教育阶段,作为教师专业教育的第一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主要是学习与积累有关教师教学所需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在教师职后发展阶段,教师以一个正式教师身份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学成功,还要关注自我专业成长。随着社会环境、教学环境、自我身份以及所面临的关系的变化,教师的社会期待、他人的期待以及自身期待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英语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应有针对性,突出时效性,积极主动在所从事的专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职业探索,要以在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契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活动,通过反思实践,实现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Banfi,C.S.Portfolios:Integrating advanced language, academic,and professional skills[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2003,57(01):34-42.
[2]McNiff,J. Teaching as Learning: An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M].London:Routeledge,1993.
[3] Richards,J. C. & Lockhart,C. Teacher development through peer observation[J].TESOL Journal,1991.1(02):7-10.
[4]Richards,J. C. & Farrell.T. S. C.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Teachers: Strategies for Teacher Learning[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5]Wallace,M. J. 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A Reflective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6]贾爱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7]裴跃进.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五种模式简介及对我们的启示[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60-63.
[8]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9]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魏立明,隋铭才.国外外语教学文献述评:当今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三大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1996,(04):38-40.
[11]吴一安.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优秀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数学素养是不可或缺的,两者相辅相成,而其中的基础正是教师个人的数学素养。新《课标》对教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量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教师的数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如何提升自我数学素养,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呢?
一、深化理解新课标
首先自己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理清数学课程每个领域的核心目标及其相应的数学内涵,以及每个具体数学内容的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备的手册,同时再通过学习专家或名师一些关于新课程标准的论文,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来理解新课标的“新”,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这些数学内容的深广度及相应的数学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提升自我数学素养。
二、研究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难点、偶发事件、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案例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我们在学习研究案例时,不能单单把重点放在教学行为上,还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产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情感等等。体现数学教师良好数学素养的教学案例很多,有的从数学史的角度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数学文化熏陶,有的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的奇妙,有的从数学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准确,严谨等等,每一个案例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内容。通过研究学习这样一些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的实例,联系自己的教学,可以更好地让我们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数学知识技能的灵活运用,数学思想系统理论化,提升自我数学素养。
三、知识体系的完善
首先要清晰了解小学数学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对小学六年所有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要有清晰的了解,知道每一个知识领域层次划分和目标要求,熟悉每一个阶段对学生的方法与过程,情感的发展的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经常任教的那一个或几个年级,而是能用承上启下的眼光来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更好地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次是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及相关数学历史。有人总是这样认为:“小学知识很简单,还需要教师去学习吗?”职业特性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比学生懂得更多,更广,更深,不能只是单掌握小学书本上的东西,我们更应该多掌握更高层次的相关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本质。一句老话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我们作为教师,不仅需要重视以往尚未系统学习过的数学内容,例如统计、概率等方面的知识,更不要忽略曾经自以为熟悉、而当前变化较大的数学内容,例如现在的解方程方法就和原来有了较大区别,在这一点上,越是老教师越是要注重自我数学知识理论的更新和学习。
另外,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作为教师对于知识内容和技能的相关历史及都应该有所了解,借助这些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数学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注重这方面知识的弥补。比如准备教学小数的意义与认识时,教师了解一下小数的发展历史;在准备分数认识时,了解分数产生的历史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来掌握更多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最后重要一点是完善自己的数学思想。优秀的教师都善于利用数学思想来处理教学内容,从数学思想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对于教参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对于其扩展内容也应该有所了解。例如在准备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学习一下祖原理或积分的思想,在准备教学加法交换律的时候,学习运算的一般意义及不完全归纳的思想方法。另外,教师对于奥数类的题型也应该有所练习,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这也是对自己数学思想的一种有效完善方式.这样坚持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出发,不断深化,不断拓展,并逐步深入相应内容的广阔背景,并不断挖掘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及人文内涵。长此以往,教师的数学素养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广泛阅读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书刊
一、指导思想: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研修目标: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知识。访谈名师的成长历程,从中学习有价值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学习国际视野下的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研究理论,学习现、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学习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及调研报告撰写方法指导等方面书籍。结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实际,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研修的质量。努力实现:
(1)、总结交流本学科教学成果及经验。
(2)、研讨本学科在课改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有关策略。
(3)、研讨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策略。
三、具体措施:
1、自觉做好网络培训学习工作
(1)把培训学习日常化,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本组教师一起探究学习;学习新课程理念,分析教学现状,研讨教学方法,观摩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行为,使自己的研修学习工作日常化。
(2)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3)在网上观摩名师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活(采用名师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
2、反思交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1)、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2)完善继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并完善所教年级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活动,使自己在实践反思中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行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聚焦于课堂。
(3)教研行为自主化。要求自己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验中的成功与失败。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并在教研活动时进行交流。
(4)、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5)、勤于动笔,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地理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总结
20xx年,东源中学地理科组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从大专院校录取3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同时从其它的中学调入2名教师。我们高一备课组就是一个典型的重新组合的队伍。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 教育形势,更新教育观念,扩展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让新老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扎实深入的校本培训必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教研处也及时地决定在本科组实行“校本培训”计划。 主要采用老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的方法,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培训,高一年级组中由我来指导刚毕业的蔡老师。我本着“提高教师课堂的授课能力,引导教师创新课堂教学”原则,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完成了工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工作:
1,从最开始的课前备课开始,我始终坚持让蔡老师首先自己熟悉教材,然后写好本节课的重难点分析和课堂教学思路,在我们共同研究以后形成最后的教案完整的记录下来。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本很全面,记录的很工整的教案,它也记录了蔡老师的成长历程。通过这样的方法,蔡老师的分析能力和课堂内容的把握能基本到位,取得了她的学生的信任和好评。
2,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坚持校教研处提出的每周一次指导课的要求:要么让蔡老师去听我的相关内容的指导课,课后让她来分析那堂课的优点与不足,以致于在自己的教学中应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要么我去听她的课,课后给出中肯的建议。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她迅速掌握了上课的基本要领,评讲思路,评讲方法等;
3,对于课后的练习和考试试题,高一自然地理部分的确有很多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因此,这部分,我采取有问题就当场解决的指导方法,迅速及时地解决这些疑难杂症,不仅帮助其分析此题涉及的知识点和做题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要采取什么讲解方法让学生能听懂。以便让她在对学生的解答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