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咨询治疗方式

心理咨询治疗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咨询治疗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咨询治疗方式

心理咨询治疗方式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寻求心理帮助的需求也明显上升,为此近年众多的专科及综合性医院先后开展了医学心理咨询机构。为了解全市医学心理咨询门诊现况,更好地为规范发展医学心理咨询事业提供依据,我院和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受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控中心委托,对全市70家开展医学心理咨询门诊随机抽取40家进行门诊执业资格、从业人员、环境状况、心理问题诊断治疗相关流程、咨客情况等相关内容作了现场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在全市70家医学心理咨询门诊抽取40家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

1.2.1基本情况:包括名称、成立时间、执业范围合法性及门诊每周开设时间。

1.2.2设置情况:包括人员方面的职称、专/兼职、培训方式、人员配备,环境方面的诊室设置及布置、宣传方式。

1.2.3流程情况:包括门诊建卡、写卡模式、费用结算、来诊方式、初复诊时间设置、诊断及治疗情况。

1.2.4咨客相关情况:性别、年龄差异,心理问题及相关行为。

1.3调查方法

将调查内容设计成表格与问卷相结合的调查表,调研人员统一培训后,逐一上门调查。调查时间为2006年3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调查结束后将有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因一家机构在调查时已关闭,另一家与其他医院合并,故本次调查有效资料38份,其中区精神卫生中心9家(24%),综合性医院18家(4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16%),其他专科医院5家(13%);具有执业资质的有30家(79%);机构创建时间≥20年3家(8%),10~19年14家(37%),5~9年8家(21%)≤4年的13家(34%)。38家机构中每周安排咨询时间≤1天17家(45%),每天均开设门诊的16家(42%)余下5家为每周开设门诊时间2~5天不等。

2.2从业人员及环境设置

38家机构中从业人员共157人(医生115人,护士27人,其余15人为心理评估师与治疗师等相关人员),医生中高级职称54人(47%)、中级职称61人(53%)。门诊医生专职者12人(10%),精神科兼职者72人(63%),神经内科兼职者10人(9%),其他科兼职者共21人(18%)。所有医师均参加市精神卫生中心开设的心理咨询培训班,但接受培训时间小于6个月的多见。门诊环境设置情况:诊室有专业布置的29家(76%),简单布置的17家(45%)。对外作过例如海报、报纸广告等宣传工作的有26家(68%)。

2.3门诊流程情况

对咨客有专门登记的11家(30%),多为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卡实行医院代管模式的7家(18%),咨客保管模式16家(42%),以上两种方式并用的5家(13%);门诊病史书写按内科模式有30家(79%),对个人史缺乏记录,按照精神科模式的8家(21%),个人史有详细记录。有诊断复核的21家(55%),有告知书3家(8%),对咨客做性格测试的13家(34%)。就诊方式采用预约式15家(39%),自行来诊的21家(55%),允许代诊的1家(3%)。初诊时间≥50分钟7家(18%),30~40分钟29家(76%),≤20分钟2家(5%);复诊时间≥20分钟10家(26%),10~20分钟15家(39%),≤10分钟13家(34%)。被调查机构均采用CCMD-3或DSM-Ⅳ诊断标准与市精神卫生临床质控手册规定相结合的方式。在心理治疗方法使用中应用方法≥3种的24家(63%);<3种的14家(37%)。用药方面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抗焦虑催眠药、促智药四种中,种类齐全且品种较多的有20家(占53%),以情感稳定剂、抗焦虑催眠药为主的11家(29%),仅有情感稳定剂、抗焦虑催眠药,且品种较少的7家(占18%)。调查机构均认为门诊收费过低。

2.4咨客相关情况

咨客性别女性多于男性的33家(87%),男女比例相当的5家(13%);年龄层多见青、中年的12家(占32%)。疾病类别中儿童以学习问题、多动症多见,青少年以学习问题、精神分裂症多见,青、中年以工作、婚姻问题及焦虑症、抑郁症多见,老年以抑郁症、老年痴呆症多见。门诊中遇到重性精神疾病者26家(68%),均采取建议转诊的处理方式。咨客相关行为调查中:有陪同者占60%,来咨询社会问题者占30%,定期咨询1年以上占45%,仅咨询一次者占19%。

3讨论

人力资源配置及专业水平的规范、专业化;我市医学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总数不多,专职太少,具有一定学历、职称,但接受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时间太短,门诊开设时间过短的问题。从业医生大多是精神专科出身,受过较专业的精神病学的培训及临床实践,又通过心理咨询及治疗的专业培训,兼做医学心理工作有一定年限,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但多偏重医学用药治疗为主,缺乏全面的心理治疗方法的使用,并且因为是兼职,心理咨询只是本职工作的一个相关部分,人数少,所能提供的咨询服务及治疗时间有限,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综合性医院的门诊医生多由精神专科医生兼职或其他专业医师经过短期培训后转向心理专业工作。从业人员来源的多元化、门槛过低及商业取向等因素影响使得管理较复杂,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1]目前医学心理咨询多为短期培训班,缺乏规范系统的学习及实践量化的过程即上岗工作,无法从根本上快速、专业地推动该专业的职业化发展。在人员配置方面,心理治疗师及护士较缺乏,这对医学心理咨询事业合理化、个体化的开展及咨询疗效有影响。从事咨询工作的人员无统一规范的资格证书或上岗证,对全市统筹管理也带来困难。

咨询环境设置个性化及宣传工作的全面化:调查发现大多数门诊诊室有独立诊室,使用面积达到规定标准,但对治疗起积极作用的专业性装饰方面缺乏投入,如诊室颜色、装饰画、音响、图书等。工作人员有良好素质,工作严谨,对取得咨客信任,构筑牢固的依从性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在宣传力度方面较薄弱,应借助媒体广泛宣传,以社区为载体,提高市民对心理问题的知晓率,为全民心理健康保健提供平台。门诊评估、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规范化、个体化:调查显示门诊诊断标准统一、规范,有利于疾病治疗及研究交流,在心理评估及治疗方面存在局限性。能为心理咨询提供依据、增强诊断客观性的心理测验等评估方法在调查机构中开展不够。[3]门诊治疗方面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方面薄弱,一些家庭治疗、催眠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法及集体治疗方法在门诊治疗中的选用较局限,缺乏专业化,这主要受到医疗水平不到位及人员配备不合理的客观条件影响。建议初期以药物为主,对症治疗调整情绪、改善睡眠,积极牢固咨访关系;中后期以对因治疗为目的,认知治疗为核心的多心理治疗方式相结合,侧重于剖析心理冲突、消除心理障碍,辅助药物治疗解决咨客的心理疾病较好。[4]#p#分页标题#e#

门诊工作流程的合理性:门诊流程总体上缺乏合理、正规的时间程序设置,咨客无法得到系统、连续、高密度的深入治疗。在求诊方式中有部分机构开展的预约式,能在最短时间、最少中间环节达到最满意的服务质量,可缓解咨询过程中咨客的敏感、焦虑、愤怒、攻击和脱落,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提高疗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5]代诊方式无法了解咨客的真实情况,不应采用。因为初诊主要是了解咨客病史资料,进行心理诊断与评估,稳固咨询关系,故时间的设置不小于50分钟较为科学。咨询频率初期采用一周一次的较普遍,后期较随意;咨询周期的时长以2个月多见,一年及更长时间的较少,可能与疗效、咨客自身心理问题程度及咨询目标不同有关。被调查机构缺乏规范、有效的咨询后期疗效评估体系,门诊流程安排较随意,易使咨询关系变质,降低疗效,甚至影响门诊的长期发展。而咨询时长、频率及治疗周期的一贯性和个体化,疗效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稳固咨访关系纽带,保障咨客权益,增加科学性和严谨性。[6]门诊收费与价值体现:目前收费标准是以市物价局制订的标准收取,与其他医疗技能收费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与社会心理咨询收费相比更低。

这主要受工作形式的特殊性及市民生活水平所限,价值体现无法得到公众接受与认同;社会方面对医学心理咨询职业化表现淡漠,将其视为精神医学附属分支,不予重视。现在多数医学毕业生不愿去精神医学心理机构,而更愿意至综合性医院的心理专业科室经过相关短暂培训即上岗,心理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因缺乏精神专科临床经验使医学心理咨询专业化、专职化发展受到限制。合理收费对于咨客来讲,保证了在特定时限内创建治疗氛围,使咨客有安全感,促进了自我暴露以及情绪发泄,增加依从性;对从业人员来讲,有助于进行全方位、高水平、高强度、长期学习培训,提供高质量治疗水平,促进医学心理卫生事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咨客情况分析:咨客性别分布女性多,可能与当今社会女性应激反应多,易表露负面情绪,主动要求改善有关。我市已有专为女性开设的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对女性心理问题有了一定的重视。各年龄段的主要咨询问题符合其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中青年的咨询问题和范围较广,与他们承受的家庭、社会压力大有关,心理健康更值得注意。在病种方面焦虑、抑郁等神经症多见,这符合医学心理咨询门诊诊治范围。咨客复诊率低、咨询一次较多的现象,主要受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开放式的结尾、咨询方式疗效及咨客自身多因素影响,故需提高治疗效果与质量,建立咨访之间良好的信赖关系,广泛开展心理卫生普及工作。重性精神障碍在门诊病历中占有一定比例,说明大众对重性精神疾病了解不全面,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就成为重性精神疾病早发现、早干预的主要治疗场合;且在疾病的康复期除了坚持服药外,同样需要有心理康复和社会支持,给予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指导,防止病情复发。但对于重性精神疾病咨客还是应转诊至精神专科门诊就治。门诊设置的合理、合法化:在机构设置方面已打破以往以封闭式精神专科医院为主的模式。

心理咨询治疗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人本主义流派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实质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普遍地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和新的思想道德观念等问题,心理上的旧平衡也日益受到冲击,有不少人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应、焦虑和心理障碍。面对这一状况,不论是为了消除心理障碍,还是为了防患精神疾病,或者是为了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心理咨询都必然成为现代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心理调节手段。

一、心理咨询

(一)定义

“心理咨询”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也不是单纯地解释求助者的内心体验。它既可以表示一门学科,即“心理咨询学”,也可以表示一种工作,即心理咨询服务。

至今心理学界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其中,以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的说法最具有影响力。他指出:“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咨询者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做出统合。”

(二)实质

从人本主义流派心理学家罗杰斯对心理咨询作出的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咨询实质上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自助”是心理咨询最关键的一步,求助者在咨询者的引导、暗示中,开启智慧之门,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主动积极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获取全新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改变自己的决心和信心,并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即在咨询者的帮助下,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他人和周围环境,从自知到自信、自控,进而到自我指导、改变行为。

(三)目标

从上述心理咨询的实质可以看出,助人自助、自我实现是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并不是为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也不是为寻求道德上的教诲,更不是为取得咨询者的安慰与同情;咨询者给予求助者的是一种特殊的帮助,即通过咨询过程中对求助者的尊重、关心、理解和共感、共鸣,逐步使求助者产生新的体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以新的思维方式和角度思考问题,以新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采取新的行为方式适应环境,并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心理咨询的目标客观地反映了心理咨询实质。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促进和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使人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别人,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现实生活,能积极乐观地向着正确的生活目标奋进。如何通过心理咨询来实现这一目标,由于各派学说对人的心理实质理解不同,对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症结理解各异,因而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上各不相同。

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影响较大的有四个派别,即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现仅从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咨询理论、治疗模式等方面分析心理咨询的实质。

二、从人本主义流派看心理咨询实质

(一)人性观

人本主义的人性观是性善论。人本主义学者认为,人类本性中固有完善、善良、实现等积极方面。

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眼中,人是高尚的人,他对人性的认识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人的本质是好的,有“善根”。人的本性在自由运行时,能使建设性和值得信任的每个人都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面发展的潜力。他承认人可以为恶,但那不是人的本性的反映,而是别有原因。他认为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应以是否合乎人性为尺度,人性规定了价值,人性指导价值,应当让个人自己发现价值。来访者中心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恢复和提高人的价值、尊严作贡献。人具有潜能,能够自我依赖、自主自立。

罗杰斯认为人本身是具有能力去有效地解决个人的问题的,咨询者根本不必考虑如何控制人的行为,只要给当事人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就能“将一个具有充分潜质的人早已存在的能力释放出来”。因而心理咨询的任务在于启发和激励这种潜能的发挥,促进其成熟,而不是包办代替进行解释和指导。

这种人性观体现了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求助者在咨询者的引导下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并且有积极地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获取全新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去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这是“自助”过程能顺利实现的基础。

(二)咨询理论的基本假设及价值取向

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有了解自己问题的能力并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人们对咨询师的需要是理解、真诚、支持、接受、关心和积极的评价。因此,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咨询理论的价值取向使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把重点放在来访者自身的感觉上,使来访者通过观察自身而不是受外部影响来求得自身的成长和完善。

在实际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要强调自我导向,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并觉察个人经验,特别注意来访者是怎样看待自我,力求使来访者的自我概念具体化。

(三)咨询理论的咨访关系

所谓咨访关系,具体可解释为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结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达到心理改善的效果。它是一个独特、动态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一个个体引领另一个个体运用其内部资源获得积极的成长,并为了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实现个体潜力与价值的过程。

基于上述人性观,该流派反对心理咨询者以权威角色出现在咨询过程中,相反,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应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来访者肩上,即来访者是主动的。它把咨访关系看得非常重要,因此来访者中心派的咨询者们在咨询过程中“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来访者有什么问题,这种问题因何而发生,应该运用什么特殊技术帮助他克服心理困难这样一些问题上,而是放在设法建立一种理想的咨访关系,营造一种特殊的交流气氛上”。其中,以咨访关系作为导向,充分利用和重视咨访关系体现了心理咨询本质中“互助”过程的重要性。它是“他助”和“自助”过程的桥梁。

(四)心理治疗模式

持有这种人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需要和能力的性善论观的人本主义者认为,心理问题是在人的自我结构受到威胁,即自我与经验发生分歧时产生的。人具有引导、调控自己,发现自己问题并消除自己问题的能力,治疗者的任务就是引导、帮助患者自己认识并解决自己的问题。与这种理论相一致,人本主义者发展了非指导性疗法、患者中心疗法和通情法等治疗方法和模式,注重治疗过程中患者与治疗者的感情交流、分享、融洽与角色统一。后来,罗杰斯把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和方法加以推广,形成了“个人中心”疗法,用以改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推广不仅使人本主义治疗理论有广泛的应用性,更重要的是强调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人,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上述的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模式正是实现“互助”过程的重要体现。人本主义从性善论出发重视来访者的作用,把患者看作是具有实现趋向的完整的人,治疗应以患者为中心,治疗者应理解、相信患者,通过与患者的感情、言语等交流达到治疗的目的。

(五)心理咨询理论的评估方式

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咨询理论认为,评估是为了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评估只会使咨询者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忽视当前的态度和行为,出现指导和裁决方式的态度过分理智化。因此,该理论主张放弃评估,咨询者应注重倾听来访者的自述,让来访者自己找出所要探究的主题。来访者要在咨询者帮助下研究、了解自己和自己的问题。这正是心理咨询实质中最关键的一步――求助者在咨询者的引导下,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主动地积极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六)心理咨询理论操作过程

它是以改善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出发点的,其目标是使来访者变得开朗、自信,主动参与整个治疗过程。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很少强调技术,而是把咨询的诊断、解释、询问、探索信息、干预等环节变成积极倾听、思索并明确思想的过程,创造一种信任、支持、鼓励的环境。咨询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来访者自我重新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即帮助来访者学会怎样学习,拥有自我。

从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咨询过程看出,它以改善咨访关系作为出发点,帮助来访者稳定情绪,认识自身的内部冲突并引导来访者积极主动地应对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是“他助”的过程,是心理咨询的最初阶段。在所创造一种信任、支持、鼓励的氛围下建立新的建设性的关系,深化来访者的认识,即“互助”的过程。促进来访者成长,重新考察自我,接受现实自我,纠正错误观念,达到进一步的心理整合,即“自助”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咨询过程是一个由“他助”经过“互助”,最后达到来访者“自助”的完整过程,即“助人自助”。

综上所述,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助人自助”,咨询者给予求助者的是一种特殊的帮助,即通过“他助―互助―自助”的动态过程,咨询双方通过感情的作用,达到相互了解和理解,形成共识。它使求助者以新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新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采取新的行为方式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傅安洲等.心理咨询方法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3]郑希付.心理咨询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李炳全,王新民.人性观与心理治疗理论模式,医学与哲学,1999,10.

[6]谭贤政.五大心理咨询理论的操作过程比较.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7]阳红.试论心理咨询的内涵及其存在的认识误区.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心理咨询治疗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模式;困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6-0010-0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在呼唤拯救人类心灵的同时,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在进行理性的思考。心理咨询与治疗到底疗效如何?这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社会与受众相当看好这一行业,甚至感到心理咨询与治疗无所不能,只要有痛苦、纠结或者是自己解决不了的矛盾,就可以找心理医生;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从业人员却有着诸多的无奈。当来访者的问题自己难以解决时,一般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往往难以奏效,原因在于一般干预方法仅仅涉及到人的意识层面,而意识层面在众多外部刺激干扰下显得完全不理性,来访者在道理上明白应该怎么做,但却无法驾驭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一、心理治疗面临的困境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来访者的心理障碍进行干预和改善的过程。当今心理治疗的方法早已不下百种。随着2001年国家设置心理咨询师职业考核以来,大批热衷于此项工作的人纷纷涉足其中。这几年人们开始反思心理治疗的疗效及其操作手段,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此项服务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心理治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有调查表明仅2.7%的从业人员认为自己能解决严重的心理疾病。1952年,心理学家艾森克就对心理治疗的疗效问题作了研究,结论震惊了心理治疗界,即在康复率与心理治疗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比关系,越是采用心理治疗,患者的康复率越低。上述结果首先涉及到的是疗效评估问题,心理治疗界缺乏统一有效的疗效评价标准,在此情况下,来访者的主观评价还是能够说明问题的。现实心理咨询与治疗疗效与人们的期待存在相当的距离,致使许多已经开业的心理诊所纷纷转向培训,患者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还是依赖医学治疗模式,而医学治疗模式对于心理疾病的疗效是具有争议的。笔者在长期的心理治疗工作过程中接待过若干例由临床心理科转介来的患者,他们的就诊线路往往是普通心理咨询—临床心理科—专业心理治疗,普通心理咨询门诊对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一般采用转介方式,临床心理科主要是服药配合以简单的心理治疗,加之病流量大,医生难以实施心理治疗,并且绝大多数从业医生多由精神科改行从事心理治疗,对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及方法缺乏应有的掌握,使得多数专科医院的心理治疗形同虚设。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困境还来自于疗法的局限。已有调查发现当前使用最多的是行为疗法,其次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和理性情绪疗法。行为疗法之所以最受欢迎,是因为它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容易掌握;精神分析疗法在实践中往往容易被使用者所误解,认为对来访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就是精神分析疗法,并且治疗实践因为时间的旷日持久和自由联想技术难以把握而无法真正使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和理性情绪疗法与其说是疗法不如说是理念,是对治疗师治疗理念的指导。现今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大多只涉及了意识层面,来访者求助的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其意识的调控能力下降,即显示出了意志不自由的特点,心理矛盾冲突的双方势均力敌、难争高下,如果有一方胜出而造成失衡,即使痛苦的程度会降低,但胜出的一方并不符合社会认同。来访者往往在难以驾驭两种欲望之时寻求帮助,此时他会把这一两难情境推给治疗师。心理治疗的成效取决于来访者的认同与内化,或者通过心理改变来使来访者接受和正视现实层面的问题。但很多来访者是既改变不了现实又不想改变自己,任凭咨询师使用何种方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二、心理治疗模式的转换

心理咨询治疗方式范文第4篇

1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1.1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研究现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如今已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临床心理科学ra。无论是其作用的领域还是从业人员规模都随社会需求的增长而急剧扩大,其理论体系和操作原则已逐步趋于完善,对咨询和治疗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逐步严格。国外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发展有两条明确的主线:一是心理咨询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发展;二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者职业道德规范和伦理建设,且两者相辅相成[2]。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职业道德与伦理继承了医学和心理学职业道德规范的优良传统。继希波克拉底誓言之后,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制订了相关的一系列伦理学准则和职业规范。如世界医学会1949年采纳的《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法》、护士伦理学国际法(1953年通过,1965年重新修订,、美国医学会伦理学准则(1957年版,1980年重新修订)、美国医师协会(ACP)伦理学手册(1984年版)、美国内科医师协会伦理学手册(1987年版)、美国心理协会(APA)职业道德规范(1992年版)、加拿大安大略省心理治疗者协会职业规范(1994年版)等[2]。这些伦理法则和职业规范的制定,与其临床实践和研究紧密相关。职业伦理和道德守则的建立也是一个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美国在1951年成立心理咨询协会后,在1962年颁布了第一版《心理咨询伦理与道德守则》,为美国心理咨询的职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得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可能。同时,该守则的制定也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衔接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支持。

中国关于医学伦理的探讨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扁鹊提出的“六不治”原则,他明确提出医生行医的准则,即医生应当不做什么。东晋时代’张湛提出一个圣贤的医生不但要技术精湛,还要做到医德高尚。自此中国历代医家对医生的人格和医德都有精辟的论述。自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后,中国医学界开始重视分析并解决医疗卫生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在高等医学院校、卫生系统开展医德教育,医学院校开设有医学伦理学课,部分医院成立有专门的医院伦理委员会。卫生部颁布有“医院工作人员守则和医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1-10-18颁发)、“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卫生部1988卫医字第40号文,、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08颁发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各省市结合本省实际也颁布有相应的医德规范,如“广东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纲要”试行,广东省卫生厅,1996-12)。医德规范和收费规定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一开始就超出了医学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更由于心理咨询与治疗职业、方法和手段的特殊性,因而仅仅以医德规范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手册是远远不够的。

1.2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规范研究的意义职业伦理和道德守则的建立也是一个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美国在1951年成立心理咨询协会后,在1962年颁布了第1版《心理咨询伦理与道德守则》,为美国心理咨询的职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得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可能。同时,该守则的制定也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衔接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支持。美国心理咨询职业化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4]。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研究对促进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促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研究,规范中国日益发展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促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保障心理咨询与治疗者的权益,以及开展随后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法律问题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研究的主要思想和观点陈国海[2]认为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本原理和思想为指导,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的伦理道德问题。该研究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包括:①高技术与高尚医德是发展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的两大支柱。心理咨询与治疗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除业务能力强、技术精湛外,还需有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②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实践不规范,理论研究薄弱。而这种现状构成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发展的瓶颈,极大阻碍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发展。③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道德受不同社会、阶段(阶层)、文化的影响,存在地域、文化、民族的差异。④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受中华民族心理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对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应结合中国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特点加以改造。⑤由于伦理与政治、法律的交互关系,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研究将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立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心理咨询与治疗者的伦理教育内容

针对当前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际,陈国海认为,心理咨询与治疗者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3.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者伦理意识教育国家应当尽快制订统一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者职业道德规范,以指导和规范当前中国蓬勃发展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心理咨询与治疗者的伦理教育应当向从业人员灌输遵循心理咨询与治疗者职业道德规范的思想,运用正反

两方面的经验说明职业规范和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地树立起严格遵守心理咨询与治疗者职业道德规范的意识。

3.2 心理咨询与治疗者的基本伦理教育李霁0认为,心理咨询与治疗者的基本伦理教育主要包括规范作业、保守秘密、知情同意、平等原则等4个方面的内容。

    3.2.1规范作业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不同于一般说教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医学治疗工作,对任何一位当事人心理咨询与治疗者都必须采用规范的、恰当的、系统的程序和方法,并严格按照这些程序和方法开展工作,对此,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者的培训应当强调方法和技术规范,通过规范作业以避免出现临床伦理问题。

3.2.2保守秘密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最为重要的一条原则。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家联合会对学校心理咨询员的保密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来访者在咨询关系开始或之前有知情权;所有咨询的信息保密,但如果咨询员需要阻止来访者明确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时,保密原则也有例外,主要有如下情况:

①当事人极有可能自伤、自残或自杀的时候,应当注意提醒他身边的人、家属、朋友、组织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看护。②当事人极有可能攻击、伤害他人的时候,应当注意提醒他身边的人提高警惕,准备应对措施,或建议将当事人转移、入住医院。③当法庭要取证,有关当事人的个人资料、信息可作为呈堂证物或证词,影响法官判决的时候咨询者一般要如实回答。

3.2.3知情同意知情同意在近年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中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心理咨询与治疗者必须发展和遵守一套良好的知情同意程序。大多数心理咨询与治疗者赞同,在当事人同意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之前,他们应当被告知:①咨询与治疗的费用。

②约会的次数和频率。③失约的处理。④心理咨询与治疗者的资格和能力。更有一些心理咨询与治疗者认为,当事人同样应当被告知:①治疗的类型,包括对当事人的要求和咨询与治疗者将采取的行为。②咨询与治疗的危险和收益。③基于实证基础之上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有效性。④咨询与治疗所需的时间。

3.2.4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团体运作中很重要的原则之一。它主要是针对治疗师提出的伦理标准,要求治疗师公正、平等、尊重地对待每一个成员,不带种族、道德、性别、宗教取向、年龄以及其他因素的偏见。

3.3 结合特定心理咨询与治疗和方法的伦理教育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要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等四大流派[7&。各个学派对心理疾病的原因的认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和方法、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各个学派有自身的伦理规范。

    4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规范及其管理伦理学规范

心理咨询治疗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心理咨询;信息通信技术;认知科学;电子诊断;评估测试

一、引言

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在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领域、教育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等[1]。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领域,有关教育与心理的互联网信息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检索到[2]。目前,包括心理科学在内的众多学科都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并从中获益。心理学家使用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开发出一些程序来进行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心理疏导、职业规划与指导等[3]。因此,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互联网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进行诊断与评估等交流的一种媒介,它同时也能代表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咨询的未来方向[4]。Lytras等(2008)认为通过互联网,心理学者可以根据各种目的来设计互联网环境,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工具及论坛等电子工具,选用音频和视频会议等形式与来访者进行互动与交流,从而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进一步进行心理咨询[5]。Fogel等(2001)指出[6],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运行必须要以有效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为基础:(1)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设计要以用户的需求为根本;(2)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内容和工具应该是模块化和灵活的,只有这样,心理咨询师才有能力为来访者提供不同的心理环境和不同类型的服务来满足不同目标群体的需要;(3)交付给来访者使用的网络心理咨询应嵌入现代多媒体和互联网通信技术。这样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能与来访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并缓解来访者的心理不适。因此,可以预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诊疗将由原来传统的面对面模式改变为基于网络的网络心理咨询诊疗模式[7]。本文对西方新近发展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及其运行模式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希望为我国心理咨询领域提供借鉴,助推我国网络心理咨询与国际接轨。

二、网络心理咨询系统及结构

1.网络学习与网络心理咨询

网络心理咨询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学习(electronic learning)有着很多类似之处,但它们之间的差别也是巨大的。

网络学习又称“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E-Learning主要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8]。简单地说,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Craig和 Doris(2011)指出,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9]。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广义的网络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师与来访者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使治疗过程达到一种全新的沟通水平。狭义的网络心理咨询是指通过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来访者提供心理的支持、诊断、评估、治疗、咨询及干预等众多服务,通过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进行积极的基于网络的互动,实现积极有效的治疗效果。就目前与心理咨询相关的理论而言,尽管每种理论的原理不同,但在所有的分支中,评估测试、诊断和治疗过程是一样的,都根据不同行为和心理问题对不同目标群体制订不同策略[10](图1)。

2.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结构

每一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都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而开发的,但是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结构却是基本一致的(图2)。网络心理咨询环境支持的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操作实现了对目标群体的成功覆盖,根据心理学研究方法设置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一个有效的网络化治疗结果[11]。这些操作参考了用户的目标群组(既包括来访者也包括心理咨询师),并以网络心理咨询环境为依托,从而以最便捷的方式达到希望的效果。

训练模块在每一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结构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网络心理咨询领域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不仅应用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而且还能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不断升级的系统和程序支持,并且在网络心理咨询环境中不断提供各种模块的支持。除了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训练模块还为那些获准进入该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研究者及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训练工具[12]。在普通用户训练中,训练模块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提供了关于日常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如压力控制、感觉或行为偏差、药物滥用,甚至是儿童、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记忆问题等,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3.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用户级别

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一般可包括四种不同的用户级别,即管理员、咨询师、来访者和普通访客。无论对于信息和交际工具还是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这些用户都有不同的作用和不同权限级别。管理员的角色是利用心理系统管理工具来管理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这些工具让管理员有能力允许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其他用户根据各自需要访问各种服务,同时,管理员还针对心理咨询的进展情况,在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进行沟通[13]。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管理员的角色其实是创造和组织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具体内容,从而为来访者和其他对此服务感兴趣的人提供服务。管理员还可以将有关心理健康的一般信息上传到系统,以便访客及时了解和掌握,这就能够让来访者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接收到远程信息,使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进一步开展互动,提升治疗效果。另外,来访者通常可以通过查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中相关内容,并适时与咨询师进行沟通实现在线诊疗。在每一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系统上,普通访客也有机会进入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所讨论的电子内容,这就意味着一般访客也可以获得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咨询材料、一般性电子会议记录和论坛的讨论内容[14]。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咨询师与来访者间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是非保密性的。显然,该网络平台的普通访客没有(也不可能有)能力来访问该电子平台的有关咨询师和来访者间保密内容的电子信息,这些受保护的信息,只有那些注册过的其他三个级别用户(管理员、咨询师、来访者)才允许访问。

4.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运行环境

Lytras (2007)认为一个完整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必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电子信息和通讯技术基础上,这些技术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测试、评估、诊断、支持及干预等心理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操作系统[15]。它可以为来访者提供大量的心理操作和服务,如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测试、评估、诊断和干预等活动,同时,它为来访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教育程序和服务。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旨在补充和完善传统心理咨询服务,即当来访者无法与现实中的心理学家或咨询师近距离接触来进行心理咨询时,这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就起到了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目标就是将信息和通信技术与传统心理咨询服务整合为一个系统。这种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心理咨询与电子信息的整合,可以很便捷地提供给来访者各种所需的服务。通过这一平台,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工具,如论坛、聊天工具、视频和音频会议等来进行交流,这将有效利用心理与电子信息整合技术,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16]。

5.网络心理咨询的运行模式

网络心理咨询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一种技术手段,它的实施一般首先需要通过建模来实现(图3)。第一个步骤就是为了开发和设计网络心理咨询环境,建立一个心理操作的模型,这一网络心理咨询模型发展的基础是诊断和治疗计划报告。

在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诊断,诊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诊断标准,如可以借助《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等传统经典心理学量表作为心理诊断依据;另一个是诊断方法,可以借助面谈和观察等方式实现。很明显,在这些基于信息和通息技术的诊断程序基础上,可以创建一个网络心理咨询环境的嵌入式系统,来执行诊断支持(网络诊断)的运作。需要强调的是,建模阶段和心理治疗过程对网络心理咨询环境设计和实现网络心理咨询至关重要,根据两个诊断标准所得出的评估报告,能够直接在心理诊断过程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开发出各种类型的网络心理咨询环境。

治疗计划报告包括治疗方法和程序两个方面。对长期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来说,需要借助各种心理学与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理动力学理论和现象学心理学理论,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等。对长期治疗程序的发展来说,还需要通过一对一、小团体、家庭式等干预方式来提供小范围点对点服务。

三、网络心理咨询的实施方案

网络心理咨询过程与传统心理咨询一样,也需要经过一个完整地实施心理咨询方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事先设计好的网络心理咨询实施方案来进行(图4)。来访者通过注册就可以申请并通过安全套接层协议(SSL)审核。此后,来访者可以浏览一个临时的个人支持页面,通过诸如心理测试的网络程序等进行操作,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最后会提供给来访者一个结果报告[17]。

此外,通过查看来访者的历史文件夹并建立相应的审查机制,来访者的个人信息能够被传输到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相应的虚拟诊所和相关部门(类似于医院挂号),并在那里通过选择或设计合适的治疗方案来与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匹配,从而实现基于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心理咨询。从西方网络心理咨询的最新发展来看,在这个阶段,上述程序是根据来访者的日程安排、他/她的健康档案、他/她的个人信息、网络心理咨询卫生库和基于互联网的论坛来实现的。在该阶段结束时,来访者可以得到一个由治疗计划报告、治疗进展报告和治疗结果报告三部分组成的结果报告。

由于网络心理咨询是通过具体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及工具和服务来实现的,这些工具和服务是基于现有的网络论坛、聊天工具和电子图书馆等公共网络服务构成的,可分为信息工具和服务与交际工具和服务两大类,信息工具和服务包括相关证明材料和网络心理咨询环境的介绍服务;交际工具和服务可分为同步(实时)和异步(非实时)的交际工具和服务,它允许不同的通信用户组之间(用户属于不同的会话级)进行交流[18]。将上述信息、通信技术工具和服务用于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就强化了传统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与同步、异步学习和心理咨询在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上的应用。一方面,信息工具和服务可以提供电子测试(E-测试)、审计工具、自动诊断、电子内容即时获取、在线数据库的网络托管以及治疗或辅助治疗方法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交际工具和服务在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可以提供其他的替代选择路径(实时和非实时),以便随时追踪到对其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的影响和治疗进展情况。(图5)

另外,根据用户组权限,该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能够提供有关信息工具和服务管理的服务。除了前面所论述的内容,信息工具和服务还包括以下内容:网站目录、材料支持、治疗进度、视频和音频讲座、活动日程、相关新闻、公告和邮件列表、练习、诊断和诊断测试等内容。至于交际工具和服务方面,同步交际工具和服务包括:视频和音频会议、即时消息、聊天和电话等内容;异步交际工具和服务包括:电子图书馆、论坛、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内容[19]。网络心理咨询和网络学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是网络学习与网络心理咨询的方法联系紧密(图5)。因此,前面提到的所有工具和服务,如网站目录、材料支持、治疗进度、视频和音频讲座、活动日程、相关新闻、公告和邮件列表、练习、诊断和诊断测试、电子图书馆、论坛,聊天记录,电子邮件、视频和音频会议、论坛、即时通讯、聊天和电话等电子内容,都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这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实现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直接或间接沟通。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心理咨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对心理咨询和心理诊疗的需求。随着当代认知科学以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心理咨询的兴起弥补了传统心理咨询的不足。新兴的网络心理咨询以传统心理咨询、认知科学、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为基础。网络心理咨询虽然与传统心理咨询、认知科学联系密切,但是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网络心理咨询是对传统心理咨询和认知科学的超越和拓展,是与上述科学融合为一体的一个学科,换句话说,它是信息和通信技术渗入心理学领域衍生的结果。虽然网络心理咨询相比传统心理咨询是一种创新和进步,但它一开始就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取代和削弱传统心理咨询的地位,而是作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手段,对传统心理咨询起到补充和强化的作用。传统的心理咨询过程可以使来访者和咨询师进行即时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得出有建设性的结论,而网络心理咨询可以通过其强大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借助电子工具、电子设施和电子服务等来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点对点的心理服务。应该强调,网络心理咨询的设计和开发要尽可能以人为中心,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尽可能多地覆盖那些心理需要支持的个人,以其模块化和灵活性的优势,为来访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服务。在21世纪的心理治疗领域中,如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那么无论是咨询师、心理学家还是来访者都可以享受到极大的快捷和便利。

参考文献:

[1]姜永志. 互联网技术支撑心理咨询[J].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5-16.

[2]Athanasios, D., Lefteris, K., & Yannis, P.. E-psychology: Towards an ICT-based Psycholog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 14161423.

[3]Bob, M., Vicki, M. S., Sung, H., Lee, J., & Bruce, 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online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Implications for SLI[J]. Cognitive Psychology, 2010, 60, 1-39.

[4]李成奇.网络心理咨询研究综述[J]. 中国特殊教育,2007 (5): 86-93.

[5]Lytras, M. D., & Garcia, R.. Semantic Web applications: A framework for industry and business exploitationWhat is needed for the adoption of the Semantic Web from the market and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2008, 4: 93108.

[6] Fogel, J., Albert, S., & Schnabel, F.. Healt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1, 285: 26122621.

[7]杨晶, 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问题[J].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 140-145.

[8]蓝雯飞, 郑波尽. 基于资源整合的E-learning系统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1, 28: 53-56.

[9]Craig, E. S, & Doris, U. B..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portfolio tools on online students' perceived support and cognitive load[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1, 14: 142-149.

[10]Thomas, B., Franz, C., Robert, R., Bernhard, K., Daniel, S., & Gerhard, A.. Internet-based 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unguided with two types of guided self-help[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1, 49: 158-169.

[11]Derek, R., & Thomas, R.. Computer-base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2, 32: 329-342.

[12]Gomella, L.. The wild, wild web: Resources for counseling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in the information age[J]. Seminars in Urologic Oncology, 2000, 18: 167171.

[13]Lytras, M. D., & Sicilia, M. A.. The knowledge society: A manifesto for knowledge and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2005, 1: 111.

[14]David, A. Moskowitz, D. M., & Jill, O.. Power ON: The use of instant message counseling and the Internet to facilitate HIV/STD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J].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09, 77: 20-26.

[15]Lytras, M. D.. Teaching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An art of pa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Case Studies, 2007, 1: 19.

[16]Eysenbach, G., Powell, J., & Kuss, O.. Empirical studies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health information for consumers on the World Wide Web: A systematic review[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2, 287: 26912700.

[17]Jaap, L., Bout, A., S., & Victor, I. S.. Internet-delivered or mailed self-help treatment for insomnia? A randomized waiting-list controlled trial[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2, 50: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