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广企业文化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台州发电厂的企业文化脉络
历经30多年的发展,“和谐共进”“以人为本”“敢打敢拼”成为台州发电厂企业文化的鲜明特征,企业这种文化特征的形成,正是根植于企业不断发展和成长的需要、台州特定的地理地域环境、电力行业的产业属性。台电的企业文化发展历程,可以大抵分为四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企业文化的最初积淀过程,时间是1979―1988年;第二个过程是企业文化的持续发展过程,时间是1989―2000年左右;第三个过程是企业文化的丰富和创新过程,时间是从2001―2006年;第四个过程是企业文化的总结提炼和再丰富的过程,时间是2007年至今。
在企业文化建设应在诊断的基础上,开出适宜的“药方”,即进行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式的企业文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台州发电厂的企业文化设计内容主要分成4个层次:一是企业的战略思想;二是企业的核心理念;三是企业核心理念所决定的管理方法和行为规范;四是企业的形象文化,是企业的宣传、形象和氛围。企业文化的这4个方面,层层相关,是战略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方法,方法决定行动的基本模式。
那么,台州发电厂企业文化的实施的?“令民与上同意”,企业文化的实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台电的企业文化实施主要通过组织保障促导入、宣传推广促认同、机制落实促践行等方面来推进。
组织保障。企业文化领导机制健全。台电建立以厂党政领导为正、副组长的企业文化推进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展开讨论,共同探讨企业文化面临的问题,让企业文化在共同的努力下顺利推进;企业文化专项经费充足。企业文化建设涉及面广,周期长,需要企业领导和职工的长期努力,工作的开展需要资金保障,设立企业文化专项基金,做到专款专用。
宣传推广。宣传和培训推广是统一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认知和认同的有效手段,台电通过企业文化培训、标杆员工评选、专项活动策划等6种方式推进企业文化实施。
企业文化培训。台电通过编写学习材料、邀请专家剖析企业文化内涵,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让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核心理念入脑、入心。
领导带头宣贯。台电各级领导积极成为企业文化的宣传者、倡导者,同时还成为垂范者、先行者,自觉践行企业文化,为员工当好标杆、做好示范、树好榜样。
组织氛围营造。主题演讲比赛、企业发展历程图片展、青年读书节等企业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展企业故事征集评比活动,深奥、概念化的道理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演绎出来。充分利用企业文化宣传网络,广泛宣传企业文化理念。通过厂区标识系统的统一,给职工以视觉上的冲击。通过企业文化标语征集、将文化大纲核心理念标识化,也可让职工可在短期内熟知理解。
机制落实。将企业文化融于工作流程。围绕企业文化导向,梳理企业工作流程,保留与文化理念相应的流程,修正那些与文化理念相悖的流程,使每一项工作流程都明晰、简洁、规范、高效。
将企业文化融于制度建设。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为指引,健全完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使员工在制度的管理和引导下,变他律为自律。
以奖惩助推企业文化落地。制订奖惩制度,提醒和督促员工遵循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考核指标纳入全员考核体系,使之与员工的薪酬和激励挂钩,奖励先进、鞭策落后。
台州发电厂企业文化建设效果
台州发电厂企业文化建设在学习借鉴地方企业文化建设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台电企业文化建设体系设计特点和企业实际,注重简明精干、准确直观、可操作性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特性,形成台州发电厂企业文化建设效果评价模型。我们对台州发电厂的企业文化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抽样访谈、直观考察、资料调研等4种方式了解信息,继而进行分析评价。
总体评价。台州发电厂近年来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从收获的荣誉看,企业连续3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浙江省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从企业氛围看,职工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这对一个拥有30年发展历史的老电厂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应该说台电企业文化建设是比较成功的。
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台电领导和全体职工对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视的,领导带头宣讲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还被纳入党支部百分考核中,将企业文化的宣贯工作与部门、党支部的工作直接挂钩。
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的干部职工对企业的核心理念都较为认同。但是也有少量职工认为企业的相关核心理念不够朗朗上口,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企业行为文化,通过近几年的企业文化建设,台电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员工恪尽职守、班组团结协作、领导率先垂范。
企业形象文化。台电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近年来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传播网络。《今日台电》、厂网新闻中心等在弘扬企业精神,传递各类信息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文化展厅、宣传展板等让集团以及台电文化进分场、进部门、进班组。
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氛围健康,干部、职工表现出较强的向心力和集体荣誉感,员工满意度较高。企业建立了优秀人才库和专家人才库,多形式培养人才,大大激发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营销企业文化传播渠道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2
一、营销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营销是手段,企业文化是精髓,两者互不独立
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决定了传统营销不再是单一产品或服务的营销,而是将重点指向了更为有价值的事物,随之改变的还包括营销手法的多样化,例如网络营销、会员制营销、电话营销等等手法。其中,网络营销是技术水平较高且用户人数居多的营销平台,是基于无形与有形相结合的方式为传播平台进行的营销活动,不是简单的互联网营销。真正的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传播的介质作为基础平台,不同媒体推广后期进行的交易活动或行为,最终能够实现交易的目的。网络营销包括互联网营销,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能够承载各类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和目标。营销的本质实际上是本体与客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通过这种传播进而完成交换,所以信息是交换之源。企业在保持传统营销策略的同时,还要根据市场发展的动态和新兴媒体平台的合理应用,拓展更多的营销手段,进行网络营销,特别是加强品牌的展示、信息的、活动的推广等环节。目的是借助互联网络把形式各样的营销手段进行整体规划和分类执行,以统一的传播方式将企业最前沿的资讯和信息向客户进行传达,最终利用营销手段,实现信息传播式链条闭环路径。
企业文化一直被定义,一直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所阐述,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历程中历史的沉淀和积累,是企业优良传统作风、企业价值导向、企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凝聚和升华,是内隐于形,外化为式的精神力量,属于精神范畴的最高表现,更是企业基业长青,打造百年老店的精神支柱和前进方向。
企业文化依靠营销手法,对外需要让客户了解企业、用优质的产品吸引客户与企业进行合作共赢,对内要求职工继续加强文化建设,创造出更多优质产品,继承优良传统,保持旺盛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二)营销是目的,企业文化是需求,两者互不矛盾
营销的最终目的很明确,是赢利,成功的赢利并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客户群体的不断“再次光临”。目的并不一定是最终的目标,目的可以是实现产品的最好收益,也可以是营销理念的成功推广并受到客户理性的接受,所以是物质和营销战略两个层面的结合。“再营销”将是营销手段的再拓展。客户的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企业所创造的产品实现交换和使用价值,带给双方的就是双赢。想要让双赢继续深入而持久,就需要企业形成一定的营销理念,全面提升营销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方式。营销手段中不仅要有显性的营销策略,更多需要的是通过产品折射出企业文化的理念。
企业文化展现出来的不仅是产品与服务这一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成功推广,重要的传播要落实在精神层面的建设上来,建立一种信息时代满足客户需求和企业自身需求的价值体系,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多是隐性的,包括理想信念、经营思想等内容,多在产品的质量、服务的态度上有所体现。
企业文化与营销并不矛盾,深层的文化需要通过营销手段和具体的营销策略表现出来,营销中的方式策略同时也折射出企业的服务理念、经营理念、专业化水平,透露出深层文化建设的程度和功底。企业文化和营销的通性都是以人为本,树立尊重人的价值观念,尊重客户也尊重企业职工,角色根据主体而转变但本质是相辅相成。
(三)营销与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营销是一个大的体系,了解、挖掘产品内涵、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文化营销是营销精神层面的营销手段,可以满足客户的精神诉求,但文化营销的出发点要根据营销对象的不同进行设置,企业内部的文化营销是职工,企业外部的文化营销是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进行策划。文化营销将促进文化品牌的推广,品牌的推广又基于各种营销手法的实用,营销传播的核心是品牌,品牌就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本,营销手段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提升客户的信任度,做到以产品为源,以客户为尊,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为载体,文化传播为媒介,树立品牌形象,让客户自觉主动成为企业的最大消费者,拥有大量客户是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好的证明,也是优于同行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最好诠释。
二、企业文化不同表述语态的多样化传播
不同表述语态的多样化传播既是企业文化营销的不同渠道。企业文化常隐于无形且难以描述,是作为“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精神层面的一种形态而存在。运用传统媒体的表述语态能够将企业文化物态化,将企业文化“物化于形,意化于心、感化于情”。使企业文化能够看得见、摸得到、感受到。静态的描述方式是文字与图片的结合,动态的描述方式是电视语言的应用,这些传统媒体的宣传传播方式都是在展示企业自身的一种文化,只是语态不同而呈现出的方式也不一样,都属于文化营销的一种模式。
(一)静态影像瞬间是企业文化的备忘录
静态影像既是文字与图片的结合,瞬间是真实的静态记录。文字与图片的有效结合是传统媒体传播的一部分,当这种传统的文字与图片的结合遇到具有针对性的媒体开发技术时,新的传播媒介就产生了――图文电视。图文电视是一种将图片与文字进行再编辑组合形成的新兴栏目,在电视上由静态转动态并配以轻音乐进行循环播放的一种媒体新形式。
图文电视能够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图片的结合形式,对图片表现的主题内容进行收集、分类、整合、编辑,并配以文字进行解释说明或补充描述,以一种动态带静态的新形式让图片在电视中动起来,而不显枯燥单调。图文电视的作用和意义不只是在于开创了一种新的电视媒体播出形式,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图片的记录功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文化发展史,记录了企业发展的历程和职工在这个时期的精神风貌。图片与文字的表述虽是一种表象,但实际上在静态的图片背后能够寻找到企业当前各发展层级的痕迹,将图片集于一个媒体平台,并及时展示在公众面前,是记录企业文化的备忘录。
(二)动态影像片段是企业文化的“活标本”
标本既是真实的记录,静态影像必定有自己的局限性,动态影像则相对于图片来说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新闻类的影视资料是当前最接近真实的记录,具有客观性和时效性。专题类影视资料则是对真实素材的二次创作,相对新闻而言,具有一部分记者的主观描述在内。让栏目具有互动性,传递性,是一直探索的方向。打造一台属于职工自己的电视频道,真实反映职工的工作生活的媒体平台。栏目设置可形式多样,树立的榜样和典型通过动态影像记录,描述工作、生活的场景,以画面取胜,用逻辑关系、结构设置讲述故事,无论语言是华丽的还是朴素的,真正打动人心的一定是情感的表达。电视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归根结底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企业文化表现的一个侧面和角度,是让外界了解企业文化的一种渠道和途径。一个频道的长期运转主要依靠一线职工的真实声音和反馈意见,一线职工最想看到什么、最想听到什么也是一个频道的发展方向。归根结底,调研是前提,反馈、评估是方法,职工有需求、有要求,有反馈的声音和投稿渠道的畅通就意味着频道有更广阔的发展方向和持续不断改进的动力。动态影像片段的记录是企业文化的再记录,是企业发展历程的“活标本”。
(三)网络媒体营销的新探索进一步推进文化营销的快速发展
静态和动态影像的记录仅仅只是企业文化表现的一个侧面,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营销依然是把企业文化做大做精的媒体平台之一,可以将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进行再次包装和转换投用于网络媒体的应用。选定适合本企业网络主题内容且对公众具有价值的传递内容将是一项长远的工作计划,也是吸引有效客户浏览网页的直接手段。怎样在同行业的统一模板中创造具有自己企业网站的风格,将现有的资源迅速重新整合,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栏目设置的投放,做成一种广泛的推广模式,在平台上结合新媒体形式下的前沿载体,构造最新颖、最有创意的网络表现形式,把企业的理念、文化、远景、产品服务、职工风采等信息传递给公众;传统媒体中的电视和纸媒的传播都具有针对性、深入性等特征,但表现形式各有优势,面对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平台需要不断满足社会不同人群的需求,将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进行多元化融合和创意类包装。
工作要努力,但努力的方向一定要是思维方式的创新。企业权威信息的、产品性能、质量的公开、职工风采的展示、企业公众开放日的招募等等专题栏目的设置将是文化营销的隐形手法,媒体平台的发展依靠于社会科技进步的程度,内容基于企业的理念和文化,主题源于企业职工的工作生活的点滴记录。将网络的创新形式进行拓展,将网络语言向网络语态进行转化,将网络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诠释,全面打造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平台。企业文化内涵和理念是不断深化和加深的,探索更多的媒体营销手段将加速文化营销的发展进程,达到让客户感受企业文化,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产品和服务上共赢,在文化理念上共享。
三、文化营销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长期形成的、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观,它规定了职工的思维定势、统一了职工的行为方式,这种优秀文化的吸引力可以吸收优秀的有志之士的加盟,还能使本企业内部员工紧密团结,凝心聚力,进而达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化,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营销的不仅是产品,营销的还有人力资源的配备。
今天的人们在消费物质形态产品的同时,越来越加大了对文化形态产品的关注度, 企业的效益也由传统占主导地位的产品营销转移到文化力的营销,文化营销才是真正的生产力。一个平台的运行主要依靠基于生活内容的丰富素材和高于生活的各类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仅仅靠市场营销的各类组合策略是浅显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才是文化营销的源泉活水,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科学的文化营销战略,企业才能良好运行,全面推进品牌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一、计算机广告设计的作用
利用计算机进行广告设计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以及普遍推广和应用而产生的一种广告设计形式。计算机广告设计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其一,利用计算机进行广告设计可以使用声音、影像、动漫等形式,丰富广告的表现形式,增加广告信息量,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使广告行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其二,如果计算机广告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计算机广告设计技术的创新性和时代性将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产品的有效宣传、企业形象的更好树立、企业声誉的快速提升,进而吸收更多的合作者,最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其三,提高计算机广告设计的技术,对广告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将使广告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广告学的学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将计算机广告设计与教学相联系,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广告教学形式的变革,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广告设计方法。
二、字体在计算机广告设计中的多种表现形式与处理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字体在计算机中有了更加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在计算机广告设计中,中文字体不仅使用传统的表现方式,如,美术字、手写体等,更多的是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字体的表现达到一种个性的、美观的,但又容易理解接受的表现效果。在字体的形式处理上,利用重构的思维将字体重构、拆分,或亦字亦画,使受众在辨识中产生新的意趣,将习惯性的叙述方式变为强烈的表现,或者对于一些比较少见的古文字进行加工,赋予其某种可读性,或者在字体的着色上进行大胆创新。在字体的表现形式上,可以以动态的、非直线的等其他多种方式将字体排放在恰当的位置。
三、计算机广告设计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文化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日益重要。目前,管理会计还只是在我国部分地区、部分企业零星分散应用,还未形成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因此,研究企业实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管理会计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其实践的特点
1、管理会计的作用和意义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它可以综合地履行更加广泛的职能。它的职能作用是把财务会计的单纯核算与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西方,管理会计工作已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既服从于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为其提供信息服务,本身又属于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处在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因而发挥着其他会计手段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因此,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管理会计将使企业能更好地发挥预测、决策、组织、规划、控制和评价等职能,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管理水平产生质的飞跃,达到管理会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管理会计实践的特点
(1)政府行为的导向性。无论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政府在管理会计应用中始终扮演着引导和推广的角色。
(2)企业实践的紧密性。从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实践看,管理会计始终是与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相适应的。
(3)管理活动的自愿性。管理会计活动的实施在企业中常常是自愿的,不同的部门和单位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应用管理会计方法。
(4)管理方法的实用性。我国企业在总结自身经验以及吸收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始终把“实用性”放在首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崇洋,注重“洋为中用”,将西方先进的方法与我国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
(5)具体操作的灵活性。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它不受《企业会计准则》等对外会计规范的约束,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在控制与业绩评价方面,为了适应企业管理及时、机动、高效的要求,管理会计报表可以按日、周、旬进行报告。
(6)发展形式的渐进性。我国管理会计是从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开始发展的,随后在借鉴西方管理会计经验与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扩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7)文化建设的普及性。我国在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例如,在责任会计的建设中,我国引进了西方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并将其与我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与成功的经验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1、经济体制的制约
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管理会计的执行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经济体制环境。然而目前我国已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职能的错位、政企不分、权责不明,造成会计人员仍然是领导者的附庸,对企业的决策不是建立在管理会计方法的基础上来制定,而是几乎全凭领导者的指令来决定,难以尽到管理会计人员应有的职责,导致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另外,国家的投融资体制以及税收、货币等宏观调控政策都对企业有效运用管理会计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2、企业文化的影响
以价值观和相应的道德风尚、行为准则为核心的文化,是一种内在的自律性因素,它像一只“无形的手”,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有效地规范和引导人的行为,在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能充分发挥其“社会软件”的作用。管理会计理论的运用在客观上受到企业文化建设步伐的限制。现代管理学认为,文化是管理的主体,管理是一种文化,文化制约和影响着管理的实践模式。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建立特有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它就很难保持竞争优势,管理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不能培育永久性的企业文化是影响管理会计应用的内在原因。
3、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管理会计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以便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管理信息。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有着直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适应管理会计的需要,由于财务会计信息遵循规范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法规,这样同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所需要的灵活多样的信息不匹配;二是财务会计信息本身存在着信息失真现象,企业为了各种目的,一方面大搞会计信息不实,另一方面大搞会计信息造假,不论何种表现,提供的都是失真的且脱离经济生活实际的财务会计信息。
4、理论与实务存在着差异的影响
在理论方面,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仅限于对国外著述的翻译介绍,很多属于纯理论的探讨。而实际上中西方在经济环境、法律法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许多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没有用武之地。如果把西方的管理会计生搬硬套用到中国,管理会计在我国就只是为研究而研究,不具有应用的针对性。另外,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大多为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因此在没有较好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管理会计在理论层面上是缺乏可操作性的。
在实务方面,我国的管理会计应用始于七八十年代,在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没有对成功的经验加以及时总结,进而研究并形成一套实务知识,导致今天的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还不是很灵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学术界与实务界的脱节。由于缺少学术界的参与,实务人员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经验难以在理论上得到系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从而阻碍了这种经验的推广与应用。另一方面,学术界虽然具有理论研究的专长,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深入到企业中去了解管理会计应用情况,因而在开展的管理会计应用研究中就难免出现空洞、脱离实际的现象。
三、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相应对策
1、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应取消企业领导享受的行政级别待遇,不再由政府指派,而改为到社会上去公开招聘由市场产生和磨练出的真正的企业家。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开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在这种环境中实现优胜劣汰。所以,要促使企业在管理中尽可能地应用管理会计技术与方法,必须不断深化经济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改进企业行政当局的奖惩制度,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从而使每一个企业都能真正考虑依靠改进内
部管理来保证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企业文化的塑造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管理和会计于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其特性是随着管理特性的发展而发展的。众所周知,在会计领域,通过各种技术方法所形成的会计信息并不是死数字,而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可以从人本管理和与其相融合的管理会计的人文性及其所体现的“系统观”进行思考,还可从它们所依存的组织基础与思想、文化基础作进一步的阐明。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和信仰等,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获得成功。这表明了企业文化对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管理会计需要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西方先进的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管理会计围绕成本、时间、数量、差错、员工满意度五个方面测定价值业绩,力求反映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程度,最终通过资产收益、市场份额、边际收益、利润、销售额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价值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以逐步建立不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体系。如果企业塑造一种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那么,管理会计就成为其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得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作用。
3、完善财务会计信息
运用法律手段,加大对会计作假的打击力度。市场经济是各种经济利益集团参与和结合的经济形态。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首先要依靠法律,会计法就是其中之一。由会计法规范会计行为,公司法和其他法律规范经济行为,从而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
4、开展典型案例研究,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在管理会计应用推广过程中,由于理论界与实务界相脱离,实务界不重视系统应用管理会计,理论界对管理会计的实践经验却又没有很好地加以科学系统地归纳和总结,这是影响管理会计应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会计的研究人员应选择一些成功应用管理会计的典型企业并深入到这些企业中进行案例研究,与实务界人士密切合作,将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加以系统地归纳与总结,整理出一批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业研究报告,并将这些案例研究报告作为样板加以推广。
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那些令人尊敬的企业,联想、TCL、GE、宝洁…,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特点,企业规模和历史也很不同,但他们的企业文化却有很多相似的部分,比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沟通与合作、强调创新、重视顾客需求,努力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等。同时我们也发现,那些失败的企业,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他们的企业文化上,首先是在理念上就输给了那些优秀的企业。
中国缺少的并不是先进的文化理念和优秀的人才,缺乏的是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的日常工作,并全力推行的管理者。
在我们长期为企业做企业文化咨询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实际,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塑造方法。
一、提炼企业经营理念并加以宣讲
1.行业特点分析:企业文化要与行业特性和企业的经营特点相一致,别人的企业文化,未必适合你的企业。
2.广泛征求意见: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要得到大家的认同,首先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很多人把企业文化认为是总经理文化、高层文化,这是不对的,企业文化首先应该企业大多数员工都认同的文化。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公司的文化。不妨先由高层制造危机感,让大家产生文化变革的需求和动机,然后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
3.提炼核心理念:在我们为企业做咨询的过程中,首先问企业老总的一句话就是:“您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来概括公司的文化吗?”很多企业的老总都要思考半天,其实如果不是在第一秒就回答出答案,这时答案已经不重要了,说明这个企业的文化并不明晰,连老总都不能马上说出,更何况基层的员工呢!因此,我们在为企业做咨询时,都是建议企业必须首先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而且要成为企业员工都认知和认同的理念,同时在做品牌推广时,要让客户和顾客也认同企业的这种价值观念。比如海尔,“真诚到永远”已经由最初的产品和品牌的理念,上升为一个企业的理念,成为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
4.扩展为理念体系:企业应该有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但基于这样的理念,还必须拓展为企业各个层面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完整起来。比如海尔,围绕他的核心理念,形成了完整的理念体系:人才理念——海尔赛马不相马;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兼并理念——吃修克鱼;研发理念——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难题。在这些理念背后,又有相应的办法和制度作为支撑,使整个理念体系变得生动而有效。
5.沟通渠道建设:企业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企业内刊、板报、宣传栏、各种会议、研讨会、局域网,都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工具,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同时,企业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应有意识地宣扬企业的文化,让顾客和客户认知本公司的文化,只有产生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才能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
二、转化为相应的制度
1.把制度落到纸面: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理念宣传的阶段,不能深入进行塑造,一方面在于领导者缺乏系统建设企业文化的决心和勇气,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企业文化的塑造有误解,认为企业文化是以理念塑造为主的,如果把他变成制度,就会削弱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其实并非如此,优秀的文化要落到纸面,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寻。尤其对于人力资源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薪酬、任免、奖惩等,都应该深刻体现出公司的企业文化。著名的惠普公司,他的文化非常强调对人才的培养,因此他制定了完善的培训制度,员工从入职开始,就一步步地接受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另外,作为制度的一部分,惠普把培训也列入每个经理人的职责,他们90%的培训课程是由经理们上的。在惠普公司的理念中,认为这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投资。惠普公司只所以能成为行业内的楷模,就在于不仅树立了一种优秀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更把这种文化生根发芽,制定了科学的制度来落实这些优秀的理念。
2.存在就是合理吗?不少企业重新树立了自己的文化,但是如何修改公司现有的各项制度,使其与公司的文化相融合,是个难点。在我们做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发出这样的疑问:“你们做的制度的确很科学,可我们现在的制度感觉更合理。”请问“存在的就一定是合理的吗?”企业多年形成的制度有很多历史的、现实的和人为的原因,在进行战略调整、文化重塑和组织变革后,很多制度已经根本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了,比如很多企业的薪酬政策,很明显的有忽视绩效考核、因人而异、级差过小的现象,但是企业同时担心如果实行市场化的薪酬制度后,会激发员工的矛盾,引发企业的不稳定,因此陷入取舍的两难之中。企业里有不少领导者最初是变革的积极推动者,可一旦这种变革有损自己的利益,他马上就会成为反对力量。所以在进行企业文化塑造时,企业领导者必须先问问自己,下定决心了吗?自己会首先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吗?
三、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并进行宣传
1.理念故事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不是只让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认同,而是让所有的员工,甚至是临时的员工都认同你,这才叫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在导入新的企业文化时,首先应该根据自己提炼的理念体系,找出企业内部现在或者过去相应的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和表扬,并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进行重新阐释。海尔总裁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耳熟能详,是理念故事化的典范。
2.故事理念化:在企业文化的长期建设中,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要以理念为核心,注重从理念方面对先进的人物和事迹进行提炼,对符合企业文化的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一家合资公司的企业文化咨询项目中,我们帮助他们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进行先进人物的评选,并在公司内部和相关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为什么他们是先进,他们做的哪些事是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的,这样的榜样为其他员工树立了一面旗帜,同时也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
四、跨越沟通,让你离员工更近
1.称呼的艺术:企业文化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要以为企业文化有多高深,作为高层管理者,只要你在日常工作中稍加注意,一样能塑造出浓浓的企业文化氛围。在惠普,即使对董事长,都是直呼其名。同样的,在联想集团,从总经理到基层员工,大家都提倡直呼其名。通过这样的称呼,拉近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提升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如果您是以为老板,明天见到你的一位下属,试着只叫他的名字,看看效果如何。
2.定期走访: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设计师”和“牧师”,既是建设者,也是传播者。不要离你的员工太远,抽出时间到你“大厦”的建筑现场看看那些辛勤工作的“工人”们,慰问一下他们,并适时地传播你的文化,这非常有效。通用电器在自己的价值观里,明确提出“痛恨官僚主义”,提倡管理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走访。总裁韦尔奇经常找一些中层和基层主管进行沟通,他的一句名言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3.定期接见:不管是大型的公司,还是小型的企业,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定期(每月或者每季)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单独会见一下那些来自公司基层的员工,可以是表现突出的,也可以是问题员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使您更具亲和力,而且使组织减少官僚作风,保持沟通的顺畅,让您更多的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五、以身作则,最为关键
1.企业高层的角色:作为企业文化的建筑师,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着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有一次一个企业老总问我:“你觉得塑造企业文化什么最关键?”我告诉他:“是你先把自己塑造成为企业文化的楷模!”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总感觉企业文化是为了激励和约束员工,其实更应该激励和约束的,恰恰是那些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次我辅导一家企业做企业文化,他们老总说自己非常重视人才,希望企业理念在这方面有所体现,在我们谈话时,恰好安排要面试一个中层经理,当他的秘书告诉他面试者来了时,他却满不在乎地说:“让他再等半个小时,我有事走不开。”一件小事足以体现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了。企业的高层领导往往是各种理念、制度的直接破坏者,他们负面的言行对企业文化的破坏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