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218-02
一、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社会结构的分化,利益分配的调整,社会节奏的加快,各种思潮有冲击,我们的大学生在心理行为等方面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情感危机和神经衰弱等。面对日益沉重的心理压力,我们高校教育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团体心理辅导(group counseling/guidance)又称团体心理咨询或团体心理咨商,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的,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由领导者根据成员问题的相似性或成员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的优越性在于将团体作为一个微型环境,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成员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在这个宽松的环境中,参与者探索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团体成员之间能讨论彼此的心得体会,并不断审视改进自己,培养成员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团体心理辅导可用来满足各种特殊群体的需要,是当展最快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形式之一。团体心理辅导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后,高校经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二、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这种形式在我国虽然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水平参差不齐。在研究中,辅导人员的活动设计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教师在设计、性质、目标和对象上要全面考虑,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此外,辅导人员的知识水平,是否受过系统训练,都影响活动的设计,最后也会影响到辅导效果。院系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要特别注重互动性、实践性,力求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目前高校中常用易操作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主要有: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很重要和常用的技术。20世纪20年代,为了培训有效的生产领班,心理学家莫雷诺根据他自创的团体心理治疗技术――心理剧改变提出了角色扮演培训方法,其方法是让团体成员依据一定的故事情节,简单模仿故事中的人物,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达到理解他人、增进相互了解的目的。角色扮演法具有展示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不同技艺和观念、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合作精神、用来研究困难情境中不同行为的可能结果的优点。此法对于大学生增强人际关系尤为有效。
在实施角色扮演法时,受训者扮演分配给他们的角色,并获取有关背景信息(如工作或人际关系的问题)。当然,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学员对他所进行角色的把握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对学员在培训中的要求可能更高。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角色扮演这一沿用至今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展现出来更多的活力和其培训的实用性。
2.行为训练法:安排一定的训练任务,要求组员按时完成,以达到养成良好行为、克服不良行为的目的。其中行为训练法应遵循从易到难、示范性、及时强化原则。其程序为情景的选择与描述――确定训练目标――团体讨论――提供示范――正式训练――总结与评价。
3.心理剧: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组员扮演。心理剧是一种以现实生活为模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它以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参加者通过演出这个角色,体验到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情感和态度,并达到宣泄情绪、减轻压力的目的。在大学校园当中,可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心理问题编排一些反映实际情况的校园心理剧,通过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达到思想上的碰撞、心灵上的共鸣,以取得较好的心理辅导作用。
4.游戏辅导:此类心理辅导是以“游戏”作为中介,使成员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进而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心理游戏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流行,最近几年才进入中国。心理游戏进入高校课堂,更是心理教育的一种新尝试。当代大学生因为价值观的多元化,加上社会竞争激烈,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对周围存在的关怀已开始慢慢淡化。开展一些有意思的心理游戏活动,一方面可以调动起学生切身参与的乐趣,体验到意外的发现;另一方面也能通心理游戏活动唤起当代大学生对生活的激情,对周围人的关注,对父母的关爱,极大地冲击了个体的人生价值观念。
5. 音乐心理调适训练:音乐可以说是最能表现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艺术形式。借助音乐旋律的节奏,可以调节和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使之趋于和谐、平衡并逐渐向健康发展。音乐可以陶冶性情、丰富情感,有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其原理是运用音乐体验的形式,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心理健康,其心理机制是审美反射的生理机制和联想的认知心理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起着调节情绪,陶治情操,完善人格等方面的作用。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一)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通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来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形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
团体心理辅导的积极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通过团体活动可以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等。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四)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
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通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前景
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许多人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辅导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这些都是积极变化。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了辅导后的长效影响,这为大学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团体心理辅导日益成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白羽.改变心力――团体心理训练与潜能激发[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3]黄学规,金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Group counseling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LI jing,MA Xiao-hong
(Humanities and Law college,jiaxing university, 314001,China)
关键词:班主任;减负增效;德育工作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丰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父母过高期望,沉重的学业负担,激烈的升学竞争,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性格孤僻、自卑、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倔强、易冲动、逆反心理强、报复心重、自私自利、厌学、网络成瘾等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影响到他人和班集体。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大都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等表面问题上,真正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加强班级心理辅导。班级心理辅导,是指以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面向班级全体学生开展的各种心理辅导活动。
一、开展班级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1.开展班级心理辅导,能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1)一个学生要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首先必须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负责,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能够与他人正常交往,恰当地表露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准确感受他人的处境和情感,理解他人。
(2)心理辅导强调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与信任,对学生更多采用的是倾听、关注的态度,对学生暴露出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不急于作价值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并克服心理偏差,找回迷失的生活路标,重建合理的行为模式。这样的教育互动中,学生感到被关心、被接纳、被支持,因而愿意敞开内心,这就大大减少了思想工作的阻力,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准备好了充分的内部条件,也激励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2.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利于学生学业的发展
通过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如: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顽强的学习意志、合理的学习方法、善于调适考试心态等,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业绩效的重要基础。
3.开展班级心理辅导,能减负增效
班主任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其中一个主要的工作压力来源是班级日常管理的琐碎、繁重,在新形势下,如何减轻这方面的压力,班主任要善于给自己“减负”。怎样“减负”?关键是要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把自己从日常管理、警察式的纪律维持中解放出来。班级心理辅导是班级管理减负增效的“法宝”。
二、班级心理辅导的方法
1.班级心理辅导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
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应注意班风、学风的建设,通过心理辅导途径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人际协调、自主独立、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班主任在布置教室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爱卫生、讲文明、爱学习的名人佳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
习惯。
2.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班主任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这种班会也被称为班会心理课。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观摩心理课实录,也可编排班级心理剧。
3.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初中生对班级活动非常感兴趣,渴望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内外活动,所以,班主任应尊重他们的意见,满足其合理要求。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班集体,从而增加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班级活动既能使学生获得满足和发展,也能使学生各种心理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全体学生情绪饱满,显示出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4.个别沟通和交流
现实中采用较多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是个别谈话,个别谈话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个别谈话不仅可以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还可为学生提供一条倾诉内心感受和宣泄情绪的途径,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个别沟通和交流还可以采取书信、短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
总之,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借鉴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方法,从与学生积极“沟通”开始,最好是结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上好班会课)来进行。班主任不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要扮演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这个角色,正确及时地解决、疏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瞻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图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1.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 启示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是通过创设相互信任、相互接纳的团体氛围,鼓励和引导成员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成员在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中,分享多元化的观点和信息,并产生思想上人碰撞和获得内心感悟,从而达到澄清观念,提高认识,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促进个体人格健康成长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教育功能、发展功能、预防功能和治疗功能,尤其是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倍受教育界的关注。团体心理辅导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入我国大陆后,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他们尝试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如: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大学生自信心训练等。团体心理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成员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扩展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展到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基于这一点,团体心理辅导的宗旨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相一致的。
一、团体心理辅导特点的探讨
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取决于团体成员的参与和互动所产生的场效应,场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团体动力学观点。团体动力学旨在探讨团体结构方式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强调团体是一个动力整体,团体内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另一个部分的变化。尽管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团体动力学理论,但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以下几个特点是十分明显的。
1.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民主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前提。只有遵循这一特点,才助于促使团体保持轻松的气氛而有秩序,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因此,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指导教师都是以团体中普通一员的身份,尊重每一位参与者,鼓励成员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平等沟通,共同关心团体的发展。
2.学生的参与性。参与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基础,只有调动成员的参与热情,才能使成员投入其中,获得感悟,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但成员的参与热情仅通过教师的话语是难以调动起来的,这就要求团体辅导的方法新颖活泼、形式多样,使教育活动符合成员的身心特点。因此,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方法有多种,诸如:游戏活动、角色扮演、脑力激荡、讨论、案例分析、辩论、心理剧等。因为教育方法丰富多样,激起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保证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3.问题的同质性。团体心理辅导是针对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而组织的,团体心理辅导进展过程中始终十分注意成员共同的志趣和共同的问题,使个人与团体相关主,保持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的。如:参加大学生人际沟通团体训练的学生都有着想学习和他人相处的技术的共同愿望。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激起成员的参与热情,使成员投入其中,获得感悟,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使团体辅导目标得以实现。
4.团体活动的互动性。互动性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特点。在团体活动中,通过充分的互动,使各种观点发生碰撞,不同思想进行交锋,而这种碰撞与交锋必然带来心灵的震动和感悟,促使成员反思和自省。团体心理辅导的优越性在于几十个人组成的团体相当于一个微型社会,为成员的成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为盛衰认识的改变提供了多渠道的信息源,并给彼此带来态度和观点的分享。在团体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影响者,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经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不同的观点与理解,这种多元信息无疑为团体成员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开户了他们的思想。
二、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1.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参与性特点告诉我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实现教学目标。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受教育者,教学基本上是单向传播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因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影响了教学效果。要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人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提高教学的成效性。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不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学内容远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认为这些内容与自己无关,是无用的,可学可不学。因而很难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难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信念。团体心理辅导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找准学生的内在需求,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能够为学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并能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使教师所讲的与学生所关心的大体一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接受动机,引起接受活动的发生,实现教学目标。
3.丰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互动性。团体心理辅导不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还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组织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各种团体活动,诸如:游戏活动、角色扮演、脑力激荡、辩论等,使学生的所得不是从外界灌输进去的,也不是被动地获得的,因而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且,学生在团体中的言行如果能够得到团体中其他学生的认可和赞赏的话,将起到正强化作用,使得这种行为得到巩固,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教师只是对学生实行单向的传播模式,致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的掌握只停留在理性认识阶段,缺乏内在的情感体验,并且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努力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教学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地将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于行动的过程。
但团体心理辅导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团体成员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改善团体成员的心理感受。这种改变不一定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有时甚至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参与性和情景性,提高了学生的上课兴趣,但在引导学生对于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方面有明显不足。有些同学虽然很喜欢参加活动,觉得好玩,有趣,也会积累一些感性的、具体的经验,却较少深层次的思考,而降低了教学的深度。三是团体心理辅导对指导者的要求较高,既要精通团体咨询的基本理论,设计有效的团体活动形式,又要在团体活动中关注每位成员的表现,引导团体咨询的方向,避免个别成员在团体活动中受到伤害。而不称职的指导者带领的团体只会给成员带来负面的影响。
参考资料: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晓文:《团体辅导技术应用于大学德育课教学的探索》,《高教论坛》,2003.6。
[3].陈 晶、王海萍:《团体辅导对高校德育的启示》,《高教探索》,2005.6。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 可行性 实效性
一 朋辈心理辅导概述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它是指受过专业培训或督导的学生,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对年龄、地位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教育、调节或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同辈”是指同年龄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实质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辅导活动,与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相比在目标、要求、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恰恰是这些特点和优势使得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了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总体上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准专业性
朋辈心理辅导员并非专业心理辅导者,也不能完全比拟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是他们也经过比较严格的培训和督导,理解和掌握了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技巧,比一般的人际互动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半专业性。
2.义务性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利他行为,朋辈辅导员通过协助同龄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种朋辈之间互帮互助的行为纯属自发产生,朋辈辅导员作为一种公益性的角色,不要求经济回报,义务完成朋辈辅导任务。
3.直接性和有效性
在朋辈心理辅导中,咨询员与受助者之间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他们年龄相近,所关注的问题大致相同,彼此容易沟通交流,容易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且双方空间距离接近、交往频繁,提供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非常便利,朋辈辅导员甚至可以对受助者的言行进行直接的监督和干预。
二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在逐年增加。我国大陆地区的学校心理咨询事务起步晚、起点低,专业咨询师缺乏,要真正的达到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仅靠高校现有的心理教师资源,往往无法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将其拓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1.充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高校专业心理辅导队伍的重要补充
当前大学生所承受的来自生活、学习、就业、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困惑和不适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危害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发展。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普遍存在着困难和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和师资力量的不足,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辅导需求。把朋辈心理咨询引入高校心理教育体系中,是对高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和工作的重要补充、延续和创新,有助于加强和完善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心理援助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2.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促成助人自助双向目标
心理调查显示:向朋友诉说是继自我调节之后最常用的心理求助方式。朋辈间的心理鼓励、劝导和支持会比非同辈间更有效果。并且朋辈心理咨询员的榜样示范更能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不仅是维护和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而且也为自己提供了实践和学习的机会,实现“助人自助,成人达己”的双向目标,并有助于培养和谐友爱的校园气氛。
3.符合大学生的多层次心理需求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好奇心强、渴望独立、期望成才的关键期,他们往往喜欢自由、独立而排斥权威,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相互交流,谈生活聊理想,朋辈之间的生活环境、学业状况、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
朋辈辅导员可以就受助者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及其他方面的求助进行不同层面的心理辅导,因此朋辈心理辅导比较容易实现他们的心理期待。
三 增强朋辈心理辅导效果的可行性途径探析
近几年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学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在推广和实践中也积累了经验,但总体上讲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的困难、培训方式单一、实效性不高。因此,怎样不断地提高和拓展朋辈辅导的途径和方法,增强高校朋辈辅导的效果成为我们值得探索的课题,在此提出几种可行性方法:
1.完善朋辈辅导员管理制度
朋辈辅导员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和评估。完善朋辈辅导员管理制度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有依赖于朋辈辅导员的潜质。朋辈心理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性格外向,热情开朗,具有奉献精神;有健康的人生观、和谐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交际、表达、沟通能力。朋辈辅导员的选拔要遵循严格的选拔标准和程序。由于朋辈心理辅导依照的是自愿服务,“助人自助”的原则,所以招募的形式应是以广告招募,组织推荐和班级、社团物色等形式相结合,对被选拔者要进行严格的心理测试、面试和考察,以掌握他们的素质状况,一般招募的是高年级学生,最好是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的。
第二,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培训主要包括心理辅导基本知识、大学生心理发展知识、朋辈心理辅导主要技术的培训。对于不同的培训内容,要选择合适的、有效的培训方式。心理学基本知识培训可以通过专业教师授课,在专业心理老师指导下阅读书籍等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知识培训可以采用集体观看视频、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使朋辈辅导员真正地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及特点。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技术技巧的培训很重要,可以在来访者同意的前提下观摩心理老师的咨询过程、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做心理老师的助手、在心理老师指导下做模拟咨询等来进行,使朋辈辅导员在实践中感受、体会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第三,建立朋辈辅导员评估机制。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的评估与奖励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能不断规范他们的辅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朋辈心理辅导的义务性,决定了更应该重视建立科学的朋辈辅导评估奖励机制。可以通过制定考评细则,评选先进个人,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提高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的肯定,更好地开展高校朋辈辅导工作,提高朋辈辅导的实效性。
2.建立“学校—学院—班级”的三级朋辈心理辅导网络
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机构所能完成的。高校必须从制度上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多层次、广覆盖面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系统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只有这样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实效性才能达到真正的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体系:第一级即学校一级,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中心;第二级,由班主任(辅导员)和院(系)团委组成的院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第三级,由朋辈心理咨询员组成的基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系统。第三级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要根据上两级的领导和支持,并在其督导和评估下开展工作。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应定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估督查,对朋辈辅导员进行培训,帮助朋辈心理辅导员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工作交流座谈会是朋辈辅导员之间相互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辅导工作的实效性。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上两级的指导下建立分层心理互助模式。
3.开拓朋辈辅导的新载体
社团组织是大学校园的一大特色,这些社团组织在学生中很受关注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社团中聚集着一些思维活跃,善于交往并且具有奉献精神和组织才能的优秀学生,是朋辈辅导的重要载体。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要积极与校园社团相联合,以社团为载体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了解并参与到朋辈辅导群体中,通过社团优化朋辈心理辅导员来源。丰富的社团活动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同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正确地面对心理问题。通过社团这个载体,扩大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更好的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
不断加强朋辈辅导的网络载体建设,通过网络载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开通高校朋辈辅导员博客、论坛,让更多的辅导员参与其中,通过撰写心得、工作日志进行工作经验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朋辈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在与受助者进行交流时,也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及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交流,使交谈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还可以实现跨校区辅导工作,以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个案1 设定计划为主、认知疗法为辅的辅导案例
来访者李某,女,16岁,2000年11月来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李某称自己属于“议价生”(家长出赞助费进入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低,基础差,在入学时就有强烈的自卑感,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学习的时候也手忙脚乱,费了很大的力气,学习成绩也不见起色,由此产生了自杀的想法。第二次咨询时心理辅导员向李某询问了她在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安排方面的一些情况,发现李某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在学习习惯、学习毅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学习过程中经常借各种理由给自己放假,不知道自己该看什么书、从哪里开始看、看到什么程度等等,时间往往浪费在选择上。
经过分析,确认李某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内部情绪方面:由于自己学习基础比较差、是“议价生”等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体验。
外部行为习惯方面:学习习惯差,学习时间分配能力不强。
确定了李某的问题之后,心理辅导员决定采用认知疗法和设定计划综合使用的辅导模式:利用认知疗法调节李某的认知结构,帮助她获得正确的自我评价机制,并且利用鼓励等方式消除其不良的情感体验,使其重新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利用设定计划帮助李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首先利用认知疗法调节李某的自我认知结构。心理辅导员告诉她衡量自己不用和他人去比较,只要每天有所进步就很好,并和她一起比较了她入学时的学习状况和目前的学习状况,使她看到自己的进步。在第四次咨询结束时,李某对心理辅导员说:“老师,我明白您说的超越自己了。我可能不够好,可是只要我每天都比昨天好,我就会很快乐。”
其次利用设定计划帮助李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辅导员帮助李某分析自己究竟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得出的结论是在时间的安排上有欠缺,于是与李某商定,让她写一周的时间分配计划,要具体到每小时做什么。在她写出时间分配计划后,心理辅导员帮助她分析计划的优点和缺点,并帮助她完善计划。在计划修订完成后,要求她按照计划一丝不苟地完成。心理辅导员也争取了家长和教师的帮助,督促李某完成学习计划,并要求家长和教师对于她做得好的地方及时鼓励。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心理辅导员对李某进行充分的关注,随时注意她所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她解决这些问题,对她成功之处加以适时的表扬。一周后要求她做出第二份时间分配计划,并按同样步骤帮助她完成计划……
当第三份时间分配计划最终完成时,李某给心理辅导员一封信,信中说:“今后我每周都会做一个时间分配表,她就是提高我信心的‘小魔法’。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您使我受益终生,我为成为您的学生而感到骄傲!”至此,对李某的咨询比较成功地结束了。
个案2 认知疗法为主、设定计划为辅的辅导案例
学生王某,男,17岁,1999年9月由家长陪同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王某本人很不愿意来,足被家长硬逼着来的。家长陈述王某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均为教育工作者,对王某在学习方面管教较严,其他方面经常不管不问,而一旦发现孩子犯错时又非常愤怒,处理方法比较粗暴。父母要求孩子说真话,但听到孩子陈述自己的错误时又忍不住要打孩子,打过之后又后悔,对孩子哄爱有加,表现出对孩子教育的前后不一致性。家长陈述王某小学的时候表现非常好,从初中开始出现撒谎、偷钱、抽烟等现象,家长痛打了几次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到了高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也开始不听家长的话。
王某第一次来咨询时非常不信任心理辅导员,认为家长没必要让自己来咨询室,来了也没有什么帮助。在第二次咨询时咨询关系有所改善,王某自我陈述时认为家长一开始不管自己,到管他的时候又不信任他,总对他使用教师对学生“逼供”那一套,有时候他说真话挨打,说假话反倒没事,“到了最后,说谎已经成了习惯,不说谎话都难受”。到了高中,认为自己长大了,没必要听家长的话。家长越不让做的事情自己越要做,“反正他们打了我之后我还足他们的儿子,能把我怎么样”。在外面结交了不少不良少年,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当谈到未来时,王某显得很迷惘,认为“那是我爸我妈才天天挂在嘴边的事,反正有他们,我也插不上手”。
经过分析,确认王某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内部情绪方面:错误的认知结构。父母对王某前松后紧的教育方法,养成了王某爱撒谎的习惯。王某认为家长对自己完全不信任,不论自己说什么家长都不相信,不管自己说真说假都没关系,由此也产生了对其他人的不信任。同时王某也认识到了父母严厉惩罚背后的溺爱,觉得自己将来肯定“有他们管,自己不用操心”。
外部行为习惯方面:王某最大的不良习惯是喜欢撒谎,因此使咨询过程变得很困难。
确定了王某的主要问题后,心理辅导员决定综合使用认知疗法和设定计划对王某进行辅导。首先使用设定计划改变王某撒谎的习惯,使咨询能够顺利进行,而且也利用设定计划改变其父母对于他的行为反应。其次利用认知疗法改变王某错误的认知结构,一是改变王某对他人的不信任,尤其是对自己父母的不信任,二是改变王某对自己父母“会安排自己未来”的看法。
首先使用设定计划的方法进行辅导。先争取王某父母的配合,告诉他们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心理辅导员和王某的父母共同制定了几个短期计划,一开始让他们对王某尽量尊敬,对其行为不进行太多的表扬或批评;接着在一定的范围内夸奖孩子;然后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使王某获得责任感。计划的目的就是改变王某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习惯,由近距离的正负面控制改为远距离对行为本身的奖惩。另一方面心理辅导员也和王某约定,每次咨询的时候他都不能说假话,进而升级为“明天一天不管对谁都不说假话”,“下一周不管对谁都不说假话”……同时取得家长和亲友的支持,对王某说真话的行为进行及时鼓励,逐步改变王某爱撒谎的习惯。
其次,对王某进行认知疗法方面的辅导。一方面,从王某自我感受到的“说真话并没有那么难受”到“原来人人都说话算数”开始,帮助他认识到只有自己相信别人,真正做到尊重自己的自身形象,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别人才会同等尊重他,从而改变他以前对于自我形象的错误认识,帮助他重新建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另一方面,心理辅导员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实例,帮助王某认识到没有人可以代替自己走完一生的路,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帮助王某纠正自己“反正父母会给我找工作”的错误认识。
在经过了将近三个月的咨询后,王某基本上改变了说谎的不良习惯,开始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并准备努力学习。王某的父母也改变了溺爱加专制的教育方法。无疑,摆在王某和其父母面前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改变恶劣的、互不信任的亲子关系以及如何让王某消除不良的行为习题,而是如何帮助和指导王某的学习。以前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次咨询也告一段落。在后面的时间里,心理辅导员也对王某进行了相应的学习方面的辅导。
[总结分析]
认知疗法在改变个体错误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方面有良好的作用,而设定计划针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系统化的细致改造有很好的效果。两者综合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管以哪种咨询方式为主,两种咨询方式是有机结合的,并不是机械组合或泾渭分明的。
2.在咨询过程中,两种咨询方式的时间顺序并不一定足此先彼后,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情况比较严重时,如来咨询的学生有幻想狂、自杀倾向等严重问题,使用设定计划的作用要好得多,而认知疗法在这种问题上的作用就不甚显著。
3.在对这两种咨询方法的使用还不是非常得心应手的情况下,心理辅导员不要随意将两者综合使用。
[理论依据]
认知疗法是心理咨询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主要原理认为,凡是情绪或行为反应,均与其认知有连带关系。一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观念或想法,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心情与行为。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只要进行认知上的纠正或更改,便可以连带地改善其情绪或行为。
认知疗法的着眼点是通过改变咨询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或改善他们所呈现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