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音乐教学叙事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方面的问题,在国内2004年有关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学术研讨和所递交的论文中,①被再次提出。其中有文章提到,在高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中,音乐教育学学科没有得到重视,教育类课程“课时比重非常微弱,仅占总课时量的5.4%―8%”,②又有文章介绍,日、德、美、英等发达国家一些学校所开设的音乐教育理论课程分别占总课程的20%、25%、33%、25%,并提出“长期以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偏低,是音乐学(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实践能力偏弱的主要原因”。③
2004年底,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简称《课程方案》),并在有关通知中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学校音乐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该《课程方案》不仅提出“必修课程学科化”,确定了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和类型,同时要求“各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开设课程”。这一《课程方案》的下发,可以说是非常及时,它将有力地推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和课程建设。
在这方面,我们从加强音乐教育学学科与课程建设的角度,通过修订《教学计划》,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上,增设了音乐教育学理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音乐教学法这三门课程(以下简称“三课”),并对这三门新设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全程跟踪和记录,并作教育叙事研究。
一、办学指导思想和音乐教育专业“三课”的具体设置
我院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充分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和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以表演和创作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这“三大音乐能力”的发展为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的音乐专业中,这三种能力既可以集于一身,也可以有所侧重。与此相应,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是在求得三种音乐能力的共同发展中,对音乐教学以及相关的科研能力给以特别的重视。概括地讲,就是培养能教、能讲、能写,具有较为全面音乐素养的音乐教师。
但是,在以往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有“中学音乐教学法”一门课,并且只有36课时、2学分。不仅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并且由于在专业意识上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教育的倾向,导致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很难适应基础教育音乐课堂。因此,为了适应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就必须通过进行教学改革、加强音乐教育学科与课程建设而达到这一目标。
在这方面,我院自2004年5月起,通过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改变原来只设有“中学音乐教学法”一门课(36课时、2个学分)的状况,增设音乐教育学“三课”,并从2004年9月正式开课。
在新修订的音乐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中,音乐教育学“三课”都是作为专业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来设置。由于这三门课程呈现的是音乐教育学学科三层面的基本框架,因而使课程的学科性和专业性更加鲜明。
“三课”的开课学期和学时数、学分分别为:音乐教育学理论课程为一学期、36学时、2学分;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两学期、72学时、4学分;音乐教学法课程为两学期、108学时、8学分。我们这样设置,既体现了对学生音乐教育学理论修养与音乐教学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又强调了对学生音乐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我院的音乐教育学课程与通识性教育类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的课时总量中已占20%,接近世界上发达国家同类课程设置的比例,明显改变了以往这个专业中教育类课程的课时比重非常微弱的状况。
“三课”的设置,反映了音乐教育学学科理论和实践基本的、互有关联的三个不同层面。这在音乐教育学的学科与课程建设方面,呈现出一个最基本的框架。其中:
音乐教育学理论课程属于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体系的和历史的两个方面。
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属于音乐教育学理论中结合对音乐教育的实践进行研究而产生的、尤其与音乐的课程与教学实践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音乐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编创)和课程理论两个方面。这类理论的学习,不仅包括对各种音乐教学设计、编创的理念和相关课程理论的了解和研究,同时也充分关注音乐教学的实践。
音乐教学法课程属于音乐教育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而言,包括音乐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构成音乐教学能力的基础,只有同时具备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音乐教学案例的编创能力、音乐教学行为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才称得上具有完整的音乐教学能力。
“三课”中的每一课,都可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特别是音乐教育学理论和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但是,在总学时量仍然有限的情况下,针对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同时为了突出教学中的“实践”和“训练”,我们的课程设置是有倾向性的。这方面,不同的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实际情况来安排。“三课”所呈现的,实际上是音乐教育学学科理论与学科实践最基本的三层结构,因此,“三课”实际上具有音乐教育学核心课程的意义。
二、音乐教育学“三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实践
音乐教育学“三课”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实施,涉及到教材与讲授内容、师资培养和教学人员安排、教学组织活动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由于高师音乐教育学的学科与课程建设原有基础的薄弱,无论是在教材建设还是师资力量等方面,原有的教材和师资素养,都较难很快适应新形势下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三课”的实施,必然会面临着一些困难。因此,如何组织教学,将“三课”实施下去,成为我院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我们一方面在教学资源方面广泛学习和利用近些年来在音乐教育改革方面已经形成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以及教学经验,同时采取边实践、边锻炼、边提高的方式,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师与学生随着课程的展开而共同成长。我们主要的做法是:
1.先行完成“三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形成校本教材的基本内容
“三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除了已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有关内容的制订,目前并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况且,要形成“三课”的校本教材,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是,“三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也并非没有基础。事买上,无论是在音乐教育学的学科理论研究成果,还是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新教材,这方面可供借鉴、使用的学科研究成果,还是相当多的。
例如,就音乐教育学的学科理论研究成果而言,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所包括的有关中外古今各类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法规史料汇编,就为音乐教育学理论课的讲授提供了很丰富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有中国音乐教育史、中外音乐教育比较、国际上有代表性音乐教育体系等教学内容。该社出版的《音乐教育心理学》也为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教学方面,在新课程改革中研制的《音乐课程标准》和相关的课程标准解读本以及各种相关的通识性新课程教学、研究成果,甚至包括《音乐》新课程教材和《艺术》新课程教材中的许多教学案例设计,都可以作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的授课学习内容来用。《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课的讲授内容与资料范围主要包括对音乐和艺术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学习。这门课与音乐教学法课的主要区别是,它是对音乐教学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虽然这方面的学习也要结合音乐教学的实践,但所举的例子仅仅是说明性的,并非如音乐教学法课程那样主要是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过程的实际演习和训练。
在音乐教学法的教学中,大量《音乐》甚至《艺术》新课程教材中以音乐为主的教学案例和评析,以及在基础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产生的多种教学案例,都可以用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学法》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实际操作、演练以及观摩,并参与其中分析、评价等,掌握多种类型的音乐、艺术课程的教学方法。结合这些具体的实践,也会反过来对音乐课程和教学的理论有进一步的认识。
随着教师驾驭“三课”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识的积累、科研能力的提高,我们准备通过一、两轮的教学,最后形成“三课”的校本教材。
2.“三课”的主要教学方式与具体实施
在“三课”的实施中,音乐教育学理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音乐教学法这三门课的讲授与教学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在实践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系统知识的讲授与研讨。主要用于音乐教育学理论的课程学习。要求教师在备课和讲授时,注意概念的解释和对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学习,对讲授内容有基本的理解。同时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并展开一定的讨论。
②某一项专题研究成果的讲授与研讨。主要用于音乐教育学理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这两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对一个专题研究成果的了解,展开课堂讨论,形成一定的认识。
③对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评价。主要用于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学习。其教学特点是,虽然不直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际演练,但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对这类课程的设计及其优点或不足进行分析、评价,甚至对其进行改进,提出有自己想法的、新的设计方案。学生也可以将学习扩大到教学观摩以及相关的教学评价活动等方面。
④对教学案例的实际操作和演练。主要用于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某一教学案例进行实际的操作和演练。可以分组、分地进行(甚至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对上课的资料、材料作一定的准备)。然后让学生在一起分析、讨论、评价。也可以将学习活动扩展到中小学音乐课堂。
我们在“三课”的教学实践中,更为重视对学生编创与说课、做课与评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从某一教学案例甚至某一教学单元的设计和相应的教材编创,直到教学内容的演练和实际呈现、教学评价这一过程的各种能力。
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初步了解并实践从教材的研制、编写到编课、做课的各种工作,从而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教师、教研员、教材编写者乃至教育改革者所做的各种工作,从而形成初步的、系统的音乐教学和教材、教学案例的编创和研制能力。
为此,在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学习中,我们结合教学案例的学习和实施,专门分设了讲解课、创编与说课、做课与评课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
在讲解课中,每位任课教师可以分别选择《音乐》新课程教材中的教学案例来讲解(还可插入一些《艺术》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各套教材的讲解要求有系统性,重在分析,把握整体。讲解中要结合并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在讲解中,还可以进行课堂讨论。
编创课是以分组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案例或教学单元的创编。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教师进行指导。通过编创课,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基本的教学案例或教学单元的编创模式和设计方法。
在编创教学案例或教学单元的过程中,学生分组讨论教学案例或单元教学的基本思路和立意,利用各类工具书、专业书等查阅和搜集各种文字、音像资料,增长和巩固这方面的知识。在编创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以及如何上课。对这些设计,教师可以进行指导,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出建议。
在完成编创课和说课之后,学生进行做课和评课的教学活动。各小组以班上其他同学为教学对象,以自己编创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演练。可以自己做课件、展示图像资料,以及准备相关材料。每个组花一至两节课的时间进行做课以及评课。若是两个以上的教学案例设计,可以花两节课以上的时间来做,视需要而定。各小组在做课后,都要让其他各组的同学对其进行评价。主要从正面给予肯定,也可以提出教学建议或指出某些不足。
三、“三课”的成效
我院音乐教育学“三课”的实施,目前已初获成效。这些成效集中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科研成果、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并在其他方面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良好教风、学风的建设等方面。
1.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我院,“三课”的实施已成为音乐专业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并且无形中还带动了其他专业学习的提高。老师们反映,上“三课”的师范班凝聚力增强了,其他班原来只重视音乐表演技能的同学也到院里来要求给他们开设“三课”;作曲课教师说,这个班的音乐创作能力是最强的,他们还专门开了原创作品音乐会;学院领导也说,这个学期,从学生的眼光中,从学生的招呼中,看到了学风的变化,看到了自信。
2.促进教师科研水准的提高
围绕“三课”的教改实践,我院组织了由六位教师组成的音乐教育学“三课”教学小组(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教研室)组织和承担教学工作,同时开展和加强教研活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师资的教学能力。最近我们又成立了艺术教育研究所,参加“三课”教学的师资不仅有音乐师资,还有美术的师资。有两位教授不计报酬,完全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这三门新设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和记录,并作教育叙事研究。
这项教学改革的实践,既促进了教学,也促进了教育科研。我们在实施“三课”后不久,便连续成功申报了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为研究内容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以及其他科研课题。任课教师的科研水准及其成果也明显增加。我们的教师还承担了与新课程改革直接相关的部编艺术教材的撰写。
3.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三课”开始实施的时候,我们就提出“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后来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三课”的课程学习和实践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对每一门任课教师都是一次新的锻炼。在音乐教育学“三课”实施的初始阶段,为了使每一位教师能对其学科体系、课程结构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中都得到锻炼,因此,在第一轮的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三课”中,都要在其中一门课担任一定课时的教学任务。现在,进入第二轮教学后,任课教师已经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特长,形成个人的教学方向。
随着课程的发展,课程教学也越来越有序、深入。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三课”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熟起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师资培训的效果。在“三课”中运用的一些有成效的教学方法,甚至被有的教师转用到其他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去。
在实施音乐教育学“三课”的同时,学院比过去更加强调了音乐技能的学习。我院音乐技能的基础课程,到三、四年级的限制性选修课,已做到一对一上课。乐理与视唱练耳、声乐、钢琴一系列教学音乐会,也随之举办。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从学术规范的建立到质量的提高,在校内有目共睹。“三大音乐能力”的发展,得到了体现。因此,“三课”是在音乐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实施并显示其成效的。
①指2004年4月在大连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
②见会议《论文集》第16页。
③见会议《论文集》第161页。
一、美景沉醉,营造氛围
阅读唯有沉浸在文本的氛围中,才能从精神上融入文本世界,达到调动学生情感的目的,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为探究文本、剖析作者的情感创造外部环境。教学《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景色,便于学生形成感官体验。
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是营造课堂氛围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其强烈的代入感可快速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氛围。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可采取图片切换的方式,但图片的选择与制作则需要精心安排。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地理位置,由太平洋到东海,再到烟台的海,逐渐引入烟台这座城市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海景,使学生从感官上对烟台的海形成认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逐渐熟悉烟台的海,并从文中提炼作者的描写顺序,也就是文章的框架。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背景音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不仅仅具有卓越的视觉记忆能力,还具有良好的听觉记忆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声音有助于记忆。在课堂教学中,背景音乐是营造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音乐可模仿海浪的声音,使学生有如步入海滨之感。教师可先进行心理暗示,随后让学生朗诵,加深学生内心的感受。比如在这篇课文中,除海浪声外,教师还可加入烟台港口轮船的汽笛声、起锚声以及海鸥的叫声等,渲染海滨的气氛,使课堂充满情趣。
二、人海相依,解读特色
在文本解读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剖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更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写作特色和深层寓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写作打下基础。在课文中,除了了解作者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来描写烟台的海景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剖析各段描写的文学特色,了解作者所表现的人与海相依的深层寓意。
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分别描写了烟台海景的四季变化,同时描写了以海为生的烟台人面对四季变化的不同表现。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按不同季节分别标出描写“海”与“人”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列出提纲,以此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春天,大海是活泼的,渔民不违时节,辛勤播种养殖的种子;夏天,大海是宁静的,游人们享受着夏日凉爽的烟台和平静的海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海呈现出高远的景象,渔民们再次忙碌起来,为收获而捕食;冬季,大海是凝重的,而人们不畏严寒,观赏冬天的独特海景。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件中的图片和课文所描写的海景,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季节的海景,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提问可促使学生思考、回忆课文内容,同时迅速组织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作者着墨最多的部分是对冬日海景的描写,但学生的个人喜好有所不同,答案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总结发言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冬日海景,包括课件中的图片和文章中的文字描写,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能力展示,拓展阅读
学习语文知识最重要的是内化与外显。内化即对阅读信息的理解、剖析,使其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外显则是对已掌握知识的运用,也就是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的效果。能力训练与拓展阅读是知识内化外显过程中两项重要的内容。能力训练从实践入手,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而拓展阅读则是对课文阅读的丰富,也是学生锻炼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这篇课文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词汇的记忆,以及对写作方法和修饰方法的体会,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演说活动,以“导游”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形式,增加课堂教学情趣。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的基础上,扮演“导游”的角色,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向扮演游客的同学介绍烟台海景的四季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知识的内化与外显效率。
另外,在写景课文的解读中,拓展阅读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景物描写方法。在这篇课文中,教师可筛选一些内容相关或是描写方法相近的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可参照课文的解读方法,又可在解读中实现描写方法、修辞方法的对比,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古诗 欣赏教学 策略 审美教育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宝贵遗产。古诗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特别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的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却依然存在以教师精讲为主、学生感悟为辅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不能有效地感知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那么如何优化初中古诗欣赏教学呢?
一.在诵读中体会古诗语言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只有学生对文本进行朗读才能充分感受到文本语言的魅力及文本语言的情感。因此,在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品味古诗语言优美。
例如,在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里面有这样精彩的几句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教学时,我并没有对这几句诗的意思对学生进行讲解,而是通过以下几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导感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首古诗的主要内容,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钱塘湖春行”情境图,学生在这优美的图画下,初步知道了这首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这样,学生就在头脑中对这首古诗的意象形成了初步的印象。接着,我给学生播放了优美的音乐,并进行了范读,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体验这一首古诗的节奏。
第二步,配乐朗读,感受韵律。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对这一首古诗的节奏有了初步的掌握以后,接着,我组织学生对这首古诗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在配乐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这一首古诗的韵律美。
第三步,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在前面二步的基础上,学生对这一首古诗的节奏、韵律有了初步感知以后,接着,我组织学生对这一首古诗进行反复诵读,这样,学生就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对这一首古诗的语言就有了整体感知,对这一首古诗的内容也就有了整体的理解。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诵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欣赏这首古诗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对其语言有了充分的了解,并感受了古诗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
二.在比较中体会古诗意境美
在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一些意境相同的古诗同时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这一些古诗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深入体验古诗的意境美,这样,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次古诗欣赏课中,我给学生呈现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苏轼的《赠刘景文》、刘禹锡的《秋词》这三首古诗。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的意境的,但每一首古诗的切入点却都不同。课堂上,学生们对这三首古诗进行了对比研究,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发现了三者的不同。在这三位大师面前,对于“秋”的描写学生大开眼界了,他们被这三位诗人的优美诗句所感动,很快地进入了秋的意境中去了,一个个当起诗人写起自己的“秋赋”来。有的学生写道:“秋风、秋雨、秋思,一切忧愁在秋中。”有的学生写道:“秋色给人以一种无尽的遐想,秋思给人以一种无尽的思念。”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三首古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不但发现了这三首古诗的不同,而且深刻领会了古诗描绘意境,并且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学生也就真正入诗了,教学效果可谓一箭双雕。
三.在品评中感悟古诗情感美
古诗中往往蕴含着诗人深刻的情感,而这一种情感是不容易被学生一下子就挖掘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语言进行品评,这样学生就能够体验到古诗蕴涵的情感美。
例如,《石壕吏》这一首古诗,主要对“有吏夜捉人”这一情景进行了描写,虽然是一首叙事诗,却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情感。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的形象描写“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进行品读,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吏”与“妇”之间的尖锐矛盾。接着,我再引导学生对诗中的一“呼”、一“啼”、一“怒”、一“苦”这一些具有强烈对比的语言进行品评,学生就在品评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就在品评诗句的过程中,与诗歌文本进行了深入对话,与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行了深入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这一首古诗蕴含的情感美,并深切地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体会到杜诗的“诗史”风格。
循着成长的轨迹,回首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日子,我朴素地执着于我的工作,我认为只有努力了才能无愧于心,才能给自己一个存在的理由。
__年9月,我被分配到__九年制学校,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同时还有英语、社会、科学或音乐,工作多而繁杂。在课余时间,我认真及时地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力求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除了干好自己教学工作和班务工作,我还喜欢制作各种适用的、实用的教学用具和幻灯片。我总是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就像一块厚厚的海绵一样,欢畅地吮收着一切我想学会想做好和热爱的东西……
__年,我被选调进初中部担任英语教学。我明白,自己将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面对济济一堂个头和我一般大小的孩子们,面对早已不是我印象中的英语教材,面对还有很多我不熟悉的新单词……我深深地感到“不读书,无以知,不读书,无以教”的真正内涵。为了提高自已,除了请教之外,无数个深夜和周末,我把买来的一大堆教学参考资料一遍又一遍地津津有味地翻阅、记录。每准备一节课总是先通读教材,再认真翻阅参考资料,试图从中能寻找到帮助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点点滴滴,再通过比较分析权衡出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消化易于接受的教学设计。
功夫不负有心人,每学年期中期末考试学生成绩都很优异,我也年年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学生中考以96.7的人均分为初中三年的学习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打破了学校往年中考录取人数的记录。__年,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园丁奖”。几年的潜心积淀已经慢慢融入我生命的每一个细胞。磨砺使我的视野开阔、思路清晰、教学从容、能力提升,我也在教学中逐渐成熟起来。
__年8月,我被调入吕河初级中学。一年结束,学生以最大的努力给了我最大的安慰和鼓励,教学成绩排名年级第一,我的付出得到了同行的认同和领导的肯定,并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__年,我被推荐参加__理工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陕西省农村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三个月的学习。这次学习给了我又一次全新的洗礼,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标的详细解读,一线教学能手的答疑解惑,与专家近距离的沟通,在汉台一中短期的学习交流,我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
__春,我代表学校参加了片区赛教,以片区英语组第一的成绩取得县级赛教资格,县级赛教结束我以第三名的成绩取得了县级教学能手称号,但离推荐参加市级赛教还有距离。这次经历又一次丰富了我的教学积淀,也更进一步增强了我的执着与拼搏。我开始反思自己,因为唯有知不足,才能有后进。借学校实行“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模式为契机,从课堂做起,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真实有效,课堂语言组织的准确到位,评价方式的灵活多样,教学环节的自然流畅……
2014年,我又一次获得了代表学校参加赛教的资格。有人曾说过,“赛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高速路。”我想在这条高速路上锤炼技术与技巧,体验速度与激情,感受成长与超越。在已有的教学经验基础之上,我向专家请教,向同事学习,反思改进,体会一节课应该怎样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的高效活动,合理分配时间,确定重难点,整合教材,关注细节。每一节课我都是先“素写”,后“装饰”,再对着镜子练习讲课和说课,甚至三番五次地把自己重来。在不断地追寻中,我越来越坚信自己,越来越明白教师的角色定位最终以抵达学生内心为目的,教师的语言不仅是导航,更要给学生力量,甚至像种子一样,能看到学生膨胀发芽的势头,听到学生抽芽拔节的声响。我也越来越自信地驾驭教材,独立而独特地解读文本,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级教师王君老师说:比赛,是公开课中的公开课。是对人智慧的巨大挑战,是对身心的严酷磨砺。一次一次的比赛,就是一次一次地经历血与火的挑战。美美地享受比赛的过程就是历练,教学思想、行为和心智的更成熟就是结局。现在回首,从片区、县级、市级,一路到省上,的确如此。最大的收获真的不是比赛结果的惊喜,而是整个过程的“痛并快乐”。
生活在这个可以拥有更多学习机会、学习途径的时代,我很珍惜和同伴可以学习在一起、研究在一起的时光。如果说学习是汲取营养,那么教研更为我的成长铺设了阶梯,使我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在翻阅教育理论书籍时看到一句话: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反思。于是我开始留心自己的教学言行,开始把学习的心得和教学实践中的成功做法总结出来,再联系理论加以扩展和补充,撰写教学反思、论文、案例和教育叙事。我先后撰写多篇论文和叙事在市或县教研论文评选中获奖,并在国家教育期刊上发表,多篇教学设计被省级刊物录用。我还积极完成校本研修课题,申请县级小课题,参与省级课题研究。行走在研究的路上,我总是以一
种向上向前的姿态,用开放的怀抱,谦虚的态度,去接纳,去完善,去提高。经风雨,受磨练,一步步走来,一天天褪去青涩,一点点成熟起来,收获了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教研能力的全面提高,也真实地体会到了“教学并辛苦,教学并快乐,教学并思想”。工作以来的十三年中,我的教育历程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在培训中把整个初中英语语法梳理的通通透透;第一次在教师节手捧鲜花,感受“园丁”的幸福;第一次参加“国培计划”脱产学习;第一次在赛教之旅中收获满满……这无数的第一次都让我记忆犹新,盛满感激与感动。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财富和动力,我遨游其中获取知识的增补,人情的感悟,技能的提高,心理素质的锤炼……也逐渐懂得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我的身后,我的教育故事里,一直有那么多的人在关心着我,托举着我,是他们让我慢慢地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让我的故事更温暖,更明媚。在求学路上,恩师的细心栽培,父母的悉心教导使我成为一个“托起太阳的人”。在中心学校的十个年头,我从青涩走向成熟,感谢共事一起的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初上讲台的帮扶,成长路上的支持。在人才济济、温情满园的吕河初中,我的人生奔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像丑小鸭一样飞向心中的白天鹅。感谢学校安排的外出学习让我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栗时平校长和所有领导们的支持与鼓励,引领着我前进。同事们亲切的关怀,像路灯一样,让我温暖,伴我延伸,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我的身后是整个吕河初中。教研组长陈正刚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还有耐心的指导和殷切的期望。英语组的所有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观课、评课,一个个真知酌见、一句句金玉良言,使我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让我在豁然开朗中更加找到了自信。张秀玲老师在我经常冷不丁冒出的疑问中建言献策、帮扶鼓励。教研室主任李华老师的细心指导和精心栽培,城关一中的祝世瑞校长和刘娜老师毫不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我。我深深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感谢你们!
如果,教师是一棵大树,那么专业知识就是这棵大树的根系,教学实践就是这棵大树的枝干,科研活动就是这棵大树的花朵,教学成果就是这棵大树的果实。我要行走在读书、教学、研究和写作中,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好读书、读好书,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才能用榜样的资格和力量引领学生在书山学海中遨游,才能以一池清澈而富含“矿物质”的有源活水,引领学生在知识和精神的世界里徜徉。没有厚积就没有薄发,没有深入就没有浅出。所以,我要多读书,既要读专业性的学科著作,也要读综合类的“科外闲书”;既要读短小的“豆腐块”,也要读高深的“大部头”。要一边读一边认真地做摘抄和反思笔记,要通过精读细记来开阔我的视野,启迪我的思想,厚实我的底蕴。
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精心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开发课程资源,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优化教学设计,真正做到“因学而教”。还要学习名师,像名师那样埋头苦干,那样热爱事业和学生,那样站在教学制高点上,那样彰显个性。名师胡海涛说:没有“自己”的教师,就没有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的教学怎能在教学中创新。所以,“个性”和“灵性”----我教学的梦寐以求。
关键词:美国小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 建构中国文化形象
随着“孔子学院”频频落户世界五大洲的著名学府,对外汉语教学正日益成为“汉语国际化”、传播中国文化、建构中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如何借助于全球兴起的“汉语热”的大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立足于不同的学生对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特点和认知结果来帮助“受众者”逐步建构中国文化形象是对外汉语教学值得探讨的领域。
一、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现状
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1] 国家形象的呈现方式是多层次的,具体表现为文化形象、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外交形象等。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由于迅速崛起的中国经济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瞩目,因此中国国家形象主体上凭借“经济牌”[2]之支撑而建构起影响力日增的经济大国形象,但囿于中西文化的异质性、中国文化传播策略准确定位的难度等因素,中国文化形象的国际建构还未尽如人意。
众所周知,建构中国文化形象既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同步进行的战略平衡行为,也事关中国在全球多元文化中明确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地位。目前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依然是以国家相关部委极其下属党委为主体:比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新闻司极其驻外代表机构和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单位。虽然这些机构阐释和构建的中国文化形象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但是由于其官方色彩过重,受众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界就建构中国文化形象的相关讨论也日渐增多:比如,从传媒学角度讨论中国文化形象的构建方式:(孙春英 2010)[3]、(赵晓红 2010)【4】或比较文学中中国形象的建构:(代迅 2004)【5】、(吴秀明 方爱武 2010)[6];也有学者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但大部分研究都着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方法与理论的探讨:(李枫 2010)[7](阮静 2010)[8]。关于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建构中国文化形象的相关讨论还不多见。
笔者将以美国小学生作为个案分析对象,以笔者进行的“美国小学生眼中的中国文化形象”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自身在美国小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探析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渐进式策略。
二、调查:美国小学生眼中的中国文化形象
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可以回溯到早期美国来华的商人、外交官和传教士的诸多记述中,而其中尤以传教士的影响为最大,如:卫三畏(Samuel Williams)、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等。他们关于中国的相关记述乃至后来的学者的中国研究,如:费正清(John K. Fairbank)等多为对晚清时期的中国和近代中国的认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全球化的推进、影视业的发展,现代美国人民获取了解中国的信息与资源更为便利和迅捷。但不同的群体有鉴于年龄特点、知识积累、阅历深浅、文化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的中国文化形象也迥然有别。笔者曾于2009年至2010年在美国密西根州 Thorne 小学从事为期一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有感于美国小学生这个群体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笔者自行设计了“美国小学生眼中的中国文化形象”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笔者任教小学一至五年级近500名美国小学生。鉴于小学生年龄偏小、认知水平有限、知识结构不全面和生活阅历浅显等特点,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时,主要选用与小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的五个“物质文化”的话题,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回答方式,即1-2年级学生口头回答问卷而3-5年级学生笔头回答问卷。
针对问题一,即“你所知道的中国人有哪些?请列举三个或以上的例子”,98%的学生列举了李小龙和成龙;90%列举了李连杰;80%列举了凯兰、花木兰。针对问题二有一定的认知渠道,即“你所知道的中国食物是什么?请列出三个或以上的例子”,99%的学生认为是fortunate cookie(签语饼);95%认为是甜酸鸡;90%认为是春卷。针对问题三,即“你生活中所看到或接触到的中国元素有哪些?列举数量不限”,学生的举例包括龙、灯笼、 红色、中国字、熊猫、扇子、Made in China、长城等。对于问题四,即“你所知道的中国城市有哪些?列举数量不限”,90% 的学生知道北京,而70% 的学生列举了东京(参与调查的学生普遍分不清楚中国和日本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对于问题五,即“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中国?列举数量不限”,98%的学生通过电视或电影,也有部分学生通过当地的中餐馆(80%)以及中文课(75%)了解和认知中国文化。
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第一,美国小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美国小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影视节目了解中国文化而且还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会到不同层面的中国文化。在全球化的诸多表现方式中,文化全球化是重要的方式之一。随着美国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着影响,中国文化的不同层面也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国美食;各种有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美国人生活常用品、中国功夫片等。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75%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中文课也是可以让他们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渠道之一。由此可见,对外汉语教学也在成为学生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之一。第二,美国小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结果存在多传统少现代认识的现象。问题一和问题三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功夫、龙、灯笼等这些传统中国文化的符号依然是构成美国小学生眼中中国文化形象的主题。除了在问卷中反映出美国小学生多传统中国文化认识少现代中国文化认识的现象以外,笔者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同样的现象,就此问题笔者在本文第三部分另有讨论。第三,美国小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存在文化形象的异质化。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美国小学生所了解到的中国文化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而是中国文化在美国“本土化”的产物。以问题二为例,小学生们认同感最高的中国食物是签语饼。这种小食品在美国的中餐馆十分普遍,即是一种放了一张写有祝福的字条的类似饺子状的饼干。而在中国的餐馆是没有类似这种食物的。另外甜酸鸡在美国的中餐馆也是很普遍的,同时是一种被美国消费者高度认可和普遍接受的中国食物。像签语饼、甜酸鸡这种在中国本土没有或是属于地方性的食物,在美国却能迎合大部分美国民众的口味并被视为中国食物的代表,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食物在美国的本土化(localization)而导致了文化现象的异质化。正如美国的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一样,麦当劳公司向顾客们提供的核心食品始终是汉堡包、炸薯条、冰激凌和软饮料等,但是它会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饮食文化和习惯做调整,比如推出了麦乐鸡、麦乐鱼、麦辣鸡腿汉堡等。当美国人到中国麦当劳既能吃到地道的美式快餐,也为麦当劳食物的本土化而唏嘘不止时,我们也不会为在美国的中国餐馆出现的甜酸鸡和从未在中国见过的签语饼而感到奇怪了。#p#分页标题#e#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建构中国文化形象策略
基于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就未来对外汉语教学中渐进式地建构中国文化形象的策略提出个人的三点建议:首先在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特点前提下,使用归化策略导入文化话题,在学生接受中国文化之后根据受众所处的语言学习阶段、认知水平等因素阶段性地展示中国文化,最后根据受众所需,采用适宜受众的方式来建构符合受众的中国文化形象框架。
(一)导入:“归化”策略为主,“异化”策略为辅让学生接受中国文化
“人是在文化氛围中长大的,受到其中的基本价值观,风俗习惯和信仰的熏陶。”[9](p 3)当一种异质文化直接呈现在受众面前时,后者往往难以一时接受或甚至还会产生排斥感;而如果异质文化以符合受众文化背景特点的方式展现出来,受众反而会比较自然的去接受它。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MuLan)。该片将一则中国味十足的中国民间故事用美国人熟悉的叙事风格来展现,同时又保留了中国元素(如片中展现的原汁原味的中国古时建筑和民风民俗等)。这部动画片是迪斯尼公司将中国文化“本土化”的一次成功尝试。正如该片的副导演托尼.班克罗弗特(Tony Bancroft)所说:“这是(指花木兰,笔者注)中国人民喜爱的故事,我们尽可能尊重原著。但我们清楚,我们不会把它拍成一部中国片子,因为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有不同的感性和不同的叙事风格”[10](p 20)。
“花木兰”(MuLan)的成功对对外汉语教学中采用何种策略来首先让受众接受异质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我们不妨在这里借用翻译策略的“归化”与“异化”的概念:针对那些初次接触中文以及这种语言所承载的完全不同于本国文化的异质文化的受众,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化这种异质文化的了解程度,我们应该在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设计中考虑使用归化策略为主,即使用受众比较熟悉的文化呈现和表达方式来展示异质文化。当受众通过这种方式认识异质文化时,他们会发现这种异质文化与本国文化有相似之处,继而会在心理上逐渐接受这种异质文化。当受众在心理上接受这种异质文化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再辅助使用异化策略呈现出异质文化的其它部分,受众更容易在情感和心理上予以接受。
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介绍中国音乐文化的时候,笔者首先选用了具有代表性的原汁原味的中国儿童歌曲,比如:《小燕子》、《春晓》等歌曲作为文化导入。然而教学效果并不如预期理想,学生对这些音乐表现出的不是喜爱而是惊讶。笔者在随后其它班级介绍中国音乐文化时调整了教学内容的顺序,首先选用了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也符合学生文化背景和欣赏习惯的中文歌曲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笔者选用了带有说唱乐风格的S.H.E的歌曲《中国话》、节奏感强的流行音乐蔡依林的《日不落》、学生熟悉音乐旋律的中文版《一闪一闪亮晶晶》等。结果表明学生们对这些歌曲很感兴趣,继而激发了学生对歌曲所唱的中文内容的好奇和兴趣。再以笔者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为例:笔者在设计“中国饮食”教学导入内容时首先采用了“归化”策略,即作者向学生展示了从中国带来的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中文版菜单。由于麦当劳和肯德基是极具代表性的美国饮食,学生们在看见这些用自己熟悉的文化方式展示但是又含有异质文化因素(中文)的东西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学生们在接受了中文版的美式快餐菜单后很自然的过渡到了对其对应的语言和中国饮食的认识和了解阶段。
上述教学案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建构中国文化形象时应该主要采用归化策略让学生首先接受异质文化,以此作为过渡的桥梁,再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介绍到中国文化的内核部分。
(二)展示:遵循文化因素教学阶段性划分原则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
语言的层级性具有不同的层面,因此其承载的文化因素也具有层级性。[11】(p12) 文化具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当两种异质文化相互接触时,“首先容易互相发现的,是物的层面或外在的层面。” [12](p 83)以笔者所做的上述调查结果为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和特点更容易接受处于物质层面的直观文化因素。因此学生在接受了异质文化进而过渡到了解该文化的阶段后,教师应考虑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遵循文化因素教学阶段性划分原则,即根据不同语言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语言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文化因素教学策略来展示中国文化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中国文化形象。
以小学生为例,小学生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处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所接触的词语的基本意义通常是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化因素的教学也是“形象直观”,“点到为止”,即,用图片、影像、故事、表演、实物、音响资料、生活实践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将语言与文化进行简单的对应。再以“中国饮食”的话题为例,笔者在成功导入教学话题后,进一步给学生提出了两个和他们的生活体验联系紧密的两个问题: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Chinese Buffet?” (中餐自助餐馆在美国是很普遍的大众消费餐馆)。“What is your favorite Chinese food?”(你最喜欢的中国食物是什么?)学生们对以上两个问题表现了极大地兴趣并给予了非常积极地回应。笔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将话题引入到了中国饮食之后,用PPT展示中国多样的食物,让学生们能直观形象的了解到中国食物的多样性,继而老师可以在介绍中国食物时简要说明中国不同的区域食物的口味也不同,有些地方口味偏清淡、有些地方口味偏辣,而有些地方口味偏咸等,也可引入传统的中国饮食和现代中国饮食,“点到为止”即可,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中国饮食文化形式和口味的多样性以及传统与现代的继承性。#p#分页标题#e#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中国文化形象需要建构者根据受众的文化背景、年龄阶段以及学习阶段采取对应不同阶段的文化构建原则,逐步推进地完成而非急于求成。
(三)传播: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结合让学生形成中国文化形象基本框架
在学生接受并阶段性的了解中国文化之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建构中国文化形象就进入了传播的阶段。《现代汉语词典》对“传播”一词的解释为“广泛散布”。[13](p 193)关于传播的定义得到国内学者广泛认可的还有邵培仁的定义, 即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14](p 30) 相较于“宣传”(《现代汉语词典》“宣传”一词的解释则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15](p 1424),传播的使命性相对模糊并出于受众的需要,而宣传的使命性很强,出于宣传者自身的需要它不仅要求人们接受所传播的观念主张同时还号召宣传对象能自觉地按照宣传者的主张去行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建构中国文化形象进入传播阶段,即指在考虑到受众者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向受众传递所需要的信息。传播的方式针对性更强且易被受众所接受。笔者以2007年在全美播映的由华人动画家赵凯伦创作的动画片《你好,凯兰》为例。该片成为了美国著名儿童节目频道Nickelodeon的主打卡通[16]。这部动画片以学前儿童为对象,在动画中穿插了大量的中文和中美两种文化背景的介绍。笔者认为决定该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该片受众明确、表现方式适合受众所需;中美两种文化穿插其中让观者即可以满足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同时也可以避免异质文化的直接输入所导致受众的排斥。事实证明这部动画片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影响是相当大的,以笔者所任教的小学为例,近80%的各年级学生不仅热爱具有中国特色的女主角凯兰(以调查问卷问题一为例),而且还通过该片了解到中国文化,并将从片中学会的中文日常会话应用到日常交流之中。
在传播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除了要考虑符合受众所需的传播方式以外,还应该适时的建构传统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形象,让学生既知道帝王宫殿、灯笼对联这样的传统中国文化的符号也不会为看见高楼林立的现代中国而感到惊讶或陌生。比如,笔者鉴于调查中学生对中国城市了解的反馈结果,在介绍中国城市时选择了北京、西安、上海、与广州这四大城市作为代表,在介绍北京与西安时重点展示了这两座城市的传统性;而在介绍上海与广州时则重点展示了其现代性。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既看到他们所意料之中的传统中国文化的元素,比如北京、西安的古城与帝王宫殿等,又感知到了现代气息浓烈的现代中国。又如,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很感兴趣。笔者没有采用传统教学教授知识的方式去介绍春节习俗,而是在中国春节来临的前一周将中文教学安排为春节习俗体验课,包括一年级和二年级做春节习俗画片涂色;三年级和四年级做手工红包以及五年级写新年祝福卡片;同时在全校组织了一场春节文艺表演。笔者分年级编排了五个反映了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元素的春节文艺表演节目:新年好歌曲(以说唱乐的形式展示)、健康操(以现代舞的形式表演)、古诗朗诵(“春晓”、“静夜思”)、中国功夫以及由美国同事共同参与的中国传统手绢舞。笔者将这五个节目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来临时向全校做了汇报表演,既展示了学生们中文学习的成果,同时也让学生以及观看表演的家长们了解和体验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
通过传播的方式使得学生在接受和阶段性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符合他们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中国文化形象的基本框架。
当然,建构国家形象不是自说自话的结果而是传播的结果,是被传播的接受者认同的结果。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的教学也是文化的传播过程。美国小学生眼中的中国文化形象为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渐进式的建构中国文化形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由于不同的评价主体会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观念对国家形象进行评价,因为评价主体会受到社会环境、生活方式、认知结构等条件的制约,形成的国家形象评价结果也会是迥然有别的。多方位的了解他者眼中的自我可以为树立自我的形象提供方向和策略制定的参考。在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文化差异性、受众者的认知特点,以一种为他者易接受的、多元的、适时的方式进行文化的传播。
总之,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建构中国文化形象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话题。完善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建构中国文化形象的理论与方法不仅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而且其所取得的成果可以为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方式和策略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此文章感谢协助笔者完成“美国小学生眼中的中国”调查的Thorne Elementary School的美国同事们:Mrs. Johnsen, Mrs. Allen, Mrs. Cook, Mrs. Foster.
参考文献:
[1]管文虎 国家形象论[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童 海外中国形象面临三重困境[N] 国际先驱导报, 2009-02-04
[3]孙春英.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J]. 教学与研究, 2010(11)
[4]赵晓红.大众传媒中国形象建构的现状与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
[5]代迅.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迁移[J]. 社会科学战线, 2004(1)
[6]吴秀明.方爱武. 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6)
[7] [11]李枫.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处理的阶段性划分[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4)
[8]阮静. 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的基本原则[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9]转引自王晓德著 《美国文化与外交》[M].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p#分页标题#e#
[10]陈韬文. 文化转换:中国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与全球化[M]. 传播学论文选粹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庞朴.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