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教育案例

高中生教育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教育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生教育案例

高中生教育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体育 耐久跑 教学模式

在耐力素质课程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两极分化,体能好的学生很积极,体能差的学生则比较消极,面对这种情况,以具体案例分析高中体育耐久跑教学[1]。为阐述当前高中体育学生耐久跑教学模式,对此展开相关案例分析。

1.教学过程

耐久跑教学开始前,带领学生做好热身准备工作,使学生审题基本保持微热状态,根据学生人数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向各组小组长发放任务卡,需要小组长随时和其他组员联系。具体比赛规则为,将标志固定在场地周边,发出比赛信号之后,跑向标志点完成标记任务。待学生明白规则后,各小组学生喊口号。吹哨声响起后,开始第一轮的游戏,学生都热情投入游戏中,教师不断提醒学生注意调整呼吸。课堂氛围非常热烈,学生持续奔跑的积极性都很高,游戏达到了耐力练习的效果。发现一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好,能够完成耐久跑任务,有些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但是也能够坚持完成任务。

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有学生欢呼,也有学生沮丧,教师作为比赛的指导者,向学生提问,怎样才能提高耐力素质,要求学生自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分享出来,此时很多学生展开讨论:如果耐久跑场地是跑道,不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时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速度调整奔跑长度;在每周课外活动中养成跑几圈的习惯,跑到大口喘气、全身出汗,然而身体与腿部肌肉不累,此为最佳耐久跑效果,而且在跑步过程中避免用嘴呼吸,后跟着地,控制好奔跑的节奏;跑步能够提升心肺功能,增强体质,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降低感冒发生率。教师将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包括长跑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养状态,然后分析每组学生在跑步中采取的各种策略,并指出如果学生能够注意到耐久跑的技巧,就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将耐久跑技术要领详细介绍给学生,同时重点强调如何应对耐久跑极点现象,学生都认真听讲,有的学生还会提出问题,教师一一作答。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后,需要学生将耐久跑要点总结出来,同时为第二轮比赛做相关准备。

在第二轮游戏比赛中,竞争更加激烈,与第一轮耐久跑比赛相比,该轮学生能够沉着应对。在该轮比赛中,学生耐久性和心理得到显著提高,能够坦然面对结果,学习产生的快乐感明显比第一轮的成败感高,教师在对此感到欣慰的同时,总结与评价了该轮比赛,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并进行奖励,鼓励比赛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同时充分肯定学生彼此产生的团结精神,提高学生耐久跑运动能力的主要方式是日常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养成优良的健身习惯。

2.教学反思

近些年我国体育课程中频繁出现耐久跑安全事故,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很多学者与研究者开始深入思考我国体育耐久跑教学问题。一般耐久跑教学都是在操场进行,教学内容单一,而且较为艰苦枯燥[2]。耐久跑是高中体育最基本的运动技能,还是高中体育教学的关键组成环节。该案例重点基于具有较差身体素质的学生进行的耐久跑教学实践,目的在于将运动尝试传授给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耐力素质与心肺功能等得到不断提升。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表示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融入游戏过程,提高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主动锻炼,达到教学目的。本案例中采用游戏比赛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发性[3]。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并能锻炼学生交际表达能力。课程结束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耐久跑成绩角度分析,只有70%的学生能够基本达标,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等原因无法坚持完成,体能还需要提高。今后教学中还需要重视学生的运动习惯,耐久跑教学中,引入定向运动,重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控制好整个教学环节。

3.评析

结束该耐久跑课程之后,总结与反思本次教学,尽管总体感觉很好,但依旧存在需要改进之处:①根据新课程标准营造的教学氛围仅仅是将更理想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新课程提出的要求并非表面热闹,重点是对学生体育学习中主体作用发挥与否进行检查,在学习中能否体会到合作学习与互帮互学的重要性;②新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知识方面提出相应要求。观察学生考核成绩发现,大多数学生可掌握体育耐久跑技术要点与运动技能,而且知识方面存在一定提升。然而,分析学生耐久跑成绩可知,基本达标的学生并不是特别多,很多女生身体素质较差,原因是这些学生在日常缺乏运动与锻炼,造成无法在耐久跑中跑完全程,还需要提高这些学生的体能。

4.结语

通过详细阐述高中体育生耐久跑教学主题、背景细节、评估反思等,为高中体育教学更好地执行教育部提出的新课程标准提供重要的实践依据,同时为高中生耐久跑提供更新方向与思路。

参考文献:

[1]林燕.跑出快乐跑出健康――高中体育女生耐久跑教学案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4(5):160-161.

高中生教育案例范文第2篇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内容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课型

新授课,以陈述型知识为主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教育目的

1.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体会心理健康的重要,并且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

2.通过讲述使学生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

3.通过写名片的形式达到教师对学生初步了解的目的,且让他们提出建议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四、难点

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心理活动课及自我介绍

首先说明本课无教材,指出无教材的好处??这是一节心理活动课,本来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必按照教材按部就班。但同时,这要求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想要学习什么,由此安排好适合这个班级的课程。随后,自我介绍及留下联系方式。

师:简单介绍心理健康课的特点??互动,体验与参与

本课不同于其它课,更注重学生自己的体验,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在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中,很注重当事人自己的想法,通过谈话等手段可以获得比心理测验多无数倍的资料。许多心理学家想了很多方法让当事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举例:如箱庭疗法??在一个盒子里,由当事人自己放玩具进去,看他们放的玩具和放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内心。所以,在这堂课中也需要学生更主动积极的表现自己。

心理活动课是一节相对轻松的课,但是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呢,引入心理健康的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

1.讲述心理健康对生活态度及身体的影响

(1)以张国荣为例说明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师:同学们知道几年前的愚人节那天,发生了张国荣跳楼自杀事情吗?

师:因为他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没有强到可以抵抗这些压力。有一个世界性的研究,发现城市里的自杀率高于农村的,男性的高于女性的。这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大,心理素质差的人更有可能选择极端。

(2)说明心理对生理的影响

举例:有一个死刑犯人,听说自己会被割腕而死,行刑那天,他被带到了一个小房间,眼睛蒙上了黑布。他感觉到手被划开,随后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感觉到自己的血慢慢的流尽。死亡。但实际上,他的手只是被轻轻的划开,而他所听到的只是滴自来水的声音,但他认为自己在滴血,最终心力衰竭而亡。这就说明,心理对客观的生理也有着影响。

2. 指出良好的心理,会帮助人们做出准确的应对

师:天堂和地狱的例子

地狱中,人人拿着长勺企图喂饱自己,因为其不可能而使生活十分痛苦。在天堂中,人人拿着长勺互相喂食,所以这是天堂。

这个小故事中包含着许多哲理,我想说的是:

生活中,人们往往面对一样的困境,重要的是你的选择,怎样的心态想法,决定了你的生活道路。

3.总结心理健康的重要

师: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现代。

有位教授曾经指出??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学生:物质是精神的基础

在贫穷的时候,人和人之间都差不多,到富裕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大,竞争更激烈,压力大,所以心理健康显得重要。

师:有一个参考的理论,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师:介绍马斯洛的背景。马斯洛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倡人文主义。同学们对他可能不太熟悉,在他之前,盛行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注重本能,认为人只是动物的简单进化,人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出于本能的驱使。而马斯洛反对这个观点,认为人不同于动物,本能的需要只是较为低级的需要,人还受其它需要的驱使。需要是有不同的层次的,于是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师:介绍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人有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及尊重的需要。请大家思考一下,哪一个是是最基本的,需要首先被满足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需要,在能保证生命延续的前提下,才可以去满足其他的需要,那些都属于心理需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心理健康也日益重要。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师: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心理健康。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有许多标准,比如前面提到的马斯洛,他就提出了十条标准:

1、充分的适应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人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求作恰当的满足。

认识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与缺点,就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又会自以为是,自我欣赏。这种自卑与自负皆不利于自我成长,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算是心理健康。

悦纳自己

自己对自己是喜欢还是讨厌,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又一条标准。心理健康不仅要求自己能如实了解自己,而且要对自己愉快地接纳。悦纳自己不是说要宽容或欣赏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是说自己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仍然喜欢我自己、不憎恨自己、不欺骗自己,并设法使自己发展得更好。每个人要懂得正确的扬长避短。尤其在青春期的时候,生理上的发育和心理上的发展不协调,会产生很多的矛盾。

调适自己:

个人的行为总是受社会的规范和环境的约束,两个人的需求又往往与规范和环境不符,并发生冲突。因此,个人必须经常调适自己,以使个人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不能或不会调适自己的人,就会经常产生心理问题,只有经常很好地调适自己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最后,还有一个小内容,希望大家做一张名片。

(四)小活动??做名片

1.讲述名片的目标??为了彼此交流

2.告知名片的要求:姓名,最喜欢的一件事,最不喜欢的一件事,最能代表你的特征,你的偶像。另外也可以附上你对课的提议。

3.收齐名片

听课教师反馈::

1.同学们在听到例子的时候,都显得很有兴趣。应该注意例子的安排。

2. 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尽管很有用,但是相对比较枯燥,只捡几条相关的讲一下,效果比较好。

对这堂课,应该加入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小测试,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兴趣。但是,缺少这方面的资料。可以就心理健康的一方面,来给他们做一下测试。

看过“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人还看了:

1.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案

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4.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高中生教育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心理暗示 期望与信任 信任激励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在教学过程中,心理暗示充斥着这一过程,学生受到心理暗示的指引与激励,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被教学者无疑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主体是人,而人都是带着感情在活动的,因此情感是联系教学主体的纽带,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系统协调、顺利和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虽然其高考英语成绩相较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略差些,但是其“二次发育”的潜力和空间较大。在教学中改变其心理定势,给予其强大的心理暗示,增强其强烈的被信任感和期望感,对于加快教学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暗示在教学的作用

(一)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驱动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最有效工具,求知欲、对英语的热爱、英语的美感等积极的情感都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主动的学习态度,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形成兴趣的有效基础,在完成了某一学习任务、达到了一定的学习要求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欲望,驱使他完成新的学习任务、达到新的学习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增强信心,首先要摸清学生的英语专业基础,从学生最低的水平定基础,从最短的板块定方向,第一节课所教的内容要让所有学生都能适应,都能接受,感觉到学习的成就感,感到学习英语或者学好英语不是很难。适当简化教学内容,使其适应学生的真实水平,融会贯通教材,不拘泥于教材内容。

(二)强化和调控认识活动,提高认知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情感与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的各种成分都有密切的联系,它不但能激发、调控认识活动,而且能充实认识内容,使认识更加丰富,发展积极的情感。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情感互动的过程。教师重视用积极的情感来教,用丰富、积极的情感暗示学生,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发挥智慧潜力,具有增力作用,能增强学生的活动能力,促进学习迁移,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认知活动。要搞好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必须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二、在英语教学中给予心理暗示的途径

(一)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积极消除或减少他们在外语课堂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平时加强与学生沟通并经常进行情感交流,利用一切机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别是那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要时刻关心他们,用情感化他们,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关注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需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排除来自外界的各种消极影响,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还要注意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树立的目标不能脱离实际,让他们觉得难以实现,而要合理引导,创造机会,以最适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树立学习信心,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二)区别施教,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教学中,注意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心理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承认。以真挚情感感化学生。教学中注意降低基础较差学生的紧张和焦虑程度,在平时的小组活动中,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组,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让后进生在课堂上更多地感受成功,乐于接受英语,愉快地参与英语学习。

(三)有的放矢,帮助学生增强成就感。

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不时地肯定自己,就会减少挫败感,有利于更好地学习英语。教师提的问题要有难有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积极地学习英语。

(四)换位思考,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

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关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尽力解决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于学生思想情感上出现的障碍,辅以深入细致的心理疏导。对于基础薄弱、学有困难的学生,充分理解他们的情感及在英语学习上渴求进步的需要,及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重塑自我形象。

综上所述,从高中到高职对学生来讲面临着学习的“二次发育”,新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将养成,老师发挥好自身作用十分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如何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课堂知识因素,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因素,给予他们充分的心理暗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冠杰.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高中生教育案例范文第4篇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本文中,笔者对课堂导入的概念、课堂导入的作用以及课堂导入的类型等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导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导入;例谈

一、导入的概念及作用

导入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一定的策略或者手段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从而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学习目标,迅速投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这一环节占用的时间虽然比较短,可是因为这是一节课的开始,所以非常重要。

首先,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一定要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其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能够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课堂学习中;再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一定要能够让打开学生的思维,使之思维活跃;第四,一个好的课堂导入,需要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融会贯通;第五,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揭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快速了解学习目标,从而更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二、导入的类型

1.直接导入:这种导入就是在课堂一开始,直接向学生说明本课的学习目的、要求以及内容等。

2.经验导入:这种导入通常是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3.原有知识导入:这种导入通常都是以对旧知识的提问、复习等开始的。

4.实验导入: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5.直观导入:运用直观性较强的教具来导入新课,如生物模型、标本等。

6.设疑导入:采用具有启发意义的疑问来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7.事例导入:运用学生熟知或者感兴趣的事例来导入新课。

8.悬念导入:这种导入一般都是在课堂一开始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9.故事导入:用生物史上的故事或者与生物相关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内容举例与导入分析

在本文中,笔者选取了苏教版必修一模块的五个知识内容点作为课例。

例一: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这一节是必修一模块的开篇,对高中生以后的生物学习影响非常大。这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生物科学和社会关系等。因为在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对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如艾滋病、癌症、肺结核等等,所以笔者就采用了经验导入法。笔者是这样来设计导入环节的,首先笔者说:“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你们知道肺结核吗?你们知道患有肺结核的人都有哪些症状吗?为什么有些人会得肺结核呢?”这样几个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纷纷地议论起来。接下来,笔者就针对课本上的一些内容作了分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个导入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灵活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例二: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这一节内容包括组成细胞的原子与分子、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等知识点。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原子与分子的概念,可是因为细胞、分子、原子等概念过于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就可以采用直观导入法。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就可以采用模型导入法。笔者在教学中就是这样来设计自己的导语的:“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两百多万种生物种类,可是组成这些生物的细胞的元素却大致相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构成生命体的细胞中的分子和原子。”由于模型能够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所以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宏观事物和微观事物都不容易观察,而采用模型展示的方式则能够让学生对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三:第三章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这一节内容包括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等知识点。在教学导入环节,生物教师就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类型。列文虎克制作显微镜的故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显微镜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例四: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节内容主要包括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知识点。细胞膜的结构决定了物质怎样进出细胞,所以在学习这一节时可以使用原有知识导入法。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导语的:“细胞是通过细胞膜与外部环境隔开的,而细胞膜则保障了细胞内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它能够保证细胞顺利摄取基本营养物、排除代废物、调节细胞里的离子浓度等。那物质是怎样顺利实现自由出入的呢?那么,我们就先来回忆一下细胞膜的结构,以及构成细胞膜各部分的作用。”这样来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过去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

例五:第五章第一节(细胞增殖)。这一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等知识点。因为在初中生物中,学生已经学习过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所以我们就可以使用设疑导入类型。例如,笔者是这样来设计导语的:对多细胞生物来讲,细胞要实现增殖、分化的话,基础就是细胞分裂,那么,在细胞分裂的这一过程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结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对一堂课来讲导入环节特别重要。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各种有利资源,认真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安晓燕.浅谈高中生物课堂导入艺术[J].学周刊.2013(03)

[2]汤德坤.课堂导入教学方法探析——以生物课教学为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12)

高中生教育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案例教学;讲解活动;思考;认识

数学学科离不开案例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技能、教学目标、教学意图、能力培养等,可以借助于数学案例这一载体有效渗透,可以借助于案例教学进行深刻的展示.教学工作者在数学案例讲解过程中,需要综合多方面教学因素,借助行之有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案例讲解活动.教育功能学指出,案例讲解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动过程承担着教授解析数学案例方法技能,肩负着锻炼培养数学学习素养等方面的“责任”.高中阶段,数学学科对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及素养的目标要求更加鲜明和严格,高中数学教师更加要切实做好案例讲解活动.本人现结合案例讲解亲身感悟,对高中数学案例讲解活动开展阐述自己的点滴认识.

一、案例讲解应体现双向特点,采用互动式教学活动

教育运动学认为,教学实践的过程,就是双边互动的发展进程,教师与学生借助于教学介质进行双边互动、共同合作的双向活动.案例讲解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形式,但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忽视案例讲解过程的双向特点,采用教师向学生的单边教学方式,高中生难以融入到案例讲解活动之中,难以全身心投入解析案例活动,难以遥相呼应双边互动活动.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案例讲解同样要遵循教学活动双边特性,将讲解案例过程变为师生交流探讨的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深入交流、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互助中,有序探知数学案例,有效探析数学问题,深入判断归纳,主体特性得到展现,数学技能获得提升.

如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案例教学中,教师围绕找寻该案例的解题思路这一“任务”,组织高中生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与高中生进行对话沟通,共同互动等活动,让高中生在教师的教学语言引导下和点拨下,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方面案例条件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分析,找出条件中展示的内容以及解题要求与所揭示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对解题途径和推导过程有深刻认识和掌握,促进解题思路教学的进程.

二、案例讲解应延长探究过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活动

教育实践学认为,案例讲解就其本质而言,实际就是探索、研究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中,既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又离不开学生的深入探析,二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过程.实践证明,学习对象在动手实践探析获取的策略技能比教师直接告知的解题策略技能的认知度和掌握度更为深刻和显著.因此,案例讲解过程要摒弃教师直接告知的讲解模式,将高中生引入到探究研析解决问题思路方法的实践之中,组织高中生开展探知问题条件、推导解题过程、确定解题思路以及总结解题方法等实践活动,让高中生在循序渐进的渐进式、递进式探索研究、分析思考中,对解题策略方法有本质性的理解和掌握.

如“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案例课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为:“理解并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的解题方法策略”.高中数学教师根据这一教学目标要求,利用高中生主体特性所呈现出来的主体能动特性,采用学生探究、教师指点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组织高中生感知“已知直线l经过点P12,1,倾斜角α=π6,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π4(1)写出直线l的参数方程,并把圆C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设l与圆C相交于两点A,B,求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积”案例活动,高中生在自主阅读和研析问题案例内容中,认识到:“本题主要考查对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之间的互化问题”.此时,教师要求高中生根据案例解答要求,结合条件关系,开展问题解答过程的推导过程,高中生通过思考分析,共同研析,通过推导活动认识到:“第一小题解答时,需要运用直线参数方程的定义,再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第二小题需要根据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建立方程式,再根据韦达定理求得答案”.教师根据分析活动强调指出:“要准确理解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高中生经过小组共同合作探析,归纳得到其解题策略.在此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知解析案例的方法,而是将解析方法融入到案例讲解活动之中,通过实时点拨,学生探析等活动,实现高中生对探析案例的深刻认知和掌握.

三、案例讲解应注重知识延伸,采用拓展式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