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幻画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 案例教学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科学之一,是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环境规划与管理》侧重于研究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学问题,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而高校学生往往因为缺乏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经验,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案例教学法最初是学习法律的常用方法,目前已被多门学科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如管理学,工商企业经营与管理,房地产经营和环境教育等[1]-[4]。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较,案例教学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使教师与学生同时从枯燥而单调的纯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能够将部分现实生活和环境规划或环境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事件和问题。在环境管理和规划领域,许多问题都有很强的现实背景,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只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生动、具体和深入的分析,才能充分揭示其中所包含的独特而深刻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案例教学法就是把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实践,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从实际出发,对案例教学法的一种本土化改革,它是以课堂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的创新。“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在一般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案例的对抗性,立足课堂,分析案例,案例分析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以此发现和理解课程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5]。本文将“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引入《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主要是抓住环境规划或环境管理案例的“对抗性”,让学生模拟现场招标的情景,真实而全面地模拟现实,分别站在相互竞争的对立场面上,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同一个规划或管理项目不同的备选方案进行抗辩,这样学生在思考、剖析这些案例的同时,也可锻炼自己在真实情景中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可见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笔者把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分为撰写教学案例、组织案例“对抗性”辩论和案件的总结三个步骤,现分述于下:
一、撰写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一样,其教学目标仍然是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能力和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案例内容除了要与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还必须容易使学生将案例中所讨论的问题与将要学习的知识或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一般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方式基本上是苏格拉底问答式或讨论式,即教师通过不断提问或与学生一起就某个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理论知识的方式。而“对抗式”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抓住案例的对抗性,将“模拟真实竞标现场”引入课堂,让学生从相互对立的立场上,对案件进行辩论。因此,“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搜集、撰写案例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真实性。案例的真实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类案例才能深深吸引住学生,让他们感觉置身于真实的场景当中。因此,在“对抗性”案例选择时,我们要在丰富的案例汇编的基础上筛选出特别有价值的高水平的案例。案例一般是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必要时也可以在案例中假设某些情节,或提供多种可能性。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案例的选择可以充分考虑当地的一些规划或管理方案,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可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实用性。
2.典型性。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能显示同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意义,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有足够的分析价值,可引发出多种类型的复杂问题,能带给学生丰富的启迪。通过对这一事例的研究,就能探索同一类事例相同的内在规律,具有很强的标准性、联系性。由于课堂授课时间的限制,典型性案例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某一类型的案例分析手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典型案例可以更加有效地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环境规划与管理》,譬如在模拟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是针对“公路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写”。从典型性出发,我们应该选择一条路况稍微复杂一些的公路,例如可选择同时途经隧道、河流和生态脆弱区的某一公路进行评价。这样就可以使案例具有其典型性,更加全面地锻炼学生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对抗性。“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要求案例一定要具有观点冲突和对抗性,并且,这种冲突是要充分体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解决问题的原则与方式。例如,对于环境规划课中“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案例,可以给出2-3个存在对抗性观点的方案,学生就可以在立足于本观点的同时,对另一方的方案进行抗辩。一个案例可能有很多的解决方案,而在“对抗式”案例中,若学生要在抗辩中战胜对方,“对抗性”案例的选择就是关键。案例应具备适度的复杂性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二、组织案例“对抗性”辩论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抗辩是“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由于“对抗式”案例法的特殊性,案例的辩论一般以分组形式进行。教师以所撰写或挑选的案例为分组依据,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立足于本方观点,进行分析、讨论、辩论。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辩论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对抗性。与一般的案例教学法不同,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辩论中,小组间的讨论并不是单纯地陈述己见,归纳总结。而是以己方观点为基石,利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攻击对方观点,此辩论过程有很强的对抗性。此时,教师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必要时做一些说明,提一些建议,提醒他们曾经学过的某个理论,但不能具体提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辩论的对抗性过弱,学生各讲各的,整个过程没有进行交锋,这时教师就可适时点拨,调整他们的辩论方向,使他们做到“对抗性”辩论,使课堂活跃起来。
2.整体性和民主性。案例来源于学生可感知的社会活动及现实生活,目的是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创作平台,有利于整体推动。“对抗性”案例教学法要求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激烈的辩论中来,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从旁指导或引导。整场辩论都建立在完全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平台上,围绕案例和教学内容,使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辩论双方互相尊重,以平和的态度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
3.激励性。“对抗性”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进行对抗性辩论时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并非是为了获得一个最终答案。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讨论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因此,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内在认知结构充分激活、展现,实现从知识再现型向知识创造型的飞跃。
三、案件的总结和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是案例教学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展示学生学习进步的一个重要依据[6]。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最后一个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做好对案件的总结和评价。在对抗发言中,学生对案件的分析是否正确、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知识是否运用得当、对抗双方谁的分析更正确等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总结更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
可见,“对抗式”案例教学是《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教学中很有价值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观点冲突和激烈争辩,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对抗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在随后的教师的总结讲解中改正自己的错误,增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证明,根据《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特点,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学中,可收到良好效果。案例的对抗性,使学生热情陈词,纷纷各抒己见,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能激发学生的辩论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参考文献:
[1]马凌.《管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探讨.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05-106.
[2]唐世龙,康健.试论案例教学在《工商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中国科技信息,2006,(13):245,253.
[3]田良,袁九毅.高校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中的案例教学.高等理科教育,2002,(1):69-72.
[4]卓菁.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房地产经营》课程中的应用.广西轻工业,2006,(5):93-94.
在6年的摸索中,我和领导班子成员不断总结学校教育教学经验,提炼学校文化精髓,确立了景行小学建设“文化校园”、走内涵发展之路的整体发展思路,并提出了“高山景行,学子如斯”的校训,“崇德尚美,追求卓越”的校风,“博爱滋润心灵,博学启迪智慧”的教风,“勤学好问,自主创新”的学风,希望以新的理念引领全校师生的行为,以文化提升学校的品位。
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学校团队制订了学校发展规划,设计了“理念引领,师资保障,全面发展,凸显特色”的文化校园打造计划,力求用3—5年时间,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服务质量,努力满足周边地区百姓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同时,通过打造文化校园,不断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最终使景行小学成为一所在广西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学校。
打造学校管理文化
有了美好的愿景,如果没有管理措施的跟进,再好的目标也会成为一纸空文。如何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在思考的问题。2007年初,我与学校领导班子商议,决定分派学校管理人员赴教育先进地区进行考察。此次考察不同以往,我们深入北京、杭州、广州等地的优秀学校,现场观摩、体会、领悟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回来后再结合本校实际,思考富有我校特色的有效管理模式。最终,《景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手册》制订出台了。
《景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包含《景行小学教学质量手册》《景行小学教育服务手册》《景行小学后勤服务手册》《景行小学教育责任事故的认定及处理办法》《景行小学行政人员三大纪律三项责任》5个篇章,对学校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都作了逐一规范,对各部门工作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对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职员工的事故处理作了严格的规定。《手册》制定后,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并以《手册》的规定考核、检查各部门及全校教职员工的工作;一方面认真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结合实际实施情况,不断完善《手册》的内容。我们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无论行政人员还是一线员工,只要违反学校制度,都由学校事故审核小组进行调查,一经认定,即按照条例进行相应处理。2008年,我们又推出了《景行小学班级工作量化管理细则》,用详细的标准来考评班主任的常规工作。这个量化细则的实施,不仅将学校日常工作予以细分,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还使学校对班级的管理更注重细节,有效而规范地推动了班级创优和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
在强化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我们深知,唯有制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和谐有效的管理机制。6年来,为改善教师的办公环境,我校挤出办公经费,为教师配置了新的办公桌椅,各办公室配备了作业本柜和饮水机。早在2007年,我校就完成了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的配置,还建立了校园网站,实现了办公信息化。为调节教师的工作节奏,让教师在忙碌之余锻炼身体、放松心情,我们不但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类文娱活动,还分别在两个校区设立了教师活动室,并出资邀请瑜伽教练带领大家学习瑜伽。6年来,每逢教师生日,我都会亲自撰写贺卡,代表学校送上祝福和鲜花;6年来,如有教师生病住院,黄庆峰书记和我都会亲往医院探望住院教师,还每年都慰问退休教师……教师们的大事难事,我们都一一记在心上并尽力帮忙。
正因为把教师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把对教师的关怀落到实处,我校的各项管理在制度的规范下展现出人性化的色彩,形成了富有景行小学特色的管理文化:制度和人文相铺相成,学校管理刚柔并济,张弛有度,教师在严格有序的工作中,享受着尊重、理解、信任的人文环境和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担起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大任,学校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屡创佳绩。
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为了把学生活动提升成为一种特色文化,我们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2007年,我们结合多年的艺体培训经验,推出了以“校园俱乐部”为主要形式的学生特色教育课程。同时增加了机器人工作室、学生科技活动等几项特色项目,并与柳州市科技馆强强联手,自主开发教材,实施校本课程探究和实践。目前,我校已经自主开发了《景行小学校本科技教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教学案例3套用书(适合中、高年级使用),围绕科幻画、小鲁班工艺、机器人、陶艺、航空航海模型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具有景行小学特色的科技教育课程。
2008年,我们向全国优秀学校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特色德育活动:一年级新生开笔礼、六年级毕业生毕业典礼。每年9月的开笔礼,我校新入学的孩子都会聆听校长、书记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在家长和老师的见证下破蒙启智,在庄严的仪式中,初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树立勤奋求学的远大志向,把上学读书看成一件神圣的事。每年6月的毕业典礼,我校的毕业生都会以各种形式尽情展现才艺,彰显景行学子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深情展现学子们对母校、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到目前为止,我校毕业生的毕业风采展示已走出校园,唱响柳州文化艺术中心、柳江明珠大舞台,引起柳州市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从2009年开始,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文化的繁茂,我们提出了零作业日计划,把每月的第一周周末定为零作业日,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特色学习,展示自身特长。同时,我们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创设“篮球宝贝迎新年”经典活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创编了景行小学年级特色操,即一年级动感啦啦操、二年级集体舞、三年级武术操、四年级家乡歌舞、五年级太极搏击操、六年级劲炫舞。各年级特色操各具特色,展示了学生的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还根据《景行小学学生一日行为准则》创编了学生德育室内操,让学生在练习各感官配合的过程中养成行为规范,提升道德意识。
2010年,我校加入了ISSE国际交流组织。ISSE是国际学校交流组织Inter-national School-to-School Experience的简称,是一个为小学生提供国际文化交流的组织,目的是为全世界重视现代教育和国际交流的学校提供指导和交流的平台。迄今为止,我校已经成功组织学生开展了赴美国、德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际交流活动。学生通过访学交流,增长了见识,了解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结交了不少外国朋友。此项活动得到家长、学生的交口称赞,社会反响良好。
2011年,我校又综合历年的德育经验,推出了“520”德育活动计划。“5”即五个爱的行动——爱的体验、爱的传递、爱的故事、爱的桥梁、爱的榜样;“2”即两支队伍——红领巾社团、家长志愿者队伍;“0”即班主任工作零投诉。“520”计划的实施,从更高的层面推进了学校“爱”文化的深入传播,进一步促进“幸福教育,爱满景行”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学校学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能量。
2013年,我校又“复制”全国名校——北京实验二小的先进经验,执行了保障学生安全的集体放学制度,开展了课前精彩两分钟学生展示活动,让学生通过展示,彰显自我风采,交流彼此见识。
丰富的活动,促进了我校学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为校园带来了绚丽的图景,一批批景行学子在多彩文化的熏陶下,在每一年的各级各类文体、科技、经典诵读等活动竞赛中摘金夺银,出类拔萃。近年来,我校分别荣获全国第23届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家庭机器人比赛多个一等奖、全国少儿歌舞比赛金奖、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规范字比赛一等奖、广西经典诵读活动一等奖、柳州市小学生篮球比赛冠军、田径比赛总分第一……一个个奖杯,一块块匾牌,让景行小学的校史室熠熠生辉!
提升教师文化品质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学校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教师文化的打造与提升。为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意识,我校把教师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2007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各种教师阅读活动,相继向教师推荐并赠送了《细节决定成败》《赢在执行》等书籍,为教师建立了电子书库,组织教师观看北京大学翟鸿焱教授的《沟通》,清华大学吴维库博士的《阳光心态》等讲座录像,并采取网络论坛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检查督促教师的学习进度,了解教师的学习感受。通过学习,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实,思想修养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持续增强。
我们坚持“培训是给员工最大的福利”的原则,以“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教职工培训活动。2007年至今,我校每年派出近200名教师到国内先进省市乃至港澳地区优秀学校挂职学习,让教师零距离感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堂策略。2012年,我校和全国著名学校北京实验二小取得联系,连续派出教师到该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全脱产挂职学习。北京实验二小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我校教师从思想素养到思维模式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看问题的视角宽了,想问题的层次深了,文化境界大幅度提升。为了让更多教师接受高层次的培训,我们还邀请美国梅尔森教师培训学校的艾德博士到学校为我校骨干教师进行培训,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卢咏莉博士引领我校青年教师团队开展为期3年的教育教学探究活动。广西师范大学、自治区教科所、柳州市教科所等区内各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更是我校日常业务学习时的“座上客”,他们的讲座为我校教师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促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2005年,景行小学东校区投入使用,使我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大批青年教师涌入我校,他们为教师队伍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素质的难题。为帮助学校日益增多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我校推出了“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以培育名师为主要目标,制订并落实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及名师培育发展规划,为他们参加教育改革和教学科研创造条件和机会。近年来,我校根据青年教师的实际,为他们配备师傅,以团队式梯队培养对全体青年教师进行了有计划的培训。青年教师不仅人人都有指导老师,还能同时获得学校专家型教师的一对一指导,专业水准迅速提高。
2010年,我与我校党支部书记黄庆峰在城中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分别成立了特级教师工作坊。面对来自我校及兄弟学校的数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我们从日常繁杂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亲力亲为,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特级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堂智慧倾囊而授,使我校及兄弟学校的一大批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2010年夏,我的工作坊被确立为自治区级特级教师工作坊,为景行小学的教师文化对外辐射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在一系列培养工程的推动下,我校的青年教师成长迅速,邓星华、刘燕、李少娟、余宗翰、覃驿媛等一大批青年教师经过几年磨砺,在全区乃至全国各级各类竞赛中崭露头角,名师气质如晨曦初显。在柳州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青年教师赛课上,我校的青年教师在全市青年才俊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使学校连续三届成为全市获奖人数最多,获奖层次最高的单位。
除了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及文化素养的提升外,我校还紧紧抓住日常的教学管理,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查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以打造注重细节、追求卓越的教师文化。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听课)制度,坚持开展行政听课活动,每学期对所有教师的课堂进行普听。除此之外,我校积极开展各种教学及教师基本功比赛,并将其作为学校常规教学活动长期进行。例如,“新苗杯”5年教龄以下青年教师教学评比,“青蓝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中青年教师精品课展示……一次次课堂艺术的展现成为磨炼教师教学艺术的平台,也成为打造景行小学教师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一次次磨砺中蜕变成长。
如果仅仅是学习而缺乏探究,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而肤浅的,我校领导班子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教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发展理念。几年来,我校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和教育科研工作,以良好的科研管理制度为保障,严格的科研考核为推手,促进我校各学科教师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教育科研活动。经过数年的教育研究,我校各学科教师以问题为切入点,以学习为手段,以设计为突破口,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共同总结出“设计研讨修改定稿共享”的备课模式,大大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我校还利用“景行维客”“教师博客”等信息平台,落实集体备课制,借助“广西教研网”“柳州都乐网”“景行校园网”等网站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实现“先学后研,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在教育科研方面,我校坚持“向科研要质量”的钻研理念,构建了“人人有课题、科科有研究”的具有景行小学特色的教育科研体系,形成了浓郁的科研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