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科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学设计;活动分析
课型:新授课
课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探讨缤纷世界中多彩的生命,并引申到各种生命之间该如何相处。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可贵。
过程与方法:在情境式地互动教学中提高自身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培养那个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生命的美好与可贵,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担负起人类对大自然的保护责任,确立善待自然、善待他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快乐的观念。
重点与难点: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内容是让学生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进而为下一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的学习奠定基础。要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悟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生命最可贵。
学情分析:对于刚入校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对于生命还是有一定的理解的,比如在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中就有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内容。但是学生们对于生命的可贵的认识还是不足。例如:有些学生残害小动物,取笑有残疾的同学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实情,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导课环节
给学生出示3件教具,分别是:布娃娃、瓷娃娃和草娃娃。然后问学生:“老师要送你件礼物,请你任选其一,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只听有位学生说:“我选草娃娃。因为它孕育着生命,是生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如此设计导课环节主要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而且也非常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二、生命精彩篇——为生命而感动
学生活动:你曾被某种生命打动过吗?请有此经历的同学讲述给大家听。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话题:从下列几种生命中选出能打动你的?⑴黄山松、⑵骆驼、⑶梅花、⑷邰丽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体会生命力的顽强,进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世界是因为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初步激发起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教师亮明观点:正如古诗句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留恋戏碟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让我们体味斑斓。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用古诗句作小结,既营造了生命多姿多彩的意境,同时又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独特魅力。是诗境、是意境、也是生命之精彩的再现。)
三、生命关爱篇——畅谈生命间的依存
如果这样的情景出现,你会怎么做?
当我看到有人在攀折花木,踩踏草坪时,我会
;
当我看到有人在买卖野生动物或残害野生动物时,我会
;
当我看到一位盲人站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进退两难时,我会
;
当我在学习中由于方法不当遇到困难时,我会
;
(设计此情景题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命之间紧密的依存关系,同时此类试题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活动之后引发思考: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类,又将该怎样与其他生命相处呢?
师生共同感悟: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在这个世界,每一个人都应去关爱和呵护周围的生命。甚至包括我们可能注意不到的小生物。关爱生命是对每个生命个体的要求,只因为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四、生命危机篇
践踏地球的生命就是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由沙尘暴想到的冬季马上就要到来了,冷空气又要频繁地侵袭我们大同了,你最讨厌什么样的天气呢?
大文豪雨果说过:“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用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学生在讲出沙尘暴的种种害处之后,教师引导:引发沙尘暴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什么原因?从而引出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导致的种种环境问题。“当你杀尽与你共生共存的伙伴,你必毁灭你生存的家园。”
五、生命挚爱篇——共同浇灌生命之树
世界会因为我们大家的努力而变得生机盎然:CCTV环保用语——保护环境,世界因我而改变。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亲手设计环保小书签,然后贴在我们的生命之树上。
(此处是板书的主要构成部分,现摘抄一二)
环保语录: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人类属于自然,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环境。
(在此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地高涨。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环保宣传用语书写在树叶上,然后贴在前面的黑板上,不仅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而且在潜移默化当中将生命教育以思想和行为相结合的形式展现出来。属于德育教育原理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六、结束语
如果你能使一朵鲜花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不用自己的脚随意践踏他,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上一抹耀眼的新绿……世界上的万物是相互依赖的,生命整体是相互依存的。善待自然、快乐人类;善待他人、快乐自己。
七、布置探究性作业
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对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进行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并写出你的调查结果。
八、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即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2.教学活动的四个篇章:生命精彩篇、生命关爱篇、生命危机篇和生命挚爱篇,即自成一体,又层层递进,最后落脚到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的主题上。
3.通过情景题和实践探究作业两个环节,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4.注重对课堂中生成资源的处理、把握,是活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厚粲.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新课改 案例教学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由于案例教学法非常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所以它自身具有普通教学法所没有的特点:
第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一般教师会将一些社会中发生过的真实情景作为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学生经历过的社会现象。比如,教师可以选取闯红灯、或者非法经营作为案例实例。这不仅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与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吻合。而这些案例由于贴近生活,是学生日常所熟知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受其案例的吸引,学习兴趣也有所加强。
第二,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所以教师是将学生的兴趣放在核心位置,而进行课堂教学时大多数时间教师一般会选用一些层层递进的教学实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步步的推进从而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学生主动性的目的。
第三,教学活动的创新性。进行案例教学就是为了在教学中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调动,从而在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由于每个学生自身都具有可挖掘的创新思维意识,在进行案例教学法后,可以使学生的这种思维意识得到升华和迁移,最终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得到锻炼。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应用
一、课前准备阶段
在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要想实现更好的效果,首先就要看课前准备工作是否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这也是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前提条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案例教学法更加注重教材的内容,在进行案例教学前学生必须对课本知识进行预习,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使案例教学达到目的,而好的课前准备要求教师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作为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课前准备时应当搜集案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当主要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发生过的案例,或者就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要是学生关注的热点,而且要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让学生提供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教学案例。这样将这些案例引用到课堂中时,将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除此以外,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还应当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比如案例的内容,案例的全面性、真实性等等,教师在课前选择的案例好,在课堂中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从而使整个课堂的气氛得以调动。其次,在选择好案例后,教师应当在课前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取出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只有这样在教学课堂中教师才能保证自己不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保持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在学生中的威望。最后,教师应当将选择好的案例进行编排。例如,在授课时给学生设置一个小悬念,或者在某个情节上设入一些吸引学生的内容等。只有学生对案例产生了好奇心,才能将思想充分融入到课堂中,积极参与到寻找课堂问题的环节中去,这样案例教学才算达到了课堂优化的作用。
另一方面,作为学生也应当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做好了预习工作,在课堂中才能跟上教师的思维,与教师进行无阻碍的沟通,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就要求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获取一些相关的案例素材,教师可以提早的将课程中内容框架透露给学生,学生根据框架获取一些相关的案例,这样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就有了所要学习案例的答题情况,在课堂中老师只要稍微引导,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角色。一旦学生获取了案例后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查看案例的解决方法,并且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素材对整个案例进行剖析,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针对某些课程教学,课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分组预习,这种预习方法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相交流,这样集思广益学生通过吸收别的同学好的观点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课堂应用
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中应用时,教师首先应当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然后自然的引入案例,并且对案例进行初步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一些理论的知识分散开逐步融入到案例中,可以让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就对理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学生在无形中就可以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与案例结合引出理论知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单纯的讲解理论将会非常枯燥,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理论知识的分析中。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案例和理论的情况去发现问题,找出并且提出自己所发现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将会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将总结出来的问题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这种方法不仅使问题的呈现过程更加灵活,而且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了课堂中,但是这个过程教师还应当注意两个方面问题。首先,教师要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解决学生知识点理解的问题。其次,在学生提出和分析问题时,教师应当多指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方法。
另外,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当让学生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去解决问题,例如,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小组中将会产生不同的问题答案。这时教师再对每个小组产生的答案进行评论查优补劣,由于讨论时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老师在讲解时学生悉心听取,最终教学任务就可以在一个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案例教学法也达到了其目的。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对整节课程进行总结,例如教师在课堂结束后让学生写一份自评表,总结一下在本堂课程中自己的表现。自己提出的问题,收获的答案以及自己对这堂课程重点内容的总结。教师通过学生的自评表就可以了解学生课程的掌握情况。
结束语:
新课改提出后,所有课程都开始注重素质教育。思想品德课程也不例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充分的融入到的学习中,不仅学习的效果有所增强,而且学生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案例教学法的融入使整个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水平都有所加强,在未来案例教学法还将更好的投入到教学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张娴.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1.
篮球是现行初中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在教学生动作技能中,往往一个小小的动作应学生掌握不了,而困惑着老师们。运球和投篮中的压腕动作往往要经过教师长时间的指导和纠正,才能使一些学生掌握。在一次教学中,我无意的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捷径。
案例描述
那年我校刚刚搬新校舍,新的教学楼、实验楼、体艺楼、塑胶跑道、人工草皮的运动场和塑胶篮球场,还有围在运动场外的4米高的结实的铁网围栏。有次我在为初二(6)班同学上篮球投篮中的投擦板篮课时,刚刚和其他老师撞课都上篮球投篮,我只拿到了一块篮球场地。为了让学生加深投擦板篮动作印象,我就先安排学生学习正面打篮板,并分给男女同学各一个篮板,让学生轮流练习打板。没过会儿,我就发现学生练习效果打不到我的要求,因为人多而篮板少。而且旁边没有高墙可以让学生代替篮板,只有4米高的铁网围栏。非常着急,突然发现有个学生正没事做拿球向旁边的铁网围栏扔着玩。我灵机一动,能不能把篮球打到有点软软的铁网围栏上再弹回来接住球。我就走过去,也没批评学生在玩,顺手拿起他的球用力打到铁网围栏上,球轻轻的弹了回来,我接住后又用力一试,球又回来了。我发现这与打在篮板上有一定的区别,手腕压腕要用大力,就可以完成打篮板动作。我马上组织学生在铁网围栏前一字排开,把铁网围栏代替篮板练习动作。同时我提醒学生两者的区别,并加大手腕压腕动作,而且要接住弹回来的球。“啪、啪……...”没多长时间同学们都适应了,而且手臂力量缴差的学生,为了接住自己的球都加大压腕动作。在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对打铁网围栏的新鲜感。
反思与分析
在不经意间即解决了场地紧张的问题,又给学生加大了练习手腕动作,起到了双重效果。
1.由于铁网围栏是较软的铁丝网与篮板或墙壁的硬面的弹性相差很大,平时教师不会把它当为代替的练习物。在场地紧张时,能完全解决打篮板这个问题。
2.由于柔软的铁丝网在加大手腕用力后也能代替篮板使用。而且能提高学生练习时手腕压腕动作的用力,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密度。
3.我仔细研究了柔软的铁丝网,铁网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只不过面积大了看起来好象柔软的,但只接触小面积它就能感到它的坚硬。而弹性刚好能缓冲一部分的力,但还是能回弹还有一部分力。
关键词:校本培训 教师 专业发展
一、校本培训的背景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开展“校本研训”是转变教师观念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校本培训的内涵和操作模式
(一)校本培训的内涵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校本培训的操作模式
1.培训内容
(1)每年暑期结束之前,学校都要组织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如期开展,每位教师都按要求撰写心得体会。
(2)学校的校本培训实行分层进行。如对老教师开设《多媒体投影仪的规范使用》讲座,对中青年教师开设《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讲座,对初三教师开设《新课程中考复习方式》的讲座等。
(3)学校的校本培训实行分类进行。有每个月班主任例会上的班主任培训;有信息技术培训,如《多媒体投影仪的规范使用》;有师生心理健康培训等。
2.培训形式
(1)聘请专家讲座
2010学年我校聘请师大专家及外地专家来校讲学,邀请市教研室的全体初中教研员来校调研,邀请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讲师团韩丽老师作“为人父母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报告会,邀请家庭教育成功的历届学生家长来校为家长作现场说法等。
(2)实施全员培训
心理健康培训,学洋思、学杜郎口中学先进教学经验等都是全员参与的培训。还有暑期的师德培训,我校按照区教育分局的要求,也进行了全员培训。
(3)建立网络培训
学校2010学年在原有校园网的基础上,建设了“无线上网系统”,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等地随处可以上网学习,为校本培训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网络资源开发室开发的资源能够很方便地传递给每一位教师,特别是暑假期间,随着金华教育互动平台的创建,网络培训就显得更为快捷,教科室要传递的信息只要在平台上挂出,大多数教师能够及时收到。
(4)实行定期培训
深入开展新课程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加强通识培训。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在校内形成了现代教育手段学习应用的浓厚氛围。本学期进行长达一个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根据现代教育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开展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以点带面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方设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关注新教师开展有效培训。对全体新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训练和辅导,加强关注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并作出适时的指导。抓准平时常规研究,教研组定期活动,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经常安排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5)校际培训联动
利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学校每年均有许多教师参与支教。学校充分挖掘资源,教师进行传帮带成了我们校际交流的新平台。
(6)构建特色培训
第一,指导式即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对新教师的培养,扩展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课件制作或网络等方面,青年教师可以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
第二,案例培训模式。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学校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听课评课。通过研讨,引导教师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第三,自主学习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课题来自教师的实践,在研究中,教师不断遇到新问题,需要不断获取新的理论指导,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教师为了完成自己所承担的研究任务,需要不断获取资料进行学习,教师有了强烈的主动学习动机,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我校的师徒结队活动抓的实、抓得稳,积极做好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年级组长的作用。
第四,伙伴结对模式。以骨干教师和年级组长为师傅,其他教师为徒弟,要求师傅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及课外辅导等方面给予徒弟悉心指导。
三、校本培训的效能
(1)通过校本培训学校教风端正,每位教师恪守师德规范,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没有任何教师因为师德问题受到家长、社会的举报。
(2)通过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成果累累。2010年度我校李君玉老师的课题《初中科学优质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获得金华市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课题《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优化设计的实践探索》成为金华市教科规立项项目,课题《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案例实践研究》成为浙江师范大学第二期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项目,李君玉老师参与科技部教育部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项目。
(3)通过校本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各层面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在校本培训中的教师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学校中学高级教师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我校在职具备中高职称的教师已经达到109位,占71%。
(4)通过校本培训涌现出特级教师、省教坛新秀、省新生代课堂教学比武第一名等优秀学科教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卢正芝.校长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7.